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璃树组的功利主义之路

金光最震撼我的一场戏就是默苍离之死,包括之前之后为了“死”这个目的所设计的剧里剧外的所有布局,如同剧里所描写的一样,他的死是必然的,是一杀多得的局面——传承、布局、教学。但是,更有意思的是,他的死从戏外来看也是必然的,是某种哲学思想在践于实行之后的逻辑困境。戏里局之解析,前有珠玉太多,戏外之局,略作整理,当作是自己观戏所得的一点记录。

楼主 上午三点五十九  发布于 2019-07-23 00:07:00 +0800 CST  
默苍离与墨翟其人

不考虑历史书上墨子那坑爹的配图时,只从墨子这本书所表现出来的其人其事和思想而言,默苍离的形象和墨翟有高度的重合性——聪明智慧、艰苦实行、毒舌极端、禁欲寡淡、富有牺牲精神的同时也极具人格魅力。事实上,我是觉得编剧有暗示默苍离就是墨翟的,温皇曾经解过默苍离的名字,说是啥“无言离开羽国的禽首”等等,但倘若我们假设这是编剧在提示默苍离名号暗含玄机,从另一个角度用另一种顺序来解呢?


孤鸿单飞,寄语无言——暗含一个墨字,李峤有诗《雁》:“寄语能鸣侣”,故孤雁寄语,无可鸣也,只能为默。默者,墨也,《康熙字典》解默,“默,又或作墨”


默字为音,苍字为色——仍然解出一个墨字,《说文解字》解默,“读若墨”,苍者,草色也,《说文解字注》:“引申为凡青黑色之称。”


凤为禽首,离者从隹——解出一个翟字,羽者为禽,禽首就是羽字头,《说文解字》解离,“离,从隹离声”。何况,翟者,雉之羽,《康熙字典》解翟,“又【詩·邶風】右手秉翟。【傳】翟,羽也。【疏】謂雉之羽也。”,《易说卦》:“离,丽也;离为雉,离为目。”,单从离字也可以推出翟字。


孤鸿寄语默苍离,只从字面上来看的话,就是墨家的墨翟,此种解法不会比温皇的推理更为牵强。加上墨家巨子的身份,剧情中对默苍离真名的藏而不露,要说编剧是以墨翟为原型创造了默苍离,不如说编剧根本就是艺术化了墨子这个人,他写的就是墨子。所以我觉得解读默苍离是可以从解读墨子入手的。

楼主 上午三点五十九  发布于 2019-07-23 00:08:00 +0800 CST  
墨家的思想,广为人知的是“兼爱非攻”,但墨教的根本义,通说是在于愿意自我牺牲,《经上》说:“任士,损己而益所为也。”。为了强调这种杀己存道的殉道精神,编剧甚至给墨家巨子传承设计了一个弑师血继的仪式。这个设定初看挺扯的,因为历史上的墨家组织从来就不是这么惊悚的门派,可是仔细考察这个血继仪式,会发现非常精巧——墨家巨子代代传承的三个要件,止戈流对应于非攻,渡世大愿对应于兼爱,血之禁印对应于牺牲精神,其中兼爱为体,非攻为用,自我牺牲为组织的维系核心,基本上是比较完整的重现了历史上墨家的框架了。


不同于之前作品着眼于墨家任侠精神或科学技能的方面,金光对墨家的塑造恰好是反其道而行之,避开了对墨家更有噱头的机关之术、军事理论的刻画,专从墨家伦理学思想来还原了这个在真实历史上也被沉埋了两千多年的哲学流派。


不过这里新的问题就出现了,墨家的伦理学思想,用孟子一言以蔽之,就是“墨子兼爱,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墨子自己也说:“兼相爱交相利”,他以爱为起点,以利为标准,所以学术界一向是把他划分在功利主义这一块的,但是很奇怪,墨家思想最终走向了禁欲主义的自我牺牲之路。墨子其书究竟是如何从“兼相爱”走向“不爱己”的呢?如能理解这一点,那就比较好理解为何默苍离会从“一视同仁的不舍”走到“我想死”了。


这个问题,我打算从两条线来梳理,一是默苍离与墨家思想的异同,一是墨家功利主义与西方功利主义的异同。

楼主 上午三点五十九  发布于 2019-07-23 00:10:00 +0800 CST  
编剧对《墨子》一书的处理大概是这样的:把机关技巧、科学手工等实用技术剥离出来划给鲁家;对逻辑学、美学等成果和认识略过不写;军事技能方面作为默苍离的主要技能点,但不按原书进行描述而是重新设计;原书饱受诟病且和主要思想矛盾的天志、明鬼等,加以批判;而其伦理学观点部分则基本比较完整的呈现。于是,基本上可以这么说,默苍离就是一个在政治家意义上去芜存菁的墨翟。

