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诗词创作探究性教学”的补阙:

这次针对前面发的诗词创作教学作出了些修正补阙,自认为对诗词方面有一些了解,终究不是很深入,故曰:“探究性教学”,就是和诸位谈谈交流,以弥补不足之处!

楼主 风流天下之英杰  发布于 2019-09-09 19:10:00 +0800 CST  
【基础篇】
有很多人不知道怎么写诗,胡乱拼凑几个念着顺口,读者押韵的句子,甚至是把几个既不顺口,也不押韵的句子,更不管意思通不通顺,上下句意相不相承,凉四句或八句组合在一起称作“诗”!却根本不了解什么是“诗”!
还有一些初学诗词者知道押韵,却不知何为格律,每作出律之诗皆以“古体不拘于格律”为借口而称自己的诗为“古体诗”,需要说明的是,古体诗虽然不拘格律,但并不等于不拘于格律的诗就是“古体诗”,“古体诗”就好比书法中的“草书”,看似杂乱无章,而其实是有笔顺和章法的,很多不懂书法的人根本看不懂,但并不代表让人看不懂而随意涂鸦之作就是“草书”!
欲学“古体诗”则必先从近体诗开始学起,不能一蹴而就。
而在讲解诗词创作之前,首先讲讲什么是“诗”!
“诗”是一种用高度凝炼的语言,形象表达作者丰富情感,集中反映社会生活并具有一定节奏和韵律的文学体裁。
1、初学者怎么写诗?
答:多读读《诗三百》、《千家诗》等等,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能吟。”说的就是培养诗词的语感,读多了自然就能吟一两句了,将这一两句按逻辑组合在一起,这便是“诗”的雏形。
2、作诗最基本的条件是什么?
答:“诗”为韵文,无韵不成诗,押韵是诗词创作最为基本的条件,一切诗词都需要押韵。
3、近体诗中何为押韵?
答:押韵是指律诗绝句每偶数句尾字韵母相同或相邻,亦或是同属于【平水韵】或【中华新韵】中的某一个部。
4、诗词的韵书有哪些?
答:诗词的韵书有【平水韵】、【中华新韵】、【词林正韵】。【平水韵】与【词林正韵】皆为古韵,初学者建议先用【中华新韵】,比较容易掌握。
5、作诗需要符合哪些条件呢?
答:前面已经回答了,除了需要押韵之外,还需要符合格律要求。
6、何为格律?
答:通俗来讲,格律即平仄,律绝的格律有四种:平起、平起首押、仄起、仄起首押,具体可以参考王力的《诗词格律》。
7、何为平起、仄起?首押是什么意思?
答:平起与仄起,主要视首句第二字而定,首句第二字为平声即平起,为仄声即仄起。首押即首句押韵,指律绝第一句尾字入韵。
8、为何有的古诗没有押韵呢? 比如唐代李益的《江南曲》:“嫁得瞿塘贾,朝朝误妾期。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
答:“期”与“儿”韵母不同,看似没有押韵,其实是押了韵的,押的是【平水韵】中的四支韵。

楼主 风流天下之英杰  发布于 2019-09-09 19:11:00 +0800 CST  
【进阶篇】
符合韵、律只是诗词创作的基本要求,满足了基本要求,写出来的只是“诗”的雏形,想要从“雏形”蜕变成“成型”,就需要进行雕琢和修饰,这就是“进阶”,也就是由俗到雅的过程。
1、什么是“俗”?什么是“雅”?
答:,“俗”即庸俗,浅白,“雅”即风雅,文雅,最初见于《大雅》、《小雅》
2、雕琢和修饰是指什么?
答:雕琢和修饰指的是诗词由粗到细、由俗到雅、由拙到巧的过程。
3、如何对诗词进行雕琢和修饰,使诗词去俗趋雅,从“打油体”、“老干体”向“正体”、“雅体”转变呢?
答:想要使诗词脱俗趋雅,那么就要多读读古诗词了,作诗填词时可以摘选前人的字词用于雅正自己的作品。比如“关门”,“关”字太俗白,而古诗词中多用“掩”,因此将“关门”改为“掩门”这样便是脱俗趋雅了。对古诗词熟练到一定程度,甚至可以直接运用古诗词中的词语或者代替口语化的词语或者直接引用前人的诗句,对自己的作品进行雅化,还有就是古诗词中常用的意象一定要记住,例如“鸿雁”即代指书信,“彩笺”、“红笺”、“鱼雁”即是书信的雅称,“子规”代表思乡,“红豆”代表相思,“鸿鹄”代表高远的志向。
诗词的句法结构无非就是名词、动词、形容词的组合,将这些词中的俗词一一替换成雅词,整首诗词便脱俗趋雅了。
4、律诗绝句该怎么写呢?我不会啊。
答:根据我的经验,律诗写作时可以先确定中间两联,形成对仗并押韵,然后加上开头和结尾就行了。绝句可以按照顺序去写,这是一种可行而且有效的方法。
5、写诗该怎样避免出韵呢?
答:想要避免出韵,首先就要确定韵脚,从【平水韵】亦或是【中华新韵】中选韵,然后再以所选的韵为韵脚遣词造句,这种方法可以避免出韵,但有一个缺点,就是以选定的韵脚遣词造句必须要衔接紧凑,上下句意思相承,否则就有拼凑之嫌。
6、有人说诗词若拘于格律,则会害意,是这样吗?该如何尽量避免呢?
答:不尽然,能修改的出律得修改,不能修改的出律强行修改叫“因律害意”,想要尽量避免“因律害意”,可以先将诗按“意”写完,然后依照格律书检测出律之处,将出律的字词换成合律的同义词或近义词。
7、诗词创作中,“声韵”的缺失是什么意思?
答:“声韵”的缺失是指同一句诗词中,使用两个同声调、同韵母的字(叠词复句除外),以至于叠韵从而出现七言没有七种声韵,五言没有五种声韵的现象。举两个我在“诗词吧”发现的例子,如:
《七律-风雨》
@妙庆居士孙庆
连绵

