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告诉我们的惊天大秘密

老子何许人?




老子在世人的眼里是骑着牛的老者,飘飘欲仙,与世无争。
老子写下了千古流芳的道德经,但老子是谁?为什么他能写下道德经?


司马迁在《史记·老庄申韩列传》里所述的老子,曰:“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谥号聃”;他的籍贯有国、有县、有乡、又有里,曰:“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有官职,曰:“周守藏室之史也”,也就是周朝的国家档案馆馆长;有跟同时代名人孔子的交往,曰:“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老子的最后去向,老子“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彊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老子最后不知所踪。
老子的年龄,“盖老子百有六十余岁,或言二百余岁,以其脩道而养寿也。”年龄也不确定。
老子的来历是个谜,老子的出生不明,老子的死亡不明。
老子的一生是很平淡,没有什么惊天之举,老子除了做过周守藏室之史之外,没任别的官职。他没有从政,也没有习武,也没有去育人。所以老子不是个政治家,不是个军事家,也不是个思想家。


但从后来的孔子几次向老子请教,可以看出老子在当时还是很有知名度的,也就是说老子的知名不是在政治,不是在军事,也不是在思想,那是什么让老子拥有了很高的知名度的?
有一则孔子问礼老子的故事:
公元前523年的一天,孔子对弟子南宫敬叔说:“周之守藏室史老聃,博古通今,知礼乐之源,明道德之要。今吾欲去周求教,汝愿同去否?”南宫敬叔欣然同意,随即报请鲁君。鲁君准行。遣一车二马一童一御,由南宫敬叔陪孔子前往。
从这则故事中我们可以得知老子是个知识渊博的人,是一个明道德的人,老子的知名是因为懂得了道德。

那什么是道德?
道德是不是我们常说的道德?我们常说的道德,是由思想行为所表现的,有一定标准的,社会、风俗,习惯。那老子所明的道德是不是我们常说的道德?要明白什么是老子所明的道德,那只有看老子留下的唯一的一篇“老子”或说“道德经”,只有看懂了道德经,才能明白什么是道德。

楼主 1chebao  发布于 2018-04-02 21:02:00 +0800 CST  
第一章
道可道,非恒道。
这句名言曾引得无数人为之晕倒,仅仅这一句的解释也创造了无数的奇迹。
现在很多人都以帛书为准,以“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为开篇,这是没理解道为何物,才会产生以德为开篇的想法。
老子在这里一开始就提出了一个震惊的概念,提出了完全不同以往的“道”,是为了让大家引起高度的重视。
第一个道,名词,指老子提出的道这个名词,可,其意是可以,第二个道,可道的道是动词,是可以述说清楚的,表示可以说的,第三个道,非恒道中的道是名词,也就是指第一个道,就是说老子提出来的这个道,指恒久以来平常一直在用的道这个名词,也就是说在老子要介绍特指的道之前常用的道这个名词是指什么?
我们来看看道通常是什么意思?
1.有"道路"之意,如《易经》"履道坦坦,幽人贞吉"。
2.有"王道"之意,《尚书·洪范》中说:“无有作好,遵王之道”
3.有“言说”之意,《诗·衞风》“墙有茨,不可道也。”
4. 有“道理,真理”之意,《礼记》“人不学不知道”
老子提出的道不是指通常的道理或道路这个意思,也不是大家认为的道理,规律或真理而是指老子特别指出的道,和通常道的意思完全不同,所以老子开篇第一句就特别强调道的不同寻常性,后文就反复阐述什么是老子提出的道。
名可名,非恒名。
这也是一句让大家头晕的话,这句好像和上一句没什么关系。
其实老子怕大家不明白,把“道可道,非恒道”换一种说法来讲,换成“名可名,非恒名”。这两句话说的是一个意思,可见老子对道非常重视,再强调一遍这个道的重要性。
第一个名,名指名词,这个名词就是给道取名为道这个名词,这也不是我说的,是老子在二十五章自己解释了名的意思,看二十五章: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可见此处的名是指给道取名这件事。可,可以。第二个名,可名的名是动词,表示可以取名,非恒名中的名,名词,指不是恒久以来一直用的这个名词,也是是老子所说的道这个名词,和平常用的这个道不是同样的意思。
虽然给道取了个名字,但不是通常我们所说的道这个名字的意义。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对着一句有很多人断句为: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他们这样断句的原因,就是认为道德经是关于有和无的解释,他们把后面一句也断成: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好像这样断句就连贯了,不这么断句还真的都不懂老子。
真的是这样吗?
我们首先看这样的断句: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其实看到这样的断句,有点常识的人都会知道这是病句,如果老子真的认为这样的话,一定会这样写:无,天地之始;有,万物之母。所以断句为: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这是合理的。
那么什么是有名和无名呢?
这一句承接上一句的名,这里扩展为有名和无名,具体到有名和无名指什么,这要参考后面的二十五章:,字之曰道。
老子的第一篇开门见山告诉大家存在一个道,这个道和我们平常概念中的道是不同的,道一直存在,在万物出现前就存在,他诞生了我们这个世界的万物,没出现万物之前什么也没有,也没谁给道取名字,也没人知道道,这就是无名天地之始。当出现万物后,是谁创造了万物,不知道,就给这个创造万物的取了个名字,取名为道,道诞生了万物,当然就成为万物之母了,这就是有名万物之母。
关于这个名,有很多种理解,但是我们最关键还是要看老子自己的解释,而不是自己去想象何为名。三十二章:道常无名。老子自己解释了什么是无名?无名指的是道,道一直没有名字,只是后来二十五章: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这时的道才变成有名。可见,老子自己关于名的理解就是给道取名为道这么一件事。
对于有名和无名的提出,老子还是在强调与众不同的道,就是要大家引起高度的重视。
无名,道常无名,天地之始;有名,字之曰道,万物之母,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这一句很多人断为: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这样断句的人是为了和前面一句也断成为无和有相对应起来,这样就可以把道德经理解为关于无和有的故事。
道德经是关于无和有的故事吗?
通过前面的论述,老子引出的是无名和有名,不是无和有。
老子通过前面的叙述和渲染,就是为了这句话。
我们常说重要的事说三遍,老子也是一句话说了三遍,重点就是为了这句话,你们可以想想,这句话有多重要。
老子开门见山提出与众不同的道,那么这么重要的道怎么获得,这句话就给出了答案,这句话就是我们进入道的标准,也是进入道的方法。
你说震惊不震惊,你说要不要把它放在开篇?
为什么说这句话是入道的标准?
我们首先要了解何谓“欲”?
这里的“欲”字是个名词,形声,从欠,谷( yù)声。“欠”表示有所不足,故产生欲望。
我们看看古语怎么解释的:
欲,贪欲也。——《说文》。俗字亦作慾。
欲者,情之应也。——《荀子·正名》
六欲。——《吕氏春秋·贵生》。注:“生死耳目口鼻也。”
以欲竭其精。——《论语》。注:“乐色曰欲。”
从中可以看出欲包含两种,一种外在表现,欲的外在表现就是人的各种欲望:贪欲、物欲、食欲、私欲、嗜欲、情欲,这些都是因为外物引起的不满足而造成的。
另一种是内在本质。

