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园春梦》(连载)

梁园春梦(选自《粤海梁缘》)
(一)引言
现时人到佛山旅游,一般先到祖庙,接着是参观相距不远的“梁园”。其实所谓梁园者,是后来的称谓,现今见到的梁园只是佛山松桂里(早期曾称丛桂里)梁氏园林群体的一部分,严格来说,它只是以原来该群体“群星草堂”和“汾江草庐”废墟上重修、改造和扩建的产物。里面大部分的建筑、景石都不是原来的。不过当我们踏入这座具有岭南特色的园林,还可领略当年“梁园”的辉煌,感受到当年松桂里梁氏深厚的文化底蕴。

(二)松桂里梁氏世系源流
据松桂里《梁氏家庙记》(《佛山忠义乡志》卷九),顺德麦村梁氏远祖源流未详,族祖嵩山公元末由南雄珠玑巷迁顺德福岸乡,四传西陇公又迁麦村。嵩山公被奉为麦村梁氏始祖。根据《梁氏支谱》记载,该族先世世系系如下(只录松桂里有关世辈):
一世:铭嶽,字嵩山(元朝) 二世:缔杰(明朝)
三世:康传 四世:势平
五世:妙德 六世:聪
七世:廷宇 八世:梅
九世:有元 十世:武侯(清朝)
十一世:起隆 十二世:熙伦
十三世:国雄(1735—1799),熙伦第五子,嘉庆年间带着儿孙三代始迁佛山松桂。长子玉成,次子霭如,三子可成。
十四世:玉成(1761—1832),子九章、九仪、九华、九昌、九德、九图。
十四世:霭如(1769-1840),子邦俊。
十四世:可成(1771—1851),子应棠、同济、应焜。
玉成公长子派:
十五世:九章(1787—1842),子思贤、思群。
十六世:思贤,子锡龄、锡莹、寿年、锡泉。
十六世:思群,子锡琼、锡炜、锡鈇。
十七世:锡龄。
十七世:锡莹,子葆鉴、葆阜。
十七世:寿年,子葆善、葆鋆。
十七世:锡泉,子葆炽。
十七世:锡琼,子秉钊。
十七世:锡炜。
十七世:锡鈇。
十八世:葆鉴。
十八世:葆阜。
十八世:葆善。
十八世:葆鋆。
十八世:葆炽。
十八世:秉钊。
玉成公次子派:
十五世:九仪(1800—1833),子思泽、思道、思灏、思濬、思考。
十六世:思泽,子锡麟、锡朋、锡琳、锡球。
十六世:思道,子锡桂、锡勇。
十六世:思灏,子锡极、锡类。
十六世:思濬,子锡鎏、锡鍪、锡楸、锡□。
十六世:思考,子锡蒲。
十七世:锡麟,子秩礼、廷基、日康。
十七世:锡朋。
十七世:锡琳。
十七世:锡球。
十七世:锡桂。
十七世:锡勇。
十七世:锡极,子长孺。
十七世:锡类,子长祚。
十七世:锡鎏。
十七世:锡鍪。
十七世:锡楸。
十七世:锡□。
十七世:锡蒲。
十八世:秩礼。
十八世:廷基。
十八世:日康。
十八世:长孺。
十八世:长祚。
玉成公三子派:
十五世:九华(1804—1853),子思溥、思照、思源、思廉、思雅、思藻、遇春、思淑。
十六世:思溥,子观澂、希鄹。
十六世:思照。
十六世:思源,子嵩年(遇春长子入继)。
十六世:思廉。
十六世:思雅,子定保、曾迈。
十六世:思藻。
十六世:遇春,子嵩年(过继思源)、寿甲、寿铿。
十六世:思淑。
十七世:观澂(冠澄)。
十七世:希鄹。
十七世:嵩年(遇春长子入继)。
十七世:定保。
十七世:曾迈。
十七世:嵩年(过继思源,重复)。
十七世:寿甲。
十七世:寿铿。
玉成公四子派:
十五世:九昌(1810—1829),子思淇。
十六世:思淇,子锡洵、锡福、锡□、锡枬、锡泮。
十七世:锡洵。
十七世:锡福。
十七世:锡□。
十七世:锡枬。
十七世:锡泮。
玉成公五子派:
十五世:九德(1813—1854),子耀卿、廷燮、树勳、思赤。
十六世:耀卿。
十六世:廷燮,子锡鬯、锡田、锡土。
十六世:树勳,子锡绶、锡轴、锡淮。
十六世:思赤,子锡疇、锡祺。
十七世:锡鬯。
十七世:锡田。
十七世:锡土。
十七世:锡绶。
十七世:锡轴。
十七世:锡淮。
十七世:锡疇。
十七世:锡祺。
玉成公六子派:
十五世:九图(1816—1880),子僧宝、禹甸、思睿、继韩、胜班、宏谏、思沨、神隽(即彦武、都唐)。
十六世:僧宝,子式辂、式略。
十六世:禹甸(1840—1884),子锡黻、式彭、锡戣。
十六世:思睿。
十六世:继韩。
十六世:胜班。
十六世:宏谏。
十六世:思沨。
十六世:神儁。
十七世:式辂。
十七世:式略。
十七世:锡黻。
十七世:式彭。
十七世:锡戣。
霭如公子派:
十五世:邦俊(1807—1842),子植荣、植梅、植楷。
十六世:植荣,子尔焸、尔烒、尔煜、尔熥、尔炽、尔炘、尔烈、尔□。
十六世:植梅,子尔炳、尔熀(继胞叔植楷)、尔煠、尔燏、尔爌、尔煦、尔燕。
十六世:植楷,子尔熀(植梅次子入继)。
十七世:尔焸。
十七世:尔烒。
十七世:尔煜。
十七世:尔熥。
十七世:尔炽。
十七世:尔炘。
十七世:尔烈。
十七世:尔□。
十七世:尔炳。
十七世:尔熀(入继胞叔植楷,故是重复)。
十七世:尔煠。
十七世:尔燏。
十七世:尔爌。
十七世:尔煦。
十七世:尔燕。
十七世:尔熀(植梅次子入继)。
可成公长子派:
十五世:应棠,子世英、百禄、世绵、世爵、世珍、世清、世行。
十六世:世英,子朝陞(子广荫、广壎、广涛)、朝幹(子广校)、朝钺、朝贺。
十六世:百禄,子朝榘、朝绅、朝佐、朝勋。
十六世:世绵。
十六世:世爵,子朝端、朝会、朝绶、朝汉、朝谔。
十六世:世珍,子朝觐、朝斌。
十六世:世清,子朝赓、朝盛。
十六世:世行。
十七世:朝陞,子广荫、广壎、广涛。
十七世:朝幹,子广校。
十七世:朝钺。
十七世:朝贺。
十七世:朝榘。
十七世:朝绅。
十七世:朝佐。
十七世:朝勋。
十七世:朝端。
十七世:朝会。
十七世:朝绶。
十七世:朝汉。
十七世:朝谔。
十七世:朝觐。
十七世:朝斌。
十七世:朝赓。
十七世:朝盛。
十八世:广荫。
十八世:广壎。
十八世:广涛。
十八世:广校。
可成公次子派:
十五世:同济,子世杰。
十六世:世杰,子朝澧、朝湘、朝选。
十七世:朝澧。
十七世:朝湘。
十七世:朝选。
可成公三子派:
十五世:应焜,子元超、履泰、世澂、元辅、世朗、元揆、保泰。
十六世:元超,子朝访、朝聘、朝圣、朝侃。
十六世:履泰,子朝冕、朝鼎、朝训。
十六世:世澂,子朝弼、朝治。
十六世:元辅,子朝宪、朝桢。
十六世:世朗。
十六世:元揆,子朝奎、朝彦。
十六世:保泰,子朝□。
十七世:朝访。
十七世:朝聘。
十七世:朝圣。
十七世:朝侃。
十七世:朝冕。
十七世:朝鼎。
十七世:朝训。
十七世:朝弼。
十七世:朝治。
十七世:朝宪。
十七世:朝桢。
十七世:朝奎。
十七世:朝彦。
十七世:朝□。
(以上世系根据十五世梁九图的《梁氏支谱》录入,故只有到十七世和少数十八世,其后者未能续。)

楼主 塘溪老嘢  发布于 2017-06-05 09:23:00 +0800 CST  
(三)佛山松桂里梁氏的兴起
佛山地处珠江三角洲腹地,水路踞广州上游而处西江、北江下游,是水路通达省城的必经之路。地理位置上毗邻港澳,水陆交通四通八达。繁荣的商贸带动了以手工业为主的制造业迅速发展。到明清时期,佛山与湖北汉口镇、江西景德镇、河南朱仙镇合为“中国四大名镇”。逐步发展成为岭南地区商品集散地和冶铸、陶瓷、纺织、中成药等制造业的中心。以至与京城、汉口、苏州合称为“天下四聚”。清嘉庆年间,顺德麦村人梁国雄看中佛山的发展前途,举家移居佛山松桂里,以经商为业。 梁国雄孙子梁九图《梁氏支谱》自序有云:“余世家顺德之麦村迁佛山,盖自先大父始。佛山当南北冲,达宦贵人冠盖络绎,富商巨贾所走集,文人墨客所栖止。”也可见当年佛山的兴旺。所谓“顺德祠堂南海庙”,作为南海重镇的佛山及周边农村,祠堂、庙宇比比皆是,一年内各种名目的酬神活动相当多,而且各家各户要供奉祖先,香烛消耗数量是非常巨大的。有传说,梁家看中这个市场特点,开始时就是挑着香烛随街叫卖,继后在汾宁路开设“兰宝”店铺,经营香烛、金粉等,靠小本生意维持家计,并以此开始积累财富,逐渐扩大其经营领域的。到咸丰初,梁家鼎盛之时,拥有商铺50多家,主要分布在接近松桂里的公正市和汾宁路一带。松桂里梁氏家族成员还走出佛山,他们通过西江水道,向广西和西南地区拓展业务。珠三角乃鱼米之乡,南海、顺德一带桑基鱼塘是其特有的农耕形式。农艇、鱼桶,以及竹帽等制作和维护需要大量的桐油,他们到贵州采购桐油回粤,又从本地将铁镬、陶器等土特产运往西南,来回均可获利。当年梧州盐业的经营,松桂里梁氏亦占很大的比例。

