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侯门客·杂】【伪科普】在秦朝人们吃什么和一些延伸内容

吃的镇楼


楼主 千里月随人  发布于 2018-03-05 16:51:00 +0800 CST  
之所以说是伪科普,是因为楼主对于楼中的内容没有很完全的考据,所以出现错误什么的还是有可能的,因此欢迎大家指正!!不胜感激!!如果发现错误我会持续补充哒。
说回这个贴子的由来……源于秦时明月这个“秦朝”的时间设定。不论是在动画还是同人文中,“吃什么”和“怎么吃”是躲不开的两个问题,然而毕竟秦代已久远,很多风俗都与当代相差较大,真的要考据起来又会比较繁琐。因为楼主也写过文,当年在这两个问题上车祸过所以……产生了汇总一下秦代的人们日常吃喝以供参考的念头,如果能够造福大众就最好了qwq希望大家会觉得有趣吧~

楼主 千里月随人  发布于 2018-03-05 17:12:00 +0800 CST  
3楼留给参考的网页和资料,不断更新

楼主 千里月随人  发布于 2018-03-05 17:13:00 +0800 CST  
==================以下正经内容=================

首先要提到的是,除去食物种类和烹饪方式与现在的差别,不同阶层的人的饮食有着很大的差异,比如说张良在小圣贤庄时,吃食的待遇就不可能上到宫廷和贵族的那一档,而如果写的是落难时,自然不可能顿顿都吃得好了。


嗯,以下是真·正经内容。


先从主食讲起。
根据《秦律·仓律》记载,秦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为:禾(粟、小米)、麦(小麦)、黍(大黄米)、稻(水稻)、答(小豆)和菽(大豆)。其中以粟、麦为主,因为粟不需要太多的灌溉,适合秦岭以北的旱地。


(以下是秦朝对农作物播种、生长、收割、储藏等的管理系统,不是特别重要所以如果不感兴趣可以跳过)
播种:当时人们已经有了合理的种植概念,且会规定各种农作物下种数量,规定下种数量可以防止官吏私吞。种子粮的规定数量多于实际种子需用量,这其中包含种子耗损和坏种等因素考量。

自然灾害应对:农作物的生长情况、降雨、抽穗,自然灾害如干旱、暴风雨、水涝、蝗虫等都需上报,且对上报的速度有所要求。

粮仓储存:史载秦境内“积粟如丘山”、“粟如丘山”。对于粮食的储存,秦律有一套严格的体系。

秦朝对粮食入仓、出仓有一套严格的制度:封阝是制度。“封”是用印玺封仓门,“阝是”与“封”相配合,形成一整套防徇私舞弊的工序。简言之就是,入仓与出仓使用不同的仓门,各自独立封印。若出仓人与入仓人不同,则需重新对谷物称重,称量结果如与题记上标记的不同,差额由出仓的工作人员补偿,余额则要上缴。出现这种情况需要上报,如有作假藏匿,则需论处。
此外,粮食出入仓和增积都要随时随地写入簿籍,会总后年终上计,各县再上报太仓审核。如果粮食积压败坏,导致储量遭受损失,官啬夫会根据败坏数量遭受处罚,而且还要进行赔偿。
(农业部分完)



