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港片嬗变十六面观——寻找香港电影失去的世界



          老电影像一杯佳酿,年代久远却四溢飘香;新电影如一瓶可乐,打开顶塞则尽是泡沫。佳酿永不变质,可乐却会过期,你无法期望当下的电影能保质“一万年”,或许仅仅一百年后,人们就会将它们遗忘。

       “香港电影”是一个品牌,属于嘻哈却不属于严肃,属于癫狂却不属于平庸,它受得了糟践,忍得下变迁,终于繁衍了一百年。邵氏王朝是大片场的荣光,嘉禾时代是卫星制的兴旺,老港片是风花雪月和荡气回肠,也是谐趣搞怪和动情篇章。录像带是时代的见证人,VCD是岁月的记忆码,所有60后、70后、80后从中得到了想要的印象,这算不上所谓的集体回忆,却也是生命里不可分割的东西。

          今日银幕上的一切仿佛不再属于香港,这是时间的错位,也是地域的迷失,没有人知道佳酿是怎样变作汽水的。仿佛工业时代是一剂三聚氰胺,掺进去就变质了,香港电影提升了制作费,做出来的却是更廉价的东西。尔冬升说香港电影再过3-5年就没有了,这不是杞人忧天,而是肺腑之言。

          满怀愤懑也好,无动于衷也罢,我们不是电影人,救不了港片,只能丧气的写点文字。有点酸酸的,扯得还有些多,姑且当做怀念,或者是祭奠。


如果坏人不可爱    肤浅快乐亦不再     草根精神已消亡    风月如今在何方
妖鬼神怪无觅处    哪里还有无厘头    类型电影玩不转    抱残躯也向北看
人人都在说国语    南腔北调皆错乱     内地角色换新样     断代时节人青黄
镜中港城难再现    本土文化俱湮灭    港式励志今何在     退化时代亦无奈


楼主 安菲尔德现象  发布于 2010-01-09 11:10:00 +0800 CST  


草根精神已消亡

      香港人是游子,不是归人,他们出身草根,而绝非都市。《狮子山下》是港人拼打励志的故事,某一天谱成歌谣,连“司长”梁锦松都现场高唱。早年的香港莫如上海繁华,人人穷着过日子,楚原的《七十二家房客》是一幅众生群像,许冠文的《半斤八两》是草头百姓的癫狂,连今日呼风唤雨的星爷,也在草根中翻腾滚打了老多年。

     《十分钟情》里林全华拍了个“狮子下山”,这座号称草根之代称、香港之精神的山头,今日已经消失在香港官方旅游手册里。或许是手头宽了就容易丢根忘本,如今六十年代的粤语片已经激不起同感,许冠文的鬼马喜剧也早已Out掉了,星爷的无厘头亦不再受用,反正人们都已经“中产”了,提“草根精神”反倒显得寒酸。

      草根没落的年头,甚至会成了奇观,笼子状的贫民窟里生活的百姓,有朝一日也会曝露在阳光下任人围览。张之亮懂得悲天悯人,金像奖也给了至高荣誉,笼民制造的话题却感怀不了一个时代。“三级片”是电检给的审判,港人也选择了无动于衷,接下来的日子,换成了王晶等人对草根小人物的尽情开涮。

      时下的草根已经成了“蠢”的代名词,麦兜就是个典型,不晓得谢立文怎么将它变成弱智的,难道是要做香港版的“阿甘”吗?对不起,我们只看到了所谓的“草根”,压根也没看到一点精气神。


楼主 安菲尔德现象  发布于 2010-01-09 11:22:00 +0800 CST  


妖鬼神怪无觅处

     桂治洪的《邪》系列是一种色情味的刺激,林正英的《道长》系列是一类打斗式的快感,黄百鸣的《开心鬼》系列是一派调侃状的戏谑,至于徐克所眷恋的女鬼小倩,则是抵不过未了尘缘,与书生宁采臣上演了一出人鬼殊途的悲喜。