我们人通常感觉不到自己的欲望,但是当你闭上眼睛,你就能发现自己的思维根本停不下来,你的大脑就没有一秒钟能停下来的,而这就是内在欲望。
无欲就是指外在的欲望和内在的欲望都没有了。
外在的欲望比较好去掉,内在的欲望比较难去掉,欲望内在的欲望是与生具有的,只要你活着,你的思维就不会停止。
老子告诉大家,如果能让你的大脑停下来,不思考,就是无欲。当人们保持一直无欲的状态,这个状态也是二十一章提到的“恍惚”的状态,可以看到很奇妙的景象,这个景象很难用语言描述,这个景象就是指“惚兮恍兮,其中有象”。这个景象为什么说奇妙,那是因为进入了另一个世界看到的景象,也叫众妙之门,这另一个世界就是老子叫着道的世界,不是我们平常能用语言能描述的。
当从无欲的状态转到有欲的状态,可以观到徼,何谓徼?徼,名词,终极。这个景象就是指“恍兮惚兮,其中有物”。也就是说当你从无欲状态变成有欲状态,注意特别强调一下,从无欲状态变为有欲状态,这个时候你能观到物质的终极,也就是说你懂得了这个世界。
这里要强调一下,这里的有欲和我们平常说的有欲是完全不同的概念,我们平常说的有欲是指人脑不会停止思维,任何时候都在思考。
而这里的有欲是指无欲状态变成有欲状态,这时的有欲是一种新的状态,这种状态已经发生质的变化,可以说拨云见日,可以用开悟来形容,在老子后文还会详细描述,后文说到的谷神就是指这样有欲状态出现的。有很多人对这个有欲不是很理解,其实这个有欲就是指佛教常说的开悟,这个有欲就是出现新的智慧,从这一点可以看出道德经是知道整件事的前因后果的。
非常的神奇,当你达到有欲的状态,你能知晓世界的终极,这不仅仅用震惊来解释,这也就是老子写道德经的目的,这是一片人类从未接触的未知世界,能知道世界的终极,也就是知道世界的起源和世界的终点,这是不是开玩笑,这可是人类梦寐以求的事,就这么被老子轻描淡写的破解了,不管你信或不信,我是信了,这也是道德经能千古流传的深层原因。
人们可以通过无欲到有欲的状态窥探到这个道的世界,这也是老子说大道至简的原因,看起来非常简单,但实践起来非常难,这样的状态也是非常难以达到的。
这里再强调一下,老子的道是指道的世界,和我们现在的物质世界完全不同,却又相互关联,从无欲到有欲的过程,是进入道的世界的必经之路,也是后面提到的众妙之门,所以老子开篇提出,目的是要引起大家的高度重视。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此两者到底是指什么也产生很大争论,很多人认为是指无和有。前面论述过关于无和有的断句是错误的,所以这里认为此两者是指无和有的论断也是错误的。其实这句话已经告诉了最终的指向是名,这两者是关于名的不同,那么结合上一句就能知道,这两者就是指有名和无名。有名和无名是同时出现,只是名称不同罢了。
有名和无名对应的是妙和徼,就是指前面说的无欲和有欲观到的妙景和徼,他们必须是同时出现才有效,否则是不算数,这个过程只是名称不同,两者出现的过程都是很玄妙的,都叫做玄。
为什么会称作玄?
那是因为这两个过程人们从来没见过,因为那是属于道世界的描述,和我们的社会完全不同,没办法用我们这个社会的语言描述出来,所以称作玄。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何谓玄?老文中一般都有对一些名词的具体定义,不需要去查字典,找词源,其实找来的也不一定是老子的本义。看上一句的同谓之玄,这是玄的最明确的定义。前面说的两个状态都是很玄,这两个状态是指常无欲以观其妙和常有欲以观其徼。这两个很玄的状态,都不能用言语描述的,也就是我们通常不可见,太过震撼,因为有不同的运行规则,不能用我们现有的思维来理解,所以称之为玄。这就是道的世界和我们的现在的世界不一样,他非常玄,玄之又玄,指前面的两个玄,这个窥探的路径就是通过玄门,人是可以通过这个玄门进入这个玄妙的世界,也就是众妙之门,进入了这个众妙之门也就是进入了道,进入了道的门,进入了道的世界。

楼主 1chebao  发布于 2018-04-03 19:30:00 +0800 CST  
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
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声音相和,前后相随。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
夫唯不居,是以不去。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

突然出现的这句话,好像不能理解,和前文也没关系,为什么老子要写这句话出来?这和道又有什么关系呢?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天下人都认知的美就是美,比如说貂蝉很漂亮,所有人都认为貂蝉很漂亮,这时一个很正常的行为,比如大家看到一个美丽的风光,大家都认为这个风景十分美丽,这样的行为是大家统一的认识,那为什么老子会说“斯恶已”?

