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话说说“”定”与“悟”

用现代人的话来讲,其实就是一个“注意力”的问题。

楼主 空中有色  发布于 2017-01-05 15:53:00 +0800 CST  
凡夫的状态就是注意力在不断的跳动,为什么会不断地跳动呢?白话来讲,根本原因就是习惯。

比如手机,大家可以自己测试下,几乎很少有人能做到5分钟不看手机的,就是一个不由自主的习惯。实际上,10年前,智能手机还没有普及的时候,绝对是没有这么高的频率的。可见,习惯就是不断的重复,之后就养成了,固化到了潜意识里。

把时间幅度无限拉长来看,手机的例子同样适用,凡夫的轮回,业力,本质上就是习惯,习气。比如,淫欲。如果发明一个检测人的心理活动的仪器,会发现一般人显意识潜意识想到“淫”的频率非常非常高。为什么?还是因为生生世世这个事情做得太熟了。

有些人以为修行就是要进行单体的“内在交合”或者性能量中蕴藏中“自性”能量的特殊密码(通道),这些都是错误的,实际上是凡夫的眼光去臆测凡夫境界之外的事。用佛的眼光来看,这就是个被养成的顽固习气,当然也是可以脱离的。

对于欲界凡夫来说,淫欲是最根本的习气。淫欲带来受生,有了身体,就进一步带来了饮食睡眠等等种种需要,进一步又形成了种种习气;同时身体与身体有差异,就又兴起了种种分别追逐之心,随之又养成了种种心理取舍爱憎的习气。习气的果就是业力,业力的果又催生习气,如是种种习,种种果,如同密密的蛛网一般将我们的心识包裹而无法超脱。

欲界凡夫的习气很多,所以注意力就被牵引着不断地生灭。欲界凡夫的心很忙,佛说,如同猿猴一般,散乱而不定。

楼主 空中有色  发布于 2017-01-05 17:06:00 +0800 CST  
这种散乱跳跃的注意力本身是一种尝试,体验,是非苦非乐的,但带来两个后果:1.不自在。想尝试的尝试不了,不想体验的停不下来。2. 造业。这两个后果结合在一起,就带来了凡夫的苦乐二受。就人道凡夫来讲,按佛法的观点,所有人都是苦大于乐的,但只要少数人清楚的认识并相信这一点。
到此,就引出了佛法修行的第一个重要特征:出离心。无论你是为现实生活的困苦所逼迫,还是因为朦胧中宿世潜意识,总之你要以“出离尘世之苦”为第一个发心,你才能开始真正的持久的修行,才谈得上后面的“定”与“悟”。有的人出于好奇,无聊,空虚而做“修行”的事情,不管他的体验多么美妙深奥,本质上还是散乱无定向的体验,不可能是指向回归的持久修行。这里有一个比较迷惑人的地方,就是有些人号称是“大乘”行人,是为了度人而修,可以说这是自欺欺人的鬼话。没有出离心的第一个发心,你自己尚且不愿停止沉溺,又要度别人到何处呢?这是时下网络上种种“蛋疼”佛法和“鸡汤”的由来。

楼主 空中有色  发布于 2017-01-06 11:58:00 +0800 CST  
出离心在“离苦”这一最初起点上是一致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必定要回答一个离苦后的归宿问题。目的和路径(方法)的差异造就了不同的修行人。外道修行者以天界的定境为归宿,以戒和禅定为方法;二乘人以轮回止息为归宿,以戒,禅定,舍除的智慧为路径;大乘人以圆满无碍的佛果为归宿,以戒,依止真如佛性遍修一切善法为路径。到此,就引出佛法修行的第二个重要特征:“定”与“悟”。


