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孙晓引错的诗

丰王爷撇眼打量这名伙计,看他二十岁不到头上一抹皂巾,污秽少洗,脚下却穿了双新靴子,望来恁不相搭。他留上了神,便吟道“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此言带了禅机,说得是六祖慧能“见性谒”的上半阙,下阙则是“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正等着那伙计来答,却见他微微一愣:“您…您老说得啥?”


《英雄志22卷 第二章 天下第一大气力》

楼主 忧容童子  发布于 2016-02-14 05:22:00 +0800 CST  
这是孙晓最经典的一次错用诗句,慧能的这则故事很有名,他和对手神秀写的偈子是很像的:


神秀: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慧能: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然而孙晓张冠李戴了。想想看如果按原样写出来,戏剧效果就不对了……
丰王爷留上了神,便吟道“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此言带了禅机,说得是神秀“见性谒”的上半阙……
柳/秦/杨神秀:什么,本少爷梦中吟的诗,你老儿都学去了?

楼主 忧容童子  发布于 2016-02-14 05:28:00 +0800 CST  
不过这个孙晓是很快发现错误,并在论坛里道过歉的,倒也不能责之太过。小说家治学不严,可以说是再创作嘛。


类似的错引、乱引在《英雄志》中还有,那就是卓掌门的诗号“昆仑剑出血汪洋,千里直驱黄河黄”。
原文是“龍泉劍斬血汪洋,千里直驅黃海黃,大禹神功何其偉,洛陽一氣貫扶桑。” 是民国军阀吴佩孚作于第二次直奉战争时期的诗作。(然而具体的出处有待进一步查证,后面我们可以看到,这种网传诗文是很容易出错的)


孙晓的改用,还算是很经典的。类似布袋戏中的出场诗,卓掌门的登场还是很有气势的。一个小小的纰漏,反映了孙晓不通格律的事实,千里直驱黄海黄是木有问题的,然而黄河黄三个平声,“河”字就与上句失对了,所以出律。(上联“斩”改为“出”字,都属仄声,无问题),所以只能说:孙晓把一首北洋军人的律师,改成了江湖人的气势语、打油诗,不过这也适合卓凌昭的身世:读过几年书,“头戴纶巾,腰悬一剑,手摇折扇,直如饱学宿儒”,然而一心都在练剑上,写诗靠的是霸气,而非格律XD

楼主 忧容童子  发布于 2016-02-14 05:42:00 +0800 CST  
下面要来点硬货了:


逸海上人叹道:“没错。那时北条家掌握大权,天皇虽想亲政,却苦无实力,赤板城一战,天皇被俘,惨遭放逐,在流放的路途中,却见到了一颗白樱树上刻着有字,说是:‘天莫舍勾践,时非无范蠡’,后醍醐天皇心里明白,他的反抗已经激起关东豪杰的慷慨之心,有人要为他举义兵了。”众人心头一热,齐声道:“足利尊氏!”


隆庆天下第一卷 第一章 日本晁卿辞帝都

楼主 忧容童子  发布于 2016-02-14 05:44:00 +0800 CST  
‘天莫舍勾践,时非无范蠡’ 非常的热血,我很喜欢,有一天我突然想考证一下他的出处,看看有没有上下文什么的,突然发现孙晓又一次引错了。


让我们看看日文维基百科上的说法吧:
天莫空勾践 時非無范蠡
【書き下し文】天、勾践を空(むな)しうすること莫(なか)れ。時に范蠡無きにしも非ず。
【大意】天は、呉との戦いに敗北し捕らわれた越王・勾践を見捨てなかったように、先帝を見捨てることもありません。勾践に范蠡という忠臣がいたように、先帝を助け出す忠臣が必ず現れましょう。


然后再看水户黄门德川光圀所做的《日本史记》第170卷(网络来源:读秀数据库)




楼主 忧容童子  发布于 2016-02-14 05:54:00 +0800 CST  
这就是著名的儿岛高德的【白樱十字诗】,有趣的是,溥仪的回忆录《我的前半生》一书也谈到了这首诗:(p.235 《我的前半生》 北京:东方出版社 , 2007)




