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剖析简繁体字之优劣,多角度看待简繁之争

最近正值共和国七十华诞,一个刷爆网络的很感人的雅迪公益微视频《中国人是谁?》视频中有一句话:“中国人,是文明悠久的那群人,哪怕是小学生,也能轻松读出几千年前祖先留下的文字”,真的能读出来吗?恐怕是做不到的。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的那场文字改革,阻断了它。“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落后的生产力没有权利谈论文化复兴,而现在或许能够重新把这个问题摆上台面呢?
自上世纪五十年代汉字简化以来,简繁之争一直是一个重要的学术性问题,时至今日,已成为全民讨论的问题了。有部分文化学者表示支持全面废除简体字的使用,恢复繁体字的正统地位;也有部分学者主张不必恢复繁体字,甚至欲将繁体字贬黜于主流文化之外。这个问题众说纷纭,愈演愈烈,哪方也不肯善罢甘休,哪方也没有总结出能使对方信服的理由。这样热烈的讨论昭示着我们国家人民文化水平的提升,但没有进步性的新方案,只能使这个问题一直僵持在原地。
简化的起因,是文化的不自信
汉字简化的原因,要从19世纪中国积贫积弱开始讲述。晚清国力之衰弱导致了改革派人士对国家的不信任,进而支持西化。心理学上的“光环效应”指出,如果认为对方某一个方面特别优秀,就会盲目的认为对方的其他方面也很优秀,当时人们对西方正是如此。改革派不仅对国家体系,政治经济制度等进行批判,对中国文化也进行了污蔑和贬斥,首当其冲的就是汉字。他们认为汉字相较字母文字是不科学的,落后的文字,倡导废除汉字,使用拼音文字。这种观点被称为“汉字落后论”,其中绝大多数都是支持“汉字拉丁化”的人士。但这种在现在看来完全是由于文化不自信而产生的扭曲的价值观的产物,在当时可以说是在社会上泛滥成灾。连鲁迅都曾说过:“汉字不灭,中国必亡”,甚至认为“汉字是愚民政策的利器”,是“劳苦大众身上的结核”,“倘不先除去它,结果只有自己死。”这种观点后来被外国势力利用,成为文化侵略的工具。苏联为对中国进行文化侵略,废除中国汉字,曾借机利用我党。在海参崴举行的“中国新文字第一次代表大会”上,与中共代表瞿秋白、吴玉章等人共同草拟“北方话拉丁化新文字”,并发表 “中国汉字是古代封建社会的产物,成了统治阶级压迫劳苦群众的工具之一”、“要根本废除象形文字,以纯粹的拼音文字代替。并反对用象形文字的笔划来拼音或注音”等对我国进行文化侵略的言论。
新中国建立以后,人民站起来了,中华民族把命运抓在了自己手里,但思想的转变是需要时间的,文化的自信心并没有迅速恢复。苏联为实现对我国的文化侵略,利用与我党的亲密关系,1950年苏联斯大林指示将协助中国废除汉字:“全世界都是要通过新民主主义走向社会主义而实现共产主义的,全人类的语言文字都是要通过统一的民族语言走向区域语言,而实现共同的世界语言。”毛泽东对此附和:“中国文字改革的方向要走向世界各国文字共同的拼音方向”。并采纳吴玉章提议,着手进行废除汉字的工作。在1956年中国大陆讨论文字改革的时候说“汉字是一种落后的字体”,所以“必须要改革成像拉丁文那样” 。
图/汉字拉丁化课本 via 网络
而简化汉字,就是进行“汉字拉丁化”的第一步。
