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战小论】衡则恒,论楚国的宗稷稳定。

赫赫楚国,而君临之。天方授楚,未可与争。
楚以国祚八百年,是列国宗稷里政权张弛最稳定的,多次避免了类似曲沃代翼三家分晋田氏代齐吕氏窃秦等祸患,那因为其各势平衡。


楼主 不战屈人99  发布于 2017-03-29 03:40:00 +0800 CST  
君权,是列国的政权核心。楚国的君权很独特,既是无上权威的,又被无形的宗典所训诫。


楚文王不乖声色犬马,葆申以典要笞其罪。楚王说我自离开襁褓就列位诸侯请改变刑罚,葆申说承先王命而不敢废。王曰敬诺而引席伏,葆申束细荆五十跪而加之于背如此者再。楚王说既有笞名还是打重吧,葆申说你君子耻之而非小人痛之。事后葆申请罪,文王说这是我错你何罪?楚文王改过,于是大治而灭三十九国。


楚文王年迈时伐巴不胜,率师返郢,司门卫的鬻拳拒不迎纳。文王无奈以功补过而移师攻黄国,打胜后却病死在凯旋路上。楚宗典有制三年不征则死不从礼,历代楚王有亲征扩境的义务,否则后果自负。所以有楚武王楚文王楚昭王等病老而终于征途。


即使最跋扈的楚灵王,只需拿典法一压,就认怂而不任性了。即使最宽容的楚惠王,要施仁也不可违典,只能自个强忍吞蛭。


任楚王是权大位威,也大不过宗典祖训,这就是平衡。所以历代楚王大多励精图治御驾亲征有所作为,而没有一个是像晋灵公秦胡亥那样的奇葩货色。

楼主 不战屈人99  发布于 2017-03-29 04:44:00 +0800 CST  
楚王权威之神圣,除了其世子王子,是国中其他任何势力都无法觊觎挑战的,无论是宗族封君外戚重臣权卿。
列国齐晋鲁卫等等弑君海多,有的被宗族所弑,有的被权卿所弑,有被近臣所弑。但楚国的弑君争位,却多是出自王子世孙之谋,如挚红堵敖成王郏敖哀王犹等难。


在楚国,不具备继位资格而敢弑君的,那既夺不了位而是自找死。而且若先君尚在,即使有继位资格的暂时夺位得手了也很难得到国人支持,因为王只能有一个。


公子弃疾杀太子禄而拥立公子比为初王,以公子晰为令尹。弃疾只需诈闻楚灵王未死而返,就吓的国人惊恐,吓的初王和子晰俩畏罪自杀了。
楚昭王重病,要让贤传位于子西子期或子启,却吓的这些有中兴之功的公子们连劝带哄着坚决不要。
蒙冤的太子建之子白公胜,即使再有本事再有理由,敢绑架惠王而自继楚王,然宗室大臣们会前赴后继清算之。
负刍虽为王子,但只庶出,他要谋哀王而夺位,还需效仿秦之成憍嫪毐,质疑哀王血脉非嫡出而正乾坤。
楚霸王项羽再怎么神勇盖世,既非王室本脉,汉王刘邦只借口其弑君之罪,就够他喝一壶的了。


只王子正脉可谋,虽更伤亲骇情,但能保证了楚王的择强延续,也维护了楚国政权的正脉传承,这也是平衡。
对此,晋殇叔晋昭侯晋孝侯晋鄂侯晋哀侯晋小子侯晋灵公晋厉公晋出公齐庄公齐齐康公秦出子秦景公秦怀公秦出公等等只能表示更杯具。。。。。

楼主 不战屈人99  发布于 2017-03-29 06:05:00 +0800 CST  
贵族势大,封君过重,一直被认作是楚国的炎症,为后世人云亦云的说辞。
的确,斗氏屈氏养氏伍氏沈氏景氏昭氏庄氏项氏等等,能臣将星层出不穷,也先后嚣张着。但奇怪的是,曲沃代翼,三桓乱鲁,田氏代齐,三卿分晋等等,这些肿瘤大难似乎都没有先落在楚国头上。


