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的天道承负观与揭示的天道报应规则

伍蜀昆

2014.03.25 14:32 原创发表在 文化散论

天道承负

道家认为,天道的循环承负报应,是因人作恶和嗜欲造成的,往往给后人和自然界(包括社会)带来极大危害。为免人们遭受危害和灾祸,人们应当学道、信道、修道,以解除“承负”之厄。信道修道就是要求人们遵循“道”的行为准则,按“道”意来处世行事,积功累德,好善利人。

在承负之说中,道家还特别重视并相信现世的善恶报应。《太平经》也说:善者自兴,恶者自病,吉凶之事,皆出于身。《老子想尔注》中则说:道设生以赏善,设死以威恶。行善,道随之;行恶,害随之也。认为吉凶祸福和生死都是随人行善恶行为来报应的。所以,信道修道之人,应行善积德,使精神与上天相通,乃可至长生成仙。

道家善恶承负和现世报应的教义,对后世有非常重要影响。《感应篇》中说:祸福无门,唯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上帝在天地间设有司善恶之神,行善积德则可延年加寿,乃至成仙。犯过作恶,则依所犯轻重,给以减少生命年限的惩罚。鼓励人们积极向上。

天道承负与佛教的因果报应根本不同:道家认为任何人的行为不仅仅会影响到己身,还会影响到社会与自然,不仅仅影响到今世的自己,还会影响他的后代,个人的善行,不仅会让自己获得福报,个人的福泽会及他人和自然,会提升社会的道德水平和文明水平,导致自然环境变得优美,并会给自己的后代积累起福德。反之,个人的恶行,则不仅仅会给自己带来灾难,也会祸及他人和社会,还要导致社会道德水平和文明水平的滑坡,使自然环境的变得恶劣,并会给自己的后代积累灾难。道教的天道承负,强调个人与他人与社会与自然之间实是不可分割的整体,他们之间存在着复杂的互动。道家的天道承负观非常科学合理,而佛教的因果报应则是个人与自己单线联系的,个人的善行恶行只对自己起作用,使自己在六道轮回中转来转去,佛教无法理解人生与世界的复杂性,十分幼稚。

《相理衡真》 卷六 心性论 伍氏校正

心者,貌之根,审心而善恶自见;行者,心之表,观行而祸福可知。

心性不公,难得儿孙长育。

心和气平,可卜孙荣子贵。

才偏性拗,不遭大祸必奇穷。

转眼无情,儿孙累重;时谈念旧,富贵期颐。

重富欺贫,焉可托妻寄子?敬老慈幼,必能裕后光前。

清口出违言,寿元短折;忘恩思小怨,科第难成。

小富小贵易盈,前程有限;大富大贵不动,获福无疆。

欺蔽阴私,纵有荣华享不久;公平正直,虽无子息死为神。

乖戾难堪,因讼丧身还害子;待人处地,先论福禄更延年。

迷花恋酒,闺中妻妾参商;利己损人,膝下儿孙悖逆。

贱买田园,决生败子;尊崇师傅,定产贤郎。

愚鲁人说话尖酸刻薄,既贫穷亦损寿元;聪明子语言木讷优容,享安康且膺封诰。

患难中能守者,若读书可作朝廷柱石之臣;安乐中若忘者,纵低才亦是金榜青云之客。

鄙吝勤劳,有小康大富之别。宜观其量,奢侈靡丽,岂无奇人浪子之分? 必视其才,弗以见小,为守成祸破家难免。莫认惜福为悭吝,轻财仗义亦豪侠。

处大事而不急,伟器晚成;能见机而扩充,高才早发。

多才吝教,己无成人亦无成;见过隐规,身可托家亦可托。

自满与知足不同,一则矜而受灾,一则谦而获福; 庸才与大才自别,一则诞而多败,一则实而有成。

贪求念胜,图名利到底逊人;恻隐心多,遇艰难途中获救。

不辨德怨,料难至乎遐年;较量锱铢,岂堪冀乎高寿?

过刚者图谋虽易就,灾伤岂保全无?太柔者做事虽难成,平福亦能安受。

乐处生愁,一生辛苦;怒时反笑,至老奸邪。

好矜已善,弗再望乎功名;乐谪人非,最足伤乎性命。

责人重而责己轻,弗与同谋共事;功归人而过归己,尽堪救患扶灾。

处家孝悌无亏,簪缨一世;与世吉凶同患,血食千年。

楼主 伍蜀昆  发布于 2019-03-13 13:51:00 +0800 CST  
道教《太平经》除了是宗教著作,也可以说是最早的法理学著作,它最早提出了了“自然法”的概念。

楼主 伍蜀昆  发布于 2019-03-13 13:54:00 +0800 CST  
道教《太平经》除了是宗教著作,也可以说它是最早的法理学著作,它最早提出了“自然法”的概念。

楼主 伍蜀昆  发布于 2019-03-13 14:01:00 +0800 CST  
谢谢吧主加精。

楼主 伍蜀昆  发布于 2019-03-13 15:11:00 +0800 CST  

楼主:伍蜀昆

字数:1557

发表时间:2019-03-13 21:51: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0-02-28 18:07:15 +0800 CST

评论数:7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