也有很多人这样理解:天下人都知道什么是美,这件事本身就是最大的丑恶。这样的解释明显是说不通的,是一个病句。很简单,天下人都认为貂蝉漂亮,难到这样的事是丑恶的事吗?

要理解这句话,我们还是要联系上文,上文说: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这是老子上文最重要的意思,所以用这句话“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来解释。
意思是天下人都认可的美,天下人都会去追求它,那么你心中的欲望就会产生,这种欲望是无止尽的,你就做不到无欲的状态,你平常就达不到无欲的心境,没有无欲的心境,你就做不到“无欲以观其妙”的过程,你就会远离道,这样就不好了,这就是“斯恶已”。
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这一句和前一句是一样的,只是老子喜欢用举例说明的方法来论证事实,老子又列举了一个大家常见的例子,用善和不善来说明。

这一句的意思是大家都知道善,大家都去追求善,这样的结果就是欲望的增加,离道远矣,这样的结果是不好的。
老子本章一上来就说了二句: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这和道有什么关系吗?让大家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天下人都认可的美为美,这样不好,天下人都认可的善为善,这样的善是不善。大家对这两句话一直理解不好,很多人翻译成:天下的人都知道美好的事物是美好的,是因为丑的存在了;都知道善良的事物是善良的,是因为恶的存在了。大家都把这里的“美”和“恶”与“善”和“不善”看成是世俗社会习惯的对比关系,和后文老子用的六个对比联系起来,好像这样解释能够行得通。其实这样的翻译很勉强,“斯恶已”和“斯不善已”的翻译就是不通顺。
其实在这里首次提出道和人的社会行为的差别。在我们平常的认知中大家一致认为美就是美,善就是善,这样的行为没什么不好,大家都能接受。其实这是我们在世间的行为的准则,而老子不这样认为,老子认为圣人就是需要无思无虑,保持无美与恶之心,保持无善与不善之心,需要的是平静之心,不要去追求区分美与恶,也不要去追求区分善与不善,有了这样的行为心就不会平静,就会远离圣人。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声音相和,
前后相随。
这里老子给出好像没关联的句子,前后不连,让人捉摸不透。
大多数人都认为老子用六对相反的事情来对比,有无,难易,长短,高下,声音,前后。理解为矛盾的对立统一,理解为相对论。
但真的是这样么?
有无,难易,长短,高下,前后,这五对是相对的概念。
但我们看看声音相和是不是相对的?《礼记·乐记》:“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礼记·乐记》: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声成文,谓之音。物体动发出声,声音有规律就是音,所以说声和音不是一对相反的事物。
所以把有无,难易,长短,高下,声音,前后都理解为相反的,理解为矛盾的对立统一是不成立的。
既然把这六对对比理解为相反的事例是不对的,那老子列举这几个例子的目的何在?
为什么老子在开头第二章就列举六对相对事例?用在这里让人莫名其妙吗?不是的,因为在第一章提出道,且讲述了入道的重要情形“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这里老子进一步详细说明下一步入道后要发生的过程和方法,这六个对比的例子是说明在这个过程中发生的六个步骤,而且这六个步骤是递进的关系,不可以随意颠倒,所以不懂这个过程的人在这里是没办法理解的。
有无相生,就是我们开始从有欲到无欲的过程,然后再到有欲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有无相生,也是第一章说的: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这也是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第一步,达不到这一步,后面的都不会发生。
难易相成 ,这个过程是从易到难的过程。如六十四章说的: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这个过程是一点一点积累的。这个过程会经历易和难的过程,难和易互相补充,互相成全。
长短相形,经过无欲到有欲后要产生的变化,这个变化是指人体中的变化,这个变化是有一定路径的,这个路径的过程要经历长和短的路径,这两路径是形影相随的,是连续的,这个过程是什么过程,在没达到前一步的情况下,是很难理解这其中的变化。只有经历了这个过程,才能体会到这个过程的长和短的意义。
高下相倾,这个过程还没有结束,还要经历从高处到低处,就好像从高处向下倒水,下面的土面去除,露出内部的本质。通过这一步达到吹尽黄沙始到金的目的。
声音相和,这个过程会出现大音希声,会出现大家想不到的声和音,这个声和音是调和的,是恰到好处的,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大家不要惊慌,要平静的对待。
前后相随,这个过程有前有后,要注意前后的区别,前后所用的方法是不同的,但前后的过程是连续的,前后的过程会形成一个循环,就象一个圆,连续不断的运行。
老子在这里并没有指出高下,前后这些具体是什么,没有说明整个这些发生的过程具体是什么,老子只是告诉你这些发生的过程很重要,也必须明白的重要步骤,牵涉到你对道的进一步的探究。
老子为什么要把这个过程写出来,那是因为这个过程非常重要,也很奇特,是成道的基本过程,老子用了一些特定的形容词来描述,道不是虚无缥缈,是实实在在,是可以通过这些方法探寻到的。
老子只是提出纲要并没有详细说明,老子给大家留个悬念,在后文随着老子进一步的解读,会一一给予解答。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圣人用无为的方法对待事物,不用说教的方法告诉别人应该怎么做。
这里第一次提到圣人,那么我们就要知道圣人是什么?
道德经文中,圣人出现32次。
从【圣人】云可以看出,圣人是历史上真实出现的人物,不是虚拟的人物,不是抽象的人物,是真实存在的。
为什么老子用圣人,圣人是什么?
要了解圣人,只能查找历史关于圣人的解释。
黄帝内经:黄帝曰:余闻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寿敝天地,无有终时,此其道生。中古之时,有至人者,淳德全道,和于阴阳,调于四时,去世离俗,积精全神,游行天地之间,视听八达之外,此盖益其寿命而强者也,亦归于真人。其次有圣人者,处天地之和,从八风之理,适嗜欲于世俗之间。无恚嗔之心,行不欲离于世,被服章,举不欲观于俗,外不劳形于事,内无思想之患,以恬愉为务,以自得为功,形体不敝,精神不散,亦可以百数。其次有贤人者,法则天地,象似日月,辨列星辰,逆从阴阳,分别四时,将从上古合同于道,亦可使益寿而有极时。
通过对黄帝内经的解释,老子的圣人就已经很清楚了:
人类社会中先有真人,是道生之人,比天地更长寿。
后来出现至人,比真人要差一些,也很长寿。
再后来出现了圣人,形体不敝,精神不散,可以活以百岁来计算。
老子的圣人就是指这种人。
也许有人说老子的圣人更多情况是指远古把国家治理很好的人,但是不单是这层意思。
但是,远古的帝王是圣人,但不是所有的圣人都是帝王,这里是给出对圣人的一个定性认识,而不是一个大概认识。
只是后世不相信真人和至人的存在,所以将圣人列为最高等级,把古代圣明的君主帝王,及后世道德高尚儒学造诣高深者,称圣人。
这就是老子心目中的圣人,也是圣人的来源,在现代人眼中可能是神话,但上古的知识已经断层,但在经书上的记载不会随便写的,何况古人惜字如金,这样的说法也许真的存在。
关于行不言之教有这么几种理解:
1.理解为身教,不用说教而是用实际行动教化别人。
2.引申为帝王不通过发号施令的方式。
3.自然规律不用语言表达。
其实我们把整句话连起来看,就能得出结论。这句话是“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无为在下一章有详细解述:为无欲的行为,为了达到这个行为,那么怎么做呢?不说话就可以做到,也就是字面的意思,很好理解。
所以说圣人用无为的方法对待事物,用不说话的行为来教化别人。

