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注疏

正好师兄的《道德经注疏》已经写完,经过师兄的首肯,小道以后每天会发一章道德经注疏,供大家一起学习。

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解字
道:做名词时,主要有两个含义,一为修行追求的目标,在道门为真理、本源、长生;二为道路,亦既达到目标的方法。做动词讲,主要有两个含义,一为说;二为在路上走。本句中三个道分别为名词、动词、名词,释义后面再讲。
非常:非,表示否定;常,永恒。非常,不是永恒的(道)。
名:做名词时,为姓名、定义、名字;做动词时,为命名、起名字、说。本句中三个名分别为名词、动词、名词。
常:通常
徼:jiao,四声,终极。

译文
我所追求的道,若是可以用言语形容出来,那就不是我所追求的那个永恒的道;世间万物的名字,如果可以叫得出来,那就不是永恒的名字。我把天地的起始叫做“无”,把万物的本源叫做“有”。一般说来,保持无欲的状态以观察事物之细微;保持有欲的狀態,以观察事物之终极所需。这两样,是同一个出处但有不同的名字,同样都很玄妙,玄之又玄,是众多玄妙的门户。


详解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道做名词时,“道,可道,非常道”可以有两种解释,我们依次来看:
做真理、本源、长生讲时,说道不可用言语形容,是因为其内涵极大无所不包,超出言语的范畴,苍白的语言无法形容他。举个例子,秦朝人的语言无法描述质能方程(E=MC?),这是因为后者超出当时人的认知,人类社会没有现成的公认的语言来描述说明后者。通俗地讲,类似于“我不知道该怎么说”。
做修行的方法讲时,说方法不可描述,是因为细节的、具体到某一个人、某一个时间段,适合他的修行方法是可以描述的,但是通用的修行方法,则无法具体描述。以炼体为例,从锻炼皮肉层层深入至筋络、脏腑、骨髓,每一步都有对应的练习方式、辅助药物、损伤对治等内容,而且每个人的体质不同又要因应当时的环境、物资进行调整,所以难以描述,因为这个方法本身就是在不断变化,无法用一种方法对待所有人、所有情况。
至于“名,可名,非常名”,可以借用《金刚经》的一句话与此类比“如来说法相,即非法相,是名法相”。含义有二:
事物的名字都只是暂时性的,如一张书桌,很可能是从动物尸体>泥土>树苗>树木>木材>书桌>干柴>灰烬一路演变,因此用书桌进行命名,这个名字也是暂时而非永恒的名字。
用“道”这个字眼来描述我们追求的那个难以描述的目标,那么我们追求的是“道”字还是“道”的实质?当然是追求后者,名是一个字眼,仅表示指代,不表示对等。举个例子,用手指指月亮,问“你看到了什么?”,答“月亮”,那么能说手指就是月亮吗?显然不能,此句中得手指相当于名,月亮相当于事物本身
因此本句是教人认识当下所需的实质,而不追求虚泛的概念;认识事物的本质,而不拘泥于名词。取其实质,而不取其名相。同时说明了道的难言、并暗示其玄妙。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这句用了倒装,颠倒句式后应为:天地之始名无,万物之母名有。
上一句才说过,事物的名与事物的本质之间的关系——指代而非对等,教人避免执着于名相,本句就给天地之始、万物之母起了名字。
其实这“天地之始”四个字就已经是一个名字,“无”是在此基础上又一次简化了的名。“天地之始”相当于全名、完整定义,“无”相当于简称。举个例子,供人睡觉的东西叫做床,“供人睡觉的东西”是对床的描述、完整定义,“床”是对那个真的能让人睡觉的东西的通用的、简单的名字。
因此,我们要了解“无”的概念,应当从跟详细的“天地之始”四个字入手,“有”的概念也是一样。
先看简单理解:天地之始,既天地的起始;万物之母,既万物的母亲、本源。
为什么一个是“始”、一个是“母”呢?
始,表示发端,种子是树苗的“始”,是同一事物在不同阶段的演化,发生了质变;母,表示来源,母亲生下儿子,表示产生出同类事物,发生了量变。由此可以推断,老子眼中天地是从虚无之中演化而成,早期的天地宇宙应当是另一种形态,而万物生成虽然物类繁衍各有异同,但其本质却未变化。
以上,了解有无在本章中的定义。其他章节需要视情况推断其含义。

