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发《说点和朗诵有关的话》

先说说,因为态度不端正,所以。。。有很多错字。(别打我,能看懂就好)
断断续续的写了一年多。我还是要说,这只不过是经验,也许正确,也许有错误,错误的,希望大家 能够指出。受教了。
———————————————————————————————————

俺只能算是一个普通的朗诵爱好者。读了些年头,稍稍有一点点经验。
先把这个帖子放在这里,随时有什么想到的,就写进来。
好了,开始胡说。

第一个事情,先说说朗诵的去处。

楼主 灼铜  发布于 2013-04-03 10:46:00 +0800 CST  
目前,虽然网络上有很多的地方可以朗诵。但是相对来说,最直接的交流,基本存在于UC的朗诵文学区。大家可以下载UC软件 (按:这是几年前写的,现在网络上的朗诵者大多集中在呱呱,yy)

然后开始说一下朗诵前的准备工作
1。需要一个小巧方便的录音机,当然,如果本身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还有别的不同选择。
主要推荐两个:
1)傻瓜型的录音机:arwizard3,这个录音软件很小巧,而且傻瓜,上手很容易,大家可以用。
2)专业的录音软件:cooledit2.1,比较复杂,而且对于声音可以进行各种各样的操作,美化声音,

去除噪音,包括进行配乐的制作。五星推荐。
但是,希望大家能对自己的声音有一个比较好地认识,最好不要对自己的声音进行太多的美化,后面如果有空会详细说

2。需要一些配乐,这些配乐可能来自各种各样的渠道。这一点不过多地描述。相对来说,起步的时候,班德瑞,神秘园的音乐基本可以满足。以后,随着水平的提高,可以慢慢的自己寻找。音乐在朗诵当中的作用比较大,尤其在诗歌的朗诵当中。所以,音乐的选择要尽可能的多动脑。这样,审美才会慢慢的提高,而且,音乐对朗诵的提示作用很大。后面如果可能,我会慢慢的渗透进来。
3.需要一块不差的声卡,一般来说,创新的5。1的声卡足够了。大概200元左右,不推荐用板载声卡,电流声一般比较大。当然,更好的声卡也可以,坦克及其他一些牌子的专业声卡,都可以。
4.麦克风和耳机。朗诵不推荐耳麦。相对于朗诵和播音而言,朗诵的音高变化要剧烈的多。而耳麦不能够及时地进行麦克和唇之间距离的调整,所以不推荐。一般来说,一个几十块钱的独立麦克足够,当然,如果你希望能得到更好的效果,那么,一个电容麦克,话放,调音台,都是可以的。
耳机,不推荐创新的耳机,容易对声音有很大的美化,不真实。推荐15块钱以内的耳机。当然,你如果非常专业,能够对声音有很挑剔的要求,1000块钱的耳机也不算么。
朗诵的准备工作差不多就是这样。

下面开时说初学朗诵的时候的准备工作
1.朗诵题材的选择。开始学习朗诵,并不一定必须从什么样的题材入手。但是,无论从哪一样题材入手,都必须做到一点,就是你的内心必须真的被文字打动,并且,内心有一种倾诉给别人的欲望,这是朗诵能给我们每个人坚持下去的唯一的一个理由。我们不是带给听者华美的声音,不是给听者动听的音乐,也不是其他的理由,仅仅是因为,我们被文字打动,然后传递给听者。生命里面的点滴感悟,我们试图触摸的一颗颗文字背后的伟大心灵,以及我们试图传达这份感悟的敏感心灵,才是朗诵所需要的原始动力。
2,朗诵的状态。开始学习朗诵,我们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认识自己的声音。这里的声音,和播音的声音要求是有一定区别的(欢迎大家交流)。播音的要求,对于语速,调值的要求很高。但是朗诵的重心(注意的一点,不是不要求语速,调值),更多的在于声音里面的情感表达。(继续提醒,是情感表达,而不是情感。如果读者每个字都蕴含情感,那就变成了没有情感,如何取舍,后面会继续说)。如何认识自己的声音,就要从录音开始。初学朗诵的人,经常会遇到这样的一种情况,就是自己读的痛哭流涕,听者却无动于衷。归根到底,就是情景的带入和代入不完整,或者说破碎的表达造成的。

举几个可能的例子。

1)普通话的不标准引起的听者注意力分散。
比如,我如果爱你,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舒婷,致橡树),湖南地区的朋友,容易读成凌骚发,这样带给听者的后果,就是完全糊涂的反应,凌骚发是什么?那么,希望每一个喜欢朗诵的朋友,能至少做到普通话的二甲,比较合适的水平是普通话的一乙水平。
2)字音得不正确。
沉淀着彩虹似的梦(徐志摩,再别康桥),这里的似,应该读SHI4,但是无数的人都读成了SI,这样的错读,一样会造成听者的注意力的不集中。
3)语流的高度重复。
体现在两种表达上
(1)流水账(不能正确表达文字的感情,通篇下来均是如此)
(2)唱读(故意的拉长字的音调,改变字的音调,典型的表现形式为小学生的齐读状态,犯这样错误的朋友,往往自己不知道,而且会自认为表达得很有情感,一般需要指出之后,隔一段时间听自己的录音才会体会到)
3.关于朗诵文字的一些补充。学习朗诵,我们并不反对初学者读一些情感文字,这些情感文字很容易俘获初学者的心。这是非常正常的一种情况。对于朗诵已经走过了一段日子的朋友,不能对这样的朋友耻笑。但是,我们每个人,必须认识到一点,一个作品的深度,决定了朗诵者所能表达的深度。肤浅的情爱描写,只能获得肤浅的声音表达。没有难度的声音表达,对于每个初学者都会起到浅尝辄止的负面作用,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一些大家的作品,似乎更适合初学者去学习。可以在不断的学习当中,反复的体会自己的进步。

