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集注

博采众长,集思广益

楼主 田中行者2  发布于 2018-02-04 20:26:00 +0800 CST  
老子破天荒提出“道”这个概念,作为自己的哲学思想体系的核心。老子的“道”是具有一种对宇宙人生独到的悟解和深刻的体察,这是源于他对自然界的细致入微的观察和一种强烈的神秘主义直觉而至。《史记·屈原列传》:“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淡,未尝不呼父母也。”


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也,为而弗志也,成功而弗居也。夫唯弗居,是以弗去。事物都有自身的对立面,都是以对立的方面为自己存在的前提。如果人们没有对美好事物的认定和追求,也就不会产生对丑恶现象的唾弃;当你还沉浸在幸福或成功的喜悦中时,或许一场灾祸或不幸正悄悄临近。


人们对部分事物和表面现象的关注,常常会忽视整体的隐藏在深层次的、最本质的东西。如果我们站在历史的高度上,会发现人类文明的进步是在真理与谬误、美与丑、进步与落后等矛盾斗争中前进的。与之相关,“虚实相生”理论也成为中国古代艺术美学中独具特色的理论。

楼主 田中行者2  发布于 2018-02-04 20:26:00 +0800 CST  
体现“道”的“圣人”,应当不尊尚贤才异能,以使人民不要争夺权位功名利禄。不显耀足以引起贪心的事物,导使民心不被迷乱。排空百姓的心机,填饱百姓的肚腹,减弱百姓的竞争意图,增强百姓的筋骨体魄,经常使老百姓没有智巧,没有欲望,致使那些有才智的人也不敢妄为造事。


如果社会出现尚贤的风气,肯定会挑动起人们的占有欲、追逐欲,从而导致天下大乱。老子认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纯真的,而种种人类丑恶行为则是不合理不完善的社会制度造成人性扭曲的不正常现象。让人们在一种自由宽松的社会环境中保持人类纯朴天真的精神生活,与自然之道相契合。


物质文明虽然发达,但充满着危机、争斗、谋杀和阴谋。自汉高祖刘邦开始,实行了黄老的无为之治,采取“与民休息”政策。至文帝时期,更进一步推行“轻徭薄赋”政策,使生产逐渐得到恢复和发展。领导者应顺应人的天性,让下属和百姓各尽其能,切忌用过多的条规制度来进行强制性约束。

楼主 田中行者2  发布于 2018-02-04 20:27:00 +0800 CST  
留白天地宽,是指一种在绘画文学创作中常用的技巧,即给观赏者留下足够的想象空间,从而给人以更大的美感,使得意境更高远。留白并非没有,而是以无衬有、以有衬无,有无相应,反见其妙。其实在艺术以外的其它领域,留白也是很常用常见的。比如“沉默是金”是语言上的留白。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为人的留白;“有所为有所不为”是处世的留白。守正出奇,是指按着常规发展,却又不固守常规,能突破思维、出奇制胜。源自《孙子兵法》之“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守正出奇也是万通集团的企业理念,正道而行、守法经营;突破思维、出奇制胜。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专心致志,把自己该做好的事做到最好。时长日久,比那些老是把精力用在“争”上的人,功夫不知要高出多少倍。跟谁也不争,大家都创造出自己的价值。只要具备了诚心,就一定能够打开道的大门。圣人心诚于人民,所以成为众望所归、人心所向的统治者。


这就是“无私而成其私”,“不争,天下莫能与之争”的道理。不执着或不入驻两相对立的某一方即“不争”。道者以“名无名”为“常名”,不执着于两相对立之中的某一有名,力图从极端回复浑融调和的“抱一”,所以,他的行为特征就是不特处一极而与另一极对立而争的“不争”。


所谓“争”乃是刻意之为,既然刻意就是逆天道而行,以老子看来,逆天道而行,结果往往是失败的。所谓不争,即不刻意而行,而是顺天道而行,人的行为一旦顺应天道则“无为无不为”,当然“天下莫能与之争”。老子是不反对人的积极进取的,只是这种积极进取前提是顺应天道。

楼主 田中行者2  发布于 2018-02-04 20:27:00 +0800 CST  
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道德经》第四十九章
善良的人,我和气地待他;不善良的人,我也和气地待他,这就叫善人之德。讲信用的人,我信任他;不讲信用的人,我也信任他,这就叫信任之德。