楼主 上午三点五十九  发布于 2019-07-23 00:10:00 +0800 CST  
和墨子一样,默苍离思想的核心在于兼爱,这表现在他全力奔走九界致力于弭平祸乱,这种以天下兴亡为己任的精神是他“爱”的表现,但不同于儒侠史艳文的“仁爱”,他认为应该“一视同仁的不舍”,也就是墨子所说的“兼以易别”。儒家的思想是讲究亲亲的,他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实际就是把自己作为中心,一层一层的推出去,先说我,再说家,最后是国,但是默苍离觉得这种思维方式很虚伪,所以他诘问俏如来“如果是别人的弟弟,你就能毫不犹豫的丢入魔世吗?”。


这里有个挺有意思的细节,墨子其实也是个相当毒舌的人,他骂人的话基本集中在《非儒》篇,可以说把儒家骂了一个狗血喷头,但在金光中,号称儒侠的史艳文是少有的没有被默教授怼过的人。虽然这个安排也许不是刻意的,但不排除编剧在试图表现墨家的兼爱主义和孔子的大同主义的理想和方法基本是完全一致的观点。史艳文以自己为中心,从恕道出发,用己之所恶推出他之所恶,最终得到了牺牲自己孩子的结论,默苍离对这个结论是认可的,所以他说“史艳文太仁”,但他对这个推导过程并不认可,因为孔子的“太平世”只是一个理想,孔子认可在达到这个阶段之间循序渐进的过程,但正是这个过程默苍离认为是“伪善”的,有分别心的结果通常是如同俏如来一样——谁的孩子都不舍,但只要存在差别,一旦牺牲成为必要必然会导致对他人的损害。


默苍离“一视同仁”的平等观造就他功利主义的理论基础,因为“最大幸福原理”之所以合理,在于他认为一个人的幸福如果与别人相同,那么就与别人的幸福具有完全相同的价值。墨子因说“兼相爱交相利”而被认为是中国古代最早的功利主义思想家,有人认为这个划分是因为“交相利”,但其实这儿的交相利和功利主义的利是有区别的,这里墨子所说的互利其实是一种社会互助状态,这句话更接近现代功利主义的其实是“兼相爱”所强调的平等主义观念。“兼爱”和“一视同仁的不舍”和边沁的名言“每个人都只能算作一个,没有人可以算作一个以上。”是可以相互诠释的。

楼主 上午三点五十九  发布于 2019-07-23 00:11:00 +0800 CST  
“兼爱”和“仁爱”在不需要作出选择的时候其实也并没有什么区别,如同俏如来,他不也是谁都不舍么。默苍离的思想更让人感到振聋发聩的是他后半段话——“一视同仁的舍得”。


默苍离是个相当偏激的人,这体现在他的理想主义——他对墨家的学说可以说是毫不打折的执行到最后,不允许一丝一毫的走样和妥协,这直接导致了他和九算的决裂;更体现在他手段之狠厉,决策之果决,目的之坚定。


剧里用了大量的篇幅来描写他的“舍得”,其中最有冲击力的莫过于霓霞之战,虽然剧中未详细描写,但设局以三万将士的死换取羽国太平局势的斑斑血迹,连人品一向一言难尽的神蛊温皇也只得以“无情无义”四个字来评价。此外,他以剪除苗疆异己为筹码换取死士,弃三百里居民换取对手轻敌,用亡命水换取中原战局的胜利等战局用触目惊心来形容也一点都不为过。默苍离也确实是“神奕子”,善弈者谋势,不善弈者谋子,默苍离对弃子战术的运用可谓出神入化,表面上看,这些战局是在写默苍离作为智者的善谋和智计,但其实这些战局更是在写默苍离的价值观和墨家的伦理学思想。


前面说了,墨家思想的起点在于“兼爱”,在于一种平等观,理想状态当然是“非攻”,可是现实世界中总有战祸、总有取舍,当兼爱必不可得之时,如何判断对立的双方哪一方更符合伦理?如何对各种方案进行取舍?这就是默苍离给俏如来的考题——“现在,共有男女老幼十个人染上恶疾,但你的手上只有七粒药丸,你要怎么做?”


其实墨子早就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回答,他问,有一天你走在路上遇到了强盗,他准备砍你的手,你怎么办?墨子给的答案是断指求腕,因为:“断指以存掔,利之中取大,害之中取小也。害之中取小,非取害也,取利也。”。墨子对这个两难境地提出了一个解决标准——“利”,看怎样的方案结果利益更大那怎样的方案就是合理的。所以,俏如来最后给的答案也是,“老弱残者抛弃,留青壮年少者。”,归根结底,追求方案的最大利益。