1952年开始筹备直到1956年《人民日报》发表了国务院的《关于公布〈汉字简化方案〉的决议》和《汉字简化方案》,法定的简化字在现今中国大陆地区取得了“规范汉字”的地位。1957年中的 “反右斗争”中,众多知识分子因为曾对汉字简化及汉字拼音化方案提出异议而遭到迫害,大陆上对汉字简化的质疑被窒息。
后来随着中苏决裂,“文革”的结束,改革开放,文化自信心的恢复,意识到文化的重要性的党和政府重视并重新开始支持保护我国文化。大陆学者终于重新认识到废弃汉字不现实,1977年公布的荒诞可笑的《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二简字”)也于1986年被废除,“拼音化”的危机算是解除了。
图/二简字(部分) via 网络

楼主 氷no天to雪no地  发布于 2019-10-03 16:52:00 +0800 CST  
汉字文化圈其他国家的脱汉现象
其实,汉字文化圈里的各国都曾有过文化丧失的现象,并不是中国大陆独有的。近代汉字文化圈出于文化不自信对汉字的改革基本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中国大陆和日本的“简化”,一种是朝鲜韩国和越南的“废汉政策”,其中朝韩属于用彦文替代汉字,越南属于“拉丁化”。这样看来,实际上被法国“拉丁化”成功的越南和成功“去汉化”的朝鲜背离汉文化更深。
越南自秦朝以来,无论是并入中原,还是地方割据,一直属汉字文化圈。公元八世纪越南独立以来,也一直是汉字文化圈的重要组成部分。越南语文字受汉文化影响,本全是表意文字,分为汉字(“𡦂漢”)和喃字(“𡦂喃”,即为越南根据汉字造字法自己创造的适用于越南语固有词的字),越南古籍均为以古汉语或汉喃文越南语写就。越南文的“拼音化”是由于外来侵略导致的。近代以来,法国侵略并殖民了越南。自阮嗣德十二年(1859年)开始侵略,至阮协和二年(1884年)控制整个越南。与此同时,法国殖民者为本来采用汉喃字的越南,设计了一套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拼音文字,就是现在的拉丁化越南“国语”文字。越南共产党被苏联成功教唆,在独立之后继续进行了“拉丁化”政策,最终使汉字在越南人的生活中绝迹。这严重损害了越南与其他汉字文化圈国家之间的文化认同感,反而增加了越南对西方拉丁文化的认同。实际上,汉字拉丁化之后对越南的不利影响不言而喻,可以说制约了越南诸多方面的发展,比如大幅度减慢了书写速度;增加了一词多义的量(当然由于越南语有八个声调,音节也比汉语要复杂得多,所以多音字本并不是很多,生活中影响还不是特别的大);造成了文化断代,现代人阅读不了古籍;当然,还增加了汉字文化圈其他国家学习越南语的难度等等。
图/越南汉喃字(下方为拉丁化越南语)via chunom.org
再来看朝鲜和韩国的情况。朝鲜语(韩语)分为表意的汉字和表音的彦文。举个例子:韓中 의 友情 未來 는 光明 으로 가득 차 있고 漢字 文化 圈는萬歲하다。韩语实词中绝大部分都是以汉字书写的汉字词,据韩国权威的“标准韩国语大词典”中收录的词中汉字词占59%,固有词(注:指该语言受汉语影响前产生的词汇)占26%,外来词(英语等西方语言)占11%。朝鲜半岛自古以来就一直是汉字文化圈的国家,官方文字只有汉字。直到直至世宗大王于1446年创立了表音的彦文字母。初期彦文只是作为表音和书写固有词,方便普通大众学习的工具。直到成为日本殖民地之后,由于韩国民族情绪高涨,把汉字看做是摆脱日本和中国对韩国影响的绊脚石,从而放弃了汉字。起初是朝鲜从1949年起全面废除使用汉字,逐渐过渡到一律使用彦文;之后韩国的朴正熙总统下令从1970年起,公文中禁止使用汉字,强行废除教科书中使用的汉字。在民众的强烈要求下,韩国有开始在高中阶段重新教授汉字的倾向,但是仍然受到政府压制。