这些准备工作做好之后,我们才可以真地进入朗诵的起始阶段。

在进入朗诵前,最后的一点提示。非常类似当年每个人都曾经有过的求学阶段的一点经验,就是把100道题做一遍,收获的没有把1道题用100种方法得到的多。

楼主 灼铜  发布于 2013-04-03 10:48:00 +0800 CST  
朗诵的起步,开始了:

我们先选择要读的东西,从前面所说得看,我们要选择一篇自己喜欢的名家的名篇作为朗诵的开始篇目。这里,我推荐几个,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声音条件有目的的选择。

舒婷的两首诗歌,致橡树;祖国,我亲爱的祖国
北岛的 回答
顾城的 我是一座小城。

这四首诗歌,相对来说,致橡树的难度最大。而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我并不推荐大家来读,虽然有很多人只要谈起来朗诵,就会说起这篇诗歌。这首诗歌的表达,表现,争议,都非常大,如果大家做足了功课,反而会有无从下手,不知道怎么去读的感受。这里,就不给大家添堵了。

下面,我们着重地说一下,这样的四首诗歌,分别地进入文字,表现文字的办法。
第一首诗歌,致橡树,难度最大,我们放在最后来说。
第二首诗歌,祖国我亲爱的祖国。那,我们就从这里开始吧。

我们先看一下这首诗歌的正文。


祖国,我亲爱的祖国 作者:舒婷

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
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
我是你额上熏黑的矿灯
照你在历史的隧洞里蜗行摸索
我是干瘪的稻穗;是失修的路基
是淤滩上的驳船
把纤绳深深
勒进你的肩膊
—— 祖国啊!

我是贫困
我是悲哀
我是你祖祖辈辈
痛苦的希望啊
是“飞天”袖间
千百年来未落到地面的花朵
—— 祖国啊

我是你簇新的理想
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
我是你雪被下古莲的胚芽
我是你挂着眼泪的笑窝
我是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
是绯红的黎明
正在喷薄
—— 祖国啊

我是你十亿分之一
是你九百六十万平方的总和
你以伤痕累累的乳房
喂养了
迷惘的我,深思的我,沸腾的我
那就从我的血肉之躯上
去取得
你的富饶,你的荣光,你的自由
—— 祖国啊
我亲爱的祖国


我们先来看第一节
作为朗诵,在绝大多数的情况下(95%以上),我们需要的是轻入。这里的轻,是指音量的大小。这 第一句话的进入,很重要。很多没有朗诵经验的人,总是很饱满很宏亮的进入到朗诵的第一句话里面,这是很要命的一个毛病。通俗的解释一下。如果你走到一个陌生的环境,你是小心的走进去,还是彭的一声把门踢开?我相信大家绝大多数会选择前者,其实,朗诵也一样如此。我们轻入的主要原因,是要给文字一个主要的基调的设定。这个设定,将决定我们通篇文字的最高点和最低点的位置。
我们张开嘴发出的第一声,听者就有了第一个参照点,作为评价的参照。
以后的每一个高低,每一个快慢,都从此有了依托。如果高声进入,那么,文字的真正高潮,我们该用什么样的声音去表现?这就是人为的把我们表达整个诗歌的难度提得过高。

好,我们看第一句话。


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
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

这里,我们要注意两个很有趣的词。“破旧”“疲惫”。好,现在,我们大家来想一下,破旧,疲惫。是什么样的状态。苍老?无力?疲倦?困顿?似乎,想到的,都是一个接近于无力的形容词。
可是,初学者往往都会被朗诵这两个字的习惯性的印象所误导。他们认为,朗诵,就要大声地读出来。那么,这里,就有了第一个小问题。你用非常洪亮,非常充沛的精力读出来“破旧”“疲惫”,那么,这个破旧和疲惫,是怎么样让听者感受出来的呢?我们读的是文字,就要还给文字本来的面貌。我们兴高采烈的在追悼的时候说,你安息吧。我相信,这样的荒谬的场景不会出现在生活里面。却大量的出现在了朗诵里面,这不能不说,朗诵这两个字,带给大家的误导,实在是太多了