注:从经典中发现古人对天地宇宙的看法,应诉诸科学加以验证是非,毕竟不能确定古人是猜想还是通过修行而感知。科学验证过的,确定正误;暂时无法验证的,存疑,至于信而存疑或不信而存疑,就看个人了。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以无欲望的状态,了解根源的精妙之处;以有欲望的状态,了解事物变化的终极。
求道(特指真理)的两端分为根本与枝叶,从根本处了解通用的法则,从枝叶处了解具体的方法,二者互相照应补充,渐至补全。或从枝叶处悟出根本上的道理,或从根本上的道理推断枝叶处该如何应用。举个例子,就像《宪法》与《刑法》《民法》等的关系,《宪法》确定根本原则,《刑法》确定具体条例,则《宪法》为本、为无,欲知其妙,《刑法》为末、为有,欲知其徼。同时也要注意,本重要,末也同样重要,虽然有一个贬义的成语“本末倒置”,但贬义是因为“倒置”,切不可专注于本而不屑于末。

灵渊 道学阐真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译文

详解
有和无,同出而异名,异名好理解,一个有一个无,当然是异名了;那么同出是从哪里出呢?从道。
这个道是什么呢?就是那个说不清道不明的产生了有和无的那个本源,就是那个不可道的道,所以也就不必详究,各自体悟(或猜想)即可。

【本章总旨】
道之一字甚简,道之一物微妙,道之一途多端。勉强称名而非其实,自悟自得可矣。

楼主 寒暑知年  发布于 2017-05-12 19:30:00 +0800 CST  
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解字
斯:乃,就
已:通“矣”,语气词

译文
天下都知道美的事物是美的,也就有了不美的事物;都知道善的事物是善的,也就有了不善的事物。

详解
本句中美、善用以指代我们认知中对人类有益的事物,不必拘泥于美貌、善良。
美的事物在万物中凸显出来,其他没有凸显出来的事物就成为了“不美”的,更甚者与美的事物相反的,就成了人类眼中的“恶”。这种美与恶的区分是从人的角度出发,而非世间万物的本性,通俗地讲,人家按照自己的环境生长,凭什么要管人类的看法?老子将这种现象说出来,世人应当反思如何对待所谓的美与恶,可以继续趋美避恶,但不应崇拜美、嫌弃恶。
再举例,先有一还是先有二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解字
音:有节奏的声结合在一起称之为音
声:物体振动发出的声音
和:按照规律跟着唱

译文
所以,有和无相互产生,难与易相互成就,形状相互比较才有了长与短,高与下相互倾斜、声与声和在一起成为了音、前与后相互跟随。

详解
接上文美与恶相对产生、善与不善相互产生之后,老子再次举例有无、难易、长短、高下、音声、前后也是相对而产生。
这种相对的理念在今天的世界已经几乎人尽皆知,但在老子的年代,这种观念或许还未被众人所知,所以老子才会在《道德经》中反复提及,至于今天的我们从小就从电视小说中认识到这种观念,时至此时就该思索下一个问题——知道了相对而生的观念对我们有什么用?
请看上文所解:世人应当反思如何对待所谓的美与恶,可以继续趋美避恶,但不应崇拜美、嫌弃恶。
趋美避恶,这是一种的行为;崇拜美、嫌弃恶,这是一种情绪。有无、难易、长短……都有所用之处,而一种崇拜或嫌弃的情绪只会将人的心性置于偏颇,这种情绪有何意义?我们应当认识到世界不同部分的区别,应当根据事物的特性加以发挥使用,而不应因此区别而产生情绪,这样我们是理解了有无相生,而非不知有无相生之理或只是知道了有无相生这句话。
对于古人而言(老子之前人),他们或许是不知有无相生之理;对于今人,则恐怕是只知“有无相生”这句话了。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解字
作:兴起、创造
焉:语气词,无实质含义
辞:推辞、躲避
恃:依赖、倚仗
居:居功

