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小知识系列 红楼梦小知识之1,《焦大是个无赖》,焦大这

红楼梦小知识系列

红楼梦小知识之1,《焦大是个无赖》,焦大这种无赖太常见了,焦大就是一个居功自傲造谣毁谤的垃圾罢了。曾经因有功绩而被重谢,然后就居功自傲沉沦欲望不再履行职责,却也不想离开,而是傍在贾家这样的富贵公府里,想要继续吹嘘资历作威作福,近乎吃着空饷,还要喝酒赌钱骂街造谣。焦大和那些利用话语权有意造谣诋毁的文官们,算是同一类别的势利小人。很多读者竟然会对焦大的造谣深信不疑,真是悲剧。#红楼梦#

楼主 向南行驶的瓶子  发布于 2020-03-05 12:41:00 +0800 CST  
红楼梦小知识之2,《秦可卿是个近乎完美的好人》。人最可贵的是什么?不是勤劳,不是思虑,不是多情,而是智慧。智慧让人明辨是非,智慧让人看到真实。金紫万千谁治国,裙钗一二可齐家。治国齐家同样需要智慧。在红楼梦里,论起齐家,王熙凤可谓是翘楚,能比王熙凤更加高明的仅有两人。一个是王熙凤的忘年交——老太君贾母,一个是王熙凤的至交好友——宁府秦可卿。秦可卿她勤于思虑办事完美,惜才爱才的贾母也非常认可她。
虽然有一些人乱搞阴谋论,认为秦可卿不是一个优秀的正面人物,甚至谤称秦可卿是一个和贾珍有染的淫乱之人。这类做法,完全脱离了原文,凭着自身对片言只语的曲解便妄想出了一大堆虚假情节,并以编造的虚假情节来诽谤秦可卿。这显然很是荒诞,也完全悖离了原作者和增删人的本意。87版电视剧在拍摄时亦犯了这样荒诞的错误,贻害很广,颇为遗憾。
虽然很多小人诋毁诽谤秦可卿,但作者在可卿逝后仍然高度赞扬可卿智慧,合族老小因感念可卿恩情而悲声痛哭,并以宝玉吐血的情节对可卿深深惋惜哀悼,还令所有权贵皆为可卿恭敬送殡,这些都表达了作者对可卿的深深敬意。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然而歪风去后,秦可卿完美依然。

楼主 向南行驶的瓶子  发布于 2020-03-05 12:45:00 +0800 CST  
红楼梦小知识之3,《史湘云与妓女》

很多人都注意到了,书中有两个人都被叫作“云儿”,一个是史湘云,一个是锦香院的妓女云儿。
庄子云:“假于异物,托于同体。”《红楼梦》书中正是如此手法,史湘云和妓女云儿身份相异,但是本质相同。
这不是说史湘云最终沦陷风尘成为妓女,而是在讽刺史湘云如同一些妓女一样无情无义。
妓女云儿有“两个冤家”。为了贪慕富贵势利,她在荼蘼架下私会新冤家,“一个偷情,一个寻拿”。
史湘云则是摇摆在贾家与薛家之间。自幼便在贾家蒙受袭人的照料,贾家史家把她培育得颇为出色,然而见到了薛家富贵,这个云儿就变得嫌贫爱富,嫌弃自家人都辛苦做活难有享乐,置养育恩情不顾,一心想认了薛家宝钗作亲姐姐,好住到薛家去享受富贵闲适。
无情无义的云儿,犹如妓女中品行低劣之辈。故书中特意塑造了一位与薛蟠放浪的妓女云儿,借此嘲讽贬低追附薛家的史湘云。

楼主 向南行驶的瓶子  发布于 2020-03-05 12:47:00 +0800 CST  
红楼梦小知识之4

快速辨别红楼梦人物在书中的褒贬属性


红楼梦的人际关系颇为复杂,很多人物既有受夸赞也有被憎恨,读者看完对那些人物更是褒贬不一。那么如何快速辨别每个红楼梦人物在书中的褒贬属性呢?

