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蘑菇的小多肉——神奇蘑菇(可食用)之旅

食用菌是指子实体硕大、可供食用的蕈菌(大型真菌),通称为蘑菇。
好喜欢吃蘑菇,一起来看看吧。
蘑菇野外的毒性大,而且非专业人士不容易区分,所以不要随便在野外采食蘑菇。
声明:图片均来自网络,仅作分享之用。如有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将及时道歉并给予删除。




楼主 弋兀乂乂  发布于 2015-12-04 23:11:00 +0800 CST  
楼主最近经历了很多不太好的事情,没什么时间和精力来整理更新,今天抽空写一些吧!

楼主 弋兀乂乂  发布于 2015-12-09 22:59:00 +0800 CST  
首先写一下银耳属的几个。
担子菌门 伞菌亚门 银耳纲 银耳目
银耳科 银耳属
1.银耳属 Tremella
担子果胶质,无柄,分瓣,卷曲成花朵状,纯白或微黄,半透明。担子有隔,深埋于担子果表层的子实层内。大多腐生,分布普遍。

楼主 弋兀乂乂  发布于 2015-12-09 23:04:00 +0800 CST  
1.1
中文名:橙黄银耳
别称:
英文名:Yellow brain
拉丁名:Tremella mesenterica
形态特征:子实体一般较小。鲜时橘黄色,橙黄色,干时带橙红色,由许多厚而脑状或曲折的瓣片组成,直径1-6cm,高1-2.5cm,有的呈条状生长。直径可达10cm或更大。菌丝浅黄色具锁状联合,粗2.5-4μm。担子卵圆形至椭圆形,纵裂为四瓣,12-23μm×8-18μm,小梗细长,50-100μm,上部膨大。孢子椭圆形,无色或浅黄色,含小油滴,7.6-15μm×7-12μm。
生态习性:主要生于栎等阔叶树腐木上。
分布地区:四川、云南、广东、福建、湖南、吉林、山西、新疆、宁夏、陕西、西藏等。
经济用途:可食用。可考虑人工驯化培养。





楼主 弋兀乂乂  发布于 2015-12-09 23:13:00 +0800 CST  
1.2
中文名:金耳
别称:金黄银耳、黄耳、脑耳、黄木耳
英文名:Golden ear
拉丁名:Tremella aurantia
形态特征:子实体散生或聚生,表面较平滑;渐渐长大至成熟初期,耳基部楔形,上部凹凸不平、扭曲、肥厚,形如脑状或不规则的裂瓣状、内部组织充实。成熟中期后期,裂瓣有深有浅。中期,部分裂瓣充实,部分组织松软;后期,组织呈纤维状,甚至变成空壳。子实体的颜色成鲜艳的橙色、金黄色、甚至橘红色;药用和美容的产品呈近白色。
生态习性:多见于高山栎林带、生于高山栎或高山剌栎等树干上。并与下列韧革菌有寄生或部分共生关系,如毛韧革菌、细绒韧革菌(S.pubescensBurt)和扁韧革菌(S.fasciatumSchw)等。
分布地区:
经济用途:金耳,因其颜色金黄,又称黄木耳,因其形似人脑,又称脑耳。金耳含有丰富脂肪,蛋白质和磷、硫、锰、铁、镁、钙、钾等微量元素,是一种营养滋补品,并可作为药用。金耳的滋补营养价值优于银耳、黑木耳等胶质菌类,是一种理想的高级筳宴佳肴和保健佳品。