译文
所以圣人做无为的事情,行不以言语表达的教化,创造万物不推辞功劳,生育万物而不占有,有所作为和不倚仗功劳(以之提要求),事情做成却不居功。正是因为不居功,所以这份功劳才不会消失。

详解
圣人如何处事?以无为处事。
如何是无为?无为,不妄为之意。知万物对立之理,取万物之可用,顺天下之形势,自然可以不妄为之。

圣人如何施教?行不言之教。
何为不言之教?不通过语言劝导,而已自身的行为引导世人,作为天下人的典范。

接上句解释,世间万物相对,取其用,而不堕其情,因此圣人在作、生、为之后,不辞、不有、不恃。所谓作、生、为是指圣人创造万物或使万物生长、生养万物、对万物有所为(帮助);所谓不辞、不有、不恃,是指圣人不推辞、不占有、不居功自傲。这是一种该做就做的态度,圣人只是顺趋势而为,顺势而为之后的果实却不甚在意,如果有功劳,那就有吧,圣人不推辞,也不居功自傲,就是这么超然独立不受拘束。


综述
万物有利弊,取其用,不堕其情。
顺势而为,自食其果。



楼主 寒暑知年  发布于 2017-05-19 22:08:00 +0800 CST  
第三章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知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译文
(君主)不崇尚贤能,人民就不会竞争做有贤能的人
(君主)不把难得稀有的东西当做贵重的,人民就不会去偷盗(这些稀有之物)
(君主)不让人民见到引起欲望的东西,民心就不会乱。

详解
对比第二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贤能/不贤能、贵重/便宜,也都是如同美恶的相对,由世人的观念所决定。
相对立的价值,引起世人舍弃不好的,追逐好的,好的东西有限,人人为了获取“好的东西”,就会产生人与人之间的冲突——利益冲突。为了保持和平安定,圣人不尚贤、不贵难得之货。
可欲,算是对贤、难得之货的总结,贤即名,难得之货即利。名利,是人之所欲,名利之外的欲望,也都归在“可欲”之内。
综上,这部分可以通俗的理解为:不该有名、不该有利、不该有一切可欲。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知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译文
所以圣人治理国家,让人民心里少搁点儿事儿,肚子吃饱饭,不要有太远大的志向,好好锻炼身体。圣人让人民保持一种无知无欲的状态,人民没什么欲望也没什么知识,这样使得所谓的“智者(聪明人)”不敢有为。圣人做顺应天道的无为之事,不妄作,天下就没有什么治理不好的了。

详解
此时,我们要说,圣人治理之下,人民没有学习知识,只是吃饱穿暖,世界如何进步呢?
首先,在老子的年代,知识并没有带来衣食的提升,毕竟治国纵横之术与地里长多少庄稼是无关的,因此老子提倡常使民无知无欲也是正常。
其次,圣人治理天下看中的是什么?借用一句港剧名言(段子):“做人呐,最重要是开心”。
再次,上句所说的进步是指科技、经济,而人的生活质量是否提升?生活质量包含两方面,物质、精神。至少现在来说,国内心里压力最大的不是穷人,而是即将提升至高一个层次却总是迈不过那一步的人,不安于现状却无法向前,虽然物质生活已经足够丰厚,可以内心的抑郁、欲望,却在煎熬自己。骨干员工与管理层之间,只差一个能走上管理岗的机会,这个机会是原管理岗离职或自己跳槽;高管与CEO之间,也只差一个机会,原CEO离职且高管能力极强极受信任,或者自己创业。越是在财富、地位、权力的高处,越是看得到下一步,却难以走到。

楼主 寒暑知年  发布于 2017-05-19 22:16:00 +0800 CST  
第四章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

请看《道德经·第五十六章》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两章对比,“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重复,从文义来看,第四章应无此句,因此简化第四章: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湛兮其若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湛兮似或存。】
解字
冲:空虚
渊:深邃
湛:清澈