(四)商成仕就
在封建社会里,学而优则仕不仅是个人的前途,也是扬名声,显父母,振家声,光耀门楣的大事。从明中业起,作为广府地区核心地带的南(海)、番(禺)、顺(德)三邑追求仕宦之风气甚浓,先后涌现出方献夫、梁储、霍韬“三阁老”和伦文叙“一门四进士”的显赫人物。即就梁氏而言,除梁储外,还有梁方、梁廷振、梁焯、梁元柱、梁士济等高级官员。他们成为光宗耀祖的榜样人物。通过经商而积累一定财富的松桂里梁氏家族,当然不会甘心只有富商身份的。梁国雄不仅经营有方,还鼓励儿孙开拓仕途。他的三个儿子中,次子霭如尤有读书天赋。他勤奋读书,于嘉庆十九年高中进士,为这个富商家族嬴得满门光彩。从此,努力读书,博取功名成为该家族多数子弟的奋斗目标。
梁霭如,嘉庆十九年甲戌科会试中式第九十九名贡士,殿试二甲第八十六名,赐进士出身,授内阁中书,文渊阁检阅等职。
梁九章,嘉庆二十一年,参加顺天乡试,被选入国史馆,后就任四川布政司经历。
梁九华,通过明经考试也取得大理寺评事之职。
梁僧宝,咸丰戊午举人,咸丰己未进士。授礼部主事,历升员外郎、掌印郎中兼军机处行走、监察御史、鸿胪寺少卿。
梁思雅,同治甲子(1864)科举人。
梁寿祺,光绪乙酉(1885)顺天乡荐举人。
梁尔煠,光绪己丑(1889)举人。
梁念棠,光绪甲午(1894)举人。
梁冠澄,光绪癸巳(1893)举人。
通过科举出仕,当应是一些勤奋读书之人,但是即使如何努力,也总会有一些屡试不第的。清代佛山有一位叫梁持璞的,先后参加过二十多次乡试均不第,最终还是一名老秀才。一些科举道路不顺的松桂里梁族子弟,也会寻找另外途径,除部分人因乐于公益事业,被地方官保举外,部分则利用捐纳制度跻身仕途。
捐纳,又叫开纳,有时也称捐输、捐例,即人们所说的卖官鬻爵。它通常由政府条订事例,定出价格,公开出售,并成为制度,这就是捐纳制度。捐纳制度在清朝是一个很重要的制度,它和科举制度互相补充,一部分人通过科举考试做官,一部分人通过捐纳制度做官,它是清朝选拔官吏的重大途径之一。朝廷在有需要时,便“开捐”。如军需,打仗需要;河工,河决口了,治河;赈灾,闹大的灾荒了;营田开荒,开垦;海防。这五项可以捐纳,不是所有都可以捐纳。清代的捐项制度并非随便“买官”它还是有一套比较明确制度的。 统一主管,户部捐纳局主管。统一入库,捐了钱统一交户部国库,后来一部分也分到省里边用,主要归户部国库。统一政策,吏部官不可以捐,吏部是管干部的,管官员的,不能捐。礼部的官不能捐,礼部是管教育,管科举考试,不能捐。就京官来说,尚书、侍郎这一级不能捐,郎中以下可以捐,地方的官员总督、巡抚、布政使这些不能捐,道员、知府、知县以下可以捐。统一资证,捐纳也要有资格,乡邻要具结担保,当地要给他开籍贯和清白册。是国子监的学生,国子监要出印鉴的证明,就是资格的审查要统一。
作为已经积累了大量财富的松桂里梁族,捐纳资本是雄厚的,通过捐纳为官也并非个别。更有甚者是一捐再捐,官衔也节节上升。如:
梁植荣,道光二十二年先是捐得个“部寺司务”,干了十六年后,再捐个同知衔,派福建任职。
梁世英原任翰林院孔目,大概是一个未入官流的文员一类的办事员,他于咸丰二年通过捐纳当上县丞,咸丰十年再捐个知县。
梁元超,国子监生由员外郎衔捐纳郎中,任户部山西司兼湖广司行走。咸丰九年捐输团练赏随带加一级,同治元年再捐陞知府分发湖南试用。同治七年以黔捐补保加道衔。同治十年任岳州知府。
梁元辅也不甘落后,先捐了个“主事分部学习”,再捐团练,后因捐助军饷再赏“员外郎”衔,最后再捐“同知”分发广西选用。
梁遇春,捐纳千总。
梁禹甸,咸丰二年捐纳把总。
梁宏谏,国子监生,捐纳主事分部学习。
梁保泰,捐纳千总。
梁履泰,同治元年捐纳候选训导。
虽然松桂里梁族一些子弟通过“买官”获得一官半职,但也不都是因此而固步自封。梁思灏以捐纳获从九品小官,因任上之努力,三年后便升至六品。梁思雅咸丰九年捐纳获职后继续发奋,同治三年终考取本省乡试第五十二名举人。
由于相当部分成员步入仕途,他们的兄辈、父辈、祖辈也因此按例得到朝廷的封赠,获得相当辉煌的名衔。根据《梁氏支谱》的记录:
梁国雄:诰赠朝议大夫州同加四级;敕赠儒林郎内阁中书加二级;诰赠资政大夫知府衔,候选员外郎,都察院都事加八级。
梁玉成:侯选州同加四级;敕封儒林郎詹事府主簿加二级;貤封奉直大夫内阁中书加四级;诰赠武翼都尉;晋赠武功将军游击加二级;貤赠中宪大夫礼部主事加六级;诰赠资政大夫礼部仪制司员外郎加七级。
梁可成:诰封中宪大夫;晋赠资政大夫,知府衔,候选员外郎,都察院都事加八级;诰赠通奉大夫户部郎中加五极。
部分本来自己已经获得一定官衔的梁家人物,因其子侄功名再获封赠。如:
梁霭如:以侄孙思问官,貤赠奉政大夫,礼部主事加一级。
梁九章:以子思群官,诰赠武德骑尉守备衔;以侄思问官,貤赠中宪大夫,礼部仪制司主事加七级。
梁九华:以侄思问官,貤赠奉政大夫,礼部主事加二级。
梁九昌:以弟九德官,貤赠儒林郎布政使司理;以子思淇官,诰赠武翼都尉,晋赠武功将军游击加二级。
梁九德:以侄继班官,貤赠昭武都尉。
梁九图是梁家中一部分不事功名,只爱诗书画艺的代表人物,而他因封赠制度获得一连串闪耀的官衔:以侄思淇官,貤封武翼都尉,晋封武功将军游击加二级;以子思问官,诰封奉直大夫,晋封奉政大夫,迭晋朝议大夫,累封中宪大夫礼部主事加七级,晋封资政大夫礼部仪制司员外郎加七级。
其实,由于《梁氏支谱》乃梁九图生前所编修,其身后梁家继续获得的名誉并不能记载其中。父因子贵,母以子荣。梁家媳妇按例获得封赠为恭人、宜人、安人、孺人等荣耀一大批。从嘉庆十二年到同治四年间,梁家受朝廷各种诰敕书共40多道,受封赠人近百名之多。满门显贵,松桂里梁氏无愧为佛山清中晚期佛山的名门旺族。

楼主 塘溪老嘢  发布于 2017-06-05 09:25:00 +0800 CST  
(未完待续)
《粤海梁园》由佛山塘头梁氏文化研究小组出版。


楼主 塘溪老嘢  发布于 2017-06-05 09:30:00 +0800 CST  
(五)园林风雅
松桂里梁族商成仕就,满门显贵,但最为世人乐道者是梁家的私家园林建筑。
梁霭如在兄长玉成的鼓励和资助下,勤奋读书,于嘉庆十九年进士,授内阁中书衔,充文渊阁检阅兼方略馆分校。后告归回粤,在松桂里筑占地约一亩的“无怠懈斋”,平日居斗室中好静坐,如老僧入定。时或吟诗作画,友人得其书画尺素,莫不视之为珍。南海嘉庆举人,名画家熊景星对霭如的画评价甚高,有跋云:“先生之画,似拙而实厚,似稚而实古。良由午日临池深造自得,故出其余力,纵笔涂抹,亦迥异恒蹊,高自位置,非近时画史可及。”
无怠懈斋内除画室和住宅之外,尚有药栏树石、池馆桥亭,此即梁氏园林群体之始。梁霭如本人有《绝句》一首:
门前桑竹已成阴,静对炉香坐拥衾。山鸟也呼行不得,一帘春雨落花深。
梁九华爱好弄石、赏石,有石癖之称。他在沙洛铺筑有群星草堂,由石庭、山庭、水庭和廊式建筑群物组成。而其中以石庭最为精彩,被誉为“岭南庭园的佳构”。建筑物由群星草堂、秋爽轩、船厅、小榭楼、客房、书屋组成。整个园林布局紧凑,步移景换,绿树参天的古木,千姿百态的奇石,是发思古幽情的好去处。群星草堂建好后,梁九华在此经常与其弟梁九图品题雅赏不亦乐乎。梁九图有《群星草堂记》:
余叔兄灯山性好石,辟园地数亩在沙洛中,布太湖、灵璧、英德等石几满。高踰丈,阔踰仞,非数十人舁不动,或立、或俯、或仰,位置妥贴,极丘壑之胜。间以竹木,饰以栏槛,配以台阁,绕以池沼。中立一亭。李石泉都转可琼题曰:“壶亭”。左为堂,骆籲门中承秉章题曰“群星草堂”。
梁九图十岁能诗,博学工文,性雅淡而不乐仕进,惟喜流连山水。他购买了清初诗人,南海程量周在松桂里的旧业“蕺山草堂”,改建成园林式住宅“紫藤花馆”。梁九图爱好游览,在游览衡山湘水南归之时,船过清远,购得十二奇石,纹络嶙峋,晶莹剔透,润滑如脂的大小黄蜡石十二块,运返佛山,以石盆乘之,罗列在馆里。其中,最大一座名叫“千多窿”,梁九图视若性命,因而将“紫藤花馆”改称“十二山石斋”,简称“十二石斋”。编竹为扉,藤萝绕壁,水石相影,曲径飘香,实在是闹市中难得的清幽,成为当时佛山的一座名园,名人墨客以能到访为快。梁九图对于十二石斋,自己甚为得意,赋有《自题十二石斋(四首)》:
衡岳归来兴未阑,壶中蓄石当烟环。登高腰脚输人健,不看真山看假山。