在下是大乘菩提道的信徒,闻思修的根本依据是汉地大乘佛经及古德的开示,自身的修为很是浅薄,不到之处请大家指正。


要说“定”,个人理解,本质上是“注意力”的相对聚焦状态。而前面讲过,注意力是习惯的结果。所以要将注意力从散乱跳跃状态改变为聚焦状态,首先要改变习惯。这一貌似逻辑推导的结论对修行有着重要的意义。首先,“戒”的意义。根本的四戒(酒是遮戒,姑且不算在内),本质上就是破除修行者的这四种粗重习惯的延续。根本戒守不好,很难得定,即使得定,也必然退失。道理很简单,你的习气并没有在减弱,反倒在延续加强,你的注意力必定会被不断的拉回来。有人动不动要“无心”,要“见真心”(明心见性和“定“悟”的关系后面讲),首先应该看看自己根本戒做得怎样,如果做得很不好甚至根本没有开始去做,那就完全是在扯淡戏论了。当下高喊的“你”就是一堆粗重习气的集合,又怎么能立马锲入清净无为的“真心”呢?这就是楞严经上讲的煮沙成饭,刻粪求香。除了根本戒,佛对弟子还有更为细致的戒律。这些非常细节化得戒律本质上也是强制改变修行人的旧习惯,培养新的习惯。戒行得力,自然就得定,开智慧。所以,经典上有说正法时期,佛弟子以戒成就。“定”并不是个神秘莫测的东西,如果你理解定和戒的本质关系,就应该老老实实从戒开始。

楼主 空中有色  发布于 2017-01-06 14:51:00 +0800 CST  
其次,忏悔的意义。很多人认为忏悔就是通过一定的“”仪式来达到消除罪业,得佛菩萨保佑的目的,这是一般人天乘学人的误解。从“所作业不亡”的角度来看,忏悔是无法抹去过去的罪业的;但从“业果成熟现前”的角度来看,忏悔可以通过改变心境来改变外缘,从而使得某些罪报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没有条件成熟(所谓业集随心也),从而为我们的修行减少障碍,等将来有所成就后再来还报。比如,二祖,达摩祖师说,你有命债,以弘法故,就不要去还了,二祖说,还还也无妨,在传法后就去让人杀头了。


从修行心理学的角度来解读,忏悔是主观上的一个“决意”对自己潜意识的强大干涉,否定过去不清净的注意力的投放。如果忏悔发自内心,并且能经常重复,就能慢慢扭转潜意识的相续。所以,忏悔的最主要意义就在于改变自心,而不是什么乱七八糟的送走“冤亲债主”。

楼主 空中有色  发布于 2017-01-09 12:23:00 +0800 CST  
下面说“定”本身。所谓禅定,种类次第繁多,在下没有能力去做学术上的完全罗列,也没有这个必要。所谓禅定境界,也是五花八门,适宜由业处老师做专门的指导,论坛上说之无益。正好在下全无禅定功夫,所以就从一个修者的角度谈谈对禅定的正确认识,可能对道友们有些许帮助。一家之言。

楼主 空中有色  发布于 2017-01-09 13:21:00 +0800 CST  
前面提过多次,个人认为禅定的本质就是注意力的相对聚焦,聚焦程度持久细腻,定境就深,反之,就浅。就地球上人类来讲,所有人实际上都是有定力的,不过不能持久深入细腻,我们中一部分人对这种状态感受不满意,想要出离,于是就自然转而修习更高境界的定力。


根据佛陀成道前的示范,定力本身不能真正解脱,最高到八万四千劫的非想非非想处定,还是会堕落。有人可能会说,禅定的境界这么美好,相比人世的苦恼已经算是解脱,那么以禅定境界为归宿,不也很好吗?答案是:不可以。高级禅定中,时间是相当快的,而且在享受禅定之乐后,最先成熟的就是地狱之业,世人看他在禅天里多劫享乐,他自己可能就是一转眼掉地狱里去了。所以,古时禅宗祖师把这种无解脱智慧的禅定称之为“鬼窟里做活计”。


对待禅定的第一条正确看法:禅定是工具,不是归宿。

楼主 空中有色  发布于 2017-01-09 14:33:00 +0800 CST  
禅定的样式可以说是百花齐放,精彩纷呈,但在初中阶段的禅定,无外乎都是将注意力持久地聚焦在某个所缘上,比如呼吸,佛号,咒语,身体麻酥的感觉等等。随着聚焦的稳定深入,很多时候还会升起更加美好细腻的“相”,如光明,空,乐,慈悲等等。修者再进一步将“心”投入到相中,从而达到相应的禅定境界。这些所缘和相,无一都是美好柔软单纯的,从而使得“心”较长时间的甘于沉醉其中,而不会分出注意力去感受“苦”或者进行逻辑化的思维(逻辑化的思维具有选择,推导,想象和变动的特点,相对于禅受,也是苦)。


