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是一个深陷迷途的服饰爱好者,你愿意和我一起走完全程么



楼主 龙套生活  发布于 2016-05-12 11:44:00 +0800 CST  
微博链接http://weibo.com/p/1001603974274124799201

楼主 龙套生活  发布于 2016-05-12 11:45:00 +0800 CST  
圈子里面疯狂地转发@柘如 《有鹿来》中关于汉服的节选,在赞同作者的观点、佩服作者敏锐的同时,我止不住的难过。这一次,我不想再像以往那样为自己的愚笨内疚,也不想再次反省自己的不够努力,只想在服饰史大有可为的当下,谈谈我理解中的现代汉服出成品为何万分艰难,也为我们博点同情骗点心疼(“我们”是指认真学习服饰史、认真学习传统制衣工艺的少数业余爱好者,因为大家理念不同,我也只能为我的同伴发声)。

楼主 龙套生活  发布于 2016-05-12 11:45:00 +0800 CST  
最不愿面对的事实不是绝大多数人的狂妄无知,也不是绝大多数“汉服”的粗制滥造,而是传统服饰的断代。中国近现代化进程是如此的波澜壮阔,社会变革使整个旧世界崩溃,传统服饰体系也不例外。我们失去的不仅仅是着装礼仪和规范,还有代代相传的审美。在这种情况下,就算翻遍手中的资料,推崇的款式也会因断代而站不住脚:未经过近现代化进程锤炼的服饰只能算是古代装束。那么,即使统一风格、选取最有代表性的款式重新构建的服饰体系,从一开始就存在无数瑕疵和漏洞。于是,我们从最初放下莫名的狂妄决心要好好研习制作汉民族传统服饰,到现在不敢再提汉民族传统服饰只是好好研习制作。因为,没有一个民族的传统服饰失去了生命力,只配安静的呆着博物馆的橱窗里或充当摆拍道具;也没有哪个民族的传统服饰没有详细的着装规范,由着个体审美随便胡来;更没有哪个民族的传统服饰抛却了传承的责任,只剩轻飘飘的“我喜欢”。

楼主 龙套生活  发布于 2016-05-12 11:46:00 +0800 CST  
很多人觉得制作汉服很简单,翻翻网络上的文物不就行了么,持有这种观点的朋友估计连服装裁剪图都没有翻过。有了数据详尽的裁剪图,再复杂的时装款式,经验丰富的裁缝也能制作。而我们现在,手上却没有一张正确的现代汉服裁剪图。这个事实给很多人带来的冲击,估计不比李克强总理坦诚中国现在连圆珠笔球珠都不能造小多少:汉服运动十几年了啊,你们居然连一张裁剪图都画不出来!我们花了很长时间才摆脱了影视剧造型根深蒂固的影响,明白出土衣物的重要性,却陷入另外一个误区:传统服饰的裁剪方式是平面裁剪,它必定是能够铺平的,因此仅需要衣长袖长袖宽腰胸下摆尺寸等几个主要的数据就差不多了。然而,这个简单的愿望都无法得到满足,中国的博物馆和学术机构是如此吝啬,他们宁愿让大批文物烂在仓库里也不愿给民间爱好者分享。再看看隔壁日本,出的图册不仅配有衣物复原裁剪图和制作细节等,而且还容易借到。而我们,花钱也买不到这些吧。考古报告有相对高清的大图并标注几个最主要的数据是前世修来的福分,考古报告有几个主要数据外加好心人分享的大图是意外之喜,只有考古简报然而三四十年过去了仍然严守秘密不肯施舍的数不胜数,挖掘后拒绝公开的情形我们早已麻木。于是我们分外珍惜博物馆展览的机会,别人走马观花,我们同一件文物一个细节好几个角度拍。在这种信息极端不对称的情况下,国家博物馆副馆长陈履生先生还公开嘲笑拍照的参观者傻,仿佛扣着文物不公开、数据不分享不是中国的博物馆和其他学术机构一贯做法似的。

