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人对钝头弹的误解

一楼防和谐。

楼主 KS12型  发布于 2018-01-18 19:16:00 +0800 CST  
美国人1953年对苏制武器的测评报告:
“这种(令人困惑的)设计,被认为主要是用来对付大倾角装甲,此外对付(苏联)自产的高硬度钢,以及低温环境下的钢板也有很好的效果(未适当热处理的钢铁在低温下会显得更脆弱)。
大倾角钢、硬钢和脆性钢对于这种钝头形的炮弹没有很好的抵抗力。当然这种情况下,炮弹击穿钢板的路径更加垂直于装甲表面而非沿着原有的弹道前行。也就是说,在穿甲过程中,炮弹“立了起来”并且“选择”了一条更短一些的“路径”来“通过”装甲板,这一点上钝头弹就和尖头弹不一样了。一般而言,所谓“APC”里面的C字的主要作用在于炮弹和装甲接触瞬间保证弹头的完整性不受损。结果呢,苏联人的弹头不带风帽(作为解决办法他们有钝头弹)。”

美国人认为苏制钝头弹“主要是用来对付大倾角装甲”的。这个显然是搞错了,苏联人在30年代普及钝头穿甲弹时,大倾角装甲还没有流行起来。钝头弹是用来对付高硬度装甲的,防跳弹只是副产品。
当然了,美国人也发现钝头弹对高硬度装甲有更好的效果。不过他们认为主要是钝头“保证了弹头的完整性不受损”,和被帽的原理一样,并没有发现钝头弹最重要的原理——瞬时高温剪切和冲塞。


楼主 KS12型  发布于 2018-01-18 19:18:00 +0800 CST  
”据推测,弹头边缘带有的圆形凹槽,可能是为了在打击斜面装甲时造成更多碎片进行有效杀伤而做出的处理。因此(为了对付斜面装甲)尖头弹被改成了相对平坦的外形。而对付小倾角(近乎垂直)的装甲时,反而是尖头弹更为有效一些。原因在于:带凹槽的(钝头)弹在撞击装甲时的弯曲力矩和瞬间压力会更小一些,但这同时也降低了它对于垂直装甲的侵彻力。不过综合来说,(带槽的)钝头弹的应用性会更为广泛一些。因为大部分尖头弹可以解决的目标用钝头弹也不会表现很差,而且(带槽)有助于提高钝头弹的穿甲能力。“

美国人认为“圆形凹槽”的作用是“造成更多碎片”。其实断裂槽的作用是控制弹头的断裂位置,保护药室。显然,断裂槽对穿甲是没有帮助的,美国人又一次脑补错了。
这里提到了“大部分尖头弹可以解决的目标用钝头弹也不会表现很差”,这点可能跟钝头弹的一个特性有关。钝头弹在撞击装甲表面时,会使装甲的金属相性改变为马氏体,硬度变高,韧性变差,更容易被冲塞。当然,如何装甲本来硬度就很低,转为马氏体后也硬不到那里去。


楼主 KS12型  发布于 2018-01-18 19:19:00 +0800 CST  
”弹体经过热处理后达到了洛氏硬度 C50的标准。这和国内的C60-63的标准比起来明显软了一些(尤其是弹体前部)。顺带一提,美国生产的穿甲弹所使用的合金钢内部掺入了0.50—0.60%的碳元素以保证硬度。这样做目的在于防止冲撞过程中的弹体变形和碎裂,尤其是在对付小斜面装甲时。
在工艺上可以发现苏联人将弹药的硬度统一制作到C50的硬度水平。当然一个例外就是85mm弹药(C25)。国内的水平是尖头部位C60-63,到底部大约是C45。这种(不同硬度处理)方法可以保证穿甲过程中弹体的整体完整,虽然这时候弹头已经碎得差不多了。”

美国人表示对苏制穿甲弹的硬度较低表示不解。先说一下美制穿甲弹为什么要加入更多的“碳”。因为美制装甲硬度很低,韧性很好,所以不容易产生冲塞破坏,但穿透阻力小,不能有效对抗尖头弹。而另一方面,尖头弹在击中装甲表面时,会有一些变形,使口径变大,穿透阻力有所增加。为了控制变形程度,美国人在穿甲弹中加入更多的“碳”,增加了硬度。同时,“碳”也使弹头韧性变差,高速碰撞装甲时容易碎裂,所以美制无帽穿甲弹通常不装药(反正炸不响,不如增加弹体强度,减少穿透阻力)。当遇到高硬度装甲或倾斜装甲时,这种含碳量比较高的无帽穿甲弹表现就很差了。1942年3月,英军在北非对缴获的坦克进行实弹测试,发现M2发射的M72穿甲弹只能在500米距离击穿50mm表面硬化装甲。那么,苏制穿甲弹的低硬度显然是为了防止弹体碎裂了,特别是对抗撞击倾斜装甲时的切向剪应力。
这里还提到钝头弹在穿甲过程中“碎得差不多了”,这应该是断裂环的正常工作。