我们都知道在禅修过程中,经常有一些不同寻常的体验出现,如身体的变大缩小漂浮等等,根据注意力聚焦的原理,我们不应该分出注意力关注这些体验,而是应该持续的专注在所缘上。如果我们对指导老师之外的人老是谈论这些体验,就意味着注意力的分化,就无法前进。还有一种情况是,很多修者缺乏正确的观念(不知道禅定本质上就是注意力的专注),把禅定神秘化,急于取得成果,向人炫耀,所以一开始就有意无意的用“心”来运作境界,实际上是在一个静坐的环境中用逻辑化的思维来强力加工,结果还真能变出奇妙的东西,比如听到神秘的声音,“”看到”另一自己还能对话,看到佛菩萨等等,这已经和禅定南辕北辙了,自然就不可能成为持久稳定的“乐”受,最终变成困挠自己的“苦”受。但还不愿意面对现实,就说是魔来啦,魔看我境界高,来干扰我啦。(真正的魔考这里不谈)


对待禅定的第二条正确看法:没有境界才是最好的境界。

楼主 空中有色  发布于 2017-01-11 15:33:00 +0800 CST  
在大乘佛经中,有关终极问题,比如“如来藏”,“一佛乘”等等妙理谈得非常多,但适用于刚发心凡夫的修行方法,尤其是修禅定的方法,也不是没有,但讲得都是很笼统,而且讲来讲去最终还是落实到“”菩提心”的发心上和“真如实性”的悟入上。之所以如此,一是菩提道相对于解脱道本身的特点,二是中国历史文化所导致的一些人为的取舍。
不管怎样说,大乘佛经的现状加上禅宗的影响,导致不少汉地学人人为禅定是不需要专门去修的,智慧到了,禅定相应就有了。数年前,我也是如此认为的,但实践下来,发现很难行得通。一段实践摸索下来,有一些零碎的看法,更是一家之言中的一家之言,可能没有多少参考价值,但与大乘佛法的修行之路直接相关。如果是致力于解脱道的道友,请自动忽略。
说到大乘,它是圆融的,整体的,长远的,不二的,所以将“”定”与“悟”分别剖析,就要花费巨大的篇幅。在下能力所限,就随意一点了,想到那说到那,有兴趣的道友对付着看看吧。

楼主 空中有色  发布于 2017-01-11 16:40:00 +0800 CST  
“定”是注意力的聚焦,四禅定之上还有四空定,最高的非想非非想处定,应该还是对“非想非非想”这种高级空的专注。到此,还是能所对立而成,所是空,能是“我”。在粗重的欲界,我们很难相信所关注的桌子椅子是“我”衍生出来的,不可能啊。但在非想非非想处,理论上我们比较容易接受“空”是“我”所衍生出来的,因为是空啊,没有啊,那么我们又叫它空,当然是“我”所认为的空啊。那么问题来了。此处,如果“我”的注意力不再向外,而是向内,瞬间“空”就没有了,“我”也没有了,但那个“照”(此时不叫注意力了)还在啊,到此,就是寂照,就是摩尼宝珠,就是如来藏,就是神通大光明藏,就是真如,佛性,一实境界,般若本体。


上面的例子用世间定的极致非想非非想处作为例子,来说明佛性。但实际上,在这个非非想处,是不可能锲入佛性的。若可以,佛陀成道前就会演示由此而成道了。此处的注意力聚焦非常深入细腻,具有极高的稳定性,没有任何外来力量能够改变其方向,可见这种定,是障碍见性的。


不光这种定不能帮助“”见性”,任何有注意力的时候都不能。在一般定境中,外力是可能打破注意力的聚焦的,但不能改变投放的方向,打破的结果就是本来聚焦的注意力投放到另一个或多个对象上。

楼主 空中有色  发布于 2017-01-11 17:13:00 +0800 CST  
圆觉经,至圆至顿法门,亦摄渐修。真正信解悟入者,能有几人?
在下此贴所述,主要根本还是来自于圆觉经。来个小插曲:


“知幻即离,离幻即觉”,作何解?

