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党】风暴式中型坦克

刚才在炮吧(最后一炮)突然看到了其前制作人锉刀李,然后随手翻阅了一些回复啥的。居然发现了一件事情,那就是风暴式中型坦克居然没有大佬发数据。
秉承着有资料就要发出来的优良传统,我找到了2002年01期和04期的《兵器知识》,上面正是关于风暴式中型坦克的介绍,和采访其总设计师方慰先先生的一些资料。




资料源:
《兵器知识》 2002年第4期10-13,25共5页Ordnance Knowledge 作者:王瑾
《兵器知识》 2002年第1期25-25,共1页Ordnance Knowledge

楼主 y一颗沙  发布于 2019-11-25 19:46:00 +0800 CST  


首先是来源于2002年01期《兵器知识》的一张彩页,当然我们看到的时候已经是黑白照片了。
从图上我们得知了该型坦克采用了焊接炮塔,底盘与80式坦克基本相同,安装了一门105mm加长身管火炮。其他的数据并不知晓,但是在接下来的第04期《兵器知识》,就有了更为详尽的数据。

楼主 y一颗沙  发布于 2019-11-25 19:50:00 +0800 CST  



这两张图片应该就是同一副图片
第一张图片就是我们所说的04期的封面图,而下张的彩色图片则是另一份杂志《国际展望》
资料源:
《国际展望》 2005年第23期 12-17,共6页World Outlook 作者:王军

楼主 y一颗沙  发布于 2019-11-25 19:55:00 +0800 CST  
04期《兵器知识》文字版页码10
2002年1月28日,经过一系列严格而周密的检查,我跟随风暴主战坦克的总设计师方慰先先生。走进了一个高大宽敞的厂房,空气中散发着一股股柴油味儿,就像走进了修车厂。不远处停放着两辆外形相似的主战坦克。"这就是你要找的风暴1、风暴2主战坦克”,方总指着一辆全军绿色和一辆涂着迷彩的坦克向我讲起了风暴坦克的研制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坦克研制技术不断发展,1987年,由于厂里外贸任务的需要,在我国80式主战坦克的基础上,研制出了风暴1主战坦克(左)。”方总打开坦克的舱盖,开始给我耐心地进行讲解,“车体前部左侧是坦克的驾驶室,安装有供驾驶员驾驶车辆用的操纵装置、观察装置、检测装置和指示装置等。为了保证潜望镜镜面的清洁,风暴1主战坦克还增装了驾驶员潜望镜吹洗装置。
风暴1的战斗室位于车体中部。为了适应炮塔座圈加大的需要,战斗室做了重新布置和调整。为了安装转向操纵的液压油箱,取消了中组柴油箱和储油箱。当时根据外贸国的气候条件,风暴1坦克取消了加温系统,在其位置安装了转向操纵液压系统部件。为了满足集体式三防装置的需要,保证战斗室的超压值达标,对所有通过发动机隔板的拉杆、导线和管路均采用了密封结构。"
方总打开车体后部的舱门,“噢,这里的东西还不少呢! ”我心中一阵欣喜。“这是动力传动室。与80式主战坦克不同的是,车尾(传动装置上部)加高了100毫米。动力传动室主要安装有发动机、主离合器、传动箱、行星变速箱、行星转向机、制动器、侧减速器等装置疽“那这么多部件的联接可是个大问题呀!”方总解释道:“这里的各大部件都是分别安装后,通过联接装置联成一体的。这种联接形式有利于维修保养,这也是风暴1式坦克研制技术的一大进步呀!空气压缩机安装在变速箱上,由风扇传动包右侧引出动力驱动,并由空气供给系和润滑系实现空气压缩机的进气和润滑。"
在车外,看到了车体翼板上的车外油箱和备品,这些也都进行了布置整形化,提高了该坦克的外观质量。
“《兵器知识》2002年第1期的彩页介绍过,风暴1坦克采用了焊接炮塔,您能给我们讲解一下吗?”我指着炮塔急切地问方总。“风暴1主战坦克的炮塔为全新式的焊接炮塔,除头部为铸件外,其余全为钢装甲板焊接结构,外形大为改善。炮塔内安装有身管加长的105毫米线膛坦克炮及指挥仪式稳像火控系统,还有并列机枪、通信设备、自动灭火抑爆等装置。为了以后能安装更大口径火炮,并为乘员提供较大的活动空间,炮塔座圈直径尺寸在80式主战坦克的基础上,增大到2 100毫米。炮塔上有指挥塔及装填手舱口。炮塔内有3名乘员:车长在火炮左侧指挥塔内,炮长位于火炮左侧、车长的前下方,装填手在火炮右侧。炮塔正面装有复合装甲,后部带尾舱,比80式主战坦克的炮塔低100毫米左右,流线型较好,防护力较强。"

