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史——第十三章 合纵连横



楼主 墨雨唯珣  发布于 2016-07-09 14:06:00 +0800 CST  
在秦、齐两强的夹击之下,魏国再也牛不起来了。
公元前338年,秦国变法的灵魂人物商鞅被处死,对此,魏罃幸灾乐祸。可是他却没有意识到,自己翻盘的机会又错过了。本来魏罃可以亡羊补牢,在商鞅逃窜到魏国时将他留下,并借助他非凡的本领重振魏国雄风。但魏罃却是要面子之人,在二十三年前,他不听公叔痤的劝告,既不任用商鞅也不杀了他,致使商鞅投奔敌国并最终让秦国更加强大。那么二十三年后,倘若他留下商鞅,岂不证明自己以前毫无先见之明吗?还有,商鞅曾攻破魏国旧都、计擒公子卬、迫使魏国割河西地求和,这些对魏罃来说,旧恨添新仇,所以他不但拒绝接收商鞅,反倒把他送回秦国,就是要看着他死无葬身之地。
魏罃开心了,因为商鞅被五马分尸了。
中国的政治,多是人存政举,人亡政息,但秦国绝对是个例外。商鞅死了,他的那一套法令仍然在有效地运转着。不得不说,这就是嬴驷的智慧。魏罃开心得太早了,秦国并没有因为商鞅之死而走向衰败。就在商鞅被处死的这一年,秦国率领戎人攻打魏国,包围合阳。
想想魏罃也真是不容易。从他上台之初起,先是魏国内战,然后跟赵国打,跟韩国打,跟秦国打,跟齐国打,有时也要跟楚国打。他就象一位车轮战棋手一样,跟周围的所有对手都交上手了,而且不是一个对手打一回合,而是打了好几个回合,恁你身强力壮如牛,最后也要累趴下。打到最后时,终于发现自己越来越弱,而对手(齐国与秦国)却越来越强了,想当世界之王的魏罃魏罃最终发现,自己已是筋疲力尽了。
要怎么办呢?
一个大哲学家出来帮他指点迷津。
当魏国如日中天,与四方鏖战不息的时候,他默默无闻;当魏国霸权失落,威风扫地的时候,他才抛头露面,收拾残局。
这个人就是惠施。他在政治界的名声同样响亮。

楼主 墨雨唯珣  发布于 2016-07-09 14:08:00 +0800 CST  
当魏国如日中天,与四方鏖战不息的时候,他默默无闻;当魏国霸权失落,威风扫地的时候,他才抛头露面,收拾残局。
这个人就是惠施。他在政治界的名声同样响亮。
惠施是宋国人,在宋国度过了他的青少年时代。他有个好朋友叫庄周,庄周是道家学说的创始人,他的学术成就一大半是在与惠施的辩论中获得的。年轻的时候,两个快乐的青年像所有未出茅庐的学生一样经常在一起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不同的是,庄周安于此道,专于清谈。而惠施跃跃欲试,总想在社会实践中搞出点名堂。这种追求上的差异导致的结果是惠施在辩论上总吃庄周的亏。庄周有许多种手段将惠施驳倒,既可以当头一棒,也可以釜底抽薪,还可以偷梁换柱。不过惠施有自己的人生哲学,他认为在学术的小舞台上我可能不如你庄周,如果换到天下的大舞台上,你就不是我的对手。但令惠施失望的是,庄周并不想在天下的大舞台上与惠施对决,只想在学术的小舞台上一辈子压着惠施,并且立下志向终身不仕,所以惠施只好一个人跑他的路。
从邻国魏国那里传来一个消息,魏国的相位出现空缺。这个消息令惠施欣喜若狂,他认为机会来到,便收拾行李,离开学术的象牙塔到魏国谋求发展。
