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上柳杭头郭氏寻祖纪实


汶上柳杭头郭氏寻祖纪实
十八世 郭圣峰
我现在的老家在汶上县义桥乡柳杭头村,父母都是地道的农民,在父母含辛茹苦的培养下我走出了黄土地,开始城市生活。然而,由于工作原因,每次与郭姓的同族提及家族历史、世代辈分,都是找不到同宗,曾经我回到农村老家问起老人们这个问题,而答案只是一个模糊的传说---老家在济南长清大王庄。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开始关注自己的家族历史,虽然这个家族是那么的平凡,但是族人每每提及家族历史只是细枝末节,到底家在何方?怀着对先人的崇敬,我开始了漫长的寻祖寻宗的之路。
解析珍贵的《先行继志》族谱
我家在汶上县柳杭头村,现在这个近2000人的村郭姓仅不足300人,全部居住在村西头,据老人们介绍,早先这个村庄一分为二,东面叫做柳杭头,西门叫做北小楼,这个北小楼的叫法应该在光绪三年就有了,因为这要从我们家族仅存的一份手抄本的族谱说起。
2006年春节,我从族长郭永成爷爷那里找到了一份名为《先行继志》的族谱,该谱32开大小、记录60页,全部是手抄本。谱文记载了自始祖郭宾从青州府乐安县大岭街(现东营市广饶县)迁居长清县大王庄(现德州市齐河县仁里集镇大王庄)后人烟繁衍的情况。该谱于光绪三年仲春(公元1877年农历2月)修订,共分大王庄谱系和尚庄谱系,谱文中共记载了我族667名男性,其中大王庄谱系中占378人,尚庄谱系占268名(次支九世郭教宇、郭从宇重叠)。长支73人,次支593人,世代延续至十九世。
何人当时整理的族谱?分析得知,二世祖郭英次子郭子玉曾孙郭忠莲,即五世郭忠莲之后人烟最为旺盛,本谱由其后七世郭璠后人为主策划整理而得。
《先行继志》族谱这样记载到:“郭氏,始祖,讳,宾自前明承迁隶籍清邑,卒葬于吕家之西北隅,即今大王庄之郭氏老茔也。祖碑虽在,文多湮没,传之七世,璠公改葬于大王庄之村前,即今郭氏之南茔也。相传,璠公兄弟四人,其他支或迁于外乡出隶外县,谱牒无稽。”“然鉴前世之失,自宜为善后之计,于是有郭壮、郭宽、继河三人与族人共为商酌,以为是”。谱系显示,五世郭忠莲次子郭快膝下四子,郭璠为长,郭璠和三弟郭汝梅皆有后人,也就是九世郭训宇、郭教宇、郭成宇、郭从宇。记载本谱的十五世郭仲春为九世郭教宇之后,参与续制家谱的十三世郭壮、十四世郭继河为九世郭成宇之后,十三世郭宽为九世郭从宇之后。
加之,十三世郭壮、郭宽在光绪三年皆为四世同堂,同时,次支十二世郭志义学历为监生并且登仕为官,次支十四世郭存安学历为监生,次支十四世郭殿珍、次支十五世郭景风、十五世郭仲春学历为庠生,家族的政治地位、社会威望明显提高,郭继朴、郭继素、郭景尼、郭景参等部分族人开始娶两房妻室,足以推断当时次支家族兴旺,人烟稠密。因此,续制家谱在情理之中。
《先行继志》族谱关于我族迁居的时间是这样记载的:“郭氏,始祖,讳,宾自前明承迁隶籍清邑”。由于族谱没有明确记载,我族迁居大王庄的具体时间,我做了以下考证分析。
根据齐河县史志办提供的材料,齐河县仁里集镇大王庄(原长清县大王庄村)是在明朝嘉靖年间(公元1522年~1566年)由山西洪洞县迁来的王姓家族建立的村庄。我族谱记载“始祖,讳,宾自前明承迁隶籍清邑,卒葬于吕家之西北隅,即今大王庄之郭氏老茔也。祖碑虽在,文多湮没,传之七世,璠公改葬于大王庄之村前,即今郭氏之南茔也。”族谱上只是提到了“前明”,这是清朝对明朝的称谓。以此推断,我族在整理这份家谱时,没有对迁徙具体时间做出明确考证。
而可以初步断定,我族是在王姓家族建立了大王庄村庄之后迁居的大王庄。下面我以族谱记载的人口繁衍情况为例推断说明。
以次支十三世郭宽为例。在该谱整理时,即光绪三年仲春(公元1877年农历2月),谱文记载“然鉴前世之失,自宜为善后之计,于是有郭壮、郭宽、继河三人与族人共为商酌,以为是。”据此推断,郭宽应该健在并且参与了续写家谱。再看谱系记载,当时郭宽五子、8孙、10个曾孙,其子孙繁衍均匀,足见郭宽当时条件富足,人烟旺盛。也就是说家谱续至郭宽曾孙为十六世,即郭宽曾孙为十六世尚未娶妻生子,可见郭宽当时大致在75—80岁之间,属于高寿。按照平均20年一代人推算,13世X20年/世=260年,再加郭宽的大致年龄。也就是说,我祖是在光绪三年(公元1877年)前的335-340年迁居的大王庄村,大致在1537-1542年前后,而恰逢明朝嘉靖年间(公元1522年~1566年)。