楼主 y一颗沙  发布于 2019-11-25 20:00:00 +0800 CST  


楼主 y一颗沙  发布于 2019-11-25 20:13:00 +0800 CST  
Q:“在研制技术水平上,风暴1坦克采用了很多先进的技术。您能否通过火控和观瞄装置给我们介绍一下?"
A:“风暴1主战坦克安装了指挥仪式稳像火控系统,是瞄准镜独立稳定、高度自动化的系统,能使坦克在昼夜行进间快速准确射击活动目标。瞄准镜与火炮同步,采用四连杆结构,取消了坦克辅助瞄准镜。该火控系统缩短了射击反应时间5具有较高的首发命中率,从而大幅度提高了坦克的战场生存能力。坦克静止时,在1,600米距离上,射击活动目标的命中率为90%,系统反应时间不大于6秒。坦克运动时,在1,200米距离上,射击活动目标的命中率为90%,系统反应时间不大于12秒。
该炮采用了复合控制的双向稳定的炮控系统,这也是风暴坦克研制技术的一大进步。由于车尾高度有所增高,火炮低俯角转向车体后方时可能与尾部发生干涉,为此我们研制安装了一种自动抬炮机构。这种机构结构简单可靠,安装调试方便,能在静态或动态状况下,顺利完成自动抬炮过程,从而保证了火炮旋转时能顺利通过车体尾部。由于炮塔质量大和转动惯量增大,为此稳定器功率放大部件增加了输出功率。
风暴1主战坦克取消了 80式主战坦克安装在防盾上的激光测距机,采用了三合一(瞄准、’激光测距、夜视)炮长瞄准镜。炮长瞄准镜是激光测距、昼间和夜间光学通道合一的瞄准镜,配备的各种传感器及弹道计算机可进行快速循环计算,计算精度高。炮长夜视为二代微光夜视装置,使坦克具有良好的夜战能力。
该坦克还采用了昼夜合一的车长观察镜,可以实现车长超越调炮,指示目标。车长夜视为二代微光夜视装置。驾驶员夜视仪采用了二代微光管、大目镜式的潜望镜,在无月星光下,夜间观察距离可达80-100米。二代微光夜视装置的特点是清晰度好、不暴露自身、体积小、质量小、操作维修方便,并且耗电小,使坦克的夜战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 "
“由于采用了588千瓦发动机和星星变速箱,要求冷却系统散发的热量增加了。为此,冷却风扇直径加大为780毫米(80式主战坦克冷却风扇直径为760毫米),并在冷却系统中增加了油水热交换器。该热交换器布置在动力传动室内发动机隔板与右侧装甲板处。”