惠施由于心情激动,走起路来也格外加紧,在通往大梁的路上遇到一条河,正好迎面过来一位摆渡的船家。惠施不由分说迈步往小船上踏去,由于平时学习负担重,身体没有得到很好的锻炼,这个跨步急停的动作完成得并不利索,最后的结果是落入水中。书呆子惠施虽然经常和庄周讨论什么上善若水,但真正落入水中才发现,水也不是一种善良的物质,也就是说水严重地破坏了他的呼吸节奏并毫不留情地冲进了他本来用于呼吸的肺泡。书呆子的窘迫形象总能为劳动人民带来欢乐,船家很乐意在一旁欣赏惠施的狼狈相,不过最后还是用竹竿把他从水中捞起。
惠施和那些纸糊的、装相的知识分子之间的差别是学问不但占据了他的头脑,而且浸入了他的灵魂,能够配得上冷酷到底这个形容词。惠施爬上小船后,船夫仍然不忘奚落他几句:“你干什么这么慌慌张张?”惠施道:“魏国缺少政府首脑,我急着去填补这个空缺。”船夫一阵好笑,道:“你在船上都玩不明白,没有我你早就被淹死了,怎么能够搞明白国家大事。”惠施昂起滴水的头颅,带着百分之一百的严肃道:“在船上,你比我强。至于说安邦治国,你在我眼里只不过是一只懵懵懂懂的哈巴狗。”至于说完这些之后,船夫是不是又将惠施推进水里让他体会一把人不如狗的感觉已经不重要。反正最后惠施安全地到达了他梦寐以求的魏国并顺利谋得相位。从一介平民到相国相差悬殊,如果时机方便,准备充分,也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碰巧这两个条件惠施都具备:处于乱世,到处都是机会;经历过严格的思维训练,惠施满脑袋装满了方法和方法论,满嘴尽是雄辩,诡辩,这就是他扬名立万的利器。事实证明,惠施给自己的人生定位是正确的,政坛才是他的T型台。
由一个小故事可见惠施雄辩的一斑。魏国强大的时候在泗水之上有个随从国叫邹国,邹国有个大臣叫田驷,田驷由于招摇撞骗得罪了邹君,邹君要杀田驷。田驷非常害怕,流窜到魏国向惠施求救。同道中人,哪有不救之理?惠施来到邹国,对邹君道:“假如有人闭着一只眼睛来见阁下,会怎么样?”
邹君道:“那是对我不恭敬,我一定要杀。”
惠施将概念轻轻地一换,道:“那瞎子两只眼睛都闭着,阁下为什么不杀他。”
邹君道:“人家那是生理缺陷,不能强求,我国的传统是尊重残疾人。”
惠施道:“田驷就是这样的残疾人,不是生理的,而是心理的残疾。他向东骗了齐国,向南骗了楚国,在国内又骗了阁下,哪有这样不开眼的人,这充分证明他是个瞎子。按照贵国的传统是不是应该得到赦免?”
邹君一想也对,最后竟然放过了田驷。
惠施因主张世界和平,在魏国四处征战的时期并不得用,虽然也混到了较高的位置但并无建树。当魏国失势,四面挨打,需要和平的时候,惠施从幕后走向了前台。对此不应该强求,惠施虽然不善于纵横捭阖的大国外交,但却精通委曲求全的弱国外交。

楼主 墨雨唯珣  发布于 2016-07-09 14:13:00 +0800 CST  
马陵之战魏罃栽了个大跟头,老头子一怒之下要倾魏国之兵找齐国玩命,找惠施问计。惠施回道:“不行啊,大王。我听说当大哥的人都必须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得讲求策略技巧,连阿Q都教育我们说要先估量了对手再决定该不该下手。但您要干的事情就比较离谱。大王先惹毛了赵国,又得罪了齐国,现在国家守备空虚,还想和齐国血拼,明显是要被人家集体修理。为今之计,大王不如向自己学习。”
魏罃道:“向我自己学习什么?我一向如此。”
惠施道:“有句老话告诉我们说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敢问大王您从哪里跌倒的?”
