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专栏】近代海怪遗体为什麽这麽多?



楼主 火旺教授  发布于 2016-06-21 17:07:00 +0800 CST  
◎ 前言

在很多人受一些特定节目的猎奇目的所影响,几乎没人提过,神秘动物学存在的曾经意义是——「 为了追索逐渐消失的生物多样性 」。即日起我会在百度贴吧上开始丢出一些曾经热议、后来较少人做后续关注( 以神秘动物学为主体)的讨论。开设这个小小实验专栏的目的是希望带动 ——吧内讨论神秘动物( 与未确认生物 ),不再只是围绕在「 有 」或「 无 」等表面问题、生物与自然科学的作用亦非仅被用来辨别物种或再现个人优越。本专栏将不定期发佈并实验一至两个月。

楼主 火旺教授  发布于 2016-06-21 17:07:00 +0800 CST  
【 全文禁止轉載 】

◎ 撰文 / 火旺教授。



挪威大海蛇一直是北方民族动物研究中的一个首要关注物,其中以十六世纪瑞典传教士、制图员,同时也是历史学者的「 Olaus Magnus 」所描绘的海怪图绘最为着名( 附注一 )此一将中世纪的想像力引往现代动物学、具有标誌性的文化地图,成为近期历史研究的热议项目。荷兰动物学家 —Anthonie Cornelis 于其着作《 The Great Sea-Serpent: An Historical and Critical Treatise 》(1892 ) ,即曾列出在他那年代超过三百多个挂上海怪恶名的分析研究( 附注二 )。这种延伸海洋研究与幻想的蛇型海怪图绘已经流行五百年之久,并大量出现于十六世纪( 被称为『 Olaus Magnus's Sea Serpent 』)。直到一八八六年在慕尼黑国家图书馆发现此地图的其他相关印制版前, Olaus Magnus 的 《 Carta Marina 》一直被视为是此类海怪形象的源头。这幕被重新发现、称为现今对斯堪的纳维亚半岛( Scandinavia )描绘最详细、准确的大型地图( 长:一点五公尺,宽: 六公尺 ),是流亡的乌普萨拉大主教 —Johannes 原本所企图编制的欧洲宗教改革地图,内容具备波兰民族主义并囊括欧洲北方的自然奇观。但此地图却在十二年后才在威尼斯被印制成功。

中世纪地图上的怪兽描绘,部分是被用来「 填补空间 」所用,但 Olaus Magnus 的 《 Carta Marina 》则被视为是北欧水手的生态描述而存在,一种结合拉丁传说的渔民文化描述( 简单说就是图绘上所画之海洋生物并不一定是呈现一种固态模式,而甚至是包涵这些生物在海平面上下浮窜的身影之描绘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美国出版了一本名为《 取之不尽的海洋 》的书( 附注三 )在这本着作中,作者宣称:「 拥挤的海洋水域中 ….. 事实上都是尚未开发的食物来源。」 这句惊耸的描述,显示人类有多沉醉在丰富的「 海洋资产 」中。由于基督教禁止在某些日子食用四足动物,也因此增加了「鱼类」的需求。本笃教甚至认为「 鱼比起其它动物的肉,比较不具血气,也较不易引起情慾 」。许多十七世纪的写作者所曾提到的「 动物 」,其实都是如今在湾区很少见到的,领航鲸或杀人鲸和其它更大鲸目在当时都是海湾的常客。甚至在早期「 新世界 」的一项污染防治法( 一六九八年 )便指出:「 因为腐烂的遗骸所造成的污染会毒死鱼,并且把河水变得又臭又有害健康。」殖民地时期的美洲因而公告禁止任何人以任何原因在维吉尼亚州的切萨皮克湾( Chesapeake Bay )裡攻击或杀害鲸鱼。

楼主 火旺教授  发布于 2016-06-21 17:09:00 +0800 CST  


捕鲸业能够持久,仅是因为捕鲸人不断寻找尚未被屠杀的「 新渔场 」,当理想的品种数量减少时,捕鲸人就逐步将目标转换到其他品种。早期的捕鲸业是在沿岸发现鲸鱼后,派出小船前往捕猎。法国和巴斯克( Basque )的捕鲸人用连接绳索的鱼叉来捕鲸,而斯堪地那维亚( Skandinavien )和冰岛人则是用矛和长矛。南方的技术较具优势,后来被全球广泛使用。十八世纪使用鲸油作为燃油更为普遍,以「 鲸 」作为工业核心製造出的「 商品 」随处可见。十九世纪初,捕鲸成为第一个全球性的贸易,鲸鱼偶而会被「 不具甲板 」的船只所猎杀( 附注四 )。十九世纪后半,捕鲸业引进蒸气动力的船只,和鱼叉的出现也对鲸鱼造成冲击,因为它可以让捕鲸业者能够「 猎杀 」及「 固定 」被捕的鲸鱼。也由于配备了蒸气和柴油动力,捕鲸人后来才可以追到蓝鲸、塞鲸、和小鬚鲸,这类原本无法单靠船员划船追到的鲸类。在具有船尾平臺的蒸气船于一九二五年出现后,鲸鱼遗体不再被随意分块弃置、人们开始对冲上岸的海洋生物局部遗体「 感到意外 」,这或许能用来重新看待、为什麽那麽多鲸鱼遗体局部被冲上岸后成为了海怪。



