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科普】唯生产力论的破产



楼主 利拉斯风行斯基  发布于 2016-08-21 09:10:00 +0800 CST  
首发于苏联吧,起因是如一楼图上这样,某吧务表示中国达不到社会主义需要的生产力。因此我专门查阅大量资料,用翔实可靠的数据多角度驳斥了这个观点。
以下正文

楼主 利拉斯风行斯基  发布于 2016-08-21 09:12:00 +0800 CST  
马克思说过社会主义首先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建成?
中国没有经历过资本主义阶段,社会主义所需要的物质是完全达不到的?
这两个观点纯属此吧务个人的无耻言论,和马克思完全无关。
我们看马克思原话是怎么说。:
关于“社会主义首先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建成”,实际上是文盲对《共产主义原理》当中的一段话以讹传讹的结果:
第十九个问题:这种革命能不能单独在一个国家发生?

答:不能。单是大工业建立了世界市场这一点,就把全球各国人民,尤其是各文明国家的人民,彼此紧紧地联系起来,以致每一国家的人民都受到另一国家发生的事情的影响。此外,大工业使所有文明国家的社会发展大致相同,以致在所有这些国家,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都成了社会上两个起决定作用的阶级,它们之间的斗争成了当前的主要斗争。因此,共产主义革命将不是仅仅一个国家的革命,而是将在一切文明国家里,至少在英国、美国、法国、德国同时发生的革命,在这些国家的每一个国家中,共产主义革命发展得较快或较慢,要看这个国家是否有较发达的工业,较多的财富和比较大量的生产力。因此,在德国实现共产主义革命最慢最困难,在英国最快最容易。共产主义革命也会大大影响世界上其他国家,会完全改变并大大加速它们原来的发展进程。它是世界性的革命,所以将有世界性的活动场所。


很显然,“红色的苏维埃”并没有阅读过原文。首先,这段话强调的是联系性,国际协作性。“世界市场……把全球各国人民,尤其是各文明国家的人民,彼此紧紧地联系起来,以致每一国家的人民都受到另一国家发生的事情的影响。”
即,这种革命一旦发生就不可能是只存在于一个国家的,而是世界的。
然后我们来看,为何是“至少在英国、美国、法国、德国同时发生的革命”
紧接着就说了:“在这些国家的每一个国家中,共产主义革命发展得较快或较慢,要看这个国家是否有较发达的工业,较多的财富和比较大量的生产力。因此,在德国实现共产主义革命最慢最困难,在英国最快最容易。”
我们可以看到,连因此都出来了,所以很显然,“德国实现共产主义革命最慢最困难,在英国最快最容易”这个结论是基于当时的现实状况再按照“这个国家是否有较发达的工业,较多的财富和比较大量的生产力”来判断的。于是我们来看看写作时间:1847年10月
……………………
………………
…………
……
1847年,是十月革命的70年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102年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灭亡的131年前,是今天的169年前!
这意味着什么?

统计数据说话。

楼主 利拉斯风行斯基  发布于 2016-08-21 09:12:00 +0800 CST  
首先我们看看恩格斯写《共产主义原理》这一年,实现共产主义革命最快最容易的英国和最慢最困难的德国分别是什么水平。
资料来源:

先看工业最重要的标志:钢铁和煤炭。




1847年,德国铁矿石产量为629千吨,而英国没有数据,而且长期缺少数据,大概是因为英国并不产出铁矿。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英国长期是铁矿石的进口国。

楼主 利拉斯风行斯基  发布于 2016-08-21 09:12:00 +0800 CST  
然后是炼钢和带动蒸汽机必要的煤。


1847年,德国黑煤产出为4.6百万吨,褐煤1.5百万吨,英国不分种类的共产出59.3百万吨。

楼主 利拉斯风行斯基  发布于 2016-08-21 09:12:00 +0800 CST  
于是,这些铁矿石和煤炭,最终产出的结果是:



1847年,德国生铁产量230千吨,英国2000千吨。
至于基于这些生铁所生产的钢……


原著中并没有1860年以前的数据。但是我们根据德国的原钢产量从1870年的126千吨提高到1979年的510千吨,英国的原钢产量从1871年的224千吨提高到1879年的1025千吨我们可以估计出,德国在1850年的原钢产量应该不超过100千吨,而英国在1850年以前的产量应该不超过300千吨(这样的猜测已经很保守了,仅仅是去掉零头——20年的增长仅仅是一个零头?按照这里体现出来的增长率,很有可能在1847年德国原钢产量不超过10千吨,而英国也不超过50千吨)。

