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会说话:真正的五常弹道导弹核潜艇的威慑力

美国:战备程度大减,昔日独霸世界,今日美军路在何方?


自从90年东欧剧变,华约倒台之后,冷战大幕的结束宣布着苏联再也不能成为美国国家安全的巨大威胁。
在2014年9月,美国海军庆祝了他们的战略核潜艇完成了第4000次战备巡航。




在2009年2月,SSBN742怀俄明号庆祝自己完成了第1000次俄亥俄级战备执勤任务。
在2010年7月,现役最老的一艘俄亥俄级SSBN(SSBN730亨利.杰克逊号)庆祝自己完成了第75次战备值班巡逻。


自从1961年1月华盛顿号开始美国海军首次战备值班开始,美国海军的弹道导弹核潜艇就开始了他们环游七海的战备巡航行动。截止2014年9月,美国海军平均每年要完成75.5次战备巡航,这个数字非常的惊人,可能要超过其他国家总和的数倍之多(包括苏联海军)。

但是,我必须说明的是,在1992年4月,美国海军就庆祝他们完成了第3000次战备巡航。
也就是说,从1961年初到1992年4月,美国海军平均每年完成了97次战备巡航;而从1992年4月到2014年9月,美国海军平均每年只完成了45次战备巡逻任务。数据下降了超过一半。


截止2012年,蓝色是美国海军每年的总战备值班数量(红色是大西洋舰队,黄色是太平洋舰队),峰顶是1967年,此时美国海军共41艘弹道导弹核潜艇(最后一艘富兰克林级SSBN659威尔.罗杰斯号于1967年4月1日服役)完成了总计131次战备值班。
这个数字是如此的惊人,在人类历史上可以说是空前绝后,不仅美国再也没有达到过这样高的战备程度,老对手苏联人更是震惊到下巴都要掉了。


在60年代后期至70年代后期,美国海军一直延续着超高的战备强度,舰队在最少的一年(1973年)也要完成100次战备值班。
到70年代后期,随着最早服役的华盛顿级和伊桑.艾伦级的日趋老化,舰队的战备程度开始下降,到79年之后跌破100次大关。
81年底,十年磨一剑的俄亥俄级开始接班,这型潜艇是美国60年代START-X核武器研究工程的产物(该工程还催生了空军的和平卫士洲际导弹和侏儒洲际导弹)。从哪一点看都是人类工程学的最高结晶。其使用SSN671上验证的S5G超静音自然循环核反应堆的改进型S8G,该反应堆是人类建造过的最大功率潜艇反应堆,轴马力高达60000hp,目前未有超越者(台风级和奥斯卡级使用2座OK-650系列核反应堆达到超过9万的轴马力)。
由于自然循环堆需要重力势能来循环,所以既高且重,只能用超宽的耐压壳进行搭载。美国没有加工如此直径耐压壳的能力,只能从瑞士HAEUSLER进口卷板机进行加工。俄亥俄的耐压壳直径高达42英尺(12.8米),是当时人类加工过的最大直径耐压壳。


1982年,由于华盛顿级和伊桑.艾伦级大量拆掉老旧的弹道导弹改作攻击型核潜艇(这两型潜艇建造的太早,没有改装分导式弹头海神C3导弹的能力,只能使用老旧的单弹头北极星A3导弹),美国海军的战备值班达到了历史最低点。这一年,美国海军总共才完成了77次战备巡航,而首批换装俄亥俄级的太平洋舰队在这一年的战备值班几乎暂停。
随着俄亥俄级首舰SSBN726俄亥俄号从82年10月开始第一次俄亥俄级战备巡逻任务,美国海军的战备程度再度回升,到88年之后再度回升到100次以上的规模。而1988年美国海军总共现役只有34艘弹道导弹核潜艇,比起60-70年代后期少了7艘,这就意味着此时美军的战备强度甚至要超过60-70年代。


另一个数据,美军弹道导弹核潜艇总的巡逻天数(蓝色)和平均每艘潜艇的年战备天数(红色),我们可以看到每艘潜艇的年战备程度有两个峰顶,分别是1965年和1990-1991年左右。在这两个时间段,平均每艘美军弹道导弹核潜艇一年有310天是待在海上执行战备威慑任务的,几乎是全年无休了。


第三个数据,平均每艘弹道导弹潜艇每年执行的战备巡航次数(蓝色)和平均每艘潜艇在海上执勤占当年天数的比例(红色)。
1965年左右和1991年左右平均每艘潜艇要执行4.8次以上的战备巡逻,每艘任务潜艇有接近90%的天数在海上执行战备威慑任务。


虽然随着1992年与俄罗斯签订STARTⅠ(第一步裁减核武备公约)之后美军弹道导弹核潜艇的大规模退役(1992年底美军现役还有24艘弹道导弹潜艇,到1993年就只有14艘全俄亥俄舰队了,一年退役10艘),美军总的战备天数和总的战备巡逻次数出现了大幅度下滑,但是代表战备程度的那条红色线仍然很坚挺。
到2002年美俄SORT公约(进攻性武器削减公约)签署之后,美国只允许保留14艘弹道导弹核潜艇,美军将最早的4艘俄亥俄改装成了巡航导弹核潜艇继续服役,4艘潜艇总的改装期截止到2007年。
事实上,截止2005年,每艘美军弹道导弹核潜艇的战备情况仍然维持在冷战的恐怖水平,一年有超过70%的时间或者250天以上在海上执行对中国和俄罗斯的威慑任务。


但是从2006年开始,美军的战备程度出现了大面积下滑,到2008年,美军的弹道导弹潜艇只有50%的时间在海上执勤。而平均每艘潜艇在2008年只执行了2.6次战备威慑巡航数。事实上,在2008年,美国海军弹道导弹核潜艇舰队总共只完成了31次战备威慑巡航,是1963年之后的最低点。每艘潜艇的战备程度更是达到了1961年初美军开始进行战备巡航的最低点。


我们可以看到,美国的GDP从05年到09年的情况,就可以得知为什么美军的战备程度大大削减了——没钱啊,地主家也没有余粮了啊,只能削减战备了,潜艇少跑一点,小钱钱就省出来了....................


2011-2012年,美国海军的战备情况到达史上最低点,这两年共14艘弹道导弹核潜艇,刨掉任意时间总有2艘弹道导弹核潜艇在船厂维护中或者换料大修中,总共在任意时间有12艘弹道导弹核潜艇在太平洋或者大西洋舰队现役。
我算了一下这个在航率,28次战备巡航,共12艘现役潜艇,那每艘潜艇进行战备巡航应该只有2.33次左右,没有这个表格作者所说的2.6次水平。



这12艘SSBN在2011-2012年每年完成了28次战备威慑巡航,比2008年还要少3次,平均每艘潜艇一年执行2.33次战备巡航,12艘潜艇有超过7-8艘不在军港——其中在2012年的任意时间有4-5艘在战备区执行威慑巡航,每艘携带24枚三叉戟D5导弹,就是96-120枚三叉戟D5导弹随时可以发射;另外的3-4艘在从战备区返航或者从军港到战备区换岗的路上。
而在1999年,现役18艘俄亥俄,共16艘服役中,完成了64次战备执勤,每艘潜艇每年平均有超过4次战备值班任务,任何时候有超过11艘潜艇出港执勤(其中6艘左右在预定的战备区域值班)。
美国海军对比1999年,2012年已经降低了超过1/3的战备强度。


不过,即便在2011-2012年美军战备史上最低的情况下核突袭美国吉萨普-班戈基地(太平洋舰队弹道导弹核潜艇基地,在西雅图旁边)和金斯湾基地(大西洋舰队弹道导弹核潜艇基地,在乔治亚州,靠近佛罗里达肯尼迪航天中心),也最多只能摧毁3-4艘俄亥俄,再算上核突袭通用动力电船工厂的2艘维护中的俄亥俄,可以再打掉2艘,那么剩余的8-9艘俄亥俄都能幸存下来进行核反击,超过192枚三叉戟D5,这场核战争对于首先发动的国家仍然没有任何胜算。



在2014年和2015年,美军的战备程度有丁点回暖的迹象——在2014年完成了30次战备巡逻,在2015年完成了32次左右。2015年应该是美军2010年之后战备程度最高的一年。
即便是一年完成32次战备巡逻,这个战备强度也只相当于12艘执勤中的弹道导弹潜艇(其余2艘维护中)每年完成2.8次的战备巡逻任务。