这是道家豁达宽容的处世思想的集中表现。“不善者吾亦善之”,“不信者吾亦信之”,要以善心去对待一切人,以诚信去对待一切人,以恩德去回报一切人,而不管对方是善或不善,是守信还是不守信,是对自己德还是对自己怨。要做到这一点,是十分困难的。

它是一种极高的精神境界,它需要一个人“忘我”、“无私”,不计较个人好恶、得失、恩怨。只有做到这种地步,才能化不善为善,化虚伪为信实,化怨恨为恩德,享受理想的人生境界。一个人一旦感觉对方完全信任了自己,就会产生一种自我控制,自我完善的心理,不想再欺骗对方。

卡耐基说过,如果你愿意相信对方是诚实,正直的人,那么,对方大部分会有善良的反应,会不同程度的向着诚实正直的方向去表现。所以,但别人有向善的意愿时,如果能充分的相信他们,给予必要的帮助,强化他们向善的意愿和决心,就能促使他们向善的方向转变。

楼主 田中行者2  发布于 2018-02-04 20:31:00 +0800 CST  
《道德经》具有与世界其他宗教经典同样的神圣地位。今天我们通过研究、阅读这部古老的经典,感知老子的教育,心领神会处,相信老子的观点,依然可以引导人类文明前行的道路。老子提出了两个并行的命题:“利而不害”和“为而不争”。这两个命题是相互联系的。


“利而不害”是天道,“为而不争”是圣人之道。修道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断修为,才有可能达到天道无为的境界。“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


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竞争实际上已变成了今天人类文明前进的大敌。人类社会在今天要做的最重要的事是摒弃竞争意识,建构合作机制,逐渐走上“利而不害”和“为而不争”的道路,只有这样,建立和谐世界、和谐社会的理想才能实现。

楼主 田中行者2  发布于 2018-02-06 07:58:00 +0800 CST  
大道至简源自老子的道家思想。道,即道理,即理论。大道,是指事物的本源,生命的本质。大道至简的含义就是最有价值的道理其实是最朴素的道理,很重要的道理其实是很平常的道理。大道至简应是一种境界,就像读一本书,初读,是从简单到复杂,再读是从复杂到简单。


读熟了就只剩一个纲了,这就是简。大道至简也是一种哲学,无论是做人还是做事都会给人以指导。大道至简,知易行难:大道理(指基本原理、方法和规律)是极其简单的,知道容易但做起来很难。真正的智慧就是洞察事物的本质和相互关系。道在中国哲学中,是一个重要的概念,表示“终极真理”。


大道至简与博大精深是可以转化的,大道至简往往要博采众长,与其他专业融会贯通。融贯中西、博采众长只是基础,还不是大道至简,大道至简必须再整合创新,跳出原来的框框,去粗取精,抓住要害和根本,剔除那些无效的、可有可无的、非本质的东西,融合成少而精的东西。

楼主 田中行者2  发布于 2018-02-06 07:58:00 +0800 CST  
《道德经》: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


求学的人,其知识要逐渐的增加;而求真理的人,就要逐渐减少自己的主观意识,思维见解等。由于人的主观意识和思维见解都有分别性局限性,在寻求真理的路上会成为障碍。而大自然真理是无分别性的,所以我们求真理要逐渐减少自己的主观意识、思维见解。


求学问,越积累知识越丰富。至于要认识宇宙变化的总规律或宇宙本源,就不能靠积累知识,而要靠“玄览”、“静观”。“无为”表面看来似乎是一种后退的手段,但真正的目的则在于避开前进中所存在的矛盾和问题,从而占据主动,以达到“无不为”的最终目的。


“上善若水”指的是最高境界就像水的品性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处于众人所不注意的地方或者细微的地方,所以是最接近道的。水,无色无味,以百态存于自然界,于自然无所违也。上善的人居住要像水那样安于卑下,存心要像水那样深沉,交友要像水那样相亲。


言语要像水那样真诚,为政要像水那样有条有理,办事要像水那样无所不能,行为要像水那样待机而动。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此乃谦下之德也;故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则能为百谷王。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此乃柔德;


故柔之胜刚,弱之胜强坚。因其无有,故能入于无之间,由此可知不言之教、无为之益也。”“道”是产生天地万物的总根源,是先于具体事物而存在的东西,也是事物的基本规律及其本源。水的德行就是最接近于“道”的。它源源不断的流淌,去造福于万物却不求回报。

