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KS主义理论与财政、货币政策 (一)

迄今为止,人类经济学说史上最伟大、不朽的著作,卡·马克思的《资本论》,其第二卷第三篇为《社会总资产的再生产和流通》。我们结合这个理论普遍成立的基本原理,并针对我国目前的所谓的通货紧缩,批判西方资产阶级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理论,同时分析这些政策的有效性与实用性。
我们首先来重温《资本论》。

一、基本原理
反马克思主义的派别即使研读了马克思的著作,也不能正确的理解他的思想。而诸多马克思主义者的不实的学风,也严重的妨碍了马克思主义的重振与发展。因此,回顾一下《资本论》是有必要的。
《资本论》第二卷第三篇《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分四章,分别是第十八章《导言》,第十九章《前人对这个问题的阐述》,第二十章《简单再生产》,第二十一章《积累和扩大再生产》。在最后二章中,马克思提出了自己的再生产理论,尤其是第二十一章具有决定性的理论价值。我们在这里,着重研究这一章的内容。
我们直接引用《资本论》中原有的例子。
Ⅰ:4000c +1000v +1000m= 6000
Ⅱ: 1500c +750v +750m = 3000 总=9000 ……表达式A
其中,“Ⅰ、生产资料:具有必须进入或至少能够进入生产消费的形式的商品。Ⅱ、消费资料:具有进入资本家阶级和工人阶级的个人消费的形式的商品。”(《资本论》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5月版,438-439页,以下同)
很明确,和其它很多地方一样,马克思假定社会按主要收入形式划分成了两大阶级:资本家阶级和工人阶级。但正如我们在下页的分析中所能够体会到的,马克思的再生产理论完全适用于现代社会。
但为了照顾治学严谨的人的疑虑,我们也在此约定:首先,我们的分析是建立在封闭社会的前提之上的,在一个开放的、国际贸易的社会中将会怎样请有兴趣的读者自己去研究;第二,这里不考虑折旧。“在这里,在考察社会总产品及其价值时,我们不得不撇开,至少是暂时撇开固定资本在当年因损耗而转移到年产品中去的那部分价值,因为这种固定资本不会在当年重新得到实物补充。”(同上,440页)关于再生产中固定资本折旧的阐述见第二十章Ⅺ节的《固定资本的补偿》。我们下面将会再谈到这个问题。还有一个前提:我们不考虑金融中介在其中起到的作用。
回过头来,假定1/2Ⅰm=500用于积累,其中400作为ΔⅠc,100作为ΔⅠv。这里又涉及到了第四个前提:即技术、管理水平等不变。用于资本家消费的1/2Ⅰm+Ⅰv=1500与Ⅱ部类产品交换。Ⅱ部类的1500Ⅱc与1/2Ⅰm+Ⅰv交换,使Ⅱ部类获得了再生产所需的生产资料。
但这时扩大再生产还不能实现。400ΔⅠc在Ⅰ部类内部交换分配。100ΔⅠv则进入了消费,交换了100Ⅱm。Ⅱ部类资本家把这100生产资料追加到1500Ⅱc交换得到的1/2Ⅰm+Ⅰv的生产资料中去,形成ΔⅡc,同时相应的按比例的追加50Ⅱm给工人,形成ΔⅡv。
这样,Ⅱ部类资本家用于消费的部分为750Ⅱm -100Ⅱm -50Ⅱm=600Ⅱm。
至于750Ⅱv,由Ⅱ部类工人自己消费掉了。
这样,就有了扩大的再生产:
Ⅰ: 4400c +1100v +1100m= 6600
Ⅱ: 1600c +800v +800m = 3200 总=9800 ……表达式B
而后再进行类似的过程。Ⅰ部类资本家用1/2Ⅰm=550进行积累,1/2Ⅰm与Ⅰv一起与Ⅱ商品交换进行消费。因为/2Ⅰm+Ⅰv=1650大于1600Ⅱc,从800Ⅱm中提取50Ⅱm与之交换。Ⅱ部类因为生产资料多获得了50,所以相应的有25Ⅱm作为ΔⅡv追加到下一次再生产中。Ⅰ部类用于积累的550Ⅰm,440成为ΔⅠc内部分配,110成为ΔⅠv与Ⅱ部类商品交换,所以相应的再从Ⅱm中提取55作为ΔⅡv。所以Ⅱ资本家消费的部分为800Ⅱm-(50Ⅱm+25Ⅱm)-(110Ⅱm+55Ⅱm)=560Ⅱm。
这样,新的扩大了的再生产为:
Ⅰ:4840c +1210v +1210m= 7260
Ⅱ:1760c +880v +880m = 3580 总=10840 ……表达式C
再有下一轮的交换与再生产,以至无穷。
这是一个最一般的概述,详细的阐述请阅读《资本论》。
在一个商品生产的、以货币作为流通媒介的社会里,这些交换,无论发生于两大部类之间还是它们的内部,都不会是直接进行的。这里边,必须有货币的参与。
我们首先不考虑货币本身的问题,只研究发生交换时货币如何在两大部类间流通。出于方便的考虑,有时表示货币的符号会与表述产品划分时的符号(补充可变资本部分,补充不变资本部分,新生的剩余价值部分)相同,请读者自己注意区分。
在整个再生产过程中,货币时而作为货币资本出现,时而作为流通手段出现。当A式完成后和B式完成之前,货币是如何流通的呢?
首先,追加在不变资本上的400ΔⅠc,在Ⅰ部类各个企业间分配时,需要货币的参与。因为很明显,这里涉及的不只是某一个资本家或某个垄断组织,而是整个参与到Ⅰ部类生产中的经济主体,它们都有各自的利益,它们都作为对立的角色出现在市场上。同样,补偿固定资本的部分Ⅰc也如此在Ⅰ部类中流通。
其次,Ⅱ部类尽管是生产消费品的部类,但不会有资本家发给工人实物作为可变资本Ⅱv。这里边同样需要货币。货币首先作为资本由资本家支付给工人购买了其劳动力,而后再作为流通手段从工人手中流回到资本家手中,购买了Ⅱv部分的商品。这样货币又回到了资本家的手中。因此,这部分货币在Ⅱ部类中循环。扩大再生产所需的ΔⅡv也如此进行。
再次,Ⅱ部类资本家用来消费的那部分剩余价值(Ⅱm)也是依靠一笔在Ⅱ部类中循环的货币完成的。
第四,Ⅰ部类资本家用一笔货币作为可变资本购买了工人的劳动力,而后Ⅰ部类工人用这笔货币作为流通手段从Ⅱ部类购买了消费所需商品;Ⅰ部类资本家用一笔货币向Ⅱ部类资本家购买了消费所需商品。Ⅱ部类资本家用这两笔货币向Ⅰ部类资本家购买生产资料,以进行再生产。这样,这两笔货币又回到了Ⅰ部类资本家手中,并且完成了两大部类间的产品交换。
可以理解,这个过程是从Ⅰ部类作为起点还是Ⅱ部类作为起点,实质上都是一样的:货币并不因此而积累在哪一个部类中。
作为ΔⅠv追加到Ⅰ部类可变资本上的那部分货币资本,也经历了与Ⅰv相同的流通过程。
如果扩大再生产进行顺利的话,货币就会这样也必然这样参与整个社会的产品流通。我们在这里不考虑马克思平均利润率形成理论给货币流通所带来的影响。
为了便于理解,我们给出一幅图表,描述在表达式A的基础上扩大再生产是如何实现的。