日本选择的道路不是弃汉,而是简化。受美国文化影响,和输掉二战后的文化自卑,昭和二十四年(1949年)颁布的《当用汉字表》同样减少了汉字使用,对汉字进行了简化,称之为“新字体(しんじたい)”,但是随着之后日本经济的飞升,文化自信感又再次上升,伴随着民众的强烈愿望,昭和五十六年(1981)将《当用汉字表》废除改为《常用汉字表》,对汉字的使用不进行限制,但是“新字体”保存了下来。日本的汉字简化程度远没有中国大陆的大,所以跟繁体更接近一些。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大陆的汉字简化有部分字是借用了日本简化的字体,比如说“国” 、“宝”“、体”等字。
图/当用汉字表(局部) via 青空文庫
顺便一提,台湾所使用的“正体字”与繁体字其实并不一样,由于民国时期已有局部简化,所以实际上正体字简化程度只是极其微小,但是并不是没有简化的,例如“爲”→“為”,“裏”→“裡”等字。
简体字的积极作用与其历史局限性
中国“汉字简化”源于文化不自信,作为苏联文化侵略而制定消灭汉字的步骤,只是一个政治性产物而不是一个文字自然的进化过程。那为什么简体汉字没有废止而恢复繁体呢?当时有些学者竭力反对简化,不是没有道理的。但是,为什么简体字并没有随着文化自信的恢复而消失呢?其实,一简字不仅因其颁布时间较早,恢复成本较大,而且由于实际上对上个世纪的中国,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所以并没有被去除。简体字的确为我国阶段性发展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1.让文盲成为历史
简体字虽然开始实行的原因是不堪的,导致了文化丧失,但在当年一穷二白的中国,文化的丧失又算什么?当时人们是不会想到中国能够有今天这样的发展的,人民还等着解决温饱,社会还等着恢复正常,哪有人管什么“复兴”?哪有人奢望“复兴”?1949年新中国建立之初,学龄儿童入学率不足20%,全中国有80%以上的人口是文盲,农村文盲率更达95%以上。解决识字的普及问题,才是当时的重点,简体字正是为此做出了重要的贡献。1964年,文盲率由80%下降到52%,1990年下降到15%,1993年更是下降到5%以下。2015年以后,已完成全民扫除文盲的目标。这项成就,除党和国家的努力,人民的配合以外,简体字的简单易学也是一个主要原因。为了能够快速地使文盲学会文字,简化字的推行可以说大大加快了学习文字的速度。
同样起到帮助的,是汉语拼音这种新式的罗马化拼音。但在这里我要说明,汉语拼音起初就是为了进行“汉字拉丁化”而发明的。“汉语拼音之父”周有光就是“汉字拉丁化”的坚定支持者。民国时期发明的“注音符號(國民拼音第一式)”非常完备,而且形态类似日语的假名,每一个注音符号都有本字,音节比较类似现在的双拼,书写方便,最重要的是,这是我们国家的独有的文化瑰宝。汉语拼音是罗马化的文字,抛弃注音符号而使用拼音似乎是文化的又一丧失。但是,在扫除文盲的方面,因其简单的外表,似乎汉语拼音更胜一筹。