截止2016年,美军核武库共有288枚现役三叉戟D5A/D5LE,共装载在现役12艘弹道导弹核潜艇中(14艘潜艇固定2艘维护中,维护中的潜艇将导弹匀给其他核潜艇),每艘潜艇24枚。
因为STARTⅠ和New START公约限制了投掷数量和投掷重量,每枚三叉戟D5只能装4枚核弹头,而三叉戟D5设计共可以搭载8枚47.5万吨级W88核弹头或是14枚10万吨级W76核弹头或者10万吨级的W76-1核弹头。
这样就是4-5艘战备区域的俄亥俄的384-480枚核弹头随时瞄准着美国的敌人。
美国海军还在继续裁撤他们的核武备,计划是将俄亥俄不满载,执勤的俄亥俄只携带20枚导弹,其他四个发射管轮空,这样就能满足New START条约海基不超过240枚SLBM的要求。这样的执勤将在2017年底至2018年开始,最迟从2018年开始,美国海军的所有俄亥俄执勤将只携带20枚三叉戟D5,


美国海军打算在2021年才采购第一艘俄亥俄的换代SSBN(X)全电推进新型弹道导弹核潜艇,每艘潜艇装备16枚弹道导弹,共建造12艘,以满足新的裁减核武备的公约的要求。现役俄亥俄级将在2027年开始逐年退役,而到2030年SSBN(X)首舰才能接班。到2032年之后,美国海军将只现役10艘弹道导弹核潜艇,比现在还少4艘,这个现役数量将维持9年到2040年俄亥俄级全部退役,到2042年美国海军才恢复12艘现役弹道导弹核潜艇的数量。
目前现役的俄亥俄级从2016-17年开始将延寿至42年寿命(俄亥俄级原设计寿命32年,目前最老的SSBN730在84年服役,85年开始战备执勤,到2017年已经到寿,2017年之后随后的俄亥俄将陆续到达32年寿命),以等候2030年才首舰服役的SSBN(X)接班。
未来的SSBN(X)将采用堆艇同寿的S1B核反应堆,该反应堆采用弗吉尼亚blockⅣ的TTC转型反应堆科技,艇体的设计寿命是42年,比俄亥俄延长10年,而S1B核反应堆的寿命将长于42年,在整个执勤期无需像俄亥俄级一样锯开耐压壳进行核反应堆换料大修,这减少了其的维护周期和维护时间。
与之类似技术的弗吉尼亚级整个30年全寿命将只有3次主要修理期,预计SSBN(X)将至少达到类似水准。这样SSBN(X)应该能将任何时期在港维护的数量降低到1艘左右,而非俄亥俄级的2艘。


未来美国海军现役10-12艘SSBN(从2028年开始数量降到12艘)是不是一定意味着美国海军会继续降低总的战备巡逻次数呢?是不是意味着美国海军会降低他们的核打击能力呢?也不一定。
美国海军划的红线是最少要保证每年两洋舰队共28次战备巡逻任务——
如果是14艘核潜艇,那么就是12艘服役中,那么每艘潜艇每年只巡逻2.33次左右;
如果是12艘核潜艇,10艘服役中,要达到红线,每年要巡逻2.8次,这样的战备对于经历过冷战每年4.8次超高战备(冷战时期每年3.5次平均)的美国海军仍然是小case。
如果是10艘核潜艇,8艘服役中,要达到红线,每年需要巡逻3.5次。美国海军不要说在冷战时期,就是在1997-2005年,平均每年也巡逻3.8次左右,也不算很困难。




小知识FAQ:
1.问:美国海军平均每次战备巡逻是多少天?
答:77天左右,但是不一定,这只是平均数。以下是美国海军官网在2014年9月做的图,彼时美国海军正在庆祝他们完成4000次战备巡逻,目前(2016年7月)应该超过4050次了。

美军弹道导弹潜艇有8艘部署在太平洋华盛顿州西雅图附近的吉萨普—班戈基地,另有6艘部署在乔治亚州的金斯湾基地。

上面说了,这个77天(差不多2个半月)是美国海军公布的执勤时间平均数,具体时间具体分析。
比如2010年SSBN730亨利.杰克逊号完成其的第75次战备巡航,那一次其就只巡逻了38天就回港了,只有一个多月。
再比如2014年6月SSBN735宾夕法尼亚号完成了一次吉尼斯纪录级别的战备巡航,此次战备巡航共持续了140天,差不多4个半月时间。
这说明美国海军会根据选定的值班区域远近自由选择战备巡航天数,那个38天的战备巡航可能离港非常近,而140天的战备巡航可能距离港非常远——由于弹道导弹核潜艇战备区域是美国海军的最高机密,所以只能根据其公布的巡航天数来猜测其的部署范围。


2.为什么美国海军冷战时期一年能执行超过310天的执勤?这不科学啊,人难道不用休息的么?一年300多天出海?家人怎么办?
答:美国海军有金队和蓝队轮换,换人不换马。比如金队平均巡逻个77天回港,然后蓝队上艇继续巡逻,每艘潜艇都配2组艇员,2组军官,2个艇长。所以弹道导弹核潜艇的艇长分金队艇长和蓝队艇长,两个官职一样,都是海军上校。
平均每艘俄亥俄弹道导弹潜艇是77天执勤任务归来,然后33天进港维护;然后再带另一组艇员77天出港,上一组艇员休整两个月左右+岸上基地训练两个月左右,然后潜艇回港再进行维护准备下一轮出海。
理论上来说,根据这个算法,每艘潜艇每年能执勤不到4次。那些冷战4次以上的战备巡航估计是压缩了执勤期和维护期,据说冷战时期平均每艘潜艇只进港维护25天以内,平均巡航70天左右。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已经改装成为巡航导弹核潜艇,4艘最早的俄亥俄仍然保留弹道导弹潜艇标配的2组艇员配置,这样能保证任意时间都有1-2艘潜艇在战备区域执勤。
巡航导弹俄亥俄的服务周期是平均70天出海战备执勤+25天回港维护。


3.问:美国海军各级弹道导弹核潜艇的数据有没有?包括下一代SSBN(X)。
答:见下图


俄亥俄的三叉戟D5导弹是83英寸直径(2.11米),发射管是87英寸(2.21米)。艇体直径12.8米(42英尺)。
下一代的SSBN(X)将延续美帝风格,新一代核潜艇比上一代宽1英尺,也就是43英尺(13.1米)直径,使用海狼级和弗吉尼亚级的690mpa HY100钢材建造耐压壳。预计工作潜深和极限潜深将大大超过使用550mpa级HY80耐压壳的俄亥俄级(预计超过1/4左右,俄亥俄级的工作潜深差不多1000英尺,也就是305米左右,与俄国的667BDRM德尔塔Ⅳ级相当;SSBN(X)预计将达到380-400米左右,和俄国的941台风和955北风之神级一个级别)。
最大的看点是X舵和全电推进以及全新的Bettis国家实验室BAPL的堆艇同寿S1B核反应堆(预计采用弗吉尼亚blockⅣ的TTC换代堆芯构型转型反应堆技术)。至于围壳填角、泵喷推进和聚氨酯一体性浇筑宽频谱消音瓦这种西方新一代潜艇的标配那自然更不用说。




未来的SSBN(X)将尽可能使用弗吉尼亚的技术降低成本,包括核反应堆和声呐技术(已经预计使用弗吉尼亚blockⅢ的放大版LAB声呐阵和放大版的舷侧阵)。原本预计SSBN(X)将使用20个97英寸(2.46米)的发射管,但是2012年修改设计将只使用16个87英寸发射管,和俄亥俄级同样。
也就是说,下一代美军的海基弹道导弹将不会增粗,原本的97英寸发射管如果不考虑长度甚至能容纳91英寸的和平卫士导弹(当然了,和平卫士太长了,潜艇肯定放不下,SLBM海基弹道导弹都比较短,因为潜艇耐压壳限制严格)。
其实这样的设计在目前人类削减核武备这个共识下是没有什么意义的,真要搞一个91英寸直径的新型海基导弹,那一枚导弹起码可以装15枚-20枚核弹头,肯定要破坏美俄的New START公约,开启新一轮的军备竞赛,对于美俄双方都没好处。现在这个83英寸的核导弹美俄双方都能接受,换代三叉戟D5也是这个直径够用了,挺好的。
至于为什么是16个发射管而不是20个或者24个。因为New START公约规定美国海军只能拥有240枚现役海基核导弹,未来估计要进一步削减到160枚。装20个发射管意味着美国海军只能保留8艘服务中的弹道导弹潜艇,也就是9-10艘现役弹道导弹核潜艇(算上造船厂维护潜艇),这个太危险了。
在保证核导弹的总数量前提下,自然是潜艇越多越好,因为鸡蛋不放在同一个篮子里么。但是当然了,前提是要保证核导弹总数量。同样是160枚导弹,那么10艘核潜艇每艘装16枚肯定要比8艘潜艇每艘装20枚强。但是10艘16枚导弹潜艇肯定比8艘20枚导弹潜艇贵(潜艇数量越多越贵,潜艇造价跟导弹数量关系很小,和人工关系很大,潜艇排水量增加数千吨多放4枚导弹几乎不会增加什么成本)。所以这是个权衡问题,需要仔细筹划。这就是美国海军为什么冷战时期预计建造24艘24枚导弹(后来冷战结束才砍掉最后6艘俄亥俄计划),而非48艘12枚导弹的俄亥俄级核潜艇的原因,因为后面那个计划必然要昂贵的多的多,总造价起码要在1.5倍以上。