楼主 火旺教授  发布于 2016-06-21 17:10:00 +0800 CST  
而近代被冲上岸的「 海怪 」几乎多是大型海洋哺乳动物的遗躯。一九六二年、由知名神祕动物研究者— Ivan T. Sanderson 根据塔斯马尼亚所发现的尸体创建了专有辞汇:「 Globster 」。这类搁浅物通常呈现:没有眼睛、或明确头部与明显骨骼结构的样貌。多数的「 Globster 」都会在初步被判定为「 巨型鱿鱼 」( 和当时人们所热衷的怪物形态论述有关,例如着名的挪威海怪—克拉肯 ),但后多被证实是腐烂的鲸鱼或鲨鱼、甚至是从鲸鱼尸体上脱离的鲸鱼脂肪。承前列几段资料所述,这条因为各种迫害因素( 天灾、飓风、人类捕猎 )、起自十七世纪的「 海怪形态学 」,甚至到了九零年代末期( 二十世纪 ),出现一种叫「 蛇颈龙伪态 」( Pseudo Plesiosaur )的描述。研究者们开始对这类、因为各种搁浅与腐化因素所产生的「 怪物 」——将这些「 被人类想象为某种古生物 」的目击事件,特别提出来另外做研究分类。这类目击事件的实体,最多为姥鲨遗躯(http://tieba.baidu.com/p/1800936977)。也曾有这麽一说,尼斯湖水怪与「 蛇颈龙样态 」之间的生物情结亦与其发现地有显着关联。



英国古生物学家 —Mary Anning,因其在英国多塞特郡( Dorset )的莱姆里吉斯( Lyme Regis )发现蛇颈龙类化石而着名。Mary Anning 在发现第一个蛇颈龙类化石( Plesiosaurus dolichodeirus )后并成为属完模标本,这个地区因为侏罗纪海岸而闻名,现在列为世界遗产。这样的地缘关联,让蛇颈龙目生物成为大众想像中的尼斯湖水怪。而推助「 海怪 」与古生物存留论连结的关键事件,正是「 瑞洋丸海怪 」被发现的时期。当时整个日本陷入蛇颈龙热潮中、其中最着名的是一部一九七七年,由大白鲨启发的电影《 恐竜・怪鸟の伝说 》。值得留意的是 ——瑞洋丸号的海怪发现( 1977 / 4 / 25 )与《 恐竜・怪鸟の伝说 》上映日( 1977 / 4 / 29 )仅差四天。很可能是流行文化影响了渔船对捞获海洋生物遗体的判断。日本对于古兽与其相关巨型生物的科学诠释,在当代除了二战遗憾、民族情结、与流行文化之外,是一种别于地球西面、独到的自然论述。这类的生物观点并不只体现在日本怪兽形态的呈现,其实我觉得也是少数可以用来理解衔袭科学与创造之间暧昧境地的失落环节。



楼主 火旺教授  发布于 2016-06-21 17:12:00 +0800 CST  
附注:

①《 近代图绘中消失的鲸鱼性器 》/ 火旺教授,撰文(http://tieba.baidu.com/p/3199430523)。
②《 The Great Sea-Serpent:An Historical and Critical Treatise 》(1892 )(https://archive.org/details/greatseaserpenth00oude)。
③ 资料引述自《 猎杀海洋 》一书 / Callum Roberts,着 / 第十二章,取之不尽的海洋。
④ 已知最早的捕鲸活动记录是韩国盘龟台( Bangu-dae )于西元前六千到一千年新石器时代的精细岩石雕刻。上头记录着太平灰鲸、北露脊鲸、抹香鲸、杀人鲸和小鬚鲸,岩刻画中也呈现人类乘坐小船,利用繫着充气囊的鱼叉跟绳子追捕鲸鱼的画面。
⑤《 海岸边的谜样腐肉组织 》 / 火旺教授,撰文(http://tieba.baidu.com/p/1241131535)。

楼主 火旺教授  发布于 2016-06-21 17:13:00 +0800 CST  

楼主:火旺教授

字数:3261

发表时间:2016-06-22 01:07: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7-10-29 14:08:19 +0800 CST

评论数:99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