叠石痴同东海迂,石斋吟啸足欢娱。此间旧是诗人宅,二百年前溯石臞。

萧斋四面绕萝垣,近市差堪避俗喧。镇日编诗无个事,藤荫遍地不开门。

洗竹浇花与课儿,幽栖偏有外人知。叩门过访多生客,除却求书便寄书。
鹤山秀才谭元龙有《十二石斋赋》一篇,写得尤为详细:
鹤园之北,汾江之东,闤闠四绕,林泉在中。福草梁君,此焉卜筑。华谢玉津,丽辞金谷。亭堂三两,蹊隄五六。有鸟有鱼,有花有竹。骚人清供,谓兹以足。绕径而深,倐如山阴。应接不暇,丹崖翠岭。或贮盘盎,如琅球琳。或当峭径,熊眠虎瘖。不烟而霭,无云亦霃。酷日弥润,旬雨不湛。缭绕华岱,駢罗辰参。斋以石名,石曰十二。峉有疑焉。请询厥旨。谓石之美,其止此乎?福草之好,其惟是乎?君曰匪也。余尝历峡山,游湘水,岭道嶔嵜,衡阳峛崺。其为石者,有址有铄,为崔为岿。异如□磑,怪如儡傀。青苍黯黛,绛蓝碧紫,不知其几千万矣。而昔人云:“会心不在远也。”即兹犖确磛岩,离奇譎詭。可以作琴牀,可以代文几。布之可以围诸葛之阵,鞭之可以急秦王之徒。拟天上之琼楼,则太奢。比峡口之巫峰,亦非侈。花阴或障,命夸娥以负焉。竹径宜通,叱愚公使移矣。香风胡蜨 ,暮雨鹧鸪。铺红作垫,蘸绿成图。福草语石,子其乐乎?桂子中秋,菊花重九。月影三人,清风一友。石语福草,木樨香否?课而习经,对客论史。五千道德,廿二传纪。朗诵高谈,凉飉四起。石亦点头,曰是曰是。兴酣洒墨,思发敷笺。词敲岛瘦,笔走张颠。风雨一纸,珠玉百篇。白石齿齿,相对粲然。若夫郑驿邀宾,邺园宴客。洛下衣冠,兰亭裙屐。依峨嵋而酌东坡,坐匡庐而觞李白,翻懊曲于愁侬,斗豪情于欢伯。当斯时也,其乐最剧。福草一斗,石可一石。惟兴尽其悲来兮,乃抒胸而怀旧。溯兹地而湟溱兮,又诛茆而重构。与骚客其有缘分,羌一先而一后。某感慨与前人兮,亦后人之感某。笑平泉之树石兮,乃斤斤乎永久。惟流芳于翰墨兮,与贞珉而不朽。
【注释】
闤闠:街市,街道。
玉津:仙药名。此或作草药解。
丽辞:华丽的辞藻。
金谷:指仕宦文人游宴的场所。
清供:犹清玩。
辰参:原指两星宿名,借作此出彼没意。
胡蜨:蝴蝶。
郑驿:好客主人迎宾待客之所。
厥旨:“其主旨”的意思。
嶔嵜:高峻奇特。
峛崺:连绵不断貌。
磛岩:积石高峻貌。
岛瘦:指唐带诗人贾岛,有“僧敲月下门”名句。
张颠:唐书法家张旭,以草书尤最。
懊曲:似指唐代温庭筠以乐府古题创作的七言诗《懊恼曲》。此诗歌颂坚贞不渝的爱情。
欢伯:古人对酒的称谓。
湟溱:此指南海程则可,字湟溱,清初文人。十二石斋是梁九图购程旧宅蕺山草堂修筑。
平泉:唐宰相李德裕筑有平泉别墅,亦以石趣。
梁九图在沙洛铺富荣街还修筑有汾江草庐,内布有韵桥、石舫笠亭诸胜,作为雅集觞韵之地。他有《汾江草庐春日》诗二首云:
身闲虚度几年华,辟就林塘日种花。竹屋蕉窗围水石,笔床茶灶足烟霞。每逢得句豪呼酒,独为看山始别家。近忆良朋行万里,也教魂梦逐天涯。

四面繁花复水湄,柴关长掩日迟迟。春招风过如相约,梦似春来似有期。垂老弟兄同癖石,忘形叔侄互裁诗。此中幽趣谁窥得,只许闲鹤几个知。
写的就是梁家园林清幽雅致,以及浓郁的书香气息。
南海秀才李长荣诗《题汾江草庐》:
不信门通竹,翻疑径隔萝。屈桥同笔曲,积石比书多。兄共书颠米,儿应号小坡。生涯原自足,不必借渔蓑。
顺德举人吴炳南有《汾江草庐石舫记》:
梁子既因蕺山草堂址筑十二石斋以居,复于洛泉滨治别业。修篁万个,苍松百株。有亭有桥,有台有榭,有池有馆,皆园林常局也。当水中央,怪石突出。偱岸望,一转一变,殆若衡山九面者非欤!旁置小轩,可坐观石。类舫,故颜曰石舫云。舫之小,仅容五六人观石外,弹琴品茗,谈诗读书皆宜,岂以大为贵哉!是石也,产于江州扶卢峰巅,没土者八九尺,合三十余人力凿土六日,石始尽出,再募众五十,乃舁下山椒,载以巨舟归。汾江适暴风,舟重几堕者数。蓋得之若斯难也。石来日,道光己酉二月朔,越四十六日而舫成。往十二石斋,余尝为记。记此念世之好石如梁子者。
【注释】
洛泉:指佛山的洛水涌,汾江草庐即在其之滨。
山椒:山顶也。
三水举人欧阳锴又有《汾江草庐笠亭记》之记:
国家臣一,海内休兵甲二百余年,士大夫黼黻廊庙,朝夕纳献。或养志林泉,治亭榭,选俦命侣,相与歌咏升平,蓋嘉会非偶然也。于是梁君福草,辟汾江草庐,而亭于庐之西偏。今夫世所谓贤豪间者,当建□师群倅,扫除梟逆,纪绩太常。不然,则入政府,辅翼世子,霖雨苍生。再不然,则坐斗室,左图右史,优游偃息。以吟啸为撰述,传永永年代,庶几可无憾。今梁君方盛年,已能撰述数十万言,有名于世。复见亭焉,谋朝夕于此,以卒其业,斯足豪矣。夫游息之区,古人称盛,逮经兵燹,鞠为茂草邱墟者有之。今年春外夷蠢动,赖天子神武,诸司畏戢,潜消密弭,卒以无事,而斯亭适成。余窃喜主人抱著作才,又遭逢清晏,获盘桓亭上,丹黄卷轴,流连景物,间以觞咏,足傲古人所不逮,故乐为之记。至亭名曰笠,是有取蔽风雨云。
【注释】
臣一:臣服而统一。
黼黻:原指帝王和高官所穿之服。此作装饰意。
纳献:即献纳,此为祀奉之意。
太常:司礼,祭祀之职。
左图右史:指嗜书好学。
畏戢:(原文作“畏职”似误)戒惕敬慎。
盘桓:徘徊;逗留。
梁九章,嘉庆丙子中举后,选入国史馆参与统一志编修工作。告成后出任四川布政司经历,很好地完成上司委以的任务。道光戊子任四川乡试巡察官,最后以亲老回籍,不再复出。他在西贤里筑“寒香馆”,建“梅园”种植梅花,终日以赏梅、画梅为乐。他的梅花画作,秀逸中见古劲。时人以为可与扬州八怪之一,亦以画梅称著的金冬心梅画并驱争先,人争购之。梁九章还是一位鉴藏家,广罗书法名画。道光十六年(1836年)他将名帖编刻成共85石,称为《寒香馆法帖刻石》。梁氏寒香馆也因此与叶氏风满楼、吴氏筠清馆成为当时粤中三大著名藏馆。寒香馆位于佛山汾江之曲,南北士大夫往来络绎,观梅奇赏,煮酒论诗,梁九章的咏梅佳句也清丽缠绵。《画梅赠吕隐岚》一绝云:
与君同住梅花国,日写梅花数百枝。不及会籍童二树,三千三百十三诗。
其爱梅之情,简直是如醉如痴了。
梁九图对兄长的寒香馆有诗《雪夜寒香馆观梅》云:
冷逼梅魂夜气严,万花斗雪出重檐。高枝时与月窥阁,落瓣偶随风入簾。对影鹤应怜尔瘦,薰香炉不倩人添。罗浮我有前生梦,翠羽应妨破黑甜。
新美坊的《百二汉砖吟馆》是梁元超同治年间的杰作。他是可成公孙子,应琨之子,任岳州知府,卸任返粤经过长沙时,搜得汉砖一批。回佛山后精心构建《百二汉砖馆》以藏之。馆前穿池种柳,荷红衬绿,并为此邀友绘图征诗助庆。
梁家从道光年间开始到同治后期,经五十余年陆续筹建,先后形成了240多亩宅园内5大园林群体以及众多的园林景点。他们分别是:
(1)松桂里:
无怠懈斋(梁霭如)。
十二石斋(梁九图),含紫藤馆、络架、鱼池、十二石山、一览亭。
迟云小馆(梁思淇)。
种笛亭(梁植荣)。
乙卯庐(梁思灏)。
泽筑小居(梁少彦)。
(2)西贤里(今松风路西南):
寒香馆(梁九章),含梅园、菊花楼。
(3)陈大塘(今梁园及周边):
群星草堂(梁九华),含后花园、半边亭、正厅、秋爽轩、船厅、石庭、壶亭、水亭、石桥。
汾江草庐(梁九图),含草庐、种纸处、锁翠湾、水松堤、韵桥、湖心石、石舫、水蓊坞、松林。
(4)新美坊(今桂园周边):
石云山斋(梁保泰)。
秋声馆(梁世征)。百二汉砖吟馆(梁元超)。
(5)怀康里:百橘馆(梁世杰)
梁氏园林建筑群果木成荫、繁花似锦,加上曲水回环、松堤柳岸,形成特有的岭南水乡韵味;设置组合之巧妙脱俗而独树一帜,其布局精妙,宅第、祠堂与园林浑然一体,岭南式庭园空间变化迭出,格调高雅;造园组景不拘一格,追求雅淡自然、如诗如画的田园风韵;富于地方特色的园林建筑式式俱备、轻盈通透。宅第、祠堂与园林有机组合、错落有致、变化迭出、小巧精致、玲珑通透、水曲回环、奇石云集。