魏罃不好意思地说:“唉,都是那顶王冠惹的,自从脑袋上扣上王冠我就感觉我的身子有点轻飘飘,看谁都想揍,结果没有控制好,得罪人太多了,弄得被大伙揍得很惨。齐国是我的仇敌,我内心的怒火恐怕一辈子也不能忘掉。我经常想兴师动众,讨伐齐国,夫子您以为怎么样?”在齐、秦两国之间,魏罃似乎更恨齐国,这不仅是因为魏国在马陵之战中遭到惨败,更因为魏国发展重心是在中原,而齐国正是魏国中原霸业最强有力的阻击者。
惠施道:“其实不怪大王,王冠那东西扣谁脑袋上谁都轻飘飘。大王不是想向齐国报仇吗?不如明天也送齐国一顶王冠,然后私下和楚国搞统一战线,楚王是个名利狂,必然要找齐国算账,齐楚两国打起来,大王就没事偷着乐吧。”

楼主 墨雨唯珣  发布于 2016-07-09 14:15:00 +0800 CST  
魏罃一听好主意,派人送消息给田因齐,“大哥我好崇拜你,是不是该称王啦,我将是你永远的小弟。”收到来自魏国的消息和重礼的是田因齐的弟弟相国田婴,他一听要当王弟,当即答应了魏国的提议,但是大臣战丑不同意,道:“假如齐国没有战胜魏国领着魏国出去混,一定能够打败楚国。现在的情况是齐国已经打败了魏国,这样的功绩连秦楚都甘拜下风,大家都认为齐国应该歇歇手。而现在战胜了魏国,魏国不会真心实意地跟齐国混,如果现在称王,必定会深深地刺伤楚王好名的敏感神经。他认为王越少越好,最好就他一家。因此必将为难齐国。”
田婴吃了魏国好处,使劲帮着魏国劝田因齐称王。然而惠施的把戏引起了齐国一位明日之星的诘难,此人就是匡章,虽然司马迁没有给他立传,但他绝对可以算得上是那个时代的风流人物,此刻他所进行的只不过是与惠施一次并不友好的学术讨论。
匡章问惠施,道:“阁下的学术不是主张去除尊贵,现在又让我们齐国的国君称王,是什么意思?”
惠施没有正面回答,一如既往地从设譬引喻开始,“假如有只恶狼跟上了一名屠夫,看样子是要吃他,而屠夫的担里有些剩肉,该怎么办?”
匡章道:“这有何难,两只狼的问题你得去问后世蒲松龄,但一只狼的问题好办,把肉扔给狼,屠夫就能脱险。”
惠施道:“对啊,对啊。人命关天,猪肉不值多少钱。以猪肉换人肉有什么不可?”
匡章道:“那齐王为什么在不停地用兵啊?”
惠施道:“很明显,人家想称王嘛!尊齐为王可以保住魏国老百姓的生命,好比以猪肉换人肉。要以人为本嘛!”