楼主 y一颗沙  发布于 2019-11-25 20:15:00 +0800 CST  
04期《兵器知识》文字版页码12
“在变速箱上安装了空气压缩机,发动机实现了以空气起动为主、以电起动为辅的起动方式,并在空气起动系统中增加了必要的滤、阀和电控元件,提高了发动机起动的可靠性。该坦克可以储备1 448升燃油,最大行程可达500千米。
传动装置保留了原主离合器、机械传动箱和一级外啮合侧减速器。变速装置采用了新研制的具有5个前进挡和1个倒挡的行星变速箱,转向装置采用了二级行星转向机,转向和变速操纵均改为全液压操纵。转向操纵装置由原机械操纵杆改为方向盘。为了适应开窗或闭窗驾驶的需要,方向盘具有上下两个位置。
变速操纵也从传统的机械操纵改为全液压操纵,由液压分配器来操纵行星变速箱中各操纵件油缸的充油或放油,实现换挡。”


Q:"据外方的要求,风暴1坦克在80式主战坦克的基础上提高了火力、动力系统,那么防护系统有什么变化呢?
A: ”方总指着风暴1坦克答道:“风暴1主战坦克的车体与80式主战坦克基本相同,但还是有所改进。首上甲板可以披挂复合装甲,车体还可加装反应式装甲,进一步提高了防御能力。车体两侧安装了屏蔽裙板,裙板外侧附加了反应式装甲。这种反应式侧屏蔽在主战坦克上是首次应用,加强了坦克侧面的防御能力。

楼主 y一颗沙  发布于 2019-11-25 20:21:00 +0800 CST  


楼主 y一颗沙  发布于 2019-11-25 20:24:00 +0800 CST  



正在进行底盘测试的风暴2式坦克

楼主 y一颗沙  发布于 2019-11-25 20:26:00 +0800 CST  


楼主 y一颗沙  发布于 2019-11-25 20:28:00 +0800 CST  



风暴2式坦克驾驶室

楼主 y一颗沙  发布于 2019-11-25 20:31:00 +0800 CST  



风暴2式坦克炮长席

楼主 y一颗沙  发布于 2019-11-25 20:31:00 +0800 CST  



风暴2式坦克车体后部弹仓

楼主 y一颗沙  发布于 2019-11-25 20:32:00 +0800 CST  




楼主 y一颗沙  发布于 2019-11-25 20:34:00 +0800 CST  
补充:
这是中国为出口中东而设计的两款坦克 , 它对中国坦克的研制做出 了多项开 创 性的贡献— 焊接炮塔、6对小直径负重 轮 ( 风暴坦克的最大外形特征 , 区别于此前的59、69系列 。这两大特征被以后的 85-ZM 、85一3 、96 式 、 99 式等坦克沿用 ) 、加长身管的105毫米线膛炮 、212式下反稳像式火控系统等。
风暴1式坦克最明显的特点是火力。由于1979 一 1980 年从国外引进的 L -7 型 105毫米炮明确限制15 年内不能用于外贸 ,为此 中国科研人 员将其身管加长了80 多毫米 , 这样既有别于引进的 105 毫米炮 , 而且火力又有大幅度提升。 但是风暴1式坦克的机动性欠佳, 发动机只有730 马力 , 于是中国科研人员又开始研制800马力的发动机 , 变速箱也换成液力半自动的 , 风暴2式由此诞生 。

楼主 y一颗沙  发布于 2019-11-25 20:41:00 +0800 CST  
收工,终于搬运完了。

楼主 y一颗沙  发布于 2019-11-25 20:42:00 +0800 CST  
我又回来了同志们
因为我又找到了另外一份杂志,上面有着上面两份杂志还没有写到的一些些东西。



资料源:
(可能)《兵工科技》2003年 第11M期 作者:董世红
网页链接:http://www.china.com.cn/chinese/junshi/460032.htm