这里就给出一个最正确的方法。方法很简单,看宝玉的态度。

被宝玉夸赞、喜欢、欣赏,那就是褒。

被宝玉疏远、敷衍、嘲讽,那就是贬。

宝钗被宝玉斥为“国贼禄鬼”并疏远生分,自然是贬。

湘云说混账话被宝玉撵逐要她去别的屋坐,自然也是贬。

可卿被宝玉思念哀悼,自然是褒。

熙凤被宝玉夸赞是在屋子里的太阳,自然也是褒。

贾宝玉是神瑛侍者降世,更是一个洞悉他人真实性情的特殊存在,他的褒贬,完全代表了作者和作品的褒贬原则 。

理解了贾宝玉的亲疏褒贬,也就明白了各人的褒贬属性。

楼主 向南行驶的瓶子  发布于 2020-03-05 12:51:00 +0800 CST  
红楼梦小知识之6

“停机德”是什么

“停机德”的薛宝钗与空灵不俗的贾宝玉。
“停机德”这段小故事,大部分人都是看过的,就是乐羊子外出求学一年后回家看望妻子,结果妻子停了织机劝乐羊子离家继续求学这么件事情。

“停机德”这件事上折射出了乐羊子的妻子的性情。

乐羊子的妻子图谋远大,非常果断,为了得到好结果,可以忍辱负重不惜代价。丈夫仅回家探望一下就被妻子训斥一番惭愧折返,妻子心目中,事业功名远要大于夫妻情谊,宁可薄情谊,不可无功名。

因此“停机德”的实质意义,非常接近于野心果断无情势利。

“停机德”是指薛宝钗,但贾宝玉并不是乐羊子,当薛宝钗像乐羊子妻那般“见机导劝”,贾宝玉可没有受教盲从,而是怒斥宝钗并对其生分疏远:“好好的一个清净洁白女儿,也学的沽名钓誉,入了国贼禄鬼之流。真真有负天地钟灵毓秀之德!”

楼主 向南行驶的瓶子  发布于 2020-03-05 12:55:00 +0800 CST  
红楼梦小知识之7,《袭人与宝玉的年龄差》

袭人比宝玉大七岁。

在宝玉七岁那年,袭人已经是负责宝玉房中事务的【大丫鬟】,她成熟稳重,是被睿智稳重的贾母亲自安排去照顾宝玉的大丫鬟。在宝玉还不到十三岁时,袭人姨妹已经十七岁嫁人。

有人说袭人和宝玉年龄差只有两岁,那等于说袭人不到十岁就负责照顾宝玉,很是荒诞。

书中第六回说袭人比宝玉【大两岁】,这是一个模糊表述,实际意思是袭人比宝玉【大几岁】。在北方,大两岁、过两天等说法都是一种有意模糊的不确定表述,实际是指大几岁和过几天。这个几的范围是从1到9,并不是特指2。若有人困惑于此,不能理解【大两岁】,不妨到晋鲁冀一带的北方民间与民众实地交流作一番了解。

书中明确提到了袭人、晴雯、英莲、宝钗是同岁,她们都比宝玉大七岁,都比黛玉大八岁。

红楼梦这部书用语是非常严密的,不存在作者写错年龄一说。只是有些读者稀里糊涂,不愿意认真辨别清楚这个非常简单的年龄差问题罢了。

楼主 向南行驶的瓶子  发布于 2020-03-05 12:57:00 +0800 CST  
红楼梦小知识之8,《英莲与宝玉的年龄差》

在小知识之7里已经讲过,袭人比宝玉大七岁,英莲和袭人同岁,所以英莲也比宝玉大七岁。

英莲五岁被拐走,被拐子养到十三岁出落标致后拿出来售卖,结果被薛蟠抢到手后,次年十四岁的英莲随薛蟠入了贾府。

在英莲十四岁这年年初,还在淮扬将去贾府的贾雨村和回乡过年后返京的冷子兴巧遇,他们聊到了贾府的贾宝玉,这时宝玉是七岁,冷子兴言语里用“七八岁”的模糊说法介绍了贾宝玉的年龄。