楼主 千年帝国输惟哀  发布于 2016-07-15 19:41:00 +0800 CST  
俄罗斯:形同虚设的俄罗斯潜艇部队,继续在不可持续崩溃的路上继续崩溃。(上)


苏联红海军曾经有那么一小会儿时间有雄心与美国海军在七海争雄——当然了,这属于难言之隐。苏联海军直到70年代中后期以前,弹道导弹潜艇部队的威慑力量是由射程“高达2400公里”的R-27组成。当然了,70年代中期以后,导弹的射程增加到了“高达3000公里”左右(R-27U),导弹性能的些许增加不能掩饰苏联人的颓势和相对于美军核优势的绝对劣势。


在60年代后期开始到70年代中期以前,苏联人由667A扬基组成的庞大弹道导弹潜艇部队需要跑到这个位置战备巡航才能威慑到美国人。很不幸的是,667A是一种连减震浮筏都缺乏的噪音惊人的核潜艇,美国人嘲笑这种核潜艇只要从白海一出港,整个北大西洋的声呐监听站都能听到她的“歌声”。


苏联潜艇的噪音,数据出自俄罗斯物理研究所的E.V. Miasnikov博士1995年的文章《俄罗斯战略核力量的未来》。被美国人形容“噪音巨大,远远超过二战纳粹德国ⅩⅩⅠ潜艇的50年代611“祖鲁”常规远洋潜艇的噪音在5-200Hz(声压单位1帕斯卡/1米)是130-135分贝左右,而667A“扬基”这种早期弹道导弹核潜艇的噪音在5-200Hz大约是135-140分贝,噪音是611的3倍左右,可想而知这玩意的生存能力。


同样文章中在冬日巴伦支海各种苏联弹道导弹潜艇在最好情况和最糟糕情况下的生存概率,根据最糟糕情况估计,667A在30公里外被美军核潜艇定位的概率是95%,最好情况估计也是15%。值得一提的是,这只是单次概率,我们不妨假设667A连续活动一个星期,每天都有美军攻击核潜艇在巴伦支海活动,那么被定位的概率每次为独立事件,那么一星期被累计定位摧毁的概率即便按照最好情况估计也有68%左右,生存概率只有32%;而连续战备值班1个月,每天都有美军攻击核潜艇试图猎杀,则生存概率下降到即便最好情况估计也只有千分之七,几乎是必死之局。


美军在苏军潜艇必经之地的GIN线(格陵兰-冰岛-挪威防线)和GIUK线(格陵兰-冰岛-英国防线)都布设了重兵防守,并且布设了大量的海底声呐阵列。并且美国海岸线周边全部布设了海底声呐阵列。
我们把667A放置在美国海岸周边进行战备巡航一个月,这艘潜艇在战时几乎必然幸存不下来。所以,苏联人需要大力发展水面舰队掩护苏联弹道导弹核潜艇突破美军防线,到达反潜阵位发射核武器,确保苏联的核反击能力。
苏联人在70年代举行了多次大规模的水面舰队掩护弹道导弹潜艇演习,以“海洋70”、“海洋75”等演习最为著名。
我们可以想象,70年代大量苏联防空能力几乎不存在的所谓大型反潜舰和驱逐舰掩护着667A潜艇,在没有任何空中力量掩护的情况下深入美国海岸周边,面对着规模数十倍于自己的美军航母战斗群和美军岸基空军和海航力量。而他们牺牲的全部意义,只是在全体阵亡之前给弹道导弹核潜艇争取那几十分钟的发射时间.......................
而同时代,美军的弹道导弹核潜艇则在比斯开湾、亚速尔群岛周边(美军拉日什空军基地)和西地中海这些北约岸基海航和岸基空军以及洋底声呐阵列充分保护、不间断反潜巡逻的地方优哉优哉地巡航,在战时向苏联泼洒死亡之雨。
这场战斗从一开始就不是什么公平的骑士对决。


所以,苏联人对于海基核反击能力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不过,一切在70年代中期以后终于有了转机。


73-75年以后,苏军的667B“德尔塔”系列潜艇开始批量服役,该型潜艇不仅使用减震浮筏等降噪设备大大降低了噪音,提高了生存系数;更重要的,该型潜艇携带射程高达7800公里(改进型667BD德尔塔Ⅱ携带的R-29D由于使用较小较轻的核弹头,射程高达9100公里)的R-29 SLBM海基弹道导弹,这两型导弹使得苏联人第一次获得可靠的核反击能力——无需深入美军控制的大洋,只要在苏军控制的北方舰队所在地的巴伦支海、喀拉海和太平洋舰队的鄂霍次克海发射就可以向美帝本土泼洒复仇烈焰。而美军那些来找茬的攻击型核潜艇,则可以布设声呐基阵,使用反潜舰和岸基反潜机对付。这也就是著名的苏联潜艇堡垒区。


80年代后期的数据潜艇堡垒区,北方舰队是所谓的“新地岛大三角”——即新地岛周边的巴伦支海和喀拉海;太平洋舰队则是鄂霍次克海周边,周边则是苏军控制的千叶群岛,千叶群岛将鄂霍茨克海包裹起来成为一个可靠的苏军“内湖”。
在苏军的堡垒区已然搭建完成的情况下,苏军水面舰艇部队自然无需再像70年代那样在完全没有空中支援的情况下在广袤的大洋上如同飞蛾扑火一般扑击美军的航母战斗群,所有的牺牲只为了给弹道导弹潜艇争取那几十分钟的核武器发射时间。


在苏军获得了潜艇堡垒区这一可靠的海基核力量部署阵位之后,苏军弹道导弹核潜艇的战备巡航次数开始大规模增加。


苏联(俄罗斯)从1981年到2012年的弹道导弹潜艇战备巡航情况,到1981年还只有55次左右,到1983-1984年就急剧增加到90次甚至100次以上,这样的战备巡航次数已经与美国海军不相上下。
美军—苏军1981-1990年10年间的海基核战争能力



与美军数据整合后的美军-苏军战备巡航次数(1981-1990)

楼主 千年帝国输惟哀  发布于 2016-07-15 20:00:00 +0800 CST  

海基核弹头数量。实线是美帝,虚线是苏联,苏联只在美军开始核裁军的1991年海基核弹头数量超过了美军的一半,此时华约已然变色,苏联也风雨飘摇,最终在当年底解体。

但是,由于苏军海基核弹头数量和总当量相比于美国的绝对劣势,在80年代,苏联相比于美国海军的海基核威慑能力仍然是差距非常大。考虑海基核弹头和战备巡航情况,苏军在80年代的总的威慑能力只有美军的1/3左右。


另外,苏联虽然总的战备巡航数在堡垒区已然完备的80年代和美军比只是稍逊风骚,但是有个致命问题。
苏联现役的弹道导弹潜艇数量远远超过美国!!!
我们以1984年为例,这一年苏联完成了102次战备巡航,是苏联有史以来第一次破百战备巡航的年份,也是苏联解体前唯一一年破百;而美军则完成了90次战备巡航,经过80年代初的换装潮和82年的低谷,数字仍在回升期。苏联在1984年现役80艘弹道导弹核潜艇,而美军则现役35艘弹道导弹核潜艇。
现役35艘弹道导弹核潜艇的美军完成了90次战备巡航值班,大概有5艘在港维护,其余30艘潜艇每艘潜艇平均一年要执勤3次左右的战备值班,平均每次73天左右,一年有220天左右出港执勤,差不多一年60%左右的执勤率。美军的战备能保证30艘潜艇在任何时间点都有至少20艘潜艇出港执行任务,其中11-12艘在战备区值班,而8-9艘则在赶去战备区换班或者从战备区返航的路上。而在任意时间点在港口维护中的潜艇只有不多于10艘,占总数的1/3不到。


而苏军现役80艘弹道导弹核潜艇完成了102次战备巡航,我们设苏军有11-12艘潜艇在港维护(和美军维护比例相同,实际可能更高),那么剩余68艘左右的潜艇每艘一年只完成了1.5次战备值班。即有34艘左右的潜艇一年值班了2次,而另外34艘一年只值班一次,其余时间都在港里睡觉。
而且由于苏军的堡垒区更近,其实苏军的战备值班周期相比于美军更少,平均只有40-60天,则苏军有一半的潜艇一年差不多只有14%不到的执勤率,另外的一半则是28%不到。苏军的68艘潜艇只能保证在任何时间点都有22艘潜艇出港执行任务,其中12-13艘潜艇在战备区值班,而9-10艘潜艇则去换班或者返航,而有多达46艘左右的核潜艇在任意时间点都在港口打酱油或者维护,占总数的2/3左右。


