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4【人文】如果有幸看到此文章,请认真看完它。论汉族基

05-04【人文】如果有幸看到此文章,请认真看完它。
论汉族基础,兼论汉本位;写于辛亥革命百年纪念!
作者:郭守禮

楼主 始皇汉武  发布于 2020-05-04 17:05:00 +0800 CST  
2003年,河南省郑州市一个叫王乐天的普通工人,穿上了汉服走到大街,并被媒体报道,从此,汉服走到了公众的视野,这个消失了几百年的美丽服装重新的出现了;汉服运动以中土为起点,迅速的在全世界各地华人中开展。其中引发出了很多问题,汉族到底是个怎么样的一个民族?汉族和当今所谓的中华民族又有什么本质区别?汉族失去了哪些曾经的文化?

楼主 始皇汉武  发布于 2020-05-04 17:05:00 +0800 CST  
当代的华夏救族活动者--宋豫人先生,在马来西亚的《星洲日报》和《东方日报》提出了“文化辛亥”一词;那么近些年出现的汉服运动,又和辛亥革命是个什么关系呢?且看以下分析:

楼主 始皇汉武  发布于 2020-05-04 17:06:00 +0800 CST  
汉族基础认同和文化:

在现今中国,爱国主义成为了广泛的宣传,但中国人的爱国主义,往往是离不开民族和文化;中国人的自豪感不仅仅来自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GDP,不仅仅来自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军事力量和版图,更重要的是,我们常常自称炎黄子孙,常常自称有几千年的文明历史。这就说明,中国的爱国,并不是仅仅限于爱地域+政权的国,而是爱传承几千年的民族和文化。

楼主 始皇汉武  发布于 2020-05-04 17:06:00 +0800 CST  
炎黄子孙中的炎黄,是中原两大部落,华部落和夏不落的部落首领,两部落最终合并,形成了华夏族,而华夏族又逐步的吸收了中原各原始部落,逐渐发展出了独树一帜的汉文明。在汉朝时期,华夏族获得了一个名称:汉人;后来也叫唐人等。

楼主 始皇汉武  发布于 2020-05-04 17:06:00 +0800 CST  
因为种种的原因,目前已经很少有人为汉人而感到自豪了,近些年出现了汉民族主义意识的重新觉醒,不过相当多的人,听到汉民族主义,则自觉不自觉的认为其狭隘。这种原因的造成,有西化自由主义思潮影响的背景,也有深刻的历史背景。

楼主 始皇汉武  发布于 2020-05-04 17:07:00 +0800 CST  
汉族是一个人口庞大的民族,这得益于汉人定居式的生活方式,也得益于中原和江南地区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汉人拥有几千年的历史文明,历史上涌现出大量的科技、文学、艺术、建筑、思想、哲学等成就;这个文明可以与任何一个世界上其他的优秀古文明相媲美。

楼主 始皇汉武  发布于 2020-05-04 17:07:00 +0800 CST  
炎黄为两个部落首领,炎黄二帝各自的华部落和夏部落相结合,形成了华夏族。炎黄二帝同为少典之子。汉人发源于黄河流域中下游一带,即中原;自从二部落结合以后,又逐步的吸收了中原各个部落,比较著名的有东夷部落集团,其文字为汉语的重要来源之一,东夷的很多文化艺术,也成为汉文化的源头之一;东夷著名的祖先头领少昊,为黄帝之子。当然,并非中原的部落都形成了汉族,也有其他民族,比如苗族,也是来自于中原的原居民。汉族完全形成于周朝,周朝有诸夏的概念,即华夏人建立的国家统称为有夏;绝大多数的汉族人的父系血统,都来源于周朝汉族完全形成之后。

楼主 始皇汉武  发布于 2020-05-04 17:07:00 +0800 CST  
汉人父系血统即是从古代汉人到现在依据父系的代代相传,最典型的就是姓氏和家谱。《国语,晋语四》:“黄帝二十五宗,得姓者十四人,为十二姓,姬、酉、祁、己、滕、任、荀、葴、僖、姞、儇、依是也。” 根据记载,从黄帝时期,就存在了姓。姓和氏最初不同,氏是姓的分支。到战国时期,不仅仅是贵族,平民也开始有了姓,据此无论上至贵族,下至百姓,有了依据姓氏的稳定的父系传承。到了秦汉时期,姓和氏不再有任何区别了。在历史发展中,华夏人的家谱从开始只有贵族记录谱牒,到平民也开始记录。北宋时期所编写《百家姓》,收录了几百个姓氏,包括单姓和复姓,可以说是脍炙人口。汉人的姓氏和家谱系统的多样性和完整性,是世界上其他民族无法相比的。华和夏都是汉人重要的姓,夏应是第一大姓,来自于夏部落,在很多时候称呼汉人为夏。