斗氏,至亲至功,有敢挑战楚庄王权威,那就倒霉了。
养氏,至亲至功,有敢挑战楚平王权威,那也倒霉了。
覆军则自裁以谢国人,无论是屈瑕还是子玉还是子反等等,至尊大贵多也没跑。
看看孙叔敖申包胥沈诸梁,该低调的就低调,无论该氏族有多大的功劳。
伍子胥自个觉的冤,其实也是着了这道。
庄蹻脾气大,那还得回到原点遵行王令。
即使最恒盛的屈氏,数百年来先后主政主军主祀又掌管的大宗族事务。但有屈巫敢重情携夏姬而私奔的,有屈宜臼敢杀吴起而丽兵王尸的,一样也收拾掉。


贵族封君,其势再大,也大不过王权;其患再多,也多不过功勋。
贵族的权利和其义务也是成正比的,在战场时那主帅贵族及其私卒也得先上阵拼命。
这就是楚国的贵族精神,不同于别国的良性平衡。

楼主 不战屈人99  发布于 2017-03-29 06:59:00 +0800 CST  
权卿之患,在楚国是微乎其微。宗庙法典大于君主王权,君主王权大于贵族势力,贵族势力大于臣卿能力。


都说秦国客卿最多,其大多难以长器而不得好死。因为秦国有苛律,秦王有强悍的外戚权利集团来相互遏制客卿的,更不用说遏制那柔弱的宗族了。比如有魏冉,甘茂无奈。如有昌文君,嫪毐也很无奈。
秦国客卿有百里奚,蹇叔,卫鞅,张仪,甘茂,楼缓,范睢,郑安平,蔡泽,魏缭,蒙骜,郑国,韩非,姚贾,冯去疾,李斯等等。而外亲戚集团有屈丐,景监,魏冉,白起,芈戎,昌平君,昌文君等等以衡之。
另外义渠酋吕不韦嫪毐等,那是算外戚还是客卿还是算宗亲,有点笑话则另议。


其实楚国的客卿更多,大牌也不少,而楚国是靠论德论贵再加上贵族势力来遏制的。
楚国客卿有观丁父,彭仲爽,齐桓公七子,郑公子瑕,鱼石和鱼府,向为人和向带,伯州梨和郤宛,子革和子良,蔡公子履,陈公子黄,栾盈,箴尹宜咎,申叔虞,华亥华定华狃华登,向宁皇,奄伤省,臧士平, 王子朝及召氏之族,掩余和烛庸和夫概,徐君章禹,田卑,管修,干将和欧冶子,宗竖和辕买, 公输般,还有耕柱子和孟胜,吴起,江乙,杜赫,后还有田忌,陈轸,荀况,廉颇等。
外戚有李园,而章邯司马欣董翳等等降将则另议。


楚国用外卿的原则是,其君之举,外选于旧,举不失德,赏不失劳。以旅舍之制谷禄之制书社之事致仕最老之制而恩惠布德。就是对外来的,是贵族优先,品德优先,才能优先,许多委以重任或令尹或县公或司马或大夫,没重用的也封邑赡养善终。


以此,赴楚的客卿大多安分守己,敬业尽职难有逾制,在贵族的遏制下,公办有郤宛伯嚭倒霉了,私斗有吴起倒霉了。这也是楚国的一种平衡方式。而晋国赵氏齐国田氏,则所幸的是其先人没有致仕于楚国。

楼主 不战屈人99  发布于 2017-03-29 08:18:00 +0800 CST  
总而言之:


楚国的宗典最大,那是法的真正神圣性。国语有载楚国之典,刑在民心而藏在王府,成了一种神圣诚信的威慑。
这和秦国的民弱易治在刑而不在德有很大的区别,而所谓秦律只是为秦王一人贪欲服务,而不是真正的法。


楚国王权很强,那也是法典所赋予的,贯彻融于国人的意识之中。且楚王设县尹置武郡,其所傅的国中兵是其保障。另外楚国相对尊民意重民生,量入修赋,息民简兵,楚弓楚得,雪中送炭,楚王有强烈的大家观,因此即使楚平王楚怀王等有过错的依然拥有国人的爱戴和支持。


