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将“次年”改为“后来”?

“演说”一回:
......第二胎生了一位小姐,生在大年初一,这就奇了;不想次年又生了一位公子,说来更奇----一落胎胞......

影印甲戌、庚辰本皆为“次年又生了一位公子”,为何通行本就变成“后来又生了一位公子”了呢?
是校书者疏忽了还是......

楼主 俩红草根儿  发布于 2011-02-28 17:13:00 +0800 CST  
http://tieba.baidu.com/f?kz=120613015
见影印本



楼主 俩红草根儿  发布于 2011-02-28 17:15:00 +0800 CST  
作者为了隐笔记述真故事,运用了许多妙笔,其中之一便是人物年龄囫囵不定,正所谓“姐姐妹妹”乱叫。
实际上,书中人物多“一人多身”----一个人物名下隐述多个生活原型。
因此,人物年龄也就是不固定的。

楼主 俩红草根儿  发布于 2011-02-28 17:27:00 +0800 CST  
主人公宝玉年龄问题在红学界可谓各说不一。
究竟多大?
草根子以为:宝玉是多个生活原型替身,年龄问题只能考其所对应的生活原型。

楼主 俩红草根儿  发布于 2011-02-28 17:34:00 +0800 CST  
按此回书面来看,宝玉仅比元春小一岁。
然在“省亲”一回,“贾妃乃长姊,宝玉为弱弟......”
将两处比较便可见“荒唐”之所在----“满纸荒唐言”

楼主 俩红草根儿  发布于 2011-02-28 17:41:00 +0800 CST  
荒唐背后是真情----
“元春”与“宝玉”作为书中人物,皆不仅仅代表一个生活原型。
“元春”生在大年初一,隐述真故事中有“后宫之主”(俗语“初一娘娘十五官”,大年初一命相来说就该是后宫主人)。
“次年又生了一位公子......衔玉而诞”,隐述“元春”成为后宫之主次年有“宝玉”的一个生活原型出生----出生时有“谕旨”。

楼主 俩红草根儿  发布于 2011-02-28 17:54:00 +0800 CST  
“此乡多宝玉”“宝玉隔代重名很多”“贾母何其多”“一声也而两歌”“《石头记》立誓一笔不写一家文字”“一击两鸣”......
都在说明书中人物并非代指一个生活原型。

楼主 俩红草根儿  发布于 2011-02-28 17:58:00 +0800 CST  
将“次年”改为“后来”,便使得宝玉年龄囫囵不定了。
可这并非原著。
为何做此修改呢?
做此修改是否有替作者“忽悠”读者之嫌呢?

楼主 俩红草根儿  发布于 2011-02-28 18:06:00 +0800 CST  
作者自谓“满纸荒唐言”----
按此回书面来看,宝玉仅比元春小一岁。
然在“省亲”一回,“贾妃乃长姊,宝玉为弱弟......”
将两处比较便可见“荒唐”之所在----“满纸荒唐言”
书中如此“荒唐”很多
http://tieba.baidu.com/f?kz=1008987225

楼主 俩红草根儿  发布于 2011-02-28 18:12:00 +0800 CST  
回复:10楼
哈...武断可不行啊!这些有的是书中内容,有的是脂评。

楼主 俩红草根儿  发布于 2011-02-28 18:14:00 +0800 CST  
将宝玉出生之“次年”改为“后来”,是不再荒唐了还是更加荒唐了呢?

楼主 俩红草根儿  发布于 2011-02-28 18:25:00 +0800 CST  
尊重原著,尊重原著...

楼主 俩红草根儿  发布于 2011-02-28 18:45:00 +0800 CST  
回复:15楼
“红楼梦好就好在矛盾”
----------------
能够发现“矛盾”应该是认识红楼真故事的前提。作者自谓“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荒唐”在何处呢?“矛盾”之处就是所谓“荒唐”所在。
草根子解读红楼梦真故事也是从发现“矛盾”开始的。
正所谓“荒唐背面见真情”。
书中有许多“荒唐”情节,不知为何读者多视“荒唐”而不见,他觉得很合情理。这样怎会看透“其中味”呢?
朋友提到真假问题,草根子觉得书中人物有实有虚是很自然的。既然是隐笔记述,书中人物只能是为叙述真故事服务“脸谱”,不可能总是固定不变,以防“对原型”而穿帮。
说到梦幻,草根子有一点感受:“闲谈之中有筋骨,梦幻之中见真情。”读红楼之所以要读上许多遍,就是要把“草蛇灰线”“伏案”等信息存在大脑,然后梳理出一个头绪,发现作者如何隐笔,最后归纳出全书真故事。
至于书与史的真假问题,草根子觉得此书应当是“史笔”,只是用了隐笔之法;清史历经雍乾两代大修,可信度就差多了。
欢迎朋友探讨!

楼主 俩红草根儿  发布于 2011-02-28 21:16:00 +0800 CST  
回复:18楼
“观者记之!不要看这书的正面,方是会看。”
“此书表里皆有喻也!”
“凡看书人从此细心体贴,方许你看,否则,此书哭矣!”
“凡野史可毁,独此书不可毁。”
“能解者,方有心酸之泪哭成此书。”
“因曾历过一番梦幻之后,故将真事隐去,而撰此《石头记》一书也。”
“虽我之罪固不能免,然闺阁中本自历历有人,万不可因我不肖,则一并使其泯灭也。”
“首回楔子内云:古今小说‘千部共出一套’云云,犹未泄真;今借老太君一写,是劝后来胸中无机轴之诸君子,不可动笔作书。”
“若非多读书识事,加以致知格物之功,悟道参玄之力者,不能知也。”
......
《红楼梦》不仅是一部文学小说,还在脂粉文字背面隐藏真故事。多年来对表面故事和背面真情研究探讨者前赴后继,各有千秋。我们觉得红学应该包罗万象,不应该搞成一言堂。各家各派各有其长,也各有其短。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草根子探究真事隐情,并不否认红楼文学价值。
我们从真事隐情视角出发,应该算是红学一个层面吧。
今将探究结果展示给大家,也算是对红学尽微薄之力。
草根子一家之言,观点是否正确有待将来吧!
谢谢回贴!

楼主 俩红草根儿  发布于 2011-03-01 10:47:00 +0800 CST  
楼主也是,随便给红楼梦找个作者——弘皙,却没有任何考证,完全不负责任。怀疑是在证据基础上的怀疑,不是索引和胡思乱想。
如果楼主感觉我的话重,请原谅,我真的想说的婉转一点。

-------------------------
学界争论经常出现一些“攻击性”词语,草根子不觉得上述话重。
说到作者,草根子承认曹雪芹(曹霑)是《红楼梦》作者。
但是,《红楼梦》原著为《石头记》,曹雪芹是将《石头记》(脂本)“披阅增删”为《红楼梦》“替他传述”。
“他”才是《石头记》原创作者;
“他”才是真正红楼梦中人;
“他”才是将“亲历”著成《石头记》的爱新觉罗.弘皙。

楼主 俩红草根儿  发布于 2011-03-01 12:12:00 +0800 CST  

楼主:俩红草根儿

字数:2057

发表时间:2011-03-01 01:13: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0-04-23 15:10:58 +0800 CST

评论数:32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