但是,在文盲已经扫除的现在,小学毕业的水平就有三四千以上的识字量,一般高中生保守估计也有六千以上的识字量。依据我与同学之前做过的调查,显示参加调查的人的识字量平均在六千以上,虽然样本数很少,但是基本上大家也能感觉出来,现在识字已然不是学习难点。人们在学校里学习的知识比识的字要多得多,人们学习的目标也比识字这种低级目标要高得多,简体字的这个优点也就成为了历史。
2.让书写更加简便
繁体汉字使用过程中,书写是一个难题。举个例子,“憂鬱”(忧郁),“龍龜”(龙龟)此类,在快速书写的时候,都是一个阻碍。这是古来共有的。草书和行书的诞生也是为了简化书写,提高书写速度。简体字很明显提高了书写速度。在电脑发明之前,手写是主流,所以简体字支持者也就以书写缓慢而抨击繁体字。
但是,电脑的出现和打字输入法的兴起,电子书逐渐代替纸质书,这些都冲击着手写的必要性。在数字社会,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现在,手写的频率只会减不会增,故简体字书写的简便优点也会逐渐消失。
诸如此类,简体字还有很多优点,但都随着时代的发展,有些具有时代局限性的优点,逐渐失去作用。

楼主 氷no天to雪no地  发布于 2019-10-03 16:53:00 +0800 CST  
繁体字淡化所带来的文化损失
今日社会,随着简体字益处的逐渐消失,失去繁体字的弊处逐渐凸显出来,并且越来越大,这是不能忽视的问题。
1.一简多繁问题
我个人认为一简多繁问题是最大的弊端。166对的两繁对一简字,16对的三繁对一简字,8对的四繁对一简字,2对的五繁对一简字,总计193对。此类简字分为两种,一种是完全没有关系的字同化成一个,另一种是将带偏旁的与不带偏旁的混同。
采用一简多繁这种方式简化的原因据推测是为了推行汉字拉丁化而进行减少汉字量,从而从万至千,从千至百,最后灭亡汉字。将多个繁体字简化成一个简体字这是严重违背汉字简字法和造字法的行为。
这是从古至今完全不同的字,意义不同,字形不同,读音大多也不同(在现代汉语有同样读音的,在古汉语读音亦不同),就被硬生生变成了一个字,如此造出来上百对多音字,多意字。
汉字的造字方法,称为“六書”,自《周禮》出现,《說文解字》概括归纳,在中国古代,“六書”一直是汉字的造字程式,正统条例。“六書”指“象形”、“指事”、“會意”、“形聲”、“轉註”、“假借”。简体字造字法基本全部不符合六书的程式。特别是一简多繁问题,更是一种严重破坏文化的存在。有人认为一简多繁是“假借”的一种变式,这是错误的看法。“假借”指的是对新出现的意项用旧的汉字进行表示,并不是将已经有的两个分别表达不同意思而且读音不同的汉字合成一个。“假借”后的汉字出现在后世的文章中时是多意的,但是在前人的文章中一直只有那原本的一个意项,这样有利于古今一脉相承,后人能够更加方便地看懂前人的文章。但“一简多繁”正好相反,将前人的多个汉字合成为一个汉字,增加了阅读的困难。前人书写文章的时候,并没有想过后人会如此背离汉字的造字法,没有做出能让后人分辨的行为。这样,就加重了文言文的学习难度。总的来说,就是“假借”是在汉字总数一定的情况下汉字的意项逐渐增多,而一简多繁是在意项总数一定的情况下汉字逐渐减少,这是本质上的区别。而且“假借”也是古人最避免使用的造字方法。“象形”,“指事”属“独体造字法”用于造旁,造本字,开字之先;“形声”,“会意”属“合体造字法”,合旁合声造出无数种字;“转注”,“假借”(ps.假借已有的字,或是后世出现的字,称为“通假字”)乃是用字法,是文人在个别作品中才使用的。古人费好大力气创作的如此多的形声或是会意字,又被丢掉了。这便是我刚才所说的将偏旁与不带偏旁的混同行为了。例如古人专门为了区别而加以偏旁创造了“面”(表面,指二维空间)和“麺”(中国传统食物);“註”(註音,註釋,註解)和“注”(注水,注入);“表”(表格,表面)和“錶”(鐘錶)等等等等,这些字方便学习,方便阅读,特别是方便文言文学习,就这样被去掉了。