楼主 风流天下之英杰  发布于 2019-09-09 19:11:00 +0800 CST  
连绵秋雨荡青城,山寺迷濛雾霭横;
风舞丛林如浪涌,云腾叠岳似涛行;
落英满地蝉蛬寂,霹雳弥天鸟雀鸣;
最是忧心溪水赤,泥砂俱下使人惊。
这位“诗词吧”吧友的七律虽然合律,但“落英满地蝉蛬寂”一句却因“地”与“寂”叠用“i ”而出现“”声韵”缺失的现象。
不看花
@寒灯夜影
岂道花开不自知,无情不解惜花期。一春避世如真病,卧过樱花最后时。
这位“诗词吧”吧友的作品同样合律,却又存在同样的问题,“惜”与“期”因叠用“i ”韵而出现“声韵”缺失的现象。
因此为了避免出现“声韵”缺失,建议同一句中,不要同时使用两个同声调且同韵母的字。
当然,不建议学习这两位诗友的叠韵之作,关于“声韵”的作用,在【高级篇】中有涉及。
8、何谓“起兴”?何谓“比兴”?
答:“起”即是开头,“起兴”是直接写某件事物,“比”即是“譬喻”,用某个性质相同的事物代替本物而写本物,就好比我在讲1第点:讲“怎样的诗词才算是巅峰之作”就用了比兴的手法,把诗比作赋,用赋来代替诗表述,这便是比兴。
9、律诗与绝句哪个好写?要写好哪个更难?为什么?
答:绝句好写,要写好绝句更难。原因是律诗篇幅相对绝句要长两联,绝句又称“截句”,即截取律诗中的首尾两联,省却中间的颈联颔联,而中间两联正是用来铺叙陈述的,省去了中间两联,将律诗中间两联的铺叙陈述缩短为绝句第二三两句,想要通过这简单两句将对事物的铺叙陈述写得一步到位就非常难了,所以说“诗”的精华正在于浓缩。而绝句又因为篇幅很短,所以相对律诗而言,更容易上手。
10、唐诗与宋诗的区别是什么?
答:“唐诗以韵胜,故浑雅,而贵蕴藉空灵;宋诗以意胜,故精能,而贵深折透辟。唐诗之美在情辞,故丰腴;宋诗之美在气骨,故瘦劲。”——《诗词散论·宋诗》
需要注意的是,这句话中的“韵”指的是声韵和乐律,“意”指的是“意理”而非“意境”。好比苏轼的《题西林壁》,这首诗言辞平平,却蕴含着不寻常的道理,作者苏轼从游览庐山悟出了“横看成岭侧成峰”的这一哲理,如果是唐人来写,就不然了,更多的是抒发情感,抒发对庐山的喜爱之情。

