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颢试《庭燎赋》的说法不可信

有说梁颢试《庭燎赋》。查找古书,的确有这样说的,如:
(1)元代《氏族大全》卷九“十阳下·梁”:“青云得路。梁颢,宋雍熙二年试《庭燎赋》,进士第一人,时年八十二。谢启云:‘白首穷经,少伏生之八岁;青云得路,多太公之二年。’诗云:‘天福三年来应举,雍熙二载始成名。从教白发巾中满,且喜青云足下。生观榜更无朋辈,在归家但有子孙迎。也知年少登科好,争奈龙头属老成。’《遯斋闲览》先正云:以史考之,颢字太素,雍熙二年登第,景徳元年以翰林知开封府,卒年四十三。遯斋所言非也。子固。状元儿。梁固,宋祥符二年试《大德曰生赋》,擢抡魁。魏野诗贺云:‘封禅汾阴连岁榜,状元俱是状元儿。本朝人物熙熙盛,风虎云龙防遇时。’后直史馆,卒年三十三。”
(2)明代后期彭大翼(1552—1643)《山堂肆考》卷八十二:“梁氏父子。宋梁颢字太素,雍熙二年试《庭燎赋》,登进士第一人,时年八十二。真宗祥符二年东封,试进士《大德曰生赋》,复放颢子固已下进士第一。颢累官秘书监,卒年九十余。”
(3)明代后期蒋一葵《尧山堂外纪》卷四十三“宋”:“梁颢。(字太素。景德初以翰林知开封府卒。)雍熙二年,梁颢试《庭燎赋》,进士第一人,时年八十二。谢启云:‘白首穷经,少伏生之八岁;青云得路,多太公之二年。’又有诗云:‘天福三年来应举,雍熙二载始成名。从教白发巾中满,且喜青云足下生。观榜更无朋辈在,归家惟有子孙迎。也知年少登科好,争奈龙头属老成。’”
(4)明末清初吴景旭(1611—1697)《历代诗话》卷五十五:“梁灏。孔毅父《谈苑》曰:‘梁灏八十二岁,雍熙二年状元及第,谢启云:“白首穷经,少伏生之八岁;青云得路,多太公之二年。”后终秘书监。’《遯斋闲览》亦云八十二岁及第,卒年九十余。《诗话类编》又载其谢恩诗云:‘天福三年来应举,雍熙二载始成名。饶他白发巾中满,且喜青云足下生。观榜更无朋辈在,到家惟有子孙迎。也知年少登科好,争奈龙头属老成。’吴旦生曰:洪景卢言梁公字太素,雍熙二年廷试甲科,景德元年以翰林学士知开封府,暴疾卒,年四十二;其子固,卒年三十三;史臣谓梁‘方当委遇,中途夭谢’,又云‘梁之秀颖,中道而摧’。余因观国史及《朝野杂记》,俱云灏中状元年二十三。按梁公试《庭燎赋》,进士第一人,御殿唱名自梁榜始,因宴于琼林苑,遂为定制。盖所纪载章章若此,晚遇之说,不知何人剏。《渑水燕谈录》云:祥符二年,真宗东封岱山,梁固及第,灏之子。四年祀后土于汾阴,张师德及第,去华之子。两家父子状元,魏野贺以诗云:封禅汾阴连岁榜,状元俱是状元儿。”
以上书中,说到梁颢试《庭燎赋》的同时也都说梁颢八十二岁中状元,这明显是传说的痕迹。

