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勉强算个科普吧】考据一下关于手办中的一些服装元素~续

本文权当抛砖引玉,只是单纯凭着兴趣爱好对手办中一些服饰元素进行了一下资料的查找与考据,希望各位专业人士或者爱好者轻喷。
上一回的考据主要针对的是西式礼服中的服装元素,而这一回我们来看看日本近代时期,即明治、大正、昭和时期的女生制服的演变在手办中的表现元素。



楼主 喵森艾莉卡  发布于 2019-10-26 16:43:00 +0800 CST  
1.和服与洋装之争
你是和服党还是洋装党?(洋装党+10086)


众所周知,和服和洋装作为手办中的两个最常出现的的服装元素往往在吸金方面有着极为强大的力量。而在近代的日本历史上,这两种服装常常如同DNA的两条螺旋一般,平行而又纠缠。


让我们把时间拨回到明治维新之后,这时的外务大臣最大的任务首先是为幕府擦屁股——修改幕府末期日本与列强签署的种种不平等条约。而为了修约,时任外务卿的井上馨开始全面推行欧化政策,从建筑、城市规划到衣食住行、服装风格统统实行欧化。各种沙龙派对舞会成为了日本人向外宾展示自己文明成果以及与他们谈判的窗口,那么在这些高端场所,女子穿什么呢?洋装成为了唯一的选择。因此,以鹿鸣馆为代表的高级场所对外是谈判交流的窗口,对内则成了妇女们争相议论的时尚平台。女学生常常梳着西式发型,系上很大的缎带,身穿箭翎花纹的和服以及加长百褶裙,还曾经兴盛穿绑带靴子(即之后流行的马丁靴)。


鹿鸣馆时期的上流女性,穿带有巴斯尔臀垫的洋服让腰下撑大,手拿长柄洋伞和扇子,模仿西洋妇女的衣着谈吐,这个时期和服腰带以八寸带和丸带为主,多用太鼓和文库结带法,出现了绑绳和色彩丰富的细绦带,衬垫也变成有多种颜色,在领口配上花色,刺绣领口也非常流行,和服外褂成为了常装。


(当时流行的巴斯尔样式,即臀垫,通过裙撑将屁股后边垫高以形成前凸后翘的美感。而手办中与巴斯尔样式最为接近的只能是这款还在咕咕咕的兰子婚纱了。)

楼主 喵森艾莉卡  发布于 2019-10-26 16:45:00 +0800 CST  


(和服中著名的腰带打法,左边为だらり帯,多用于舞伎的服饰,右边则为著名的太鼓式系法)

(meiko的太鼓式系法)





(巴麻美和英梨梨的だらり帯系法)



(除了太鼓式之外,当时年轻少女更多的流行的是文库式系法,例如最近公布的亚丝娜和服)

(同样流行的还有从文库式改良的蝴蝶结系法,例如saber的和服装。事实上在手办里应用最多的就是文库式系法及其改良,传统的太鼓式反而见得不多。)

楼主 喵森艾莉卡  发布于 2019-10-26 16:50:00 +0800 CST  
但是也有部分民众对于洋装存在有排斥情绪,认为欧化主义做过了头。在“诺尔曼顿号事件”(一次船难事故)之后,井上馨引咎辞职,民众对于洋装的批判达到了顶峰,一些上层妇女和华族又开始纷纷穿起了纹付白襟和服以及袿袴和服等高档服饰。但是以伊藤博文为代表的高级官员执意要推行洋装,理由很简单:“日本的女人们如果穿着日本服装出现在外人面前,是不会被当作人来对待的,只会被视作是玩具或者人偶。”

(井上馨的夫人武子的洋装)


不管怎么说,上层妇女的洋装风尚迅速铺开到民众之中,首先流行的是各种女子学校,这些学校纷纷以洋装作为自己的校服,成为当时一抹亮丽的风景。



(1887年日本东京高等师范学院女子部的毕业照,可以看出当时洋装的流行)




(袿袴,原本是作为宫廷服饰,在明治中后期开始普及作为日本华族代表礼服,以衣服样式层层叠叠而著名,最多可以里里外外叠加十二层衣服,俗称为十二单,是最高规格的宫廷礼服。袿袴的流行让外国人极为赞赏,甚至催生了一批定做袿袴的手工店。)





(现在很多手办里都借鉴了袿袴的设计,将繁琐的层层叠叠简化,例如上面的和服加藤惠和间桐樱)

楼主 喵森艾莉卡  发布于 2019-10-26 16:54:00 +0800 CST  
那么刨除掉伊藤君的略带政治意味的说辞,从服装上来说,和服和洋装的矛盾点究竟在哪里呢?