楼主 风流天下之英杰  发布于 2019-09-09 19:12:00 +0800 CST  
【进阶篇】增设
1、如何才能写出言辞优雅、构思巧妙的诗词呢?
答:古人云:“作诗填词须遵循词法、句法、章法。”
2、何谓“词法”、“句法”、“章法”?
答:“词法”指的是用词的法则,即对诗词中的用词进行推敲,如贾岛在“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中,“敲”与“推”两字哪个更好,思虑良久,认为用“敲”更显得安静而有礼貌。“句法”是指句法结构,即词语的组合顺序。若句法运用得当,这句诗便可大显神韵,如晏几道的【临江仙】中,“柳垂江上影,梅谢雪中枝。”一句便是句法的妙用,若我们常人来写,肯定是“柳影垂江上,梅枝谢雪中”,前者“柳垂江上影,梅谢雪中枝”就仿佛影子与柳树分离而掉进江中,梅花谢去了覆盖在雪中的寒枝,象征着春天已经来到。这样的写法相对后者而言神韵尽显。“章法”即诗词的谋篇布局,诗有诗的章法,词有词的章法。律诗与绝句的章法为“起承转合”,词的章法则视词牌名而定。
3、有人说诗词忌讳重复字词,是这样吗?
答:不尽然,视情况而定,除叠词之外,有的诗人是刻意重复某个字词,以营造“循环往复”的声韵美,例如晏几道的【鹧鸪天】“守得莲开结伴游,约开萍叶上兰舟”以及其【蝶恋花】“罗带同心闲结遍,带易成双,人恨成双晚。”、
苏轼的【减字木兰花·立春】“春牛春杖,无限春风来海上。便丐春工,染得桃红似肉红。春幡春胜,一阵春风吹酒醒。不似天涯,卷起杨花似雪花。”
黄裳的【蝶恋花】“万籁无声天地静。清抱朱弦,不愧丹霄镜。照到林梢风有信。抬头疑是梅花领。万感只应闲对景。独倚危栏,扰扰人初定。吟不尽中愁不尽。溪山千古沈沈影。”
王勃《春思赋》中的“章台接建章,垂柳复垂杨。”、“春水春鱼乐,春汀春雁举”、“昭阳殿里报春归,未央台上看春晖”、“自有春光煎别思,无劳春镜照愁容。”
纳兰性德的“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皆是为了营造声韵上“循环往复”的美感,
而有的诗刻意重复某个字词则是起强调作用,例如石孝友的【蝶恋花】“别后相思无限忆。欲说相思,要见终无计。拟写相思持送伊。如何尽得相思意。
眼底相思心里事。纵把相思,写尽凭谁寄。多少相思都做泪。一齐泪损相思字。”
还有的诗词刻意重复字词是为了作为主题情感抒发的延续,例如李清照的【残花】“花开花落花无悔,缘来缘去缘如水。
花谢为花开,花飞为花悲。
花悲为花泪,花泪为花碎。
花舞花落泪,花哭花瓣飞。
花开为谁谢,花谢为谁悲。 ”
唐代上官仪说,“诗有

楼主 风流天下之英杰  发布于 2019-09-09 19:12:00 +0800 CST  
八对”,其七曰“回文对”
回文诗运用的正是声韵的循环往复,使人读之荡气回肠,如苏轼的回文诗“赏花归去马如飞,去马如飞酒力微,酒力微醒时已暮,醒时已暮赏花归。”
关于词的对仗,词有的地方必须对仗,有的地方不能对仗,因为词并不像诗,诗有诗的章法,词有词的章法,对仗在诗中一般是并列之意,而词有的地方就不得并列了,而是要上下句意相承,比如玉楼春、生查子,一对仗就成七律和五律了
4、何谓“和(hè)韵”?
答:“和韵”分三种,“依韵”、“次韵”又称“步韵”、“用韵”。
“依韵”是指韵脚与原诗处于同一韵部;“次韵”是指韵脚依照原诗,并且依照原诗韵脚的次序;“用韵”是指仅用原诗的韵脚,不必依照原诗韵脚的次序。

