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隐 性 思 想

题记1:个人认为中国哲学以“共性”为最高词义,共性:共同的性质、特性(共性以“道”为名)。“共性”之下,三种研究方法:认知、对比和类比。(除此三种方法之外别无其他(不知道这样说对不对,请指正。))
1、认知:知道什么是什么,知道什么不是什么。
2、对比:区别其不同。长短、高矮、胖瘦、前后、左右……
3、类比:类推和比拟(比喻)。类推是一种,比拟、比喻又是一种。
认知其本质,对比其区别,类比其未来。
这三种方法是层级式的排列,先认知,后对比,然后类比。以认知为基础,以对比为间隙,以类比为运用。
题记2:语文,是语言和文学、文化的简称,包括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语文以表述一种认知或关系而存在,兼有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而成(离开小学好久了,应是这样)。

楼主 凡可生  发布于 2017-06-05 08:53:00 +0800 CST  
故事一则:
濠梁之辩(以下文字摘自百度)
庄子和同乡的朋友惠施在濠水的一座桥梁上散步。
庄子看着水里的儵鱼说:“儵鱼在水里悠然自得,这是鱼的快乐啊。”
惠子:“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呢?”
庄子:“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呢?”
惠子:“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你不是鱼,你不知道鱼儿的快乐,也是完全可以断定的。”
庄子:“请回到我们开头的话题。你说:‘你怎么知道鱼快乐’这句话,就是已经知道了我知道鱼的快乐而问我,而我是在濠水河边上知道的。”
以下为设想,笔者自己添加的一段对话。
惠子:“请再回到我们开头的话题,我听到你说‘在水里悠然自得,这是鱼的快乐啊’。对于你的这句话我不能感知,听到不是知道,故有‘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呢?’一问。对于这个疑问,你主观的把我的听到和听到之后的不理解而引起的反问定义为知道,故而有了‘你在哪知道?’而不是‘你怎么知道?’的回答。”
惠子:“把说过的、我听到的你的话作为一个已成的隐性条件,不加以明晰和校验,转移话题、答非所问、避实就虚,这就是你的隐性逻辑思想。”

楼主 凡可生  发布于 2017-06-05 08:54:00 +0800 CST  
已成的隐性思想,早于《庄子》的《中庸》、《大学》中也是可以洞察。
《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明明德:明已明之德。故而“止”于至善。
《中庸》: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不成道,何以教?
庄子、曾子、子思的文章皆有已有隐性的思想的存在,《论语》中也多是结论性的语句,没有原因、没有过程。这些现象说明着当时隐性思想已经深存于士子的思想、文章之中,因何如此?根在哪?笔者认为《道德经》是一个节点。

楼主 凡可生  发布于 2017-06-05 08:54:00 +0800 CST  
在笔者看来,《道德经》与《老子》不同,《道德经》指的是八十一章的版本,以马王堆出土的帛甲本为代表,帛乙本、河上公本、王弼本等八十一章结构紧随帛甲之后,无有格局上的超越。《老子》指的是楚简本和其他高于帛甲思想的版本,从现有的资料来看,以楚简为代表。《道德经》虽延续的是《老子》的思想,却是有很大的业力,也就是本文的主讲——隐性思想。笔者也是欲以此中区别将《道德经》与《老子》二者加以区分。
马王堆出土的帛书甲本的德篇的第二章,通行本的第三十九章: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霝,浴得一以盈,侯王得一而以爲正。亓致之也:胃天毋已清將恐蓮,胃地毋已寧將恐發,胃神毋已霝將恐歇,胃浴毋已盈將恐渴,胃侯王毋已貴以高將恐。故必貴而以賤爲本,必高矣而以下爲基。夫是以侯王自胃孤寡不穀,此亓賤之本與?非也。故致數與无與。是故不欲祿祿若玉,硌硌若石。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霝,浴得一以盈,侯王得一而以爲正。亓致之也:胃天毋已清將恐蓮,胃地毋已寧將恐發,胃神毋已霝將恐歇,胃浴毋已盈將恐渴,胃侯王毋已貴以高將恐。
取其共性:得一己清,内一己混。
具体的说:得外一而己清,内为一而己混。
此章完整的注解:得外一而己清,内为一而己混。混者有二,大者为下。