这还是苏联海军战备程度最高的一年,其他年份连美国海军执勤率的一半都不到!!!
为什么在苏军最好时期战备情况也那么差???
答案1是苏联海军经费相比于美国海军不足,而潜艇规模又更高,使得苏联海军需要将大部分海军经费用以采购新型潜艇,使得没有足够的经费让潜艇都动起来。


答案2是最主要原因,苏联一直没有建立类似美国那样的双组艇员制度,所以苏联的弹道导弹核潜艇是一艇配一组艇员,一个艇长的。这就意味着苏联无法建立类似美国那样的潜艇轮换值班制度,这一组艇员战备值班后,由于常年在水底的劳累和疲乏,可能要休整很长时间才能继续执行任务。




自从苏联解体以来,俄罗斯海军的战备巡航数基本再没有超过20次。
下面我们详细看一下俄罗斯海军弹道导弹潜艇部队的家当。


先从941台风开始,该型6艘核潜艇在2005年上面装备的R-39导弹就只保留了10枚,其他都已经报废,10枚导弹甚至不足以装满1艘台风(2005年最后10枚没有报废的R-39装在最后一艘台风TK-20上)。
数据来源是militaryrussia,下面俄文资料同理。
而到2011年以后,R-39已经全部报废,目前除了TK-208迪米特里.东斯科伊号作为941UM试验潜艇(改装了1-2个发射管用于测试R-30布拉瓦),其余台风已经成了无牙无爪的老虎,完全没有了战斗力。
目前,台风已经在美国经费的支持下在造船厂拆解了3艘,分别是第二艘、第三艘和第四艘台风TK-202/12/13,目前除了首艘TK-208改装成941UM测试艇外,其余还有TK-17和TK-20在北方舰队的港口停泊着等候最后的判决,虽然曾经有计划要将她们改装发射布拉瓦(圆锤),但是算下来改造一艘的经费可以建造2艘955北风之神,俄罗斯已经放弃了这个计划,它们已经不可能重返战备。
当然了,让它们开出来打打鱼雷估计还是可以的,但是考虑到多年没动弹,维护到要重新开起来估计也够呛。


我们再来看看667BDRM德尔塔Ⅳ的情况,由于941台风不给力,该型弹道导弹潜艇(955北风之神之前苏联/俄罗斯噪音最低的弹道导弹核潜艇)就一直是俄罗斯海基核威慑的主力,特别是2005年之后台风基本失效的情况下,其和老旧的667BDR德尔塔Ⅲ撑起了俄罗斯海基核威慑的大梁。俄罗斯对其一直很重视,其搭载的R-29RM轻舟导弹一直有改进延寿型号服役,比如2007年服役的R-29RMU2“蓝天”和2014年新服役的R-29RMU2.1“班轮”。





K-114情况来源于deepstorm
截止2016年年中,7艘667BDRM德尔塔Ⅳ共有5艘正在北方舰队31潜艇支队现役执勤,分别是K-51/84/117/18/407,另有K-64号已经去除导弹发射装置改装成为09787核动力深潜站,携带1851核动力小型深潜器执行间谍任务。
另有K-114在造船厂进行周期性维护,计划在2017年之后才重返31潜艇支队服役。




至于955北风之神,目前已经服役了。2013年1月圆锤导弹宣布与K-535尤里大公号同期服役。


目前K-535尤里大公在北方舰队31潜艇支队服役,K-551莫诺马赫暂时寄存在北方舰队31支队,到2016年底将开赴太平洋舰队25支队;而K-550亚历山大.涅夫斯基已经在2015年在太平洋舰队25潜艇支队服役。


最后是老旧的667BDR德尔塔Ⅲ。不同与俄罗斯对正当年的德尔塔Ⅳ的重视和不断更新延寿R-29RM系列导弹,俄国人对于667BDR德尔塔Ⅲ和其配属的R-29R导弹基本处于放任状态,不再进行大规模升级,几乎坐等退役。


数据来源于deepstorm
目前俄罗斯还有2艘现役中的667BDR德尔塔Ⅲ(绿色为服务状态中,K-223和K-433),全部部署在太平洋舰队,未来将由新的955北风之神一对一替换。至于K-129,已经与德尔塔Ⅳ的K-64一样改装成了特殊用途深潜站;K-44则从15年4月开始在造船厂维护中,计划在2016年底之前返回现役。


则俄罗斯海军统计下来,SSBN弹道导弹核潜艇服役情况如下,共10艘:
3艘955北风之神——2艘北方舰队(其中1艘今年要去太平洋舰队),1艘太平洋舰队;
5艘667BDRM德尔塔Ⅳ——5艘北方舰队;
2艘667BDR德尔塔Ⅲ——2艘太平洋舰队。


不计算只有1个发射管改装,实际不存在核威慑武力的TK-208 941UM圆锤导弹定型试验艇;算上2艘维护中的K-114(德尔塔Ⅳ)和K-44(德尔塔Ⅲ),俄罗斯海军共现役12艘弹道导弹核潜艇,只略少于美国的14艘现役弹道导弹核潜艇。
和美国的维护状况相同,俄罗斯海军的12艘弹道导弹核潜艇也只有10艘能够立刻作战,而另外2艘则轮换在造船厂维护和大修。


至于俄罗斯海军的攻击型和巡航导弹核潜艇能否保障他们的潜艇堡垒区,请看下面统计。
===========================================================
俄罗斯海军截止2016年7月,SSN攻击型核潜艇服役情况如下,共9艘:
2艘671RTMK 狗鱼(北约编号“维克多Ⅲ”)——2艘北方舰队;
2艘945A 秃鹰(北约编号“塞拉Ⅱ”)——2艘北方舰队;
5艘971 狗鱼B(北约编号“阿库拉”)——3艘北方舰队,2艘太平洋舰队。

SSGN巡航导弹核潜艇服役情况如下,共6艘:
5艘949A 安泰(北约编号“奥斯卡Ⅱ”)——2艘北方舰队,3艘太平洋舰队;
1艘885 白蜡树(北约编号“雅森”)——1艘北方舰队。

这个数量面对大洋彼岸的老对手真是有点发虚啊。特别是太平洋舰队总共就2艘攻击型核潜艇和3艘巡航导弹核潜艇,如果发生最糟糕情况——美军对鄂霍茨克海堡垒区进行扫荡(虽然可能性在目前局势下微乎其微,但是军队务必要保证核力量100%可靠),那么俄军唯一可以倚仗的水下力量就是那么5艘核潜艇。要知道,俄罗斯海军最新锐的3艘955北风之神级SSBN,目前有1艘(K-550亚历山大.涅夫斯基)在太平洋舰队服役,2016年底以前还要再调过来一艘(K-551莫诺马赫)。可以说,俄罗斯太平洋舰队对于其的最宝贵资产——SSBN弹道导弹核潜艇的保护是非常脆弱的。

俄罗斯太平洋舰队服役的阿库拉,从2014年9月-2015年底以前全部都在维护,0艘处于服役态!!!如果把时间倒退回2014年9月之后到2015年底之前这一年多的时间里,那么俄罗斯太平洋舰队没有一艘攻击型核潜艇可以使用,唯一可以倚仗的就是2艘SSGN巡航导弹核潜艇,情况则更为凶险。

楼主 千年帝国输惟哀  发布于 2016-07-15 20:03:00 +0800 CST  
俄罗斯:形同虚设的俄罗斯潜艇部队,继续在不可持续崩溃的路上继续崩溃。(下)


上面说了俄罗斯潜艇的服役情况,看起来勉强还行,有12艘弹道导弹核潜艇在服役中,只比美国海军少2艘;但是远为更糟糕的是俄罗斯的战备情况。


从89年开始,苏联的弹道导弹潜艇部队的战备值班数便开始雪崩断崖般的下坠,到苏联解体前的1991年已经到达一年30次左右战备值班的关口,1992年跌破30次大关,之后整个90年代一路走低!


到2001年和2002年两年,经过叶利钦折腾之后的俄罗斯海军,2001年的战备值班是1次左右;到2002年全年没有完成一次战备值班。整个一年全部弹道导弹舰队在家里打酱油!!!!!


