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发】天道无情,冷眼看尽人世迭起浮沉——评康熙

【重发】天道无情,冷眼看尽人世迭起浮沉——评康熙

楼主 walbxx123456  发布于 2020-05-16 20:56:00 +0800 CST  
原作者:劉姥姥進園


楼主 walbxx123456  发布于 2020-05-16 20:58:00 +0800 CST  
前言


進入正題寫康師傅前,姥姥先說一段很久以前看過的一個電影裡的片段。故事情節如何,其實姥姥已經記不清了,印象深刻的,是那影像給姥姥一個冥冥中自有因果報應的感覺。(有趣的是,那是一部警匪西片。)


劇中有個出現於開始幾場戲的配角,是一個心裡有些病態的流鶯,可能是成長過程中曾遭受家暴,她做妓不是為了生活(雖然她也確實賴此維生),而是在提供性交易時口含刮鬍刀片,先割傷嫖客私處再予以殺害。她如此殺了幾人,終於碰到比她更凶狠飆悍的人,在輕傷那男人之後,被重毆致死。這人就地取材,將流鶯的屍體用地毯捲裹,拋棄於垃圾場,之後故事的發展循著其他線繼續到電影結束,電影最後一幕是另一撥人開車經過那垃圾場,遠遠地看到那捲成筒狀的地毯,除了看電影的觀眾,沒人對它多看一眼,電影最終也沒對那流鶯的死做任何交代,好似那個配角與這電影一點關係也沒有。


當時,姥姥(那時的姥姥還不是姥姥)只覺得背脊一陣發涼;多年後,那電影別的都不記得了(連名字也沒印象),卻仍記得這一情節。姥姥為什麼想到這一段情節呢?康熙玩弄他的幾個兒子於股掌之間的手段,無情得跡近隨機隨意(random),給姥姥頗有如同這一段情節裡那一絲天道無情、冷眼看盡人世迭起浮沈的感覺。

楼主 walbxx123456  发布于 2020-05-16 20:59:00 +0800 CST  
千古一帝,康熙爺


作為一個帝王,康熙是個傳奇,用「空前絕後」來形容這個帝王也不為過。「千古一帝,康熙爺!」是若曦第一次見到康熙時的,自己在心裡贊嘆的話。作者桐華給康熙的判詞只有短短兩句:「步步驚心帝王路,寸寸皆傷父子情」;顯然,桐華在《步步驚心》裡希望呈現給讀者的康熙是一個在帝王與父親這兩種角色中的掙扎的人物。可是,讀完全書,作為讀者,姥姥還是認為,相比作為帝王的康熙,這個作為父親的康熙實在是太薄弱了。


雖然,桐華也經由若曦的視角給讀者看到一個因為喪子而傷心和最愛的兒子不爭氣而痛心的父親,實際上,康熙是一個百分之一百的帝王,他雖有凡人的弱點,甚至盲點,但他沒有凡人的感情;無論是親情,友情,愛情,任何一種平凡人成長過程會經歷過的情感,康熙都不曾經歷過,因為,他自八歲登基以後,他就已經是帝王。這不是說康熙沒有情感,而只是說康熙所經歷過感受過的情感,全因著他是帝王而有所變質、不可能純粹。康熙唯一一次表現出真正作為父親的傷感,是十八皇子歿的時候,因為對於康熙,即使面對他的親兒子,也只有在他們還是年幼的時候,他才有可能完全沒有心防的傾注他的寵愛。姥姥第一、二次看劇/讀書還不覺得,但當細細研究康熙心思的時候,姥姥每再看到康熙表現出的溫情,都會不自禁的背脊發涼。帝王的溫情啊~實在不怎麼靠譜。

楼主 walbxx123456  发布于 2020-05-16 21:01:00 +0800 CST  
千古一帝,康熙爺


作為一個帝王,康熙是個傳奇,用「空前絕後」來形容這個帝王也不為過。「千古一帝,康熙爺!」是若曦第一次見到康熙時的,自己在心裡贊嘆的話。作者桐華給康熙的判詞只有短短兩句:「步步驚心帝王路,寸寸皆傷父子情」;顯然,桐華在《步步驚心》裡希望呈現給讀者的康熙是一個在帝王與父親這兩種角色中的掙扎的人物。可是,讀完全書,作為讀者,姥姥還是認為,相比作為帝王的康熙,這個作為父親的康熙實在是太薄弱了。