我是你额上熏黑的矿灯


楼主 灼铜  发布于 2013-04-03 10:49:00 +0800 CST  
照你在历史的隧洞里蜗行摸索

这是这首诗歌的第二句。我们还是要注意两点。第一,这个隧洞,是漆黑的。所以,要戴着矿灯。第二个,我们是在蜗行摸索着前进,并不是大步地向前去。我们的声音同样不能放开。而是迷茫,困顿,寻找,蜗行。
我们在黑暗当中寻找光明,在蜗行中寻找舒展。这是探索,寻求的迷茫,这里,要把这种感受通过语言表达出来

我是干瘪的稻穗;是失修的路基
是淤滩上的驳船
把纤绳深深
勒进你的肩膊
这一段的文字,我们还是参见上一段文字地解释吧。]
好,我们回过头来往上看,这一个小节,我们所表述的,居然没有一件是高兴的事情,确实比较郁闷。心里很不爽吧?OK,我们这下子知道了,这一个小节得主基调是什么了。那么,把这个主基调延续到我们的最后一句话,只有三个字,祖国啊。这里的啊,读(YA).我们知道了,这里的祖国啊这三个字,我们是读的压抑的,沉重的。
好,这里面,大家注意,我没有说,这段文字该怎么读,这样的事情,我说了也不算。为什么呢,因为朗诵本来就是如此,产生歧义的文字,不是准确的文字,不算优秀的文字。朗诵也就是如此,他依托于文字而产生,对文字正确的表达才能够进行情景地再现。我们只要更加的关注文字,那么自然,就会知道,我们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情感,速度去表现。
什么,你说,你不知道自己的声音什么才是沉重?嗯,这也是一个初学者容易出现问题的地方。那么,没关系,我们就从这里开始重新认识我们的声音。现在,打开你的录音机,用自己最沉重的声音去读,然后反复的听,反复的录,反复的对比。几十次,你找不到,没关系。我们再来他几百次。什么?你还是不知道沉重怎么读?哥们,豁出来吧,读一千次看看。如果你还不行。。。。。那。。。。。你可能真得不太适合朗诵。不过没关系,只要你喜欢,谁还能不让你读?对吧,:)

第一节看来说得有点过于详细了。下面要加快速度了。
我们看第二小节

我是贫困
我是悲哀
我是你祖祖辈辈
痛苦的希望啊
是“飞天”袖间
千百年来未落到地面的花朵
—— 祖国啊
这里面,我们又发现一件很有趣的事情。第一节里面,全都是痛苦的东西。
但是第二节里面,我们发现了两个有趣的词。第一个,我是痛苦的“希望”,我是“花朵”,虽然过了千百年,居然还没有落到地上。
那好,我们知道了。舒婷第一节让我们痛苦,我们已经痛苦了。第二节,他觉得痛苦的有点多了,但是我们不能这么沉痛下去了,那就给点希望吧。可是希望在什么地方呢?我们看到了,痛苦的希望,一朵千百年来还没有落下地去的花。
前两句,我们是要延续第一节的挣扎,苦痛,无力,但是第三句开始,我们知道,我们要变化了,因为,我们有了一个痛苦的希望。我们就是花朵,虽然没落下来。最有一句三个字,祖国啊,我们也知道了,和上一个祖国啊不同的是,我们的情感当中不单单有了痛苦,还多了一点希望一千个沉痛的语气练习挣扎过来的痛苦的兄弟们,你们的苦难还没有结束,现在,坚持,坚持下去,再来一千次痛苦的希望吧。阿门,愿你们没有死得太惨。。。。


我是你簇新的理想
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
我是你雪被下古莲的胚芽
我是你挂着眼泪的笑窝
我是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
是绯红的黎明
正在喷薄
—— 祖国啊

说曹操,曹操就到了。刚刚说痛苦的希望,结果,你看,希望来了~。真是一件幸福的事情啊。我们是簇新的理想,刚从蛛网里面挣扎出来,我们是笑涡,虽然挂着眼泪。大家注意看这两句,这两句不是绝对意义上面的希望,而是有着定语的希望。我们从蛛网里面挣扎出来,我们挂着眼泪在微笑。已经经历了两千次录音的弟兄们,恭喜你们,你们痛苦的锻炼还没有结束。现在,请你们在眼睛里面滴上眼药水,然后微笑着读出来挂着眼泪的笑涡这句话。如果没有眼药水,找个塑料瓶装点纯净水吧。(一个挂着恶魔微笑的人正在看着你们痛苦的练习)我是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是绯红的黎明 正在喷薄。恭喜你们,压抑了整整两节的亲爱的兄弟姐妹们,你们心目当中的朗诵的调子,终于出现了。放开你们的喉咙,来吧。我是绯红的黎明,正在喷薄!!!尽情的喷薄吧。憋坏了吧,那还等什么,来吧,放声高歌吧。祖国啊这三个字,也跟随着你们的情怀喷薄而出巴!!