楼主 田中行者2  发布于 2018-02-06 07:58:00 +0800 CST  
《道德经》的思想核心是“道”,“道”是无为的,但“道”有规律,以规律约束宇宙间万事万物运行,万事万物均遵循规律。引申到治国,“无为而治”即是以制度治国,以制度约束臣民的行为,臣民均遵守法律制度。老子所说的“无为而治”是以法治国,而非人治;人过多的干预社会秩序则乱,法治则井然有序。


“无为而治”对于帝王个人准则而言,即是清心洞察、知人善任,将合适的人才摆在合适的岗位上,具体事情分摊给臣下去做,不必事必躬亲。第一层意义:遵循事物的自然趋势而为,不争,即是无为。所以老子说:“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要百姓休养生息,专心做事,为而不争。


第二层意义:无为就是能放得下,有所不为。只有有所不为才能聚集精力有所作为,这就是道家的执一、贞一、守一的思想。无为其实就是无主观臆断的作为,无人为之为,是一切遵循客观规律的行为。无为,就是顺应自然科学的作为,就是合理的作为,因而也是积极的作为。凡事要“顺天之时,得人之心”。

楼主 田中行者2  发布于 2018-02-07 09:07:00 +0800 CST  
“无为而治” ,出自《道德经》,是道家的治国理念。老子认为:“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而且一再强调无为才能无不为。所以“无为而治”并不是什么也不做,而是不过多的干预、顺其自然、充分发挥万民的创造力,做到自我实现。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出自《道德经五十六章》。老子认为,智者不应是说教者,而应通过自我修养,言行一致,豁达大度,以取得人们的尊崇。“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只有摒弃一切感知,停止向外追求,以求得内心的宁静清澈;挫磨掉锐气、锋芒和棱角,融入光明的万象,混同于大地尘土,至大也是至微:这就叫做玄妙的同化,微妙大统一的法门。所以没法亲近他,也没法疏远他;没法给他好处,也没法损害他;没法抬高他,也没法贬低他。所以他才真正成为天下最可贵的。

楼主 田中行者2  发布于 2018-02-07 09:08:00 +0800 CST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出自《道德经》第五章。意思是:人说的话多,往往会使自己陷入困境,还不如保持虚静沉默,把话留在心里。什么时候该说,什么时候不该说,这个分寸的把握也要凭智慧。智慧从哪来?心地清净就有智慧了。自己能够谦卑,必定能够跟人和谐相处,这是仁德。


《大学》里面讲的,“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就是让我们心正,要放下私情。讲话,没有经过深思熟虑,尤其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没有经过再三的思考就说话,那这后果可能是很可怕的。话说多了就会影响、限制和羁绊自己的行动。政令繁多反而更加让人困惑,难以施行。


“多言数穷”有三种意思:一是“我不说了,无论我怎么说,都说不清,不如守中吧”;二是“不要说太多话,说得太多也没有意义,不如守中吧”;三是“不要有太多政策性的干预,还是让老百姓安安静静地过日子吧。”你一旦明白真心,就不能说话,要默默地安住在真心状态中,慢慢让那种状态稳定下来。

楼主 田中行者2  发布于 2018-02-08 11:37:00 +0800 CST  
多说话不好:一是容易得病,要是你不懂说话的方法,多说话会伤气;二是容易伤心,一伤心气脉就不通;三是容易发怒,说着说着就有可能发怒、动气,于是火烧功德林,好不容易修出一点东西,一下就没了;四是容易过于高兴、过于欢喜,容易失态。过度的情绪,不管是快乐还是忧愁,都对人有害。


释迦牟尼也不提倡多说话,他说:“不可说,不可说,一说就错。”当然,这句话说的是:“智慧本体是超越语言的”,但它恰好也说出了语言的无用性。老子还说“大辩若讷”,意思是,最会辩论的人很少说话。还有“一默如雷”、“沉默是金”等词,都是在表述沉默的价值。


“守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修炼方法,不仅仅道教,儒家也强调“中”,中庸之道。佛教也提倡“中”,中道。佛家有部经典叫《中论》。中就是心,守中就是守住自己的心。儒家也重视守心,孟子说“养吾浩然之气”“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都是在守心,是让外界的一切都不能动摇自己的心。

楼主 田中行者2  发布于 2018-02-08 11:37:00 +0800 CST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惟弗居,是以不去。”


在西方,数学向来被视为各类科学的典范,因为数学遵循的是严格的因果推理,即从一个给定的前提出发,通过推理论证得出普遍必然的结论。这种思维模式在西方社会一直处于主导地位。正如古希腊哲学家阿基米德的那句名言:“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撬起整个地球。”


