佛法在红尘,佛法在地门

三十年来寻剑客,
几回落叶又抽枝。
自从一见桃花后,
直至如今更不疑。

一楼送给缺舟一帆渡,以及自挂东南枝的念荼罗

楼主 trowa0304  发布于 2015-08-14 01:19:00 +0800 CST  
严格来说,这首诗其实算不上是诗,而是佛偈;作者是唐末五代僧人灵云志勤禅师。或许是沾了“寻剑客”三字的缘故,这首佛偈的武侠气息很浓,黄易先生也曾在《大唐双龙传》中引用,由书中的大反派石之轩深沉吟哦,效果拔群。佛偈的含义一般比诗还要晦涩,但这首例外。它大概的意思是说一个人蹉跎三十年的光阴来寻找慧剑却毫无所得,只见到树叶落了一回又一回而后又抽出新枝;偶尔有一次他看见了盛开的桃花,从此顿悟,再也不生疑窦。

有人曾不解为何看见桃花就能悟道,这一点我倒不曾怀疑。《方舆胜览》里说大诗人李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路遇一老妪磨杵,曰:“铁杵磨成针,功到自然成”,感其意,还卒业。西方亦传诺奖得主瑞典籍作家茜尔玛•拉格萝芙天生瘫痪,不能于行;幼时出海度假,在船上为了看一种叫做“天堂鸟”的飞禽,竟忘我起立,徐徐而行,自此痊愈。无论这些传说是否是真,道理确是不假:那就是小的事物往往能改变人生。

所谓拈花微笑,见性成佛;其实关键是要“直指人心”。这四个字在布袋戏里堪称典范的是菩提尊。一步禅空救的人很多,有中原百姓、有魔世残兵、有金雷村民、有海境生灵;不过真正意义上被他渡化的就只有两个:一个是锦烟霞,另一个是欲星移。但是对不起,鉴于他提供的这些已经不止是小的事物,所以我们今天按下不表。

楼主 trowa0304  发布于 2015-08-14 01:19:00 +0800 CST  
那么有没有更夸张的?有。小的事物还可以改变世界。如果克里奥帕特拉的鼻子短一分,如果荆轲刀快一瞬,如果慈禧早染肺炎……这都是玩笑,说点实际的,发明青霉素的亚历山大•费列明,他的农夫爸爸无意中救了温斯顿•丘吉尔的命,这换取了自己儿子宝贵的学习机会不说,到最后也间接挽救了无数世人的命。

扯的太远了,回到布袋戏。很久以前,在某一个小村,有个叫春桃的村女收留了一个疯子,这放在江湖上是一件小事,我们就从它说起,从红尘说去地门。

楼主 trowa0304  发布于 2015-08-14 01:20:00 +0800 CST  
疯子和春桃的相遇,简直就是“金风玉露一相逢”,当然,并不是才子佳人的那种。疯子的到来也不是风平浪静,用今天的话说,他给这个安详的小村庄带来了社交话题。“春桃啊,听说你最近带了一个男人回家里住,是真的吗?”,春桃面对村民的质问非常不耐,因为当初同样是这些人的舌头,逼死了一个叫聆秋露的姑娘,那是她唯一的好朋友。

后来疯子保护了村庄,大家一改往日态度,一口一个“肖大侠”;春桃嗤笑道:“有用就留,就是大侠,没用就赶,就是变态,你们的嘴脸喔,我看清楚了啦。”村民悻悻而散。然后雨音霜出现,误会春桃喜欢疯子,春桃矢口否认,还不忘向雨音霜要一点钱,贴补日常的开销。

当时这段日常演的很真实,温馨而又恶毒,轻松而又沉重,患难中见担当,市侩中见真情。我很难想象如果春桃是个温婉的漂亮姑娘,这出戏的表现力会如何,结果后来有了金雷村的常欣,她也捡了个半疯进村。嗯……这个我不想再提。

楼主 trowa0304  发布于 2015-08-14 01:20:00 +0800 CST  
其实很难断论春桃对疯子到底是爱情还是友情。二人这种相互扶持的关系,十分类似《赌神》里的陈刀仔和高进。这种关系既让春桃对疯子产生了巨大的责任感,也让疯子在潜意识里对春桃产生强烈的依赖感,他们之间慢慢形成了一种羁绊。最后,春桃死了,这种羁绊忽然被斩断了,疯子的心仿佛被挖去了一块。这种“失去了什么”的感觉,疯子也无法承受,于是疯子也死了,活过来的人叫做剑无极。疯子不能为春桃做什么,而剑无极可以。愤怒的剑无极将凭金吾碎尸万段,用飘渺无极剑法。