楼主 郭圣峰  发布于 2012-05-29 10:40:00 +0800 CST  
再以次支十三世郭壮为例。光绪三年(公元1877年)郭壮参与了本次家谱的修订,当时他膝下两子、7孙、12个曾孙。郭宽后人没有绝后的分支,全部是代代有男性,可见其人烟兴旺。按照平均20年一代人推算,郭壮一支正常繁衍15代人,曾孙一代应该不到谈婚论嫁年龄,依据最大15岁(年)计算,从始祖郭宾开始到郭宽后人十六世曾孙用了315年。1877年-315年=1562年,也在明朝嘉靖年间(公元1522年~1566年)。
据此可以推出始祖郭宾是在明朝嘉靖年间(公元1522年~1566年)从青州府乐安县大岭街(现东营市广饶县)迁居长清县大王庄(现德州市齐河县仁里集镇大王庄)的。
而我们这些分布在外乡的同族同宗目前使用的辈分都是在光绪三年修订该谱时命名的,谱文这样记载:“始祖郭宾自山东青州府乐安县大陵街迁居清邑,命名数目:永学圣道 世守家传培德积仁 福庆长延”,即在光绪三年(1877年)我族开始规范家族辈分,统一使用命好的字,而接续的“永”字辈为十六世(代),自开续家谱开始凡是上谱的族人皆按照辈分顺序登记。
族谱显示郭姓族人多数分布在尚庄、刘家塘、汝(雨)庄、夏溪庄等大王庄周边,而迁出较远的的分布在汶上北小楼、泰安满庄、天津静海、关外。族谱是这样记载从大王庄迁出的族人的:
长支十世郭力迁居刘家塘;
长支十二世郭新迁居汶上北小楼;
长支十二世郭凌迁居天津静海;
次支十一世郭平迁居尚庄;
次支十世郭修石于顺治年间(1638年-1664年)迁居夏溪庄;
次支十世郭修体迁居汝(雨)庄;
次支十三世郭松迁居泰安满庄。
这份珍贵的族谱是有次支十五世孙郭仲春郑重记载的,这里不得不提到郭仲春,学历是庠生,其父郭存安,学历是监生。明清时期所指的监生,是国子监学生的简称。国子监是明清两代的最高学府,照规定必须贡生或荫生才有资格入监读书,所谓荫生即依靠父祖的官位而取得入监的官僚子弟,此种荫生亦称荫监。而庠生的解释则是,古代学校称庠,故学生称庠生,为明清科举制度中府、州、县学生员的别称。庠生也就是秀才之意。庠序即学校,明清时期叫州县学为“邑庠”,所以秀才也叫“邑庠生”,或叫“茂才”。秀才向官署呈文时自称庠生、生员等。(未完待续)


楼主 郭圣峰  发布于 2012-05-29 10:40:00 +0800 CST  
始祖宾原籍青州府乐安县大岭街人也,自前明迁居清邑大王庄群居九世,长支中自东之子力迁居刘家塘,自西之曾孙新迁居汶上北小楼,凌祖迁居静海县,亦系自西之曾孙也。我次支中长支群居十三世松迁居泰安满庄,至我次支中次支群居七世迁居边庄。
这也对应了汶上、泰安保留家谱的记载。
家谱第19页,次支九世郭训宇次子郭修体迁居汝庄。据郭世军听老人讲当时郭修体是当年大王庄倒插门的女婿。现在该村有220多口人,多数都在务农,部分求学上班,经商从政的也有。也印证了续制家谱的七世郭璠之后人烟旺盛。同时郭世军也证实了左庄郭学兴老人关于始祖郭宾兄弟五人的传说。
最后,按照家谱的地名记载,我们找到了齐河县大张乡刘家塘村,在这里我们见到了家谱上记载的“长支十世郭力迁居刘家塘”。十九世郭道山接待了我们,据他介绍他们兄弟4人,目前都在经商,发展不错。
截止目前,家谱上出现的地名除了“天津静海”外均已走访。散居在各地郭姓同宗大部分也已考察清楚。
在郭道山家的座谈上,我提出了关于这次修订家谱的设想得到了同宗的大力支持,商定在2012年10月完成郭姓同宗的家谱修订。