楼主 始皇汉武  发布于 2020-05-04 17:08:00 +0800 CST  
汉人是以父系血统为传承,血统和文化是两个方面,相符相承,汉人的文化中也包含对于血统的崇拜,即祖先神系统,家里有祖先牌位,这可以说是本家最为神圣的物品。《礼记-祭法》中“周人禘喾而郊稷.祖文王而宗武王 。”这说明了当时帝王对自己先祖的祭祀。《说文解字》对祖的定义是:祖,始也。很多朝代的第一个创始的帝王,都被称为太祖。

楼主 始皇汉武  发布于 2020-05-04 17:08:00 +0800 CST  
当然祖先崇拜系统并不仅仅是拜本家族的祖先,也可以是祭拜门派的祖师,比如说儒家弟子就崇拜孔子,墨家弟子就崇拜墨子,木匠弟子就崇拜鲁班等。还有重要的一点是,崇拜汉民族的民族英雄;比如岳飞,有岳家祠堂。世界上也没有任何一个民族像汉族这样,将祖先崇拜发挥到这样的境界。祭祖是汉家最为神圣的仪式。汉族是一个将优秀祖先抬高到与天地平起平坐的地位的民族。汉人宗教与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等这些宗教有着本质不同;因为这些宗教是将希望寄托在天国或者彼岸,死后进入天堂或者极乐世界;这些宗教往往寄希望于一个全知全能的上帝,或者寄希望于通过修炼而获得往生极乐。汉人的宗教崇拜则不同,拜祖先神,倒不如说是拜人,拜的同时也是一种敬,学习祖先的优秀之处。

楼主 始皇汉武  发布于 2020-05-04 17:08:00 +0800 CST  
赢得生前身后名”即是古代士人的最高理想,人活着,不仅仅是注意生前别人的评价,死后的评价也很重要。即便是普通老百姓,那么他也被记录在家谱里面,对于子孙后代的影响同样是他需要考虑的问题。有人说中国人爱面子,据此给予严厉的批判,首先爱面子并不应该是贬义词,谁不爱面子呢?西方人不爱面子吗?否则各种荣誉头衔都不需要了。爱面子和死要面子不一样,爱面子是对的,但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认识到自己的缺点等,并给予承认,也是必要的。

楼主 始皇汉武  发布于 2020-05-04 17:09:00 +0800 CST  
我们一般自称炎黄子孙,或者华夏儿女,这是对的。炎帝和黄帝同为中原两大部落首领,即华部落和夏部落的首领,二部落结合形成华夏族;周朝的时候,华夏人的分封国被称为有夏。《左传·定公十年》疏云:“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章服之美,谓之华。” 服章之美即汉族人的汉服体系,相传汉服在黄帝时代就出现了,《易-系辞》中说“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礼记》中还有一个深衣篇,深衣是汉服的基本类型之一。汉服的基本特点是交领、右衽、系带等,独树一帜,并深刻影响了周边的一些民族,比如朝鲜族、和族。日本和服,朝鲜韩国的朝鲜服、韩服等,均来自于汉服,经过了一些演变。汉服的贵族服饰,社会上层的服饰以及正式装,多有宽袖大袍的特点,正所谓广袖飘飘;而下层劳动人民的服装,则是窄袖的,多是为了便于运动,比如短打;故有人认为汉服不方便,实属一种误解。服装代表华字,而礼仪就代表夏字,我们称之为礼仪之邦。现在人普遍见面握手或者拥抱,这是从西方传过来的礼仪,华夏礼仪为拱手礼,拱手礼在不同的场合,幅度也不相同。汉族的礼仪系统种类很多,贵族的、百姓的、祭祀的时候、男女成年的时候、结婚的时候等等,都有对应的礼仪系统程序。《周礼》,《礼仪》和《礼记》称之为三礼,其中包含着详细的礼仪记录。

楼主 始皇汉武  发布于 2020-05-04 17:09:00 +0800 CST  
有一个误解的地方,有人认为儒家思想为华夏核心思想,甚至把东亚汉文化圈当做儒家文化圈,这其实是错误的。儒家只是诸子之一而已,诸子百家出现在周王室衰落,礼崩乐坏的时候,连孔子也要:克己复礼。诸子百家并非华夏公认之基础,比如墨家、法家等,则是完全可以批判儒家的;《墨子》一书中就有非儒篇,主要批判儒家的观点。所谓汉武帝的独尊儒术,实际上并不存在,没有任何西汉的历史资料证明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的独尊儒术的建议。实际上汉武帝也很尊黄老之说;墨家、阴阳家等也未遭禁。后期的所谓儒家,增加了很多其他的内容。儒家的创始者是孔子,核心理念是以仁治国,而所谓的很多儒家经典,实质上是早于孔子而存在的,比如易经,远早于孔子,如何可以说是儒家的呢?道家也读《易经》嘛;《尚书》只是历史书,并不限于孔子的理念。《诗经》只是诗歌汇集而已。儒家并无资格代表华夏思想。