这年贾雨村被升了应天府知府,到任时遇到了一年前的旧案,就是十三岁英莲被两家争买的旧案。

事情脉络非常清晰明了,甄英莲比贾宝玉大七岁也不难理解,然而也有的读者抛出了一个非常奇葩的观点,说英莲三岁时,甄士隐做梦见到了僧道带着那块“通灵宝玉”,因此甄英莲比宝玉只大三岁。

这种观点非常奇葩,是因为他们【混淆了梦境与真实】。僧道二人带着通灵宝玉别过甄士隐后,令那块通灵宝玉随着降世的神瑛侍者一起诞生在贾府。但并不能说贾宝玉就出生在甄英莲三岁那年,【天上方一日,世上已千年】,天上花费些许时间,世上便是很多年。这段梦境只能证明贾宝玉和甄英莲的年龄差大于三岁,并不是证明他们年龄差是三岁。

甄英莲和贾宝玉的年龄差,是七岁,这是书中简单的真实,作为读者,首先需要的是认真理解原文,并不需要怀疑作者水平差到连个年龄都能写出差错。

楼主 向南行驶的瓶子  发布于 2020-03-05 12:57:00 +0800 CST  
红楼梦小知识之9

正邪两赋的用意

正邪两赋是道德经思想体系里的一个分支,是比较基础的气论,也是作者老庄思想的一个小小部分。贾雨村人品虽差,但其人倒也有些学识见地,所以安排贾雨村简单阐释一番。

书中谈到“正邪两赋”的用意其实非常简单,就是告诉读者所有人是秉气而生,且“易地则同”,不管你是在寒门还是公府,气同则人同,是一种本质上的相同。这就是庄子思想里“假于异物,托于同体”的那种情况,表面不一样但本质相同。

这种情况在书中使用颇多。

宝玉、秦钟、蒋玉菡这三人便是气同人同异物同体的代表,一个是生于公侯富贵之家的情痴情种,一个是生于诗书清贫之族的逸士高人,一个是生于薄祚寒门的奇优名娼,他们都是同类性情本质相同的人物。

史湘云和锦香院妓女亦是气同人同异物同体,书中还特意管她俩都叫“云儿”来明确呼应她俩的同,一个是出身侯府的俗女,一个是来自娼门的俗妓,她们亦是同类性情本质相同的人物。

楼主 向南行驶的瓶子  发布于 2020-03-06 00:23:00 +0800 CST  
红楼梦小知识之10

千红万艳与薛宝钗无关

有些读者盲目喜欢薛宝钗,以至于忽视了书中真实本意。

千红万艳与薛宝钗是无关的。

首先说红。爱红虽然是书中主旨,但宝钗与红是无干的。薛家起初住入贾府时虽然还挂着“半旧的红绸软帘”表示一下,但宝钗身上穿戴的外露服饰可没有出现过半点红色。她的屋子雪洞一般,与红亦是绝缘,只有一片“白茫茫”那般乏味的雪色。暹罗进贡来的红茶,宝钗都要说“颜色不大好”。莺儿打络子,宝钗都要说“大红又犯了色”。宝钗排斥红是非常明显的。宝钗不红,“千红”并无宝钗。

再次说艳。百花缤纷方是艳,宝钗与艳是绝缘的。宝钗有个“淡极始知花更艳”的谬论,但淡到极致就是白茫茫真干净罢了,犹如大雪直接把花木摧残掩盖掉,那还何艳之有?宝钗自比名花,但她实际容不下天然绽放争奇斗艳的百花,她所住的蘅芜苑“一株花木也无”。宝钗爱花爱艳那定是伪,因为她的本质就是“从来不爱这些花儿粉儿的”。宝钗不艳,“万艳”并无宝钗。