      元素既然驳杂,众人也乐得胡闹,搞笑煽情恶搞血腥混在一起,就是港产片俘虏众生的一大邪术。那一年捉鬼降妖成了银幕上的风尚,江湖术士成了胶片中的英豪,燕赤侠力拼黑山老妖,茅山道苦战僵尸鬼王,蜀山客冰封幽泉血魔……鬼怪片的热潮,让赋闲多年的胡金铨也坐不住了,于是出山拍了《画皮之阴阳法王》。

      香港的鬼游走在洪金宝的戏班,出没在刘镇伟的差馆,映像颠覆了世界,走出黑漆漆的影院看到光亮,才会发现世界竟然这般美好。许鞍华是鬼片出身,余抗允也一样,新浪潮的类型片,其实离不开他们的一份辛劳。


      石琪在世纪初扔下一句话:还是拍恐怖片有前途。然而,映像的精致化路线,让妖神鬼怪无处躲藏,既然做不出好效果,干脆就转到那人吓人的“惊悚”去了。惊悚的背后或许是精神分析和人性批判,却没了鬼神片的那般好看。还好陈嘉上还有份兴致,拍了部《画皮》出来,我们才知道香港的鬼怪如今只剩下“雷人”的功夫了。

楼主 安菲尔德现象  发布于 2010-01-09 11:42:00 +0800 CST  


哪里还有无厘头

      文隽说,周星驰的时代已经结束。有人把这句话当耳旁风,也有人当笑话侃,但是媒体却当真了,这就是所谓的无厘头,折射出的反而是这个世界的荒谬。或者文隽那句话应该修改下,干脆叫做“无厘头已经Out了”,反正现在人人都活在无厘头的格式里,电影里有没有似乎已不再重要。

     王晶跟在文隽身后推波助澜,其实是对自己的宣判,他自然是无厘头的弄潮儿,今天仍在嬉戏,终于被冠上了“恶俗”的罪名。无厘头的另一个推手是周星驰,香港历史上十大卖座电影他占了一半,金像奖也收归囊中,于是悠闲的搞起了自己的“库布里克”实验,电影的动作多了,台词少了,连夸张的表情都开始淡了。

      陈嘉上也懒得搞“无厘头”了,当了金像奖主席,当然得拍《画皮》这种大玩意,才对得起自己的身份。如今,这些人连反讽打趣的兴致都没有了,无厘头只能不情愿地被踢进冷藏室,一种叫“山寨喜剧”的玩意代替了它的江湖地位,这已经不仅是复制拼贴,而干脆就是赤裸裸的跟风抄袭,当然它也有优点,那就是完全不费脑细胞。

      搞不清这属于文化萎缩,或者是智商退化,无厘头消隐不见,山寨喜剧大行其道,《追影》PK《大内密探零零狗》,历史上有比这个暑期更荒谬的时节吗?

楼主 安菲尔德现象  发布于 2010-01-09 11:43:00 +0800 CST  


类型电影玩不转

       所谓的薪火相传,不是本分的继承,而是推陈出新,香港电影的流长,是源自类型片的百花齐放。李翰祥的风花雪月、张彻的快意恩仇、许冠文的诙谐幽默、李小龙的侠骨柔肠,拼凑出香港影坛黄梅调、武侠片、喜剧片、功夫片的四大支流。今时今日黄梅调已然不存,剩余三者仍是打不倒的金漆招牌。

      白菜炒萝卜和萝卜炒白菜,不是同一道菜,香港人早已发现了这个秘密,也就是复合式创意的渊源。功夫片可以搭配喜剧,恐怖片亦可以;古装片可以混掺魔幻,现代剧也可以;社会剧可以“无厘头”,警匪片也同样受用。混搭省了原材料,却能造出新事物,香港导演乐此不疲,也算是功劳一件。