更糟糕的是,俄罗斯的“眼睛”弹道导弹预警卫星从2001年5月到年底出现过卫星全部失效开天窗的窘境。截止2015年7月之后,眼睛卫星只有2颗在轨,只能保证24小时里面有3小时可以对北冰洋方向出现的美军弹道导弹提供预警。但是在2015年11月,第一颗换代眼睛卫星的新型“苔原”卫星入轨工作。截止2016年7月,俄罗斯应该有3颗预警卫星工作中。

1995年首次也是唯一一次“眼睛”卫星9颗卫星满星座的景象,从00点到24点至少有一颗卫星在值,构成完全的预警能力。
新的系统名为“眼睛-1”,又叫“预报”,工作在GEO地球同步轨道上,配合极北闪电轨道的9颗“眼睛”,4颗卫星满星座,可以监视低纬度各大洋的SLBM发射。不过这套系统在1991年苏联解体那一年才首枚卫星升空,也太晚了点。而且这套卫星同样是寿命坑爹,到1998年后就只有1颗卫星在轨了。


我们可以想象,假使2001年或者2002年美国新上台的总统小布什是个利用民粹上台的希特勒式的战争狂魔,又没有拉登吸引他的注意力,他命令全球美军趁着俄罗斯预警卫星在2001年基本报废,预警能力完全开天窗的情况下向俄罗斯发动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的核突袭。如果俄亥俄采用抵近发射的方法在3000-4000公里外发射全装弹的三叉戟D5,那么只需要8-10分钟以内导弹就将命中俄罗斯目标,那么短的时间以俄罗斯2001年那些残废的雷达也根本不足以完成预警,潜艇也不可能有时间紧急离港,所有俄罗斯弹道导弹核潜艇会被美军的核导弹全部砸碎在港口,俄罗斯数十年经营的全部核反击力量在顷刻之间便毁于一旦。


在2003年之后,俄罗斯的弹道导弹潜艇战备开始以非常缓慢的速度回暖,2003年和2004年完成了2次左右的战备值班,2005年完成了3次,2006年上升到5次,2007年又下降到3次。
在2008年,俄罗斯完成了其在98年之后第一次过两位数的战备值班,这一年,俄罗斯完成了10次的战备值班,同年美国海军完成了31次战备值班。而在随后的2009年,俄罗斯又完成了9次的战备值班。
看起来俄罗斯的情况正在回暖?但是很不幸,在2009年之后,根据美军的监控和情报,俄罗斯的战备值班数又开始回落,2010年7次左右,2011-2012年都是每年5次左右的战备值班。
数据只更新到2012年,2013年之后呢?俄罗斯的战备是继续维持非常低的水平还是又开始回暖?我们不清楚。但是有一些侧面证据。


2013年之后,俄罗斯海军曾经宣布说要重返南半球执行战备威慑巡航,并且说“技术上没有问题”,不过似乎一直没消息。理论上来说,俄罗斯把脆弱的弹道导弹核潜艇脱离部署声呐基阵(虽然现在估计很多废弃了)和反潜机以及反潜舰庇护的堡垒区放在南半球对美国本土核威慑似乎也不合常理。
在2012年,俄罗斯也曾经说过要增加潜艇战备威慑,但是在2012年仍然只完成了5次战备核威慑任务。

楼主 千年帝国输惟哀  发布于 2016-07-15 20:04:00 +0800 CST  




以上是俄罗斯根据购买力平价算的GDP和俄罗斯GDP增长率和油价增长率的变动关系(与油价几乎是线性变化)。
1998年和1999年叶利钦执政末期到了谷底,从2009年到2010年经济出现了下滑,这大概可以解释部分为什么俄罗斯SSBN部队在2001-2002年以及2010年之后为什么战备程度会下降的那么厉害——没有小钱钱,哪有钱给军队战备啊?潜艇一出港那就是黄金万两啊。
而同样由于油价上涨带来的07年和08年GDP上扬,带来了俄罗斯98年之后第一次潜艇上两位数的战备数。
我们可以看到2015年之后随着欧美的制裁,俄罗斯的购买力平价GDP又开始负增长,俄罗斯SSBN部队的战备情况估计又要危险了............

根据俄罗斯GDP增长率和俄罗斯弹道导弹潜艇战备值班变动率做的图表,能看出正相关对应关系。
2013年之后根据这个正相关与GDP对应关系,下面是估计的俄罗斯潜艇战备值班巡航数:
2013年5次,2014和2015年3次,2016年2次。
当然了,这个数字是估测的,误差比较大,要等美国和俄罗斯那边出数据才能看看数据误差有多大。


我们按照俄罗斯2011-12年一年5次的战备巡航次数来说明俄罗斯的海基核威慑和核反击能力。


俄罗斯的潜艇战备区离港口比较近,那么值班时间大概是40-60天,2个月不到,这个数字比起美国为少。
我们按平均50天来算,2012年俄罗斯现役5艘667BDRM德尔塔Ⅳ和3艘667BDR德尔塔Ⅲ,那么就是8艘核潜艇只有5艘一年出港值班一次,其余3艘核潜艇在家宅了一年。
理论上要5次战备巡航就覆盖一整年,也就是说一年任何时间都要至少1艘核潜艇不在港内避免被敌军核突袭一波打掉,那潜艇的战备值班平均时间要至少73天以上。平均50天的战备值班只能保证一年有250天有一艘核潜艇不在港,另外还有115天左右有8艘核潜艇全部在港(还有2艘左右潜艇在船厂维护),美军只要保证在这115天随便选择一天对太平洋舰队和北方舰队进行核突袭就能摧毁俄军所有的弹道导弹核潜艇部队,就算得到卫星预警(俄罗斯以2015年11月以前为例只有2颗闪电轨道的眼睛预警卫星,只能保证24小时内有3小时可以获得卫星对北冰洋方向核导弹的预警),8-10分钟也不足以使得潜艇开启反应堆出港,更不用说驶离核爆区域了。
当然,按照这么算,那美国海军在2012年公布的出港比率是8.2艘/12艘服役中的俄亥俄,那么28次战备值班要达成2/3以上的执勤率,那2012年的战备巡航平均时间我算了一下至少在104天以上。


即便按照60天的平均战备值班时间,俄罗斯依然有65天,也就是2个多月时间潜艇部队是全部在港的,这给了美国一锅端掉所有俄军弹道导弹核潜艇的最佳时机。


2016年,俄罗斯全军包括战术核武器和预备役储存中的核武器是4500枚左右(美军是4670枚左右),其中战略核弹头2600枚。
海基核武器是3艘955上的48枚圆锤,6艘667BDRM德尔塔Ⅳ上的96枚R-29RM/RMU2/RMU2.1(目前只有80枚服役中),2艘667BDR德尔塔Ⅲ上的32枚R-29R,共160枚海基弹道导弹SLBM;对应的,美军是12艘俄亥俄上的288枚三叉戟D5A/D5LE SLBM。
其中圆锤是6枚10万吨级弹头,R-29RM系列是4枚10万吨级弹头,R-29R是3枚5万吨级弹头,共704枚海基弹头;对应的,美军是4枚10万吨级W76/W76-1弹头或者4枚47.5万吨W88弹头,共1152枚海基弹头。



这是91年的STARTⅠ公约对于美苏/俄弹道导弹投掷重量的规定,规定美军海基核导弹总的投掷重量不得超过1084吨弹头重量,俄罗斯则不得超过570.6吨,俄罗斯是美国投掷重量的一半左右。这是第一次限制核导弹的投掷重量,之后的SORT和New START未再对此栏目进行限制。


目前俄罗斯的很多苏联装备已经趋于老化失效,比如自从2008年开始,苏联时期建立的神话系统的一部分——US-P海洋卫星预警体系的最后一颗卫星Cosmos-2421(US-PU改进型被动海洋监视卫星)已经爆炸,俄罗斯已经8年没有海洋监视卫星了。
而且随着2012年俄罗斯将海军航空兵的924航空团和568航空团下属的Tu-22M3逆火C轰炸机全部从海军航空兵转交至空军,俄海军目前已经没有现役的逆火部队了...................
总之,俄罗斯海军这是持续性药丸啊....................

前几年:咱俄国有的是苏联留下的金山银山,永远流不完。

现在:咱俄国看来是要彻底完蛋了。

楼主 千年帝国输惟哀  发布于 2016-07-15 20:06:00 +0800 CST  
英国:继续萎缩的皇家海军,定为国策的CASD政策能否再继续向前?