楼主 walbxx123456  发布于 2020-05-16 21:02:00 +0800 CST  
《步步》的康熙,因為是從若曦的視角呈現,因而,讀者看到的描述,反映更多的是若曦自己因「後見之明」的定見。姥姥一直捉摸不到怎麼給康熙定位,到底康熙是「心裡明鏡一般的」,冷眼看周遭所有的人事物,還是,就是一個多疑多忌、晚年處處防備自己兒子「逼宮」的皇帝?因為,不管如何定位,姥姥都很難相信康熙會在病中、瘁死前的那日對老四說出屬意十四的話;這與康熙的形像實在太不相符了。


因為姥姥有這樣的疑惑,於是,先有錦江空晚為姥姥解惑,然後接著問問也提出看法,大夥熱烈討論,姥姥這才明白,重點不是康熙是否明白若曦「茶潑老十」是為了幫哪個皇子,而是,若曦這樣做是否合了康熙的心意。一旦從這個角度出發去思考,姥姥發現,很多事情都變得容易揣測得多了。其實,桐華對康熙這個人物描寫,很多都是隱晦不清的,但他的陰影時處處都在,絕對是貫穿全書的。


「人精中的人精」是姥姥送給康熙的,姥姥以為康熙當之無愧;姥姥也相信,康熙的觀人於微的能力,絕對是宗師級的功力,但他真正「精」的不是在能夠看透人心,而在擅長「因勢利導、將計就計」;大臣皇子的意見或請願,若是合了他心意的,他就裝聾作啞,順水推舟,不合他心意的,則或是不動聲色、擱後再議,或是發雷霆大怒、嚴懲重責都有可能;康熙就是將這一手法運用得爐火純青,如此將一眾皇子大臣們玩弄於股掌之間。


在此借用羅大佑的「滾滾紅塵」中的一句歌詞來形容姥姥眼中的康熙--那塵世轉變的面孔後的翻雲覆雨手。

楼主 walbxx123456  发布于 2020-05-16 21:05:00 +0800 CST  
茶潑老十


「潑茶事件」是《步步》中第一次略見康熙慣常的「因勢利導、將計就計」方式的端倪。


若曦茶潑老十,引來各路人馬的注目。八黨惱怒、四黨欣然卻疑惑,而最耐人尋味的,莫過於李德全的反應。借用若曦為十三罰跪之後的話說:「'泄口风O我师躑膉F的',那就是康熙准了的」,這話一方面寫李德全深得康熙的信任,另一方面也寫李德全對康熙的忠誠,只會做合康熙心意的事,兩者的互信關係頗有超越主僕,渾然成一體的感覺。


由此,再回頭思想「潑茶事件」後,李德全罰了若曦一個月的例銀,還「一面若有若無地低聲說:“宮裡容不下那麼多好心!”」,表示李德全完全明白「潑茶」並不是意外,而是若曦在“幫”某個人;至此,李德全應該是會懷疑若曦的,然而,緊接的後文裡,李德全卻又讓若曦去想法子勸康熙休息,而若曦的幾句話也確實起了作用,可見得康熙對若曦的信任並沒有因「潑茶事件」而消減。


康熙的這個反應的確讓人疑惑,難道他不忌諱若曦有可能是哪個皇子安排在他身邊的人?但如果康熙根本不管若曦本意偏幫誰,只要事件的結果正合康熙不想把太子截取貢品的事件擴大的心意,康熙也就裝聾作啞順水推舟過去了!這之後,九龍奪嫡中的幾次重大事件裏,都可以看到康熙啟用這同一個模式處置他的幾個皇子。


(姥姥的這一段分析,得益於 锦江空晚、安東小民、問問小姐、暖雨凝心、西風吹綠1,討論康熙臨終那日告知老四屬意十四的意圖。






楼主 walbxx123456  发布于 2020-05-16 21:07:00 +0800 CST  
茶潑老十


「潑茶事件」是《步步》中第一次略見康熙慣常的「因勢利導、將計就計」方式的端倪。


若曦茶潑老十,引來各路人馬的注目。八黨惱怒、四黨欣然卻疑惑,而最耐人尋味的,莫過於李德全的反應。借用若曦為十三罰跪之後的話說:「'泄口风O我师躑膉F的',那就是康熙准了的」,這話一方面寫李德全深得康熙的信任,另一方面也寫李德全對康熙的忠誠,只會做合康熙心意的事,兩者的互信關係頗有超越主僕,渾然成一體的感覺。

