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满族面具 赶班舞

视频来自:土豆

楼主 dergi的海角  发布于 2016-05-13 12:35:00 +0800 CST  
标签:宁安,宁古塔,满族面具,萨满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

楼主 dergi的海角  发布于 2016-05-13 12:36:00 +0800 CST  
一批具有重要价值的满族面具被发现
新华社记者 周长庆 2016年5月13日 星期五
吉林省一青年学者最近首次发现一批满族面具图谱,并据此绘制出近百个面具。中国社会科学院、吉林省民族研究所、东北师范大学、辽宁大学的权威专家认为,这一发现具有非常重要的学术价值,不仅填补了我国北方面具文化的空白,而且为研究世界北方人类的原始宗教“萨满教”和中国东北古文化开辟了新的研究领域。  这些面具是今年35岁的满族学专家王松林发现的。他是吉林省政府公务员、中国作协会员,多年来业余抢救、挖掘满族文化并卓有成效,至今已经有10余部专著问世,是我国满学研究领域的后起之秀。1998年7月以来,王松林先后四次到满族发祥地之一的黑龙江省宁安市,以其真诚打动了80岁高龄的满族文化传承人、民间故事家傅英仁,得到了老人祖传和收集的136个满族面具图谱和26个图腾柱图绘,其中大部分是满族“萨满”(萨满教中神人之间的沟通者,即民间所谓“大神”)祭祀和满族民间“玛虎”(假面)舞蹈所用图谱,每个面具都有满语神名和传说故事。  学术界普遍认为,这些面具是上古时期北方各民族共同信奉的原始宗教“萨满教”极为珍贵的历史文化遗存,反映了满族及其先民的自然崇拜、图腾崇拜和祖先崇拜。而东北亚的萨满教是世界萨满教的主要发源地。萨满面具因属于宗教用品,具有神圣的权威性、神秘性和保守性,只在“萨满”中代代相传,并多在用后焚毁或埋掉,因此极少留存,再加上建国后作为封建迷信毁掉一批,过去认为满族面具已基本绝迹了。  为了尽早将满族面具艺术再现给世人,王松林经过艰苦的努力,终于将近百个面具图谱一一整理绘制在萨满祭祀所用的重要法器“神鼓”之上。这些满族面具造型艺术十分发达,具有内涵丰富、历史悠久、神秘粗野、稚美可掬、色彩明快等特点,与南方的“傩戏”等面具文化风格迥异,有起自身独特的已经和审美价值。王松林与傅英仁合著的研究专著《满族面具新发现》一书已于近日在长春出版。  这批满族面具的发现引起海内外多学科专家、学者的广泛重视而且,认为是“弥足珍贵的北方民族文化遗物”,是“难得的北方民间又一绝艺”,为民族学、民俗学、考古学、语言学、美术、戏曲等方面的学术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方法和启示,开启了新的研究领域和方向。国际萨满教研究会中国唯一的科学委员、吉林省民族研究所富育光研究员说:“多年来我国北方面具在各民族中虽然有零星发现,但这么集中而且大量的征得,是少有的喜事。这些珍品确是弥足珍贵的满族文化遗产,是多年难以见到的稀世之宝!”美国、瑞士、韩国、日本等国专家、艺术家称之为“本世纪末中国民间艺术的奇观”。(完) 2016年5月13日 星期五

楼主 dergi的海角  发布于 2016-05-13 12:38:00 +0800 CST  
神秘的满族萨满教面具
萨满一词最早出现在南宋历史文献《三朝北盟会编》中,它是女真语,意指巫师一类的人。萨满教是我国古代北方民族普遍信仰的一种原始宗教,产生于原始母系氏族社会的繁荣时期。古代北方民族或部落,如肃慎、勿吉、靺鞨、女真、匈奴、契丹等;近代北方民族,如满族、蒙古、赫哲、鄂温克、哈萨克等也都信奉萨满教或保留一些萨满教的某些遗俗。萨满教原始信仰行为的传布区域相当广阔,囊括了北亚、中北欧及北美的广袤地区。满族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内信仰和继承着与通古斯人的古老的多神信仰一致的萨满教。