楼主 始皇汉武  发布于 2020-05-04 17:09:00 +0800 CST  
真正汉民族公认的基础经典是《易经》,无论是诸子百家哪一支,都是认可《易经》的。《易经》的基本思想是表达万事万物的规律,变化等的学问。阴阳代表着相互对立的事物,比如黑白、冷热、好坏、善恶等等;而太极图则代表了阴阳之间的相互转化,并且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阳的不同结合,代表着不同的含义。华夏自古有一个观点,叫做:书不尽言而言不尽意;用符号表示一些意义,往往有文字所达不到的效果。每一个阴是由两个短横构成,阳则是由一个长横构成;单独的表示阴或者阳的符号叫做爻,一阴和一阳并列,叫做两仪;两爻有四种不同组合,叫做四象;三个爻有八种不同组合,叫八卦;而六个爻则有六十四种不同的组合,叫六十四卦。在《易经》中,每一卦,每一爻都有对应的话语和句子,作为解释。《易经》奠定了华夏人的基本哲学理念,比如我们认为,阴阳都是相互转换的,好坏也并非一成不变,阴中有阳而阳中有阴。事物并不可能永远兴盛,也总有衰落的时候,太阳会升起也会落下。故无论是一个人,还是一个团体,或者一个民族,能够适应白天也能够适应黑夜,才是王道。

楼主 始皇汉武  发布于 2020-05-04 17:09:00 +0800 CST  
汉人主体思想认为,正好为好,而不是越多、越大、越富越好,正好的概念很重要。看易经的卦,最后一爻往往都是不吉利的,正好才为好。

楼主 始皇汉武  发布于 2020-05-04 17:10:00 +0800 CST  
中庸也是个基本的理念,中庸的意思是用中,恰到好处。但很无奈的是,中庸这个词被异化,中庸被普遍解释为了不偏不倚,中立立场;这是不对的,异族最喜欢这样的解释,我侵略过来了,然后你不偏不倚,那我当然更好统治了。

楼主 始皇汉武  发布于 2020-05-04 17:10:00 +0800 CST  
有些人认为汉族只是个文化概念,这是不对的;“炎黄子孙”,“汉家儿女”等词汇,以及祖先崇拜等思想,就直接否定掉了汉族仅仅是文化的概念。血统是一种朴素的感情,对于汉人尤其重要。父母为什么爱自己的孩子胜过爱别人的孩子?因为自己的孩子是自己生的,是自己的血统。汉人的民族传承,是指父系血统,母系处于次要地位。血统是维持一种自古到今的传承,有这样的血统维持,是保持汉人认同不混乱的必要条件之一。若主体血统不在,则是另外一个民族了,血统是凝聚力的因素之一;道理很简单,有血统又有文化的凝聚力,一定大于只有文化的凝聚力。

楼主 始皇汉武  发布于 2020-05-04 17:10:00 +0800 CST  
有一些人认为汉族主要是以文化先进落后与否来与其他异族区分的,但是,有一些文化很难分出先进与落后,比如是筷子先进还是刀叉先进?是汉服先进还是西装先进?是拱手礼先进还是握手先进?这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更重要的是我们有一种祖先崇敬的思想,因为祖先穿汉服、用拱手礼、用筷子,所以我们继承祖先的传统;如果一个人的祖先不是汉人,那么他就没有这方面的考虑了。所以父系的血统传承是和文化传承是相辅相成的,有人主张一个非汉人(尤其是中国境内少民)如果接受汉文化,或自我认可为汉人,那么他就是汉人;我是反对这种观点的,因为这样会混淆汉人的血统认同。如果血统传承混乱掉,文化传承也会受影响,甚至无以为继。

楼主 始皇汉武  发布于 2020-05-04 17:11:00 +0800 CST  
认同汉文化,任何人都可以,但认同汉文化不必然等于汉人。但民族则形成于文化的共同体,所以认同汉文化也是汉人的必要条件之一;我们说着汉语、穿汉服、行汉礼、用汉字等,一种朴素的民族感情就会油然而生。现在所说的很多汉人,并非严格意义上的汉人,而只是汉种。

楼主 始皇汉武  发布于 2020-05-04 17:11:00 +0800 CST  

楼主:始皇汉武

字数:19588

发表时间:2020-05-05 01:05: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0-06-22 15:47:22 +0800 CST

评论数:133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