楼主 弋兀乂乂  发布于 2015-12-09 23:22:00 +0800 CST  
1.3
中文名:银耳
别称:白木耳、雪耳、银耳子
英文名:Yin Er
拉丁名:Tremella fuciformis
形态特征:银耳是由10余片薄而多皱褶的扁平形瓣片组成。银耳子实体纯白至乳白色,一般呈菊花状或鸡冠状,直径5~10厘米,柔软洁白,半透明,富有弹性,由数片至组成,形似菊花形、牡丹形或绣球形,直径3~15厘米。干后收缩,角质,硬而脆,白色或米黄色。子实层生瓣片表面。担子近球形或近卵圆形,纵分隔,夏秋季生于阔叶树腐木上。
生态习性:
分布地区:银耳是中国的特产,野生银耳主要分布于中国四川省、浙江省、福建省、江苏省、江西省、安徽省、台湾省、湖北省、海南省、湖南省、广东省、香港特区、广西壮族自治区、贵州省、云南省、陕西省、甘肃省、内蒙古自治区和西藏等地区。
经济用途:强精补肾,滋阴润肺,生津目咳,清润益胃,补气和血,强心壮身,补脑提神,嫩肤美容,延年益寿,抗癌之功效,但银耳的质量尤为重要。










楼主 弋兀乂乂  发布于 2015-12-09 23:35:00 +0800 CST  
1.4

中文名:头状金耳
别称:脑状银耳
英文名:
拉丁名:Tremella encephala
形态特征:子实体比较微小,垫状至半球形。近无柄而有狭窄基部,直径0.5-1.5(2)cm,高2-7mm,外层硬胶质,淡黄色至淡黄褐色,表面粗糙具皱褶,近于脑状。内部为肉质纤维状白色的核心。干后为暗棕褐色至褐黑色坚硬粒状小块。菌丝粗2.5-4μm,有锁状联合。原担子近球形,成熟时下担子球形或倒卵形,十字形纵分隔,13-20μm×13-18μm,上担子狭圆柱形,顶部膨大,35μm×2.5-4μm。孢子近球形至卵形,无色, 透明, 光滑, 9-11μm×7-9μm。
生态习性:马尾松、粤松等针叶树落枝上单生至群生或丛生,与血痕韧革菌(Stereum sanguinolentum)伴生或生于其上。
分布地区:福建 湖南
经济用途:可食用。










楼主 弋兀乂乂  发布于 2015-12-09 23:43:00 +0800 CST  
1.5

中文名:茶银耳
别称:
英文名:Leafy brain
拉丁名:Tremella foliacea
形态特征:茶银耳子实体小或中等大,直径4-12cm,由无数宽而薄的瓣片组成,瓣片厚1.5-2mm,浅褐色至锈褐色,干后色变暗至近黑褐色,角质。菌丝有锁状联合。担子纵裂四瓣,12-18μm×10-12.5μm。孢子无色,近球形、卵状椭圆形,基部粗,7.5-10(12.9)μm×6.5-8.4(10.4)μm。
生态习性:
分布地区:吉林河北广东广西海南青海四川云南安徽湖南江苏陕西贵州西藏
经济用途:可食用。含有16种氨基酸,其中人体必需氨基酸7种。其外形、颜色往往似木耳。药用可治妇科病。此菌有时在香菇、木耳裁培段木上,被视为“杂菌”。










楼主 弋兀乂乂  发布于 2015-12-09 23:48:00 +0800 CST  
担子菌门 伞菌亚门 伞菌纲 伞菌目
膨瑚菌科 小火焰菌属
2.小火焰菌属 Flammulina
2.1