舒服了?喊出来了?痛快了?
stop.
看下面

我是你十亿分之一
是你九百六十万平方的总和
你以伤痕累累的乳房
喂养了
迷惘的我,深思的我,沸腾的我
那就从我的血肉之躯上
去取得
你的富饶,你的荣光,你的自由
—— 祖国啊
我亲爱的祖国
舒婷同学,你这样就不厚道了吧。你说前三节,虽然让我们忍受了三千次的练习,我们忍了。反正每一句话的情感基本上下还是连续的。处理没有太多的变化。现在,你,你居然。。。。迷惘的我,深思的我,沸腾的我 ,居然,把这三个我放在了一起。四个字,我就要变化一次,才12个字你就让我变化三次。不过,这次你是算了,同学我已经经历了三千次的洗礼,这次,咱不怕了。同学们,发挥你们的聪明才智,调动内心的所有情怀,重新审视这样一首诗歌,在自己的内心告诉自己,祖国究竟在你心里经历了三千次的练习,是什么吧。告诉我,告诉所有的听者,祖国,我亲爱的祖国,这七个字,在你的心里是什么吧。

呵呵,今天的兴致比较高。所以写的有点乱七八糟。也是一种说话的风格吧。这毕竟不是讲座,只是聊天。那么,请大家原谅我描述的时候的口吻。这样短短的一首诗歌,我相信,对于初学者来说,已经可以让自己明白,朗诵在我们的内心,是什么,需要做什么,需要怎么去做了。
所有的艺术,都要求天赋。但是所有的事情,并不是只有天赋才能做的。长时间的练习,痛苦的录音,精心的比较,沉静的思考,冷静的体会,我们才能真地走入一扇写着朗诵两个字的艺术之门。

好,今天就先写这么多。咱们下次接着聊。

楼主 灼铜  发布于 2013-04-03 10:49:00 +0800 CST  
嗬嗬,这次再来更新一点。好像有点时间,那就写写吧。
这次,咱们来一个冷峻的吧,北岛的回答

说说诗人北岛。很有名。very有名,相当有名。多有名呢,说一个谣传。据说北岛联合一批诗人退出作协。结果就剩下舒婷一个人没走,就成了作协的副主席。当个笑话听了就算了。不过由此可以看出来北岛的个性。另外,各种朗诵比赛,不要用这首诗歌,要不然,没有名次,俺不负责任。但是可以当作一种练习 。
别的不多说了,来看文字。

回答 作者:北岛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
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看吧,在那镀金的天空中,
飘满了死者弯曲的倒影。

冰川纪过去了,
为什么到处都是冰凌?
好望角发现了,
为什么死海里千帆相竞?

我来到这个世界上,
只带着纸、绳索和身影,
为了在审判前,
宣读那些被判决的声音。

告诉你吧,世界
我--不--相--信!
纵使你脚下有一千名挑战者,
那就把我算作第一千零一名。

我不相信天是蓝的,
我不相信雷的回声,
我不相信梦是假的,
我不相信死无报应。

如果海洋注定要决堤,
就让所有的苦水都注入我心中,
如果陆地注定要上升,
就让人类重新选择生存的峰顶。

新的转机和闪闪星斗,
正在缀满没有遮拦的天空。
那是五千年的象形文字,
那是未来人们凝视的眼睛。

北岛是很有个性的诗人,他把自己的一生放入到诗歌当中。而这首诗歌,几乎可以算是他的代表作。在这首诗中,读者要注意自己所处的位置。我们在朗诵当中,自己已经化身为审判者。一边是海水,一遍水火焰。“我’手持审判之剑,在每个灵魂面前开始宣读。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
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注意这个地方的短句,可以按照我打得标点,也可以自行处理
排比的东西,要读出来变化,还要有统一。
这是朗诵里面的一个小小的难点。
那么,在朗诵当中,最忌讳的就是这样的排比,被完全读成一样的句式。
而这一点,恰恰是朗诵的初学者最喜欢做的事情。想一下,在兰亭集序中,王羲之写的二十几个“ 之”都各不一样,那么,对朗诵来说,一样如此。

冰川纪过去了,
为什么到处都是冰凌?
好望角发现了,
为什么死海里千帆相竞?
这两个,并不是疑问句。而是反问,这一点要注意表达式后的语态。
然后,审判者开始登场。

我来到这个世界上,
只带着纸、绳索和身影,
为了在审判前,
宣读那些被判决的声音。
这个时候,我们终于化身为宣判着。庄严,高傲,冷峻。体会声音当中的力量和冰冷。
这个地方有一点特别。
感觉有些从神到人的变化
位置降下来了
但是,宣告的宣言却更加有力

告诉你吧,世界 我--不--相--信! 纵使你脚下有一千名挑战者,
那就把我算作第一千零一名。
刚说完排比,不,也许,上次的前两句可以成为对偶
那么,排比来了

我不相信天是蓝的, 我不相信雷的回声,
我不相信梦是假的,
我不相信死无报应。
这四个排比,是在朗诵技巧里面,这首诗歌的内容里,最不好表达的。
虚实,快慢,停连的位置的变化。
尽量的寻找到必要的节奏,但是要追求变化。把这四个排比表达出来