楼主 空中有色  发布于 2017-01-13 10:32:00 +0800 CST  
修定不能见性,那禅定就是无用的咯。不仅禅定不需要,戒行也是不需要的,我们只要有无敌的智慧,只要什么都放下,就能马上锲入佛的境界,等着成佛就可以啦!多么直接,多么高超啊!许多“大乘”学人是如是认为如是做的。
这是错误的,仍然是无明愚痴的表现。


圆觉经上讲:”知幻即离,不作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意思是认识到”幻“,就是离幻,不需要其他的方便,离幻当下就是觉悟,当然也没有渐次。似乎佛这里说的就是许多大乘同学认为的知道大道理就万事大吉了,去守戒,去禅定,反倒是多余的了。是这样吗?当然不是。到这一步之前,首先我们要有“知”的能力,还要有对“幻”的坚定信心。而我们之所以成为流浪生死的欲界凡夫,恰恰是因为我们丧失了“知”的能力,更被重重幻化境界所包裹。

楼主 空中有色  发布于 2017-01-14 23:03:00 +0800 CST  
何为虚幻?身心为幻,这是二乘人的知见;身心为幻,幻灭亦幻,方是大乘知见。圆觉经文殊菩萨章开篇就阐明这个道理,轮回如空花,本无生处,亦无灭处,觉性不动圆满。明白这个道理,不过是万里长征的第一小步,还要渐次去证明这个道理,所谓以幻还修于幻也。二乘人依苦空无常无我而修,证明到最后,必入断灭,名之为涅槃;大乘人依不动本觉而修,诸幻灭尽,无断灭可入,名之如来。


说到“知”幻,细细推究,当先具有“知'的能力,才能时时知,清楚知。此能力有二。一为证入真如后获得所谓般若真知,时时处处能堪破,不在本文讨论范围;二为博地凡夫在听闻佛的教化后,依戒定二学所发起的智慧。欲界的人道凡夫之所以必须修持戒定才能发起解脱的智慧,主要的原因是我们都面临两个巨大的初始障碍。一个是身体带来的障碍,温饱的需要,睡眠的需要,病痛的干扰,各种觉受的干扰,使得我们的觉知能力极其脆弱且碎片化,唯有通过禅定的修持,才能克服或减轻身体带来的障碍,为觉知力的稳定连续准备好土壤。第二个障碍是人世环境的障碍,我们需要工作谋生养家,各种交际应酬。虽说人世的各种境界翻过来就是长养我们觉知力的助缘,但在初始阶段是不行的。身障和人世障在内里是相关相促的,对治身障,直接的办法是修定;对治人世障,直接的办法只能是出家了,如果不能出家,通过修定减轻身障也可以相应减轻一些人世障。


古代禅宗,从来没有哪个大德强调过四禅八定是开悟的先决条件,相反对拘于禅定者还时有呵斥,这一方面可以佐证上面禅定无助见性的观点;但如果看问题全面一点,我们会发现很多禅宗大德在开悟前都有禅坐的记载。比如马祖,遇见怀让禅师前,成日坐禅,才有后来磨砖不能成镜的典故;比如二祖,见达摩祖师前也有长期禅坐的经历,以致有“脱胎换骨”的记载,比如虚云和尚,憨山和尚,再比如曹洞宗的默照禅,更是从头坐到底(曹洞宗之禅坐不同于四禅八定,后面有机会再讲)。这些不能不让我们思考,四禅八定无助于开悟,但色界禅定之前的欲界定,是不是先决条件呢??