可见日本人侵略我国,在意识形态上的笼络,所动机心不小。

楼主 忧容童子  发布于 2016-02-14 05:59:00 +0800 CST  
不过鉴于《隆庆天下》小说中,此诗是出于逸海上人的转述,只能说逸海上人作为学问僧,这个学问是真心不咋样。话说回来,“天莫舍勾践”确实好听一点,估计孙晓想当然尔就记顺了。

楼主 忧容童子  发布于 2016-02-14 06:01:00 +0800 CST  
自从发现了野狗有这种乱引诗歌的习惯之后,我就开始用心查证了,李奎报的那首“客来闲聊客去眠”我始终觉得不对劲儿:


注一:本章回名「客来闲聊客去眠」,原句取自高丽大诗人「白云居士」李奎报(1168-1241)之诗作,原诗如下:「寂寞禅房古树边,孤灯炉香燃佛前,问僧如何度长日,客来闲聊客去眠」。


隆庆天下第一卷 第六章 客来闲聊客去眠 尾注

楼主 忧容童子  发布于 2016-02-14 06:06:00 +0800 CST  
熟悉古诗的朋友应该能发现,孙晓给出的这首诗,韵律上有很大的问题,“孤灯炉香燃佛前”一句,只有“佛”字一个仄声(平水韵去声),其他全平,而唯一这个去声字,还和上文“古树边”失对(樹也为仄),岂有这样的古诗呢?李奎报虽是朝鲜人,但素有“海东孔子”“海东谪仙”之称,不可能不通诗律,所以我找到韩国的网站,用韩国的古典文献数据库一搜,直接尿了。
(db.itkc.or.kr/itkcdb/mainIndexIframe.jsp)这个韩国古典综合数据库,大部分文献是中文的,可以直接检索阅读,是很妙的:


楼主 忧容童子  发布于 2016-02-14 06:21:00 +0800 CST  
看看这强大的数据库,直接出了原书:
東國李相國全集卷第三
古律詩
訪外院可上人。用壁上古人韻。
方丈蕭然古樹邊。一龕燈火一爐煙。老僧日用何須問。客至淸談客去眠。


李奎报注明了是律诗,这首原版也确实是合律,然而和孙晓的版本用字相差甚多,我花费了超长时间,几乎是一首一首的翻《東國李相國全集》才找到的。

楼主 忧容童子  发布于 2016-02-14 06:23:00 +0800 CST  
我仔细追查下去,发现锅也不能让孙晓一人背,比如这本韩国人自己写的书:《韩国政治经济与外交 》 - 朴钟锦 2013,似乎就引错了。应该不是翻译的问题,所幸他给了出处:一本韩国官方出版的小手册。


楼主 忧容童子  发布于 2016-02-14 06:31:00 +0800 CST  
这个小手册《韩国手册》也可以在读秀上找到,这篇简介韩国诗歌的文章在网络上流传甚广,大家搜“客来闲聊客去眠”,如果不是搜到隆庆天下,基本就是这篇文章了。但这篇文章的明显问题在于,前文引用崔致远的《秋夜雨中》的时候,有诗歌题目(检索非常方便),而这篇李奎报的诗歌,无题目无出处,真是费了我好大功夫才能找到原文


楼主 忧容童子  发布于 2016-02-14 06:35:00 +0800 CST  
所以,问题其实出在这个“韩国海外公报馆”(现名韩国海外弘报院)
孙晓:怪我咯?!


我猜想问题是这样出现的,这种手册最早肯定以韩文写成,然后翻译成多国文字,作为文化外交上的资料。比较
“方丈蕭然古樹邊。一龕燈火一爐煙。老僧日用何須問。客至淸談客去眠。”

“寂寞禅房古树边,孤灯炉香燃佛前,问僧如何度长日,客来闲聊客去眠。”
可以发现两诗大意相同,然用字、句构都略不同,那很可能是翻译人员根据韩文版本自己遣词造句再创作的结果,又或是其他某个不通汉诗格律的人,自己翻译/简化的版本,又或者是韩国民间的篡改版,总之以讹传讹进入了韩国的官方手册(这种东西没有文献出处,通常也不严格考据),继续安在李奎报头上行销海外,硬是把“韩国李白”变成了一个格律不通的打油郎。

楼主 忧容童子  发布于 2016-02-14 06:44:00 +0800 CST  
让我们顺手再来黑一本书:孙霄兵《汉语词律学》




作为一本专门研究格律的专著,引用一首没有出处、没有题目、格律错误的诗作为韩国诗的代表,真不知道这位作者是怎么想的?!从图中注1的态度,也可以看出此人学术上的不严谨。(越南的汉诗千千万,用这么一首“网上可以查到,名字我记不住了”的逗逼诗,到底是什么鬼?)