如果海洋注定要决堤,
就让所有的苦水都注入我心中,
如果陆地注定要上升,
就让人类重新选择生存的峰顶。

最难得来了。
就是这一个小节。为什么说他难呢。这个地方,从文字的表达和全文的脉络来看,基本达到了声音的最高点。可是,前面有一个地方,大家要注意,就是一千零一名那里。已经把声音托起到一个很高的地方。如果后面的部分,不能通过朗诵的控制拉回来。那么,十个有十个会从这个地方开始喊破嗓子,要不就是开始胡读。这个地方,没有太多的好说的,从气息开始做起,如果能有气息的支撑,这个地方就能撑过去。要不然。。。。换个篇目吧。。。。


楼主 灼铜  发布于 2013-04-03 10:50:00 +0800 CST  

新的转机和闪闪星斗,
正在缀满没有遮拦的天空。
那是五千年的象形文字,
那是未来人们凝视的眼睛。
最温馨和充满希望的文字,来自于这样的一首诗歌的结尾。哪怕所有的苦难把我击毁,哪怕所有的后果都由我来接受,我依然对这世界无怨无悔,充满希望。那是我化身为亿的未来的眼睛。

—————————————————————————————————
这几天看到一段话很有意思。费了点劲,把它打出来。2006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帕幕克2008年5月 24日在北大的演讲辞中的一段:

如果我们把这个问题总结一下,作家为谁写作呢?我们不妨说他们在为理想的读者、为他们爱的人、为他们自己写作、或者不为任何人而写作。这是真的,但并不是完全的真理。因为当今的作家也在为阅读他们作品的人而写作。由此可以推论,与其说当今的作家为了她本国大多数并不读他们作品的人协作,还不如说他们在为了全世界少数阅读其作品的人写作。因此我们明白了,这些令人难堪的问题以及对作家真实意图的怀疑,反映了人们对过去三十年里所形成的文化新秩序的焦虑。
为这个问题而苦恼的人都是非西方国家的决策者,他们掌握着文化机构,他们对自己在世界的地位把握不定,他们不愿意讨论本国当今的危机局势,不愿意提起他们在国际舞台上的历史污点。这些特点不可避免的是他们对从非民族主义角度来看待历史和民主主义问题的作家,充满了怀疑。在他们看来如果作家不是为本国的读者协作,那就是在使本国戴上异域情调以迎合外国消费,那就是在捏造一些现实里根本不存在的问题。同时,西方国家也在怀疑,西方的很多读者认为,当地的文学应该保持纯正的地方特色,应该扎根于当地文学。他们暗自担心,如果 一个作家吸收的是本国之外的文化传统,因而成为一个世界性的作家,那他就会失去它的真实性。 因为所有的作家都深切希望其作品具有真实性,所以即使很多年过去了,我还是很喜欢人们问我为 谁而写作,但是,一个作家的真实性的确依赖于他对自己在世界的应对能力。但同时也依赖于他对 自己在世界上地位不断变化的理解能力。世界上没有一个理想的读者不会受到社会禁律和国家深化的影响。同样,世界上也没有理想的小说家。但是,不管它是国内还是国际作家,他们都是在为理想的读者写作。首先,他们会想象有这么一个理想的读者,然后在创作时脑子里还时刻想着这个理想的读者。
反思到朗诵,我们也一样可以得到一个很相似的并且有趣的结论。

那就是:
1。朗诵不是或者几乎不可能成为世界性的艺术,语言的单一性限制了他。
2。为了谁而朗诵,这个问题,我们的答案一样也是模糊的。或者是为了他们爱的人,为了他们自己朗诵,为了理想的听者或者不为任何人朗诵。与其说,他们为了大多数不听他们朗诵的人朗诵,还不如说,他们为了少数聆听他们朗诵的人朗诵。
3。无论如何,我们首先都会想象一个理想的聆听者,在朗诵的时候,脑海里面还时刻的想着这个理想的聆听者。
4。我们和作家的不同,我们没有过多的创造性,我们是为了把文字力图真实的严密的有层次的剥离之后表达给听者。

楼主 灼铜  发布于 2013-04-03 10:50:00 +0800 CST  
今天有点时间,继续写下去。关于致橡树这首诗歌的表达。
我们先来看诗歌的本身。

致橡树

我如果爱你——/绝不学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如果爱你——/绝不学痴情的鸟儿,/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
/也不止象泉源/常年送来清凉的慰藉;/也不止象险峰,
/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甚至日光/甚至春雨
/不,这些都还不够/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根,相握在地下;
/叶,相触在云里。/每一阵风吹过,我们都互相致意,
/但没有人/听懂我们的言语/你有你的铜枝铁干,
/象刀象剑也象戟;/我有我红硕的花朵,/象沉重的叹息,
/又象英勇的火炬/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
/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仿佛永远分离,却又终身相依
/这才是伟大的爱情,/坚贞就在这里/爱/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
/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
先说错别字的问题吧。
这里面有一个几乎大家必错的字,慰藉的藉。这里,读jie4(界)。而无数的网络上的版本,居然直接把这个字打成了籍(书籍的籍),这是很要命的一件事情。
戟(ji3)霓(ni2)这两个字也经常有人读错,也一并打在这里。

