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论》阅读摘要——第一卷、第一篇:商品和货币

本贴适用于那些想了解《资本论》理论框架、又没有太多时间通读全文的同志。由于本贴属于“阅读摘要”,同时鉴于很多贴吧里部分小伙伴没有耐心阅读大段的文章,故本贴力求精简。但是,《资本论》的内容相当丰富,绝不限于本贴内容,所以还望有志之士可以通读、细度本书——愿每一位企图消灭人世间所有剥削和压迫的同志都可以掌握Marxism!

楼主 护旗手【凤斋】  发布于 2019-04-09 16:12:00 +0800 CST  
通常来说,要想全面考察一件事物,往往要从质和量两个方面来考察。既然我们决定从以商品为起点来讨论资本主义的经济关系,那首先也要分清商品的质和量。
商品的质:只有有用的东西才能成为商品,故商品的质是其本身、是其物质形态——使用价值
商品的量:商品不仅有用,而且必须用于交换。而若要做到交换、进而若要做到“等价交换”,就必须找到一个所有商品都具备的、共同的单位,这个共同的单位使商品的质相同,即商品的价值。

楼主 护旗手【凤斋】  发布于 2019-04-09 16:19:00 +0800 CST  
劳动首先表现为具体劳动,即合乎目的的、需要特定的流程和方法的劳动。显然,这种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
但是,不管什么样的劳动都是人类劳动,都是一定时间内,人体肌肉、神经元等等的耗费,因而劳动还表现为一种抽象劳动。
任何商品,无论其使用价值如何,都是这种抽象劳动的产物。

楼主 护旗手【凤斋】  发布于 2019-04-09 16:26:00 +0800 CST  
价值也要从质和量两个角度考察:
价值的质——抽象劳动;
价值的量——抽象劳动的量——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抽象劳动的量如何计量?
例如,在整个市场中,只有一个人会蒸馒头,假设是一小时一个,那这个市场中的馒头就是一小时一个。如果有无数个蒸馒头的人,那生产馒头的抽象劳动量由他们相互竞争达成,即是一个加权平均量。对于买馒头的人来说,他们会优先选择便宜的馒头买,即优先选择包含劳动量少的馒头购买。如果在一个供求平衡的市场中,那么这种竞争会使得包含劳动较多的卖家降价、使得包含劳动较少的卖家涨价,最终达成一种均价,即“社会必要”。
其次,在一定的社会中,生产力水平是一定的,例如蒸馒头,总是需要特定的步骤,无论是谁,都不能不通过往面粉里加水而使面粉变成馒头。因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即“当时整个社会生产某物的必要劳动时间”。

楼主 护旗手【凤斋】  发布于 2019-04-09 16:38:00 +0800 CST  
注:
1、有使用价值不一定有价值——人类劳动生产、并用于交换的使用价值才有价值;
2、有价值一定有使用价值——有用的劳动才算劳动
3、价值和使用价值对立统一(这点我们下面再说)

楼主 护旗手【凤斋】  发布于 2019-04-09 16:54:00 +0800 CST  
综上:
商品的质——使用价值——由具体劳动生产
商品的量(交换比例)——价值——由抽象劳动生产


价值的质——抽象人类劳动
价值的量——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华丽的分割线………………
那么价值的表现形式是什么样的能?

1、简单形式:例如,10个馒头“值”1双袜子
显然,馒头不能自己表现自己的价值——10个馒头“值”10个馒头——这样毫无意义。
那么,馒头有什么来表现自己的价值呢?由袜子。即某件商品的价值,由与其交换的另一家商品的使用价值表现。
这样,馒头的价值表现为“相对价值”、袜子则表现为“等价物”

楼主 护旗手【凤斋】  发布于 2019-04-09 17:04:00 +0800 CST  
2、扩大的价值形式:一种相对价值有无数种等价物。如:10个馒头值1双袜子、值1瓶可乐、值两支铅笔……
3、一般等价形式:无数种相对价值形式由一种等价物表现。如:1双袜子值10个馒头、1瓶可乐值10个馒头……
4、货币形式:一般等价物由贵重金属构成。