中国文化推崇的不是数学,而是被称为“中华第一图”的阴阳鱼太极图。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中华文明之所以延续得如此绵长,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中国人思考问题的方式和解决问题的路径,得益于我们这个民族独特的方法论和辩证法原则。中国文化更侧重一种整体性的思维。


“孤阴不生,独阳不长”,只有差异性的共存才能构成矛盾。而这种矛盾又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源泉。正是受这种整体性思维的引导,中华民族向来以和谐为美,以单调为丑;以和合为主流,以分裂为末流。这种和谐是一种宽容,是一种对多元性、差异性的容纳。

楼主 田中行者2  发布于 2018-02-08 11:37:00 +0800 CST  
清静无为是道家中最为重要的思想。提出天道自然无为,主张心灵虚寂,坚守清静,复返自然。无为不是无所作为,不是无所事事,而是不做无效的工作。不该干的不能干,该干的必须干。


《说苑·君道篇》载师旷言云:“人君之道,清净无为,务在博爱,趋在任贤,广开耳目,以察万方,不固溺于流欲,不拘系于左右,廓然远见,卓然独立。”《庄子》很多章节的目的是为了展现得道之人的崇高境界。


道家的无为,并非不求有所作为,只是指凡事要“顺天之时,随地之性,因人之心”,而不要违反“天时、地性、人心”,凭主观愿望和想象行事。无为,就是科学的作为,就是合理的作为,因而也是积极的作为。


《道德经》以治身与治国并重,而用治身比喻治国,主张治政者应当保持清静无为,让民众自然地生活,回归纯朴天性,与自然大道合为一体,从而达到天下大治。去除个人贪欲,恢复内心的清静,才能够与道合一。

楼主 田中行者2  发布于 2018-02-15 13:56:00 +0800 CST  
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徼,边际、边界。引申端倪的意思,有玄妙深远的含义。人在没有任何欲望,没有任何主观成见的时候,才可以是什么就看见什么,才能了解起源的奥妙。“有欲”才能看到“有名”造成的万物到底有多大。才会知道万物有什么限制,范围多大,才能了解得比较正确。

只有置身事外,方能看清事情的来龙去脉。但是“无觉无欲”状态只是切入点,如果没有演化成后来的“有欲”状态,就没有了对人类的现实意义。在“无欲”状态下观察到“妙”的基础上,按照人类的目的,参与其中,施加影响,以便观察事物的进一步演化,目的是寻找到能为人类所用的规律。

人们在面临个中纷繁复杂的情况时,需要首先在“无欲”状态下跳出圈外,秉承冷静客观理性的态度,弄清整个情况的来龙去脉,抓住事情的关键,认清事情的本质。继而以“有欲”的心态去决定事情怎么做。对于人来说,最难的是自然处事、一切顺“道”,最不难的却是心怀欲望、自陷困顿。

楼主 田中行者2  发布于 2018-02-15 13:57:00 +0800 CST  
《道德经》:“上德无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意思是:高层次的“德”不强调表面“有德”,因此才是真正“有德”。真正有德行的人,不会把德行挂在嘴上,故意用某种行为证明自己的德行,这才是真正的有德之人。确定一个人有德还是无德,要看他是不是真正心处德之中。


真正有德行的人,看似无为,事实上无所不为。看似没有刻意的成就某些事,事实上万事均自然而然的成就了。“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


圣人经常挽救人,所以没有被遗弃的人;经常善于物尽其用,所以没有被废弃的物品。这就叫做内藏着的聪明智慧。所以善人可以作为恶人们的老师,不善人可以作为善人的借鉴。不尊重自己的老师,不爱惜他的借鉴作用,虽然自以为聪明,其实是大大的糊涂。这就是精深微妙的道理。


有道者顺任自然以待人接物,无弃人无弃物。人无弃人,物无弃物,天下的善人不善人,善物不善物,都是有用处的。善者为师,恶者为资,一律加以善待,特别是对于不善的人,并不因其不善而鄙弃他,一方要劝勉他,诱导他,另一方面也给他一个成为善人借鉴的作用。

楼主 田中行者2  发布于 2018-02-15 13:57:00 +0800 CST  
“道”是虚体的,无形无象,人们视而不见,触而不着,只能依赖于意识去感知它。虽然“道”是虚体的,但它并非一无所有,而是蕴含着物质世界的创造性因素。“道”虽然虚不见形,但不是空无所有。从“横”的角度谈,“道”而是无限博大,用之不尽;从“纵”的角度看,“道”又是无限深远,无以追溯其来历。


