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戏曲中的女性服饰

【转自新浪博客,原作者闲情偶记,新浪作者凡人傅申。】
明代戏曲以北杂剧为主,北杂剧中男性角色多,女性角色少,所以《脉本》“穿关”中女性服装名目也就比较少,只有42种,形成了44种套装。若除去仙怪女性服饰,则只有32套。这些套装,根据穿戴者情况,可划分为两大类型:夫人套装、市井女子套装。
夫人套装主要是指官僚配偶的服装,约有10套。这些套装的特点是:1,多用“补服”,如“补子袄儿”、 “补子袍儿”、 “补子圆领”等;2,老年品妇,头戴“塌头手帕”,勒“眉额”。中青年夫人戴“(髟狄)髻头面”或“花箍”,番将夫人戴“罟罟帽”。
市井妇女套装大体分为六小类:
1,尼姑、道姑套装。尼姑穿戴“僧帽、僧衣”,服饰名目与男僧同。女道穿戴“脑搭儿、边襕道袍、绦儿”,冠巾因年龄不同而有所变化:道姑戴“全真冠”或“道冠”,道童戴“秦巾”。所以,女道冠服与男道士冠服基本相同,惟女道士均戴“脑搭儿”,区别于男道士。
2,正派妇女套装。正派妇女主要指市井男子的正妻,即剧中“旦儿”或“正旦”,如张孝友妻、屠户任风子妻、商人王文用妻、孟轲妻、蔡顺母等。她们的装扮往往是“塌头手帕(或手帕)、袄儿、裙儿、布袜、鞋”。
3,非正派妇女套装。非正派妇女主要指市井男子的妾或继室,行为放荡、背夫偷情或谋害亲夫,即剧中搽旦者。她们往往穿戴“(髟狄)髻手帕、比甲袄儿、裙儿、布袜、鞋”,从这一形象看比较符合小说《金瓶梅》的描写。
4,老年平民妇女套装。老年平民妇女服装同于老年品妇,惟不用“补服”。
5,贫妇或落魄女子套装。她们穿“补纳”服,年轻者戴“手帕”,老年者戴“塌头手帕”。
6,梅香套装。梅香就是使女,她们多穿戴“髽髻箍儿、比甲袄儿、裙儿、布袜、鞋”等。
从服饰名目来看,舞台上的女性角色基本上是按照明代生活中的样子来装扮的。如明代妇女喜欢包头,包头所用幅巾叫“额帕”,因妇女年龄不同而形状有所不同,故杂剧中老年妇女所戴的“塌头手帕”和年轻妇女所戴的“手帕”,就都是由“额帕”的演化而来。另外,比甲是明代妇女的便服,各阶层妇女都可穿用,在北 杂剧仅用于不正派女人,较生活服饰稍有变化。
1,质料
在传统冠服文化中,服饰的质料往往被赋予了种种文化意味,戏剧服饰也不例外。北杂剧服饰的质料,《脉本》的“穿关”记载甚为简略,仅有金、铁、角、毡、皮、绢、纱、布等数种,涉及的服饰名目有幞头、冠、帽、盔、巾、靠、袄、裤、直身、袜等。从质料、服饰和人角色的关系看,这些质料都具有指示角色类型的符号意义。例如“皮”质料,就包含了“滑稽”和“番胡”两种含义,凡戴皮质帽者,无论是戴“皮奓檐帽”的统帅,还是戴“皮盔”的普通将领,乃至于戴“皮碗子盔”的卒子,均由净脚扮演,武艺平平、贪生怕死而又滑稽可笑;凡穿“皮袄”,系“皮条茄袋”者,则多为番胡。再如,表示“贫贱”人物,或仅戴“毡帽”,或仅裹“纱包头”,或仅穿“布”衣,或综合三者来表示,如卒子、农民、商人、乞丐之流。另外,戴铁质幞头者,多为性格刚烈暴躁之人,如呼延赞、杨七郎、黄巢、郭牙直等;穿“蓝绢裤”者则多为善武好动之流,如精魔大圣、竞技手刘千及屠户任风子等。
2,款式