      新浪潮是一个分支化的时代,文艺片渐生,恐怖片浮现,电影习惯了加特效,还有人憋着劲勇闯题材禁区。三级片是风月之物,电检完了就明目张胆的放,毫不管那些市场流通的DVD滋养了多少早熟少年。

      那时的电影拍得多,什么类型都玩,现在只剩50部,香江拿什么跟你玩呢?警匪片变成了“卧底片”,武侠片也开始“主旋律”,喜剧片只剩男追女的“动物戏”……原来香港电影不仅是量的衰减,还有质的萎缩。

      类型片的盛放脱不开时代的风向,今日艳阳高照,港片的选择也无非是“自困”和“北上”。大片的压缩让中小成本萎缩,类型片已然失去了空间,而今日杜琪峰他们做的,也只能是所谓类型片的深度拓展了。



楼主 安菲尔德现象  发布于 2010-01-09 11:44:00 +0800 CST  


抱残躯也向北看

      香港人圆滑的在时间上点出一条分界线,凡是关于犯罪的题材,片头字幕一定要打出“本故事发生在1997香港回归前”。这不是不敢正视当下,而只是一种无奈的妥协,香港的驻防换成了中华人民解放军,再有乱子那就对不起“社会和谐”了。

      让剪刀来得更猛烈些吧,反正是上刑场的错觉,干脆提着支离破碎的身子来内地淘金。《黑社会》修剪了结尾,连名字都变了;《大块头》删掉了大幅,终于被骂作烂片;《江湖》怎么改都无奈,累得黄精甫到处喊冤。其实生又何妨,死又何苦,尔冬升选择自我放逐拍《新宿事件》,人人敬佩他的勇气,却不晓得那2亿制作费如何收回。

      叶伟信收起警察吃黑那套,开始打鬼子,还赢了金像奖最佳影片;刘伟强不能再拿古惑仔砍人没商量,憋着气做卧底,居然赚了5000万票房;陈可辛放下小情调不爱红妆爱武装,翻新的《刺马》也可以混钱没商量。于仁泰拖着残腿证明自己不是东亚病夫,所以拍了《霍元甲》,中华英雄打败美国金刚,让李连杰又火了一把。

      既然妥协是有赚无赔,索性就认了吧,同一个中国同一个梦想,收起你娱乐癫狂的一面,换来的是文化和谐,又何乐而不为呢?某天《建国大业》的号角响起,香港群星纷纷入京勤王,甚至是没有名字的角色,也成了众人哄抢的香饽饽。


楼主 安菲尔德现象  发布于 2010-01-09 11:45:00 +0800 CST  

人人都在说国语

      还好有国语、粤语的双重替换,香港电影有了在百年间双重讨好的可能性,南洋的卖场红火,粤语片的订单飘飞;台湾的市场兴旺,国语片的创收陡增。什么时代就说什么样的语种,反正都是中国话,无外乎一个正宗一个方言罢了。

      80年代流行“本土化”,港人高唱粤语流行歌,连电影台词都成了清一色的粤语。演员也不须学国话,反正片子进不来内地,头顶着“封杀”的危险,自己亦不敢踏足中原。港片入关,靠的是盗版肆虐的手段,反正都配了字幕,国语粤语也没啥两样,每个人的录像厅记忆,似乎全部是通篇粤语的熙攘。

      直到有一天人们发现只靠粤语已经不灵了,门户大开,歌星挤破头来开演唱会,不唱国语歌可真Out了。歌影两栖的艺人颇多,学国语当然不是歌星的专利,尔冬升来演《画魂》、张国荣加盟《霸王》,岂能操着蹩脚的言语?97又是一道坎,爱国无罪,国语万岁,艺人的国语糟糕不要紧,敢讲敢说就会红。

      大华语时代有个符号叫CEPA,很多人不知道具体是什么,反正跟分账有关。英皇公司的反应是:合拍片优先,小制作延期。不管何种何类,奔着的都是内地的上映时间,为此不惜把本土押后,让普通话终于回归了主流。