同时,如果再考察古来成道者的人世环境,又会发现一个有点令在家居士沮丧的现象:他们几乎都是出家人!唯一两个在家人,一个傅大士,一个庞大士,还都是留着头发的菩萨僧!到此,我们得出一个逻辑上并不严密,但实际上很可能就是这么回事的结论:欲界定是开悟的先决条件!对于出家人,也许可以放宽,因为出家人的人世环境有利,且有明确的戒律保护,在多年的僧团生活中,其身心状态可以自然达到欲界定,所以有些出家人可以毫不修定,直接观心取悟。但对于在家人,欲界定应该就是起码的开悟条件。


以前本吧有个taiguanglin师父,他在网络上的文章,毫无疑问,主要就是针对我们这些在家人的,他的教法中,就把重心放在双盘打通气脉,破除身障,看起来比较拘泥,但不是没有缘由的。如果要学大乘,第一步就要开悟(即使去净土,还是要开悟),开悟才是真实菩提行的开始。但要开悟,就要破身障。如果走南传解脱道,重点在于尽快舍除身心,那就要尽快绕过身体,由定力滋发观慧,由观慧而尽快地舍除(所谓如救头燃)。所以我们可以发现,tai师父所述四禅和南传的四禅是如此的迥异。当然,tai师父所谓四禅下半段就是开悟,我不太认同。

楼主 空中有色  发布于 2017-01-15 13:49:00 +0800 CST  
加快进度。到此,终于可以谈谈“悟”了。曾经有很强的意愿把这个帖子删除,因为没有多少实际益处,但自己内心的贪嗔痴为这个帖子屡屡牵动。转念一想,既有小小发心,应该把事情做完。


一切文字游戏不是开悟,一切有能有所的境界体验都不是开悟,皆为意识心的作用而已。若是能遣去这些意识心的戏论自欺,直面自心中的荒芜杂草,发真切出离心,种种戒,种种治,种种舍,种种定,渐趋清净平等,然后依大乘经典中佛之教诲,乃能真实相应,到此,更是清楚照见从前之种种虚妄不实,自然发出相似菩提心,入菩萨“信”位,到此,为解悟(理悟)如来本起因地,清净法行,圆照清净觉相。


到此,方谈得上千古话题,顿悟和渐修。若要修法,先得成为可修之“”法器”,若是一切义理行持不是指向自心之贪嗔痴,终是着相驰求,名言佛法,与渐修顿悟了不相干。


所谓“开悟”,原理是:首先由于解悟故,知一切皆幻,轮回大戏无可留恋亦无可厌离(无可留恋故,不取攀缘;无可厌离故,不取禅定;但须破起码的身障),注意力渐渐模糊不再聚焦运作,知生知灭,但“”我觉”不动,即所谓“但莫憎爱”也,自然稳定在这个状态。时节因缘到来,突有外力,如声响,如睹见,如身触,打破“我觉”,即洞然明白也。


若心取悟,即行以毒攻毒之参话头法,参到话头不起,原理即同上。


不取不舍之操作方法,佛陀及先圣都有著述,如圆觉经,如如地藏占察经之唯心识观,真如识观,须学人自行揣摩实行,听别人讲述,终成隔靴搔痒之知见。



以上所述,不在于教人开悟,因在下亦未悟。只是数年求索,将自己所犯之邪见一一陈来,将自己所窥之浅见斗胆道出,与诸有缘勇猛之士一起增进。


合十!

楼主 空中有色  发布于 2017-01-16 13:19:00 +0800 CST  
直入核心 快速证果

这个题目,原本应该在《现代人怎样认识佛教》第十二节中谈,但因为太重要,所以单独列出来,自成一章。我们大多数学佛人,平时学佛的方法,都是在外围打转,没有直接切入佛法核心,因此学得很累,学得很慢,无法在短时间内证果,无法在短时间内证入极乐世界。事实上,如果掌握了以下这个理论,你会觉得佛法非常容易学,而且会在极短的时间内证果。

这个理论就是“不自知”论。我们用手电筒来作比喻。手电筒只能照别人,却不能照手电筒自己。这就是不自知,不自照。我们心的任何一个状态(每一个识),都具备这个特点。比如意识,它现在正在津津有味地品尝一顿美餐,完全乐在其中,根本不会知道这是我在享受,也就是说,此时只有作用,而显现不了作用的主体,这就是“不自知”。