楼主 利拉斯风行斯基  发布于 2016-08-21 09:13:00 +0800 CST  
谈工业自然也少不了化工,我们来看硫酸。



1847年德国和英国的硫酸产量不详,而且从很多国家的统计数据看产量还不是单调递增的。所以我们大致以表中最小值做参考,即德国的1867年的75千吨和英国1870年的590千吨。

楼主 利拉斯风行斯基  发布于 2016-08-21 09:13:00 +0800 CST  
我们再看看其他领域。








1847年,德国和英国的原油,天燃气,发电量,以及铝的产量是:0,0,0,0。
好,我承认以上四个数据是我没事找事。近代石油工业是19世纪50年代才诞生的,之前的石油产量可以忽略不计,天燃气更是如此。1866年有了西门子的第一台实用发电机。至于电解铝,1886年才出现了电解铝工业。
在这里我只是用这四个对于现代工业至关重要的四种产业来提示一下大家:1847年哪怕最先进的工业放在今天也只是个笑话。

楼主 利拉斯风行斯基  发布于 2016-08-21 09:13:00 +0800 CST  
现在我们还是回到话题,看一些比较有意义的数据,比如交通:



由于德国缺少绝对的船只数量,所以我们来看排水量:1847年,德国的登记船只不分帆船和汽船总排水量在400到500千吨之间,而英国1847年的登记船只帆船3326千吨,汽船160千吨。

楼主 利拉斯风行斯基  发布于 2016-08-21 09:13:00 +0800 CST  
然后是铁路。





1847年,德国铁路客运量547百万乘客·公里,英国铁路客运量46.9百万乘客·公里。在这里我解释一下这个单位,以防有人可能不理解:每乘客·公里就是一个人在火车上坐了一公里。一个人坐了100公里是100乘客·公里,十个人坐了10公里也是100乘客·公里。相比人·次,这个单位更能反映整个铁路客运业的规模。

楼主 利拉斯风行斯基  发布于 2016-08-21 09:13:00 +0800 CST  
至于货运





数据里没有1850年以前的,我们就以表中最早出现有效数据的做参考吧:1850年,德国铁路货运303百万吨·公里,1856年,英国铁路货运量共64.8百万吨,里程不详。和前面一样,1吨·公里指把一吨货物运输一公里,100吨运输1公里和1吨运输100公里都是100吨·公里。

楼主 利拉斯风行斯基  发布于 2016-08-21 09:14:00 +0800 CST  
现在我们来看看更加贴近民生的。







虽然没有1847年,但是我们可以看1834年和1952年:德国625到900千个棉纺锭,英国10000到20977千个棉纺锭。这真是个悬殊的差距!
可能有人不知道棉纺锭是什么:棉纺锭就是纱锭,把纤维捻成纱并绕在一根锭子上,一般是用来描述纱厂规模用的。附图一张:




楼主 利拉斯风行斯基  发布于 2016-08-21 09:14:00 +0800 CST  


虽然麻布在现在比较少见了,但是在当时还是很重要的。虽然缺少1847年的德国麻纱产量,但是根据表上的数据大概可以判断各国数据浮动都不大,因此有理由认为德国为50千吨左右,而英国是129千吨。

楼主 利拉斯风行斯基  发布于 2016-08-21 09:14:00 +0800 CST  
事实上还有很多可以列举的项目,但是在这里我们就只选择上面谈到的来说。
先以一个表格的形式总结一下:




德国 英国
1847年铁矿石产量(千吨) 629 —
1847年煤产量(百万吨) 6.1 59.3
1847年生铁产量(千吨) 230 2000
1871年原钢产量(千吨) 143 334
1870年硫酸产量(千吨) 43 590(1871年)
1847年登记船只帆船和汽船总排水量(千吨) 400-500 3486
1847年铁路客运量 547百万乘客·公里 46.9百万乘客
1850年铁路货运量 303百万吨·公里 64.8百万吨
1834到1952年棉纺锭(千) 625到900 10000到20977
1847年麻纱产量(千吨) 50 129
(由于百度不能发表格所以表格用截图形式展示,上面是复制的文字,帮助伸手党用来复制粘贴。)

