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以致用

学以致用,个人经历分享。


学以致用,顾名思义就是先学习书本的只是,再用到实际运用的过程。
1998年冬季的时候,由于北方天气冷。没办法去外面玩,就只能窝在家里。看着那些已经读过的书,忽然闪现出一个念头:要是能把书本里的内容融合于自身,那该有多利害啊。书本里的内容都这么利害,怎么才能变得像书里那样厉害?(当时只有十六、七岁,想法很幼稚。)于是就开始思考,怎么才能把书本里的东西用出来?


期初的想法是用是要用到生活中的,而文字怎么和生活融合到一起?发现书里的故事(不论真假),都是现实生活的吗?(这里有一个前提,我个人是天生左撇子。而左撇子的思维缺陷就是不分对错。)藉由这个思路,想到父母、同学身边都会发生各种各样的事。


找到了契合点,就开始将书本的内容和生活中的人事物综合到一起去观察。观察熟练之后,得到一个感悟:书里的有些东西在某种情况下使用是正确的,而有些情况下是不对的。是不是书看的不对?反过来研究书的问题,发现每段或每句中都有一个中心。而其他文字是围绕这个中心展开的。重新翻看那些书的时候,按照这种方法去看效果很好。从中所获得的感悟是,记住每段或每句的中心(关键词或关键短句)。再拿到生活中去观察。


观察中发现,相通的契合点越来越多。虽然书中的内容还是在某些情况下适得其反。不过从中感悟到一点,就是看似毫不相关的两件事物,通过找他们之间的共同点就可以融合成“一体”。


自此,对这个“发现”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开始不停的观察、证实。。。直到有一天发现书中的内容,与另一本写的相似。就开始寻找书与书之间的共同点。之后所得到的感悟是,书中的内容有相同的和不同的。也就明白了,之前很多情况适得其反的原因。——理解和运用的程度不够。


在书与书之间找相同点和不同点的时候,发现书中的各种关键词、关键短句是有层次的。于是就试着将各种关键词或短句用小纸条写出来。有关联的平面排列。有层次的,用硬纸夹板分层隔开。直到最后发现,一本书里的各种内容无论上下、左右都相互关联。再把这些东西拿到生活中试验、证实。得到的感悟是,或许这就是一本书应有的价值吧。


在试验、证实过程中,反省自身发现还有很多问题不能得到解决。就产生了一个问题:能不能用一个总结 性 的
词或短句涵盖解决所有问题。经过不断试验、证实之后,得到的感悟是,要么书中的观点胡编乱造、要么书中的内容没理解透彻,要么自己试验出发点不对。后来随着读的书越来越多,发现还是自身的问题。这与书无关,就看自身如何去理解和运用。通过不断试验、证实的过程,所获得的感悟是观点在不适合的情况下肯定就是适得其反的结果。而有些错误的观点,或不符合时代发展的观点。用到特定环境,效果出奇好。也就明白了,观点是根据实际情况而产生的相应组合。说白了,就是实际情况需要用到哪些观点就用哪些观点。


后来遇到了瓶颈,怎么也感悟不出来。在生活中获得不到灵感了。就开始不断自我反省,整理之前的思想和书籍。从中发现走的弯路、错路非常多,也为此所耽误的时间而惋惜。反过来想想,有没有“捷径”可以避免弯路、错路的发生?从之前的试验、证实过程中感悟到,不懂的情况下很容易走弯路、错路。那么一开始就弄明白,可以尽量避免走弯路、错路。


又如何在一开始就弄明白?通过试验发现,在一开始搜集观点、内容等相关资源,整合之后会比之前的“没头苍蝇乱撞”要有效的多。拿到生活中去试验发现与正常的教育方式、流程完全相反。后来通过自己开发左脑才明白,循序渐进的学习方法是左脑逻辑思维的学习方法。而我自己摸索的学习方法,是右脑图像思维的学习方法。由此得到的感悟是,学习方法决定效率,而不是捷径。




以上就是我个人学以致用方面的历程,或许可以让吧友有所启发。


个人经历,仅供参考。

楼主 crailey  发布于 2018-01-10 17:04:00 +0800 CST  
在此引用一个观点——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楼主 crailey  发布于 2018-01-10 17:47:00 +0800 CST  
从开端到本能,两篇帖子完成一个”循环“。

楼主 crailey  发布于 2018-04-04 13:47:00 +0800 CST  

楼主:crailey

字数:1555

发表时间:2018-01-11 01:04: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8-11-17 04:14:00 +0800 CST

评论数:43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