公元前336年魏罃联合差点被自己灭了国的韩康(韩宣惠王)短衣襟、小打扮主动登门求田因齐称王。田因齐本不想这么早称王,但架不住魏罃的苦苦哀求和连连马屁,也有点心痒痒。
公元前334年,魏罃又领着一帮小弟求田因齐称王,这回竟然穿着囚犯的衣服,而且马屁拍得更响。这是有原因的,魏罃当大哥接近30年,什么花样的马屁没有听过,惠施的策略稳定了他的心态。如果心态不是问题,魏罃拍起马屁来得心应手。田因齐实在忍不住了,大喝一声:“称王就称王!”同年,魏罃正式任命惠施为魏国宰相,在惠施的努力下,齐、魏两国的国君在徐州互相称王了(会徐州相王),,就这样战国时代又多了一个王。这次事件,历史学家称之为“徐州相王”。
。相王之后,齐魏两国关系正常化,魏国还送来了公子鸣做人质,后来,齐国的田需到魏国为相。

楼主 墨雨唯珣  发布于 2016-07-09 14:19:00 +0800 CST  
“相王”,就是相互承认对方是“王”。
以前天底下只有一个王,那就是“周王”,故而又称为“周天子”。可是到了春秋时,这个“王”就只有虚名而无实权了,但还长期存在,因为霸主们都看中“王”的“壳”资源,可以挟天子而令诸侯。当时楚国崛起于南方,但楚国君主的名号却只是“子爵”,属于诸侯中爵位很低的一级,楚君熊通不满意,向周天子提出要求,要提高尊号,但遭到了拒绝。勃然大怒的熊通索性自立为王,故而楚国是很早就称王了。在春秋末期,东南霸主吴国与越国也都称王,但吴国后来被越国所灭,越国在战国时衰落了。
在战国七雄中,第二个称王的国家是魏国。魏罃在公元前344年受商鞅的怂恿,自称“夏王”,这在当时是不得了的事情。尽管楚国称王已经很久了,但由于楚国一直被认为是不懂礼法的蛮夷国家,与吴、越一样都同属于猴子学人戴帽子的类型,自然被中原有识之士嗤之以鼻。譬如说孔夫子,他的《春秋》从来不写“楚王”,而是写“楚子”,这就是老夫子的微言大义,你猴子戴上帽子,还是猴子嘛,变不成人的。
但魏罃称王这件事就不一样了。魏国作为晋国分离出来的一部分,是中原诸侯的中坚力量,要知道春秋时代象齐桓公、晋文公这么牛的人物,都没敢站出来称王,小心谨慎地维持“王者至尊,霸者至强”的局面。可是到了魏罃时,周王连“尊”也谈不上了,甚至周王室那块小小的地盘也被韩、赵两国分裂为“东周”与“西周”两部分。
不过魏罃称王却不是时侯,不是在魏国最强盛的时期,而是由盛转衰的时期,这样称王的底气就显得不足。尽管有鲁、卫、邹、宋等小国的支持,却得不到大国的支持,这种尴尬局面致使魏罃不久后又放弃了称王。
如今齐国挟马陵之战的余威,势力如日中天,称王倒正是时侯。一般文章中,为了叙述方面,早早把魏罃称为“魏罃”,把田因齐称为“齐威王”,这主要是考虑到阅读习惯。两人正式称王的时间,实际上都是在公元前334年的“徐州相王”(魏罃在此之前曾短暂地称过“夏王”),此时魏罃在位三十六年,而田因齐在位二十三年了。
关于徐州相王,这里我罗列钱穆先生的一段说法:“盖齐魏相王一事,当是魏故屈下尊齐为王,而齐亦未敢独承,乃亦尊魏为王,实开当时未有之新局。”这个看法应该是合乎实际的。本来惠施的计谋中,是尊齐为王,魏国并没想称王。可是田因齐考虑到这件事影响太大,已经延续上千年的“天无二日,民无二王”的政治体系将完全崩溃,所以索性把魏罃也拖下水,一起称王得了。可以想象,爱好虚名的魏罃正求之不得呢。
就这样,齐、魏两国一同打出王号。
虽然齐、魏一起称王了,但还是有所不同。田因齐是大王,魏罃屈尊其下,只能算是小王。“徐州相王”标志着战国一个新时代的开始,春秋时代“尊王攘夷”的面纱也被扯去,从此周天子被彻底冷落了。此后十年,重要的诸侯国几乎全部称王,称王也意味着从周王国中独立出来,而且不受任何牵绊了,连名义上的限制也不存在了。以前魏、赵、韩从晋国分裂时,还得在周天子的册封;田氏代齐也要周天子的认可;秦孝公封赏商鞅时,还不敢以“侯”相称;诸如此类的限制,在各国陆续称王后,完全被打破了。
果然不出惠施所料,田因齐一旦称王,敌意就聚集在齐国身上,齐国称王引起天下的震惊,以钱穆先生的说法是“战国惊人一大事”。怎么体现出惊人呢?诸侯国有什么反应呢?对齐国称王一事反应最强烈的,是两个已经称王的国家,一个是楚国,另一个是越国。

楼主 墨雨唯珣  发布于 2016-07-09 14:22:00 +0800 CST  
为什么会是这两国呢?