结语:千红也好,万艳也罢,薛宝钗从来都不在其中。

楼主 向南行驶的瓶子  发布于 2020-03-06 18:12:00 +0800 CST  
红楼梦小知识之11

晴雯死时二十四岁

晴雯和袭人、宝钗等人同岁,她死时已经二十四岁,这年黛玉十六岁。丫鬟们通常会在约二十五岁时被拉出去配小子或成为主人的妾室姨娘。晴雯则是在二十四岁时直接被赶回家中病死了。

有些人误以为照顾了宝玉多年的晴雯在死时才十六岁,这是没有正确理解原文所致。书里【从来没有】出现过晴雯年十六岁这样的表述。《芙蓉女儿诔》里说“芙蓉女儿”那年十六岁并不是在说晴雯,因为那个十六岁的“芙蓉女儿”是“姊娣悉慕”且“妪媪咸仰”之人,是被众人尊敬仰慕的质胜金玉之人。

贾雨村带六岁的黛玉初进贾府那年,宝玉七岁去宁府看梅之时,十四岁的晴雯和袭人就已经是贾母派去照顾宝玉的干练大丫鬟了。九年之后,黛玉十五岁时,平儿咒骂贾雨村是**,“认了不到十年,生了多少事出来”,这时晴雯已经二十三岁了,这九年里也是一直都在照顾宝玉。在晴雯死的那年,黛玉是十六岁,晴雯是二十四岁。

楼主 向南行驶的瓶子  发布于 2020-03-08 09:56:00 +0800 CST  
红楼梦小知识之12

袭人是个稳重的好人

袭人比宝玉大七岁。详见红楼梦小知识之7, 《袭人与宝玉的年龄差》 。

袭人作为宝玉房中事务的负责人,她并不贪酷滥权,而是成熟稳重,一腔真情,全心全意照顾主子。

袭人曾经是贾母的丫鬟,她十岁那年还曾在西边暖阁和史湘云一同住过,那时宝玉三岁,袭人还没有被贾母调拨给宝玉。

宝玉七岁时,十四岁的袭人已经是宝玉房中的主事大丫鬟了。

宝玉十二岁时,十九岁的袭人依然心无旁骛地认真照顾宝玉,这时她十七岁的姨妹已经定下婚约等待出嫁了。

睿智的贾母对他人的评价一向很深刻很准确,贾母对袭人的评价是老实。袭人被贾母派去照顾宝玉后,眼里心里就只有一个宝玉,虽然她其实还是挂在贾母名下的丫鬟。袭人并不虚伪,她是真的老实善良。

楼主 向南行驶的瓶子  发布于 2020-03-09 19:39:00 +0800 CST  
红楼梦小知识之13

贾宝玉的女孩论

宝珠与鱼眼

“女孩儿未出嫁,是颗无价之宝珠;出了嫁,不知怎么就变出许多的不好的毛病来,虽是颗珠子,却没有光彩宝色,是颗死珠了;再老了,更变的不是珠子,竟是鱼眼睛了。”

女孩儿未出嫁时青春可爱,出嫁后就渐渐世俗势利起来,最后就俗不可耐令人生厌。

这是一种常见现象,但并不绝对。

宝玉这番话其实思考角度已经非常深刻。

现实官场里臣子士人亦是如此。读书求学之初他们也都曾满怀抱负理想,步入官场掌控权力以后就流俗势利起来,官场浸淫多年后就完全沉沦在官场潜规则里,变得谋私忘公唯利是图。