楼主 龙套生活  发布于 2016-05-12 11:46:00 +0800 CST  
靠着一次又一次对细节的揣摩,我们再次纠正之前做衣服仅凭几个主要数据就行的错误观点,明白了研习汉服的最佳方式是吃透老衣服的结构和工艺。只有吃透了老衣服的结构和工艺,才能深刻体会传统审美,才能理解每个看似无关紧要的细节因生活需而要存在的意义。这种宝贵的经验是参观无数次博物馆都无法获取的。

楼主 龙套生活  发布于 2016-05-12 11:46:00 +0800 CST  
零距离无死角接触老衣服是否就能迅速而准确地制作裁剪图呢?答案是否定的。以我朋友复原明代万历时期的道袍为例,他们前后花了一年时间才有了成果。道袍的难点,集中在摆的处理上。如何制作,需要大量的时间推测和模拟。某个地方多了片很小的布片,得推测这个布片的作用以及制作方式,然后从审美和实用的角度出发揣摩古人得出结论;再说数据的获取,为了保证数据的精确,需要多次的重复测量,甚至一公分一公分的设立几百个坐标;最后就是工艺,各个部分如何处理,必须经过大量实验,绝对不是一看就明白。制作完毕,还要给高矮胖瘦的人穿着尝试,对比容像推测出老衣服的数据最适合哪种体型的人穿着,再以此为基准进行分码。其中艰辛就不讲述了。

楼主 龙套生活  发布于 2016-05-12 11:47:00 +0800 CST  
获得老衣服的裁剪图是否就是获得现代汉服的裁剪图呢?答案依然是否定的。古代服饰是古代礼仪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政治的延续,更是社会习俗的一个载体。它不可能超脱于社会政治之外独立存在,因此必定带着那个时代的烙印。未经历过经现代化进程的洗礼,古代服饰承载的礼仪制度,与现代社会格格不入,它必须剔除宗法家族制度、专制强权统治等负面因素,才有在现代社会落地生根的机会。古代服饰不仅难以适应现代社会的伦理道德,其体现的审美也难以得到现代社会的认同。这就是即使将现代汉服定位在礼服上,照搬老衣服的尺寸也是相当突兀的原因。很多人认为直接缩小各个部分的数据就能解决这个问题。可我觉得,老衣服的数据是经历生活检验的,各个部位非常协调。如果贸然改动其中一个数据,其他部位的数据该如何调整才能使整体效果再次达到最佳?不仅如此,数据的改变、审美从歧视人体曲线到突显人体曲线的转变还会改变衣服结构(比如旗袍里襟大幅度缩水、胸省腰省的流行),使得老衣服的示范作用大打折扣。在审美水平、设计能力为负的当下,在并没有搞明白古代服装结构和审美的当下,大谈服饰改良、后续制作能力、艺术水平拓展,为时尚早。至于事无巨细的着装礼仪规范,连现代汉服是否能够存活都无力解决,未受过相关教育的我们又如何去承担这个体现文明精致的责任呢?

楼主 龙套生活  发布于 2016-05-12 11:47:00 +0800 CST  
岁月有种不动声色的力量,它让我看到看到中国传统服饰承受了历史的沉重和沧桑,走得何等的艰难和无奈,却不给我可以面对社会的变革和发展的理念去继承和超越。我是何等有幸,远远看到传统服饰在崩塌前的美,即使那只是冰山一角;却又何等不幸,因为这份美丽便妄图跨越生与死的鸿沟,让自己深陷迷途。我哭过,灰心过,放弃过,但不同时间遇到的人,让我对传统服饰的喜爱成为一种习惯并坚持到现在。我对服饰史了解浅薄,对汉服的存在充满质疑和迷茫,但我目前还愿意继续前行。那么有着相同爱好的你们,愿意和我一起走完全程么?

楼主 龙套生活  发布于 2016-05-12 11:47:00 +0800 CST  

楼主:龙套生活

字数:680

发表时间:2016-05-12 19:44: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9-07-15 13:47:08 +0800 CST

评论数:92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