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
作,兴起,兴作。辞,告辞。不辞,不辞而别,没有告辞就离开了。 所谓“不有”,即“不以有为有”,不把有当做有。 上面一句说到圣人,那么这一句的主语也就是圣人。圣人使万物兴作后,不辞而别离开万物,生养万物而不据为己有,有这么大的作为而不自恃己能,功成名就而不居功。 圣人做了这么一件事,使万物兴旺,让万物不断发展壮大,这样的事是多么伟大,圣人有了这么伟大的事迹,但他不居功自傲,好像没发生一样,这样的圣人是会流传千古的。 这里我们会有个疑问,为什么是圣人生养万物? 这要回到我们的上古历史中来看。 吕氏春秋:始生之者,天也;养成之者,人也。能养天之所生而勿撄之谓天子。天子之动也,以全天为故者也。此官之所自立也。立官者,以全生也。 译文:最初创造出生命的是天,养育生命并使它成长的是人。能够保养上天创造的生命而不摧残它,这样的人称作天子。天子一举一动都是把保全生命作为要务的。这是职官设立的来由。设立职官,正是用以保全生命啊。 这里就是说在万物包括人在刚出现时,都很柔弱的,这时有圣人被推举为天子,天子也是天之子,就是我们后来演化为帝的称呼,天子的出现是为了万物更好的生存,这样的天子是个有巨大能力的人,能保护万物的生长,这样的传统被继承下来,所以后来我们的文化中的尧舜帝得天下,这个帝是天下共主,是由天下人共同推举的,不是某个强大部落的代表,这个被推举的圣人就成为天下主,这也是后文天下的来历。 天下不是一个国家,而是天下一统,全世界一统,而我们的上古时代是全世界统一管理的,我们的祖先是十分伟大的。
夫唯不居,是以不去。
单独这一句话还真不好理解,我们要把这句话放在全章来理解。
在第二章开始,老子先提出两个现象:天下皆知美之为美,皆知善之为善。而这两个现象是大家共有的行为标准,也是大家公认并执行的准则,老子认为这样的准则不好。在这样的准则下,大家就会产生追求的欲望,有了欲望就达不到无欲的状态,那么后面的六个阶段“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声音相和,前后相随。”就不能完成,所以老子说圣人是不会这样做的,圣人是“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看看圣人人的做法“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圣人这么做的结果就是“夫唯不居,是以不去”。
功成名就而不居功,正是因为不居功,才有不争之心,才会有成道之果,成道后道就不会离开你。
老子通过本章告诉大家一个道理:圣人不是虚无缥缈的,是真实存在的,是可以通过一定的方法而成为圣人的。

楼主 1chebao  发布于 2018-04-04 20:21:00 +0800 CST  
第三章

不尚贤,使民不争;
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
不见可欲,使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常使民无知无欲。
使夫知者不敢为也。
为无为,则无不治。

不尚贤,使民不争;
《周礼·太宰》:三曰进贤。贤,有才德的人。
《书·盘庚上》:民不适有居。民,指所有的人。
这里缺一个主语,根据上下文,这里的主语就是圣人。这句话很好理解,没太多的歧义。但这里会有个疑问,我们的社会中都是尚贤的,贤人是值得尊敬的,是大家学习的榜样,有了榜样,能激起大家无穷的斗志,大家都会去为了成为贤人而努力奋斗。这样不是很好吗,为什么老子说不尚贤?那是因为老子不尚贤的目的是使民不争,让人们不要有成为贤人的想法。圣人不崇尚贤人,让人们不为了成为贤人而产生追逐,这样人民都一样,能够心平气和。

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
有一句名言“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齐王好紫衣,天下紫布贵!”,这就是上有所好,下必甚焉。也就是说上层如果追求稀有之物,那么民众也会跟随去追求稀有之物,而民众没有这个财力去承担这些稀有之物,必然会有人铤而走险,去盗取这些稀有之物,这就产生了偷盗。圣人不以稀有之物作为珍贵,使人民不会为了稀有之物而成为盗贼。