~

宝玉评鉴这些女孩子,最重要的依据是俗与不俗。通常是年岁越大就越世俗,也就是春燕说的“越老了越把钱看的真了”。

~

凤姐贾母也是嫁人已久,但她们聪敏睿智,并没有势利流俗,故宝玉与她们依然亲昵不曾疏远。

~

宝钗虽未嫁人,却已是势利俗厌,更被宝玉视作国贼禄鬼,故宝玉会对宝钗疏远。

楼主 向南行驶的瓶子  发布于 2020-03-10 14:33:00 +0800 CST  
红楼梦红楼梦小知识之14

《小议薛宝钗》

无名寒士
2019-2-19

薛宝钗姓薛,薛是一种不足道的杂草。

人们称薛家人为“丰年好大雪”。

好大一场雪后,大地便会失了色彩,呈现出“白茫茫一片真干净”那般悲凉肃杀的景象。

白雪茫茫,红消花殁。然而作者惜花,作者爱红,这些与雪全然不容,因此憎恶大雪摧折花木的作者特意设置了一个“薛”姓。此中褒贬,不言而喻。

贾家是一个花木繁盛之家,然而在贾家里面猛地来了薛家这样一个与贾家无干也从来不走的瘟神,纵使宝钗被宝玉斥为“国贼禄鬼”,纵使宝钗被贾母斥为“鬼不成鬼贼不成贼哪里是佳人”,但薛家还是能安心住在贾家一住十多年。

不料后世无情之人竟视情痴作者深憎之无情薛宝钗为偶像,真是要让作者“一把辛酸泪”了。

楼主 向南行驶的瓶子  发布于 2020-03-13 21:37:00 +0800 CST  
#红楼梦#
红楼梦小知识之15,《薛宝钗的“无情”》
都知道红楼梦作者是一位情痴,“更有情痴抱恨长”,因此写下这“大旨谈情”的奇特情文。

然而书中有一位女子与“情”是格格不入的,那就是薛宝钗。

“任是无情也动人”的薛宝钗是真正的无情之人,她没有情意,但有野心,慕势利,也能招来势利世俗者的崇拜追随。

无情的薛宝钗虽然也在薄命司中,但作者对她的憎恶非常明显。宝玉斥她是国贼禄鬼,连太虚幻境里都说她的薄命是“无情的,分明报应”。

无情的,分明报应。
无情的,分明报应。
无情的,分明报应。

且读三遍,感受到作者对薛宝钗的憎恶了么

楼主 向南行驶的瓶子  发布于 2020-03-18 15:01:00 +0800 CST  
#红楼梦#

红楼梦小知识之16,《“棠村”作序》

很多红楼梦的钞本上都有一个“棠村作序”的批语。这个序其实就是甲戌本红楼梦里的《凡例》,作此序文者就是棠村。

“棠村”是河北文人梁清标的自号,梁清标,知名文人,1620年-1691年在世,因与红楼梦的增删人交情莫逆,故在增删人增删时期为甲戌本红楼梦作了《凡例》这篇序言。

楼主 向南行驶的瓶子  发布于 2020-03-18 15:02:00 +0800 CST  
红楼梦小知识之17,《刘姥姥算螃蟹账》

刘姥姥道:“这样螃蟹,今年就值五分一斤。十斤五钱,五五二两五,三五一十五,再搭上酒菜,一共倒有二十多两银子。阿弥陀佛!这一顿的钱够我们庄家人过一年了。”
————
【刘姥姥算的账里,螃蟹是主题,酒菜只是“搭上”作为螃蟹的陪衬。刘姥姥认为螃蟹值一十五两银子,酒菜也值个好几两银子,总计二十多两银子。】

五分一斤,十斤五钱,八十斤螃蟹是四两银子,这太容易算了,而刘姥姥竟然算成一十五两银子。

五八四十这个口诀非常古老,刘姥姥没有说五八四两整,而是说了“五五二两五,三五一十五”,这不是什么乘法分配律的高明算法,仅仅是刘姥姥算账时算得糊涂昏了头。

薛蟠不识字,刘姥姥不识数,书中这些贬低现象,显然是作者塑造人物时有意为之。

这样的数学题并不高深神秘,不要盲目推崇刘姥姥的计算能力,进而怀疑自己数学太差,或疑心其中暗藏神秘。结论其实很简单→【刘姥姥这人虽然势利贪财,但不大识数。】

楼主 向南行驶的瓶子  发布于 2020-03-21 19:35:00 +0800 CST  
真实的刘姥姥(红楼梦小知识之18)