族史未解之谜
这次寻找宗亲的活动到此看似应该告一段落,但是有两个疑问一直困惑我。
其一,始祖郭宾兄弟五人,各自为一支,辈分没有统一,但是其中的三支迁居了汶上,迁居的年限是什么?现在后代发展如何?
据左庄郭学兴老人和汝庄的郭世军回忆老人的口口传播的传说,始祖郭宾兄弟五人,名字分别为宾、红、颜、成、美(后四字或为谐音),其中郭宾和郭成居住在齐河县(原来长清县),而郭红、郭颜、郭美则在东营市广饶县(原来青州府乐安县)迁居大王庄后再次移居汶上(俗语:汶上山南山北,现不知何方)。
而我的家是在汶上县义桥镇柳杭头村,多年来,我们了解到汶上郭姓分为闫村郭和贾柏郭之分,多数汶上的郭姓都是这两支的后裔。而居住在白石乡、军屯乡的郭姓则是独立门户的,包括汶上人口传的“小县不大四尚书”的说法中提及的明朝尚书郭朝宾(1538-1609)都有争议,民间另外一种说法是郭朝宾根本不是汶上县苑庄镇槚柏村人。而是居住在白石乡,属于外迁来的单门独户。在郭朝宾及后人去世后,苑庄镇槚柏郭姓在续制家谱中为了为本族人争光,强行将其列入本族同宗的。
做一个大胆的推测:明朝尚书郭朝宾实为我始祖兄弟之后。看看年限,明朝嘉靖年间(公元1522年~1566年)共45年,郭朝宾出生在1538年,在明朝万历年间出任资政大夫工部尚书。当时的大王庄是在嘉靖年初由山西洪洞迁来王姓建立的,随后,郭宾兄弟五人由乐安县大岭街迁居此,这说明嘉靖年间迁居大王庄后郭宾兄弟都应该是在15岁以上,否则难以承受迁徙之苦,无法长途跋涉。而郭红、郭颜、郭美则在东营市广饶县(原来青州府乐安县)迁居大王庄后再次移居汶上,后其中的一个兄弟有后人郭朝宾,这个按照时间年限的推论在理论上是成立的。
据明版《汶上县志》记载:“郭朝宾,字尚甫,举嘉靖乙未进士,授户部主事,再迁郎中,督饷大同。历陕西河南御史,巡抚浙江。入为户部左侍郎,总督仓场,提工部尚书……卒年七十二……”。这里面根本就没有提及郭朝宾属于苑庄镇槚柏人士。
因为现在白石乡郭林石刻群,即明代工部尚书郭朝宾墓。位于汶上县东部21公里的白石乡郭林村北的山岭漫坡上。而郭学兴老人提及老人口传的“山南山北”恰为汶上白石乡,因为汶上有山之处就在县城东北方向。
在郭朝宾告老而还的汶上县白石乡郭林村,至今尚有一名为半边井的水井,水质甘美出色,相传即为郭尚书当年还乡后看到众乡亲饮水困难后亲自带人开挖的。至今,在汶上还传有当年郭尚书厚待为其选择墓地的双目失明的风水先生,让之与己共享晚年的故事。