从技术上说,春桃是优秀的配角,凭金吾是优秀的反派,金光牺牲了两个优秀的人物去完成剑无极的觉醒,这个成本不可谓不高。而且金光有一个巨大的优点,那就是这个人物死了但他的剧情仍在继续;就像死去的春桃依旧是剑无极二次觉醒的充分必要条件。后来剑无极在金雷村想起春桃,专程绕路去给她扫墓;回还珠楼与凤蝶一番对白之后他终于接受了凤蝶给他的飘渺绝剑剑谱。因为他明白过去的终要放下,未来的路却很长;如果没有力量,那么对自己重要的人是一个也保护不了的。被凭金吾杀死的春桃如是,差点被玄狐杀死的凤蝶也如是。

楼主 trowa0304  发布于 2015-08-14 01:20:00 +0800 CST  
剑无极“一见桃花、至此不疑”,想来日后他手持逆刃刀、出招剑十一,丈人爸喜在心田,宫本师尊含笑九泉。可惜剑无极悟了,雪山银燕却没有。后来剑无极和雪山银燕动手,剑无极用任飘渺的剑法,雪山银燕用宫本总司的武功,结果是剑无极把雪山银燕打败了。

于是雪山银燕是真的愤怒了,他觉得自己切实受到了伤害,但是他显然忘记了一件事情,那就是当初让剑无极学飘渺剑法本就是宫本总司的安排。宫本总司是个开明的师父,“因材施教,兼容并包”是他的教学方案,譬如他让任飘渺调教剑无极,让雷狩调教雪山银燕;教学成果可谓显著。宫本明白只有让学生走适合自己的路才能有所成就,惯看他的几位弟子,俏如来身为中原武林魁首、金光首智传人,将宫本那动如流云出岫、静若山凝渊沉的宗师气象继承的最多,就像樱吹雪评价的那样,他最得宫本真传;而神田京一自创了“一剑无敌”;剑无极融合了“飘渺无极”;唯有雪山银燕,他还没有自己的路,从这一点来说,他反而是最愧对宫本的弟子。

雪山银燕这个角色是懵懂的。这不只体现在他和剑无极的友情戏码,他的爱情戏码和亲情戏码同样令人着急。这里有一个角色非常适合和他对比,那就是现在的苗王苍越孤鸣。因为苍狼和雪山银燕都曾喜欢同一个女人,他们也都曾面临亲人被牺牲的局面,他们也都被迫走上和至亲相杀的道路。而在这之间的每一幕,苍狼都比银燕要成熟。因为银燕不但“未见桃花”,也没喝过“桂花蜜”。

楼主 trowa0304  发布于 2015-08-14 01:20:00 +0800 CST  
没错,就是桂花蜜。

楼主 trowa0304  发布于 2015-08-14 01:21:00 +0800 CST  
墨世佛劫第十二集,苍越孤鸣从俏如来处得知王叔虽然活着,但是记忆全失;中秋月夜,他看着碗中的桂花蜜追忆往昔,不禁悲从中来,怆然泪下。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苗疆所有的恩怨情仇,最后都酿成了这一碗“桂花蜜”。

如果说笑不老、郭筝、春桃、武敛君这些角色是优秀的短线配角,那么酿制桂花蜜的姚金池绝对是优秀的长线配角。有道是“莫羡三春桃与李,桂花成实向秋荣”,这说的就是戏剧里“短线是银,长线是金”的道理(我发誓我不是在说股票)。

话说这个角色连名字起得都是极好,“金池”二字是金明池的缩写,本是北宋著名的皇家花园,后来常常代指帝都;姚金池做管理御花园的女官,又与皇族诸人颇有纠葛,这也算是名与命合。说起名字,常有人说金庸给配角起名常常和角色相反,例如“坦之不坦”、“平之不平”,我想说金光也是一样,毕竟“小玉不小”……好吧,这还是玩笑。

言归正传,姚金池的偶虽然不好看,但几场戏都很出挑。譬如北竞王退场时接过姚金池手里递来的衣服,还念念不忘地让她恢复花园。北竞王远去时萧索的背影,姚金池目送时不舍的目光,“华门月宫悲愁影,尽写一夜长恨歌”,可谓感人至深。