当价值的表现形式确定之后,接下来便可进行交换了
………………华丽的分割线………………
交换过程:
1、a量使用价值A与b量使用价值B交换,其中,价值(a)=价值(b)
2、交换过程的开端:分工和私有制。一个家庭内部,比如男耕女织,是没有商品交换的。
3、发展:随着市场的扩大,随着交换产品的丰富,一般等价物开始出现,并逐步确立为货币。

楼主 护旗手【凤斋】  发布于 2019-04-09 17:17:00 +0800 CST  
本楼分析一下货币
1、价值尺度:
——一定量的金(货币)中包含一定量的抽象劳动——金(或者其他作为一般等价物的贵重金属)本身的量化标准成为价格标准,如古代中国的“秦半两”、“汉五铢”等等;
——想象的或观念的货币(价格)——作为卖方,在出售自己的商品之前,会按照自己的经验等等条件,估计一个货币数目,这个货币数目即为价格。因此,
——价格不完全表现价值——由于是估计的,所以通常会有偏差,但长期来看这个偏差会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即价值规律!!!
2、流通手段:
①商品的形态变化:商品A—货币—商品B,即卖出A获得货币,再用这些货币买入B
②流通商品的价格总额和货币流通的平均速度决定流通手段的量,“货币流通的平均速度”即“每个货币的平均流通次数”
③由于流通过程中的磨损,流通手段的金同价格标准的金相分离(即货币变得不足值),如此,流通手段(铸币)由价值符号(纸币)代替。


综上:
同时具有价值尺度与流通手段的商品成为货币
如果商品的形态变化发生中断,货币还可用于贮藏(存款)和支付(延期付款);
世界贸易过程中,货币(金)还可充当世界货币

楼主 护旗手【凤斋】  发布于 2019-04-09 17:36:00 +0800 CST  
由无数私人劳动构成的社会劳动,反过来决定私人劳动的性质——由价值来决定使用价值的社会现象称为“商品拜物教”。
一个蒸馒头的厨师,馒头本身是由他来蒸的,是他创造的馒头。可是,在市场经济中,他只有不断的创造出可以卖得出去的馒头,他才能生存,因而世界发生了颠倒,馒头决定了厨师。
当商品的价值由一般等价物,进而由价值符号代替时,价值符号变成了人的符号,商品拜物教变成了拜金主义!

楼主 护旗手【凤斋】  发布于 2019-04-09 17:40:00 +0800 CST  
说明:
商品中的对立统一——价值和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和具体劳动、社会劳动和私人劳动
价值(抽象劳动)和使用价值(具体劳动),二者统一于同一商品,使用价值是价值的搬运工;二者又相互对立,一个卖馒头的人不能把一个馒头吃了再卖,或者卖完再吃。同样,一个人类活动只有合乎目的、生产使用价值才算劳动,因而才算抽象劳动;反之,一个抽象的劳动只有在同时具备具体形式的时候才能算劳动。
当一般等价物(货币)出现后,这种商品内部的对立变成了商品外部的对立,即人和人的对立——买卖对立
当每个商品所有者拿着自己的商品去市场中出售时,实际上是他以自己的私人劳动同整个市场中的社会劳动交换,在生产关系中,这表现为私人生产和社会生产的对立。如果考虑到生产是基于一定的生产资料,则表现为:
生产资料私有制和社会化大生产之间的矛盾——这构成资本主义社会(市场经济)的基本矛盾
这种矛盾反映到上层建筑中去,一方面,普罗大众构成市场中的大多数,另一方面普罗大众在市场中出售自己的劳动力。因此,这种基本矛盾表现为主要矛盾:
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楼主 护旗手【凤斋】  发布于 2019-04-09 17:52:00 +0800 CST  
商品——交换过程——货币或商品流通
接下来,货币转化为资本(下一篇)


本贴内容到此结束

楼主 护旗手【凤斋】  发布于 2019-04-09 17:55:00 +0800 CST  

楼主:护旗手【凤斋】

字数:2591

发表时间:2019-04-10 00:12: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0-04-20 20:50:06 +0800 CST

评论数:98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