默苍离所说“一视同仁的舍得”,和墨子衡量利弊取舍的价值观其实是一致的。小王曾经问他,你派去的两个人碍手碍脚的怎么处理,他说,不是什么重要的人,我没时间理会。表面上看,他对人有个重要不重要的判断,似乎违背了他一视同仁的宣言,但其实这里默苍离所谓的“一视同仁”仍然是针对儒家伦理观提出的非难,孔子除了“仁”的观念外,有另一个更富伦理学意味的定义就是“义”,如果说“仁”是儒家对一个人品格的要求,那“义”就是儒家对一件事是否符合伦理的衡量标准,但“义”是什么,其实《论语》是没有给个定义的,其他儒学典籍说得也很模糊,像《礼记》说:“义者,宜也,尊贤为大”。义,就是应该做的事,这说了跟没说似的,但这恰好是儒家伦理学的一个特征,像直觉主义一样,在不同的情况下,他们可以赋予“义”不同的涵义,标准的丧失使得儒家学说可以根据自己需求得出截然不同的结论,所以墨子骂孔子:“夫饥则不辞妄取以活生,赢饱则伪行以自饰。”。同样,在默苍离直斥俏如来“伪善”之后,他给出他自己的解决方案——将每个人作为平等个体的衡量基础,利于最大多数者为利,而行为的标准就是取利舍害。


默苍离在这个问题上其实并没有进行详细的论述,除了一句语焉不详的“一视同仁的舍得”外,基本上是用其血淋淋的战绩来书写这个命题的。但是边沁和墨子就说得清楚多了:边沁的功利主义包含三方面的内容——后果主义、快乐主义原则和最大化原则,一个选择,如果能使得最多数人获得幸福的后果,那就是善的,不问过程手段如何;墨子则用一个“利”字囊括了这三个原则:在《经说上》他定义:“利:得是而喜,则是利也。”对应于边沁得快乐主义原则,认为苦乐是衡量功效的基础;在《大取》中他确定了利余于害者为利的后果主义原则——一件事行为时有可能会有害的一面(如断指),但只要结果利大于害就是有利的;在《非攻中》则表述了利于多数为利的逻辑,在说战争时墨子很少说义不义,他爱说利不利,攻伐一个国家死伤惨重,却只有少数人获利就是不利。


至此,三人在决断的价值观上达成了高度的共识——只要行为的后果能使多数人获利,就是正确的行为方式。


因此虽然默苍离在剧中做事狠绝,机关算尽,不露一丝恻隐之心,却连和他对立的人也不由敬重其为人,观剧之人也从不将他视为反派,甚至景仰其品格。这或许是功利主义富有逻辑说服力的合理内核的功劳。

楼主 上午三点五十九  发布于 2019-07-23 00:13:00 +0800 CST  
默苍离从兼爱出发,推导出面对取舍的行为标准,可这并没有结束,默苍离不仅是一个思想家也是一个践行者,历史上的墨子实行其止戈理想时顶多四处奔走劝诫,协助攻守防范,作为哲学家的边沁则更是止步于思想实验,他们不会像默苍离一样,作为一个领导者,一个掌权者,对生死杀伐作出判断、决策进而取舍乃至执行。

楼主 上午三点五十九  发布于 2019-07-23 00:13:00 +0800 CST  
西方伦理学有两个很著名的思想实验,一辆火车向两轨道驶去,一轨道上躺有一个被绑住的人,一个轨道上躺有五个被绑住的人,在你来不及救人的情况下,你是否会扳轨道让火车驶向只有一个人的轨道?进一步,一辆火车驶向前面有五个被绑住的人的轨道,你站在一个桥上,旁边有一个足够重的胖子,只要你把他推下去堵在轨道上,他的尸体就能阻止火车继续前行,此时,你是否会把这个胖子推下去救那五个人?


从功利主义的角度来看,都是杀一人以救五人,这两个实验除了表述不同似乎并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但很有意思的是,当人们在面对第一个选择时,可能会倾向于功利主义的选择,但当他们在面对是否要杀胖子的选择时,通常会选择不动手。这个情况不但引起伦理学界对古典功利主义的大批判,甚至引起心理学家的兴趣。这个问题让我们更感兴趣的是,功利主义在何种程度上使用,所受到的批评程度也是不一样的。

楼主 上午三点五十九  发布于 2019-07-23 00:14:00 +0800 CST  
人们通常更愿意在评价或者判断的层面上使用功利主义的原则,因为功利主义相当具有操作性,同时符合一个“理性人”的理性选择倾向。从这个分类上来看,边沁基本上是站在评论者的角度来阐释他的功利主义的,作为一个政治哲学家,他仅需对一种政治制度提出一个评价标准即可,而这种政治制度是否按照他的理想来实行甚至都不在他的控制之内,因此,政治哲学家最接近于实行的角色是立法者的身份,对法律的研究与考察是西方哲学家所能实践的最大限度了。即使如此,大多数带有功利主义倾向的思想家们也都发现了正义的实施是一项最令人不快的事业,因为“公共的人道有时缺乏对个人的怜悯。”。因此,有的哲学家迟疑反思,有的哲学家进行修正,坚决一些的至多像爱尔维修一样提出呼吁:“简言之,根据这一原则,他应该牺牲所有情感,甚至人道本身的情感。”。但是,哲学家们可能难以想象,牺牲所有情感这样轻描淡写的一句话在实行起来会有多沉重。