CASD,即"continuous at sea deterrence"——任何时间点务必保证有一艘弹道导弹核潜艇出港执勤。这是英国保证自己独立核力量的传统国策。


设想中在北约亚速尔群岛周围海域执行战备核值班的前卫级其的核导弹覆盖范围。
英国的长期国策就是务必保证4艘现役的弹道导弹核潜艇有1艘维护中,2艘在港维护或者执行训练任务,另外有1艘则出港执勤——在战备巡逻区待命或者奔赴战备巡逻区的路上。


英国人早在1968年7月决心级就开始了首次弹道导弹核潜艇的战备巡航任务,那是使用从美国人那里购买的北极星A3导弹。决心级共建成4艘,从69年4月开始,决心级一直全力肩扛CASD的重任,直到1994年12月全新的前卫号开始第一次接班战备巡航为止。英国的弹道导弹潜艇部署在苏格兰的克里德海军基地。


从1982年开始,所有的四艘决心级都换装了新型“骑士随从”SLBM海基弹道导弹,该型弹道导弹是美军弃用的“瞪羚”B3高突防能力导弹的继续发展型号(美军选择了更先进的10弹头分导导弹“海神”C3),每枚导弹能携带多达27枚有速诱饵和2枚22.5万吨集束弹头,可以轻易穿透莫斯科的A-35核弹反导系统。这是英国升级自己的核武备以保证自己的核威慑能力对于苏联有效的方法。




2007年,英国皇家海军庆贺了自己完成了第300次SSBN战备巡航(对应的,美国海军庆祝自己的3000次战备巡航是1992年,可以比对一下两者的规模),英国一直只保证小规模的有效核威慑——可以轻易摧毁苏联首都莫斯科以避免苏联发动对英国的核战争。英国是1968年7月开始执行第一次战备值班,到2007年300次,我们可以估算一下,算上冷战时期到现在,英国平均每年执行7.7次战备巡航。
那么,英国人潜艇执勤的周期和天数是怎样的呢?


一份皇家海军2009年的医疗事务报告无意识地泄露了皇家海军SSBN部队的海上执勤周期——平均约3个月也就是90天左右。
理论上来说,90天的战备巡航期需要4个以上就可以勉勉强强填满一整年。


当然了,7.7次/年是包含了冷战时期的英国高峰战备巡航数,具体英国现在每年的战备巡航我这边手头没有数据。


但是,我手头正好有一个美国人总结的2008年潜艇战备执勤数据,这一年美国人完成了31次战备巡航,俄国人是10次(98年以来第一次上两位数),英国人和法国人都是6次,中国当然是0次了。
这篇文章的作者Hans M. Kristensen同时还提到了英国海军执勤的战备值班是6次/年左右,我们认为,好年景有6次以上,而2008年金融危机自然就被砍到6次左右了。


我们设1年6次的战备巡航,每个周期理论上有29天有2艘潜艇的重叠区,其余61天潜艇已经在战备区巡逻。
经过合理的排班,已经可以保证任意时间点都有1艘弹道导弹核潜艇在60天的战备区执勤任务,直到完成60天的执勤期已经有另外一艘潜艇已经到达战备区外接班为止。这其实对于满足英国国防要求已经绰绰有余了。

而冷战时期一年8次甚至9次以上的战备值班其实对于英国这种只需要保证1艘潜艇战备值班的国家来说过于有点充盈了,估计是要考虑执勤的SSBN被苏联攻击型核潜艇偷袭打掉的情况下保证战备延续。当然也有可能是冷战时期潜艇执勤周期没有今天那么长,所以不得不提升战备数。


在1998年英国制定的战略核武备计划中,将每艘前卫搭载的三叉戟D5的核弹头限制在4枚(每艘前卫装载12枚三叉戟D5,其余4个发射管轮空,使用美军的10万吨级W76核弹头),这样任意时间只有48枚核弹头(1艘前卫级核潜艇)待命用来威慑英国的潜在对手。


截止2001年,英国的核武库总共只保有192枚10万吨级W76,共允许4艘前卫级使用,每艘48枚。任意时间只有48枚弹头部署在前卫级的其中一艘上执行战备威慑。


这里要说明的是,很多人以为英国人的核弹头存储在美军的核弹仓库,所以英国发射核武器要美国人批准。其实不然,这么说的人根本没有搞清楚情况。
英国人的核弹头是自己的,反倒是三叉戟D5核导弹是直接抽调美军在乔治亚州金斯湾基地三叉戟仓库里面的现役核导弹,一次性抽调32枚,然后运抵英国Coulport的核武器仓库装填英国AWE核武器工厂研制的10万吨级弹头(基本上是仿效美军W76设计),然后再运抵克里德基地进行弹道导弹潜艇装填。英国人的海基核弹头虽然技术上来源于美国不假,但是一直用的是自己本土生产的核弹头,没有买过美国人的原装版本。比如英国人使用的北极星A3的核弹头代号为ET.317,是美国W59核弹头的本土生产型号,而非美军使用的W58——因为英国人认为W58的安全性能有缺陷,达不到英国要求。


现在英国人使用的是延寿改进版本的三叉戟D5LE导弹,预计可以使用到2040年前后。



英国人在2010年新推出的防务计划中,再次调整了前卫级携带的导弹和核弹头数量——每艘前卫级执勤只携带8枚三叉戟D5,另外8个发射管不装填SLBM;每枚三叉戟D5LE增加到5个核弹头,使得总的值班核弹头数量从48枚下降到40枚。
英国人在2011年6月已经开始按上述计划削减核武备,计划将英军现有的核武库削减到不到120枚海基核弹头(英军核武库是全海基弹头配置,没有陆基洲际导弹和轰炸机部署核武器)。
----------------------------------------------------------------------------------------------
当然了,2011年之后一艘前卫只携带8枚三叉戟D5LE而非原先的12枚,看似对英国核威慑能力下降挺大的;但是2001年之后英国三叉戟D5就只携带4枚10万吨核弹头了(三叉戟D5原设计可以携带14枚10万吨级W76),现在增加到每枚三叉戟D5 5枚10万吨级弹头,值班数量只削减了17%左右。其实按照一枚导弹3枚10万吨级弹头的配置,前卫之前每次出港都要装填12枚导弹(另外4个发射管轮空)的确挺浪费的,还增加了发射时间和被定位风险。
装填8枚三叉戟D5而非12枚,将核武库削减到120枚的配置预计可以为英国在未来10年节省下最多32亿英镑的防务费用。


由于前卫级的寿命设计只有25年,英国人已经开始研究下一代“继承者”级弹道导弹核潜艇,预计将在2028年服役首艇(美国人的SSBN(X)是2030年),不过到2028年,英国的第一艘前卫已经战备值班了34年,所以英国人正在筹划将他们的前卫级的寿命延寿至34年以上。

下一代的“继承者”级将使用全新的PWR3核反应堆,将和美国的SSBN(X)共享一些设计和技术——比如SLBM以及发射系统以降低成本。“继承者”级将使用8个发射管而非原计划的12个。


英国人正在争论要不要继续冷战时期的CASD,如果不继续CASD,也就是无需任何时间点维持1艘SSBN在海上避免被核突袭摧毁,那么英国很可能只采购3艘“继承者”级。但是2015年5月保守党政府宣布将采购4艘“继承者”以维持冷战时期的CASD国策。
但是这一计划仍然充满变数,在卡梅伦因为公投事件引咎辞职之后,接替他的是保守党领袖特蕾莎.梅 夫人,她理论上会继续保守党在2015年确立的4艘“继承者”级继续CASD任务的国策。
在2016年7月18日进行议会的最终投票将决定“继承者”级的数量,关于未来英国海军的战略核武备的一切答案将在3天之后揭晓。如果一切顺利,那么BAE将在2016年晚些时候正式启动“继承者”级的设计。


英国人已经基本默认会继续冷战时期的CASD政策,这需要4艘“继承者”级SSBN。而砍掉其中1艘基本不被防务部和防务大臣考虑。


总结:截止2012年,英国人通过每年6次左右,每次平均90天的战备威慑任务使得英国人的海基核威慑力量实际超越了俄罗斯——如果俄罗斯在2015-2016年还是维持2011-2012年的每年5次战备执勤的情况下,英国人将继续对俄国保持领先。
英国目前在任意时间点只有40枚10万吨级核弹头用于对英国敌人的瞄准,而俄罗斯如果一艘667BDRM或者955进入大洋值班,将会有64-96枚10万吨级核弹头,能够超越英国人的总当量。但是前提是俄国人能够把潜艇在任意时间点开出去至少1艘而不是按照1年5次的战备威慑算至少一年有2个月时间全部宅在家里。

楼主 千年帝国输惟哀  发布于 2016-07-15 20:08:00 +0800 CST  
法国:持续更新自己的核力量,以维持CASD战备


随着1971年第一艘可畏号SSBN建成服役,到1980年,法国人建成了一支由5艘可畏级弹道导弹核潜艇组成的海基核威慑/反击力量,可以保证全年任意时间点有1艘核潜艇在执行战备巡航任务。
到1985年,第六艘也是最后1艘可畏“不屈”号开始服役。
考虑到第一艘“可畏”号在1991年退役,那么法国人的6艘SSBN舰队在冷战中总共只维持了1985-1991年共6年左右。