楚国贵族势大,那是楚国强烈的大家观和宗稷观,身先士卒的是贵族,义务赴死的是贵族,才高德重的也多是贵族,有不克己的即使再得势也多被刑谴了。


楚国臣卿海纳,那是楚国以德宽待的结果,楚昭王知大道宁身死也不愿背祖祀,宁身死也不愿移祸于臣卿。即使对所灭国之卿嗣,也是任其裔封其邑续其祀共其氏。


楚国庶民重稷,在春秋时期就大兴建造方城开凿运河灌溉区营建钓台章华台而没有民声怨道,政令宽松自由所以民间隐士多哲理多诗词歌赋艺术氛围好,出征悉发国中兵再艰巨也没有超过二十万的记录,即使采桑民女其背后也有军事保证,国难时楚民多自愿奋战虽无将行列而各至其死复楚地。


楚武王所立,君抚小民以信,训诸司以德,而威莫敖以刑也。对国民是诚信,对臣卿讲品德,对贵族要严厉。厚和严,成正比;权利和义务,成正比;这也是完善的信德刑理念的制衡。





楼主 不战屈人99  发布于 2017-03-29 09:22:00 +0800 CST  
论君王权威,楚国的确更甚于其次的秦国。
秦国国君先是被庶长所欺,后又有楚系太后外戚专政,好不容易专制了却又被客卿吕氏所窃取,吕氏独裁到胡亥手里又被赵高所控而祸乱全国。


秦国之所以宗稷不稳,是因为极端而失衡。其宗族极端废弱而被变法牺牲舍弃掉的,远不如和外戚和客卿等制衡。其君主要么尸位素餐要么极端集权,导致只一人昏庸被掌控就祸及全国而无力限制。

楼主 不战屈人99  发布于 2017-03-29 11:28:00 +0800 CST  
论宗族势大,楚国的确更甚于其次的翼晋。
宗族势力没有哪国可与楚国比肩,楚贵族封君繁多只其一就可敌国。但翼晋似乎比芈楚封赏更慷慨大方,或许是感恩周王桐叶所封而效仿,居然也封赏了个比国君还强大的曲沃,结果就是曲沃邑独立并敌对,联合其他小国屡破翼晋取而代之。


翼晋之所以宗稷不稳,也是因为极端而失衡。重亲情那也需有度不可极端溺爱,不量己力而予之,那不但亲情没了连自个也挂了。好在曲沃晋没有再继续往上图谋周王室,或许周室也应该感激有楚国争霸以制衡晋。

楼主 不战屈人99  发布于 2017-03-29 11:46:00 +0800 CST  
论臣卿才多,楚国既不逊于秦,那自然更甚于晋。
唯楚有才,晋用之。曲沃代晋后,自然要以己为鉴,防患未然,不可再让宗族犯上的历史重演。于是就大开杀戒铲除原晋宗室,再重用臣卿以制宗,正好和楚国以宗制卿的相反。结果就是卿强而宗弱,后果可想而知了。


曲沃晋之所以宗稷也不稳,还是因为极端而失衡。重卿制宗也需有度,极端的卿强而宗弱,那国君强势时还没啥问题,待国君弱势了就麻烦齁不住了。于是从六卿乱政到三卿分晋,晋只有嗝屁了。

楼主 不战屈人99  发布于 2017-03-29 12:01:00 +0800 CST  
论臣卿宗族,楚国不逊于秦晋,但或有魏不服。
晋重卿而亡,三晋继承其才,尤其是魏国以人才济济率先变法。然既有肢解灭晋,魏国自然也要以己为鉴,防患未然,不可再让臣卿犯上的历史也重演。位列诸侯后也像楚秦那样逐步加强了君权,哪位臣卿宗族有能力有功劳,魏国就按序级别挤兑哪位。结果人才外流再祸己,只蹦哒了二百年就被打的沦丧了。


魏国之所以宗稷短暂也不稳,又是因为失衡。对有才的臣卿和宗族,当德之当互衡之。魏却是没事就使劲都不自在,于是吴起奔楚了,商鞅范雎等奔秦了,连信陵君也无奈酗酒颓废了,魏也就从雄主沦为了弹丸。

楼主 不战屈人99  发布于 2017-03-29 12:26:00 +0800 CST  
齐国,表面上比楚更恒久,其实比晋更夭折。
楚灭陈复陈再灭再复,陈国后裔或附楚或赴齐。在楚的陈氏或是恩之遏之而几百年相安,出了个陈氏是大泽乡起义要反秦而复兴楚国的。在齐的陈氏似乎只恩之而无遏之,或也是宗族互耗而失衡遏制不了客卿,出了个陈氏齐相叫田和,终在晋亡之前结束了姜齐。