楼主 塘溪老嘢  发布于 2017-06-05 15:36:00 +0800 CST  
(六)诗酒唱和
当时梁家文人如云,加上清幽的园林景致,更是佛山镇文人雅集之所。南来北往的达官贵人、名流墨客纷纷造访,儒雅之风,极盛一时。当时佛山到外边当官的名人或回乡省亲,或辞官归里者,无不成为梁家的座上客。诸如湖南巡抚、大书画家吴荣光,四川总督骆秉章,山东盐运使李可琼,礼部侍郎李文田,饶州知府番禺人冯询等。
张维屏(1780—1859),号南山,晚号珠海老渔,广东番禺人。道光二年(1822年)中进士。因不满官场黑暗,于道光十六年(1836年)辞官归里,隐居“听松园”,以诗书画著。他与梁家交往甚深,亲自为梁九图撰写了一篇《十二石斋记》,又赋《福草先生草庐春日》二首:
得闲肯负好韶华,不是看书便看花。他日访君谈海嶽,几时同我唱江霞。山斋著录三千首,岭表诗行一万家。静掩柴关身不出,声名先已播天涯。

春在山巅又水湄,寻春得句不嫌迟。选楼旧契推吴季,艺苑新交有子期。我辈啸歌须纵酒,君家泉石最宜诗。名人古宅骚人继,湟老精魂喜可知。
黄培芳(1778~1859)号香石,清藏书家。广东香山(今中山)人。嘉庆九年(1804)副贡生,官香山教谕至内阁中书。以诗文知名,与张维屏、谭敬昭并称为“粤东三子”。他也是梁家的坐上客。有五律《过梁福草先生草庐》一首:
欲拜斋头石,汾江一棹过。随人看水竹,近市有烟萝。富贵浮云淡,胸襟列宿□,名园推最胜,径曲小桥多。
梁九图有《夏日与张南山太守黄香石中翰游荔湾》诗:
论文携酒快招邀,荔子湾头荡画桡。清响送香香送响,万荷花拥一支箫。
梁九图与当时粤中两位大诗人交情之深,可见一斑。
罗文俊(1789—1850年)字泰瞻,号萝村,南海人。清道光二年(1822年)进士,以探花及第授翰林院编修,记名以御史任用。他慕同邑名园而访,并赋《访梁福草先生山斋观石》二首
瘦骨苍根各自奇,碧栏十二影参差。平章妙出诗人手,半傍书帷半墨池。
平生爱石真同癖,卅六云腴左右环。何日青花蕉白舫,与君磨墨写秋山。
吴弥光(1789—1871)是吴荣光的胞弟,道光甲午科乡试举人,与梁九华结成儿女亲家。有《题十二石斋》之咏:
何处玲珑割杂云,众峰罗列座前分。焚香煮茗添清兴,洗竹浇花趁夕曛。风月主持苏学士,亭台金碧李将军。笑余亦有襄阳癖,每对双峦一念君。
番禺人陈璞,字子瑜,号古樵,晚号息翁。道光举人,官江西安福县知县。后为学海堂学长数十年。工诗、书、画。与顺德黎简、南海谢兰生璞被推为“画家三杰”。参与梁家雅集后羡慕不已,有诗《汾江草庐雅集赋呈福草先生二首》为证:
几亩池塘几亩坡,一泫清澈即沧波。桥通曲径依林转,屋似渔舟得水多。好友最宜交竹石,诗人例爱住烟萝。幽栖无计空相忆,羡子斋头日啸歌。

绿阴深处映清流,蕉曲松根坐更幽。通德何妨居后院,士恒且喜住东头。名花伴读宜清夜,修竹比邻不隔秋。剥啄叩门无俗客,买舟何日我重游。
苏廷魁(1800—1878年),字德辅,一字赓堂,高要(今鼎湖区广利镇长利村)人。清道光乙未十五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翰林院编修。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任御史。他有诗与九图唱和云:
稚岁英标老兴余,汾江人重草庐居。矢音将听朝阳风,跋浪难求大壑鱼。堂隐蕺山飞翰墨,友呼奇石护琴书。登湖转海今何慕,妙契怀珍碧玉如。
清代著名学者陈澧(1810—1882),字兰甫、兰浦,号东塾,番禺人。先后受聘为学海堂学长、菊坡精舍山长。著述达120余种,清代著名学者。有《十二石斋铭》:
因树支峰,剔苔注壑。炉篆生云,砚池分瀑。影列壶峤,势争衡霍。丛桂香留,铅松翠落。园围野蓧,架络仙藤。竹扉两版,山栖几层。庭延夜月,案有晨灯。湟溱可作,与结诗朋。
可见他与梁九图亦好友之交。
一些从外省到广东任职的官员也乐于到佛山梁家作客。两广总督徐广缙(1797~1869)是安徽太和县人,有诗《题梁福草先生十二石斋》:
娟娟十二耸奇峰,一角芳园不碍空。骤雨犹疑云碓外,落星已在竹林中。仙人有待传三略,石丈无生证六通。留作诗翁供啸傲,雅怀最爱玉玲珑。
广西桂林人倪鸿,字延年,号云跃,工诗文,善书、画,亦工古隶。他宦游粤东,慕名拜访十二石斋,并填下《清平乐》一阕,表拜服之情:
诛茆得地,家向汾江寄。奇石移来颜色翠,宛对巫峰十二。此斋海内应传,主人望若神仙。试具米颠袍芴,低头拜倒栏边。
顺德著名画家苏仁山和苏六朋,曾分别为梁九图画过十二石斋图。画成后,梁九图请友人览图题诗。大大小小的题赠,共有108家。除张维屏、黄培芳、陈澧外,还有谭莹、罗天池、梁廷、熊景星、吴炳南、曾钊、温训等,都是当时粤中的文人雅士。后来,梁九图把这些大小题赠,并附各人的部分诗作,辑成《十二石斋丛录》八卷。吏部尚书钱塘人许乃普、刑部主事象州人郑献甫、江都诗人符葆森等与梁家都有密切的交往。风雅之盛,由此可见。与梁家唱和的也不尽是达官贵人,即使是布衣寒士,只要是文人骚客,都可以交之为友,岑瀓就是其中一位。岑瀓,字铁泉,道光年间寓佛山,工诗文,屡试不第,以布衣贫老而终。他生前与梁九图结肝胆之交,有《和福草先生草庐春日原韵二首》:
底须骑马踏东华,杜老溪堂枕浣花。玉案临书皆小米,纱厨读书有明霞。人原汾水无双士,诗是梁园自一家。何日子猷同到访,雪舟闲泊剡之涯。

迢递春风到海湄,闭门花鸟足栖迟。清吟池敞携柑会,雅剧天开斗草期。两处园林都入画,满庭兰玉尽能诗。人生此乐应难得,说与红尘客未知。
他还有《寄梁福草先生》诗云:
已拚心死不论文,歧路班荆喜识君。交到胆肝轻铁石,谈来今古激风云。负书作客谋终拙,溉种耕田老渐分。他日茂陵遗稿在,拾残余欲託殷勤。
梁九图不负朋友所托,在岑瀓死后为他出版了一本诗集。