我们前面说过,楚国、越国很早就称王了,但是他们这个王号,却长期得不到中原诸国的承认,因为在中原人士看来,此二国不过是跳梁小丑,蛮夷之邦罢了。正因为头顶上王冠的份量太轻了,故而春秋五霸之一的楚庄王曾经觊觎周王室的九鼎,认为自己这个“王”得不到承认,是因为没有象征王的九鼎。但是齐国称王却不一样,不仅曾为天下霸主的魏国率先表示臣服,而且魏国手下还有一帮小喽啰们也跟着摇旗呐喊助威,这下子齐国的威风可大了,一时间成为田因齐几乎成为君临天下的天子了。
同样都是王,你说咱怎么就比不上别人呢?楚王熊商(楚威王)与越王无彊心里别扭。那怎么办呢?越王无彊这个人四肢发达,头脑简单,心里想,老子要是把齐国打趴下,不就是正正当当的“王”了吗?于是越王无彊磨刀霍霍,准备杀向齐国。
越国人的口风不严实,很快消息就走漏了。齐国宰相田婴便派人前往越国,游说越王无彊说:“越国想要真正成就王业,就应该要去攻打楚国,而不是攻打齐国。攻打楚国,就算不能成就王业,也可以成就霸业呢。”为什么田婴要怂恿越国攻楚呢?这是因为从地缘来看,越国打击楚国最为方便。越国据吴越之地,与楚国相接壤,而楚国的兵力部署主要集中在北线与西线,东线兵力是比较弱的,这对越国人显然十分有利。
可是一说到攻打楚国,越王无彊就有点来气了,他恨恨地说:“要不是韩国与魏国不配合,我就早攻打楚国了。我曾经盘计过,倘若魏国陈兵楚国于边境,韩国集结军队于边界线,齐国在南阳、莒地军事演习,牵制北线楚军,那么方城以北的楚军就无法南下,淮河、泗水之间的楚军也无法东调;西线商、於、析等地的楚国驻军要防备秦国的进攻,也不可能调往东线。这么一来,楚国只剩下江南及泗水一线的军队可以投入战斗,这绝对是无法抵挡越军的进攻。可是现在韩国与魏国却把主力部队都调到黄河及华山(为了防御秦军),对楚国毫无威胁,这种部署完全是错误的,我不能靠他们来建立王业。”

楼主 墨雨唯珣  发布于 2016-07-09 14:24:00 +0800 CST  
越王无彊与韩武(韩昭侯)简直可以称为两种极端的人。韩武是内心的想法一点也不外泄,而越王无彊是别人不问就滔滔不绝把自己的计划说得一干二净了。齐国的使者忽悠他说:“听了您的话后,我觉得越国还没有灭亡真是侥幸啊。为什么这样说呢?魏国与韩国固然都没有智谋,因为只要帮越国灭了楚国,他们两个国家都可以从中渔利,获得一块土地,但是他们没看到这点。可是大王您难道就没有犯错吗?您的本意,只是希望魏、韩两国能牵制、分散楚国的兵力,并不是想与两国结盟,可是您没发现吗?现在楚国的兵力已经极度分散了,何必要等待魏、韩两国的帮助呢?”