总结了这么多,我们就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哪怕生搬硬套唯生产力论这样一个并不符合马克本意的理论来说,只要每年生产629千吨铁矿石,59.3百万吨煤2000千吨生铁,334千吨钢,590千吨硫酸,129千吨麻纱;每年铁路客运量547百万乘客·公里,铁路货运量303百万吨·公里;共持有3486千吨排水量的船,20977千个棉纺锭,那么,就已经进入“最快最容易”实现共产主义革命的国家行列了。

楼主 利拉斯风行斯基  发布于 2016-08-21 09:14:00 +0800 CST  
于是,我们来看今天的中国。
1917年的俄罗斯,1949年的中国,1978年的中国,我都不说了。
我只说今天的中国,因为今天才是最有意义的。
接下来引用的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













同样地,我们来做一个表格:


中国2014 英国 中/英值
煤(亿吨) 38.74 0.593 65.32883642
钢(万吨) 112513.12 33.4 3368.656287
硫酸(万吨) 8901.55 59(1871年) 150.8737288
铁路客运(万人) 235704.4 4690 50.25680171
铁路货运(万吨) 381334 6480 58.84783951
棉纱产量(万吨) 3379.20 55.7(1935年)* 60.66786355
*由于没有查到今天的中国棉纱锭总量,只有每年的建设、新增,所以改为用棉纱产量比较。上面没有列出英国棉纱产量,因为书中英国棉纱产量的第一个数据就是1935年的。
这个中/英就是用中国产量和英国产量做比较。按照唯生产力论者的逻辑,产能越高越接近共产主义革命的条件,那么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相比1847年的英国,2014年的中国
在煤炭的方面比1847年“发生共产主义革命最快最容易”的英国容易65倍,
在钢铁的方面比1847年“发生共产主义革命最快最容易”的英国容易3368倍,
在硫酸的方面比1847年“发生共产主义革命最快最容易”的英国容易150倍(1871年的英国),
在客运的方面比1847年“发生共产主义革命最快最容易”的英国容易50倍,
在货运的方面比1847年“发生共产主义革命最快最容易”的英国容易58倍,
在棉纱的方面比1847年“发生共产主义革命最快最容易”的英国容易60倍(1935年的英国!)。

楼主 利拉斯风行斯基  发布于 2016-08-21 09:14:00 +0800 CST  
哦,当然,比较不会这么结束的。因为我在查阅数据之前就知道:一定会有一批表面上爱国口号喊的比谁都响,心里却无比鄙夷中国劳动人民的人牢牢抓住“人均”这个救命稻草,只要一提人均,仿佛拒绝全世界一切的先进制度都是理所当然的!
好!人均就人均!现在我们就来看人口!




选取更接近1847年的1851年,英国总人口为英格兰和威尔士的17928千人+2889千人的苏格兰+6552千人的爱尔兰*,共27369千人,即2736.9万人。(*爱尔兰于1801年并入联合王国,直至1921年才独立,分为爱尔兰共和国和北爱尔兰。)
中国2014年年末136782万人。不难算出,中国2014年人口为1851年英国的49.97倍。
……………………
………………
…………
……
49.97!
我想这一刻,一定有无数的“爱国者”在捶胸顿足。为什么英国人不少生那么一点!少生一点人均大法就要胜利了!就因为两百年前那些英国人不负历史责任多生了那么些人,直接导致了今天人均大法的破产!

楼主 利拉斯风行斯基  发布于 2016-08-21 09:15:00 +0800 CST  
然而这并不是微小的差距。原因很简单:英国这个人口仅仅是联合王国人口而不是大英帝国人口,但是大英帝国的殖民地与本土之间是没有关税的(至今英联邦国家之间还有很多贸易优惠),也就是说,联合王国的工业密集程度,是基于大英帝国广大殖民地农产品的供养才实现的。
我们继续看城市人口统计:






我们可以看到,在当时的欧洲,伦敦以2665千人的人口在主要城市人口的列表中高居榜首,紧随其后的巴黎1053千人的人口名列第二,还不到伦敦的一半!