细细看罢此奇文,真正认清刘姥姥。
刘姥姥来自一个“千里之外,芥荳之微”的“小小一个人家”。

相对于女孩子都有几百个的贾家,刘姥姥那里确实是“小小一个人家”。

两家人口无数倍的差距下,刘姥姥那里确实是“芥荳之微”。

从辽东到北京,一千多里地,确实是“千里之外”。

一进贾府,刘姥姥改善了生计。二进贾府,刘姥姥发了笔横财。三进贾府,刘姥姥会知恩图报还是会恩将仇报?这个取决于刘姥姥的人性。

刘姥姥对贾家的态度其实就像刘姥姥对“木头”的态度——“困了枕着他睡,乏了靠着他坐,荒年间饿了还吃他”——方便时加以利用,需要时无情吞噬。

刘姥姥的人性真的会如同上面这个比喻么?且让我们走入原文看清真实。

《红楼梦》里把刘姥姥的性情刻画得极其真实入木三分,直接看原文便可以认清刘姥姥。

一是粗鄙俗气。刘姥姥张口就能说出“你老拔根寒毛比我们的腰还粗呢”这样粗俗谄媚的阿谀话语。

二是蠢碌无知。刘姥姥是个浅薄无知却很爱狂妄胡说的人,其实她连个简单的螃蟹账都算不对,连镜子里的自己都认不出来,看到会说话的八哥居然还能自信地说那是“黑老鸹子”。一边看轻他人“你们在这金门绣户的,如何认得木头”,一边吹嘘自己“我是认得的”,结果却拿着黄杨根抠成的酒杯说“这一定是黄松做的”,真是十足的无知可笑。

三是猥琐无礼。“听见给他二十两,喜的浑身发痒起来”,刘姥姥是个猥琐不堪且毫无礼貌的人,她来贾府作客,却不懂礼节规矩地肆意妄为,把贾宝玉的房间弄得“酒屁臭气满屋”。她自己无礼,她教出的外孙板儿也一样不知礼,比起九年之前初进贾府竟然毫无长进,“那板儿仍是怯人,不知问候。”

四是贪婪势利。“把这大杯收着,我带了家去慢慢的吃罢”,以求亲靠友之名来贾家打抽丰的刘姥姥竟能厚颜无耻主动索要贾家拿来待客的那一套名贵木杯,贪婪胜似蝗虫,实在令人叹服。

综上可以看出,刘姥姥就是一个惟重利益不重品德的人。


贾家怜贫惜老,并不慢待刘姥,待她如客,陪伴游园,饮宴谈笑,馈赠丰厚。贾家对刘姥姥有恩,这是无可厚非的。但刘姥姥这样的势利之人,并无品德可言,不过视贾家为生财之道罢了。惯“打抽丰”的刘姥姥对贾家只有财物图谋,并无报恩之心,一向借打抽丰而收获颇丰的她连每年来贾家不图回报地送些乡野的干菜都是无法做到的。【“到年下你只把各样干菜带些来,我们这里上上下下都爱吃。”刘姥姥千恩万谢答应了。】

这样的惟重势利无信无义之人,忘恩负义不知恩图报还是好的情况,更丑陋的便是见利忘义恩将仇报。


三进荣国府,刘姥姥会知恩图报还是会恩将仇报?文初这个问题的答案,此刻应该是不言而喻了。


——————
红楼梦的最大特点是真实,最成功之处便在于人物塑造。若一个人性情完全转变,变得截然不同,那样塑造无疑是失真的败笔。

很多人误信权威的无据联想,认为刘姥姥是贾家恩人。

这种联想是荒诞错谬的。刘姥姥一味无礼无耻贪婪索取,最后却能在大关节上勇敢地展现大义不惜家财拱手付出?其实知礼知耻之人尚不是人人有此义勇,偏是势利无耻者可以生此大义?这种联想非常不真实。