当然了,这不意味着法国人在冷战时期的海基核威慑力量要胜过英国人。前面说了,英国人是买美国人的北极星A3(整弹)以及随后的瞪羚B3导弹(技术),拿来主义直接用。而法国人则更有志气,独立自主建设自己的国防工业,不要美国人插手。
当然了,这也必然意味着法国需要走更长一段弯路和更多的研发时间。英国人在80年代以前一直使用三枚集束式弹头的北极星A3T导弹,而法国人则从70年代初M1开始到M2和M20一直是单弹头SLBM。
在英国在82年开始换装具备突防莫斯科核弹反导系统的“骑士随从”SLBM的3年之后,1985年,法国人拿出了自己针对A-35反导系统的对策——6弹头分导的M4A SLBM海基导弹,每枚携带6枚15万吨级TN70核弹头,满载射程4000公里。而对应的,“骑士随从”的射程只有3610公里左右(当然了,也足够从亚速尔群岛周边射到莫斯科了)。


1987年,换装新型TN71轻型15万吨核弹头的M4B开始服役,射程延长到5000公里,法国人第一次获得了对英国核力量的优势。
随着最后一枚单弹头M20导弹在1991年退役(首舰可畏号),法国的5艘SSBN都换装了分导式弹头,射程5000公里的M4B。


法国人的国策类似于英国的CASB,在任意时间点都要保证有1艘SSBN出港在航。
在1997年之后,接替老旧的5艘“可畏”级的4艘“凯旋”级继续执行战备威慑任务,从5艘的数量到4艘的现役数量(最后一艘“不屈”号于2008年由最后一艘凯旋级“可惧”号接班)。




1996年,全新的M45 SLBM开始服役,其携带6枚11万吨级的TN75核弹头,全装载射程高达6000公里。该型导弹只部署在最新的凯旋级SSBN上,即将退役的可畏级仍然使用老旧的M4A/B型SLBM。


在2002年这一个时间节点,法国共有2艘凯旋级和2艘可畏级现役(可畏级:S613“无疑”号、S615“不屈”号;凯旋级:S616“凯旋”号、S617“鲁莽”号),2002年其中一艘可畏号在维护中,没有列装的弹道导弹,其余每艘潜艇配了16枚导弹(可畏是M4,凯旋则是M45),这样法国海军现役的海基弹道导弹总共是48枚。


根据BBC的采访新闻可以得知,法国人的做法和英国的CASB类似——4艘SSBN永远都有其中1艘核潜艇出港执勤。这样可以避免被潜在对手一次核突袭就摧毁所有核打击能力。这样算下来,法国在2002年有16枚SLBM值班中(或者赶赴值班区,现役SLBM射程都能够在赶赴值班区的半道下接到命令直接攻击莫斯科,因为北大西洋战略值班区比法国和英国本土更为远离莫斯科),每枚导弹是6枚分导式弹头(11万吨TN75或者15万吨TN71),共96枚现役核弹头瞄着着法国的潜在敌人——法国作为北约国家,潜在敌人一般被认为是俄罗斯。


对于法国人,我们的情报比英国人更少,我们只知道法国人在2008年金融危机的情况下完成了6次战备巡航,和英国佬一样。但是没关系,从英法两国都保有4艘SSBN以及共同的CASB战略来看,法国人的潜艇战备情况应该与英国基本相当,甚至有可能追随英国人的国防政策修正自己的国防政策——英国人战备巡航几次,我们就巡航几次。
两国的战备巡逻区域可能也相仿——之前就发生过英国的前卫号与法国的凯旋号于2009年2月在海底相撞的事故。


凯旋级在2010年开始更新自己的SLBM海基核导弹,型号为M51.1,装载在最后一艘凯旋级“可惧”号上,“可惧”也是唯一一艘没有装备过M45直接装备M51的凯旋级。M51射程为单枚TN75 11万吨弹头情况下14000公里,而携带6枚TN75满载下则为6000公里,与M45相当。
在2010-12年,第三艘凯旋级“警惕”号换装M51.1,而在2013-15年的改装期,第一艘“凯旋”号也改装了M51.1。目前唯一没有改装M51核导弹的只有第二艘“鲁莽”号。




M51是法国弹道导弹集大成的产品,使用了上升段旋转弹体(对抗美军ABL激光照射上升段拦截)、高强度碳纤维丝束+缠绕弹壳(环氧树脂增塑)、速燃固体火箭发动机(对抗美军KEI上升段导弹拦截,KEI拦截弹已经取消)等最新技术。


在2016年底开始,最后一艘“鲁莽”号将入坞改装,以容纳最新型的M51 SLBM导弹,其将第一次改装M51的最新改进型M51.2 SLBM,预计经过2年的改装期将于2018年出坞服役。
M51.2导弹使用最新型的轻型TNO核弹头,当量降低到10万吨,和英国人的海基核弹头当量相仿。超轻型的TNO弹头将使得M51.2在装载6枚TNO的全装重载射程下达到9000公里,相比于装载6枚TN75的M51.1增加了足足3000公里之多。
9000公里射程足够让M51.2在全装载情况下从亚速尔群岛周边的假定战备区打到俄罗斯的贝加尔湖,将可以打击俄罗斯外贝加尔和远东军区的军事设施。




截止2016年,法国共部署280枚核弹头(应该全部是海基,3艘凯旋,导弹全部是M51.1(鲁莽号应该开始进港升级了)每艘平均93枚弹头),英国人则部署120枚核弹头(全部海基,3艘前卫,导弹全部是UGM-133三叉戟D5LE升级延寿型号,每艘40枚弹头),看起来法国人的核武库更大,核力量相比于英国人更强。
其中任意时间点有1艘出港执勤,一年平均战备6次左右,战备期推测为90天。那么在任意时间点法国有16枚M51.1瞄准着法国的潜在对手,装备93-96枚11万吨级核弹头;英国人则是8枚三叉戟D5LE,装备40枚10万吨级W76核弹头。


总结:可以认为,法国人的海基核力量就是放大2倍左右版本的英国。

楼主 千年帝国输惟哀  发布于 2016-07-15 20:10:00 +0800 CST  
中国:赤龙入大洋,第一次弹道导弹核潜艇战备值班(本文数据来源于公开资料,不涉及半点军机秘密)


虽然中国在81年左右就完工了第一艘092(406号艇),但是其部署的巨浪-1海基导弹直到1987年才测试完毕。
巨浪-1,一般认为是DF-21的技术来源,射程为1700-1770公里。


1700公里射程的巨浪-1要想对美国首府华盛顿进行打击,需要跑到这个位置发射....................


很显然,092只是解决了中国SSBN的有无问题,而不解决任何一丁点实际问题。根据公开资料,092的噪音也非常巨大,起码不低于苏联70年代的667A扬基。我们可以想象092在没有舰艇护航的情况下,只艇横跨太平洋,绕过好望角抵达大西洋畔的华府周边是一个怎样不靠谱的想法。


根据一个众所周知的段子,90年代初长者去海军大连葫芦岛基地视察,询问092的战备情况,得到的答案是:“艇上一枚试验弹,打完了岸上还有一枚待装的试验弹,没了。”虽然这只是个段子,但是也说明了中国在80-90年代海基核威慑的窘境。
可以说,在2010年甚至要推后到2015年以前,中国的核打击力量完全是由陆基核武备的DF-5以及DF-31系列撑起来的。为了提升陆基核武库生存能力的天然劣势,中国想出了很多奇葩的方法——比如美国人曾经发现中国挖了不少很浅的坑,上面再带个盖子的DF-5假井,以掩护真正数量稀少的DF-5发射井;再比如所谓的地下长城工程——中国人将自己的核反击力量寄托在太行山以下的隧道中,上面是至少上百米的花岗岩山体,DF-31在这些错综复杂的山体隧道中行驶,在接到发射指令时冲出山洞进行发射。


CCTV-7公布的地下长城一角,据美国估计,中国二炮(新改名叫火箭军)数十年来预计起码修了总长5000公里的战备隧道,战备隧道中可以行车,也有铁轨,可以行驶列车。


但是依托地下长城,中国的核武器生存能力毕竟没有办法与核潜艇相提并论。比如DF-31需要驶出山洞进行发射,而这少数脆弱的山洞必将成为战时集中轰击的目标。一旦遭到核武器攻击,轻则洞口崩塌,重则将发射车一并掩埋。


所以,中国强化自己的弹道导弹核潜艇部队达成有效遏制美国的战略野心就成为了最佳也几乎是唯一的选择。


很不幸的是,中国在打开第一岛链之前,没有可靠的进入至少数百上千米深度大洋的通道。
有些人会问了,为什么一定要进入开阔的大洋完成战备巡航?中国仿效苏联在渤海湾搞一个潜艇堡垒区,把潜艇都放在那里不是挺好?周边有岸基反潜力量,也可以布设声呐基阵,非常安全。哈哈,能想出这个点子,我真是太机智了,简直就是国师啊。


这里就要提及一个概念:范多恩效应。
渤海湾的平均深度是18米,黄海是40米左右,都属于东亚的大陆架延伸,在这两个位置部署潜艇有什么问题呢?