楼主 凡可生  发布于 2017-06-05 08:55:00 +0800 CST  
从“得一己清,内一己混。得外一而己清,内为一而己混”这样的共性理解来看,这个“外一”就是己清的源头,这个“内一”就是自己混浊的原因。“外一”入己而己者不混,说明“外一”与内部同根,且对内部有梳理、规范和引领之功效。故而“外一”该是以精华的形式展现在帛甲面前的其他版本。此版本对帛甲有醍醐灌顶的作用,帛甲作者将其视若珍宝,将其加以肯定的、作为隐性的思想存在。对其进行梳理、加工、再创造和延传,故有《道德经》八十一篇之始末。从目前掌握的资料来看,此版本暂定为楚简。这就是《道德经》的成书逻辑。
除了本章,笔者做了几条帛甲对比楚简的例子:
1、帛甲:道生之而德畜之,物刑之而器成之。是以萬物奠道而貴德。道之奠,德之貴也。夫莫之而恒自然也。 (道)奠在脚下,(德)贵在眼前。 此章楚简未有。
2、楚简:古之善爲士者。 帛乙:古之善爲道者。 道未明,故为士。道已明,故为道。 与“为學者日益,爲道者日损”不同,“古之善为……”、“古之……”
3、楚简:天大,地大,道大,王亦大。 帛甲: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 从已成的思想来看,帛甲这样的排序在情理之中。
4、帛甲:使我介有知也,行於大道…… 大道已成,故而能行(于大道)。 此章楚简未有。
5、楚简:三言以爲贞不足。 帛甲:此三言也,以爲文未足。 贞为进,进者生出。文为写,写者成、就。
6、帛甲:炊者不立,自視不章,自見者不明,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長。其在道,曰:余食贅行。物或惡之,故有欲者弗居。 道之主骨已成,故有余食贅行。 此章楚简未有。
7、帛甲:天下有道,却走馬以糞。天下无道,戎馬生於郊。罪莫大於可欲,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憯於欲得。故知足之足,恒足矣。 楚简:辠莫厚甚欲,咎莫僉谷㝵,化莫大不智足。智足之爲足,此死足矣。 “为學者日益,爲道者日损”,帛甲欲再现楚简之功力,故积(德)而不化(德)。
另有“反者道之动”与“返也者,道之僮”和“治人事天莫若嗇。夫唯嗇,是以蚤服”与“治人事天莫若嗇。夫唯嗇,是以蚤备”的区别详见于笔者的《<老子>概念四则》一文。
在《<老子>概念四则》一文中,笔者论述了“天下皆知美之为美”篇之于《道德经》的总章思想。在帛甲中,“天下皆知美之为美”篇是道篇的第二章,而本章“昔之得一者”篇在帛甲中是德篇的第二章。这样的设定可见帛甲作者的用心。

楼主 凡可生  发布于 2017-06-05 08:55:00 +0800 CST  
“得外一而己清,内为一而己混”这样的思想会给我们的文化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呢?
当我们感知进而确定性的认为一个更好的存在的时候,我们会轻视以至于无视我们身边的创新。重得而不重生。
当我们感知进而确定性的认为一个更好的存在的时候,我们会一直的处在变动之中。未有安定的变动。
当我们感知进而确定性的认为一个更好的存在的时候,我们会一直在追寻的路上。不计效率的追寻。
当我们感知进而确定性的认为一个更好的存在的时候,我们会没有畏惧之心的、破坏性的努力。
当我们感知进而确定性的认为一个更好的存在的时候,我们更加的踩踏我们的脚下。尊天卑地。
这就是我们的目的性很强,全部的行为围着目的运作的原因。
这就是我们的学习能力很强,但没有杰出的成果的原因。
这就是我们攻坚能力很强,但创新能力不足的原因。
这就是我们动力十足,实则无有成就的原因。
这就是日本从心底服气于大唐文明和西方文化的原因。
这就是将责任担在肩头还是步他人之后尘的区别。
这就是为爱而行和为爱而止的区别。
这就是聪明与智慧的区别。
在这些原因、区别之下,我们对于已成之物,无节制、无界限的使用。将我们对我们终身追求而欲得不得的不满发泄在我们的身后、我们的脚下。不愿培养新生事物,无心挖掘自身潜能。只因我们将那个更好视为范围内的最终目标,刺激着、引诱着我们前行、寻找,只为发现不为成全。更好的如神一样的存在,我们努力的追求、学习、试图再现。将不用性的、空洞性的、补充能量的“学”当作全态来使用,上升到了格局,只积不透不化。这就是我们的文化没落的原因,这就是中华文化衰败的原因。
儒为人需,人人皆需。现代人反儒多数原因都在这个“隐性思想”之中。《周礼》中“四曰儒,以道得民。”何解?儒者,学也。以学道而得民。“为学日益,为道日损”,儒的害,害在我们不知不懂不透,学以致用而学不能用。害在我们对后天而成的肱骨之物的想当然的认识和理解,害在我们对其神化而不做拆解的使用和借鉴,害在我们只知行不知止。害在我们沉浸于牛刀杀鸡的快感,害在我们拿着鸡毛当令箭时的猥亵,害在我们以己为度的强奸民意……
《老子》曰: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我们爱神,费人。我们藏行,亡心。越是乱世,越是造神。为何?神中有安,神下有顺,顺中有存,存者无有贞之力、存者无有进之心,而意愿为民。神者本为阳,阔虚阴之极,故而阴阳统一身。阴阳交互而行,故一阴一阳之谓道。