Ⅰ:4000c +1000v +1000m=6000

Ⅱ:1500c +750c +750m =3000

可见,这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会破坏扩大再生产的顺利实现。

二、几点补充
我们可以理解,尽管马克思扩大再生产理论是在社会划分为资本家阶级和工人阶级的假设下做出的,但这并不妨碍它在现实社会中的成立。我们可以理解,农业、交通运输、一般社会服务业、劳务、娱乐、信息等等产业是可以按两大部类方式理解的。这一点,请读者自己思考。
这里也没有涉及会计意义上的费用。因为,一般说来,某个企业的费用,就是另外某个企业的收入。基本上生产费用与管理费用代表的商品都可以归入Ⅰ部类。
同样,我们也可以理解,这个理论对全部以社会化生产为基础的社会形态都是成立的。只要我们剔除了里边的阶级因素,我们可以发现,对一个无阶级的社会同样需要进行同样的产品交换,只是不需要货币(商品意义上的货币)的参与罢了。
“在社会公有的生产中,货币资本不再存在了。社会把劳动力和生产资料分配给不同的生产部门。生产者也许会得到纸的凭证,以此从社会的消费品储备中,取走一个与他们的劳动时间相当的量。这些凭证不是货币。它们是不流通的。”(《资本论》,同上,397页)
在这样一个社会里,当然不存在剩余价值了,剩余产品直接以社会财富的增加的形式出现。劳动者获得的报酬不再是资本,而剩余产品中原由资本家阶级消费的部分由无劳动能力者获得。
事实上,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也不只是劳动者与剥削者。同样有许多不参加社会劳动的人。这部分人有的由工人阶级抚养,所需消费资料包括在可变资本中;有些属于剥削阶级之列,如政客等等,参与剩余价值的再分配。
但即使在一个无阶级的社会中,也同样需要把社会产品按一定的比例划分成各个部分,如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所陈述的六个部分。这里,同样涉及一个积累与消费的关系的问题。
从纯理论角度上讲,积累与消费无论以何种比例(只要不是0与100%)组合,都可以形成一个正常进行的扩大再生产方式。但在实际上,需要一个最佳的平衡点,以满足社会成员对消费的需求和协调发展对资源、环境和人类心理等诸多方面的压力。
中国式的社会主义道路,仍然适用于马克思的扩大再生产理论。

楼主 sohu911cn  发布于 2017-08-10 01:01:00 +0800 CST  

楼主:sohu911cn

字数:3539

发表时间:2017-08-10 09:01: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0-02-09 16:09:19 +0800 CST

评论数:6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