不见可欲,使心不乱。
这个欲可以有几种,有物质的欲望,有名利的欲望,也有情欲。当我们踏入社会,首先是追求物质,当物质有了,就要争取名利,当你名利也有了,就会陷入情欲,这样的追求无止境,最后人总会陷入这些欲望之中不能自拔,最后毁掉了美好的一生。
老子告诫大家,不让人看见可以引起欲望的东西,也就是没有东西能引起你的欲望,那么人民的心不遭到扰乱。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本句理解的难点就是圣人之治,这里的治到底是治什么?圣人之治很容易理解为是圣人治理国家,如果理解为治理国家,后面的这几句: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就不好理解。根据字面理解然后得出一个结论:老子用的是愚民政策。因为把这句理解为:让人们空虚,让人们吃饱,让人们的志气削弱,让人们的身体强壮。这一看还真是愚民政策,然后就到处宣扬老子的思想落后。老子是这样想的吗?事实真是这样吗?
其实圣人之治也有另外的理解,如果我们把圣人之治理解为治理自己,通篇就很好理解了,如果这里的治理解错误,那么会步步皆错。
老子本章告诉大家圣人怎么治理自己,圣人就是无为而治。老子每篇开始都会举例说明,这里也不例外,他举例说上层去寻找贤能,人民就会失去平常心,也去追求自己变成贤能,上层追寻稀有之物把它作为无上的荣耀,人民就会效仿也要拥有稀有之物,因为这种东西很少,普通人得不到的,从而产生偷盗的行为。这些行为为什么会产生呢?老子说:因为看见诱惑自己的东西了,自己的心动了。那要成为圣人应该怎么做呢?老子说:第一步,虚其心,虚就是虚空,使心虚空,就是心无知无欲,心没念头,就是虚其心。第二步,实其腹,这个怎么理解呢,总不可能是吃饱肚子,老子也不会这么无聊,认为吃饱肚子就能成圣人,字面意思是使腹部充实,充实的是什么呢?在第一步是虚其心,这里是第二步,是因为虚其心而产生的实其腹,因为虚其心后就会发生质的变化,这个变化就是第一章所说的有欲观其缴,达到这步就是进入道的世界,就是常说的入道了,这个时候在腹部会产生道气,实其腹就是指这个时候道气充满了腹部。第三步,弱其志,在实其腹之后,这个时候人要像婴儿一样,什么也不要想,什么也不要管,不要让志气增长,要变弱到无,这里和第十章说的: 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就指的在这个时候。第四步,强其骨,前面三步所产生的结果就是强其骨,身体发生变化了,这个时候身体内的股变强健了,身体变强壮了,这时的人已经脱胎换骨了。这个是圣人初养成的四部曲,这只是刚开始。
常使民无知无欲。
这里的关键就是理解无知和无欲。
何谓“无知”?
《谷梁传·僖公十六年》:“石无知之物,鶂微有知之物。”无知就是没有知觉。
何谓“无欲”?
无欲在第一章就有答案:常无欲以观其妙。这里的无欲就是没有任何欲望,也是说你的思维停止了。
如果这里还看着是治理国家,那么把一个国家的公民都变成无知无欲,那么以后也就只有在历史书上找到这个国家了。
为什么让人民无知无欲呢?
因为前面讲过:
不尚贤,就是不求名。
不贵难得之货,就是不追求财物。
这些都是外物,也是可欲的东西,所以老子总结为“不见可欲”,不要让任何让你产生欲望的东西来侵扰你,老子说这些的目的是“常使民无知无欲”。
使夫知者不敢为也。
《庄子·外物》:心彻为知。知,心理明白为知。
前一句说“常使民无知无欲”,就是说人民处于无知无欲的情况下,是懂得了无知无欲后的道理,这个道理是什么?就是第一章说的:“常无欲以观其妙”,这在前面讲述过,这样目的是入道,进入了道的世界,了解了道的奇妙,那么懂得了这些的人就不敢乱为,因为知晓了道,哪里敢再用有为的方法。
我们对《论语》中的一句话“朝闻道,夕死可矣”就很好理解。
知晓了道马上死了都值得,可见道的无穷魅力。

为无为,则无不治。
这里有个重点就是“无为”,这个“无为”在全书中提到多次,正是因为对“无为”的定义不清,所以会产生错误的理解,本来老子认为“无为”很简单,很好理解,不想却遭到后人的误解,以至于后人对无为联想翩翩。
道德经中有一个重要的概念----无为。
关于道德经中的“无为”的解释有很多种,我现在摘抄部分:
有人说无为就是一切顺应自然,按照客观规律运行。
有人说无为是无所作为。
有人说“无为”是积极精进,讲究最有效的“作为”。
有人说无为有特定的含义,就是说执政者不把自己的意志.好恶.偏见用来干扰社会,而是尊从社会的"道",
服务社会,社会就会发展进步。
有人说无为就是碌碌无为。
有人说无为就是不妄为。
有人说“无为”分为道“无为”与人“无为” 两种。
有人说无为就是有为,有为要实现无为的目的。
有人说“无为” , 是指人们的一种指导思想、 行为原则和行为方式。
......
还有很多解释无为的。
为什么一个简单的无为 会出现这么多解释?
是什么原因迷住了我们的双眼?
我们有知道真相的权利!
道德经是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巨作,几千年来人民还在孜孜不倦的解读,
可见道德经的影响巨大。
为什么会出现对“无为”的诸多理解,是因为对道德经假设了方向,
先设定了道德经是关于某方面的学说,比如哲学、伦理学、政治学、军事学、帝王术、治国、修身等等。