楼主 水流而长  发布于 2017-09-30 07:28:00 +0800 CST  
那么再看看其他说法:
(1)清代徐松《宋会要辑稿·选举七·举士十三》:“雍熙二年三月十五日,帝御崇政殿试礼部奏名进士,内出《颍川贡白雉赋》、《烹小鲜诗》、《玄女授兵符论》题,得梁颢已下一百七十九人,第为三等。翌日(十六日),帝临轩唱名,面赐及第、出身。颢先以程试上进,帝嘉其敏速,以首科处焉。十七日,试九经已下,得三百一十八人,第为三等,并赐本科及第出身。是日,召考官分出问目,举人就坐既定,遣左右监视,非预考试者不得入殿门。是日,(日)诏殿前不合格南省已奏名进士内文采可取者,许令再试。十八日,帝复御崇政殿亲试,内出《庭燎赋》、《淡交如水诗》题,又得进士洪湛已下七十六人,并赐及第,以姓名附本等,湛以文采遒丽,特升为第三人。翌日(十九日),又试御前下第《三传》、《毛诗》、《尚书》学究三科,得三百二人,并赐本科出身。时有五经王从善能并注诵其书,帝取《五经》,举其端,从善应声念之,甚嗟赏,赐九经及第。”《宋会要辑稿·选举一三·唱名》:“《宋会要》:雍熙二年三月十五日,太宗御崇政殿试进士,梁颢首以程试上进。帝嘉其敏速,以首科处焉。十六日,帝按名一一呼之,面赐及第。唱名赐第,盖自是为始。”北宋元丰中(1078—1085)人高承《事物纪原》卷三:“唱名。《宋朝会要》:雍熙二年三月十五日,太宗御崇政殿试进士,梁颢首以程试上进。帝嘉其敏速,以首科处焉。十六日,帝按名一一呼之,面赐及第。唱名赐第,盖自是为始。”笔者按:首科指科举考试名列一等。宋代科举包括贡举、武举、制举、词科、童子科及宗室应举。贡举又分为进士科、诸科(包括《九经》、《五经》、《开元礼》、《三史》、《三礼》、《三传》、学究、明经、明法等九个科目)共十个科目,由礼部主持。
北宋前期钱若水、杨亿《太宗皇帝实录》卷三十二:“(雍熙二年三月)己未(十五日)。上御崇政殿,亲试礼部合格贡举人,得梁颢等一百九十七人,第为三等。诸科三百一十八人,亦为三等。有经生王从善能并注通诵其书,上乃取《五经》举其端,从善应声诵之,无有凝滞,上甚嗟赏,加赐《九经》及第。其时或云下第进士中甚有可取者,上未尽得之。壬戌(十八日),复试又得进士七十六人,复为三等,以洪湛文词可采,特升为第三人,馀皆附本等末。癸卯(十九日),复试下等诸科为三等,凡三百二人。”
南宋前中期李焘(1115—1184)《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十六:“(雍熙二年)三月己未(十五日),上御崇政殿,覆试礼部贡举人,得进士须城梁颢等百七十九人。庚申(十六日),得诸科三百一十八人,并唱名赐及第。唱名自此始。(此据《登科记》。)宰相李昉之子宗谔、参知政事吕蒙正之从弟蒙亨、盐铁使王明之子扶、度支使许仲宣之子待问,举进士试皆入等。上曰:‘此并势家,与孤寒竞进,纵以艺升,人亦谓朕为有私也!’皆罢之。青州人王从善应《五经》举,年始逾冠,自言通诵《五经》文注,上历举本经试之,其诵如流,特赐《九经》及第,面赐绿袍、银带,钱二万。时左右献言尚有遗材,壬戌(十八日),复试,又得进士上元洪湛等七十六人。癸亥(十九日),得诸科三百二人,并赐及第。”
笔者按:宋太宗雍熙二年(985)科,可以说是举行了两次殿试,三月十五日和十八日。其他科举行两次殿试的还有宋真宗咸平三年(1000)科(三月十七、五月十八)、宋真宗景德二年(1005)科(三月六日、五月十三日)。
(2)南宋前中期罗愿(1136—1184)《新安志》卷六:“洪比部湛,字惟清,休宁人,世仕江表。……雍熙二年,廷试见黜。真宗既赐进士梁颢以下百七十九人第,翌日,诏殿前不合格及南省不奏名进士内文采可取者,令再试。帝复御崇政殿,内出《廷燎赋》、《淡交如水诗》,得湛以下七十六人,并赐及第,以姓名附本等。湛以文采遒丽,特升第三人。”
(3)明代中期程敏政(1446—1499)《新安文献志》卷九十四:“《洪比部(湛)传)》,王珪。洪比部湛,字惟清升州上元人……雍熙二年,廷试见黜。真宗既赐进士梁灏以下百七十九人第,翌日,诏殿前不合格及南省不奏名进士内文采可取者,令再试。帝复御崇政殿,内出《庭燎赋》、《淡交如水诗》,得湛以下七十六人,并赐及第,以姓名附本等。湛以文采遒丽,特升第三人。”(笔者按:钱建状《<宋史·文苑传>的史料来源与史料价值》说:“此传前录宋绶《张秉传》,后为王珪《聂冠卿传》,疑‘王珪’为‘宋绶’传写之误。”)
从上面材料可知,雍熙二年三月十五日(己未)殿试,梁颢等人的考试试题是《颍川贡白雉赋》、《烹小鲜诗》、《玄女授兵符论》,而《庭燎赋》和《淡交如水诗》则是三月十八日(壬戌)洪湛等人的考试试题。
经过比较材料,可以这么说:梁颢试《庭燎赋》是讹传,而雍熙二年殿试,试《庭燎赋》的是洪湛等人,而梁颢等人试的是《颍川贡白雉赋》、《烹小鲜诗》、《玄女授兵符论》。

楼主 水流而长  发布于 2017-09-30 07:28:00 +0800 CST  
略谈:宋代殿试始于宋太祖开宝六年(973)。最初(前三科)殿试只考诗、赋两题,宋太宗太平兴国三年(978)始加试论一题。殿试考题由皇帝亲定或由翰林学士、知制诰及馆阁侍从拟定后呈皇帝御批。宋代科举考试偶尔有沿用唐代试题的情况。宋代初次殿试赋题《未明求衣赋》即是沿用唐代考题。而雍熙二年(985)二次覆试题《庭燎赋》,也是沿用唐代试题。《文苑英华》收录唐人《庭燎赋》两篇:一篇是王起所作,以“早设王庭,辉映群辟”为韵;另一篇是杨涛所作,以“天覆之广,文德以来”为韵。宋初的科举考试,自宋太祖建隆元年(960)至宋太宗端拱二年(989),多以最先交卷者为状元。欧阳修《归田录》说:“太宗时亲试进士,每以先进卷子者赐第一人及第。”当是时,太宗太平兴国三年(978)状元胡旦、五年(980)状元苏易简、八年(983)状元王世则、雍熙二年(985)状元梁颢、端拱二年(989)状元陈尧叟,都是以第一个交卷而擢为上第。淳化三年(992)时,这种方式废止。唱名,是殿试公布考试成绩的形式。雍熙二年三月十六日,御试唱名赐及第,为唱名之始。也就是唱名从梁颢榜开始。梁颢是雍熙二年三月十五日殿试,第二天三月十六日唱名公布考试成绩,也就是十五日考试,十六日公布为状元。

楼主 水流而长  发布于 2017-09-30 07:28:00 +0800 CST  

楼主:水流而长

字数:3575

发表时间:2017-09-30 15:28: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7-12-04 09:48:21 +0800 CST

评论数:5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