萨满教是一种原始的多神教,远古时代的人们把各种自然物和变化莫测的自然现象,与人类生活本身联系起来,赋予它们以主观的意识,从而对它敬仰和祈求,形成最初的宗教观念,即万物有灵。宇宙由“天神”主宰,山有“山神”,火有“火神”,风有“风神”,雨有“雨神”,地上又有各种动物神、植物神和祖先神……形成普遍的自然崇拜(如风、雨、雷、电神等)、图腾崇拜(如虎、鹰、鹿神等)祖先崇拜(如佛朵妈妈,又音译为“佛托妈妈”)。
在萨满举行宗教活动的仪式上,所用的法器很多,如神案、腰铃、铜镜、抓鼓、鼓鞭等。在法器上都刻绘有各种神的图案,尤其是在神案上和抓鼓上古时候都刻绘有色彩丰富的神灵面具。由于满族萨满面具是宗教用品,一般只由萨满传世珍藏,外人很难见到。
萨满,被称为神与人之间的中介者。他可以将人的祈求、愿望转达给神,也可以将神的意志传达给人。萨满企图以各种精神方式掌握超级生命形态的秘密和能力,获取这些秘密和神灵奇力是萨满的一种生命实践内容。

萨满分为家萨满和野萨满。家萨满作为侍神者,主要负责族中的祭祀活动。野萨满(又称大神)是神抓萨满,即神灵附体的萨满。神抓萨满的活动包括医病、躯灾、祈福、占卜、预测等人们需要解决的问题。

满族萨满平时与族内普通人一样,他们的服务是不取报酬的,也没有超越他人的权限,他们可以结婚生子。萨满死后,所用的神器、佩饰、服装等随葬。新萨满要经过挑选、培训(满语学乌云),最后才能确定。
满族萨满面具多在跳野神祭祀时使用。萨满祭祀中,依照祭祀内容要求,模拟成各种动物或神怪。由于怕被死者或神灵认出,萨满要戴上面具,并用神帽上的彩穗遮脸。身穿萨满服,腰系腰铃,左手抓鼓,右手执鼓鞭,在抬鼓和其他响器的配合下,边敲神鼓,边唱神歌,充满神秘的色彩。

面具作为一种纯精神的万能武器,等到原始先民的恐惧感、自卑感逐渐消失后,就漫漫演变成娱乐工具。满族面具由庄重威严的萨满祭奉逐渐转为戏剧娱乐表演。



楼主 dergi的海角  发布于 2016-05-13 12:39:00 +0800 CST  
满族面具是满族文化的稀世珍贵遗产,它不仅为民族学、民俗学、考古学、语言学、美术、戏剧等方面的学术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方法和新的启示,并开启了新的研究领域和方向,它也为旅游和民间工艺美术提供了巨大的开发商机。
满族萨满面具多在跳野神祭祀时使用。萨满祭祀中,依照祭祀内容要求,模拟成各种动物或神怪。由于怕被死者或神灵认出,萨满要戴上面具,并用神帽上的彩穗遮脸。身穿萨满服,腰系腰铃,左手抓鼓,右手执鼓鞭,在抬鼓和其他响器的配合下,边敲神鼓,边唱神歌,充满神秘的色彩。
满族面具以反映女神为主,其形成时间大约为原始母系社会的繁荣时期。满族面具是萨满教的活化石,其涉及历史久远,内涵丰富,神秘粗犷,色彩明快,稚美可掬。
面具作为一种纯精神的万能武器,等到原始先民的恐惧感、自卑感逐渐消失后,就漫漫演变成娱乐工具。满族面具由庄重威严的萨满祭奉逐渐转为戏剧娱乐表演。
在清朝,宫廷和民间已广为流传着玛虎戏。“玛虎”为满语,即假面舞,或称面具舞。早年,面具多用草枇、兽革、龟盖、贝壳制成。近世多用高丽纸、桦树皮制成,再刻绘人、鸟、鬼怪脸面形象,或慈祥,或狰狞,千姿百态。
《清史稿》一百零一卷中记述:“乾隆八年,更名庆隆舞,内分大、小马护为扬烈舞,是为武舞;大臣起舞上寿为喜起舞,是为文舞。”又载:“扬烈舞,用带面具三十二人,衣黄画布者伴,衣黑衣皮者伴。跳跃倒掷,像异兽。”文中所提“马护”既“玛虎”,亦指假面。又具《爱辉十里长江俗记》记述:玛虎之爱耍者,并非只在清宫里,满族民间旺族和大的部落早在金代就有玛虎戏。

