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荣昌转贴薛家谱

薛家谱:中华百家姓中的薛姓
2016-04-17 中华薛氏


百家姓之
薛姓

薛姓渊源
1、出自黄帝的任姓,奚仲之后裔。相传黄帝共有25个儿子,分别得12个姓。其中有一子叫禺阳的,因被封在任(今山东省济宁市),得任姓,传至12世孙奚仲在夏禹时任车正(官名),传为车的创造者,居于薛,称薛候。春秋时,奚仲后人薛公子登在楚国作官,薛人迁往下邳(今江苏邳县西南),楚怀王赐以沛地为食邑,其后以原国名"薛"为姓氏,称薛氏。

黄帝像

2、出自虞舜的妫姓,为孟尝君(即田文)之后裔。舜的后人有姓妫的,其后妫完出奔齐国,称陈氏,传至5世孙陈桓子,因食于田,称田和,其子孙便改姓田。其后裔田文被封于薛(今山东滕县),称薛公,号孟尝君。秦灭六国后,其后人于汉初徙竹邑,亦以薛地为氏,称薛氏。


3、源于匈奴族,出自汉朝时期匈奴民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战国时匈奴开始与中原各政权接触,其后长期影响中原各地,直至南北朝后期,匈奴之名逐渐消失。通过战争、和亲和关市,匈奴在很多方面接受了汉文化的影响。

匈奴军队

匈奴与中原 画像

4、源于鲜卑族,出自南北朝时期鲜卑拓拔部叱干氏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在北魏统治的一个半世纪中,鲜卑族进一步吸收汉文化,渐与汉族人融合。

古鲜卑族暮中人像

5、源于蒙古族,出自元、明时期蒙古诸部,属于以部落名称汉化为氏。1、元末明初,忽必烈的一些嫡系后裔子孙内附于明王朝,以元朝开国皇帝的蒙古称号“大蒙古国薛禅汗”为汉姓,称薛氏,世代相传至今。2、据史籍《明史》中的记载:明朝初期,明太祖朱元璋赐蒙古贵族托果齐姓薛名台,安置驻扎于平州新昌一带;又赐瓦剌部首领托欢姓薛名斌,为原驻地甘肃土司。赐姓,是中国封建社会中皇帝对臣属的殊荣,故一人受赐,全族荣耀。

6、源于其他少数民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今朝鲜族、土家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薛氏族人分布,其来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时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羁糜政策及改土归流运动中,流改为汉姓氏,世代相传至今。
薛姓郡望堂号
【郡望】
河东郡:秦初(公元前221年)置郡,治所在安邑县(今山西夏县西北)。此之薛氏,其开基始祖为魏时光禄大夫薛齐。
新蔡郡:晋时置郡。治所在今河南新蔡县。
沛郡:汉高帝置郡,治所在今安徽濉溪县西北。东汉改为国。
高平郡:因泰始元年(公元205年)改山阳郡置郡,治所在昌邑(今山东巨野南)。南朝宋移治高平(今微山县西北),北齐移治任城(今济宁市),隋开皇初废。
北平郡:战国时期燕国始置。秦国灭燕国后沿用,辖地在河北东北部和辽宁西部,治所在蓟县,现在北京当时属广阳郡,与右北平之间隔着渔阳郡。

【堂号】
忠谏堂:汉朝时候,沛人薛广德为御史大夫,敢于直谏。元帝要做楼船供自己玩乐,广德脱帽子谏阻,如果元帝不听,他打算光着头向皇帝车轮上碰。结果皇帝采纳了他的谏议。
河东堂:以望立堂。
新蔡堂:以望立堂
沛国堂:以望立堂
高平堂:以望立堂
崇礼堂,
慎德堂,
三凤堂,
余庆堂,
伦叙堂,
凤伦堂:或曰凤伦公所,是活跃的加拿大、美国、新加坡华人血缘社团。凡旅居海外的司徒、薛姓华人均可参加。旨在团结两姓宗人,联络宗亲,精诚团结,互惠互助,共谋宗亲福利事业。