粮食的种类与今日差别不算大,然而实际上!很多现在的主食的种类,在当时都是还没出现的!或者不一定随便就能吃到的!比如说……
面条:面条雏形在中国东汉年间已存记载。在秦代人们能吃到面食,但那时面食称为“饼”,“汤饼”便是煮面条类似物。然而面条这个词真正出现还是在宋朝,所以如果在那时进饭馆对小二说要一碗面条,小二是会懵逼的,想吃面食的话,估计要说饼吧……且面饼需要一定的制作工艺,所以一般人还未必能经常吃到,可能只有贵族士大夫宴客或者祭祀时才能吃吃。
馒头:据说为三国时期诸葛亮发明,因此秦代不存在。不过馒头的类似物可以有。《事物绀珠》记载“秦昭王作蒸饼”,萧子显在《齐书》中亦有言,朝廷规定太庙祭祀时用“面起饼”,即“入酵面中,令松松然也”。“面起饼”很可能是早起的馒头。
包子:相传出现在三国,而包子这个词出现则要等到宋朝。
饺子:相传为东汉末张仲景发明,所以……qwq
米饭:秦地的气候不适合水稻种植,当时水稻只在南方有,所以吃不吃得到米饭还要视主角身处何方而定……在秦朝,磨的使用已较为普遍,谷物脱壳技术也有很大提高,但是离今时今日还是有差距,所以说不太可能有白花花亮晶晶每颗都跟珍珠白玉似的白米饭,毕竟谷物上估计不少都带着谷壳。另外在稍富裕的人家,米饭中可能加入小块牛羊肉或者蜂蜜等配料一起煎,这种食物称为“糁”。
粥:“羹”在当时的寻常百姓家比较普遍,可以大致理解为由各种粮食(豆类和谷类)熬制的粥。不过在秦代农人的生活不好过,一日两餐已经是比较安逸的地区的待遇,碰上战事或者天灾,挖菜根不说分分钟与狗争食。


然后下面是一些秦朝之后才引进的主食品种(列出来防止踩雷)
土豆:据载于16世纪传入中国
红薯:明万历年间传入中国
芋头:一说原产于东南亚,于汉代传入;一说为中国原产

楼主 千里月随人  发布于 2018-03-05 17:40:00 +0800 CST  
而后是肉食。
首先是,秦朝已经有火且会生火做饭了,所以不用担心吃不到煮熟的东西,嗯……如果是贫困或者混乱地区比如说刚好有人揭竿而反的话就不一定了。
当时饲养的主要为六牲,即豕(猪)、牛、羊、鸡、鱼、雁(鹅);野外猎取的动物种类也是十分多的。宫廷与贵族能够享受到的肉类的种类还是很可观的,至于稍逊一些的人家,肉类可能更多以腊肉熏肉等形式出现,毕竟有利于长时间存放。
烹饪方式上,首先要提到的是,没有炒!因为炒锅的出现在宋朝。不过烤和煮还是能够做到的。上层社会吃肉,需要用鼎把整块的肉煮熟,再用“匕”插在肉上取出来,放在砧板“俎”上,用小刀切开,蘸调料吃。将肉类做成羹是另一种常见的烹饪方式,即将肉类切成小块煮,可能更接近于现在的炖而不是汤羹。
而普通百姓则很难吃到肉。因为在秦朝是严禁宰杀耕牛的,所以牛肉是不能指望了。除了猎取的野鸡野鸭什么的之外,狗肉反而是一个不错的选择。鱼因为获取相对简单,所以普通人吃鱼会相对普遍一些。
水产方面,见于先秦文献的有:鲂、鲔、鲨、鲿、鲤、鲦、鲩、鳖、蚌等。而烹饪方法则相对较少,估计除了烤鱼之外,比较常见的只有清蒸了。不过上述列出的一些水产品……不是一般平民能够吃得起的。

再到蔬菜类

蔬菜见于文献的有:昌本(一种水草),深蒲(一种水草,刚生出的嫩叶可食),韭菜,芹菜,蔓菁(即大头芥菜),莲藕,水葵,秋葵,竹笋,生姜,葱,山蒜,白菜等。这还不包括野菜,读诗经的时候想必会有人惊讶于里面出现的野菜的名字之多……实际上诗经中出现过的野菜就已经有过百种。
烹饪方式上,蔬菜一般用水煮成“羹”,也有腌成咸菜“菹(zū)”的。
蔬菜在秦代还是比较容易获取的(相对于肉类而言),因此对于平民来说吃蔬菜相对容易。
于是下面又是一些秦代后才引入的蔬菜种类(包括瓜类)
西红柿:原产美洲,于17世纪传入
茄子:东汉时期由东南亚传入
胡萝卜:13世纪由波斯传入
菠菜:唐代由尼泊尔传入
香菜:汉代传入
绿豆:北宋由印度传入
玉米:原产美洲,明代传入
辣椒:明末传入
豌豆:原产于地中海地区,汉代传入
蚕豆:汉代传入
莴笋:原产于地中海地区,唐代传入
菜花:清光绪年间引入
卷心菜(即包菜):清初引入
丝瓜:宋代传入
南瓜:明末清初传入
苦瓜:明郑和下西洋传入