楼主 y一颗沙  发布于 2019-11-26 12:58:00 +0800 CST  
机动性分析


由于设计思想的不同,我国坦克在战斗全重方面与西方坦克相差悬殊,西方坦克动辄重达60余吨,而我国坦克普遍只有40余吨。所以,我国坦克尽管在发动机功率方面落后于西方坦克,但单位功率并不差。而决定机动性的主要指标就是单位功率。这就是说,在机动性方面,我国坦克并不比西方坦克差。
“风暴”1和“风暴”2的发动机功率分别为730马力和800马力,相比当时西方坦克的1000马力和1200马力,确实有些偏小;但“风暴”1和“风暴”2的战斗全重分别只有39.5吨和41吨,故两者单位功率分别达18.5马力/吨和19.5马力/吨。这样的单位功率使得“风暴”2的行驶速度达到了60.4千米/小时。此外,“风暴”的爬坡度达31度,过垂直墙高0.8米,越壕宽2.7米。

楼主 y一颗沙  发布于 2019-11-26 13:03:00 +0800 CST  
总体布局


“风暴”坦克采用的仍是常规的布局方式,即驾驶室在前,战斗室居中,动力室在后。这种布局的外在特征是,炮塔位于车体中前部,车体后部有发动机散热窗。另外,从底盘上看,主动轮在后,诱导轮在前。由于没有采用自动装弹机,乘员仍为4人,除车体前部的一名驾驶员外,炮塔内还有3名乘员,车长在火炮左侧靠后;炮长位于火炮左侧、车长的前下方;装填手在火炮右侧。
记者先后进入了驾驶舱和战斗舱,想感受一下当坦克兵的滋味。舱室内的空间的确很小,坐在里面身体几乎无法转动,真不知道坦克兵是如何操纵各种仪器的。即使是静止状态,记者在舱室稍微待一下就感觉到了闷不透风,觉得十分难受,真不敢想像当坦克开起来后是一种什么样的滋味。
记者曾在不少刊物上见到过乘员可以从车底下方出入舱室,而且驾驶员也可以从驾驶舱进入炮塔内,现场询问方总后也证实了该说法。而当记者发现驾驶舱与炮塔之间只有很小的狭窄缝隙时,怎么也想不通驾驶员是如何从此处爬入炮塔内的。看来,想当一名合格的坦克兵,还真不容易。

楼主 y一颗沙  发布于 2019-11-26 13:03:00 +0800 CST  
外形特征


本刊(兵工科技)2003年第9期曾专门介绍过国产坦克的外形识别,由于当时尚不明白“风暴”1和“风暴”2相对应的就是85-I和85-Ⅱ,故没有提及“风暴”的名字;而且当时由于对85-I也不甚了解,因此也没有谈及其外形特征。不过那篇文章对85-Ⅱ的外形描述,倒是与记者见到的实物一模一样。
焊接炮塔是“风暴”坦克的最大外形特征,而此前的59系列、69系列,包括80式、88A、88B等坦克采用的都是铸造炮塔。6对小直径负重轮的底盘是“风暴”坦克的又一特征,59系列、69系列坦克采用的都是5对负重轮的底盘。“风暴”坦克的这两大外形特征被以后的85-ⅡM、85-Ⅲ、96式、99式等坦克沿用。
从外形上看,“风暴”1和“风暴”2极为相似,都采用了焊接炮塔、加长身管的105毫米炮、6联装烟幕弹发射器和6对负重轮。如果不是方总在旁边介绍,记者根本无法将两者区别开来。原来,“风暴”1的发动机为730马力,而“风暴”2的发动机为800马力,由于“风暴”2的发动机功率增加了,故车体后部的动力舱室也相应有所变化,车尾加长了135毫米。在传动系统的结构上,两者也稍有差别,“风暴”2的行星变速箱增加了1个前进挡,即由原来“风暴”1的5个前进挡和1个倒退挡,改为6个前进挡和1个倒退挡。另外,“风暴”2的变速箱也换成了液力半自动的。

楼主 y一颗沙  发布于 2019-11-26 13:04:00 +0800 CST  

楼主:y一颗沙

字数:5049

发表时间:2019-11-26 03:46: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0-12-20 04:44:34 +0800 CST

评论数:36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