楼主 KS12型  发布于 2018-01-18 19:21:00 +0800 CST  
"而当对付大斜面装甲时,无论合金成分和物理特性如何,整块的尖头弹在撞击的一瞬间会导致尖头破裂,而这种(尖头撞成钝头)状态下,对付斜面将会很有效。考虑到尖头会被撞碎这一情况,俄国人使用的钝头弹也许就显得没那么必要了。当然,在使用APHE弹种时,钝头弹对于保证爆炸部的贯通、碎片杀伤穿透装甲而言是十分有效的。"

美国人歪打正着地发现,他们的高碳尖头弹在对付倾斜装甲时有特效。这是因为“在撞击的一瞬间会导致尖头破裂”,变成钝头。因此,他们认为苏联人为了对付倾斜装甲而使用垂直穿深比较差的钝头弹“显得没那么必要了”。抛开苏联人用钝头弹的动机不谈,就对付倾斜装甲这个问题上,并不是所有情况下都能使尖头弹在合适的位置断裂的,着速、倾角、装甲硬度都会产生影响,加上没有专门的断裂槽,所以这个断裂位置是不可控的。这种尖头磕成钝头的手段,适用范围相当有限。

由此可见,美国人直到50年代还对30年代的苏制钝头穿甲弹有很多误解。

楼主 KS12型  发布于 2018-01-19 09:35:00 +0800 CST  
补充一下:
美国测试资料来自吧友的翻译资料,贴子名字是:【自虐自翻】美国对苏联二战武器的测评系列
穿甲弹资料来自2012年北京理工出版的《弹药学》

楼主 KS12型  发布于 2018-01-20 11:43:00 +0800 CST  
测评报告原文:

2楼部分:

3楼部分:

4楼和6楼部分:


楼主 KS12型  发布于 2018-01-23 14:17:00 +0800 CST  
@M10A1TDs关于美国人对钝头弹的理解在这里。

楼主 KS12型  发布于 2018-02-17 12:47:00 +0800 CST  
补上,M72对表面硬化装甲表现不佳的一段。


楼主 KS12型  发布于 2018-03-07 21:00:00 +0800 CST  
楼主重新思考了一下,发现对T33的第一印象是正确的,美国人的运气真是非常好。首先,正常来说,给弹丸进行表面硬化处理是不可取的,因为这会使弹丸提早碎裂,不利于穿甲。其次,弹丸材料含碳量高,较脆,应力扩散得快。然后,T33没有断裂槽,应力会不受控地在整弹扩散。然而,美国人给T33装风帽的方式是焊接(苏制风帽是卡口),焊点附近因受热重新回到奥氏体。而就是这一圈奥氏体,起到了断裂槽的作用。应力波在马氏体与奥氏体介面被反射,使弹丸沿焊缝断裂,弹丸变成了钝头。由前文可见,即使是50年代,美国人在这方面的理论水平还不足以支撑这个原理,所以只能归功于运气了。。。

楼主 KS12型  发布于 2018-03-28 13:16:00 +0800 CST  
日本人很早就知道钝头弹对FHA的优异表现了。


楼主 KS12型  发布于 2018-06-30 13:06:00 +0800 CST  


关于钝头弹的泛用性,11426只给出了对大倾角装甲和高硬度装甲效果很好,特别认为是针对大倾角装甲的。但是,从其原理来说,钝头弹的多用途性远不止于此。
无帽尖头弹——优点:低硬度甲;缺点:高硬度甲、表面硬化甲、大倾角
被帽尖头弹——优点:低硬度甲、表面硬化甲;缺点:高硬度甲、双层高硬度甲(或双层表面硬化甲)、大倾角
钝头弹——优点:高硬度甲、表面硬化甲、双层装甲、大倾角;缺点:低硬度甲
那么显然,钝头弹的泛用性是最强的。德国人在战争后期使用低硬度装甲也很有针对性。对此,苏联人的回应是从44年开始配发K后缀的无帽尖头弹。钝头弹配尖头弹,已经没必要用被帽弹了。
至于战后,各国坦克装甲都大量使用镍,韧性好,不易冲塞,而且钝头弹对T/D值比较敏感,所以自然可以用被帽弹代替了。不过,由于钝头弹对大倾角装甲效果好,美苏两国战后仍用了相当长时间的钝头弹。

楼主 KS12型  发布于 2018-08-06 17:07:00 +0800 CST  

楼主:KS12型

字数:2811

发表时间:2018-01-19 03:16: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0-03-03 14:29:22 +0800 CST

评论数:216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