墨子比他们走得稍远一些,他恰好处于一个礼崩乐坏,诸侯割据的时代,他可以游走于不同国度之间去推销他的思想,亲眼看到这套理论如何指导决策和政局。但就墨子一书来看,墨子的功利主义不曾遭遇更为血腥的局面,《鲁问》篇中,墨子弭平战祸的方式主要靠分析与说理——在对战争后果进行是否有利的全面剖析后,打消决策者的念头。当然,在《公输》篇中也透露了一丝以战止战的思想,不过仍然基本上是非攻而尊守的。通过提高战争结果的不确定性与成本来阻止战争发端,这种思路更符合兵法及现实。然而虽然在阻楚攻宋这个故事中我们看到的不过是墨翟通过一场沙盘模拟与战略性震慑交涉就打消了楚王的出兵计划,可也不该忽略,在现实中,面对不可预知的后果,带三百墨士静侯可能到来的战争与死亡,自己独身前往敌营并说出“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这番话的墨子,曾经可能遭遇的心理决断与牺牲准备。因此,可以判断,墨子比西方哲学家们面临了更为冲突的选择局面,他不仅要用功利主义来判断对错,也要用功利主义来指导行为,当面对不可调和的取舍时,他是否有过心理挣扎我们不得而知,可从墨子一书中是可以看到他的一丝犹豫以及与西方古典功利主义的最大区别的。

楼主 上午三点五十九  发布于 2019-07-23 00:15:00 +0800 CST  
西方古典功利主义家——以伊比鸠鲁为滥觞,从休谟到边沁到密尔,他们基本上有个共识,就是功利是道德的标准,善恶的标准就是利不利。墨子一度与他们有相同的见解,他在《经上》说:“义,利也。”,义,在他们那个时代的哲学家而言,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伦理学金规则,墨子同样认为,衡量一个事件是否合乎伦理的标准仅仅在最终是否有效用。可是在《大取》篇中,他仔细考量了在不得不作出牺牲的情形,他迟疑了,一如伦理学界对功利主义的反思——功利主义推演出来的对无辜者的惩罚及多数人的暴政等极端情况,我们确实可以仅以结果来衡量对错,但是取舍中所作牺牲却无法忽视。因此墨子提出了两个概念来修正他的功利主义观点,一个叫做“权”,权就是对整个事件的利害大小进行衡量然后取最大利益的方案,但是“权”不是道德标准,而是现实的选择,所以他说:“权,非为是也,非非为非也。权,正也。”;另一个叫做“求”,求就是在行为过程中衡量利害大小进行衡量然后选择最大利益的方案,而在行为过程中进行抉择并不是正确的行为方式,并且可能是“不义”的,所以他说:“求为之,非也。害之中取小,求为义,非为义也。”


我个人觉得《墨子》一书中这一段非常难读,所以多说几句,墨子本身是个有科学情怀和逻辑习惯的人,他的思想中对概念的认真到了睚眦必较的地步,因此其实他的伦理学思想比西方哲学家都更为精细。首先,他和西方功利主义学家一样,确定“利”是道德判断的标准,这是在判断标准上使用功利主义,就像面对电车难题,有两个方案,一个方案死一个,一个方案死五个,我们可以说比较而言第一个方案是“善”的,是符合道德的;然后,他认为,在选择层面上,尤其是必然存在牺牲的选择时,以结果权衡来使用功利主义,那就谈不上道德了,只能说是这种选择是公正的,就像面对电车难题,我们是那个扳道工时,以死多少人来判断扳还是不扳时,其实是无所谓道德与否的,只是不得已的行为;最后,当我们在行为层面上,在做事的过程中使用功利主义,尤其是以牺牲少数的方式来拯救多数,那就根本不是道德甚至是不道德了,就像面对电车难题,我们杀死胖子来救那五个人一样,一旦有所牺牲的局面是我们促成的,那就是“不义”的。


所以我们之前说,西方功利主义者、墨子和默苍离在决断的价值观上达成一致,而非说在伦理的价值观上达成一致——有的事,从功利主义的角度来看应该这样做、只能这样做、这样做能获得最大的利益,这种情况下,西方古典功利主义通常是不加区分的认为,那这种方案就是符合道德的,但墨子和默苍离却并不这样认为,他们认可选择或行为时以功利主义作为依据,但他们不认为功利主义所带来的选择当然的符合道德,他们甚至承认功利主义选择可能带来的非道德和不道德,但他们却决定要按功利主义的道路走下去,因为“害之中取小,不得已也。”。厘清墨子功利主义的细微之处后,就很容易明白为什么“杀一人以存天下,非杀一人以利天下”了,因为杀一人以存天下是在行为的过程中权衡轻重,以小的牺牲换取了大的保全,但这个“杀”的行为是行为人作出的,是“求”而非“利”,这样的行为本身是不义的,但牺牲自己却不涉及道德上的困境,所以,进一步“杀己以存天下,是杀己以利天下。”