它好象是自然万物的祖宗,又好象是天帝(上帝)的祖先。从此说来,不是上帝(天帝)造物,而是“道”生上帝(天帝),继生万物。“道”的作用是宇宙至高无上的主宰。道是空虚无形的,但它所能发挥的作用却是无法限量的,是无穷无尽而且永远不会枯竭。


它是万事万物的宗主,支配着一切事物,是宇宙天地存在和发展变化必须依赖的力量。玄学在残酷的政治高压下,以真对世俗礼教的束缚,主张人性的解放、服膺于自然为其宗旨。道家追求个人的生活方式、思想、道德和行为准则与道、自然、天地相契合的最高境界。

楼主 田中行者2  发布于 2018-02-15 13:59:00 +0800 CST  
“越名教而任自然”,这是魏晋名士的名言。刍狗,用草扎成的狗。古代专用于祭祀之中,祭祀完毕,就把它扔掉或烧掉。天地对万物,圣人对百姓都因不经意、不留心而任其自长自消,自生自灭。水滋润万物而无取于万物,而且甘心停留在最低洼、最潮湿的地方。


执持盈满,不如适时停止;显露锋芒,锐势难以保持长久。金玉满堂,无法守藏;如果富贵到了骄横的程度,那是自己留下了祸根。一件事情做的圆满了,就要含藏收敛,这是符合自然规律的道理。不论做什么事都不可过度,而应该适可即止,锋芒毕露,富贵而骄,居功贪位,都是过度的表现,难免招致灾祸。


使用陶土制作器皿,有了器具中空的地方,才有器皿的作用。建造房屋,有了门窗四壁内的空虚部分,才有房屋的作用。所以,“有”给人便利,“无”发挥了它的作用。在现实社会生活中,一般人只注意实有的东西及其作用,而忽略了虚空的东西及其作用。

楼主 田中行者2  发布于 2018-02-15 13:59:00 +0800 CST  
无形的东西能产生很大的作用,只是不容易被一般人所觉察。器皿没有空虚的部分,即无“无”,就不能起到装盛东西的作用,其外壁的“有”也无法发挥作用。房屋同样如此,如果没有四壁门窗之中空的地方可以出入、采光、流通空气,人就无法居住,可见是房屋中的空的地方发挥了作用。


老子的学说往往是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稀有的物品,使人行为不轨。因此,圣人摒弃物欲的诱惑而保持安定知足的生活方式。他希望人们能够丰衣足食,建立内在宁静恬淡的生活方式。一个人越是投入外在化的漩涡里,则越会流连忘返,产生自我疏离感,而心灵则会日益空虚。


我之所以有大患,是因为我有身体;如果我没有身体,我还会有什么祸患呢?只有珍重自身生命的人,才能珍重天下人的生命,也就可使人们放心地把天下的重责委任于他,让他担当治理天下的任务。善于行道的人小心谨慎,好像冬天踩着冰过河;纯朴厚道,好像没有经过加工的原料。

楼主 田中行者2  发布于 2018-02-15 13:59:00 +0800 CST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大道被废弃了,才有提倡仁义的需要;聪明智巧的现象出现了,伪诈才盛行一时;家庭出现了纠纷,才能显示出孝与慈。社会对某种德行的提倡和表彰,正是由于社会特别欠缺这种德行的缘故。圣智、仁义、巧利这三者全是巧饰,作为治理社会病态的法则是不够的。


要使人们的思想认识有所归属,保持纯洁朴实的本性,减少私欲杂念。众人都熙熙攘攘、兴高采烈,如同去参加盛大的宴席,如同春天里登台眺望美景。而我却独自淡泊宁静,无动于衷。恍惚啊,像大海汹涌;恍惚啊,像飘泊无处停留。世人都精明灵巧有本领,唯独我愚昧而笨拙。


我唯独与人不同的,关键在于得到了“道”。世俗之人纵情于声色货利,而“我”却甘守淡泊朴素,以求精神的升华,而不愿随波逐流。“道”是无形的,它必须作用于物,透过物的媒介,而得以显现它的功能。低洼便会充盈,陈旧便会更新;少取便会获得,贪多便会迷惑。

楼主 田中行者2  发布于 2018-02-15 13:59:00 +0800 CST  

楼主:田中行者2

字数:12334

发表时间:2018-02-05 04:26: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9-09-11 09:32:42 +0800 CST

评论数:44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