译文
道的特性是:空虚无物而用之不尽;深不可测地像是万物的本源;湛然明鉴,似有似无的存在于世间。

详解
以言语形容道之玄虚特性,再加以言语解释也只是用不同的说法描述同一个无法描述的道,故索性不再解释,由读者自行体悟

【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解字
象:好像

译文
我不知道“道”是谁的孩子,比天帝出现的还早。

详解
形容道很久很久以前就存在。

综上:
此章言道之玄妙,而冲、渊、湛,实在难以解释。空虚无物、深不可测、湛然明鉴,其境界只可述其名,不可言其实,仍需读者感悟之、体悟之、行持之。

楼主 寒暑知年  发布于 2017-05-21 15:01:00 +0800 CST  
第五章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解字
刍狗:祭祀用的干草制成的狗。
仁:仁爱,上下相亲谓之仁。

译文
天地不是仁爱的,将万物当做草狗一样;圣人不是仁爱的,将百姓当做草狗一样。

详解
刍狗的用途是祭祀,牺牲刍狗祈求神灵满足自身的愿望,用过之后弃之一旁。
天地对于万物的态度、圣人对于百姓的态度,正如人们对于刍狗的态度一样,取刍狗之用以交换他物,无亲爱之意。
仁是儒家所追求的一种品质,所谓“上下相亲谓之仁”,强调上位者对下位者的亲和、照顾、帮助,用以表明儒家之追求、倡导。
而老子说天地不仁、圣人不仁,意在指明上位者对下位者并无帮助照顾的义务、亦无帮助照顾的意图。正如普通人会对无用的草狗有什么特别的感情吗?我想,大多数人是不会的。由此推想,也可知天地圣人对寻常万物百姓亦是如此。作为凡人的我们实在不必有所期待、亦不必以此要求自身。
再换一个角度讲,是天地不仁、圣人不仁吗?是也不是。天地对万物没有表现出仁,也没有表现出完全的与仁对立,天地只是按照自身的规则运行,无关仁与不仁。
万物是什么?天地表示,不知此为何物。
百姓是什么?圣人表示,与我何干?
所以说,天地不仁,无恩无德于万物,亦无伤无害与万物,视万物如刍狗,任其自然;圣人待百姓亦如是。(刍狗一般的人类啊,爱干啥干啥去吧)

【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解字
橐籥:风箱。
屈:弯曲,指风箱不会漏气干瘪

译文
天地之间,就像一个风箱。空虚却不会干瘪,拉动却会不停的进出(不穷尽)。

详解
老子将天地与风箱作比,以风箱之特性言天地之特性。
风箱之中虚空无物,而风箱之形态却并不干瘪。虽然我们知道这是其中存有空气的缘故,但并不妨碍我们理解天地“虚而不屈”之含义。
拉动风箱会不断的有风力流出不得平静,天地亦是如此,愈是采取措施以静天下,愈是不得平静。
天地之中貌似虚无,而其中饱满;若是在其中有所动作,则天地之间久久不能平静。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译文
说的话、发布的政令多了,就会出现漏洞、有所穷尽,不如守中。

详解
连接上文,说天地之间“动而愈出”,其所谓的动由何而出?老子有言“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此动既是人间君王之政令。
同样的,老子在《道德经·第七十三章》中说“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繟然而善谋。天网恢恢,疏而不失”,所谓不言而善应,并非老子主张君王不去治理天下,而是主张采取更好的措施,达到“太上,下知有之”“功成事遂,百姓皆为我自然”的境界。
而政令繁多只会“数穷”则是因为政令越多就越难以统筹,其中难免会有漏洞甚至冲突之处,而百姓亦是颇多受扰,故老子不取。
既然本章主张守中,那么中为何物呢?不偏不倚既是中,我们借用《中庸》一言:“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不受外物所扰、心绪不乱谓之中,守中然后可以随万物之变而从容应对。

总体而言:
天地、圣人,无为无恩无德于万物,任其自然发展;天地之间空虚而不屈、动而愈乱,凡人效法,应当守中。

楼主 寒暑知年  发布于 2017-06-04 19:48:00 +0800 CST  

楼主:寒暑知年

字数:6604

发表时间:2017-05-13 03:30: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8-10-12 23:21:05 +0800 CST

评论数:8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