楼主 塘溪老嘢  发布于 2017-06-05 15:37:00 +0800 CST  
(七)忠义家风
忠君报国是封建时代士大夫阶层倡导的人格品质。虽然他们当中有独爱丹青翰墨而不愿出仕的梁九图、梁世澂等,也有因眷恋自家园林优雅生活,或以侍奉父母为理由辞官归里的梁霭如、梁九华等,又或者光宗耀祖是他们忠于职守、为官勤政的真正的动力,但既入仕途的梁门子弟还是希望能在官场上有所作为,不辱名门。
梁僧宝是梁九图的儿子,自幼聪敏,博览群书。咸丰八年(1858)中举,咸丰九年己未科二甲第22名进士。授礼部主事,历升员外郎、掌印郎中兼军机处行走、监察御史、鸿胪寺少卿。清同治十一年(1872),十七岁的同治帝爱新觉罗•载淳举行大婚典礼。典礼结束后,垂帘听政的两位太后仍无归政表示,朝臣们背地里议论纷纷,但唯恐得罪专横霸道的西太后,都不敢启齿。作为襄办大婚典礼的官员梁僧宝毅然独自上疏,直言皇帝既已成年,太后就不宜再操纵权柄,应该迅速撤帘归政,以遵从祖宗规制。群臣觉得梁僧宝说出了众人的心里话,私下无不称赞他戆直敢言。随后,一批大臣相继上疏附议。第二年正月,两位太后终于下诏撤销垂帘听政。当然此后西太后慈禧实际仍紧抓内外大权,中央和地方的高官都唯其意旨是从。
僧宝秉性耿直,厌恶阿谀奉承。一次,奉旨查察京城富新粮仓,拒绝所有宴请、馈赠,认真进行稽查。发现问题立即落案上报,贪官污吏对他十分畏惧。同治十二年(1873)、十三年(1874),他参加磨勘(复核抽查科举考卷)乡试、会试,发觉有作弊现象,一力斥革两名不合格的新举人,并将情况如实上奏。顺天乡试考官、大学士金庆等人因此受到降职处分,各省新举人相继被斥革、罚停科的、考官被撤职降调的甚多,一时掀起大风波。受处分的官员嗾使监察御史周声澍、郭从矩弹劾梁僧宝吹毛求疵,蓄意中伤,朝野为之议论纷纭。皇帝亲自抽查梁僧宝所磨勘的考卷,觉得并无枉曲之处,下旨着令御史“无须争议”,风波才平息下来。光绪元年(1875),僧宝再任磨勘官,大凡发现问题的考卷,批注得比往年更详细,连错别字也不放过,心术不正的人接受上年的教训,不敢再妄加指责。
同治帝病死后,西太后择立咸丰帝之弟醇亲王四岁的儿子载恬为光绪帝,并拟定将来由光绪帝的儿子继承统绪,朝臣担心皇族日后为此发生争端,纷纷出谋献策,有请镌碑于太庙的,有请立丹书铁券的,众议纷纭,莫衷一是。唯独梁僧宝力排众议,他指出:“石碑、铁券都可以毁损或伪造,不如降旨明示天下:‘将来承继统绪的,即光绪皇帝的亲子。’臣民众所周知,有口皆碑,不胜似石碑铁券?”尚书翁同龢、潘祖荫都认为这个提议最稳妥,遂向西太后复奏,采纳了梁僧宝的办法。由于僧宝平时沉默寡言,但言必有中,因此朝廷对他的奏议多较重视。他的奏章如《亲政》、《郊天》、《整顿科场》、《乞休》等,均能切中时弊,被朝廷下达内阁议订颁行,并受到朝臣的认同。
如果说,梁僧宝是梁家最有作为的文官代表,那么梁禹甸则是梁家较负盛名的武将。
梁禹甸是梁僧宝之弟,自小聪敏英爽,读书一目十行,作文一气呵成,写诗法含唐韵。父亲促其练八股应付科举考试,他却不乐于此,反爱舞弄刀枪。适咸丰之时,盗贼群起,梁禹甸毅然投笔从戎,因战功而升任五品顶带把总。同治时,六门洋外及高澜等处海盗横行,当地守兵不能制服,梁禹甸受命领兵前往助剿,即斩其贼首,夺得贼船无数,洋面得以太平,他也因此被升用为水师都司。接着梁禹甸转战广西,从盗贼手中夺回浔州府城,以平贼有功,奖戴蓝翎。又曹涌匪负隅顽抗,虽有巡抚蒋益澧指挥官军征剿,奈山深林密,多次无功而返。后调梁禹甸带兵再攻,他身先士卒,直捣贼巢而平。蒋抚军嘉其骁勇,凯旋后将其事迹奏上朝廷,授任阳江镇标都司。在职六年,成绩卓著,两次上京接受兵部奖励,奉旨加升一级。
有意大利商船驶至大东沙被海盗打劫,意国领事请求广州府协助。梁禹甸领兵追剿,仅五日,在平海地方将意船追回,七名意大利商人安然无恙,货物丝毫未损。意人感激拟赠意国珍物十余件,白银六千元以为酬谢。梁禹甸以“此乃应办之事”而推却之。意领事受其清廉所感动,特将此事报告意大利国王,国王特选黄金时表一只,刻上梁禹甸名字,让公使送外交部转梁禹甸留念。及后,梁禹甸移师安南,剿平亚婆迈大盗,因功赏换花翎,晋升为水师游击制军兼水陆提督。光绪初,中法战争之役,梁禹甸随大司马彭玉麟督办粤防,时值隆冬,军情紧急,填海筑垒、制械练兵、枕戈达旦,准备与法国侵略者决一死战。法国佬知粤有备,不敢贸然进兵而转犯福建,粤地因此得免战争之灾。可惜的是梁禹甸在此备战中积劳过甚,竟因病而卒。彭督忧哀辍食,涕泪沾襟,伤感地说:“今后海疆多事,我长城坏矣!”
梁禹甸卒后廿年,日本人忽然占据大东沙,伐木建屋,强词夺理,说此地原是他们以前所开发。总督张人骏与之交涉,经半年之久仍无法争回。梁禹甸的亲属持意国王所赠之怀表,向张督讲述禹甸以前事迹。张督以金表出示日人,并拿出原案文为证,严正指出大东沙实为中华疆土,日人才俯首无词,归还大东沙之地。梁禹甸不仅廉介可风,实是不可多得的一位儒将。生前任水师时曾赋一绝云:“天容海色本澄清,妙句前人写太平。但祝乘风凌万里,妖氛长扫息刀兵。”能忠于任内而不悔的还有一位叫梁遇春的梁门人物。
梁遇春,字小山,梁九华之第七子,任香山协左营千总、香山协左营守备等职。时海盗频繁,梁遇春带领澄清号船巡洋缉捕。
同治十三年八月十三日,船泊澳门海面,有报侦察得水寇所在,遇春指挥全速前进。不料飓风骤起,巨浪翻天,部下军士皆劝请登岸。遇春慷慨地说:“你等未知国家定制吗!凡水师军官有逃跑以至船只沉毁者,即与陆上失陷城池一样,倘有不测,其罪大焉。我宁死水中也不蹈国法,免累子孙同羞。况且现正风急浪高,返航亦不能泊岸。今距贼不远,趁其不备而胜之,正在此时也。”他继续说:“我意已决,退而生,不如进而死。你等能随我固然好,否则你们就各自逃生吧!”士卒感其激愤,乃破浪前进,未几风越烈,至九洋(海域地名),不幸触礁船没,全船上下除一名叫郭胜的千总水性特好,得以逃生上岸报讯外,其余百余军士皆及于难。此事报上,得旨此恤,梁遇春追加赠一级,赏云骑尉世职。
道光二十一年,英军犯粤,梁可成长子应棠在佛山倡议义捐,制造檯鎗,送广州供加强防务之用。其弟应琨受命铸造铁炮。当时佛山铸铁业兴盛,应琨不辞劳苦,日夜深入铸造工场,监督造炮,为沿海多个炮台提供火炮装备。提督马有章以应琨功劳,呈奏授奖。他却以抗英之事未平,拒不领受。一心报国,不图个人名利之梁家典范也。
一些在地方上担任小官的梁家子弟,也能兢兢业业,造福一方。
梁元超,咸丰八年应京兆试后任户部山西司兼湖广司行走,后派到湖南任补用知府。时沅州谷贵,军饷缺乏,有关当局虽屡派官员办理仍无效果。梁元超到任后,即赴常州采购谷米转运回沅州,鼓励商家承销。米价及斗量大小一律由官方订定,军民均受其益。又沅州某年突发瘟疫,传染甚快,病死无数。元超带头解囊,制药发送,数万军民性命得以保存。
同治十年,梁元超改任岳州知府,该地水患尤多,任内百废俱兴。赴任后,他即着手修义仓储谷备荒;扩建书院以招诸生入读。他还捐出个人廉俸,在巴陵、平江两县开私塾,聘请教师主讲,地方文风为之大振。他自赋岳阳留别诗中曾有“砚田分润到寒儒”之句。莅临以来,狱无冤民,案无留牍,深为士民爱戴。
梁思溥,梁遇春的长兄。光绪十六年(1890年),思溥被委任为梧州府容县知县。上任伊始,他访遍治内四乡,发现该地虽属贫瘠,但地势还算平衍,比较适宜种桑养蚕。于是召集乡绅老农,以家乡顺德之所以富庶,与桑蚕业盛有关,诱导当地开拓桑蚕生产。乡绅民众知道致富有道,纷纷表示要跟县太爷大干一番。思溥身体力行,到农村指导挖塘蓄水,筑基平坡。并派人回老家顺德聘请一批从事桑蚕业者分配往各乡,教当地人栽桑养蚕诸法。他自己足不停步,下乡巡视,并将自己微薄的薪俸献出以补某乡聘资之不足,务必要民众蚕业有成。仅一年功夫,容县的茧市丝坊先后涌现。巡抚马丕瑶认为梁思溥做法可行,特委托他设立桑蚕局,向广西其他地方推广。梁元辅是梁应琨之子,在广西龙州任职时,以俚语撰写戒劝歌十首,刊发各乡,感化百姓,以除当地陋习。他也与思溥一样,关心当地经济,从广东购办桑苗,雇工教民栽种,成效显著,平乐之有蚕业亦基于此。