中文名:金针菇
别称:毛柄小火菇、构菌、朴菇、冬菇、朴菰 、冻菌、金菇、智力菇、毛柄金钱菌
英文名:Enokitake,Enoki Mushroom
拉丁名:Flammulina velutiper
因其菌柄细长,似金针菜,故称金针菇,属伞菌目白蘑科针金菇属,是一种菌藻地衣类。金针菇具有很高的药用食疗作用。
金针菇在自然界广为分布,中国、日本、俄罗斯、欧洲、北美洲、澳大利亚等地均有分布。在中国北起黑龙江,南至云南,东起江苏,西至新疆均适合金针菇的生长。
金针菇不含叶绿素,不具有光合作用,不能制造碳水化合物,但完全可在黑暗环境中生长,必须从培养基中吸收现成的有机物质,如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的降解物,为腐生营养型,是一种异养生物,属担子菌类。
金针菇是一种木材腐生菌,易生长在柳、榆、白杨树等阔叶树的枯树干及树桩上。江苏灌南、河北、安阳、林州等。河北石家庄灵寿大量种植白金针菇,每到十一二月份当量产销各地。据测定,金针菇氨基酸的含量非常丰富,高于一般菇类,尤其是赖氨酸的含量特别高,赖氨酸具有促进儿童智力发育的功能。金针菇干品中含蛋白质8.87%,碳水化合物60.2%,粗纤维达7.4%,经常食用可防治溃疡病。


自然生长的金针菇:








人工培养的金针菇,差别好大!



楼主 弋兀乂乂  发布于 2015-12-10 16:00:00 +0800 CST  
担子菌门 伞菌亚门 伞菌纲 伞菌目

白蘑科 玉蕈属
3.玉蕈属 Hypsizygus
3.1
中文名:海鲜菇
别称:玉蕈、斑玉蕈,真姬菇
英文名:Beech Mushroom
拉丁名:Hypsizygus tessellatus

质地脆嫩,味道鲜鲜,具有海蟹味,在日本称之为“蟹味菇”、“海鲜菇”。隶属于白蘑科、玉蕈属,子实体中等至较大。如今栽培的有浅灰色和纯白色两个品系,白色品系又称“白玉菇”、“玉龙菇”,多为工厂化栽培。
菌盖直径3-15cm。夏末至秋季生阔叶树枯木及倒腐木上,丛生。是北温带一种优良的食用菌。是一种低热量、低脂肪的保健食品。海鲜菇,属低温型草生菌或木生白腐菌,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颜色洁白,菌肉肥厚,口感细腻,气味芬芳,味道鲜美。海鲜菇的蛋白质中氨基酸种类齐全,包括8种人体必需氨基酸,还含有数种多糖体,其子实体的热水和有机溶剂提取物有清除人体自由基的作用,所以常食海鲜菇有抗癌、防癌、提高免疫力、预防衰老、延长寿命的功效。是一种具有很高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的食用菌,颜色洁白,菌肉肥厚,口感细腻,气味芬芳,味道鲜美。其菌丝生长最适温度24--26℃,子实体生长最适温度8--18℃。秋冬栽培,菌龄期50天左右,生长周期100天,生物转化率60--80%。
有白色和棕色两种变种。









自然状态是这个样子的:



楼主 弋兀乂乂  发布于 2015-12-10 17:37:00 +0800 CST  
担子菌门 伞菌亚门 伞菌纲 伞菌目

伞菌科 伞菌属
4.伞菌属 Agaricus
4.1
中文名:双孢菇
别称:口蘑、圆蘑菇、洋蘑菇、双孢蘑菇、白蘑菇
英文名:Button mushroom, White mushroom
拉丁名:Agaricus bisporus
双孢菇,菌丝银白色,生长速度中偏快,不易结菌被,子实体多单生,圆正、白色、无鳞片,菌盖厚、不易开伞,菌柄中粗较直短,菌肉白色,组织结实,菌柄上有半膜状菌环,孢子银褐色。最常见的食用菌种之一,肉质肥厚。原生于欧洲及北美洲,人类至少自古希腊时代起便开始食用,人工栽培则约始于17世纪的法国等地,现在则已经广泛在世界各地栽培。
双孢菇采摘后菌盖容易通过氧化而由白变黄,购买时观察菌盖推测其新鲜程度。