楼主 郭圣峰  发布于 2012-05-29 10:43:00 +0800 CST  
这个白石乡郭林村为郭朝宾的居住地,是否为我族同宗迁居地,有待考证!
其二,始祖郭宾自青州府乐安县(现在东营市广饶县)大岭街迁居清邑大王庄(今齐河县仁里集镇大王庄),郭宾在此之前来自何方?与现在大多数郭姓之间的渊源?
据多家姓氏家谱、碑文等资料分析,山东大多移民是永乐年间自洪洞县迁入的,这与该地区“靖难之役”期间战乱破坏严重以及明成祖迁都北京有着密切的关系。迁往山东地区的移民主要分布于黄泛区的东昌、济南、兖州、青州等府,涉及今天山东的六十多个县市。移民迁入后,多以姓氏为村庄、屯名,也有以故土的县名为名的,如丁官屯、随官屯、胡官屯、李营、屯留营、长子营等。
为防止移民在迁入地聚族而居,形成新的家族势力,影响社会稳定,明朝的移民条律还规定,凡同宗同姓者不能同迁一地。注重“行不更名,坐不改姓”的移民们,为了避免骨肉的再次分离,纷纷被迫痛苦地更姓易名,于是就从一些家族中分离出多个姓氏。据记载:“大明洪武二年,迁民诏下,条款具备,律森严,凡同姓者不准居处一村。(魏氏、刘氏)始祖兄弟二人,不忍暂离手足之情,无奈改为两姓——魏姓和刘姓,铜佛为记。”(曹县《魏刘氏合谱》)而那些不愿更改姓名者,只能骨肉分离、天各一方,被异地安置了。引用《山东省地名志·行政区划、居民地卷》(李金山、董珂、姚子照主编,山东省地图出版社1999年版)
明朝山东村落的重构是人口的大迁徙造成的。元末战乱与“靖难之役”,山东都是主战场。长期的兵燹,使山东人口锐减,赤地千里,荒无人烟。于是,在明初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场人口大迁移。山东人口的大迁徙,一是省内人口的迁徙,二是外省人口的迁入。
山东移民有相当一部分来自河北枣强,分布较密集的地区是历城区、章丘市、商河县、高青县、垦利县、利津县、广饶县、博兴县、沾化县、邹平县、惠民县、寿光市、安丘市、莱城区等地,即明朝济南府北部地区,以及青州府北部地区。
人们认为枣强移民的原迁出地,也是洪洞。在枣强移民中,也的确有这种历史记载。如垦利县耿家镇耿家村耿氏先祖耿事修于洪武二年(1369年)自洪洞迁枣强,同年再迁垦利县耿家镇耿家村。枣强移民村落有的具体到枣强某地,如邹平县明家集镇兰芝里赵氏来自枣强县康马庄,沂源县南麻镇河北村任氏来自枣强县斑鸠峪任家庄,安丘市石堆镇大莲池村曹氏来自枣强县黑石埠子。还有若干村落笼统地说是从武邑、枣强迁来。
河北枣强一带也是元末明初战乱中破坏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当地百姓不可能大量外迁,所以枣强应是洪洞移民的一个中转站。枣强东南即为山东德州,德州是南北交通要冲,有“九达通衢”、“京津门户”之称。洪洞移民进入济南府、青州府北部地区,走枣强—德州一线比较方便。
进入山东的外省移民一般都相对集中地分布在某一地区,如洪洞移民主要分布在东昌府、兖州府西部,枣强移民主要分布在济南府、青州府北部,云南移民主要分布在莱州府、登州府南部,四川移民主要分布在莱州府掖县。引用《山东省地名志·行政区划、居民地卷》(李金山、董珂、姚子照主编,山东省地图出版社1999年版)
依据以上分析,我族始祖郭宾可能迁自河北枣强县,而这之前的源迁地点依然是山西洪洞县。这需要更进一步深入考察。


楼主 郭圣峰  发布于 2012-05-29 10:43:00 +0800 CST  












楼主 郭圣峰  发布于 2012-05-29 10:47:00 +0800 CST  












楼主 郭圣峰  发布于 2012-05-29 10:49:00 +0800 CST  











楼主 郭圣峰  发布于 2012-05-29 10:50:00 +0800 CST  
以上是电子谱文,以下是我近来整理的各地的碑文照片。






楼主 郭圣峰  发布于 2012-05-29 10:57:00 +0800 CST  





楼主 郭圣峰  发布于 2012-05-29 11:01:00 +0800 CST  
有时间呐,再认真考察一次!

楼主 郭圣峰  发布于 2013-03-12 10:08:00 +0800 CST  
真是闹心,考察续写家谱,惹来一个多事的!@退隐山林逸灵踪。考察这事情,就是一种有理推论,你觉得不合逻辑,可以拿出依据吗?在一个这事情到现在是个未知?有本事,你就去考察,不要在这里闹哄,再有本事你就去查查800年前给我们这个吧的人是不是一个“郭”,你要真不是。那还真把你另当别论!

楼主 郭圣峰  发布于 2013-07-21 19:41:00 +0800 CST  
@退隐山林逸灵踪你几次三番的在落落这事情。请你认真的看看我写的这些东西,不要妄加推断,如果你看不懂可以查查字典,还可以到郭林那里去求教下你的仙人!不至于到这里丢人!

楼主 郭圣峰  发布于 2013-07-21 19:45:00 +0800 CST  
感谢大家的关注,如果你在寻祖中有什么疑问,可以留下联系方式或者私信我;如果郭姓同宗阅读本文后有需要交流的私信我。我会及时回复大家!祝大家马年幸福!

楼主 郭圣峰  发布于 2014-02-23 16:59:00 +0800 CST  


楼主 郭圣峰  发布于 2014-05-06 20:01:00 +0800 CST  

楼主:郭圣峰

字数:5806

发表时间:2012-05-29 18:40: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8-11-22 10:23:22 +0800 CST

评论数:62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