      新世纪人们的口味变得很快,从工业品到了纯天然,从配音版到了原声片,某些内地观众开始高喊起“粤语”,而此时的香港明星,国语已经讲得相当流利了。




楼主 安菲尔德现象  发布于 2010-01-09 11:47:00 +0800 CST  


南腔北调皆错乱

     我们习惯混搭,却不喜欢错乱,合拍片就是这样的错乱,女人的国语流利,男人的国语总是蹩脚,听多了就会晕眩。还有人买来港三版,才发现耳旁依旧是错乱,唯一不同的是,这次蹩脚的声音来自女人,而非男人。

      成龙绝不是“东北农民”,吴彦祖也不是什么“内地杀手”,郑裕玲怎么看也不像什么“内地女公安”。电影是娱乐的艺术,讲求真实是胶片的责任,消除间离是必然的选择,港产合拍片的失策,就在于拿内地人扮演香港人,亦或是反而行之。同是黑头发黄皮肤,气质上仍有差异,言语上更失之交臂。

      星爷的聪明,是让赵薇扮丑婆,令黄圣依装哑女,他以为可以继续,就解禁了徐娇和张雨绮。《长江七号》不港了,人人都能看得到,只是谁舍得下内地女星呢?王家卫在《2046》里搞大插队,观众也跟着不买账了;叶伟信招来范冰冰,却不晓得这个“古天乐女朋友”像不像是个问题。

     王晶的“晶女郎”终于雷倒了众人,吴宇森的“小乔”也终归惹恼了观众,尔冬升对电检说“不”的一刻,后悔选择了徐静蕾与范冰冰亦算是太迟。内地女星霸占了金像奖四年,陈嘉上说这是香港男强女弱格局的无奈,陈可辛太太却不依了,转而抛下一句:难道叫她们做什么都愿意?


楼主 安菲尔德现象  发布于 2010-01-09 11:48:00 +0800 CST  


断代时节人青黄

     “光头神探”麦嘉的家中嵌着一副对联,上书“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葬旧人”,那本是昔日自勉的言语,晚年竟成了无奈的墓志铭。彼时的港城风云激荡,新人层出不穷,偶像力保地位,一种无形的竞争力背后,是新老两代共谋而生的繁华影像;今日之香江徒留喧嚣,新人哗众老者退场,好一幅星光渐淡的摸样。

      昔时的偶像,是邵氏片场跟班的青壮武师,是TVB无线演艺培训班的青涩少年,是镁光灯下华丽转身的香港小姐。他们踏身银幕之上,是狄龙、姜大卫的剑影刀光,是周润发、李修贤的荡气回肠,是周星驰、梁朝伟的嬉笑怒骂,是梅艳芳、张曼玉的绝世芳华……在香港电影主打明星的年头,这些身影平添了影像的重量。

      时光流逝,90年的维多利亚港见证了偶像的断代史,离了TVB这个“黄埔军校”,新偶像的衍生渐渐走了样,纵有“英皇”的包装给他们改头换面,英俊的面庞之下大多还是白纸一张。他们多了一份幸运,却少了一份历练,演技平平,仅能靠绯闻跻身上位,去完成他们蹩脚生涯里的哗众之举。这些少年易红却也易毁,某日“艳照门”寒流袭来,娇嫩的身子瞬间落的东倒西歪。

      港片从年产300部滑落到今日的50部,老偶像等于没了闲饭,有的做幕后有的干脆退隐,无奈新人难扶,天命之年的一代只能咬牙守局。放眼金像奖,内地女星四年连庄,老男人仍在压场,至于最佳新人,也只能颁给那个永远红不了的徐子珊了。