楼主 凡可生  发布于 2017-06-05 08:56:00 +0800 CST  
@lqlman既然西哲这么牛X,什么时候开贴讲讲,让我们学习学习。

楼主 凡可生  发布于 2017-06-05 17:06:00 +0800 CST  
@玄易道人曾经和您提过的《道德经》的成书逻辑。

楼主 凡可生  发布于 2017-06-06 09:21:00 +0800 CST  
各位反儒的大神们,补充点的说点啥啊(真心期待,不是嘲讽。唯他是畏)

楼主 凡可生  发布于 2017-06-06 10:46:00 +0800 CST  
“隐性思想”还有一层危害是你造神,(我学你)我也造神。你造你的神,我造我的神。
你造神,你知道你造神的原因和动机,以及造神的力度。
我学你造神,但是我不知道造神的力度,不能确定,即使以后靠近了也是看不清,带着某种不明的“神”的观念去看待。
你造神,你有你的认识、见解和警惕。
我造神,我与广大的受众一起。不为发现真理,只为隐埋自己。
《道德经》造《老子》为神,我们凡人造孔子为神。《老子》有成,儒学无成。这样无形中拉低了我们自己的文化格局。

楼主 凡可生  发布于 2017-06-06 14:00:00 +0800 CST  
@道易百家来点实际的。 本文反儒那段您怎么看?

楼主 凡可生  发布于 2017-06-06 14:31:00 +0800 CST  
聪明,是隐有目的。就会针对,针对已有的差距。

楼主 凡可生  发布于 2017-06-09 10:48:00 +0800 CST  
子曰:'鸟,吾知其能飞;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矢曾。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


走者罔、游者纶、飞者矢曾,这都是“规”,孔子以为“规”住了老子就能超越老子,可笑不?
老子在历史上没有留下多少讯息,而孔子却是大显,孔子超越老子了?
以“规”去计量自己与老子之间的距离,最终结果只会是无限接近而始终达不到。


楚简《老子》曰:雀成者以益生者。 何谓成? 简单的、直白的说:自成体系。
生者,你能“自成体系”吗

楼主 凡可生  发布于 2017-06-12 15:24:00 +0800 CST  
@林中有桥来看看这个帖子,不用评价,看看就行,用心看。

楼主 凡可生  发布于 2017-06-13 08:05:00 +0800 CST  
A:帛甲很有问题吗?
B:依我看,不是。
A:那为何明了帛甲的“隐性思想”呢?
B:帛甲自己写出来了,我是顺水推舟。那是“明性思想”,大家没人懂而已。
A:呵呵
B:呵呵呵

楼主 凡可生  发布于 2017-06-14 11:04:00 +0800 CST  
隐性,起于因,暗于情,明于事。弗知而可为。

楼主 凡可生  发布于 2017-06-15 20:49:00 +0800 CST  
隐者,藏也,阴也。非阳也。

楼主 凡可生  发布于 2017-06-19 16:35:00 +0800 CST  
大儒似道

楼主 凡可生  发布于 2017-06-21 17:05:00 +0800 CST  
儒家,就像隐藏的猎手,隐有目的,擦掉痕迹的,狙击、狩猎、造神。

楼主 凡可生  发布于 2017-06-24 17:48:00 +0800 CST  
最怕的就是想当然的认识。想当然的、不加思索的认识。

楼主 凡可生  发布于 2017-07-11 22:10:00 +0800 CST  

楼主:凡可生

字数:4388

发表时间:2017-06-05 16:53: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7-09-27 11:33:38 +0800 CST

评论数:119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