楼主 塘溪老嘢  发布于 2017-06-05 15:43:00 +0800 CST  
冼宝幹《梁氏家庙记》:
吾粤在服岭以南,唐以前地望罕著,洎宋绍兴定都临安,中原文物随之渡江,其入粤者止于南雄珠玑巷。阙后散处海滨,子孙多贵显,松桂梁氏其著者也。其先有嵩山公者,隐士也。避元末之乱,偕其子缔杰、祖杰两公,由南雄迁顺德福岸,四传至西陇公,再迁麦村。当时开辟村落,创造艰难,且丁口无多,是以列祖注意农桑,不遑禄仕,故明代无显者。迨国朝子姓日繁,业儒者众,至戢菴公以进士起家,作闽省罗源令,多惠政,民尸祝之,号“梁公”,祠犹赫赫也。
嘉庆初,朴斋公商于佛山,构屋松桂里,遂家焉。无何,厥子青厓公成进士,官中书。曾孙伯乞公接踵以进士,官礼曹,仕至翰林院侍读学士。其余缀科第、登仕籍者,簪组相望,为佛山右族。先是,朴斋公即世,曾在麦村建立专祠,迄今累叶,人丁数百,四时祭祀,不能尽返故乡,伯乞父福草公深以为憾。因将初构松桂里之房屋,听事前后三栋,于光绪五年改建家庙,奉祀朴斋公既何夫人两主。庶几禴祠蒸尝,随时展谒,无俟远行。定制品官家庙,二品以上五间三门。限于地段为三间三门,余亦取足行礼办事而止。祖庙既立,朴斋公以下亦相继建庙。云搆鹄峙,广廊骈辏,敬宗收族,于是乎在。汉制祠祀,祖庙外另立一庙,谓知原庙。原,再也,原田、原蚕、原筮,诸经并同。广建宗庙,大孝之本,议本叔孙通,秦氏蕙田,采入《五礼通考》。今梁氏再在佛山建庙,即原庙之义。又古者一世一庙,自门而堂而寝,屋三重,墙四周。后汉以来,乃为同堂异室之制。士大夫一世一室亦弗能备。故温公诸家祭礼,皆用以右为尊之法。今各姓家庙,多即堂为寝,已日趋简易。梁氏酌中定制,不其善欤。
宝幹忝属年家子,又刘氏、范氏世为昏姻,与诸梁周旋日久。庚辰告养归里,诣庙瞻拜,见其规模之伟,法度之审,宗器、供具,祭服,即升降灌献诸仪,悉根据通礼,而不同世俗之所为。有事则肃肃雝雝,昭穆式序。喟然叹曰:“古所在礼宗,其在斯乎?抑述德陈风,潘陆所贵,诸君子皆能文章,胡无以章之也?”则曰:“家谱备矣,润色鸿业,非子孙所敢奓也。世有奚思,今以相属矣。”以不释之故。”以珥笔为文,敬述家世,复推本雅颂,作为诗歌以声之。其辞曰:
伯翳之后,受封于梁。以国为氏,安定我疆。
昔在宋代,度岭而南。自韶迄广,相宅凤山。
肇始福岸,旋奠麦村。梁故丰徙,鹑首赐秦。
皇舆启运,佛地钟祥。乃祖扑斋,实来是乡。
温山有柏,常荣不落。鸾皇所栖,得其欢乐。
越厥后昆,无念尔祖。
乃建寝宫,拓阊宇。
控洛九面,环汾四阿。
云圛圛以骧栋,月穆穆以金波。
时维令辰,嘉荐芳食;春露秋霜,享祀不忒。
六英备,百礼暨;肇禋明,休徵至。
桂馨松茂,瑞霭德门。
一日九迁,安上宜官。
扬历中外,经纬文武;灿若就列,用锡尔嘏。
世重熙以累洽,咸玉润而金声。
美人曼寿,百室丰盈。
于铄哉!
甄天枢兮绾星纬,下武绳兮神娭契,衍千叶兮振万祀。

赐进士出身,授中宪大夫四品衔,湖南沅陵县知县,年姻晚生冼宝幹顿首拜撰。
光绪十六年岁次庚寅嘉平月榖旦。
【注释】
服岭:指边远的南岭。
右族:豪门大族。
即世:去世。
灌献:祭祀礼仪。
肃肃雝雝:恭敬和洽。
潘陆:西晋太康诗人潘岳和陆机的并称。此泛指文人学士。
奚斯:良马名。
六英:古乐。
暨:及之意。
圛圛:连接不断 。
禋:诚心祭祀。
休徵:吉祥的征兆。
安上:安居上位。
嘏:福也。
美人:品德高尚的人。
吴荃选:《梁氏刺史家庙记》
晋郭璞言:“南海盛衣冠之气。”盖扶舆磅礴,菁华韫璝萃于东南为多。且分野上应牛女,菽饶,桑麻足。故两宋移家者,胥于五岭,称乐土焉,况佛山为南海福地耶?
梁太姻公恕堂公,世有隐德,国朝嘉庆初,随父朴斋公由顺德迁居佛山。奕叶相承,保世滋大。喆嗣灯山、福草公尤能继承先志,兼通杜纪元术,瞿然曰:“古者治教礼,俗莫重于宗庙。周官以九两系国之民:‘五曰宗,以族得民。’其为天子系属斯民者,权不亚于牧长。先儒谓宗法之废兴,与国势为表里。有由然也。则家庙之建□容缓?”爰相阴阳,观流泉于镇之西北,有陈大塘焉。地脉隐隆,直趋塘沿而止,遂定中作室。经始于咸丰二年,阅岁而刺史家庙成。奉祀恕堂公暨配室李夫人、簉室刘夫人。而云裳、耕云、灯山、炽山、钦邻,福草诸公,以次袝焉。
庙之成也,前襟汾河,后引石湾,而王借、冈排列左右,如二曜之拱我堂基也。遥而望之,则展旗、横马,群峰萃嵂,苍翠如滴,慧颖于盘敦间者,如笏如盖之捍我门庭也。懿大铄哉!颷颷爚爚,神爽依矣。相宅者曰:“不数纪,族其勃兴。”迨九年己未,伯乞公成进士,掌鸿胪。同治甲子,叔典公登贤书。光绪癸巳,允恭翁以南闱第一人,观察三闽,政声藉甚。其间甲榜乙科与拖青纡紫者,至今不绝。人咸谓地灵人杰使然,而不知其先世积累之厚,诒谋之远,尽人合天,有以致之。窃叹天人交感之理,信而有徵也。近世士大夫徒骛阴阳占候之学,一旦幸列华□,即已美田园、蓄声伎、积金玉玩好以遗子孙。以为山环水合,佳气葱郁,可恃为百年不弊之基,一再传后,而高台深池尽为他人有。其甚者,子孙以赋役之累,转徙流离,宗祏莫保,大江以南,比比然也。其亦闻梁氏之风欤!
余与梁氏,累世姻好,而其文孙法部彦武翁,与余又为儿女亲,于其世德,知之颇详。而睦姻任恤与轶事芳踪,自有志传及家乘在,余不赘述,特以其修德获报者著于篇,俾世之谈形胜者,知所本焉。闲尝出里门,过其宗室宗庙,见夫池荷盛开,园柳密布,睾然想见清汾之远,与近代休风亮节之高,有令人徘徊不忍去者。矧位于庙中者,其神灵不尤妥欤!由是春秋伏腊,肃骏奔,昭□响,敬宗收族,共保礼俗。而民气固其有辅与国家之治教,自能迓瀼瀼之福于无穷。而尤愿后之人,世守勿替也。是为记。
赏戴花翎,诰授奉政大夫,同知升衔广西补用知县,前内阁中书,光绪己丑科举人,姻再侄吴荃选拜撰。
宣统三年岁在辛亥榖旦。
【注释】
吴荃选:吴荣光侄。吴荣光,南海嘉庆时书画大家,官至湖广总督。
扶舆:盘旋升腾貌。
菁华:精华。
韫璝瞿然:畅厉貌
周官:即《周礼》,战国时的一本典籍,阐述理想中的政治制度。
九两:两,耦合。九两即指《周礼》中诸侯联缀万民,不使其离散的九项政治措施。
簉室:副室。
拖青紫纡:官位显贵。
睦姻:对宗族和睦,对外亲亲密。
任恤:诚信并给人以帮助同情。
瀼瀼:水光开合之貌。

先有梁九华刻有梁氏家乘,后有梁九图辑加谱系,终成《梁氏支谱》。《梁氏支谱》稿本几乎毁失在咸丰四年“红兵之乱”中,几经周折才得以保存下来。梁九图在自序言中有详细的纪录:
余世家顺德之麦村迁佛山,盖自先大父始。佛山当南北冲,达宦贵人冠盖络绎,富商巨贾所走集,文人墨客所栖止。嘉道之间,国家鼎盛,闾阎又安。先仲父青厓先生,以进士起家,服官薇省,请假归里,歌哭于斯。五十年间,生齿日众。祖孙父子,兄弟叔侄,姑嫜妯娌,一门内有二百余人。祠宇室庐,池亭圃囿五十余所。皇朝诰轴,先墓碑铭与夫卿相宠荣,友朋题赠,诗文词赋充溢巾箱。夫君子之笃亲也,著为谱牒,明其世次,详其撰述,表其恩遇,颂其清芬,志其生迁,纪其卒葬,永不忘也。往余叔兄灯山,有梁氏家乘之刻,自始祖嵩山公至今,支分派衍,具悉本源,而近代诰敕,小传事迹,建置艺文略焉。余之辑是谱也,都为六卷,第著吾支谱。甫成而佛山有陈开之变,余与诸兄群从流离,迁徙南北东西,各不相见,所居里第仅留仆辈处守。忽忽两月,地纵焚如,二万余家尽成灰烬。余有别业寄顿,琴书服物鼎彝,亦归销毁。犹幸祝融示德,里第岿然。呜呼!此岂先人之善卜居焉欤。抑天之爱善人者,并爱及其后嗣欤。初余避乱,未知所住也。以是谱嘱吴华溪孝廉曰:“君居为吾护之,君奔为吾挈之。”后余徙香山,徙顺德,徙羊城。华溪亦迟迟归顺德,藏是谱于石室楼,而余专遣人索取,赴走百余里始达吾寓。今则佛山克复,事定归来,抚卷低徊,不禁唏嘘泣下也。夫人生居华膴,身世夷然,或以为聚处一家,无劳记注。而余既遭坎坷,又值乱离,当此之时,以为骨肉无复再逢,流离不知何所。日抱此谱,重加按录,无俾为堕,使子若孙知先大父之来迁。迄予小子,诸兄群从之遇患奔驰,有如此者,则是谱之刻,愈不能以已矣。大清咸丰五年岁在乙卯孟秋,十五传孙九图谨撰。
梁家重视修祠、修谱亦尊礼教之古训也。


