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古代的见面礼仪】有异见轻喷

明英宗镇楼!!


楼主 S佐助L  发布于 2016-07-05 13:43:00 +0800 CST  
清朝以前,东亚礼仪是以拜礼和揖礼为主的,作揖是华夏流传基本最早的一种礼仪,有礼、揖、兴的说法,作用于日常及较轻的场合,因为方便在军中亦流行这种礼仪;拜礼是起源于华夏传统坐姿的一种礼仪,胡床传入以前,华夏以跪为坐,因此拜礼也是在跪坐的前提下起源的,多用于较大型的祭祀,朝拜场所,属于华夏礼仪的上上礼

楼主 S佐助L  发布于 2016-07-05 13:49:00 +0800 CST  
如图,要特别说明的是古人出于谦逊的考虑作揖一般是不允许大拇指翘起的,下图这种大家要注意


楼主 S佐助L  发布于 2016-07-05 13:51:00 +0800 CST  
作揖根据不同场合有不同用法,右手在内左手包于外上称为“吉拜”,常用于过年等喜庆场合,反之则是“凶拜”,一般用于吊丧。女性的手势和男性是相反的,左手握拳右手包于其上是“吉拜”

楼主 S佐助L  发布于 2016-07-05 13:54:00 +0800 CST  
这样的右手在上……要么是个妹子,要么就是办丧事。下图这种揖在朝廷可是要拖出去的……

楼主 S佐助L  发布于 2016-07-05 13:57:00 +0800 CST  
作揖最早可以追溯到中国最早的一部礼仪著作《周礼》
据《周礼·秋官司仪》记载,根据双方的地位和关系,作揖有土揖、时揖、天揖、特揖、旅揖、旁三揖之分。土揖是拱手前伸而稍向下;时揖是拱手向前平伸;天揖是拱手前伸而稍上举;特揖是一个一个地作揖;旅揖是按等级分别作揖;旁三揖是对众人一次作揖三下。此外,还有长揖,即拱手高举,自上而下向人行礼。这些作揖的方法仍然不免要区分许多等级,尽可以不去管它,现代人只要吸取最简便的作揖方法就行了。

楼主 S佐助L  发布于 2016-07-05 13:58:00 +0800 CST  
需要注意的是,作揖有两种,相熟之人或者平辈之间的作揖一般是把手举到眉宇高度;如果是长辈或者皇上的话便要举过眉宇,九十度鞠躬,以示尊敬


楼主 S佐助L  发布于 2016-07-05 14:05:00 +0800 CST  
清朝以前的跪拜礼和清朝时略微不同,清朝前的拜礼是要左右手交叉,左手为上悬于额头上拜下;到了清朝呢,因为满服马蹄袖的普及,行拜礼要先捋下袖子上的马蹄状护袖,两手伏地嗑下(影视剧里很常见的那种大众认为很“潇洒”的跪法
【华夏跪拜礼(别在意发型……)】


【清朝跪拜礼】



楼主 S佐助L  发布于 2016-07-05 14:16:00 +0800 CST  
家里来人了,等下再更

楼主 S佐助L  发布于 2016-07-05 14:18:00 +0800 CST  
顺便说一下,在明朝以前,行大拜礼仪那是对先师,君父,天地间才行的大礼,先师一拜,君再拜,三拜天地,对汉人做庄家的王朝来讲,一拜已经是天大的礼仪了,这种思想发展到明朝更是出现了臣子见君王不拜的地步,而到了清朝拜礼便成了烂大街的礼仪,文明的礼仪渐渐地撤出朝廷,跪拜礼渐渐成为了君臣相见,上下级相见,奴主相见的礼仪

楼主 S佐助L  发布于 2016-07-05 14:29:00 +0800 CST  
像我本人的头像,这种抱拳礼在习武之人和军中较流行,简单方便,依然是左为上,右手的掌换成拳代表‘武力’,以掌包拳,代表了先礼后兵,同样不露拇指代表不出风头,同时扣住大拇指寓意广交五湖(五根手指)四海(露四根)伙伴,因为清朝武官以绿营军为主力,所以汉人武官之间仍有这种礼仪;同样的,习武之人在清朝并没有受朝廷变迁太大的影响,反而在清末民初发生了武家的百家争鸣(八卦掌太极咏春虎蛇拳以及武馆的兴起),抱拳礼更是在近代成了中国功夫的代言人【抱拳礼也分两种,通俗讲就是五湖四海式(习武之人常用,清朝流行)和山外有山式(将帅武官常用,明前就行)】





楼主 S佐助L  发布于 2016-07-05 15:27:00 +0800 CST  
新闻联播的作揖,大家发现什么了么


楼主 S佐助L  发布于 2016-07-05 15:45:00 +0800 CST  
古代中国揖礼与拱手有吉凶之分,吉事为阳,凶丧之事为阴;男为阳,尚左手,女为阴,尚右手;行吉礼时,男子左手在外,女子右手在外;行凶丧之礼时,男子右手在外,女子则左手在外。
一句话,男子作揖左为上,女子右为上,丧事统统反着来

楼主 S佐助L  发布于 2016-07-05 15:49:00 +0800 CST  
在作揖前,身穿汉服应有的姿势为架起双臂,两手相叠悬在腹前(千万别摸到肚子),在这里要说明,男子的双手应该是成拱状叠着,女子则是交叉(记得前面说的男子左为上女子右为上),这个姿势做好了,才可以作揖。手抬到眉宇高度为礼(女子此时交叉变拱状),向前推去弯腰为揖,收回为兴(女子拱状变回交叉),在收回时应该怎么出去的怎么回来,这么下来才是一套完整的揖礼



楼主 S佐助L  发布于 2016-07-05 16:01:00 +0800 CST  
女子在隋唐后,万福礼渐渐取代了揖礼的地位,男子因为清朝的服饰普遍窄袖,架着胳膊悬在腹部的姿势便没有了宽袖汉服时的仙气,反而甚是可笑,所以截至清朝,传统的揖礼逐渐淡出了中原,汉人之间也逐渐成了简单的拱手和抱拳

楼主 S佐助L  发布于 2016-07-05 16:07:00 +0800 CST  
万福礼(注意手势,前面说到的女子交叉手)


楼主 S佐助L  发布于 2016-07-05 16:08:00 +0800 CST  
宝宝专门找来了明前和清朝的拱手对比,这是明朝以前的作揖拱手礼




楼主 S佐助L  发布于 2016-07-05 16:17:00 +0800 CST  
这是清朝的拱手作揖(抬手很随意,弯腰也很随意,一切都很随意,宝宝不接受



楼主 S佐助L  发布于 2016-07-05 16:20:00 +0800 CST  
感觉好像玩单机。。。

楼主 S佐助L  发布于 2016-07-05 16:22:00 +0800 CST  
揖礼在世界礼仪的发展史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大家注意到当你要与别人握手时,如果别人没看见或者是故意不理你,你这手进也不是退也不是,即使因为对方没看见耽误了几秒再握上也会很尴尬,而作揖则完全不用担心尴尬的问题,因为作揖完全是自主性的礼仪,简单讲就是没有互动,从医学讲作揖也比握手更讲卫生

楼主 S佐助L  发布于 2016-07-05 16:38:00 +0800 CST  

楼主:S佐助L

字数:2508

发表时间:2016-07-05 21:43: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6-09-23 14:01:45 +0800 CST

评论数:144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