楼主 walbxx123456  发布于 2020-05-16 21:08:00 +0800 CST  
由此,再回頭思想「潑茶事件」後,李德全罰了若曦一個月的例銀,還「一面若有若無地低聲說:“宮裡容不下那麼多好心!”」,表示李德全完全明白「潑茶」並不是意外,而是若曦在“幫”某個人;至此,李德全應該是會懷疑若曦的,然而,緊接的後文裡,李德全卻又讓若曦去想法子勸康熙休息,而若曦的幾句話也確實起了作用,可見得康熙對若曦的信任並沒有因「潑茶事件」而消減。


康熙的這個反應的確讓人疑惑,難道他不忌諱若曦有可能是哪個皇子安排在他身邊的人?但如果康熙根本不管若曦本意偏幫誰,只要事件的結果正合康熙不想把太子截取貢品的事件擴大的心意,康熙也就裝聾作啞順水推舟過去了!這之後,九龍奪嫡中的幾次重大事件裏,都可以看到康熙啟用這同一個模式處置他的幾個皇子。

楼主 walbxx123456  发布于 2020-05-16 21:08:00 +0800 CST  
立嫡?立長?立賢?


要了解康熙在「九龍奪嫡」這場大戲中的戲份,必須先了解康熙這個帝王。話說姥姥是個歷史盲,所以,這裡只能分析《步步》裏的的康熙,所幸,桐華寫的《步步驚心》基本上不脫離歷史,因此,在重大事件上,多少還可以借用歷史記載。


康熙八歲登基,康熙六年(十四歲)親政,康熙八年以十五年少之齡智擒鰲拜,十二年三藩之亂爆發,十八年平三藩;至此,已是不難想像後世稱頌「千古一帝」其來有自。之後,康熙更於二十九年至三十六年三次親征噶爾丹,可以說,康熙的武功於平定噶爾丹大抵完成,三十七年後,開啟康熙的文治盛世。

楼主 walbxx123456  发布于 2020-05-16 21:09:00 +0800 CST  
清朝入關後,順治在位十八年,康熙在位六十一年;可以想見,康熙登基後的前四十年,還是開疆拓土,平亂建功的時期;康熙年幼即位,皇權把持於大臣之手,鬥智鬥勇終於奪回皇權,此後掌控權力,絕不旁落大臣外戚手中,因此,他最不容許的就是皇權被架空,皇帝成了讓大臣擺布的傀儡。這個大忌,與康熙後期極為忌憚皇子與大臣結黨營私,有著莫大的關聯。康熙的忌憚,除了擔心皇子把權進而「逼宮」,也不願看到皇子經由大臣支持得位後,必將受「功臣」牽制要挾,等同於皇權被架空一樣的道理。

楼主 walbxx123456  发布于 2020-05-16 21:11:00 +0800 CST  
康熙一生英明果敢,惟在立儲一事上好似猶豫不決,導致歷史上著名的「九龍奪嫡」慘烈的鬥爭上演。其實,看清了康熙即位的背景因素,就能明白,若是康熙即位時,年紀已經稍長,很有可能就不會立一個不滿二歲的皇子為太子;而若非「九龍奪嫡」持續太長太慘烈,康熙應該也不會在臨終前仍然遲遲未能下詔立儲,不但讓繼承者成為爭議,更使得奪嫡鬥爭延續至雍正登基後,顯得尤其血腥慘烈。

楼主 walbxx123456  发布于 2020-05-16 21:12:00 +0800 CST  



問題是,眾多皇子裡,誰最有康熙的風範呢?誰最合康熙的心意呢?

楼主 walbxx123456  发布于 2020-05-16 21:14:00 +0800 CST  
好戲登場


所以,當奪嫡鬥爭毫不容情的在康熙面前上演開來之時,睿智如康熙,已經看出當時為奪嫡爭得你死我活的兩個皇子,大阿哥和太子,其實都不是適當的儲君人選;歷史上的大阿哥胤禔在康熙面前說出「今欲诛胤礽,不必出自皇父之手」這樣的話,這位大阿哥顯然是個愚蠢魯直之輩,大約那時康熙就已經打定主意要收拾大阿哥了,留著大阿哥,只會讓本已渾濁的一灘水攪得更渾,而悲催的老八,卻在此時讓大阿哥一句「願意將來輔助八阿哥」的話,拖下了水,再也撇不清了。

