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白话文(一)

(道即认知,符合自然的认知。德即行为,符合道的行为,包括思考与行动)

第一章

上德以不德为标准,有德是下德,以不失德为标准,根本的德是上德,从根本上作为而根本上不需要作为,下德的根本作为是有作为。上仁行为,其思考与行动不涉及根本,上义行为,其思考与行动肤浅,上礼行为不要接触,更不要接受,捋起手臂扔掉。所以,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上礼行为的人,忠信他则浅薄,礼是作乱的罪魁祸首。那些所谓先知先觉的人,不过是被着道的华丽外表,实际上是愚昧的开始。因此,有志之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所以,要去除外在的薄华取内心的厚实。
(原文: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第二章

过往的得到自己的运动方式者:宇宙得到属于自己的运动方式清明,地球得到公转自转运动宁静,人类得到基因遗传生生不息,谷物得到基因遗传永远充盈,侯王得到民众才有国家延续至今。推而言之,宇宙如果没有自己的运动方式保证清明,恐怕要分裂,地球如果没有公转自转运动保证宁静,恐怕要成**,人类如果没有基因遗传保证生生不息,恐怕要灭绝,谷物如果没有基因遗传保证永远充盈,恐怕要枯竭。侯王如果没有民众的鼎力支持,恐怕要倾覆。所以,低贱是宝贵的根本,卑鄙是高尚的基础。因此,侯王自称孤、寡、不谷,不是以贱为本吗,不是。原因是极致的荣誉没有荣誉。因此,处世行事不应该享受琭琭如玉,而是追求珞珞如石。
(原文: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其致之也,谓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废;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侯王无以贞,将恐蹶。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是以侯王自称孤 、寡、不谷。此非以贱为本邪?非乎。故致誉无誉。是故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

第三章

循环往复是道的基本运动方式,柔弱是道的基本特征。宇宙万物生于物质,物质生于功能。
(原文: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第四章

上士听到道,勤奋付之行动;中士听到道,半信半疑;下士听到道,哈哈大笑。不大笑不足以是道。建议欲从事道德或想辨别谁是道德之人的人们:明白道的人似糊涂,前进道的人似退却,平坦的道似缺点,最上的德似山谷,广博的德似不足,修建德的人似窃取,本性真的似改变,大明白的似羞辱,大方形的没有角落,大才干要长时间炼就,大的音而少声,大样子没有形状,道是功能隐于物质之中。唯有道,善于施予而且成就万物。
(原文: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 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颣,上德若谷,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唯道,善贷且成。)

第五章

道生物的过程:道生一种运动方式,运动方式聚集本和质两个元素,本和质及运动三个元素生成万物。宇宙万物由本质运动而生。人们厌恶的,唯有孤、寡、不谷三样,所以王公就以此作为自己的称谓。所以,物也许是因损失而得益,或者是求利益反损失。这是古人教的,我也以此教人。强势的人没有好下场,我将这个道理视为教父。
(原文: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楼主 不从众  发布于 2020-10-12 11:31:00 +0800 CST  


楼主 不从众  发布于 2020-12-01 10:13:00 +0800 CST  

楼主:不从众

字数:1528

发表时间:2020-10-12 19:31: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1-01-19 17:27:27 +0800 CST

评论数:1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