楼主 不战屈人99  发布于 2017-03-29 12:54:00 +0800 CST  
楚人自轩辕丘到商於到江汉再到江淮。。但依然传承着上古华夏文化,比如尊称元首为酓为熊,比如尊图腾以风以凤。

衡久则恒盛。





楼主 不战屈人99  发布于 2017-04-04 03:08:00 +0800 CST  
无秩则乱,比如秦。。。
吕不韦,赵姬,秦异人,嫪毐,成憍,吕政,等等,瞧这乱七八糟的一家子。

楼主 不战屈人99  发布于 2017-04-05 06:32:00 +0800 CST  
秦吹毕竟是秦吹,总是自以为爆些粗口就能掩饰其无耻和无知。

楼主 不战屈人99  发布于 2017-04-05 13:22:00 +0800 CST  
楚国除了熊绎熊渠等等,还有楚武王楚文王楚成王楚穆王楚庄王楚共王楚康王楚灵王八世霸主,楚昭王楚惠王二世中兴,楚简王楚悼王楚宣王楚威王四世雄主,楚怀王楚倾襄王楚考烈王三世纵长,楚隐王一世共主楚义帝一世帝楚霸王一世霸王。。。而秦君们大多数是尸位素餐的就不够比了。
秦吹大多史盲不学无术,不知道也很正常。


而秦君被匪打死的更多了,列国最后也只秦宗族没啥喘气的了。除了啥戎匪啥盗贼还有啥庶长啥外戚啥客卿啥宦官啥敌将,都可把秦君诛杀着玩。。。另外江汉霸主楚武王是老死在征途上,楚文王楚昭王是病死在凯旋路上,又岂是秦仲秦庄公那被戎匪击毙的俩小附庸可比。
秦吹大多史盲不学无术,不知道也很正常。

楼主 不战屈人99  发布于 2017-04-05 13:34:00 +0800 CST  
狗屁吕政

楼主 不战屈人99  发布于 2017-07-15 05:49:00 +0800 CST  
曲沃代翼,三桓据鲁,田氏代齐,三家分晋,子之禅燕,戴氏篡宋,吕氏窃秦。。。。。

楼主 不战屈人99  发布于 2017-09-15 18:25:00 +0800 CST  
我言吕氏窃秦,如同曲沃代翼一样,都是源于正史所载。。。有啥异议?
无论是正史各典籍即使文艺戏剧至今,此吕氏之说都很常见,这有啥好奇怪的。
莫非有些人是外国人不熟悉中国历史,或者是自心魔难治。

楼主 不战屈人99  发布于 2017-09-27 07:44:00 +0800 CST  
楚武王革新:设尹长百官,设县以直辖,抚小民以信,训诸司以德,威莫敖以刑。


齐管仲革新:制定三宰,工立三族,商立三乡,川泽立三虞,山林立三衡。国以五属,寓兵于农,军需赎罪,相地而衰,轻重九府。


屈子木革新:书土田,度山林,鸠薮泽,辨京陵,表淳卤,数强潦,规堰潴,町原防,牧隰皋,井衍沃,量入修赋,赋车籍马,赋车兵徒兵甲盾之数。。


楚平王革新:简上国之兵于宗丘,且抚其民。简东国之兵于召陵,好于边境。息民五年,而后用师;分贫,振穷;长孤幼,养老疾;收介特,救灾患;宥孤寡,赫罪戾;诘奸慝,举淹滞;礼新,叙旧;禄勋,合亲;任良,物官。。


另外还有晋惠公的作爰田,鲁宣公的初税亩,孔子的有教无类,等等等等各国变法于维稳图强。
但楚国的多次变革,多以平衡君权宗势民生这三方的稳定发展。

楼主 不战屈人99  发布于 2017-11-11 07:16:00 +0800 CST  
楚偶有难也将更兴。。。。
周纠集吴等多国联盟反楚,楚却成为真正的王者。
秦咄咄东侵吞并六国,楚又反噬绝秦而重封天下。

楼主 不战屈人99  发布于 2018-01-17 02:05:00 +0800 CST  

楼主:不战屈人99

字数:15262

发表时间:2017-03-29 11:40: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1-01-18 13:36:57 +0800 CST

评论数:1034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