还有一个地方,绿荫。这个荫。我查了一下手边的,绿荫作为一个词,读lv4yin1。但是荫这个字,还有一个音读yin4,做树的阴影讲。从我个人的角度,我认为还是应该读yin1.这个地方,也请大家提出自己的意见。

稍稍说一点错字的问题。如果只是平时随便读读网络写手的文字,错了也就错了,可能很少有人会深究。但是,这样的经典短篇,一旦错了,会对整个诗歌造成非常致命的影响。朗诵,无论作为技术,还是作为艺术,都有他一定的规范性。可以在调值的地方做出让步,但是,不等于可以在字音上做出让步。请大家切记。

好,我们开始舒婷童鞋(故意的)的这首诗,这首诗歌在以前我读书的时代,应该是在高中学的。不知道现在在什么课本里面,大家理论上应该是比较熟悉的。

我如果爱你——/绝不学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如果爱你——/绝不学痴情的鸟儿,/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

这两句,就很有趣。稍稍烁烁。这里的这两句,有两种表达方式。
第一种表达方式:重心落在我上,我~如果爱你,那就要这样这样,不那样那样。
第二种方式:重心落在爱上,我如果爱~你,那就要这样这样,不要那样那样。
这两种读法会导致很大的不同。第一种读法,会读得比较自我,比较冷静。
第二种读法,会读的相对热切。
没有对错,只有自己对于诗歌的选择。
如果是第二种读法,大家要注意自己的虚声的表达,准确地说,是虚声的对象感的问题。说白了,如果你求爱,用江姐就义的隆重,或者是话说长江的旁白,这样类似的语气来说话,估计对方唯一做出的选择,就是撒腿就跑,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无论我们用什么样的方式表达,无论这首诗歌有多么深刻的内涵,它毕竟还是一首爱情诗。要是读成了别的文体,那只能说是失败。

也不止象泉源/常年送来清凉的慰藉;/也不止象险峰,
/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甚至日光/甚至春雨
大家注意,这里的也,甚至,都是递进的表达,所以,在语气的变化上面要有所考虑。
泉源,不是瀑布,所以润物无声,险峰,高高屹立。日光,柔和拂面,春雨,吹面不寒。大家注意体会一下文字中间所蕴含的对于声音拟象上的变化。

不,这些都还不够/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这个不,一定要读的有力。我说了这么多这么多,其实,都是白扯。没用。说那么多啊,其实,我就必须要是你身边的木棉! 大家要注意这个地方的转折感受。在朗诵当中,很忌讳语气和情感的层次不分明。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某个人的表达都糊在了一起。其实,所谓的层次,就是文字本身的表达,我们读出来了。某些人说的,要读出来逗号句号,大致也是这个意思。虽然我对读出来逗号句号这句话,还是有很大得商榷在。 为啥要当木棉呢,因为,我要和你作为“树”的形象,能和你相互呼应,站在一起。


楼主 灼铜  发布于 2013-04-03 10:53:00 +0800 CST  

舒婷童鞋(还是故意的)一贯用这样的比喻,我们已经习惯了。其实,两棵橡树站在一起,我觉得也很门当户对。关键人家要寻找变化,那木棉就木棉,咱不是作者,我忍。

有人说了,没觉得这诗歌有多难啊,你为啥说他有点难呢。

大家注意,难题来了。这里我用了一个符号《——》

根,相握在地下; 《——》叶,相触在云里。
每一阵风吹过,我们都互相致意,
《——》但没有人/听懂我们的言语/
你有你的铜枝铁干, /象刀象剑也象戟;《——》我有我红硕的花朵,/象沉重的叹息, 《——》又象英勇的火炬/
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 《——》/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
/仿佛永远分离,《——》却又终身相依

看到了吧。舒婷童鞋(就是故意,咋地)就是这样的不厚道。估计你们看这个《——》符号都晕了吧。在如此短促集中的句子里面,居然要读出如此可怕的。。。(嘿嘿,好像忘了解释《——》是啥意思了)如此多如此密集的对比。对,对比!!

这就是这首诗歌最难的地方,短促的大量的迅速的对比
要尽量的读到位,还要保证整体的完整性。所以,这首诗歌,成了我和初学朋友交流的必备篇目。如果我要看一个人可不可教,唯一的一个作业就是,致橡树200遍。
然后我们看效果。
这首诗歌到这里,难点就结束了。

爱/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
/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
注意,最后的这个也,一样也是一个递进的关系。掌握好节奏。
从朗诵的经验来看,最后的五个字,可以读足下的-土-地。这样来读。而不要读足下的-土地。
当然这也和伴奏的音乐有关。
如果找不到合适的伴奏音乐,可以暂时选用,时光倒流70年。勉强可以。注意聆听音乐。

呵呵,怎么说呢,其实从朗诵的本身来说。这样的三首诗歌,都是进阶的准备。或者说白了吧,读了这三首诗歌,其实刚刚走上朗诵的的第一个台阶,距离推开朗诵的门,还有非常遥远的距离。