奇趣满族面具——财神

奇趣满族面具——蘑菇神

奇趣满族面具——七乳妈妈

奇趣满族面具——七星神

奇趣满族面具——天花妈妈
编辑: 小溪

楼主 dergi的海角  发布于 2016-05-13 12:46:00 +0800 CST  



楼主 dergi的海角  发布于 2016-05-13 12:51:00 +0800 CST  
萨满文化中的玛虎艺术
2016-01-01 | 阅: 转: | 分享
财神:为芸芸众生赐予福祉,招财进宝狐神玛虎:排忧解难七乳妈妈:恩赐子孙,人丁兴旺驱邪避祸玛虎山神:战神、胜利之神芍药神:护佑女人容颜靓丽天花妈妈:护佑人们健康平安行运玛虎:护佑人们顺利、好运奇趣满族面具——财神奇趣满族面具——蘑菇神奇趣满族面具——七乳妈妈奇趣满族面具——七星神奇趣满族面具——天花妈妈


财神:为芸芸众生赐予福祉,招财进宝
狐神玛虎:排忧解难

七乳妈妈:恩赐子孙,人丁兴旺
驱邪避祸玛虎

山神:战神、胜利之神
芍药神:护佑女人容颜靓丽
天花妈妈:护佑人们健康平安

行运玛虎:护佑人们顺利、好运

楼主 dergi的海角  发布于 2016-05-13 13:00:00 +0800 CST  
网友自己涂鸦

楼主 dergi的海角  发布于 2016-05-13 13:07:00 +0800 CST  
满族面具以反映女神为主,其形成时间大约为原始母系社会的繁荣时期。满族面具是萨满教的活化石,其涉及历史久远,内涵丰富,神秘粗犷,色彩明快,稚美可掬。


满族面具多在跳野神祭祀时使用。萨满祭祀中,依照祭祀内容要求,模拟成各种动物或神怪。由于怕被死者或神灵认出,萨满要戴上面具,并用神帽上的彩穗遮脸。身穿萨满服,腰系腰铃,左手抓鼓,右手执鼓鞭,在抬鼓和其他响器的配合下,边敲神鼓,边唱神歌,充满神秘的色彩。


满族面具有很多种。有自然神:风神、水神、冰神、雪神、雷神;有动物神:豹神、鹰神、蟒神、鹿神;有植物神:芍药神、树神、蘑菇神等;有祖先神:如满族的天母神“佛朵妈妈”,相传在人类遭遇洪水淹没时,是她用柳枝拯救了人类,又用柳枝繁育了后人;有盗天火的“其其旦女神”;还有天父神“乌申阔恩都哩”、石头神“蛮尼”等。这些神灵均反映了萨满教的原始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



面具作为一种纯精神的万能武器,等到原始先民的恐惧感、自卑感逐渐消失后,就漫漫演变成娱乐工具。满族面具由庄重威严的萨满祭奉逐渐转为戏剧娱乐表演。
满族面具是满族文化的稀世珍贵遗产,它不仅为民族学、民俗学、考古学、语言学、美术、戏剧等方面的学术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方法和新的启示,并开启了新的研究领域和方向

楼主 dergi的海角  发布于 2016-05-13 13:14:00 +0800 CST  

楼主:dergi的海角

字数:3688

发表时间:2016-05-13 20:35: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7-02-27 22:14:03 +0800 CST

评论数:11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