【八大东郡】
进入新世纪,随着2013年国庆中华薛氏宗亲联谊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宾馆宣告成立,为便于联谊和管理,按照薛氏先祖迁移衍播顺序,把全球中华薛氏分为山东(古薛)、江东(邳薛)、川东(蜀薛)、河东(汾阴薛)、陇东(西北薛)、关东(东北薛)、闽东(华南薛)、海东(台海薛)八大片区,扣一个“东”字,称为八大东郡。


忠谏堂址

薛姓迁徙分布
分布



战国时薛氏已播迁于今湖北、湖南、江苏、河南、河北省境内。
三国时蜀郡太守薛齐降魏,迁家于河东汾阴(今山西万荣西),世号"蜀薛",薛齐长子薛懿有三子:长子恢,号"北祖";次子雕,号"南祖";三子兴,号"西祖"。
另外,三国时已有薛氏徙居今甘肃境内。西晋末年出现永嘉之乱,大批中原士族随晋室南渡,河东人薛推迁至江南,传至薛贺,于南朝梁天监年间徙居福建晋安。
唐末,河南薛氏又有随王潮、王审知入闽者。
自南宋开始,福建薛氏又分衍出广东海阳、五华、兴宁、梅州等支派。
从清康熙时始,闽、粤薛氏陆续有迁入台湾者,此后,有的又远播海外。
【宗祠名人】 三廉薛氏
2015-11-15 网络 薛氏族情

【宗祠名人】
三廉薛氏

1、渊源
开闽第一进士薛令之,字君珍,号明月先生。唐高宗李治永淳二年(683)生于长溪县西乡石矶津(今福安溪潭镇廉村),唐神龙二年(706)登姚仲豫榜首,任左补阙兼太子侍读,后因奸臣当道,遂托病辞官。《福宁府志》载:“全闽登第自令之始。”史称薛公“文章破闽天荒”,不浃辰而周闻天下。明陈鸣鹤《东越文苑》记载:“令之遂病免。久之,上(唐玄宗)闻其贫甚,心怜之,敕福安令资其岁赋。令之重达上意,不得已受数钱,不敢以无功当天子之赐。初,肃宗为太子时受幸,令之有异才可用,及即位,召欲以为大臣,而令之已卒、家亦贫,于是上愈益叹其廉,敕命其乡曰廉村,其溪曰廉溪,以旌之焉。”据薛氏谱记载,他的学生唐肃宗即位时,他受诏经过浙江余姚县时因病逝世,唐肃宗因感叹昔日恩师薛令之清贫廉洁,遂敕封他的家乡曰“廉村”,溪曰“廉溪”,岭曰“廉岭”。故廉村薛氏又称“三廉薛氏”。