楼主 塘溪老嘢  发布于 2017-06-05 18:00:00 +0800 CST  
(九)文章千古
与众多儒雅的商人一样,梁玉成深知“黄金满籝,不如遗子一经”之理。于是,他悉心培育几位儿子。而梁九章、梁九华、梁九图不仅聪颖卓越,且十分争气。他们焚膏继晷,手不释卷,最终或金榜题名,或文名远播。
梁家重视文化教育,在家族内设置私塾,使子弟自小接受儒家的诗书礼训。特别是梁九图,把培育晚辈当作己任。他教子严格,每日天刚亮,就督促孩子去学堂读书,回到家后还得温习功课才准休息和玩耍。他教子有方,使几个孩子长大成才。梁家的良好文化氛围,即使是经商或行武者也具有儒家风范。他们勤于著述,为佛山历史留下的精神文化是不应忽略的。梁家编著除诗文为重外,亦多有经世济民之作。
梁霭如是松桂里园林群体的首创者,是一位集诗书画于一身的大家。传世有《无怠懈斋诗集》一卷。他心静自然,真趣自流。如《出郊》:
绿阴深处夕阳低,野岸人家隔小溪。山静日长村路晚,澹烟微雨鹁鸠啼。
写佛山郊外景色,静中有动。《涿州望楼桑村》:
无复浓阴映郡门,楼桑终古自名村。云霞尚护青龙气,风雨仍栖赤帝魂。大泽茫茫迷水石,平沙莽莽散鸡豚。行人立马知何处,指点高原落照昏。
则是气象万千了。
此诗集刻于道光壬寅五月,番禺凌扬藻序评称“孤清逸韵,与世殊绝”。凌扬藻(1760—1845),字誉剑,号药洲,广东番禺人。诸生。幼负异禀,日读数百言。受知于督举姚文田,与汪大源、何应騊、张业南同为巡抚朱珪所赏识。扬藻工诗,有“春水桃花送画船”句,见赏于时。著有《药洲诗略》六卷,《药洲文略》十六卷,续编十二卷,《四书纪疑录》六卷,《春秋咫耷钞》十二卷,及《蠡勺编》四十卷,又选有《岭海诗钞》二十四卷,均《清史列传》并行于世,亦岭海诗才也。
梁九图是梁家最具名望的文豪,著作当以其最丰,不完全统计有:
《紫藤花馆初刻诗集》一卷,黄培芳作序。《佛山志余》四卷,咸丰甲辰(1854年)撰。佛山镇原本有乾隆时的《佛山忠义乡志》,九图为补地志之不足而作《佛山志馀》,自序称“居佛山三十余年,故老所传闻,文人所纂录”。时年仅38岁也。
《十二石斋诗集)二卷。是梁九图本人的诗集。道光癸酉南海举人吴炳南序。
《十二石斋丛录》八卷。道光戊申(1848)九月刻。自序云:“诗坛名宿访书斋者,辄低徊不能去。或荐绅显宦方外闺阁之流,馈赠佳作,日益已多。”是好友来访之作,随得随录。
《十二石斋诗话》十卷。自序曰:“十二石山人既闲居,喜弄笔墨,辄谈论古今诗人流品得失以自。然性迂拙,常以为诗必有移我情者始为真诗。夫海内谈诗者众矣,人所论不能强我所合,我又安能强人使同哉。梓斯编,聊与情不相远者共欣赏云尔。”
《紫藤馆杂录》十六卷。
《纪风七绝》二十二卷。辑集各地比较通俗的竹枝词之类七绝千余首,光绪癸巳由儿辈付梓。
《汾江草庐唱和诗》二卷。
《笠亭诗拾》四卷。
《汾江随笔》一卷。
《明岭表诗传》六卷。
《风鑑证古》四卷。
《石园闲谈》一卷。
《岭南琐记》二卷。
《紫藤馆文钞》一卷
《国朝岭表诗传》十卷,与吴炳南(顺德籍,道光己酉举人)同辑。
《明岭表诗传》六卷,与吴炳南同辑。
除了以诗文为题材的著作外,梁九图还修有《梁氏支谱》。该谱成于咸丰五年,为后世研究其家族的源流发展,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又有《良方类钞》二十七卷。
梁世杰有:
《珠江杂诗》一卷。
《六梅亭诗钞》一卷。
《诸药详要》四卷。
梁植荣有:
《珠江七绝》四卷。
《壮勉斋宦游小草》一卷。江西宜黄陈偕灿(道光元年举人)为该诗集作序。赞其“早负盛名,精八分,尤工吟咏。其先世并以诗名。岭南风雅至今称盛尚已。司马起而继之,下笔千言,执纸立就,明丽风秀,近代鄙美靡之习。”
梁思灏有:
《乙卯庐诗集》一卷。
《课儿诗选》。该书选择更适合儿童学习的历代名家两百首,作为教育子弟的读本。
梁邦俊是霭如的儿子,对诗也有相当造诣,著有《小厓说诗》二卷。番禺张维屏特为其作序。
梁元超有《嗣噫吟集》,南海邓维霖序。谓其“幼辨四声,长通七略”。他还校刊并跋《竹林诗略四种》。该书辑顺德梁霭如、梁九图、梁翰、梁诗拔等四家诗选,故又名《顺德梁氏四君集》,同治十年成书,嘉定张修府序。序中有云:“粤东人文之盛,顺德为望,梁氏尤邑中甲族也。”又云:“粤中诗人有明推南园五先生,国初则屈、梁、陈三家,继之则今梁氏一门。彬彬若是,骚坛槃敦萃于户庭,直与唐宋诸贤媲美,可谓盛矣。”张修府(1822年-1880年),字允六,一字东墅,江苏省嘉定县南翔(今属上海市)人。张修府为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丙午科举人,道光二十七年进士。改庶吉士,散馆授翰林院检讨,官至湖南永州知府。工诗文,好山水,著有《小琅环园诗录》。张对梁家文风之盛赞,亦非客套之言。
梁僧宝著有《四声韵谱》、《春秋日官詰》四卷、《古术今测》、《古易义》、《尚书泾渭录》、《经籍篡诂订讹》、《通鉴辑览年表》、《说文条系隶正》等十五种。
梁玉成:《增刊经验良方》二卷。梁玉成虽以经商为主,亦通岐黄,故有此编。
梁世澂:《灵应祠尝业图说》(光绪二十二年)。
《佛山义仓产业图说》(光绪二十五年)。
《南泉观音庙产业图说》(光绪二十六年)。
《田心书院产业图说》(宣统元年)。
《痘疹玉髓金镜录》校刊并序。梁世澂应京兆试时,在书店购得一册《痘疹玉髓金镜录》,此书乃是明代儿科医家(今江西上饶人),擅医痘疹的翁仲任所著。发现其是一本诊疗痘疹的重要医籍,考虑到广东无此刊本,特校而刊之。
梁元辅:审定《白喉忌表抉微》一卷。该书原桂林冯心兰学使订。因见其“养阴忌表”之法很有道理,特寄回佛山,让行医的侄子“删繁撮要”,并嘱咐付梓“以广其传,庶临症者,不至误如歧途。
梁思泽:《银经发秘》二卷。

