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现象学到艺术理论的语言构造》

《一场“后现代”的文论课程——从现象学到艺术理论的语言结构》
第一部分:当代文艺语言的本质——现象学的意向性!
第二部分:对文论本体的关注——形式主义下的语言结构!
第三部分:后现代语境的意义——结构主义的语言分析!
第四部分:文艺美学方法论——对写作文本的指导和建构!

楼主 柳艺诚  发布于 2017-01-06 19:45:00 +0800 CST  
第一部分:当代文艺语言的本质——现象学的意向性!

楼主 柳艺诚  发布于 2017-01-06 19:46:00 +0800 CST  
哲学文论提供了“人类文艺语言的思想执行”,它通过检验我们受到威胁的文明基础,为重构人伦体系作真挚的准备。胡塞尔说:“作为一个哲学家,在我们的内在的个人的工作中的这种对我们自己的真正的存有所负的完全个人的责任中,同时也承担着对整个人类的真正的存有的责任。人类真正的存有是追求理想目标,从根本上说,它只有通过哲学,——通过我们,如果严格地说我们还是哲学家的话,才能被实现。”

楼主 柳艺诚  发布于 2017-01-06 19:56:00 +0800 CST  
现象学作为一个哲学流派由德国哲学家埃德蒙德·胡塞尔所创立。现象学的丰富和发展如今已经渗透到所有社会和人文的学科的知识领域。现象学作为哲学理论对于人类“文思”在实践生活中形成了重要指导,并作为“格式塔的文艺语言的形式”而最终被完善。
柳艺诚认为我们的“文思”形态是个别性独有的意向思维——也就是说,是“自我形态的联结通过语言还原了文论思想”,“形态”作为人类知觉上的“能指”,产生的“心理形式”,它形成对文化现象具有普遍联系和结合的“自我意向性”。

楼主 柳艺诚  发布于 2017-01-06 20:07:00 +0800 CST  
哲学应当作为“严格的科学”而存在,这样的定义是要求我们必须忘掉一切成见,用自我的眼观来省视一切。其唯一正确的方法就是“直面文化和社会的本质语言”。从而直观地把握文化和社会的现象,这就是现象学。胡塞尔说:“对事物的实在性认识就必须由一种内在的审视来证明,这种内在的审视他称之为‘直观’。并提出了通过‘存在的悬搁’与‘历史的悬搁’从直观中获得对事物本质的把握,他认为人的认识活动就其实质而言是人的意向性活动。”
很显然,意向性概念是胡塞尔现象学中最关键的概念,正是在意向性这个概念中,蕴含着胡塞尔哲学的一切发展的可能性。不仅其“本质直观”是在“意向性”的基础上得出来的,而且,也只有在“意向性”中,我们才能认识我们自己——“文艺语言”就是在意向性的“先验”中充斥着个人的信念、学派的见解和立场,以及相互之间的争议。

楼主 柳艺诚  发布于 2017-01-06 20:26:00 +0800 CST  
很明显,如果说其他的自然经验科学还是一门未完善的科学,那么哲学连这种不完善性都不具备。面对哲学的此种现状,胡塞尔得出结论说:“我并不是说,哲学是一门未完善的科学,而是就干脆说,哲学还不是一门科学,它作为科学尚未开始。”

楼主 柳艺诚  发布于 2017-01-06 20:29:00 +0800 CST  
为什么要使哲学成为一门严格的科学?从根本上来说,这涉及对哲学本质的认识,在胡塞尔看来,“哲学本质上是一门关于真正开端、关于起源、关于万物之本的科学”。它的目的在于获得纯粹和绝对的知识、绝对的真理,以便在实践生活中为人类提供纯粹理性的规范。从与其他经验科学的关系来看,各门自然科学都有自己专属的领域,是有关特定存在者的学科,它们都朝向实在世界联系的事物。而哲学所研究的是科学性一般,是关于存在者之存在的问题,它是一种超越的研究。因此哲学与科学的关系便是本—末或总—分的关系,哲学从根本上为各门自然科学奠定基础。这具体表现为,划分各门自然科学的研究领域,证明自然科学所必须应用的数学和逻辑所具有的必然的真理性,证明一切自然科学所包含的基本原理。总之,哲学为一切其他的科学提供规范。

楼主 柳艺诚  发布于 2017-01-06 20:33:00 +0800 CST  
然而,在任何一门学科的科学性中不仅仅包含着基础的科学性,而且也包含着给定目标的问题之科学性、方法的科学性,尤其包含着在主导问题的这方面与恰恰是这些基础和方法的另一方面之间的和谐,因此,科学的哲学这个标识还不能说明什么。而事实上它一般也没有得到完全认真的理解。

楼主 柳艺诚  发布于 2017-01-06 20:42:00 +0800 CST  
也就是说,文化和艺术所构建的世界观的观念与科学和现实所体现的观念是有区别的,这个区别就表现在,人类的生活目标在总体上有两种,一种是为了时代,另一种是为了永恒;一种服务于我们本己的完善以及我们同时代人的完善,另一种服务于后人的完善乃至最遥远的后代人的完善。人文精神的观念是一个处在有限之中的、在个别生活中以不断接近的方式而原则上可实现的目标的观念,所以,它对每一个时代来说都是不同的;而自然科学的观念则是一个标志着绝对的、无时间的价值的标题,它对相对的价值观念产生规定性的作用。

楼主 柳艺诚  发布于 2017-01-06 20:49:00 +0800 CST  
由此来看,“人文主义”的世界观虽然自称有权追求严密的“真理”,但是以人类中心为主体的观念以各门具体经验科学作为理论基础的做法以及对有限目标的追求,使它不能代替作为严格的(科学)“实在性”,而且根本瓦解了关于科学精神的意义。世界观的人类中心主义至多是一种智慧的自在。所谓智慧的自在,无非是说它能够“为生活和世界的谜提供相对而言最完善的回答,即以最佳可能的方式来解决并令人满意地澄清那些不确定性,那些只能为经验、智慧、单纯的世界和生活观所不完善地加以克服的生活之理论、价值、实践的不确定性”。很显然,“世界观”企图系统地考察这种智慧的自在并赋予它们以理论的形式。

楼主 柳艺诚  发布于 2017-01-06 21:07:00 +0800 CST  
人类赋予自由的文化和艺术的意志所体现出的世界观在价值中是对人生提供一种生活的指导,使更为人化、更为现象化、更为直观的生活成为可能。所以胡塞尔把它看作是“根据人类生活各个时期的标准而可达到的完善的精明之理想的一个本质构成部分,换言之,就是人性观念的一个相对完善、具体映射的本质构成部分”。

楼主 柳艺诚  发布于 2017-01-06 21:28:00 +0800 CST  
所以,具有能动作用的意向性不是自然的规律,而只是意识的现象。这个意识的现象不是实体的统一,它不具有实在的属性,它不带有实在的部分,不带有实在的变化和因果性。也就是说,它与自然、空间和时间、实体性和因果性无关,它是单子式的,“非线性”的处在不断的流变之中。但它也具有一个统一的形式,即通过一个贯穿的“完形”主线所构成的河流,只有在批判性思维的反思中它才被直观地体验到。

楼主 柳艺诚  发布于 2017-01-06 21:50:00 +0800 CST  

楼主:柳艺诚

字数:2335

发表时间:2017-01-07 03:45: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7-10-27 23:34:25 +0800 CST

评论数:26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