我们在《佛学要旨心地法门》中画的那个双层灯笼,里面的蜡烛就是我们的如来藏,外面的两层灯笼纸就是我们的第六第七识,我们平时的人就生活在外面,现在怎样才能回到里面呢?我们的每一个识不是都具有“不自知”这个特点吗?那么为了解放它,为了一层一层向灯笼里面进,那就用其他识来照他。比如意识,现在正沉浸在美好的沉思中,正在做白日梦,那就用第七识的分别我执来照他,这样就能把它从沉思中解救出来。所以,你要经常暗示自己,吃饭的时候你要知道我正在吃饭,贪图美味的时候你要知道我正在贪图美味;赏花的时候你要知道我正在赏花;说话的时候你要知道我正在说话;沉思的时候你要知道我正在沉思;走路的时候你要知道自己在走路;昏沉打瞌睡的时候你要清清楚楚地知道自己正在打瞌睡等等,如此这般,无论何时何地,你都要牢牢地抓住和应用我执,千万不要须臾舍离,这就是让心定于一个识(定),并用这个识去破另一个识(慧)。只要能这样,你就绝对不会跟着感觉(意)走。在座上,也是如此,住(定)于我执观(慧)念头(意的相续性),念头来了你要清清楚楚知道念头来了,昏沉来了你要清清楚楚知道昏沉来了,腿痛了你要清清楚楚知道腿痛了,你所要做的就是知道和监督意根此时的一举一动,你的角色就是一个监察员,就是一个侦察兵,就是一个执行特别任务的特务。只要你能忠于职守,你将很快突破意识这一层灯笼纸,你会发现念头再也不会出现了,意识终于老老实实地伏下了。

接下来该解决这个我执了。只要再突破我执这一层,你就进入了灯笼里面,你就证到了真心,你就来到了诸佛净土。怎样解决?同样用“不自知”理论,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这时候如果你用我执来断我执,是根本不可能的,同样因为不自知的原因,我执此时根本不知道什么是我执。许多人的修行就错在这里,他整天在努力地断我执,这就像让手电筒照自己,很显然是不可能的,所以许多人觉得学佛太难太难,这个我执用尽各种方法也无法断掉。这就是理论上的混沌导致修行上的不得力,问题就在于对佛陀所讲的理论没有一个深入透彻的理解和全面系统的掌握。用什么来断我执?当然不会用我执了。那现在只能用真心了。真心是什么?经典告诉我们是大慈悲。因此这时候就用无我大慈悲。当你发起无我大慈悲观的时候,分别我执识立刻就会消失得无影无踪,现在就剩下孤零零、赤裸裸的如来藏了。你终于来到了灯笼里面,回到了能让你常住的老家。

如来藏同样不自知。当你来到如来藏中,你的思想很活跃,一切都清清楚楚,和以前所不同的是你失去了爱恨情仇的能力,但是你绝对不可能知道这就是如来藏,只有当你从如来藏出来时,在那个让你吃惊的心动产生后,在那第一个念头“我”产生后,在那一对对念头相继产生和相续念像瀑布一样不断相续起来后,你才恍然大悟,原来人竟然还有这样一种状态,原来一直都白活了,原来一直都活错了,因为你曾经从来都是把“我”放在多么重要的位置,但现在你发现原来真我是无我的,“我”只不过是一个念头。在这个时候,你会有一种深深的失落感,因为你发现,人本来就有这种状态,即使你不学佛,也丝毫不会少,现在花了这么大的代价,却毫无所得。这是一种很深的失落感,以至于你一点儿都不想去告诉别人,因为人人都有啊,你不说人家也一点不少啊,何必多此一举。到了这时你才知道原来所谓的弘法其实都是戏论,因为你无非是在告诉人家他也长了个耳朵。所以此时你一点都不想去告诉别人。这种想法会很长时间占据着你的思想,经过很长时间的斗争,你才决定告诉别人,因为你不说,他就不知道原来人还有这样一个状态。不要认为开悟的时候你会高兴,那是根本不可能的,你会深深的失落,这就是无所得,有所失的感觉,你并没有得到一丝一毫的所谓叫做佛果的东西,它从来就没有丢失过。有的人到了此时甚至会哭出来,正所谓希望越大,失望越大,打击越大。所以,一个开悟的人心境是非常平静的,他丝毫不会以此为自豪,更不会津津有味地向别人提起,因为只有疯子才会向别人炫耀自己长了个耳朵。为什么有的人会高兴呢?因为他没有真正证入如来藏,他落入了偏空或者其他,因而他是有所得的,只有有所得的人才会高兴,因为他觉得他的辛苦没有白费,就象买彩票的人中了大奖一样,因此他会控制不住地哈哈大笑。将来你会发现你证道时的心态和佛陀证道时的心态完全一样,一丝一毫也不会错,正所谓千人一面。天上只有一个月亮,任何人看到的结果都是一样的,你证道的情形绝对不可能和佛陀证道时的情况不一样,千佛万佛也必然如此。如果你证悟的情况和佛陀的不一样,那你肯定错了。这就是真理,真理具有无可争辩的严格的可重复性。