首先,从结构上来说,洋装在人体上的受力点主要集中在胸腹腰部,所以许多洋装不必借助吊带也能将衣服撑起来。而既然受力点集中在了腰腹部,那么与洋装配套的紧身胸衣自然是必不可少。关于胸衣和洋装的关系以及变迁,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参看我之前的第一篇手办服装考据。因此,基于西方人体型设计的紧身胸衣和洋装自然不适合亚洲体型的日本人,从健康角度考虑甚至对女人身体有害,当时的宫廷医生伯尔兹持这样的观点以反对日本女性普及洋装。其实不仅是亚洲体型受不了这种紧身胸衣,欧美人也受不了,不少女性将束胸束腰这种行为视为比中国的缠足还丑陋的陋习。



(格温多琳的礼服装,可以看出红色箭头所标注的是洋装所必备的紧身胸衣,将受力点集中在了腰腹部,所以白色箭头所标注的雪白的肩部能直接露出来而不用受力)




(大A的和服saber,所以这款saber表面上看说是和服,但是可以很明显的看出是通过紧身胸衣以束腰提胸,并且将肩部完全露出来,所以这款服装其实是以西式礼服装为基本设计,再佐以纹饰、文库结等等和风元素)

楼主 喵森艾莉卡  发布于 2019-10-26 16:56:00 +0800 CST  
而反观和服,和服的受力点并不在腰腹部,而在肩部,由肩部承担重量,让衣服自然垂下,使得整套服饰上下一体,看上去浑然天成、雍容华贵。但是也使得传统和服很难像西方礼服那样体现出女性躯体的曲线美,“如同裹着浴巾一般丑陋”。而受力点在肩部也不见的全是好事——这会造成部分女性呼吸困难和头疼。而另一方面,由于和服裙裾前部没有遮挡物,这使得和服运动起来极其容易走光,迈上台阶的时候、跑步的时候、或者刮来一阵上升气流的时候,常常会不经意间露出小腿或者大腿。而为了避免走光,日本女性在着和服走动时不得不用步履维艰的小碎步,甚至是内八字走路方式,这种今天看来略显萌态的姿势在当时遭受欧化冲击的日本人看来十分别扭。最后,在当时的高级场所,交际舞步是必不可少的,而和服的穿着非常不适合交际舞步,容易缠绕双脚,这更加促进了妇女对于洋装的向往。


(与洋装不同,和服的受力点往往放在肩部,普通和服还好,真要像袿袴十二单那样叠得跟小山一样,对于肩部的压力也是不可忽视的)




(因为普通的和服既没有像袿袴一样的长袴,也没有像西式礼服一样完整围绕一圈的裙裾,所以动作一大,和服很容易走光。例如上图的和服穹妹)




(和服的另一个让绅士很不爽的地方就是和服很难显身材,尤其是腰腹部的厚腰带堆叠起来之后直接遮盖住了乳房的曲线。不过亚丝娜本身好像也不是巨乳。。。)

楼主 喵森艾莉卡  发布于 2019-10-26 16:58:00 +0800 CST  
明治初年的和服洋装之争十分激烈,许多女生以穿上洋装视为一种时尚和礼仪,而当时的文部大臣森有礼更是觉得应该将洋装推广到教师团队之中。例如东京高等师范学校女子部规定:本校女生一律着洋装。禁止佩戴丝绸、蕾丝、金银或者宝石类饰物。而随着森有礼被宗教分子刺杀,文部省的教育方针也发生了改变,服装的推广也由西式变回了和式,各个学校不再要求女生们必须穿洋装。
但是洋装的冲击并没有戛然而止,反而如同刹车的惯性一般,给之后的制服注入了许多西式元素。例如伴随着洋装的皮鞋的广泛流行,虽然洋装不再强调,但是皮鞋的穿着成为了每个学校不约而同的规定。相比起传统的木屐和草鞋,皮鞋的耐用程度更高,也更方便学生运动,因此,和服搭配皮鞋成为了一种和洋混搭的流行。一直到今天,皮鞋依旧是JK服装的手办中必不可少的元素。




(1893年的东京高等师范学院女子部,当时没有学生专门的制服,学生多是穿洋服或者和服)




(英梨梨的和服配短靴,这款刚发售的时候,有人觉得皮鞋和和服不搭配。然而在明治末年,和服最好最时髦的搭配就是皮鞋。)

楼主 喵森艾莉卡  发布于 2019-10-26 17:00:00 +0800 CST  
先更新到这里

楼主 喵森艾莉卡  发布于 2019-10-26 17:04:00 +0800 CST  

楼主:喵森艾莉卡

字数:2845

发表时间:2019-10-27 00:43: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9-12-31 10:51:46 +0800 CST

评论数:49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