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穹顶之下】让环保得到各界重视是柴静的成功

柴静的调查作品《穹顶之下》在微信朋友圈大量刷屏,凡有柴帖处,其它文字都黯然失色。在微信传播史上,这是可以重重划上一笔的大事件。刷屏的火爆程度,我只在去年11月自己的调查作品《索命麻醉》发布时见过,但《穹》片爆发速度之快、点击量之巨、覆盖范围之广,显然超过《索》片数个量级。


《穹顶之下》发布十小时后的播放量统计数据如下(我已经和作品总编导范铭刻核实过准确性):优酷:401万,9088条评论。腾讯:2620万,32760条评论。搜狐:76万,172条评论。乐视:305万,36条评论。土豆:31万,1956条评论。凤凰:19万,15条评论。作为媒体人,我因《穹顶之下》再次确认《索命麻醉》带给我的思考:在信息过载时代,稀缺的、优质的严肃内容具有强大穿透力,它可以迅速穿透平台钳制,在泥沙俱下的信息海中瞬间脱颖而出。


雾霾大规模爆发已有五年,真实存在少说已有11年,它的危害我亲自研究过,心惊。到目前为之,相关机构还从未向公众做过大规模的有烈度的解释、宣传,大部分民众包括知识阶层和精英阶层都处于麻木中。你从戴口罩的人群比例就可以看到一二。雾霾到底是什么?它对我们和家人的健康到底意味着什么?怎么办?这些问题没有几个人能说清楚。


作为生活在雾霾中的我们,除了尽自己所能去推动现状改变,没有别的办法。打个比方,我可以移民逃走,我爸妈能吗?所以,我们只能联合起来手动助推此问题的解决,启动某种民间倒逼机制。柴静花那么多时间精力金钱做出这部作品,它让雾霾这个话题首次猛地撞入大众视野,这是多难得的倒逼机会?


作为深受雾霾之苦、同样做过大气污染报道但节目未能获得播出的记者,我自愿停下许多事情尽己所能推广柴静的这部《穹顶之下》,目的是让它不至迅速淹没于信息海洋,让它团队的诸种风险减少到最小,让它的穿透力无限大,最终享受到它带来的好处。


目前,关于柴静节目的文章已成汪洋之态,此中有多少垃圾?这是考验人判断力和洞察力的时候,请大家明辨,关于作品和雾霾之间的争论都正常,有态度有水准的批评,也是必要必须甚至有意义有价值的。至于那些借机又要对柴静搞一轮人身攻击的人,是可耻的,因为他们挤占了大众关注严肃内容的空间。现在,让我们把注意力放到正确的方向上来:面对大气污染,我们怎么办?你我、民间、政府能做什么?


很多人知道我和柴静是《新闻调查》的同事,常好奇地问:柴静到底是个什么人?这是个奇特的女孩,她有着喧嚣时代人们少有的冷静沉着。她聪明,刻苦,沉静。依然认为:她是我认识的所有调查记者中,最出色的;也是央视所有女主持人中,最优秀的。更奇的是:面对那么多针对职业经历、专业能力的误解,柴一个字没解释。她的忍功和专业能力一样出色。我坏坏地想,这事在她的男性好友罗永浩可爱多看来,得多么地不可思议。

我们都知道,柴静曾遭遇了大量质疑污蔑诽谤。面对这些,有的人就是过不去,最后不惜自杀以示清白,比如阮玲玉;有的人内心强大态度强硬,高叫着老娘跟你们拼了,然后用法律手段把这事摆平了,比如章子怡;有的人一声不吭忍耐到底,树欲静风不止但树还是要静,比如柴老师。

这几天我心情特别好,因为《穹顶之下》的火爆以及嗅到的变革的味道。今天早晨给柴静发了个信:其实我在《新闻调查》时,除对你的作品是一如既往真心欣赏外,对你这个人一度很无感。后来越来越了解你,慢慢懂了你,后来有了欣赏,叹服,再后来是敬重和爱,还有心疼。你每一个作品都呕心沥血投入巨大,也不知道能为你做些啥。唯祝你们全家老小都平安健康喜乐,我现在最在乎这六字真言。”

其实我很少这么腻歪。我爱柴静,其实是因为爱那些代表人类进步的美好品质。
不希望每个人都懂她,但最起码你可以尝试不带偏见地去观察、了解她。对吧?(腾讯财经智库成员武卿,知名调查记者)

楼主 光辉岁月1990  发布于 2015-03-03 11:43:00 +0800 CST  

楼主:光辉岁月1990

字数:1528

发表时间:2015-03-03 19:43: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8-09-29 18:21:00 +0800 CST

评论数:110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