举个例子,原本“征(征伐,征辟)”和“徵(特徵)”是两个汉字,简化之后都作“征”。高中语文课标课文《張衡傳》中有一句“特征拜郎中”,这个“特征”字被高中语文老师当作“古今异义”来讲,但是根本不是一词多义,这本来就是两个汉字,如果不简化的话,谁都能一眼看出来这不是指的“特徵”的意思。诸如此类的事情在浩如烟海中的古籍中估计有成千上万了吧?古代的单音节词绝大多数就是一个字一个意思,将简化汉字应用到多音节词上可以减少重复的可能,但是将简化汉字,特别是这些一简多繁的汉字应用到文言文上,就增加了学习的麻烦。你可以想一下,之前学习文言文许许多多一词多义,古今异义,你当时在考试中看着文章中的一个字使劲辨识它到底是哪一个意思,殊不知这本来是不需要的,是多余的,如果将一简多繁分辨开来,你就不在需要背这些东西了,文言文将得心应手。有些人说繁体字学习只是增加困难,那是在学习现代汉语的时候,学习古汉语的时候,繁体字能省下许多不必要的麻烦。古人为什么习惯看文言文?你没有想过吗?为什么只有现代人这么麻烦?这就要怪简体字了。
既然如此,为什么上个世纪简化时没有听从汉字学者的话进行符合《六書》的简化方案,尽量减少一简多繁,只是在繁琐的笔画上进行简化(例如将“斗”和“鬥”并不是都简化成“斗”而只是将后者去掉一个王)呢?他们没有想过文言文使用问题吗?其实是的,因为那个时候他们根本就没有想过以后国家能够全民学习文言文,文化复兴的浪潮能够出现,我们国家能够像今天一样如此接近民族复兴。他们甚至没有想过我们能够继续使用汉字。前文已经说过了,拉丁化的阴霾覆盖下,国家放弃了部分文化。我们现在已经强起来了,为什么不重新拾起我们曾经丢下的东西呢?
诸如此类的短期内看来似乎减少了汉字的学习量,但长期看来和深入看来,特别是在当今社会,多繁对一简体问题造成了数不胜数的次生问题,其中有很多还影响重大。
将繁体字转换成简体字,可以很方便的转换,但是将简体字反推繁体字的时候,可就麻烦大了。没有经过训练的广大群众是没有能力辨识的,即使是学过书法的人,很大一部分也实际上不清楚这些多繁一简字。需要书写繁体字的时候,就很容易出现让人啼笑皆非的笑话,比如“皇後(应为“皇后”)”“幾案(应为“几案”)”“北鬥(应为“北斗”)”这种无脑的繁化,把字弄的乱七八糟。我曾多次在各种地方看到过此类现象,这真的是文化的丧失,令人惋惜。
2.文化破坏问题
上面我说过,因为对西方的“光环效应”,中国人曾经对文化极为不自信过。但是我们的汉字,作为世界现存唯一的表意文字,是具有独特优点和魅力的,具有其他语言所无法拥有的特点。现代有些学者甚至认为,汉字作为世界上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文字。首先,文字对语言具有相对保守的特性,文字演化速度远不及语言演化速度,故文字的历史意义更加丰富,可以作为连接古代人和现代人不同时代的纽带。表意文字相较表音文字具有更加保守的特性,在历史保守性上,汉字不会随语音的变化而变化。