突然发现这本巨厚的书我还买了,正在我国内的家里,OMG!

楼主 忧容童子  发布于 2016-02-14 06:50:00 +0800 CST  
好了,八了半天孙晓的黑历史,但责任还不是在他。野狗遇到我这么爱查字典的认(da)真(hei)粉(si)丝(mi)也是笑(ku)了吧……


总结:
1.孙晓不通格律,自己写的和改的往往把对的改错…
2.孙晓博闻而不强记,所引诗歌往往极其偏门,不抠门儿去查还真不知道...
3.网络信息不能信,但网络数据库是个好东西,分分钟给你查到原文……

楼主 忧容童子  发布于 2016-02-14 06:53:00 +0800 CST  
“龍泉劍斬血汪洋,千里直驅黃海黃,大禹神功何其大,洛陽一氣貫扶桑。” 这首诗在近年选辑的《中华民国诗千首》中有辑录,题作《游龙门答敬舆先生》:


楼主 忧容童子  发布于 2016-02-14 07:01:00 +0800 CST  
更早的资料显示,他来自于1939年日本人给吴佩孚所写的传记:


张绍曾(1879—1928),字敬舆,1879年10月9日生于直隶大城县。早年留学日本,回国后任北洋督练公所教练处总办。1911年任新军第二十镇统制。武昌起义后,与吴禄贞等举兵反清。1911年11月7日吴禄贞被袁世凯暗杀后,调任长江宣怃大臣,未赴任,潜至上海。1913年被袁世凯任为绥远将军。1916年任北洋政府陆军训练总监。1922年任陆军次长,次年任国务总理,主张迎孙中山入京协商南北统一,为总统曹锟所忌,不久去职,退居天津。1928年遇刺身亡。
看来这是吴佩孚写给同僚的作品,不止有统一中国的雄心,甚至还要“一气贯扶桑”,难怪日本人要特别留意和记录了。

楼主 忧容童子  发布于 2016-02-14 07:06:00 +0800 CST  
前书来源: 《中华民国史资料丛稿 民国人物传 第二卷》 作者: 李新 孙思白,看来是比较可信的考证。
另一本书 《西南军阀史研究丛刊(第五辑)》引证如下:



楼主 忧容童子  发布于 2016-02-14 07:11:00 +0800 CST  
所以大概是可靠的,里面有些小的文字差异,时间问题,这里就先不讨论了,毕竟离题太远。
大家请踊跃举报野狗其他诗歌的错误!!
还有,隆庆天下的两个问题,有必要让孙晓知道,以后出实体书的时候,更完满一点儿,台湾很多读者拿到二十二卷的时候,“见性偈”就已经印错了,岂不遗憾。“客来闲聊客去眠”这里,属于尾注硬伤,装逼失败(虽然一般人看不出来),但是……(现在大家就知道了XD)

楼主 忧容童子  发布于 2016-02-14 07:16:00 +0800 CST  
我建议啊,孙晓还是把《隆庆天下》第一卷第六章名字改成“客至淸談客去眠”。这样又正确逼格也比较高,李奎报这句诗也是有出处的:
陆游/幽居书事
莫叹人间苦不谐,清时有味是归来。
已因积毁成高卧,更借阳狂护散才。
正欲清言闻客至,偶思小饮报花开。
纷纷争夺成何事,白骨生苔但可哀。


应该是化用“正欲清言闻客至”之典故,以写自己之旷达。清谈比闲聊高冷一点。

楼主 忧容童子  发布于 2016-02-14 08:29:00 +0800 CST  

楼主:忧容童子

字数:3065

发表时间:2016-02-14 13:22: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0-11-11 18:54:11 +0800 CST

评论数:214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