楼主 安菲尔德现象  发布于 2010-01-09 11:50:00 +0800 CST  


镜中港城难再现

      1997年,万般惆怅的王家卫离开了香港,在地球另一端的阿根廷大瀑布下度过了几个月的寂寥时光,他说他想逃避,因为他不知道香港在七月一日之后会怎么样。其实那又能怎么样?反正时间错位了,空间也跟着错位了,王家卫的镜头里,从此没有了属于香港的鱼丸摊、杂货铺和那幢重庆森林大厦。而那些胶片,要么反转到摇曳的旗袍时代,要么干脆离了故土,去到了飘散着蓝莓味道的美利坚。

      2001年,麦兜走了长长的一段路,脚印踏过了山顶、长洲、南丫岛、离岛码头、天星码头……旺角和深水人潮拥挤,街市与巷道店铺林立,李丽珊拿了奥运冠军,麦兜迷上了抢包山的游戏。八年后,麦兜决定跟这一切说再会了,落足点变成了武当山,香港的轮廓也渐渐的淡出了画卷。有人怪麦太走得太坚决,其实又何必呢,香港的面档和茶餐厅赚不到钱,北望神州还不是为谋生活的无奈之举?

      王家卫离开了还会回来,麦兜绕了一圈决定归家,映像中的港城却不晓得已沦落何方。陈可辛抛却了时代底色,让角色披上了厚厚的古装;尔冬升决绝了内地票房,也免不了东渡日本的孤身惆怅;余力为漂洋过海来到南美,搭建的是看不到未来的塑料城市;至于那个温情脉脉的许鞍华,也百无聊赖的陪着发哥在上海的公园里浅吟低唱。

      不晓得谁还稀罕把镜头对准维多利亚港湾、青马大桥或者九龙公园,也不晓得谁还会留意那些天星小轮和双层电车。香港的痕迹已经渐渐从胶片里抹去,即使偶有残留,也大多是关于天水围这种见报率高的角落罢了。


楼主 安菲尔德现象  发布于 2010-01-09 11:52:00 +0800 CST  


本土文化俱湮灭

     米字旗降下,五星旗升起,香港终于改朝换代,文化也期待着认祖归宗。电影的记录总有些怠倦,譬如驻军怎么办,警察怎么办,赌马怎么办,黑社会怎么办?谁都知道还有个“50年不变”的缓冲期,却像个无形的绳索把他们缚住了。

      陈果很烦忧,因为原驻军散了;王晶也拘束,赌神也无奈地换成了雀圣。香港电影开始少了Daddy和Mummy的嗲声嗲气,今日起个英文名也不显得荣光,往日混杂的粤语和英文也被清一色的普通话掩盖。张婉婷也不再乐意拍移民电影,而是玩起了北京摇滚,香港回归的这十几年的岁月里,容不得她那份难言的惆怅。

      印象的香港电影有西方的直白,也有东方的含蓄,传统与现代并存,西化与守旧同在。钢筋水泥的住房里,那些老人还少不了供着菩萨;身着制服的皇家警察,也忍不住抽空祭拜下关二爷;妖兽出没在繁华都市,捉妖人拿的是符咒用的是土法。西式炸鸡与中式烧鸭店面相对,《鸡同鸭讲》就是东西合璧的香港画卷。

      当上海速度赶上了香港速度,都市感已经不再是香港的专利,随便摘出一个电影场景,都有了架空地域的嫌疑。我们今日已经分辨不出哪儿是北京,哪儿是香港,内地人不再老土,洋人也遍地落脚,香港,已经成了一座内地城市。

      回归是个很沉重的话题,合拍是个很无奈的趋势,如今文化也跟风,那边学国语学得轰轰烈烈,我们学英语学的疯疯癫癫,这是不是一种病呢?