服饰款式可以指示人物类型,古代冠服制度是这样规定的,杂剧舞台上也不例外。剧中角色的职业、性别、年龄、性格、民族、穷通、仙凡、病恙种种情形,无不可从角色服饰的款式中得到表示。《脉本》“穿关”的247种服装名目,实际上是服饰的247中组件款式,这些组件的不断组合,成为表示不同人物的符号。它在脉本中组成了367套服饰,实际上就代表了367种角色。所以,服饰的款式,具有区别角色类型的符号意义,如在武将服饰中,同样穿“蟒衣曳撒、袍、项帕、直缠、褡膊、带”,帽子的款式不同,则表示的武将也就不同,戴“奓檐帽”者是军中统帅,戴“凤翅盔”者为普通将领,而戴“万字巾”者,则是绿林好汉。再如文臣装扮中,同样穿“补子圆领、带”,戴“兔儿脚幞头”者,往往是丞相类高官,而戴“一字巾”者,则是普通府尹级别的官员。
3,颜色
《脉本》“穿关”中的大多数服饰没有注明颜色,但从注明颜色的服饰看,颜色在杂剧服饰中具有独立的符号意义。“穿关”中的颜色共有红(赤、肉红、红闪色)、绿、青、黄(金)、蓝、黑(皂)、茶褐、白(玉色)等8种,对应的服饰有裙、盔、袍、襕、绢肚、曳撒、袄、抹额、直身巾、帽、蟒衣、靠和贴里等,这些颜色的符号意义有:(1)指示身分等级。黄色尊贵,如刘备、唐元帅、黄巢、萧王等王侯,穿黄袍。青色卑贱,农民、厨子、屠户、艄公、兵卒、囚犯、商人等穿青色服饰。高级神灵穿红襕,如天、地、春、寿福神及增福神;低级神灵着绿襕,如厕神、判官、龟、鳖使者。(2)指示方位,取中国古代五行、五色、五向的观念,东西南北中五方鬼,分戴青色鬼头、白色鬼头、赤色鬼头、黑色鬼头、黄色鬼头。同样,四海龙王的头发颜色,亦以方位取色。(3)指示人物特征,灶君与火有关,故着“火裙”;雪神与雪有关,雪乃白色,故着“玉色直身”。(4)指示人物性格。如黑色表示人物刚直,性格暴躁,故项羽、张飞、李逵和武松等武将都穿黑色衣服。
4,饰物
服装的图案及饰物,是服饰的附属,多数起装饰作用,但有时也有独立的意味。北杂剧服装的图案和饰物,除了部分仍保留其固有的文化意义外,多数则是用来区别角色类型的。(1)区别仙凡。如玉女、董双成、许飞琼、凌波仙女等神女,穿“花箍、补子袄儿、裙儿、香串、布袜、鞋”,与凡人郑琼梅、刘月娥、桃花女穿戴基本相同,只是多了“香串”而已。另外,四魔女比凡人女子多戴了“虎儿斑手帕”,神仙道士则比人间道士多挂了“不老叶”。这些“香串”、“虎儿斑手帕”、“不老叶”等都是服装的饰物,都用来区别同类角色的仙凡不同。(2)区别康恙。《刘千病打独角牛》中,刘千平时穿戴“攒顶、蓝直身”,生病时则穿戴“攒顶、蓝直身、手帕”,比平时多了“手帕”饰物,故手帕是他生病的标志符号。(3)区别地位、职业。“穿关”对服装图案记载不多,大体只有蟒、鹤、印花、补纳图、补子图数种,这些图案都有表示角色身分和地位的作用。如穿蟒纹服饰者,多为王侯、统帅;穿鹤纹服饰者,多为神仙或道士;穿补子服者,多为仙凡官僚及其夫人;穿补纳服者,多为穷贱之人等。另外,图案、饰物还有区别角色年龄、性别和民族等的符号意义。

楼主 叽啾文艺小鸟  发布于 2016-12-19 10:01:00 +0800 CST  


楼主 叽啾文艺小鸟  发布于 2016-12-19 11:19:00 +0800 CST  

楼主:叽啾文艺小鸟

字数:2551

发表时间:2016-12-19 18:01: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7-05-07 22:17:29 +0800 CST

评论数:4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