楼主 弋兀乂乂  发布于 2015-12-10 18:27:00 +0800 CST  
4.伞菌属 Agaricus
4.2
中文名:球基蘑菇
别称:
英文名:Abruptly-bulbous agaricus
拉丁名:Agaricus abruptibulbus
形态特征:子实体中等至较大。菌盖直径4-12cm,初期近卵形。扁半球形,后期近扁平,中部有宽的突起,表面白色至浅黄白色,平滑或似有丝光,触摸处呈污黄色,边缘附有菌幕残片。菌肉厚,白色或带微黄色。菌褶离生,初期污白至粉灰红色,最后紫黑褐色,密,不等长。菌环膜质,白色,其下面呈放射状排列的棉状絮状物,生柄之上部。菌柄近圆柱形,稍弯曲,白色,触摸处呈污黄,光滑,长5-18cm,粗1-2.5cm,中空,基部明显膨大近球形。孢子光滑,椭圆至宽椭圆或近卵圆形,褐黑色,6.5-10μm×3.5-5μm。

生态习性:夏至秋季生于混交林地或林缘草地、群生或散生。
分布地区:西藏等地区。
经济用途:可食用。采食此种时要注意同白毒鹅膏菌相区别,以防误食中毒。









楼主 弋兀乂乂  发布于 2015-12-10 21:05:00 +0800 CST  
4.伞菌属 Agaricus
4.3
中文名:马蘑菇
别称:
英文名:Horse mushroom
拉丁名:Agaricus arvensis
野生菌种。被认为是味道最好的食用菌。




蘑菇的七个阶段各阶段的图:



各种野生蘑菇:






楼主 弋兀乂乂  发布于 2015-12-10 23:33:00 +0800 CST  
4.伞菌属 Agaricus
4.4
中文名:大紫菇
别称:大紫蘑菇
英文名:Prince
拉丁名:Agaricus augustus
形态特征:大紫菇菌盖宽8~20厘米,初球形后扁半球形至平展,盖面浅紫褐色至褐色,有纤毛状紫褐色鳞片,向外渐带红色;菌肉白色,厚、杏仁味;
生态习性:夏、秋季丛生或散生于红松针阔混交林地上。
分布地区: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贵州等全国很多省(区)有分布。
经济用途:可食用,味道较好。











楼主 弋兀乂乂  发布于 2015-12-10 23:47:00 +0800 CST  
4.伞菌属 Agaricus
4.5
中文名:贝内什蘑菇
别称:
英文名:
拉丁名:Agaricus benesii
形态特征:菌盖是大而厚,肉质细嫩,白色,光滑的纹理,中性的味道和香气
生态习性:生长在夏天和秋天的落叶针叶林林间空地
分布地区:
经济用途:稀有物种,味道鲜美







楼主 弋兀乂乂  发布于 2015-12-11 00:07:00 +0800 CST  
4.伞菌属 Agaricus
4.6
中文名:白鳞蘑菇
别称:白鲜菇、白鳞菇
英文名:Salt-loving mushroom
拉丁名:Agaricus bernardii

形态特征:实体大型。菌盖宽7.5-15cm,初半球形,后平展,白色或淡黄褐色,有块状多角形鳞片,菌盖中部鳞片较厚而大,多龟裂,常反卷,边缘多纵裂,有时附着菌幕残片。
生态习性:夏秋季于草原上丛生或散生。
分布地区:内蒙古、河北、青海、山西、新疆等地。
经济用途:可食用。产地群从经常采食,还可见于市场。但有的资料提到可能有毒,而有的资料记载有鱼腥味或碳酸气味,子实体老后较坚韧,食后不易消化,因此妨碍食用。



楼主 弋兀乂乂  发布于 2015-12-11 00:13:00 +0800 CST  
4.伞菌属 Agaricus
4.7
中文名:大肥蘑菇
别称:双层环伞菌
英文名:
拉丁名:Agaricus bitorquis
形态特征:子实体大。菌盖直径6-20cm,初半球形,后扁半球形,顶部平或略下凹,白色。后变为暗黄色,淡粉灰色至深蛋壳色,中部色较深,边缘内卷,表皮超越菌褶,无鳞片。
生态习性:夏秋季于草原上散生到单生。
分布地区:青海、河北、新疆等地区。
经济用途:可食用。味鲜美,菌肉厚。味鲜,可人工栽培。以及利用菌丝体发酵培养。