从这三首诗歌的解读,我觉得差不多可以感受到进入朗诵的方法。这方法就是,从文字中来,到文字中去。无论我们说,理解文字也好,解读文字也好,或者说解构文字也好。其实,和庖丁解牛的道理是一样的。一头牛看过去,什么地方是肉,什么地方是筋,什么地方是骨头,要来不得半点马虎,心有全牛也好,心中无牛也好,前提都是,对于整体和局部的高度把握。

楼主 灼铜  发布于 2013-04-03 10:53:00 +0800 CST  
然后,说一点寻找自己的问题的不太经常用的比较偏门的办法。
1。找一个自己的录音,从早上听到晚上,一刻都不要停止。一直到自己听了都想吐了的时候,就好了。这样,你的每一个读得不合适的地方都会如此的刺耳,以至于让你印象深刻。深刻到,再一次读起的时候,不用别人告诉你,你就会觉得,什么地方该做什么样的变化了。
2。录音之后,用cooledit打开,观察它的波形变化。波幅的震荡变化,很轻易的就能看出声音变化的曲线。同时,可以观察开头的时候的气息干净程度。
3。cooleidt还可以让你充分的对比自己和一个成熟的录音者之间的对比

——————————————————————————————————————————————————————————————————

终于放假了。工作忙得一塌糊涂。现在也算半个尘埃落定。那就再写一点吧。
初学朗诵的人,会有很多的困惑。比如,先练习还是普通话,还是朗诵的技巧。这是一个我曾经被最多问到的问题。
那就说说我的答案吧。
1。普通话本身水平已经具备1乙的程度的朋友,可以直接进入到朗诵的技巧方面的学习。当然,对于气息的训练,是必须而且必要的。
2。普通话水平不高的朋友,我建议要通过普通话的学习,达到1乙的水平或者及其接近的水平之后,再进行朗诵的学习。

这个评判的标准是这样建立的。我们在进行朗诵的时候,语流的平稳度,是最最基础的一个判断。但是,如果普通话的语音水平不高,就很难判断出一个人究竟是语流控制不住,还是由于方音的影响造成的语流问题。而最基本的平稳度都不能判断,那么后续的各种技巧变化,就更难提及。而且,在方音状态下的朗诵技巧,如果普通话水平提高之后,由于语音的进步和认识的加深,方音状态下的技巧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并不能为后续的学习和认识提供太多的帮助。

这个教训,对于很多的初学者已经足够深刻。而且,这些年来,通过观察,我也发现,初学者往往是因为热情而去朗诵,但是,热情过后,由于缺乏根基性的练习,迅速的水平停止,不停的原地踏步。很快的就会让这种热情丧失。无论朗诵是技术也好,是艺术也好,背后需要的大量的枯燥无味的练习,是必须而且必要的。

——————————————————————————————————————————————————————————————————

而对于朗诵本身的思考,本来就是无止境的。前几天,一个朋友问我,说,朗诵诗歌,电视散文,等等,是不是表现的形势和内在都会有很大的不同。
当时,两位朋友作了回答,虽然我对于这两位朋友的回答都不满意。姑且写出来一看。
1。一位朋友直接说到了播音主持的问题,也谈到了邢质斌老师甚至可以在400字/分的情况下情况下,保持口齿的清晰度。
从我的角度,我的理解不同,朗诵的气息的深度,和播音的表现还是有不小的区别。在保持清晰度的状态下,要远比播音地速度慢得多。播音主持的练习,可以作为一种练习的形式来作为朗诵训练的补充。而朗诵本身的练习,由于朗诵不属于任何一门学科,相对来说,更接近于播音主持学与声乐的中间地带。
2。第二位朋友说,由于时代的不同,三十年前的播音员们,由于时代的不同,所以当年的表达更加热切而且夸张。与现在有很大的区别。所以,不存在好或者不好的区别。并且说,当年的朗诵,是有标杆的,而现在的朗诵,是没有标杆的。从这个角度来说,朗诵现在的阶段是多样的。
说实话,这个观点我也有很多的商榷之处。从个人的角度来说,三十年前的朗诵,更多的问题在于人性的·禁·锢·和·单·一·。体现在情绪的表达上就会出现夸张的表达,以至于,到了三十年后的今天,说起朗诵,仍然有太多的人固执的人为,那样的表达才叫做朗诵。说到这里,我想起了虹云和陈铎。作为当年的两位让我们记忆深刻的表达者,三十年后的今天,我们听陈铎的表达,依然是相对适度且平稳的,但是虹云的声音,被时代打上了太多的烙印。而即使到现在,虹云老师的声音和表达,仍然被那个时代所禁锢。这也许和个人的性格有太大的关系。
至于说,现在的朗诵缺乏标杆。我的个人意见是:
恰恰犯了另外一个错误,声音本身就是多样的,就是不应该建立统一标准的。为什么要人为定制一个标准呢。对于声音和表达在三十年后,依然把标准停留在三十年前,却让我觉得有些悲哀。声音和表达的一切依据,我们对于朗诵的评判标准,却始终要放在表达者身上,这种认识的劣根性让我很是有些困惑。判定的标准只能也只是文字,是我们所表达的文字里面所蕴含的那些让我们感动,平静,悲伤的各种复杂的情感。这个情感的传递的直接,复杂,生动,流畅,才是我们应该注意的本身。
对于朗诵的本身的思考,不应该停留在表面,而是更要触及内在的本身,这样的思考,才有益于朗诵本身的进步和深入人心。

