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村:河田村 ---河南莆田组合得名

河田 河南莆田组合得名

日期:[2008年8月21日] 版次:[DA09] 版名:[东莞读本 乡土] 稿源:[南方都市报] 网友评论:加载中...条


河田方氏宗祠是东莞为数不多的五栋祠堂,显示着方氏的辉煌。本报记者黎明摄
每个地方的命名都有一番依据,甚至藏着一段故事。你若知道东莞不为人知的地名故事,请拨打本报热线0769-22883366向我们报料,报料有奖。  今天我们来讲讲厚街镇河田村、涌口村和长安镇得名的故事。河田村得名自河田望族方氏的祖籍河南以及曾迁居的福建莆田,命名方式反映出方氏族人的饮水思源。而涌口村名字的原意是“东江一条涌的入口”,这种具地理特色的命命名比较常见,但如今涌口已厂房林立,找不到当年繁华水道的踪影,一个普通的名字竟折射出沧海桑田的意味。至于长安镇镇,则与唐代首都同名,表明长安李氏是皇族后裔,至今以祖先的辉煌为荣。  厚街河田村方氏800年来,传衍31世,后裔14000余人,历代名贤辈出,是东莞望族之一。近日,记者到河田探访了几位村中德高望重的老人得知,河田得名自方氏的祖籍河南以及曾迁居的福建莆田。方氏始祖以此告诫子孙不忘祖籍,饮水思源。  南宋时定居东莞  河田村方灼培老人说,关于河田方氏的起源,明朝陈琏的《琴轩集———河田方氏族谱序》有记载,河田方氏原居河南,入宋以后迁福建莆田。族人方大琮于南宋绍定二年(1229年)为广南东路经略安抚使,驻广州。其次子荣正居东莞河田,以后遂成大族。方灼培说,河田其实是取方氏祖籍河南、莆田两地其中一字组合而成。因为河南在春秋时期也称为河阳,莆田也称为莆阳,所以明清时期也有人称河田为河阳。前段时间发现的重修河阳古庙石匾就是佐证。  新婚村妇到古庙上香  几位老人热情地带记者去看两块同治年间重修河阳古庙的石碑。老人方笃思介绍,河阳古庙现在已经不复存在,估计建于100多年以前,十分雄伟,雕花和屋檐花版精致,一直以来香火鼎盛。他小时候在庙里玩耍时,经常看见不少善男信女来上香。初一十五,刚结婚的村妇穿着最漂亮的衣服来上香的场景,更让他难忘。  记者看见,记载河阳古庙的大石碑有两块,分别是横匾“河阳古庙”匾以及重修碑记。碑文记载,同治七年岁次戊辰仲秋八月吉旦重修河阳古庙时,有一些比较大的堂(房)以及几百人参与了捐助。较大的堂有方六桂堂题银200两,方宝俭堂题银50元。人员方面,官民齐心,如监生方广平、同州方承梧、把总方景以及部分生员等。方笃思说,世泽是世代受恩泽的意思,“河阳世泽”是指河田人世代受到上天的恩泽。  镏金牌匾曾作8年床板  河田邦荣公24世裔孙方咸成说,河田方氏宗祠保存着不少珍贵文物,包括明代建文帝老师方孝孺题写的“过桥分秋色,移石动云根”木刻,以及相传是慈禧太后御笔题写的“福”字匾。  此块“福”字匾还有段“古”。牌匾右边的日期“光绪十一年十一月二十八日”清晰可见,左边则竖行刻着“赐广东水师提督臣方耀”。牌匾正中,据说是慈禧手书懿赐的“福”字已经不见踪影,只隐约看到福字的痕迹。方用均老人说:“1966年‘破四旧’,红卫兵把匾中央硕大的‘福’字铲掉了,匾也被随手扔在祠内。几年以后方氏宗祠被改为学校,一位老师在清理时看见牌匾和床板差不多大,材质又不错,于是把它做成了床板,一睡就是8年。”  东莞市博物馆研究人员张光华表示,慈禧生前曾亲笔书写“福”、“寿”等字赐予满清权臣,但存世极少。这块匾是否就是当年慈禧太后所赐,一时难下结论,需要从镇志、方氏祠堂的族谱以及科学检测以后才能得出结论。  采写:通讯员 单辉强本报记者 黎明


楼主 方兴方  发布于 2014-05-01 10:42:00 +0800 CST  

楼主:方兴方

字数:1468

发表时间:2014-05-01 18:42: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1-03-30 21:56:08 +0800 CST

评论数:0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