楼主 千里月随人  发布于 2018-03-05 17:47:00 +0800 CST  
*补充上文
主食部分
粟和稷是秦朝比较普遍的平民吃的主食,通称小米。而麦与高粱则比较少见,多是贵族平时吃。
关于秦代及以前的稻米,实际上指的是糯稻米,并非现在常见的非糯的稻米(被高中生物支配的恐惧233)。另外之前写到水稻产地的一处可能有误,因为中原地带即黄河流域的气候一直在干旱化,所以当年的气候远比现在湿润,实际上水稻种植的范围还是可行的。然而稻米产量不高,是较为珍贵的谷物,因此寻常百姓未必吃得起。
《周礼·天官·膳夫》中记载:“凡王之馈,食用六谷(徐、黍、稷、粱、麦、菰)”。其中的菰为茭白,属主食的一种。不过茭白为水生,所以在水不多的地方……估计就不一定吃得上了。

蔬菜(包括瓜类)中,秦代之后才出现的还有……
黄瓜:原产于印度或西亚,最早出现在南北朝
四季豆(芸豆):原产于美洲,16世纪引入开始栽培
所以大致上来说,在秦朝平民能够时常吃到的基本上都是叶菜。再细分的话,蔬菜可以分为栽培和野菜两种。栽培的蔬菜包括韭菜、瓠(即葫芦)、瓜(甜瓜)、姜、笋(竹笋)、蒲菜等。不过即使是栽培的蔬菜,地理上的分布也不尽相同。比如蒲菜主要分布在南方,今陕西一带也有栽种。
野菜中的蕨菜较容易获得,《本草纲目》言其“荒年可救饥”;莼菜为南方特有,古称“茆”,除了单吃之外还可以和鱼食一起做成羹。

(下面继续)
果类(顺手把坚果也算了进来)
据《吕氏春秋·本味篇》载,甜橙、桔、柚在先秦时已存在。当今的苹果是19世纪引入的品种,然而在当时还是可以吃到“柰”,即一种中国产的品种。虽然诗经中出现过木瓜,但是现在的木瓜实际上是番木瓜,可能的最早的传入中国的时间是唐代。
储藏方式上,做成果脯蜜饯是当时比较常见的方法。
然后又是一些秦代还没有出现的水果
葡萄:汉张骞出使西域传入
石榴:同上
核桃:同上
哈密瓜:西域有栽种,最早于南宋出现在文献记载中
无花果:原产西亚,唐代时传入
西瓜:原产于非洲,宋代时传入中原
瓜子:西瓜子同西瓜,葵花籽来源于向日葵,最早在16世纪以装饰图案的形式出现
香蕉:原产东南亚,元代传入
花生:原产美洲,明代传入
荔枝:相传汉武帝时期从南粤传入
枇杷:原产于西蜀和岭南,首见于西汉司马相如《上林赋》
因此在秦朝能够吃到的水果大致包括桃、李、枣、栗、梨、梅、杏、榛、柿、瓜、山楂、桑椹、可能还有樱桃和橄榄。其中桃最为常见,较为常见的桃李枣栗常用于祭祀和馈赠。水果在当时相对普遍,所以只要不是什么清奇的品种,一般平民应该还是能够吃到的。