历史上汉语有多次重大的语音变化,比如晋代的五胡乱华,促进了上古汉语到中古汉语的转变;崖山之战宋代的灭亡导致了中古汉语向近古汉语的转变;还有民国时期的尖团合流等语言新现象等。但是繁体字自汉代到民国,从没有较大的改动过,相较西方表音文字真的是保守得多。我们常说中华文化是世界上唯一没有湮灭过的文化,这少不了汉字的功绩;在地域保守性上,汉字不像方言一样,各地人说各地官话,但汉字是统一的,各地人都可以依靠书面语来进行交流,这也是中国历史上没有与欧洲和印度一样四分五裂邦国密布的重要原因。横向,汉字都是一条纽带,连系古今;纵向,汉字是一张大网,通贯南北。
但是,简体字损害了汉字的保守性,因为简体字使许多汉字变得不再具有表意性。破坏表异性最深的还是一简多繁字,前文说过,一简多繁是在意项总数一定的情况下汉字逐渐减少。本来不同意思的汉字,来源不同,例如“葉(yè)”和“叶(xié)”两字,前者为“木上一世(枼)”又加“草字头”,后者为“十人同口”(本为“协”异体),后作为“叶韵”(诗韵术语,指音调调和)之意。两者本并无交集,意义不同,来源不同,读音也不同,仅仅是因为在吴语中两者读音相似,就进行了多繁一简同化。
再比如“發(fā)”和“髪(fà)”两字都作“发”,“發”甲骨文本形“两足向前并列””,表示物体向上或向前迅速运动,后下方加入“弓”和“矢”后来“矢”讹变为“殳”正式成形。而“髪”是形声字,从髟、犮声。这两字也是完全没有交集的两字,我到现在还没有查找到确切的将这两个字也进行多繁一简同化的原因,似乎跟古代屈指可数的作品中出现草书“發”写的比较像“发”的现象有关。再比如十二地支的第二位的“丑”和“醜陋”的“醜”被简化成了一个。醜象形字鬼之醜陋,与地支的丑毫无关系。天干地支乃是我国文化玄妙之处之一,丑却竟被冠以与醜陋之意。

不知道你有没有注意过,本身“東西南北中”五字都是左右对称的(北本来也是,但是后来变形有出入,但是现在基本还是对称的两个“匕”),但是“東”却变成了“东”,这个完全不对称的字。这些我们古代高大上的文化都被简体字毁掉了!“前後”的方位名词“後”竟然与“皇后”的“后”混同,愛而无心,產而不生,開关无门,導而无道······此类现象数不胜数,字将不字,文化之荡。
但是,也不是全部的简化字都失去了本来的文化背景,有那么一小部分甚至附上了更好的文化意蕴,只有那么一小部分,但是我要向这些简化字的创造者致敬。在此列举几个,将城郭(“或”本表示防御工事)改变成玉玺的“国”,珍贝减为玉的“宝”,三人成众的“众”,这是我认为最成功的简化字(但是实际上“国”和“宝”都是日本1949年《当用汉字表》确定的,中国大陆属借鉴。额,看来建国初期,我国的文化水平确实比不上日本),还比如在减少笔画的同时仍然保存形似的“鳥”变“鸟”,“龜”变“龟”,“蟲”变“虫”此类。这些简化字是极为成功的,为什么有些恢复繁体过激者要拿所有的简体字开刀?要理性看待,文化不一定是全都在一边的。简体字也有保存文化的字,只是数量有些少而已。
不仅汉字的表意性受到了损失,汉字的表音性也受到了破坏。采用六书中的“形声”造字法造出的具有表音功能的字,由于没有科学的简化,也被消去了大半。

楼主 氷no天to雪no地  发布于 2019-10-03 16:54:00 +0800 CST  
如何解决?
在这篇文章刚开始的时候,我就说过,对于这个问题,人们争论的很激烈,但没有进步性的新方案,只能使这个问题一直僵持在原地。所以在这里我要给个人学习和社会普及提出一点看法和建议,希望能够抛砖引玉,让这个问题能够得到更多人的讨论。
1.个人如何学习?