楼主 安菲尔德现象  发布于 2010-01-09 11:53:00 +0800 CST  


港式励志今何在

     不是每个香港人都像麦兜那样没追求,星爷就是个例子,那年他还是个“死跑龙套的”,就习惯性的捧一本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演员的自我修养》,逢人便说:“我是一个演员”。谁都忘不掉尹天仇面对大海的那声呼喊,小人物总有大抱负,为了“国际化”会把名字改叫NO.1,某天被踢出局,右手还拼命捏住剧本撕下一片。

     吴宇森的憋气是出了名的,四十岁成名前已忍了好多年,等到《英雄本色》终于可以一展报复了。那一夜香港所有店铺的风衣、墨镜销售一空,港人爱上了小马哥,也深深的记住了那句“我这么做不是为了证明我了不起,而是我失去的东西一定要拿回来”。港人的励志手法就是如此干脆和单纯,神也是人来的,去做就好了。

     张婉婷的“七小福”是翻腾的孩子,杜琪峰的“阿郎”是奔驰的车手,成龙的“家驹”是爆裂的刑警,黄霑苍凉的声音响彻耳膜,“沧海笑,烟雨遥,红尘应当记今朝”,令狐冲也跟着荡剑江湖,一展生平报复笑傲江湖。即使是尔冬升拍“三级片”《色情男女》,张国荣身上背的仍然是那种励志化的负重。

     终于有一天人们开始讲“个性”,励志反成了“老掉牙”,某些导演还在寄望一下个人抱负,那种单纯奋斗的风潮已然跌落。今日关于励志的故事,能够拿来一谈的,也许只有那部充斥着无奈辛酸的《金鸡》了。


楼主 安菲尔德现象  发布于 2010-01-09 11:54:00 +0800 CST  


退化时代亦无奈

     《无间道》不是绝世经典,《叶问》愧对最佳影片,许鞍华拍片只用50万,《赤壁》凭什么烧那么多钱?《双周刊》停了刊,文隽又辞职不干,尔冬升说已经没了港片,陈嘉上放言这不是问题,却是否晓得《新宿事件》平庸之极,《窃听风云》垂垂老矣,《麦兜》北上神州,也只能无聊的玩起了屎尿屁。

     陈可辛狂扫金像,跑台跑到脚酸疼,拿奖拿到手抽筋,这是单纯的欢喜还是平庸的胜利?十年后的《投名状》与十年前的《甜蜜蜜》,哪个更对得起手中的奖杯呢?肥螳螂再战内地,票房拿了一亿余,女郎依旧扶不起,这是老牌的实力还是荒诞的结局?今日的《灵灵狗》与昔日的《赌神》,哪个更对得起票房的数字呢?

     香港电影史上有三次“清洁运动”,现在也没必要了;香港市场上曾有四条院线,如今也破败了;香港银幕上有过无数类型片,时下也凋零了;香港金像奖表彰过的人才,离世的离世,远走的远走,妥协的妥协,为香港站岗的,也只有杜琪峰和邱礼涛了。不过看看《同袍》和《同门》,你就会明白“平庸”这种病是不分地界的。

     以往的电影,看得到布景,看得到摄影,看得到表演,看得到剧本,如今这些我们都已经看不到了,我们看到的只有炒作与宣传,只有票房和金钱。既然制作费换来的是平庸,难怪文隽逢人就说:得到国际荣誉,失了“香港”这个品牌。


楼主 安菲尔德现象  发布于 2010-01-09 11:55:00 +0800 CST  
原文来自时光网:http://www.mtime.com/news/2009/10/30/1418408.html


此贴用以怀恋陪伴我们80后长大的香港电影

同时希望大家继续支持香港电影
百度“香港电影”吧链接
http://tieba.baidu.com/f?wd=%CF%E3%B8%DB%B5%E7%D3%B0&kw=%CF%E3%B8%DB%B5%E7%D3%B0&sc=hao123



楼主 安菲尔德现象  发布于 2010-01-09 12:21:00 +0800 CST  
看到台湾电影那个帖子,突然想到这个帖子,挖起来

楼主 安菲尔德现象  发布于 2011-02-21 22:38:00 +0800 CST  

楼主:安菲尔德现象

字数:5743

发表时间:2010-01-09 19:10: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1-01-27 23:58:53 +0800 CST

评论数:46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