下面把“不自知”理论应用的步骤作个总结:

1、提起我执,应用我执:这时候要时时提起我执,用我执这个手电筒去照“意的相续念”,只要你去照,你就会发现意的相续念这时候会像露水珠见到太阳一样烟消云散,再也不会相续下去了,离开了相续念的你,此时甚至会感到一时很难适应,你需要有很长一段调整适应的时间。

该怎样操作?总的技术要领是“要住于我执,不要住于所缘”。举例来说:吃饭的时候,你要知道“我在吃饭”;说话的时候,你要知道“我在说话”;思考的时候,你要知道“我在思考”;走路的时候,你要知道“我在走路”;看见红花,你要知道“我在看红花”;听见音乐,你要知道“我在听音乐”;如此等等,无论任何时候,你都要安住于“我”,千万不要不知不觉被外缘拉跑了。如果能长期这样,你将发现这是学佛的一个捷径。

原理是什么?我们知道:从如来藏出来,首先要有心动(执着力的升起),然后才能产生一对一对互相对立的分别念。也就是说先有执着,后有分别念。我们平常习惯说“分别执着”,这仅仅是为了表达的方便才把执着放在了分别后面,事实并不是这样。能够自由出入如来藏的同修们可以细细体会一下。在执着力发动后,一队队分别对立的念头随之而生,在这些念头中,“我”是第一个念头。因此,当你时时安住于“我”的时候,你就一下子来到了第一个念头,如果你能常住于这第一个念头,那么接下来你就很容易证入如来藏。这第一个念头可以说是如来藏的大门,你一下子就来到了大门前,可以说这是修行的一个捷径。

为了使初学者能够更好的了解佛陀当年教我们的这个方法,我们有必要把佛法实证体系再重复一遍:从如来藏出来,你将依次经历“心动(执着力的升起)”、“分别念的产生”、“相续念的产生”、“身体感觉的恢复”。了解了这个过程,我们就知道该怎样修行了。“身体感觉”的消失,是最基础的一步。接下来,有的人从“相续念”入手,这就是禅定;有的人从“分别念”入手,这就是我们上面专门介绍的方法(从第一个念头入手);有的人从“执着”入手,这种方法我们这个世界很少有人能如此。

2、无我大悲,断掉我执:在这里要住于无我大悲,只要你观无我大悲,我执就会立刻消失。

整个过程就是这样,用一个识去打掉另一个识。你会发现这其实就是观心,一点不错,的确是这样,佛法是圆满的,不需要我们再去发明什么,一切方法和最好的方法,佛陀都告诉我们了,我们所要做的无非是整理出一个让现代人一目了然的系统,从而不至于面对浩繁的典籍无所适从,甚至走冤枉路。用“不自知”论指导学佛,就是这样简单,就是这样容易,人们之所以感到很难,那是因为走错路了,走了一个很大的冤枉路,是哪些冤枉路呢?