福安三廉薛氏,源于妊姓,出自黄帝少子禹阳之后,属于以国为氏。周朝时的谢、章、薛、舒、吕、祝、终、泉、毕、过等诸侯国,都是妊姓后裔的封国,其国名逐渐演化成现在使用的姓。妊,又写作“任”,如今干脆都写作任姓。
据《唐书·宰相世系表》记载:“黄帝少子禹阳,受封于任,以国为氏。”《通志·氏族略》则记载:“或云黄帝二十五子,十二人以德为姓,一为任氏,六世至奚仲封薛。又云黄帝之孙颛顼少子阳封于任,故以为任氏。又任为风姓之国,实太皞之后,主济祀,今济州任城即其地。任姓之任,任国之任子孙,皆以任为氏。”《姓纂》云:“黄帝二十五子,十二人以德为氏,一为任氏,六代至奚仲,封薛。”
可见,薛姓起于任氏六世孙奚仲,后代尊他为薛姓始祖。奚仲精工巧思,发明车辆,被大禹任命为车正(官名),专管天下车辕之事,因此,被视为车的创造者。于是,大禹赐封奚仲以薛(今山东藤县南)为邑,称薛侯。明万历《滕县志·古迹志》有记载:“薛城,在薛河北、县南四十里,周二十八里,盖古奚仲所封国,城则田文增筑。”
薛国,历经夏、商、周三代,凡六十四世,有史可据的世系为:畛→初→厉侯陵→宣武侯房→哀侯褒→庄侯元→平侯贵→昭侯直→襄侯夷→桓侯辨→康侯安兴→定公箱→恭侯尚→景侯魏→宣侯伯勤→简侯文欢→惠侯夷黄→灵侯英→文侯俱→隐侯清→愍侯洪→薛公。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载:“薛国亡于楚,其亡国君主薛洪之子薛登任楚国,楚怀王以沛地(江苏沛县)赐于登,登率众族迁于沛。”
薛公,即楚国大夫薛登。公元前298年,薛国亡于楚,按照灭国不灭祀的惯例,愍侯洪的儿子薛登被楚怀王封于沛,但他因被灭国,悲愤不已,并改姓“薛”,就任未已,趁机离去,后人便尊称他为“薛公”。薛国族人辗转迁徒,始终不忘先祖列宗,仿薛公子登,以“薛”为氏。
此外,薛氏还源于妫姓,以居邑为氏,出自虞舜裔孙齐国丞相田婴的封地薛。西汉初期,田文之孙田国、田陵迁徙到竹邑(今安徽宿县)居住,并以故封邑命氏,遂改田氏为薛氏。
另外,薛氏源于汉化改姓为氏的有:出自汉朝时期匈奴民族,出自南北朝时期鲜卑拓拔部叱干氏族,出自唐朝时期突厥薛延陀部,出自元、明时期蒙古诸部,今朝鲜族、土家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薛姓。
还有,源于冒姓的,出自唐朝武则天时期冯氏后裔冯小宝,属于帝王赐改姓为氏,即薛怀义,原名冯小宝。

2、传衍
薛国被灭,薛国公族改姓为薛,由发源地山东向周边地区扩散,活动地域大致在赵、宋、楚、齐、秦诸国,相当于今湖北、湖南、江苏、河南、河北、陕西、山东的部分地区。史籍有记载的春秋时孔子弟子薛邦就是兖州人。
战国末期,任姓薛氏裔孙薛倪为楚令尹。薛倪之孙薛鉴,西汉初献策灭鲸布,汉高祖刘邦封他为千户侯,其五世孙薛广德为御史大夫。广德之子薛饶,为长沙太守。饶生薛愿,为洛阳太守,遂由山东安家于此。愿之孙薛汉,为东汉千乘太守。汉之八世孙薛兰,任元州别驾,为曹操所杀。
薛兰被杀,其子薛永随从刘备入蜀,为蜀郡太守。永之子薛齐,任马蜀二郡太守,蜀亡率五千众投降魏国,拜光禄大夫,迁居河东汾阴(今山西万荣县),世号“蜀薛”,后为河东望族。
魏晋年间(230~316年),河东薛齐,生二子:懿、始。薛懿,字伯元,为北地太守,袭鄢陵侯。懿生三子:恢、雕、兴。薛恢,又名开,继河东太宗,号“北祖”;薛雕号“南祖”;薛兴号“西祖”。
“南祖”薛雕之子徒,薛徒生六子:堂、晖、推、焕、渠、黄。西晋末年,永嘉之乱,大批中原士族随晋室南渡,其中就有河东的薛推迁至江南(今江苏一带)。
南朝梁天监二年(503),薛推六世孙薛贺,为隋光禄大夫,入闽徙居福州晋安,辗转择居于长溪西北乡石矶津(今福安溪潭镇廉村)下罗地方。薛贺就是最早迁入福安境内的方志有记载的人物之一。
薛氏在黄淮流域中下游发展之外,南北朝时迁徙中国西北部的更盛称于历史,为关中望族。如,隋唐时,金城人薛举家财万贯,隋朝末年曾起兵反隋,后一度称帝。至唐代,薛氏家族空前繁荣,如今的薛姓郡望在当时已全部形成。李唐自称出自陇西,于当时其实被怀疑,或许出于自卑感的缘故,颁诏明文禁止崔、卢、郑、王等家族互相联姻,甚至不让他们在朝任高官,而自己却用联姻手段来拉拢一些望族,但也常遭拒婚,被记载史书里。武则天为了打击旧望族,推行“科举制”培植新势力,将太平公主嫁给出自河东的薛绍,表面上是恩宠,实际为唐王朝对河东薛氏的拉拢。