至此,墨子终于完成了他从“兼爱”走向自我牺牲的全部逻辑推演过程。所以,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基本处于同一时代的伊壁鸠鲁,作为西方功利主义的理论渊源,是个快乐的享乐主义者,而中国的功利学家最终却走向了禁欲之路,因为墨翟不但是个善于思辨的哲学家,他也是一个政治家与军事家,他在践行他的理论时,无可避免的遭遇着功利主义面临的道德悖论。

楼主 上午三点五十九  发布于 2019-07-23 00:16:00 +0800 CST  
难以想象的是,传说中肩不能挑手不能提,毒舌且宅的墨家巨子默苍离居然是个激进的行动派,其实可以这么说,默苍离就是一个面对“电车悖论”具象化了的行为者,也是一个处于极端环境中的墨翟。比起历史上的墨子,默苍离掌握着更大的权力,也拥有更为杰出的能力,他可以轻而易举的获得掌权者或领导者的地位,因此能力越大,责任也就越大,他不仅可能面对两害相权取其轻者的取舍难题,他还有足够的能力翻云覆雨,让牺牲多数人的局面变成以牺牲少数人结束,如果他能像爱尔维修一样轻描淡写的“牺牲所有情感,甚至人道本身的情感”那也挺好,坚定的以功利主义为道德标准,相信自己行为的绝对正确性,那他纵然走得艰难,却不会挣扎。


可是他在“兼爱”这样的墨家大前提下,拥有和墨子一样柔软的内心,剧中一边在重彩描写他摧枯拉朽的雷霆手段的时候其实也并不吝笔墨表述着他的矛盾认知——比如他每牺牲一个人就挂一串琉璃的自省行为;比如他向冥医坦承“我的病无药可医”;比如他说:“就算逃避,罪恶感也不会因此消失。”;更比如他对俏如来迟疑不决的态度批判的并不是“认识不够”而是“觉悟不够”。


墨家巨子的觉悟,就是如同墨翟一样,在用功利主义指导行为的同时,也认可这个标准所可能导致的违反道德直觉的结果,但仍然坚定的作出选择,哪怕饱受内心的折磨。


其实布袋戏挺喜欢写这种两难的选择困境,从霹雳到金光,编剧借着剧中人的身份,设置着不同的理论背景,在类似的困惑下,一遍又一遍的解答着杀与不杀,选或不选的问题,有的人自我牺牲,有的人身入无间,有的人无视非难,有的人坚定不移,他们在前行路上披荆斩棘的气概是很有古典悲剧的审美意趣的,但默苍离更让人动容的对方在于,编剧将他所面对选择的心理冲突描写出来了,有时候外界的阻碍与不理解算什么呢,更可怕的是自己都觉得自己满手血腥,这种清醒认知所导致的自我厌恶基本上是毁灭性的。


这样看来,默苍离的思想甚至思路历程基本上和墨子是一致的,不过墨子呈现在我们面前时,总的来说还是思想家的形象,所以他的矛盾,我们也只能从《墨子》一书中只言片语和他富有禁欲主义色彩的牺牲精神进行揣测。默苍离就不同,初看默苍离的戏,事事桩桩皆写着冷酷无情,对比墨子理论再看,却处处都透露着不舍与怜悯以及无奈下的自我谴责。


他曾逼迫俏如来回忆宫本总司之死,因为他认为带着这份感情上战场会害死更多的人,于是他就把象征被他所牺牲的人的琉璃串挂在树上,天天回忆,企图**自己的情感;他不惮于选择,更不惮于担责,比起墨子在取大利时导致牺牲的“不得已”的辩解,默苍离极端到认为“因为没有想到更好的方法,所以三百里的居民便是因为你的无能而死。”,不但不对自己行为的合理性进行辩护,甚至自行站在侩子手的审判台上;他甚至恐惧功利主义合理化之后,以“利”为名导致权力的滥用,因而致力于“沉埋墨家”。

楼主 上午三点五十九  发布于 2019-07-23 00:17:00 +0800 CST  
雁王说得一点没错,墨家的铸心局其实就是诛心局,铸的是功利主义的理性权衡之心,诛的是人道主义的道德直觉之心,俏如来说得也一点没错,此局无解,因为只有救世的普世道德感才会走向功利主义之路,但践行功利主义却不可避免要求舍弃这份“不舍”。
所以,默苍离的死局的必然性就很明确了,一是兼爱为起点的功利主义思想推演下来所导至的自我牺牲倾向,一是功利主义的伦理学放在真实社会实行时无法避免的自我诘难。一面锱铢必较的权衡利弊得失,一面若即若离的难忘初心,当理性主义最终无法说服道德直觉时,也就只能“杀己以利天下”了。