因为许多人并不能轻而易举地掌握观心法门,所以佛陀在无奈的情况下教给我们禅定法门,这是一个外道也有的东西。禅定,其实是在意的相续性上用功,其实也是一种相续念。人们在散乱心的状态下,相续念的前一个念头和后一个念头,内容不一样,因而能引起你的兴趣,使你不停地轮转下去。但在禅定时,你的前一个念头和后一个念头完全一样,比如都是咒语或佛号等。这是它们的唯一区别。因为你是在意上用功,根据“不自知”理论,你此时并不知道你其实是在意上用功,你把全部的注意力都用在了净念相继、一心不乱,因此你绝对不可能夹杂进一个消灭自己的念头,你根本不可能知道你现在就住在意的相续性上,所以你不可能主动去断掉意,你会一直一心不乱下去。这样就出现一个极其严重的问题,那就是如果没有合适的外缘,你会一直在这个旋涡里轮转下去,那么你即使到了很高级的禅定,你也不可能摆脱意,因为你不自知。这样你极有可能着魔,因为所谓的魔,也是意的产物,你和他们拥有了同样的基础,因此必然会结出同样的累累硕果,那就是魔。而在“不自知”理论指导下的修行就绝对不会产生这个问题,所以,佛陀才重点向我们推荐观心法门,就是因为观心法门快捷、稳当,甚至不需要别人在你面前指手画脚,禅定就不行了,就必须有过来人一路相伴。

如果稍加留意你就会发现在“不自知”理论指导下的修行是定慧等持的,在这里你一直专心地住于一个识,这就是定,你用这个识去照、去消灭另一个识,这就是慧。正是因为定慧等持(真正的定慧等持只有如来藏有,这里仅是相似而已),所以不会出错。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说的禅定是四禅八定的禅定,欲界定在初禅以下,虽然说是初禅前的一个阶段,但是还不能称之为严格意义上的禅定。我们平常说的要培养定力,指的是欲界定,因为欲界定有定力,同时心不死,具足慧力,可以说是定慧等持的,因此,这里是开悟的一个关键,是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和牢牢把握的,所以不要因为禅定会出问题而连欲界定也不要了,那就失去了开悟的最起码的基础。

一个人在轮回的烦恼中时间长了,忽然一下子来到如来藏中,他发现现在再也不能爱了、不能恨了,以前那种波涛汹涌的心现在再也无法大浪滔天了,所以,此时他对以前的状态还有一种怀念,就像一个人爱怀旧一样,这就是习气。在习气的作用下,他会时不时地从如来藏出来玩一会儿,这时候的他可以用“贪玩”来形容。既然出来了,再怎样回去呢?他们通过以下两个途径回去:

1、对于位次高的菩萨,比如七地,他只需想一下如来藏的情况就可以立刻回去,这就是作意,他不需要有所缘,因为此时的他一方面定力具足,另一方面他对如来藏甚为熟悉,因此,只要与如来藏相应,他就能立刻回去。

2、对于位次比较低的菩萨来说,因为他对如来藏的情形还没有做到像对自己故乡那样熟,同时他一直以来都是把六道轮回当作自己的老家,所以他无法通过作意重新回到如来藏,只能通过我们这里说的“不自知”论,用一个识去破另一个识,通过观心,从而证入如来藏。他不会选择通过四禅八定回如来藏,因为一旦证入四禅八定,他将会堕入意的相续性,就像佛陀那样,虽然证入了很高级的禅定,但却无法证入如来藏。佛陀尚且如此,更何况我等凡夫,所以不要妄想自己比佛陀还要厉害。这就是过去禅宗的一些大德说的“禅定是鬼窟里用事”,“磨瓦成镜”,“死水不藏龙”。所以,他会在欲界定这个地方,通过观无我大悲,一转身就进了如来藏,因为在欲界定这个地方,意的相续性已经被打破,只剩下分别我执了,是很容易证入如来藏的。

等他们到了八地,就完成了“常住”这个任务,再也没有出入了,因为没有出入,所以就失去了退转的外力,再也不会退转了,这就是不退转地。


=====================================================
以上转自清凉月老师的开示。其实整个路径我在读信心铭,圆觉经时就悟出了,但自己一直没有100%的把握。

楼主 空中有色  发布于 2017-01-20 18:11:00 +0800 CST  

楼主:空中有色

字数:11280

发表时间:2017-01-05 23:53: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7-01-23 20:27:29 +0800 CST

评论数:88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