要理解“无为”,我们一定要看看老子是怎么定义无为的。
第二章: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这是老子第一次提出无为,而且放在第二章。这里说圣人做了一件无为的事,用不说话的方式教育别人。
做了无为的事导致的结果是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
可见无为很重要,无为可以导致万物兴起,可以导致成功,这么重要的无为,我们要好好探索一下。
第三章: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知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这里老子说“为无为,则无不治”。只要做了无为这件事,那么什么都可以治。
这样做有个前提:常使民无知无欲。做无为这件事的前提是让人处于无知无欲的状态中,看到这里,我们视乎
有了个大概的结论,联想到第一章:故常无欲以观其妙。我们的答案呼之欲出:无为的无就是指无欲,
为就是指行为,那么无为就是指无欲的行为。
为无为,则无不治就是说做到了无欲的行为,导致的结果就是第一章说的“无欲以观其妙”,这个妙就是见
到道所见之妙,道的奇妙是我们前所未见,前所未想的。见到了道那还要什么不可以治的呢?这里的治是指治身
不是指治国,我们可以另外开篇论述。
好了,到这里我们可以把我们得到的结论用到其他的章节中,看看合适不合适。
第四十三章: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这里和第二章一样说无为的好处,告诉别人不说话,就是天下人很少知道的无为的好处,包括现在也是这样的没人知道无为的好处。
不言之教,现在大多数人都理解为身教,其实老子的话就是白话,说的很清楚,不需要去引申。这三句话是一个递进关系,首先老子提出一个教育别人的方法,这个方法就是不说话,任何接着说这个方法就是无为的好处,为什么?因为不说话,你就能安静,容易进入无欲的状态,当然容易无为,最后老子这个好方法天下很少人知道,的确是这样二千多年后也没人认识到这个问题。
第三十七章: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第四十八章: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
这二章都是说“无为而无不为”。
无为的结果是什么?
和第三章意思一样,做到了无为,就做到了无欲,第一章说了无欲就见到了道,见到了道,那就是圣人,那无为的结果当然是没什么做不了的。
第六十三章: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
这一章是说为了做到无欲的行为,那么我们平常遇到的事情不要把它当作事,我们平常有味道的食物不要总
惦记着它的味道,也就说我们平常的烦扰要忘记,平常的滋味也有忘记,这样做才能做到无欲的行为。
终上所述,我们得到一个真相:无为就是无欲的行为。
做到无欲的行为,就会导致进入道德经说的“妙”,这个妙就是指道的奇妙,看到了妙也就是指进入了道,
进入了道,那么就能做到“无不为”,没有做不道的事了,这也是老子反复强调的道,道是我们宇宙的来源,
万物都是道诞生的,道是万物之母。

在第三章老子就是要告诉大家什么是无为,怎么做到无为,无为后的结果就是无不治。

楼主 1chebao  发布于 2018-04-06 18:23:00 +0800 CST  
第四章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
渊兮,似万物之宗。
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
湛兮,其若存。
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
首先这个“冲”字就不好理解。
冲,本义象水会流动的东西涌出冲击。
有人把冲通盅,器物虚空,比喻空虚。比如在《知己赋》:“如彼清波,可挹可镜;又象冲室,惟清惟浄。”
有人把冲认为作为冲和谦虚的“谦冲”解释。
那这个“冲”字老子具体想要表达什么意思?
但我们要认识这个“冲”,还是要结合老文中其他关于冲的解释,在四十二章: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四十五章:“大盈若冲,其用不穷。” 冲,首先是一个动词。冲在名词道的后面,冲在名词气的前面,所以冲是作为动词来用的。冲,结合四十二章: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冲就是它的本义,涌出冲击的意思。涌出冲击的是什么东西?这就要看上一句“万物负阴而抱阳”,涌出冲击的就是阴阳。就好理解,这里的冲指隐藏的阴阳发挥冲和的作用。什么是隐藏的阴阳,这个在四十二章有详细的解释,这也是为什么道能生一的原理,也是人类的来源原理。
这种隐藏起来的一对阴阳每时每刻都会发挥作用,这种作用一直会发生,不会盈满。


渊兮,似万物之宗。
渊,大多数人都认为这个字没实际的意义,只是形容道像个深渊不可测。
那这个“渊”字有没有实际的意义呢?
这个有个盘古开天的故事,话说最早的天地本是合在一起的,宇宙本是一团混沌。在这片混沌中沉睡着一个人,他的名字叫做盘古。他的身边放着一把样子古怪的斧头。直到有一天盘古忽然醒来,但是觉得自己所在的空间是那么的压抑,于是拿起身旁的斧头对着周围的空间一气乱挥,也不知道挥了多久,反正是把天和地给明确的划分出来了。但是天与地分开没多久就又开始慢慢合拢,盘古就用自己的身体来支撑着天与地,就这样支撑了很久很久,天与地的位置已经被固定住了,但是伟大的盘古却因疲劳过度,累死了。他死后身体开始变化,骨骼变成了山脉和丘陵,肉身变成了平原和盆地,血和汗水变成了江海,毛发变成了森林,草原和沼泽。他的元神到了天与地的中心处,却因疲倦睡去。
这是盘古开天的传说。告诉我们在宇宙形成之前是一个混沌状态。
渊本义:打漩涡的水,渊比喻在漩涡中,没有方向。《易·乾》九四:或跃在渊。“渊”在此处是在形容深渊中混沌状态。万物初始前是混沌。所以,渊兮即是混沌的状态。
混沌就是指万物出现前的状态,也是道的状态,老子用渊来形容。也是万物生成的来源,也是万物的祖宗。

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
挫其锐 ,去掉它的锐利的锋芒。
年轻人刚开始象刚出的太阳,朝气蓬勃,常形容初生牛犊不怕虎,人开始是锋芒毕露,老子要求大家要把这种锐气打磨掉。
解其纷,解开它的纷扰,虚无清静以澄之。
人在这个世界上会有很多烦恼之事,我们必须从这个尘世中的纷扰中解脱出来,把烦恼的事丢一边,把扰乱自己思绪的事去除掉。


和其光,调和自己的光,隐而自见。
我们把道德经中关于“光”的描述的段落汇总一下,来探讨何谓“光”?
五十二章:见小曰明,守柔曰强。用其光,复归其明,无遗身殃;是為袭常。
五十六章: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五十八章: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劌,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道德经中光是什么光?
是阳光?是闪电光?是手电筒光?是眼光?是用光了?是“光”的总称?理性之光?
当然还有很多其他的联想。
我们综合在一起来看:和其光,用其光,光而不耀,这三个光,都是名词,词性确定,我们看看运用。
与日月兮齐光。——《楚辞·九歌·云中君》
光明之耀也。——《国语·晋语》
夜未央,庭燎之光。——《诗·小雅·庭燎》
看看老子同时代的光字就是表示光亮。
光,明也。——《说文》
那这样也就很简单了,我们试试翻译一下
和其光,就是调和自己的光亮。
用其光,就是用自己的光亮。
光而不耀,就是自己有光亮了不要炫耀。
这样都能解通,但是不能理解自己怎么又光了,正是因为不能理解自己怎么有光了,所以才造成对光的理解出现五花八门的解释。
老子的话很易懂,根本没有什么高深的含义,用其光就是用自己的光,当然你不懂自己怎么会有光,那是不能理解老子此话的意思,慢慢找到自己的光吧。当你找到了自己的光,那么这一切都会恍然大悟。你就会明白老子的良苦用心。
为什么会出现自己的光呢?
答案在下面
十四章
是谓无状之状,无象之象,是谓恍惚。
第二十一章
道之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
这两章描述的恍惚,就是一种状态,这种状态就是在一种光中的状态,当出现这种状态表示自己出现了自己的光,这种光象太阳光又不是太阳光,是分不清楚的状态。
出现这种光很重要,所以老子会说“用其光,复归其明”,因为当这种光出现后,要用好这种光,用好这种光就会复归其明,明就是明道,用好这种光就会明道,你说重不重要。
老子告诉了一个明道的重要方法。