楼主 弋兀乂乂  发布于 2015-12-11 00:21:00 +0800 CST  
4.伞菌属 Agaricus
4.8
中文名:四孢蘑菇
别称:雷窝子
英文名:Field mushroom,Meadow mushroom
拉丁名:Agaricus campestris
形态特征:子实体中等至稍大,菌盖宽3-13cm,初扁半球形,后的平展,有时中部下凹,白色至乳白色,光滑或后期具丛毛状鳞片,干燥时边缘开裂。菌肉白色,厚。菌褶初粉红色,后变褐色至黑褐色,较密,离生,不等长。菌柄较短,粗,圆柱形,有时稍弯曲,和1-9cm,粗0.5-2cm,近光滑或略有纤毛,白色,中实。菌环单层,白色,膜质,生菌柱中部,易脱落。
生态习性:春到秋季在草地、路旁、田野、堆肥场、林间空地等处单生及群生。
分布地区:分布于我国河北、黑龙江、吉林、江苏、台湾、西藏、陕西、甘肃、山西、新疆、四川、云南及内蒙古等地区。
经济用途:可食用,能人工栽培和深层发酵培养菌丝体,是优良食用菌。含有维生素C、B1、PP等 ,经常食用可预防脚气病,身体疲倦、食欲不振,消化不良以及妇女在哺乳期间乳汁分泌减少,还可以预防毛细血管破裂,牙床及腹腔出血,皮肤糙皮病及各种贫血病症等。该蘑菇可产生野菇菌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伤寒杆菌和大肠杆菌有抑制作用,还可以降低血糖。











楼主 弋兀乂乂  发布于 2015-12-11 00:33:00 +0800 CST  
4.伞菌属 Agaricus
4.9
中文名:
别称:
英文名:Kopparchampinjon
拉丁名:Agaricus cupreobrunneus
形态特征:
生态习性:草地、草坪,牧场,和路旁等处单生及群生。
分布地区:
经济用途:可食用。







楼主 弋兀乂乂  发布于 2015-12-11 00:42:00 +0800 CST  
4.伞菌属 Agaricus
4.10
中文名:姬松茸
别称:
杏仁松茸,巴西蘑菇、巴氏蘑菇、小松菇
英文名:Almond mushroom, Mushroom of the sun
拉丁名:Agaricus subrufescens
形态特征:子实体粗壮,菌盖直径5~11厘米,初为半球形,营养丰富的姬松茸逐渐成馒头形最后为平展,顶部中央平坦,表面有淡褐色至栗色的纤维状鳞片,盖缘有菌幕的碎片。菌盖中心的菌肉厚达11毫米,边缘的菌肉薄,菌肉白色,受伤后变微橙黄色。菌褶离生,密集,宽8~10毫米,从白色转肉色,后变为黑褐色。
生态习性:它是一种夏秋生长的腐生菌,生活在高温、多湿、通风的环境中。

分布地区:
经济用途:具杏仁香味,口感脆嫩。姬松茸菌盖嫩,菌柄脆,口感极好,味纯5-7克;蛋白质组成中包括18种氨基酸,人体的8种必需氨基酸齐全,还含有多种维生素和麦角甾醇。其所含甘露聚糖对抑制肿瘤(尤其是腹水癌)、医疗痔瘘、增强精力、防治心血管病等都有疗效。







楼主 弋兀乂乂  发布于 2015-12-11 23:43:00 +0800 CST  

楼主:弋兀乂乂

字数:3911

发表时间:2015-12-05 07:11: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0-11-19 22:58:14 +0800 CST

评论数:656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