调味
《吕氏春秋·本味篇》中写到,“调合之事,必以甘、酸、苦、辛、咸”,五味的说法在先秦时就已出现。而当时人们所用的调料和现在差别却很大。

盐很早就已经出现,主要来源于海水制盐和天然盐。不过因为秦朝的海水制盐工艺还未完善,盐的产量有限,所以价格较高。秦朝时的盐主要来源于巴蜀和齐地,其中巴蜀的盐颜色偏青,沿海地区的盐较白。因为精炼尚不发达,当时的盐比较接近于现在的粗盐。
另外,从秦朝开始不准商人贩盐,且秦朝的盐课(即盐税)很重,官家买卖利润很大。所以如果有私盐贩子出现,那……这位兄弟要小心被抓走了。

现在的酱油便是起源于西周的醢(音hǎi,经过发酵的肉酱),所以酱油这个东西在当时是不存在的,真正发明在西汉。因此也不会出现吃着吃着肉蘸点酱油的场景……蘸的应该是特定的肉酱,且不同的肉应当配不同的酱。
既然酱的吃法如此讲究,而且还是以肉制成,所以基本上只有王公贵族才能够吃得起了。

相传醋是酒圣杜康的儿子黑塔发明的。春秋战国时期已经出现了专门酿醋的作坊。当时的醋称为“醯”(音xī)。相比起肉制成的醢来说,醋无疑大众化一些。不过鉴于醋的真正普遍生产开始于汉代,平民吃不吃得上醋……这个还真的说不准。

辛味除了各种椒之外,还包括了姜、葱、大蒜、韭菜、香菜等,不过这些调料在秦朝时只有姜、葱和韭菜是存在的。葱一般搭配肉类,用于去腥解油。
在辣椒和胡椒都不存在的秦朝,一般使用花椒调味。

秦朝的糖主要为饴糖(即麦芽糖),用谷物制得。在秦朝,糖已经开始在民间使用,然而因为制作工艺的问题,自然不比现在那么普遍。用甘蔗制作的蔗糖是另一种糖,在《楚辞》中有提到过,是液态的“柘浆”,比饴糖稀有。
另外,蜂蜜也是当时产生甜味的调料,但是十分稀有,因此也只有王公贵族才能够享受到。

秦代时尚未出现的调味品
胡椒:西汉时期传入
辣椒:原产于美洲,明末时传入
大蒜:西汉时张骞出使西域后传入
香菜:同上
茴香:汉代传入
洋葱:古称胡葱,最早见载于北魏《齐民要术》

楼主 千里月随人  发布于 2018-03-17 18:10:00 +0800 CST  
接着说饮食中的饮。


春秋战国以来,饮酒的限制减弱,因此一般人也能喝到酒。然而秦朝奉行抑商政策,酒商负税极重,酒价很高;且禁止住在农村中人以剩余粮食酿酒去沽卖取利,因此农人饮酒有限制。当时的酿酒技术尚未成熟,只用粟等纯粮食酿酒,所以度数不高,大约在20度以下。
顺带说说喝酒用的器具。酒器分为盛酒用与饮酒用。盛酒器主要用于祭祀,其中包括尊(敞口、高颈、圆座,饰有动物形象)、壶(长颈、大肚、圆座)、爵(手持、)、卣(音yǒu,椭圆形扁壶)、彝(方形、有盖、部分有耳)、罍(音léi,大肚短颈)、缶(音fǒu,为陶质,主要产于秦地,亦可作为乐器)等。部分盛酒器如角(音jué,形状与爵相似)、觥(音gōng、饮器中最大)、杯(椭圆形,小杯为盏、盅)、卮(圆筒状、有把手)等亦为饮酒器。另有温酒器,用于加热酒,配以杓将酒取出。
另外,不同等级的祭祀需要使用不同的器具。比如《周礼·春官·鬯人》中的一段:“庙用脩,凡山川四方用蜃,凡裸事用概,凡副事用散。”且丧祭和宗庙之祭也不同,如《礼记》中一段:“奠以素器,以生者有哀素之心也。”其中奠为丧祭。
饮酒的器具在王公贵族和平民之间相差很大,青铜的酒器一般为贵族所用,普通平民一般用陶质酒器。而秦汉之际,漆器逐渐开始在南方流行,于两汉和魏晋普遍使用。
值得一提的是,汉朝初年官方曾设禁酒令,禁止民间聚会饮酒。据《史记·文帝本纪》文颖注,相国萧何制定的律令规定:“三人以上无故群饮酒,罚金四两”。此令至汉宣帝时解除。
(上述祭祀一部分的整理还十分粗糙,强烈建议有兴趣的话或者写文需要用到的话再详细查一下……)