楼主 walbxx123456  发布于 2020-05-16 21:15:00 +0800 CST  
可最終讓康熙作出一廢太子的決定,還是因為太子自己莽撞,窺視康熙大帳,讓康熙看到這個自己費盡心思栽培的兒子,竟毫無帝王應俱備的沈著冷靜,更無一絲忠君愛父之念,痛心之餘,下詔廢除太子之位。


話說「九龍奪嫡」這場大戲,在康熙一廢太子後,從幕後整個搬上前台,鑼鼓喧天的一直唱到康熙駕崩,雍正登基後,還餘韻未了欲罷不能。至此,姥姥可以說,這場戲雖然一開始不是康熙策劃的,可是,打從一廢太子之後,就完完全全在康熙的編導掌控之中。而他的掌控方式,仍是他一貫的「因勢利導、將計就計」。

楼主 walbxx123456  发布于 2020-05-16 21:16:00 +0800 CST  
話說「九龍奪嫡」這場大戲,在康熙一廢太子後,從幕後整個搬上前台,鑼鼓喧天的一直唱到康熙駕崩,雍正登基後,還餘韻未了欲罷不能。至此,姥姥可以說,這場戲雖然一開始不是康熙策劃的,可是,打從一廢太子之後,就完完全全在康熙的編導掌控之中。而他的掌控方式,仍是他一貫的「因勢利導、將計就計」。

楼主 walbxx123456  发布于 2020-05-16 21:17:00 +0800 CST  
廢立之間




一廢太子後,太子之位虛懸,整個朝堂人心惶惶,大臣們個個一副「焦頭爛額」形狀,而康熙身邊伺候的人也都流露出「茫然無所適從」的神情;只除了李德全「是一只千年老狐狸,世情早已通透」,不曾顯露焦急之色,而若曦則是因為有「後見之明」,內心篤定康熙一定會復立太子,也就認為康熙從來都沒放棄過太子。其實若曦對康熙的觀察未必正確。

楼主 walbxx123456  发布于 2020-05-16 21:18:00 +0800 CST  
廢立之間
姥姥猜想康熙的意思,是根本沒打算復立太子,只是康熙恐怕也很明白,這樣的朝堂,顯然暗流湧動,必不能長此以往;於是,他不動聲色只等穩不住的人先出擊,他就可以「因勢利導、將計就計」;果然,最先發難的是三阿哥胤祉,舉發「皇太子胤礽一切行为举止失当O因为大阿哥胤禔用喇嘛巴汉瘨魇术]控了胤礽」。老三的算盤,其實,不見得認為康熙就完全相信所謂的「魇术v,這樣既可以讓康熙厭惡大阿哥胤禔,而太子胤礽也不見得就能重獲康熙寵愛而復位,那麼,三阿哥胤祉就將是理所當然的“下一位”(next-in-line)。不管老三的心思如何,康熙很快的「因勢利導、將計就計」定了大阿哥胤禔的罪,卻遲遲沒讓太子復位,因為他還沒看到那個皇子有真正的帝王潛力。

楼主 walbxx123456  发布于 2020-05-16 21:19:00 +0800 CST  
為了打破僵局,他開始詢問於大臣李光地(玉檀一旁奉茶),單獨接見太子(若曦被單獨留在外間);從後文裡,讀者知道玉檀是老九的奸細,當晚就告訴了若曦「李大人推舉了八爺」,而玉檀也必定在第一時間內把這消息傳給了八黨。對八黨而言,這是大好消息,因為李光地是康熙信任的重臣;可是這個消息讓若曦不再篤定,「站在殿中当心神却李德全盯了我几眼。。。」,或許就是此時,李德全起了疑心,覺得有必要試探若曦。

楼主 walbxx123456  发布于 2020-05-16 21:22:00 +0800 CST  
康熙對李光地的推舉老八的反應是什麼呢?「今日从迨W起,康熙就一直坐着q默沉思,我端进来的茶,总热着进来,又一滴不少的端出去重新换过换了一盅又一盅,康熙却f1 蟀坐着澈势没变。是桐華的描寫。康熙對老八這個儲君人選顯然不很中意,但在李光地面前,康熙必定不動聲色,模棱兩可的既不採納也不駁回,只是暗自決定再拋出另一個試探--單獨接見太子。

楼主 walbxx123456  发布于 2020-05-16 21:24:00 +0800 CST  

楼主:walbxx123456

字数:16331

发表时间:2020-05-17 04:56: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1-01-16 19:06:47 +0800 CST

评论数:93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