首先,我们来看看个人是如何学习繁体字的。书法学习者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教授繁体字时是不会教一简多繁混同字的。我们不能仰仗将繁体字仅仅推给书法家和语言学家,上文我已经论述过繁体字对于学习文言文的重要性,这是大多数高级知识分子应该具备的技能。我认为,至少高中学历的人是应该普及繁体字的。现在政府和社会对于繁体字呈消极态势,将繁体字归给书法方面的艺术类能力,而不是文化方面。我虽然反对将繁体字与书法混同,但是无疑现在正是书法对繁体字的保护成功抑止了繁体字在大陆的消亡。但是绝大多数书法老师并不能系统地教授繁体字,这也就导致了上文我提到的繁体字混乱不堪,“乱七八糟”,不该用的字胡乱使用,也难怪台湾地区民众看到大陆人写的繁体字之后把大陆人称为“暴富的乡巴佬”。
不能靠学习书法来学习繁体字,我认为,只要一份《简化字总表》和一份“繁简不对应字表”就够了。先介绍一下《简化字总表》,公布于1964年,是我国最终进行汉字简化后的总表。《简化字总表》共分为三表,第一表所收的是352个不作偏旁用的简化字,第二表所收的是132个可作偏旁用的简化字和14各简化偏旁,第三表所收的是应用第二表的简化字和简化偏旁作为偏旁得出来的1753个简化字。
在这里,我要着重说明一下,繁体字的学习是极为简单的(如果之前你已经了解到了类推和非类推字的区别,请跳过这一部分)。有人说,依照《简化字总表》,三表加起来一共有2237个繁体字,要背两千多个繁体字可不是小数目!不要着急,第三表中的2237个繁体字是不需要背的。第三表是依照第二表字进行类推的简化字。举个例子,“咼”被简化成“呙”,那么“剮渦堝萵媧禍腡窩鍋蝸”这些都要被简化成“剐涡埚莴娲祸脶窝锅蜗”。对于类推字,只需要掌握类推偏旁部首,便可以推出这1753个所有的类推字。这里还有一个“有限类推”和“无限类推”问题,但与本文无关,暂不做解释。
除去第三表,繁体字学习者只需要背完前两表484个繁体字和14个繁体偏旁就可以了。有些人可能就觉得自己掌握了繁体字了而沾沾自喜。还没有结束!别忘了还有193对多繁对一简字,这些也是书法学习者最常忽略的问题!当你写桃花源记的时候写成“此中人語雲”,写张衡传的时候写成“特徵辟郎中”;写爱莲说的时候写成“餘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真的是会让人笑掉大牙的。不要以为这不会发生,我曾多次看到这种现象,甚至出现在高中语文辅导教材的封皮上。所以你需要一本“简繁不对应字表”。国家官方是没有出具这样一个整理表的,所以你需要从网络上来寻找。《简化字总表》发布之时,国家并没有打算过保护中华文化,更没有想过能够文化复兴,所以说只进行了方便单向(自繁到简)的规定,而没有想过反向反推的问题。所以说企图只凭借反背《简化字总表》,不看“繁简不对应字表”的人是没有办法系统正确地学会繁体字的。
2.如何推动社会的学习?如何保护繁体文化?
这是我本篇文章的重点,这个问题也应是简体繁体支持者争论的焦点问题。随着中国经济的蒸蒸日上,文化复兴也被逐渐提上了日程,文言文的普及就是重要的表现。小康社会已经实现,全民脱贫即将完成。中国即将赶超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国,中国人均GDP也已经逼近一万美元大关。这个时候,是应该在教育中加入繁体字的元素了。
这里,我们要清楚,目前国内外文化学者语言学家达成的共识是让大陆人能够“写简识繁”,即在生活中书写简体字的同时,能够清晰认识所有的繁体字。这里的认识,不是指网络上说的什么“中国人自带繁体转换器”,能看懂几个字就是会了吗?你能看懂“憂鬱”“烏龜”“鞦韆”吗?不要说这些不是常用词,这三个都是常用词,简体分别是“忧郁”“乌龟”“秋千”。也不要说这是比较难的繁体字,来几个简单的“審”“遞”“遲”“闆”,你能看出来吗?不经过系统的学习,根本不能说是真的会繁体字。目前国家完全没有这方面的意识,“写简识繁”如此简单的标准都没有适当的进行教学。
最需要系统教学的,还是那些多繁一简字。没有经过教学,很少有人能够分辨出这些字作什么意思的时候应该用哪个。滑稽可笑啼笑皆非的例子我上面已经举得够多了,这里就不在举了。