楼主 上午三点五十九  发布于 2019-07-23 00:17:00 +0800 CST  
最后他连自己的尸身也要利用到底,算是“不爱己”到了极致,也算是对墨子“节葬”思想的最后回应,自苦如此,真应了庄子对墨家“其生也勤,其死也薄,其道大觳。”的评价。


庄子在天下篇评论墨子的那段话——“……以此教人,恐不爱人;以此自行,固不爱己。……使人忧,使人悲,其行难为也。恐其不可以为圣人之道,反天下之心,天下不堪。墨子虽能独任,奈天下何!”其实同样适合作为默苍离的判词,不过如果要我给他选一个悼词的话,我会选择《冰与火之歌》里面的那句话——

“他的守望至死方休,于斯结束。”

楼主 上午三点五十九  发布于 2019-07-23 00:18:00 +0800 CST  
杏花君——你有病,但我希望你永远不会好

冥医杏花君,比较像是买一送一的捆绑角色,不仅表现在剧情与人物出现上的捆绑,或者不如这么说,杏花君的存在就是对默式哲学的一个笺注。默苍离曾说杏花君是“最了解”他的人,这个“了解”与其说是对其性格、策谋、哲学理论、甚至心理疾病的了解,不如说是在面对生命伦理学这样一个最为尖锐的医德理论时,杏花君选择了和默苍离一样站在功利主义一边,同时杏花君还能感同身受的体会到默苍离在面对两难选择的自我挣扎。


其实杏花君面对的是相当简单的一个医学伦理学的问题——一项医学研究可以救100万人的性命,但要以1万人的健康甚至生命做代价,这项研究是否合乎伦理?从传统人道主义来看,这题几乎没法回答,但从现代医学伦理学的角度来看,答案却是——“可以讨论或可以做”。不为过的说,现代医学的发展是建立在现代医学伦理学的基础上的,而现代医学伦理学的理论框架,却构建于功利主义与价值论的基础之上。


可杏花君的悲剧同样在于,站在功利主义的一边,却无法割裂传统人道主义的影响,杏花君因而饱受良心拷问与患者诘难,在经过一起医闹事件的爆发之后,杏花君看似消融了这种矛盾情绪,可是他内心深处仍然对这种选择抱有疑问,并将这种从功利主义推行到极致而来的牺牲称为“病”。


所以当默苍离杀友时,他的矛盾重新被唤醒,一方面他希望默苍离一以贯之的“一视同仁”,故而对自己的被牺牲毫无怨怼之情,这和他理性的选择是一致的,但另一方面,他却渴求“义利之争”中的合理平衡,奢求默苍离“不要亲手杀”或者“给个黄金串”来调解这种尖锐对立。杏花君一直希望默苍离走上一条更为温和的折衷主义之路,所以他认为自己应该治好这种“病”,并对俏如来说,你的师尊并不希望你像他。


但是我们说了,默苍离是个偏激的人,他从来就不追求消融或者说中庸局面,只要是他选择的方向,哪怕前面是个坑,也多半撩一撩衣袖跳下,连一丝迟疑也欠奉。正如现代伦理学所评价的一样,如果将功利主义理解为“最佳行为就是与备选方案相比能够为整个人群提供更多幸福的行为”,那功利主义很可能会推演出自我否定的禁欲主义。默苍离的功利主义之路最终还是没有走下去,没有办法,走不下去了,当功利主义原则与传统道德直觉并存时,经验主义完全没法说服直觉主义。所以,也许当默苍离开始仰望那满树代表牺牲的琉璃时,他的默式哲学就已岌岌可危,当他一串一串的把牺牲者铭刻于心时,他的“病”早已不医而愈。他不屑于调和最终就只能走向自毁,这也喻示着功利主义对人道主义的最大败退,于是他临死之前放了杏花君一马,不是没必要牺牲,而是没理由牺牲了。


杏花君最后那如丧考妣的大哭,与其说是孤独,我觉得更像信仰崩塌的声音,因为他终于发现,有病,说明活着,一旦连选择的理由也坚持不下去了,那所有的行为意义就被全盘消解了。

楼主 上午三点五十九  发布于 2019-07-23 00:18:00 +0800 CST  
自我放逐的羽国鸟人

雁王这个人其实挺难懂的,各种意义的难懂,或许是因为他的戏份还没完全展开就已结束,这个我们姑且不管他。就目前他所展开的故事和只言片语的剖白来看,放在琉璃树这样一个大背景下我们还是能揣摩这个角色几分的。
关于这个问题,编剧代言人神蛊温皇曾给过一个关键的提示,他问:“雁王死了么?”,雁王的回答是——“是”