在水深那么浅的浅海部署SSBN会有致命问题。我们已经知道,核武器可以用来制造海啸。
海啸的原理就是很长的波在远程能量传输中能量损耗非常小,而到了近海,因为波谷已经托底,能量便会全部释放出来,造成海啸。
在1960年,智利爆发了一次9.5级的人类有记录最大地震,掀起的海啸高达25米,以超音速横扫整个太平洋,到达日本海岸浪高仍然有8米左右,造成15万人无家可归。


当然,人类很难制造9.5级的地震,但美军只要使用数枚百万吨级核武器(比如B-2使用的B83mod1 120万吨热核炸弹)在合理的间隔在东海和黄海交界处进行起爆,产生的海啸便能彻底扫荡整个黄海和渤海,将海底的大型战舰卷到岸上。


在日本海啸中被卷上岸的数千吨货轮,人工海啸卷一艘弹道导弹潜艇小意思。


而海啸在大洋中传播,因为洋底非常深,往往深达数公里,所以海啸的波谷不能托底,能量不能表现出来。比如印度洋大海啸在大洋中的海啸波峰只有1米不到,人在稍大一点的船上几乎感受不到,更不用说在200米以下执行战备威慑的弹道导弹潜艇了。




既然要进入大洋才有可靠的核威慑能力,那么我们数一下中国目前进入辽阔的大洋有几条路线。


第一条路线是从青岛基地出发,经过冲绳进入菲律宾海。这条路线的关键点是——冲绳!!!
众所周知,那里有美军的嘉手纳和普天间基地,是美军在东亚的一个重要战略支点,周边肯定布设了大量的声呐基阵,还能得到九州岛的佐世保基地的美军和海自支援。世界第一和东亚第一的反潜力量联合绞杀,哪怕是海狼也要发怵...............
所以这一条路线被废弃了。


第二条路线是从海南岛的三亚出发,进入南海。南海的平均水深是1212米左右,让潜艇巡逻绰绰有余了。
但是唯一的问题是..................


没错,又是美国人,看看美国人的军舰布局,把南海基本封死了。
美国准备开始在南海周边进行常态化巡航,并且不断鼓捣周边的越南、菲律宾等国家向中国发难。


看看周边国家占据的岛礁,这些美国的小弟一天不走,中国一天不把九段线内岛礁全部收回,那中国就一天也别想把南海建成中国的鄂霍茨克潜艇堡垒区。


当然了,还有第三条进入大洋的通道,从台湾花莲直接修建潜艇基地进入大洋,这个我们就不谈了..................


情况虽说如此艰难,但是不代表中国进入大洋的决心就此放弃!!!



这是民用谷歌地图在2016年6月6日拍摄的三亚亚龙湾军港,可以发现里面只有2艘094,而2015年拍摄的照片则有3艘。除了维护中的1艘094,第三艘094去哪了呢?


简氏援引美国海军的官方确认文件,确认了中国在2015年底以前完成了史上第一次战备巡航任务,并且完成了第五次DF-41机动分导弹头洲际导弹试射。

楼主 千年帝国输惟哀  发布于 2016-07-15 20:12:00 +0800 CST  
在2013年11月和2015年9月,三亚亚龙湾基地的41艇员队曾经两次荣膺集体一等功,两次集体一等功被认为与成功定型试射巨浪-2A增程潜射导弹有关。下图是2015年的集体一等功庆功大会。


在2015年12月以前,中国宣布完成了有史以来第一次弹道导弹潜艇战备巡航。



在2015年年底之后,中国预计将开始构建常态化的核战备巡航


从南海西沙群岛中国控制区的假设中国战备巡航区到美军西雅图附近的太平洋舰队吉萨普—班戈弹道导弹潜艇基地(目前有8艘俄亥俄以该基地为母港,只有6艘俄亥俄仍然部署在大西洋舰队的金斯湾)有接近11000公里。新型的巨浪2A增程导弹将预计起码达到11000公里射程以保证对美核威慑。
虽然讲道理来讲,以美军的战备强度,打击美军太平洋舰队的弹道导弹潜艇基地其实用途很小,但是不管怎么说,2015年底,中国第一次具备了对美国海基核威慑的能力。


红日出东方,赤龙入大洋!在完成第一次战备巡航之后,中国必然会再接再厉,继续常态化SSBN战备。目前现役的4艘094(包括一艘即将服役的094A)将能保证任意时间点至少有1艘潜艇出勤执行CASD战备任务。


以下是五常第一次完成潜艇战备巡航的时间:
美国:1961年1月;
苏联:未知,在60年代早期至中期左右;
英国:1968年7月;
法国:1972年左右;
中国:2015年12月。


以下是五常完成战备巡航的次数,以下数据截止2015年底:


美国数据截止2009年9月的4000次庆功大会,2015年完成32次战备巡航,估测最后3个月左右完成8次左右战备巡航;
苏联/俄罗斯数据从1980年开始为精确数据,之前缺乏数据,1980年以前按照1965年开始,到1979年底平均每年20次估计;
英国数据到2007年300次庆功大会,其后按照每年6次战备巡航估计,到2015年底是348次;
法国数据按照1972年到2015年平均每年7.5次战备巡航(与英国数据相仿)估计,到2015年底是322次;
中国数据为精确数据,到2015年12月完成第一次战备巡航。

楼主 千年帝国输惟哀  发布于 2016-07-15 20:13:00 +0800 CST  
@雪枫竹
大吧,申精。

楼主 千年帝国输惟哀  发布于 2016-07-15 20:16:00 +0800 CST  
据英国《简氏防务周刊》网站9月11日报道,美国海军“俄亥俄”级巡航导弹核潜艇“密歇根”号(SSGN 727)指挥官本杰明·皮尔森8月12日曾对一组前来参观的记者说,“密歇根”号在去年年底就被部署到了亚太地区,并在东海、南海和菲律宾海执行了任务。出于作战安全考虑,他拒绝透露细节,但皮尔森称这些海域“就像我们的后院”。
外媒报道称,“密歇根”号是在8月10日起停靠新加坡樟宜海军基地的,随后进行为期5天的人员修整和补给。该核潜艇目前正在印度洋-太平洋地区进行为期4个月的部署。
在新加坡时,皮尔森接受了记者的采访。皮尔森称,“密歇根”号核潜艇自2013年12月以来就被部署到亚太地区,实施监控、训练以及其他“秘密使命”。虽然没有说任务的具体内容,但皮尔森说:“我们在东中国海、南中国海以及菲律宾海执行了任务”,他还形容这些区域“就像我们的大后院”。皮尔森同时表示,除了新加坡,美军核潜艇还访问了澳大利亚、日本、韩国以及菲律宾,“这些都表明了我们的使命和行程极其广泛。”
=====================================================
可以想象美军核潜艇把南海渗透成什么样子,中国把南海建成堡垒区,还是任重而道远。

楼主 千年帝国输惟哀  发布于 2016-07-15 22:08:00 +0800 CST  


@东方VS暮雪
美军有评估过各种陆基部署核武器的生存能力。
随机机动的侏儒导弹的生存系数得到15分钟预警是8(也就是说摧毁1枚侏儒需要8枚核弹头),集中部署的侏儒得到15分钟预警生存系数是6。(但是分散部署随机机动保养成本对于洲际导弹要贵的多,美军更青睐集中部署)。


分散在民用铁路上随机机动的和平卫士洲际导弹列车以及手术刀列车的生存系数是40,是最高生存能力的部署方式。但是使用集中部署的洲际导弹列车在2小时预警的情况下生存系数也只有1.1,对于铁路部署导弹来说,集中部署几乎无用,分散在民用铁路上随机部署是唯一的方法。


常规发射井部署的和平卫士的生存能力只有0.2(也即平均2枚弹头就能摧毁10弹头的和平卫士),基本可以认为没有生存能力。采用700kg/cm^2的超压加固井配合超密集部署方式也不能提升和平卫士的生存能力。


采用700kg/cm^2超压加固井再配合分散部署的方式——一个核武器基地只部署一个发射井,可以将和平卫士的生存系数增加到11,超过集中部署的侏儒洲际导弹。

楼主 千年帝国输惟哀  发布于 2016-07-18 21:45:00 +0800 CST  

当然了,随机部署的列车洲际导弹如果被敌军间谍卫星和间谍分析出了部署规律,那么生存系数就会从40急剧降低到0.1(2枚弹头摧毁20枚弹头:美军列车部署的和平卫士是2枚一辆列车,预计部署25列,就是50枚MX 500个弹头)
所以随机部署的列车导弹也不是绝对保险的。

楼主 千年帝国输惟哀  发布于 2016-07-18 21:55:00 +0800 CST  

楼主:千年帝国输惟哀

字数:25626

发表时间:2016-07-16 03:41: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7-03-21 00:20:22 +0800 CST

评论数:194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