楼主 利拉斯风行斯基  发布于 2016-08-21 09:15:00 +0800 CST  
用农业反过来比一下就知道了:



虽然没有1847年英国农业数据,但是我们可以看出:自1815年以来,法国的农业产出是总体稳定,小幅上升的。而英国则反过来,除了燕麦小幅上升,其他全部大幅下降!甚至用耕地面积变化也能反映这一点:




整个19世纪,法国的耕地面积总体保持稳定,而英国则是表现出缓慢萎缩的态势。很显然,更多的土地被用在了工业上。
这就说明联合王国是随时间推移越发依赖粮食进口的。关于玉米贸易的统计就能说明情况:19世纪初,英国还能出口玉米,到了19世纪中叶,英国的玉米就完全依赖进口了。


楼主 利拉斯风行斯基  发布于 2016-08-21 09:15:00 +0800 CST  
所以说,中国和英国比,那些比英国容易多少倍的数字,不仅没有水分,反而是英国的水分太大——人均大法的信徒,你敢用大英帝国和中国比人均吗?要知道,大英帝国可是包括印度的!






(1850年印度总人口223百万人,当时的印度同时包括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

所以说,基于唯生产力论,中国在“容易发生共产主义革命的”水平上,并不是以微弱优势战胜1847年的英国,而是全方位地碾压1847英国。一旦被殖民地的人口拉平均,大英帝国的人均和中国比连个渣都不是!

以上是基于唯生产力论的解释,即哪怕按照毫无意义的唯生产力论,也能支持中国早已充分拥有发生共产主义革命的条件。

楼主 利拉斯风行斯基  发布于 2016-08-21 09:15:00 +0800 CST  
那么,共产主义革命的实际条件到底是什么呢?其实同样在所谓“发达优先论”的《共产主义原理》里,只可惜断章取义的人从来不会去看:
-----------------------------------------

第十二个问题:工业革命进一步产生了什么结果?

答:大工业创造了像蒸汽机和其他机器那样的手段,使工业生产在短时间内用不多的费用便能无限地增加起来。由于生产变得这样容易,这种大工业必然产生的自由竞争很快就达到十分剧烈的程度。大批资本家投身于工业,生产很快就超过了消费。结果,生产出来的商品卖不出去,所谓商业危机就到来了。工厂只好关门,厂主破产,工人挨饿。到处出现了极度贫困的现象。过了一段时间,过剩的产品卖光了,工厂重新开工,工资提高,生意也渐渐地比以往更好起来。但这是不会长久的,因为很快又会生产出过多的商品,新的危机又会到来,这种新危机的过程和前次危机完全相同。因此,从本世纪初以来,工业经常在繁荣时期和危机时期之间波动。这样的危机几乎定期地每五年到七年发生一次,每一次它都给工人带来极度的贫困,激起普遍的革命热情,给整个现存制度造成极大的危险。

第十三个问题:这种定期重复的商业危机会产生什么后果?

答:第一,虽然大工业在它的发展初期自己创造了自由竞争,但是现在它的发展已经超越了自由竞争的范围。竞争和个人经营工业生产已经变成大工业的枷锁,大工业必须粉碎它,而且一定会粉碎它。大工业只要还在现今的基础上进行经营,就只能通过每七年出现一次的普遍混乱来维持,每次混乱对全部文明都是一种威胁,它不但把无产者抛入贫困的深渊,而且也使许多资产者破产。因此,或者必须完全放弃大工业本身(这是绝对不可能的),或者大工业使建立一个全新的社会组织成为绝对必要的,在这个新的社会组织里,工业生产将不是由相互竞争的单个的厂主来领导,而是由整个社会按照确定的计划和所有人的需要来领导。
第二,大工业及其所引起的生产无限扩大的可能性,使人们能够建立这样一种社会制度,在这种社会制度下,一切生活必需品都将生产得很多,使每一个社会成员都能够完全自由地发展和发挥他的全部力量和才能。由此可见,在现今社会中造成一切贫困和商业危机的大工业的那种特性,在另一种社会组织中正是消灭这种贫困和这些灾难性的波动的因素。
这就完全令人信服地证明:
(1)从现在起,可以把所有这些弊病完全归咎于已经不适应当前情况的社会制度;
(2)通过建立新的社会制度来彻底铲除这些弊病的手段已经具备。

-----------------------------------------

所以说,这个共产主义需要的生产力,不是什么未来的可控核聚变和量子计算机,而是当时就具备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自从囊括了全世界以来,就到了它的生产力容纳极限,再也不可能有更多的消费被拓展出来了,它必须被一种不为了货币资本积累的经济制度取代。

楼主 利拉斯风行斯基  发布于 2016-08-21 09:15:00 +0800 CST  

楼主:利拉斯风行斯基

字数:7428

发表时间:2016-08-21 17:10: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7-02-09 18:52:07 +0800 CST

评论数:247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