同其尘,微如尘土,无处不在。
同,这里是动词,和......一样。同其尘就是说自己变得象尘埃一样的小。老子在这里为什么说同其尘呢?因为尘埃是渺小的,在后文还会详细描述。
这里提出要见到道要经历四个过程。首先要磨掉锐气,其次要摆脱尘世的纷扰,然后要找到自己的光,最后自己要变得象尘埃那么小。老子说得这么详细,就看你能不能理解。


湛兮,其若存。
湛(zhan):《詩·小雅》湛湛露斯。本义:清澈透明。
道究竟是什么呢?老子在前面都在叙述道,前面说了道冲,阴阳会发生交互作用,道渊,混沌却是万物的祖宗,和其光,可以调和自己的光,同其尘,自己变得象尘埃一样的小。这一切,都可以清楚的描述道,可以看出道是清晰明亮的,道是实际存在的,可是我们却看不到它,只能说它好像存在。道是看起来是空虚无形的,但道确能发挥作用,他的作用是无穷的,道气运用起来不能够让它装满,因为满了就要损的。这个道看起来是混沌的,但可以诞生万物。道好像是若隐若现的。


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老子在本章告诉大家道的来源,关于道老子也不知道道从哪里来的,也不知道道是哪里诞生的,在象帝之前道的知识就有了,这里要讲一下,象帝是什么,象帝这里指人类的第一个帝,中国远古的记载是先有皇,后有帝的。

楼主 1chebao  发布于 2018-04-08 08:42:00 +0800 CST  
第五章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
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现在大多数都这样理解:天地是无所谓仁慈的,它不会因仁慈而有所偏爱,任由万物自然运作而不加干预。大 多数人认为天地没有仁爱,如果真的这样,那和我们的平常的认知可相反,老子真的是这样的意思吗?
这段产生很大的争议,老子难到真的认为天地没有仁吗?为了找到真相,我们再看看老子关于仁怎么说?
第八章: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第十八章:大道废,有仁义。
第十九章:绝仁弃义,民复孝慈。
第三十八章:上仁为之,而无以为......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
以上章节是老子关于仁的描述。
前面大家都认为天地没有仁,我们来分析一下老子认为仁存不存在。
与善仁,要善于对待仁,说明老子认为仁是存在的。
大道废,有仁义。这句话是说大道废除后仁义出现,更能说明老子认为仁是存在的。
绝仁弃义,民复孝慈。这句话又分歧,分歧的焦点是对绝的解释。有人认为绝就是拒绝,也有人认为绝就是极好的。不管是哪种认识,都可以肯定仁是存在的,只有存在的东西才可以抛弃,或者说仁就是最好的,这些都认可仁的存在。
上仁为之,而无以为。既然认为有上仁,那么仁也是存在。
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这句话是说仁出现后又失去了,还是说明仁是客观存在的。
综上所述,老子并不认为天地不存在仁的,圣人是没有仁的,相反老子认为天地存在仁的,圣人是有仁的,哪么认为天地之间无所谓仁的存在的解释是行不通的。

既然老子认为仁是存在的,那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误解呢?
误解是因为对这一句“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假设前提不理解。那是因为这一句是假设句,假如天地失去仁慈,那么天地会把万物作为草狗对待。天地没有仁爱之心,万物不生,生命将无法存活?这句话要和后面的话“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联系起来理解。天地之间一直在动,这个动是什么呢?这个动就是主宰生命的内在东西,仁就是其中的一种表现。仁怎么能失去,失去后,万物就没有东西去管,就变成了刍狗,任意处置了。


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圣人没有仁爱之心,圣人就不会为了利益大众利益考虑问题。长久以往,上下不同心,离心离德,国将不会长久的。

仁是什么?
我们先看看《礼记·乐记》中说“春作夏长,仁也”,仁最初作为生长的意思,由“生”而“亲”,父子,夫妇,朋友之间的关系,是发自内心一种亲密,比如‘我欲仁,斯仁至矣’,由“亲”而“爱”比如《孟子·告子上》‘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人在见到自己的亲人即将罹祸或已身处不幸时,总会油然而生一种不忍之情,希望他能免遭不幸或通过自己的努力让他减轻痛苦。所以仁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爱,不受任何的影响,他会自然而然的产生,这就是真仁。
老子在本篇提出了仁,前面分析了仁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爱,也是一种本质的东西,不是通过外表而表现出来的东西,仁的存在不是一种务虚的存在,而是一种实际的存在,那是因为有一必然有仁。
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橐龠,古代鼓风吹火用的器具,中间是空的,拉开橐,空气通过进气阀而入橐;压缩橐,橐内空气通过排气阀排出空气。
屈,有竭,穷尽的意思。
把天地比作橐龠,天地之间象橐龠一样,中间是空的,这种空指的是虚空,虽然是虚空的,但并不是没有东西,相反虚空中不断会有东西产生,天地之间会不断的运动,这个动就产生生命,动得越多产生的生命越多,虚空里面永远不会穷尽。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还记得前面老子说的“不言之教”,这里老子说“多言数穷”,这里再次说明“言”就是“说话”。数是什么呢?第二十七章:善数不用筹策。这里可以得出“数”就是“计”。穷,穷尽。前面说过不言之教,这里的多言就是指多言之教。那么“多言数穷”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多说话的方式教育别人,这种教育的计数方法是会穷尽的。
老子说天地有这种真仁之心,圣人也有这种真仁之心,如果失去了,天地就会把万物像刍狗一样对待,圣人就会把百姓像刍狗一样对待。老子举例说明这个真仁之心很重要,它在天地之间不停的运转,它也是道的一种表现形式,怎么才能找到它呢,说是找不到它,只有做才能找到它,怎么做呢,守中才能找到它。大多数人看到守中,很难明白它的意思,把中通冲,看成虚解。其实老子在这里告诉大家得到真仁之心也就是道的方法是守中,这个中是什么意思?这个中表示天地之中,也表示人体之中。《中庸》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这个中也是我们守中的中。
守住我们喜怒哀乐之未发的心,也是守住我们的仁心,也就是守中,我们就能获得道心。
本章先提出天地之仁,次以橐龠相比,最后得出“守中”之要。
老子本章特别告诉我们,要达到玄妙之门的方法:守中。
《尚书·大禹谟》:“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上古先帝在传位时留给下一任帝的内容,就是中,可见中的重要性。
本章老子告诉大家通过守中,是可以获得仁,至于怎么守中那是另一个话题了。