姚金池和北竞王的感情属于人世间最现实的感情,叫做“痛彻心骨,无可奈何”。好比少年时你总认为只要真心相爱便能排除万难继而修成正果;长大了以后的某一天你坐在办公室里加班,桌上有封扎眼的请柬却又让你根本无心工作,因为它代表着从今以后自己爱极了的初恋就要嫁为人妇,届时你才明白你什么都“处理”不了,因为不管你怎么处理,当年那个和你一起偷花跳板打枣子的人再也不在了……而姚金池和竸日孤鸣的困境显然比此更甚,他们虽然也是这碗桂花蜜的一部分;但戏演到今天,重点又转到狼主身上。

楼主 trowa0304  发布于 2015-08-14 01:21:00 +0800 CST  
中秋月下,苍狼和姚金池都看着碗里的桂花蜜,想起了当年中秋夜宴时那虚伪的幸福和潜在的暗涌。“飞雪安能住酒中,闲愁见酒亦消融”,可惜桂花蜜这种“粉味”的东西是喝不醉的。于是这边厢苍越孤鸣举杯消愁愁更愁:“原来那年中秋,只有我口中的桂花蜜是甜的。”而那边厢姚金池的思念则被俏如来打断,她请俏如来入席并给他倒了一碗:“这是苗疆的桂花蜜,我不知道它在别人口中是怎样的滋味。”王宫和黑水城;两处相思,一种闲愁。虽然是不同的地方,不同的人,但是台词串联了,编剧用一场隔空的对手戏写了一句诗给我们:“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前半句说的是苍狼在想他唯一的亲人,后半句说的是金池在想她重要的意中人,但两句又都是在说一个人,那就是被洗了脑的狼主。

这段戏除了煽情,有没有第二个作用?有。只怕包括苍越孤鸣在内的很多人都想过千雪在地门娶妻生子也许会过得更平安喜乐;但是通过这段戏你也应该想起北竞王潜伏的三十年间,大家过得也是同样平安喜乐。对于北竞王,假亦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三十年后的北竞王摘不下面具也不想摘下;而对于地门,结果可能更糟糕。你能想象如果呆了三十年后忽然一朝大智慧被撤去神通,众人又该何去何从?(忽然清醒的千雪看着枕边人银娥,不由叹了一口气:“人在江湖混,最好是光棍……”)所以说,假的永远不如真的好。

楼主 trowa0304  发布于 2015-08-14 01:21:00 +0800 CST  
那么只有“桂花蜜”吗?当然不是。苍狼的“桂花蜜”、默苍离的“琉璃树”、杏花君的“金算盘”、万雪夜的“曜日”、风逍遥的“风月无边”……人生多少伤心事,历尽寻思乃回甘;金光给了我们无数具象化的悲欢离合,即使到地门被洗了脑,它也会深深的烙印在你的潜意识里,就像千雪孤鸣和藏镜人喝酒时总觉得少了个人。

楼主 trowa0304  发布于 2015-08-14 01:22:00 +0800 CST  
说到藏镜人,重点来了。对于罗碧,缺舟和俏如来都认为地门确实有效的削减了他暴戾的性情。而我认为,无论是修养性情还是田园生活,藏镜人都遇到过更好的方式。

天地风云录之决战时刻第十八集,旁白说道:“茫然若失的藏镜人,独行荒林山野,往事历历,记忆却渐模糊,因为他已不知自己是谁。”此时遇上了上山砍柴的乔民,错认罗碧为史艳文。乔民自称住在马鞍山上,昔年苗疆进犯,幸有史贤人将其杀退,这才保住了村庄和他一家人的性命;如今听得江湖传闻说是史贤人与藏镜人勾结,他是决计不信。说罢便邀请藏镜人回自己家中小住,以避追杀。

楼主 trowa0304  发布于 2015-08-14 01:22:00 +0800 CST  
如果是一般人,恐怕就立刻跟着去了,但是藏镜人到底与众不同,他多问了一句话:

“那你……恨苗人吗?”