楼主 塘溪老嘢  发布于 2017-06-05 18:02:00 +0800 CST  
(十一)大潮搏浪


陈开之变,是对松桂里梁氏打击的开始。不过“烂船还有三斤钉”,靠着原来的老本,靠着梁家人精明的生意头脑,他们还是坚持下来,固守着原来那份显赫的家声。况且,包括梁禹甸等多位梁氏武官,在追剿太平天国军的行动中屡有战功,同治年间,朝廷的多份敕诰还送到梁氏府中。部分梁族子侄还继续兴建一些规模较小的园林式住宅,如梁元超的“百二汉砖馆”,梁应棠的“西山堂”,梁植荣的“种笛亭”等等。至宣统时,他们依然有能力继续修建祠堂,也是一点明证。但如像满清王朝的衰落一样,松桂里梁氏也难恢复原来的光彩。他们当中部分族人原本就是在清王朝内任一官半职,有些则是在父兄辈创下的优越政治或经济环境生活。随着清帝制的覆灭,随着家族经济的崩溃,他们的生活和思想倾向也开始分化。他们在时代变革的大潮中搏浪,各自走向人生的新道路。
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在北京会试的千多名举人联合上书清光绪皇帝,反对在甲午战争中败于日本的清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在北京的有识之士也在《公车上书》上签字支持。时在北京的梁禹甸和梁冠澄(1863—1938,梁九华儿子)叔侄两人也在《上书》内签名,表示了他们对维新思想接触的开始。
梁尔煦(1857—1906年),又名铁君。是梁九图孙子,梁僧宝的儿子。他在广西梧州经营盐业,资产积累丰厚。康有为到广西宣传维新思想时,与这位曾经是朱九江门下的同窗再度相逢,一谈之下,梁对康的学说“大惊服”,于是追随康有为。对维新党人常有经济支持。
戊戌变法失败后,梁尔煦弃家追随康有为,流亡国外,成为康有为的左右手,是保皇派的骨干份子,多次替康有为策划刺杀慈禧。1906年8月,梁尔煦准备再次进行刺杀行动时因泄密被捕,最后慷慨就义。他生前崇尚荆轲、聂政壮烈之为。无论在当时或者后来人们评论他的行动是否适合时宜,但那种为理想散尽家财,为信仰勇于献身的精神还是让人感动的。
梁敬熙(?—1928)则走上另一条路。他是梁可成后人,原是佛山博施药酒店少东家。受“五四运动”思想的影响,积极参加佛山的爱国运动,主动把自己的家提供给组织作为秘密开展工人运动的活动地点。1927年初加入中国共产党,担任佛山进步报纸《农工商学报》主编。是年“4·15”事变后,被国民党政府逮捕,翌年被杀害于广州红花岗。
曾经强大而辉煌的松桂里梁族经济体系在政治动荡中瓦解了,但其中秉承先辈实业兴家理念者还大有人在。梁冠澄于光绪十九年(1893年)中举,1908年任兴化知府,曾设禁烟局,颇有政绩。民国后,他投资在当时认为是“高新”产业的发电厂和灯泡厂等。由于有家庭经济的支持,其儿子梁厚甫和梁燊均大学毕业,成为社会精英。
梁厚甫(1908—1999),原名梁宽。13岁考上广州岭南大学附中,毕业后升入大学部深造。1933年,梁厚甫在岭南大学毕业,随即赴上海工作数年。工余之暇不忘充实自己,到东吴大学进修法律。“七七”卢沟桥事变后,携妻自沪迁港,开始其新闻记者生涯。先后在香港《大公报》馆及香港《工商日报》馆工作。1959年,梁厚甫举家移民美国,从此远离故土,漂泊天涯。在彼邦,他专注于通讯特写,文章多刊于新加坡《南洋商报》和香港《明报》。到了80年代,较长篇的文章,多在香港的《良友画报》发表。
梁厚甫毕生以“立言”为主业,辛勤笔耕逾六十载。早年文章,多因通俗易懂、贴近普罗大众生活层面而深受香港市民尤其工商界人士的欢迎。其在《新生晚报》上连载的《经纪拉日记》,是香港通俗文学的代表作之一。赴美之后,梁厚甫逐渐专注于通讯特写和时事政论文章。内容则从美国政府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大政方针,一直延伸至普通市民的日常生活,涵盖了美国社会的各个角落。这类文章,多在新加坡《南洋商报》、香港《明报》、《良友画报》等刊物发表。由于文笔犀利、切中时弊、触角敏锐、观点新颖、前瞻性强而深受广大读者欢迎。内地出版的《参考消息》经常全文或者择要转载他的文章。他成为中国当代著名记者,著名的国际政治评论家。由于其文化成就,他被誉为继晚清小说家,《二十年目睹怪现象》作者吴趼人之后“走出佛山第二人”。
梁燊(1915—2002)193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经济学系,获授法学士学位。后在香港从事房地产、建筑行业,是香港大实业家。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香港特别行政区选举委员会委员,参与筹建香港地标中银大厦,多次受到中央领导人接见。
通过艰苦创业,以重振家声的梁氏后人当以梁日新(?—1941)和梁日盛(1898—1990)兄弟为代表。家道中落后,兄弟俩虽然还住在松桂旧宅内,但经济来源难以为继。为了养家糊口,兄弟尝试以手工自制牙刷出售赚取微薄收入。他们早晨去屠场买廉价牛骨,用锯、刀、锉等工具将牛骨做成牙刷柄,再由母亲和姐姐穿上猪鬃毛,制成牙刷在佛山沿街叫卖。有时还跑到南海、三水等四乡推销。造牙刷靠手工操作,一家人经常在油灯下挨更抵夜工作。由于童叟无欺,货真价实,牙刷销路越来越好。于是招收工人,改良工序,扩大生产,定名为“梁新记兄弟牙刷公司”。
在佛山站稳了脚后,梁氏兄弟开始向广州发展,在杨巷路开设公司,在太平南路和长堤开设门市部,并在南海盐步建立机械化生产的牙刷工厂。到1926年,梁新记兄弟牙刷公司扩展到上海。在上海街头有大幅广告:“梁新记牙刷,一毛不拔。”由于质量上乘,价廉物美,竞争力强。梁新记兄弟牙刷公司在十数年间,由佛山起步,在广州、上海发展,后又在香港、南洋扩充业务。梁新记牙刷不仅畅销大江南北,还占领了东南亚市场,以一支小牙刷重振梁氏家族经济雄风,实在是一个很大的奇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梁日盛当选为上海市第一届政协委员。他的儿子梁知行是香港知名实业家,星光实业创始人,有“塑料大王”之誉。他生前关心家乡建设,为佛山改革开放初期塑料工业提供了设备、技术和信息无私的支援。
梁怀德(女)1944年毕业于中山大学文学系,长期从事教育事业,关心文字改革,至70岁高龄时还参与《辞海》编撰工作。广州市第七届政协委员,曾被聘为广州市文史研究馆馆员。
梁庆,1922年出生,岭南大学农学院毕业,农业专家,退休前在泰国钟昌所属农场从事种子改良工作,经常回国与国内农业单位交流经验,为中国的农业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


楼主 塘溪老嘢  发布于 2017-06-07 10:50:00 +0800 CST  

(十二)文脉传承


昔日园林诗酒风流的雅集韵事没有了,但梁家人的儒雅风骨仍代有传人。
受其父熏陶,梁厚甫对书法也很感兴趣,在父亲指导下开始临帖,虽然后来流离不断,但临池不歇。因其基本功扎实,行书端庄流丽、洒脱飘逸,深得米南宫神韵,又依稀可辨王右军的影子。1984年梁厚甫出版了《科学书法论》一书,其对书法的运笔结体、摹贴的途径、砚和笔的选取、写字台的高矮等等,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和看法。该书成为指导书法爱好者掌握创作技巧的专著。
梁石峰出生于1913年,5岁起习书法,7岁时能修榜书。上海国立艺专毕业,师从黄宾虹等名家。诗书画皆善,尤长于山水,无论巨幢、小品,均显深厚功力。其用笔雄浑苍劲、力透纸背,渴处干裂秋风、渍处润含春风,简而法密,细则气足。而用墨更其自然,积、破、泼、宿尽显巧妙,淡者厚重、浓者灵透,墨不碍色、色不碍墨,处处虚灵,格调高古,给欣赏者臻于醇美的艺术境界。梁石峰在上海、香港等地从事美术教育工作20多年,后移居加拿大,曾回佛山举办画展。
梁知行(1923—2000)不仅是一位成功的实业家,也是一位著名的收藏家。曾被推举为香港收藏家协会主席,香港鼻烟壶研究会主席。他嗜好书画,与杨善深、赵少昂、司徒奇等人多有交往。1998年,他出版了《中国内画鼻烟壶新貌》一书,1991年将自己多年收藏的岭南画家作品汇集成《养心怡情——养心轩藏岭南派作品精选》,集收藏与研究于一体。他曾经为自己收藏的一款鼻烟壶赋诗:“春江穰笠钓鱼船,莫笑山樵踏晓烟,且看一犁耕绿野,至今犹惜读书年。”显示出一派儒商风范。
生活在广州的梁纪是梁家第十八代族人,幼承庭训,继承了梁氏“以诗书画传家”的家风。他酷爱绘画,刻苦临摹宋元花鸟,并坚持写生训练;擅工笔花鸟,所作文静秀润,艳而不俗。曾任广州市工艺美术研究所美术指导、副所长。
梁纪的女儿梁艺儿,1956年11月生于广州,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学院美术系,广州美术学院油画系研究生班。也是一位职业画家。擅长将西方古典写实与东方传统写意结合为一整体,以严谨的造型,抒情的色彩,抒发自身对生活的感受与思考。作品曾被广州艺术博物院等单位收藏。
梁纪的儿子梁敞,精于木雕艺术,精雕细琢,恢弘大气,似有着先祖艺术细胞的遗传。

楼主 塘溪老嘢  发布于 2017-06-07 14:23:00 +0800 CST  
(十三)梁园春梦


新中国成立初期,松桂里梁族除部分族人仍生活在中国大陆外,相当部分已散居在香港及海外多个地方。虽然往日在佛山的园林建筑已经基本消失殆尽,但族人的乡土情结还在,对故园更是梦寐萦怀。梁冠澄在民国时期将群星草堂赎买回来,并进行了修葺。直到二十世纪70年代其妻子逝世前,仍然住在这里,这便是梁氏家族园林硕果仅存的的地方。由于族人的分散以及园林建筑物权的变更,靠梁氏族人恢复原来园林群体的风貌已经是不可能之事。
鉴于梁氏园林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和观赏价值,1982年佛山市有关部门着手对残存的群星草堂进行抢救性的保护。散居各地的松桂里梁氏族人获知此事深感欣慰,并以实际行动表示大力支持。1985年起,梁知行两次捐资共105万港元支持政府对故园的修复工程。1988年4月梁怀德代表梁九华后人无偿献出原群星草堂残存部分的共600多平方米旧建筑。1994年梁燊先生及其家人专程回佛山了解故园修复之事。
先是于1926年,梁神隽从广州返松桂里故居,名命为“梁园”,但已是门庭冷落,今非昔比,少人注意。此次维修工程立项时,有关部门采用“梁园”一名,“梁园”之名实由此时兴起。1994年在群星草堂残址基础上,并扩征汾江草庐旧地开展大规模的修复,首期工程总面积21260平方米。于1996年国庆期间向游人开放,使名园重光成为现实。
2005年6月,梁燊的夫人韩秀英及其家人再次回佛山梁园,向梁园博物馆捐赠了梁燊及梁厚甫的遗物。其中包括梁燊香港中华总商会永远会员卡、梁厚甫的书法《湖州妙岩寺记》以及临摹宋代书法家米芾的《离骚经》等手稿。梁石峰、梁纪等梁园书画界名人先后回梁园举办画展,并向梁园赠送画作,为修复后的梁园增光添彩。
2013年,佛山有关部门对梁园周边环境进行一次大规模的改造,在松风路门梁园前修建了一个宽阔广场和停车场,更有利于各地游客参观游览。目前已修复的梁园只是以原来群星草堂和汾江草庐景点为主,只能展现当年名园的部分风貌。有关部门已经规划并着手实施将梁园建筑进一步充实与提升,使包括十二石斋、百二汉砖馆等斯文之地重现于古镇之中。梁园春梦之想将会成真。
(全文完 ,原创文章,未经同意请勿转载。)

楼主 塘溪老嘢  发布于 2017-06-07 14:26:00 +0800 CST  

楼主:塘溪老嘢

字数:25232

发表时间:2017-06-05 17:23: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7-12-04 20:29:51 +0800 CST

评论数:17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