楼主 1chebao  发布于 2018-04-21 08:12:00 +0800 CST  
八 上善若水
原文:
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矣。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夫惟不争,故无尤。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矣。
上善若水在《孔子家语·三恕》中有例子。
孔子观赏着向东流的水,子贡见了向夫子问道:“君子一见到大水便要前去观赏,这是为何呢?”
孔子回答说:“因为它川流不息而且周遍,使生命生生不息却不以为自己有什么恩德,像是有很高的‘德性’;不管它流向低处还是流向屈折,姿势低下,但一定按自己的水道去走,这就像是‘义’;
“水势盛大,永没有穷竭,又像是‘道’;它奔流直泻,到很深的溪谷也毫无惧色,这如同是‘勇’;它能作为衡量地平面的标准,公平公正,又像是‘法’;“水盛满后,不需用什么去刮平,自然平正、端正,这像是‘正’;它柔美而略呈透明,可流入到细微的地方,这又有些像‘明察’;“不论从哪里发源,它一定是向东流去,不变其志,这又如它的‘志向操守’;它流出流入,一切东西因此变得洁净,像是它善于教化和感化。水的德性有这么好,所以君子见到水一定要去观看那。”
这里孔子的水之特性和老子的水之特性还是有些不同,孔子把水的特性有扩大了一些,而老子的水之特性只取了不争的特性。现在解老的人把水的特性发挥得更全面,好像写全了水的特性,比老子厉害,其实这都是不懂老子的原意变成联想了。
老子在这里提出的善是看到水善于利用自己的特性,而有利于万物。老子提出的善不是善恶之善,而是善于之意。水的特性是什么呢?是不争。不和万物去争,有物阻挡就绕过,有物需要就给予。我们众人为了生存,要求争名夺利,要去出人头地,对于水这样不争的特性是厌恶的,但水就承载了众人所不喜欢的特性,而这样的特性就是成道所必须的,所以说水几乎像道一样。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前面提出水的性质和道相近,接着圣人怎么做才能和道吻合。老子用了7个善来告诉大家怎么做?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这七个善就是我们平常的待人接物的方法, 做到了这七善,你就像水一样和道接近了。


居善地,善于找到一个好地方,为谁找到一个好地方呢?为自己的心找到一个好地方,这样更容易领悟圣人之道。


心善渊和第四章的“ 渊兮,似万物之宗。”中的渊是同一个字,他们的意思也是相同的。是深渊混沌的意思,混沌是我们万物起源的开始。找到好地方之后,心就容易平静,容易进入混沌状态,善于达到道的深渊之中,容易进入玄妙之门。


与善仁,这是对我们平常的心态来说。平时的为人处世当中要有真仁之心,要和周围的人,周围的物保持仁爱之心,这种仁爱是本心的,一种发自内心的爱,不受任何的影响,他会自然而然的产生。这种仁爱很重要,在第五章中专门提出来“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没有这种真仁之心就成不了天地,成不了圣人,成不了道,所以与人相处要善于找到仁心。


言善信,这是对我们平时的言行来说。言必信,说的话要善于找到真凭实据,自己说的话一定要做到,自己承诺别人的事,一定要做到。不说空话,不去许下不可兑现的承诺。就是我们平时说的一诺千金。这里告诉我们平常言行的准则。


政善治,这是对从政的人的建议。施之于政,要善于为政。中华民族是一个崇德向善的民族,我们的民族经历过很多朝代,实行善治的朝代能长存,不实行善治的朝代就会消亡。所以施政天下要善于治理。这里告诉我们为政的准则。


事善能,这是对我们平常做事的方法来说。按照自己的能力做事,勉强去做力所不能及的事,或者放弃做力所能及的事,都不符合“事善能”的自然法则。所以做事要善于按照自己的能力去做。


动善时,这是对我们平常应对时机来说。行动的时候要善于把握时机。有的人能在恰当的时间做恰当的事,有的人却总在错误的时间和地点做错误的事情。这些都需要把自己的能力修养好,才能做到动善时。四十章:反者道之动。当发生动的时候,要善于把握时机,否则时机稍纵即逝。


夫惟不争,故无尤。
尤,有个成语“怨天尤人”,抱怨天抱怨人,尤就是抱怨的意思。
把上面的七个善于都做到了,你还和谁去争,没有了可争的对象,你还会有什么怨恨的吗?你对这个世界没有了抱怨,你的心是不是平静了,你是不是做到了心平气和了,这时你就做好了了解道的初步要求。

楼主 1chebao  发布于 2018-06-17 20:06:00 +0800 CST  

楼主:1chebao

字数:18950

发表时间:2018-04-03 05:02: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1-01-20 15:58:07 +0800 CST

评论数:117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