我相信大部分人在塑造自家恩人时,就算写他笨拙可笑也会点出他的淳朴善良,而不是把恩人写得鄙陋无知贪婪无礼。

生平最厌读文时主观联想脑补原文未有之情节,那样属于不肯正视客观真实。那些学者毫无理据地臆断刘姥姥有善心,八十回原文中却为她找不出半句善念的描写。

一个受巨大恩惠后却每逢新年连干菜都舍不得来贾家送的势利蝗虫,在一些人眼里竟如此重要。其竟认为故意地贬低恩人内在和描摹恩人丑态实属正常,如此无礼无义,再辩便无意义。

书中对刘姥姥的贬低如此明显。“听见给他二十两,喜的浑身发痒起来”,这句话已经不是普通的描述,而是在直接贬低刘姥姥的内在。

作者世事洞明人情练达,万不可臆断作者有贬损恩人的荒诞做法,而是要细细辨析其中真实的褒贬情状。


诸位写书时,会忘恩负义贬低自己恩人的内在么?粗俗愚蠢,无耻无礼,势利秽臭,将恩人贬低到一无是处,再夸赞其仁义善良,但凡明理晓义之人能做出这种事情么?


所以,答案只有一个,不是作者忘恩负义贬低恩人,而是学者联想刘姥姥是贾家恩人的做法非常荒诞。

——————

最后我们来谈谈《红楼梦》书中那句与刘姥姥相关的巧姐判词。
偶因济刘氏,巧得遇恩人。

这两句诗的原意:
这是因为王熙凤帮助贫农刘氏积下阴功,

所以她的女儿巧姐有了福报遇到了恩人。





巧姐有福报的原因是王熙凤帮助贫苦农民。刘姥姥第一次以生活困难的理由前去贾府求财之时,凤姐接待并施舍帮助了她。

楼主 向南行驶的瓶子  发布于 2020-03-21 19:39:00 +0800 CST  
红楼梦小知识之19,《红楼梦并非圣母博爱之书》

有很多红楼梦读者听过台湾的蒋勋先生讲解后,跟我说红楼梦是一部歌颂青春怜爱众生的好书。

这肯定是不对的。显然,歌颂青春和怜爱众生是蒋勋先生的个人心境罢了,这和《红楼梦》原文是全然不符的,也绝非该书主旨。

《红楼梦》最重要的自然是记述那些闺阁女儿的历历真实,绘出她们的真实性情。然而书中并不博爱,作者也很明确地表示书中有“指奸责佞贬恶诛邪”之语,读者阅书时需辨出奸佞恶邪之人,以其为警为戒。读者若一味博爱,只会不辨是非善恶罢了。

作者以贾母、宝玉、警幻仙子为超越凡俗的正面人物,对他人的褒贬以此三人最为客观。

金玉邪说、国贼禄鬼、沽名忘义、打抽丰的蝗虫、魇魔法的道婆、……这些背后都有明确的奸佞恶邪之辈,读来切不可一味模糊真实不辨是非,作了痴儿愚人。

楼主 向南行驶的瓶子  发布于 2020-04-06 21:33:00 +0800 CST  
加油更新

楼主 向南行驶的瓶子  发布于 2020-04-21 09:25:00 +0800 CST  
红楼梦小知识之20,《跛足道人的“三劫”》

跛足道人开篇说三劫后会齐去太虚幻境销号。

书中这里的“三劫”是一个时间长度,历世为劫,一世三十年,“三劫”共计九十年。

红楼梦是一部书写“末世”之书。

贾珍当了贾家族长,到贾家完全衰亡,便是贾家末世的终了。贾家这段末世对应的其实是朱明的末世,而朱明的末世有九十年。

明朝从万历帝1572年登基,到永历帝1662年殉难,大明经历长达90年的末世光阴后彻底衰亡。

三劫末世完结的那年,作者提起了笔,一气呵成写下了这部不朽奇书,令无数后人唏嘘感慨。

楼主 向南行驶的瓶子  发布于 2020-04-27 19:56:00 +0800 CST  

楼主:向南行驶的瓶子

字数:8065

发表时间:2020-03-05 20:41: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0-05-25 00:10:35 +0800 CST

评论数:28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