楼主 风流天下之英杰  发布于 2019-09-09 19:12:00 +0800 CST  
【高级篇】
何谓“高级篇”?“高级篇”即诗词进阶至臻而达到顶峰,“基础篇”好比粗茶淡饭,只能解决“温饱”,温饱问题解决后,人的要求自然就高了,对于食物,人们不仅仅局限于只能解决温饱,而是开始寻找怎么将食物做的美味可口的方法,这即是“进阶篇”,而“高级篇”乃是将食物做的美味绝伦,莫之与比!
1、怎样的诗词才算巅峰之作?
答:诗有六义,其二曰“赋”,“赋”的巅峰是在“格、律、声、色”之上而力求做到“神、理、气、味”俱全而达到“讽谏”效果。同样,诗词的巅峰是凌驾于“韵、律、声、乐”之上而力求做到“景、意、气(风)、境”俱全而达到“言志”的效果。
2、诗词的“韵、律、声、乐”指的是什么?为何要如此排序?
答:“韵”即是“韵脚”,“律”即是格律,“声”即是声韵,“乐”即是乐律。《尚书·舜典》:“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由“韵”到“乐”是逐层上升的,初学者只有做到了“合韵”,才有资格谈“律”;做到了“合律”,才有资格追求“声”;做“声韵”的抑扬顿挫、此起彼伏才有谈用“乐”的资格。在古代,诗词是谱曲演奏及歌唱的,用来演奏诗词的乐器有很多,如“琴、瑟、琵琶、管弦”等等,一首声韵尽全的诗词可以演奏出“高山流水”般优美的乐曲。
3、那么诗词的“景、意、气(风)、境”又是指什么?为何如此排序?
答:“景”即诗词中所描绘之象,“意”即意象,意理,“气”即是诗词的气势、风格、神韵,“境”则是意境、境界。
根据其中主次,故作如此排序。而在“景、意、气、境”中,又是以“景”基础的,没有“景”后面的一切无从谈起。
并非诗词中的所有景物都可称为“意象”,“意象”是指包含诗人情感的特定景物,如“大雁”即是书信的意象,“子规”即是思乡的意象。“气”则是诗词的“景、意”具备之后,诗所展现的气势,或是词所展现的风格。
而“境”则属于最高层次,王国维先生一向以境界论高下,正如“正中词除《鹊踏枝》《菩萨蛮》十数阕最煊赫外,如《醉花间》之“高树鹊衔巢,斜月明寒草”,余谓:韦苏州之“流萤渡高阁”、孟襄阳之“疏雨滴梧桐”,不能过也。”
王国维认为韦应物的“流莺度高阁”以及孟浩然的“疏雨滴梧桐”皆不能超过冯延巳的“高树鹊衔巢,斜月明寒草”。
《醉花间》是首描写思念的词,高树、斜月、鸟鹊、高巢、寒草都是室外景物,意象宽阔幽远,表达思念在外的远行人之意。“鹊衔巢”,这细微的声音更衬托出暗夜的静谧和孤寂;“明寒草

楼主 风流天下之英杰  发布于 2019-09-09 19:13:00 +0800 CST  
明寒草”,极具画面感,一个“明”字给画面涂上了一层清冷的
画面涂上了一层清冷的颜色,使夜更加落寞。 其中鹊巢还有归宿的象征意义』意味悠长。而韦应物的这阕《寺居独夜寄崔主簿》同样写离情别绪,寒雨在暗夜里绵绵下着,点点萤火在闯殿高大空旷的空间中缓缓流动,景象拘于室内,小觉中限制了想象的余地,不如冯延巳的这句深远。 孟浩然约这句联句一经吟出即震惊四座,对 仗工整,微云对疏雨、淡对滴、河汉对梧桐,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巧妙异常。虽然这句写的是室外景象,想象空间也够大,同时传达出了清绝的感受,但可惜的是其中没有更深层的意思:王国维先生一向以境界论高下,更注意词的意味深长,所以给出了冯词高于韦、孟的评价。
4、律绝的写作手法是什么?
答:律绝的写作手法为“起承转合”。
5、什么是“起承转合”?答:“起”指的是律诗的首联以及绝句的首句,意思是“起兴、开头;“承”是指律诗颔联以及绝句的第二句在意思要承接律诗的首联以及绝句的首句,首联或首句就好比是 谈到某个事物,而颈联与第句就要对这个事物展开具体的描述:这就是“承”;“转”则是转折,转市从其他角度去谈论这个事物,“合”即是总结,对上面描述的事物加以概括。
6、诗词的好坏是看辞藻的美丽、意境的构 造、声韵的抑扬顿挫吗?
答:非也,古人云;“诗以言志,文以载道。 是说诗是用来抒发情感,表达志向的,文章是用来阐述道理的,说的是诗与文章的功用性,并非“为诗而诗,为文而文”。“志”即是诗的灵魂,评论一首诗词的好坏,要根据它的內容,徒有一堆浮丽的辞藻或者意境以及优美的声韵而没有内容的诗叫做堆砌辞藻,这样的是空洞而没有灵魂的。如果把诗词的形式比作车,那么内容则 是“车之所载”,我们用车是为了用其载物从而到达某个目的地,这个目的地就是“志”。 同样,把诗词的形式比作椟”,那么诗词的内容即珠,光有形式而无内容就好比“买椟还珠”,因此写诗填词切莫作“形式主义”者。

楼主 风流天下之英杰  发布于 2019-09-09 19:13:00 +0800 CST  

楼主:风流天下之英杰

字数:5890

发表时间:2019-09-10 03:10: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9-12-28 18:30:42 +0800 CST

评论数:23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