一简多繁造成了数不胜数的所谓“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问题,严重加深了学习文言文的学生的负担。古代的文章多用单音节词,故其词义在书面语中的分辨主要靠不同的字(在语言中,分辨主要靠古韵不同的基本音节比现代汉语多,与本文无关,在之后的文章中我会将这个问题的),这些不同的字,承担着不同的意向,故能够让人一眼就能读懂。现代汉语词大多都是复音节词,靠字的排列组合来进行辨识,故现代汉语的意向也承载在不同的复音节词里面。简化字虽然混同了很多繁体字,但是由于现代汉语,多音节词才是主要的辨识意思的主体,故不影响人的理解。但是用现代的简体字学习古代的文言文,势必会造成数量少的简体字承担了众多的意项,而这些意项本来应该是由不同的繁体字来表示的,是不存在含有过多意项的字的。所以学生在考试中费尽心思猜这个字是哪个意思,实际上本不需要。
可以看出,要达到“写简识繁”,系统教学是必要的。
有人认为,学生学习已经很累了,不应该再加入负担了。加入繁体字真的会大量加重负担吗?实则不然。2237个繁体字其中的1753个类推简化字是不必教授的,剩下的只有484个简化字和14个偏旁。现今我国小学生识字量已达到三千以上,初中生已达到四千。这484个字算什么?基本只是一学期的量而已。而且,这不是单纯的加重负担,而是让文言文的学习更加简便。我上文已经说过,文言文和繁体字的搭配是合理的,“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还有各种不同的意项问题都可以通过繁体来减少大半。对于让老师费尽心思为学生分辨这些意项,考试中考生费尽心思猜考题文言文中的多义字的意思,我认为不如就从开始就消除这些“一词多义”“古今异义”。
文言文是初中开始教学的,繁体字不如也在初中开始教学。教学的重点不要让学生必须会书写,按照国内外对大陆的共识“写简识繁”的标准,重点放在能准确认识上。这里还是必须要强调对多繁一简混同字的分辨,这个破坏文化最严重,造成文言文学习困难的最大因素,必须要让全民都学会。166对的两繁对一简字,16对的三繁对一简字,8对的四繁对一简字,2对的五繁对一简字,总计193对。这193对字必须要作辨析,真的能够降低文言文的学习难度。
484个繁体字清楚会认,193对多繁一简字要会辨析,这才能达到“写简识繁”的标准。初高中阶段循序渐进,对于识字四千以上的学生,普及认识繁体字是没有问题的。
那如何考察呢?
在中高考中加入繁体字的文言文是不错的选择,不需要考生书写,只需要认就够了。文言文考察与繁体字考察相结合,不仅达到了让学生认识繁体字的目的,还降低了文言文的阅读难度,一举多得。
繁体字的恢复问题
虽然我支持繁体字像文言文一样加入教育,但是对于过激的繁体字恢复者我是持反对意见的。要知道,不是想恢复就能恢复的。就是全民都同意,全面恢复繁体字也要花费不知多少人力,物力。
但是,对于193对多繁一简字,我赞成逐步恢复一小部分严重影响生活同时严重破坏文化严重的多繁一简字。193对中有包括意项中是人名地名的,原字生活中和文言文中都不常用的去除之后,仍然有一百对左右。这一百对有生活中常用的,或者是文言文中常用的,与我国文化核心有关的。网络上有很多整理的“高危”的多繁一简字,但不是过多就是过少。这个问题很重要,需要认真的看待。无论是逐步在生活中恢复,还是只停留在教育阶段,都不能像现在这样停留在放任其自生自灭。这是中华文化,我们是中国人,我们难道没有保护文化的责任吗?难道真的要将保护繁体字这一中华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的任务交给台湾人和日本人吗?
总之,政府不能再放任不管了。古代能够放任文化自由发展是由于古代政府本来就没有强制推行过如此破坏文化的行为,而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的简化运动是史无前例的。由国家政府开始,就应由国家政府解决。无论是将繁体字加入教育,还是逐步恢复小部分繁体字。总之,我们必需要行动起来了。

楼主 氷no天to雪no地  发布于 2019-10-03 16:55:00 +0800 CST  
@淺薄的回憶落淚请问一下能加精品贴吗

楼主 氷no天to雪no地  发布于 2019-10-03 17:00:00 +0800 CST  

楼主:氷no天to雪no地

字数:11453

发表时间:2019-10-04 00:52: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0-01-28 09:52:41 +0800 CST

评论数:47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