怎么死的呢?貌似是自杀,和他师尊相同又不同的死亡和死法。关于自杀,这就很有说法了,毕竟——“真正严肃的哲学问题只有一个,就是自杀。”所以解读雁王,我打算从加缪入手。


多年前,编剧三弦在霹雳有个实验性的角色魔王子,个人理解这是编剧对加缪《卡里古拉》的一次致敬式创造,但是编剧在重现了卡里古拉哲学式的方法论意义上的反抗之后,淡化了对这个角色内在逻辑的描写,以至于他一出来就已经是“变态”了。雁王和魔王子是相似又不同的,相似点在于两个“变态”都变态得相当的虚无主义,甚至一些台词都几乎可以混用,不同点在于,对于雁王,编剧不但给了他“死”的理由,“死”的过程还有“死”的背景和逻辑,这使得在文学创造这个层面,雁王变得可以解读起来。


我曾经犹豫于雁王到底算是虚无主义、存在主义还是加缪式的反抗者,后来突然觉得贴这种标签并没有必要,从默苍离以降,琉璃树组的心路历程是有迹可循的,之所以冠以功利主义的名头,仅仅是为了描述的方便,事实上他们每个人都不是严格按照现代哲学或伦理学标准塑造的,雁王是默苍离学说发展到死路之后的出路,或者干脆这么说,雁王哲学是对默式哲学的一种反思和批判。

楼主 上午三点五十九  发布于 2019-07-23 00:19:00 +0800 CST  
上官鸿信是最接近默苍离的人,也可以是默苍离最好的继任者,当然,前提是他不是一个教科书式的痴汉的话。关于这一点,默苍离应该也很郁闷,上官鸿信冷静聪慧、谨慎敏锐、能理解默苍离所有的思想与行为,从寥寥可数的回忆戏份来看,比起默苍离教导俏如来时的严厉,策天凤与上官鸿信几乎可以算是师徒尽欢了,虽然其中有默苍离教学失败后更加苛责的因素,但若只考虑两个徒弟的特质,雁王应该会更得默苍离欢心一些。


俏如来的人生经历让他有种天生的温和与犹豫,雁王就不一样了,作为王,他有着天然的大局观与决断的觉悟,就像凰后所言“还没成王时,可以分别对错;但成为王,就无关对错。”,因此,他奚落大智慧“你的信念,承担不了一滴血液的重量”,故而,即使他是满怀对百姓怜悯的“仁君”,在必要的时候,他亦可以接受牺牲三万人的方案。他天生高高在上,以观局者的姿态决断取舍,比起默苍离先是思想家然后走向政治家,雁王似乎本身就是政治家,他对默苍离那一套牺牲理论或许早就熟稔于心,好在他还是一个“仁君”,能够在保持着纯正动机的情况下以行不义之事来全大多数人之利,对于墨家来说,这样一个领导者相当完美了。

楼主 上午三点五十九  发布于 2019-07-23 00:20:00 +0800 CST  
如同俏如来拿到的七药救十人的考题一样,雁王其实曾经面临了更为严苛的考验,一次是在三万将士与羽国太平之间选择,一次是在自己小妹与一国战局之间选择,不论过程如何,反正他是交出了完美的答卷的。不出意外的话,他本应该在这种一视同仁的认知中走完自己的圣王之路,可惜,在面临最后一个策天凤与亲情伦理羽国民众的选择时,他迟疑了。


也难怪温皇会好奇当时的雁王对策天凤抱持着什么想法,世俗的来看,是怎样的情感让一个人的分量可以重于整个世界呢?不过我个人觉得这段八卦或许很有话题性,但不一定十分重要,重要的是,之前的雁王一直是一种倚天把剑观沧海的姿态,他甚至可能是漠然的接受着默苍离对他的教导,以天子的视角隔着一层透明的罩子来审视局势,摒弃情感因素抽离出每个人的价值进行判断,世界呈现在他眼前或许井井有条但并不真实,唯一真实的是策天凤本身。从他翩地战的回忆中可以看到,当他战局失利时,他的抱歉和悔意所指向的对象都是策天凤,关注的重点也居然是师尊不看我,师尊很失望。上官鸿信对策天凤或许不仅仅如俏如来所说的崇拜那么简单,我们看到的是,策天凤对雁王是有象征意义的,他是维系雁王与这个世界的一个纽带,是他整个世界意义的来源。接受默苍离的功利主义对他而言不过意味着默苍离给他规划出来的世界的条理性,功利主义对他来说是正确的,仅仅是因为策天凤的背书,他甚至都可能没有经历过默苍离的挣扎。


但是有一天,他突然发现这个世界的条理性并不是真实的,这种虚假的理性需要他亲手斩断他与这个世界唯一的联系,可是,一旦失去策天凤,策天凤所构建的整个价值体系自然也就轰然崩塌。在默苍离逼他选择时,他经历着一场悖论——或者选择意义或者选择秩序,选择了秩序则秩序的意义也不复存在。所以,他必不可能杀策天凤,可是如同大汇演里雁王自己透露出来的逻辑,其他人和策天凤比起来都是没有价值的,但这样的认知所导致的就是策天凤本身也是没有价值的。