说了半天说跑题了,哈。还没有回答最开始的朋友的问题。看来,我也被那两位的回答带到了沟里。
从我个人的角度,朗诵诗歌,电视散文,等等,是不是表现的形势和内在都会有很大的不同的这个问题,我的回答是,是。
每一种文体的不同,在划分文体的时候,为什么要分为诗歌,小说,戏剧,散文。这本身就说明了文字结构和表达方式的不同。作为我们要表达的本体,都有这样明显的不同,我们的表达又怎么可能以一代十,妄图用同一具身躯,同时深入不同的河流。
不知道这样的回答是否让别人满意。姑且一说吧。
媳妇买菜回来了,那就写到这里。
最后一句话,情感和生活,本身就是复杂多变的,我们的表达,都是根植于这里,更多的关注文字,关注文字背后的潜台词,对于朗诵,才是最该注意的事情。

楼主 灼铜  发布于 2013-04-03 10:54:00 +0800 CST  
呵呵,继续写一点。

网络朗诵的一些有趣的理论:

1.三七理论 这个三七理论包含了很多方面,举例说明一下。
1)在一篇配乐朗诵表达里面,人声的重要程度为七,音乐的重要程度为三。人是作为表达的主体存在,音乐作为表达的伙伴存在。共生共存,共同完成整个的表达。
2)在一篇作品的表达里面,如果我们把人的声音分为十,那么表达出七就已经足够了。人力有时尽,但是对于从我们口中发出的声音来说,尽量的不要发满。如果发满,说明我们的用声已经到了极限,除了发出这个声音之外,已经彻底失去了对于这个声音的掌控力。这个声音对于听者的感受,作为读者,已经完全不能揣摩。特别是在一些高音的表达上尤其应该注意这点。(当然,在练习当中,不妨把声音发的过一些,有助于慢慢的培养一下自己的声音,不要让声带劳累,切记)
3)在高亢的文字当中,低音和中音要占到三的表达比例,在平实的文字当中,生动和变化的声音要占到三的比例,在浓烈情绪的文字当中,平实要占到三的比例。这样可以防止整个的文章的节奏和表达缺乏变化,让人在循环的语气中失去了聆听的欲望。
2.弱读的强控制理论
这个理论也很有趣。但是这个理论的存在和练习,已经远远超出了初学者的表达。它的建立的基础是我们为了表达而形成的对比当中的一项决定的。朗诵的技巧,不外乎大小,高低,快慢,停连,虚实。在大小,高低,虚实这六个字当中,隐藏了一个极其不常见的声音形式。就是低音的实声。这个实声的存在,完全是为了朗诵而存在的,在日常的表达,播音主持当中,几乎听不到这个声音。我也只能相对来说提示这个声音的存在,这个声音,他的出现永远都不会独立存在,而是在整个低音部分,和虚声共同存在。而这个声音的发出,需要口腔的强烈控制,他的口腔保持要比中音的表达夸张。
这是一个很难用文字叙述清楚的声音,如果大家有兴趣。可以在网络上搜索一下知更三两声的一些作品,可能会有一个比较好的直观感受。
3.表达的压迫理论及后续 我们拿到文字,发出声音,对于我们来说是高度的对文字尊重的还原,这个声音是准确的,有据可查的,可以把文字高度再现的。或者说,在读者的眼里,这个声音,是一个唯一的声音。我们需要通过各种手段,把听者的感受调动到和读者一致的位置上,保持相同的呼吸和律动,然后把读者所感受到的情感传达到听者的内心,这样的表达,其实是压迫性或者是压倒性的。对于初学者来说,这是一个需要一直进行,直到达到的目标,才能说,对于朗诵的表达,已经走进了门内。
但是,对于读者的更高要求,是不是还有另外一种呢?我们是否可以用一个最具有中庸性质的表达,来把文字建立在一个相对宽泛的范围内,只要引入到这个范围里面,听者相对可以在这个范围里面能够有些自由的去寻找和感受一种精神,而不是特定的,准确的表达。(在这一点上,我没有足够的把握来证明这个理论,只能是一个相对来说比较理想化推论而出的理论,在网络上,保尔的一些表达开始带有这种色彩。大家可以搜索一下保尔朗诵的大漠长风,来进行参照)

楼主 灼铜  发布于 2013-04-03 10:55:00 +0800 CST  
这个帖子,以前没在贴吧注册的时候,发了出来。可能是时间太久远了,被度娘直接吃掉了。于是找出来底稿(多谢go on兄的校对,排版)。
里面都是一家之言,错漏一定很多。只要对大家有些益处,有些打动就好。

楼主 灼铜  发布于 2013-04-03 10:56:00 +0800 CST  

楼主:灼铜

字数:8138

发表时间:2013-04-03 18:46: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9-12-18 12:34:35 +0800 CST

评论数:401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