3、迁徙
南梁天监二年(503),薛贺迁居福安廉村,即入闽后生子薛许。薛贺为入闽始祖,即一世祖。
第二世:薛许,仕伏隋户颤司理,生二子:宝尚、宝威。
第三世:宝尚、宝威
薛宝尚,官上舍,娶李氏,生三子:德茂、德盛、德通。
薛宝威,娶崔氏,生四子:德仕、德礼、德行、德徹。
第四世:薛德盛,貤赠侍讲国公。娶上官氏,生三子:法超、法嵩、法锵。
第五世:薛法超,诰赠侍讲国公。原配章氏未育,继配谢氏,生二子:令之、楚之。
第六世:令之、楚之
薛令之(黄澜、甘棠支祖),开闽第一进士。娶张氏夫人,生一子:国进(唐江西安福县县令)。
薛楚之(高岑支祖),唐乡贡明经进士。生一子:芳杜。
薛令之墓葬二十一都泉浦山(今溪潭镇溪北村),今墓址上植榕树,遗留墓亭碑一尊,为长溪县令周尹于宋嘉祐八年(1063)所立。
张氏夫人逝世后,奉旨墓葬崎头山(后名苜蓿庄,墓址位于今赛岐桥洋村后门山汽车培训班内)。据薛氏谱记载,由派居甘棠、高岑、黄澜等裔孙祭扫,定于每年农历三月十六日,沿用至今。
唐高宗李治永徽五年(654)岁甲寅,廉村下罗地洪水高涨,冲刷进村居,房屋倒塌,危及人命。见此情形,薛氏族人避居高处,遂有薛令之“草堂栖在灵山谷,勤苦读书向灯烛”。“栖”字体现出当时的薛氏族人因外界原因,导致居所不安定。等洪涝退去,天下太平,部分族人就回廉村继承薛家产业。直至唐末,太邱陈氏从河南归德入闽,至后唐庄宗李存勖时(923~924年),其十七世孙陈怀玉从连江迁居廉村。此后,薛氏除了保留故居、庙宗等外,几乎放弃廉村,渐渐移居了。
⑴ 福安境内迁移
1.高岑薛氏:高岑村位于溪潭镇廉村对面,地形狭小,仅能容纳三百多人,故而人称黄蜂巢洞。自薛氏先祖迁居以来,人丁繁衍到一定数量就向外迁居,至今播迁在境内的有凤林、城关、赛岐、湾坞茶山边、芦下、下白石半山、溪柄、岩港等处。
2.黄澜薛氏:黄兰村辖于溪柄镇。三廉薛氏十五世荣公迁居薛坂,其子薛琮复迁黄兰。至今,后代播居在苏堤、城关、赛岐、溪柄,霞浦南塘等处。








楼主 中华薛氏家族网  发布于 2016-07-24 12:19:00 +0800 CST  
薛荣昌,联系电话:13595762995,QQ:3099844191,微号:Xrc999--999,

楼主 中华薛氏家族网  发布于 2016-11-14 12:21:00 +0800 CST  

楼主:中华薛氏家族网

字数:4800

发表时间:2016-07-24 20:19: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7-11-18 09:10:56 +0800 CST

评论数:7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