如果乔民回答的是“恨”,那么以藏镜人的性格,是绝对不可能假冒史艳文去接受别人的恩惠的。但是乔民的回答却是:“那也没什么好恨的啦,仇恨是过日,欢喜也是过日。何必这样记恨记得自找苦吃,放下过去就是放过自己啊。”

这让我想起电影《太极张三丰》里有段戏:疯了的张君宝和秋雪走在路上,看见一个樵夫放下背上的柴火飞奔着回家看自己刚出生的孩子,张君宝由此得悟“放下负担,奔向新生命”;他业障既消,智慧便生;自此疯病渐愈,武功也更上一层楼。

这两段戏可谓异曲同工。

楼主 trowa0304  发布于 2015-08-14 01:22:00 +0800 CST  
藏镜人在那一刹那也是似有所悟,他反复念叨乔民最后那句话,随之回了家。进门后乔民擦拭桌椅、端茶倒水自不必说;酒菜上桌,藏镜人一句“你们也一起用吧,我一个人不习惯”更是神来之笔。那一刻万恶罪魁被教化了,悟以往之不谏,觉今是而昨非,实迷途其未远,知来者之可追。在这一刻真应该把缺舟一帆渡请到乔民面前,让他参拜活佛……

楼主 trowa0304  发布于 2015-08-14 01:22:00 +0800 CST  
而在这段戏中,出现一个象征意义极大而又十分具象化的重要道具,那就是一杯茶。

乔民给了藏镜人一杯茶,藏镜人说:“冷茶,也别有一番滋味。”
缺舟一帆渡给了上官鸿信一杯茶,上官鸿信说:“无味。”

世事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所以两人的说辞也是我对两段戏的评价。

楼主 trowa0304  发布于 2015-08-14 01:23:00 +0800 CST  
以上说的这些是什么?
是红尘。

接下来说地门。

楼主 trowa0304  发布于 2015-08-14 01:23:00 +0800 CST  
说地门就要说佛法,而佛法是发展的,发展的东西是最难说的。譬如董仲舒、朱熹都说自己是儒门弟子;再譬如毛概、邓论都属于马克思主义……;好在地门的思想走的并不远,仍在原始佛学的范畴。

什么是原始佛学?世尊乔达摩·悉达多的遗旨是“世间复合之物必然衰朽,应勤勉修持以求己身之解脱”。那么佛祖的佛学理论厉不厉害?我觉得它厉害但是又不厉害。厉害之处在于他的理论和修姆的经验主义类似,但比他早了整整两千五百多年,这是何等的大智慧;而不厉害之处在于在它之上还有黑格尔、祁克果、马克思、达尔文、佛洛依德等等,这是我看不上佛学的原因,因为我见过更好的……

楼主 trowa0304  发布于 2015-08-14 01:23:00 +0800 CST  
地门到底是对是错?到底如何劝服缺舟?
对不起,我无法回答。因为和编剧比智商,永远是输。

楼主 trowa0304  发布于 2015-08-14 01:23:00 +0800 CST  
好在作为工科狗,我坚信实验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而地门本身也是一场巨大的实验:
实验的目的就是上述的佛法;
实验的原理是“消除恶因恶果,只留善因善果,人人未来菩萨”;
实验方法是“洗脑”;
实验对象是“所有人”;
实验步骤是“1.吸收强大战力;2.夺取紫金钵;3.建立广泽宝塔;4.敲钟”
……

地门的实验目的崇高吗?崇高的。地门的实验原理正确吗?正确的。
乃至于实验方法和实验步骤都没有问题。

楼主 trowa0304  发布于 2015-08-14 01:24:00 +0800 CST  
那么问题在哪里?
问题有两个,第一个是实验对象,第二个是实验结果。

楼主 trowa0304  发布于 2015-08-14 01:24:00 +0800 CST  
先说实验对象。

首先要抄两段书(学问做的不好,就只能抄书了……):

1. Saruman believes that it is only a great power that can hold evil in check, but that is not what I have found. I found it is the small things, everyday deeds of ordinary folk, that keep the darkness at bay, simple acts of kindness and love.(译文:萨鲁曼相信只有强大的力量才能震慑邪恶,但我并不这样认为。在我看来,抑制黑暗的恰恰是那些普通人琐碎的日常点滴,那些细微的善意和爱。) ——《The Hobbit》


2.卢云伸手自指,又朝杨肃观一指,道:“杨郎中此言大谬。仁无所不在,便仅你我两人在此,也可以有仁。”他见杨肃观衣襟上沾着枯草,当下举手起来,伸手替他拍落。道:“仁不见得要抛头颅、洒热血,也不见得要英雄伟业。便是虫蝇小事,也可以近仁。只要心里存着善念,即便施舍一碗饭、送出一杯水,在那舍己为人的一刻,都能让夫子动容。”

——《英雄志》

楼主 trowa0304  发布于 2015-08-14 01:24:00 +0800 CST  

楼主:trowa0304

字数:11210

发表时间:2015-08-14 09:19: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7-10-17 10:14:36 +0800 CST

评论数:581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