实际上饮茶的发源时间众说纷纭……唐代陆羽《茶经》言:"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西周晋国常璩《华阳国志·巴志》中记载:"周武王伐纣,实得巴蜀之师,……茶蜜……皆纳贡之。"西汉王褒《僮约》中有"烹荼尽具","武阳买荼"等记录。不过一说秦朝时虽然有茶叶,但是只是作为药材使用,可提神解酒。东汉时期《神农本草》中记述:“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支”,可见茶当时尚未成为大众饮料。

楼主 千里月随人  发布于 2018-04-07 16:11:00 +0800 CST  
说到饮食,除了吃什么喝什么之外,必然会涉及到的还有所使用的器皿。因为器皿有用于祭祀和用于日常生活的区分,所以感觉这一块的内容还蛮多的,不可能全部覆盖到,我尽力补充,有谬误的地方也请大家指正。


先说平民百姓的日常饮食相关的
和饮食相关的器皿可以分为餐具和炊具,前者在进食时使用,后者用于烹饪食物,也有两个功能都包括的器具(比如说最初鼎的用途便是一面煮一面吃,西周时流行的列鼎而食便是这样)。
炊具
材料方面,平民使用的大多是陶制,青铜炊具大多是贵族使用。

最早的灶出现在新石器时期,是在住所中间挖的凹陷的灶坑。新石器时代中期出现可移动的单体灶,在先秦与之后各代都有使用,且逐渐从陶发展出铜、铁等多种材料。
春秋战国时期流行列鼎而食,即直接用鼎来烹煮。秦汉以后,列鼎而食的习俗渐渐改变,绝大数炊具需要配合灶使用,这时候出现了连眼灶。连眼灶建在地面上,用砖或土堆砌成,有多个灶眼,即可以同时使用多个炊具来烹饪食物。连眼灶还增加了排烟用的管道,因此食物不会直接受烟熏(从而一股烟味)。
这个灶的模型已经挺接近现在的灶了,不过还是有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划重点敲黑板预防踩雷的时候到了!!)
首先,灶里点的火还是自然状态的火,因为进气量不足,所以无法达到猛火态,就是说所有需要猛火的烹饪方式,比如说爆炒,在当时都是不可能实现的,只能缓慢地煮啊……蒸啊……炖啊……的。风箱是提高进气量的重要改进,最早在明朝《天工开物》中提到,秦朝汉朝什么的是不可能有的,所以众多悲催的小二们……准备好一个大蒲扇疯狂地往灶里扇风吧。
其次,不同灶眼的火力也是不一样的。于是考验烹饪技术的时候就到了……如果是多眼灶,烹饪的活动是绝对无法由一个人完成的,每个做饭的厨师底下都有好几个不停扇风的下手……


用于蒸食米饭或其他食物,底部有许多孔格可使蒸气透过,与现在的蒸锅比较相似。最早为陶制,而后发展出铜、铁制。甑需要配合着鬲(音利,三足,足呈袋状,功能类似鼎,战国后渐渐被釜替代)、鼎或釜使用,也可与它们扣合成一体称作甗(音眼),不过这种形制在东汉之后基本上就不再使用了。


圆底的锅,无足,需要悬挂起来或放在灶上使用。


(待补充)

楼主 千里月随人  发布于 2018-06-11 22:23:00 +0800 CST  

楼主:千里月随人

字数:6251

发表时间:2018-03-06 00:51: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9-01-11 11:46:15 +0800 CST

评论数:62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