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备展示】新人拜吧,斗胆发自做曾侯乙墓甲胄 请诸君评判。

在吧里观望了几天并跟团入了把环首,感觉吧里气氛不错,决定常驻,故而先把之前自己做的一副甲胄发上来表心诚。
做这副甲胄的动机纯属偶然:之前想弄副日本甲装逼玩,结果找了个不靠谱的人,给了定金等了一年半影子都没见到,一怒之下要回定金自己鼓捣:倭甲有毛意思,本座要自己动手做国甲。考虑到在自己屋里打铁不太现实,而《甲胄复原》一书里有曾侯乙墓皮甲的详细资料和制作方法,所以就决定先拿这个试试手还。断断续续用了两年的业余时间,去年冬天终于搞定。


一、 先上图
1.静置摆放
完工后自我感觉良好,索性放客厅当摆设。

2、上身 没有合适的衣服,胡乱穿了套汉服中衣和马靴 袖子用红丝带绑了下,请自行忽略违和感
正面

侧面



侧后



臂甲



二、 制作方法
具体制作方法详见《甲胄复原》一书第二十三章,这里主要说下和书中不一样的地方。
1、打铁都不现实,更不用说翻范做金属模具了。我是用白铁皮和AB胶做出甲片的模具。甲本身的材质是三毫米的牛皮和大漆。
2、原物的头盔底部一圈由七片甲片组成,我做得过程中发现只要五片刚刚好,Ua和Ub两片很多余,不知道哪里有问题,将来有机会去武汉近距离观察下。其实,我不说应该没人能发觉少了两片甲。
3、胸部以下的方形甲片,尺寸根据个人身材做了调整,按照《甲胄复原》里的数据做出来感觉会非常奇怪。其他甲片都是按照《甲》一书里数据所做。
4、穿甲片的红绳,出土文物上是丝带,考虑到丝不结实也不经济,用了化纤的丝带,效果还凑合。遇到的困难:一是定型困难,这套甲里有很多甲片造型略复杂,把皮革定型成需要的形状非常吃力,特别是头盔顶部那片,居然还要凸起一到半圆形脊梁,感觉如果是做秦甲就好办了,基本都是片状;二是大漆过敏,大漆咬人太厉害了,还不能挠,越挠越多,一度胳膊上像戴了个红手镯,下体过敏时更是欲仙欲死。此外北方天气通常比较干燥,上漆后干得慢,而且一遍漆肯定不够,最少也要刷三遍才有防御的效果,有些甲片我反复刷了七遍。


三、 个人评价
防护能力:厚皮革上反复刷大漆得到的防护力还是相当不错的,目测防菜刀不成问题,但是弓弩等穿刺攻击不好说,另外头盔的造型明显也考虑到了对钝器的防御。需要指出的是,大漆干透后相当于一层硬树脂,直接裹在皮革外,而不是之前有些人认为的,大漆可以渗透进皮革。所以要提高防护力就必须多刷漆,但漆刷得多了会太硬,韧度也会下降。我猜测古代工匠在制作时,对不同部位应该区别对待,后世的中国甲胄采用多种材料来制作,道理类似。
造型方面:曾侯乙墓的甲胄地方色彩十分鲜明,大体结构上和秦俑的甲类似但是细节上却复杂不少,特别是头盔顶部那片,居然还要凸起一道半圆形脊梁,和现在的安全头盔惊人的相似,作为两千多年前的设计,实属超前。再加上两侧硕大的护颈、略显繁琐的臂甲,曾侯乙墓甲胄能充分表现出楚文化的独特之处,相比之下,秦兵马俑的甲胄就更朴实一些。


四、最后,上《甲胄复原》里的复原品、湖北省博物馆的展品、《中国古代军戎服饰》里的复原图,分别对比下。
《甲胄复原》复原

湖北省博物馆展品


(在此对表示琥璟明感谢,他的几张照片也是重要参考资料)
《中国古代军戎服饰》里的复原图

其中,《中国古代军戎服饰》里的复原图里,还在腰部加了一条腰带,这是曾侯乙墓里出土原物所没有的。该不该加呢?我觉得是可以的,理由有三:
1.实用性。加了腰带后,佩剑等武器才能有地方挂。
2.舒适性。不加腰带,甲的全部重量需要肩膀来承担,我这个做出来将近5公斤,长时间穿着也会不舒服,而加了一条腰带后,腰部能分担相当一部分重量 ,感觉会好很多。春秋时期已经开始广泛使用玉石、金属带钩的腰带,甲本质上还是一种衣服,在甲外加一条外腰带应该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3.《周礼》上说“函人为甲……权其上旅与其下旅,而重若一……”这句话很有意思,甲的上下两部分,为什么一定要做成重量一致?联系上一条理由就很容易理解了:那就是在周代,人们已经意识到把甲的重量由肩部和腰部分开承重,会提高舒适性和灵活性。如此,东周的皮甲外再加一条腰带,已经不仅仅是可能,而必须的,这样才能合乎周礼。所以,我下一步计划,就是买个玉带钩,做个腰带。
最后:新人新作,还请多多指教。

楼主 举重能手秦武王  发布于 2015-08-25 18:30:00 +0800 CST  
谢诸君赞誉

楼主 举重能手秦武王  发布于 2015-08-25 20:47:00 +0800 CST  

楼主:举重能手秦武王

字数:1692

发表时间:2015-08-26 02:30: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9-02-05 20:45:06 +0800 CST

评论数:86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