这是雁王的第一次死亡,剧中人一直揣测上官鸿信之所以这么变态是因为他师尊抛弃了他,于是总拿失败的模仿品之类的言辞来刺激他,可是他好像并不是特别在意,也许他是真的不在意,师尊陪着他固然好,师尊一旦离去只要不颠覆他的价值认知那他也还能亦步亦趋的做他的王。他之所以死亡,不是因为生离死别这么世俗的理由,他死亡,是因为他一直深信不疑的价值体系的坍塌,是他向策天凤寻求“为什么”的意义时,策天凤的非理性回应给他的世界造成的巨大空洞。

楼主 上午三点五十九  发布于 2019-07-23 00:21:00 +0800 CST  
所幸还好的是,他有足够的能力应对“我做不到”的后果,信仰的内容没了就没了,信仰的对象还在,直到默苍离自己走向死局,雁王才终于意识到“生活并不值得”——“习惯不是一成不变的,认识到人活着的任何深刻理由都是不存在的,就是认识到日常行为是无意义的,遭受痛苦也是无用的。”,默苍离的生活状态,用加缪的话来说,就是“不是为生活本身而生活,而是为某个伟大的理念而生活,让理念超越生活,使生活变得崇高,给生活注入意义,任理念背叛生活。”


默苍离自己或许不觉得这样的生存有什么问题,然而雁王却为他不值。他终于发现,他的师尊不仅生活在悖论之中,也存在于荒诞之中,默苍离所坚持的那些高尚的理念和情操,其实也并没有一个永恒的真理来检测,在不同的立场和不同的历史语境之中,默苍离的正确性或许根本不堪一击,甚至,默苍离自己就是在两难境地左支右绌。
于是,雁王经历了第二次死亡,第一次死亡是因为他发现世界是非理性的,这一次死亡,籍由默苍离之死他发现世界是无意义的。像默苍离最终由思想家走向了政治家一样,这次,是雁王从一个政治家走向了哲学家。

楼主 上午三点五十九  发布于 2019-07-23 00:21:00 +0800 CST  
上官鸿信是个很有意思的人,他对默苍离的死局看得相当清楚,他唯一一次带点负面情绪评价他的师尊是他对欲星移说:“自以为投奔光明,却坠入更大的黑暗。这是你们墨家十杰的通病,药石罔效。”,可是他并不从伦理学的角度来修正功利主义,他要颠覆的是整个伦理学的基础——他完全否认有一个普世价值观存在的可能。所以他对俏如来说:“总有一天你会发现,你所做的一切,只是徒劳无功。世人不需要你的名字,你所维护的正义,会随着时代变质。”


如果我们打个不那么恰当的比喻,策天凤对雁王的来说代表着古典理性主义的“上帝”,默苍离之死就像尼采在西方哲学界振臂高呼“上帝死了”一样,于是上官鸿信立马抛弃什么功利主义道德主义,跑步进入后现代西方哲学。


把雁王的思想状态放在后现代西方哲学这个语境下,就非常好理解了,像温皇所说:“智者最大的悲哀,是看清了人的软弱,而知愚昧无解,当这点质疑产生时,越是挖掘深思,越是感到可悲无力,最后,就会坠入这股深渊当中,雁王本身便是这个深渊,吞噬自己,也吞噬他人,第二个雁王,就是坠入这深渊当中,死去了。”。这段话也将雁王与尼采与魔王子联系了起来。

楼主 上午三点五十九  发布于 2019-07-23 00:22:00 +0800 CST  
我们很难说,雁王出现在中原的动机一定为何,因为在编剧给雁王一个完整的思想变化过程后,雁王这个角色因此而有了血肉,淡化了他的实验性,雁王不再是一个纯粹的哲学形象,他的行为反而有了意义可能——他可能是为了报复这个害死了他师尊的九界;可能是为了完成默苍离的遗愿沉埋墨家;也可能是为了证明默苍离所坚持的理论的错误性;还可能是以自己的方式来推进九界和平……由于金光主编的离席,我们已经很难由以后的剧情走向来进行推断。不过到目前为止,仅从哲学意义上来说的话,根据雁王那些似是而非的台词和与魔王子类似的行为模式,暂时可以作这样一个判断——


雁王的目的,就是把自己发现人生并没有意义这一结论公示于众,让众人重新审视这个世界与自己原来坚持的理念,从而完成对这个荒诞境地的反抗,最终回归生活。

楼主 上午三点五十九  发布于 2019-07-23 00:22:00 +0800 CST  

楼主:上午三点五十九

字数:14809

发表时间:2019-07-23 08:07: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0-12-11 17:55:48 +0800 CST

评论数:96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