越王无彊怔住了,他下意识地问道:“这怎么说呢?”齐国使者又说道:“楚国从西到东,战线长达三千七百里,还有一支军队集结在鲁国、齐国边界附近,这样的兵力部署,还不分散吗?此时不进攻楚国,更待何时呢?越国军队只要出兵制控了无假关,就可以控制雠、庞、长江这三个产粮区以及泽陵这个木材产区。这样的话,越国就算不能成就王业,也足以成就霸业了。”
就这样,越王无彊在齐国人的忽悠之下,调转枪头,杀向楚国去了。齐国人很明智地把战争风险转嫁到楚国人身上,但无形中却帮熊商完成了一个伟大的事业。楚国的军队很快打垮了越国军队,越王无彊被杀,越国群龙无首,吴地落入楚国人之手。此后越国一蹶不振,再也没有与诸侯争雄的资本了。
熊商本来对齐国称王一事就耿耿于怀,现在田婴又搞阴谋,让越国攻打楚国,旧仇添新仇,不报仇不行了。
对于熊商,《战国策》中有这样的说法:“楚王(指楚威王)之为人也,好用兵而甚务名。”从他后来得到“威”的谥号,也可以看出此王乃是好勇斗狠之人,眼中容不得砂子呢。
齐魏徐州相王后一年,即公元前333年,楚国发兵讨伐齐国,兵围徐州(这里的徐州非今日之徐州,位于山东微山东北)。齐国宰相田婴派申缚为大将,指挥齐军与楚军决战,结果齐军大败。
是设证明,楚国人的军事力量实在不容低估。

楼主 墨雨唯珣  发布于 2016-07-09 14:27:00 +0800 CST  
楚商想要得寸进尺,继续向齐国进军,直到逼田婴下台,从这里也可以看出他对田婴是愤怒到何等程度。刚刚当上齐国宰相的田婴狼狈不堪,你想想,齐国在马陵战役后力压魏国成为中原第一大国,如今齐国又戴上王冠,可是齐国竟然打了个大败仗,这像话吗?要是再败给楚国,他这个宰相还当得成吗?
这时有一个人自告奋勇地站出来,对田婴说,我有办法让楚王退兵。田婴一看,原来是手下的一名官吏,名为张丑。张丑这个人有一张利嘴,能说会辩,这大约也得益于齐国浓厚的稷下学术氛围。在《战国策》中记有张丑的一些故事,囿于篇幅所限,我这里就不扯太远了,有兴趣的朋友去找书来看看。
张丑可以不费一兵一卒退楚师吗?田婴将信将疑地派他前去与熊商交涉。
张丑前往徐州见熊商,劈头便问:“大王您在徐州打了大胜仗,知道为什么吗?”
熊商一听,这不是废话吗?当然是我楚国兵强马壮了。
“不对。”张丑摇摇头道,“您打胜仗,是因为齐国没有任用田盼。田盼是齐国名将,是马陵之战的前线指挥官,对国家有大功,百姓也很拥护他。可是宰相田婴不喜欢他,故意不派他为主将,而派申缚为将。申缚这个人,齐国上下从官员到百姓,没有几个喜欢他的,才能平庸,正因为这样,大王您才占了便宜。现在大王您想逼田婴下台,那田盼正好有出头之日,他必定会整饬兵马,与大王一决死战,这对您可不是好消息呢。”
张丑的话是道理的,倘若楚国继续向齐国腹地挺进,田婴必然要下台,到时田盼翻身的机会就大了。田盼曾经率齐国军队三次攻入魏国,无一败绩,是一名优秀的将领。听张丑这么一说,熊商也打起退堂鼓了,反正徐州一战他已经挣足了面子,与全盛时期的齐国对抗,并非明智之举。
就这样,楚国退兵了。
惠施的计谋得到部分的实现,齐国称王后,引来楚国的进攻,但齐国并没有因此遭到重创。
事实上,齐国锋芒正锐。
宰相田婴所用非人,致使徐州战败,这令他颜面全失,为了挽回面子,他趁燕国国君燕文公去世之际,出兵攻打燕国,略取十座城邑,显示出齐国强大的军事实力。
次年(公元前332年),齐国又与魏国联合,对赵国发动进攻。想当年齐国围魏救赵,如今联魏攻赵,这正是战国时代的乱象,见怪不怪了。但是这次攻赵战争没有取得成果,赵国决河堤水灌齐、魏联军,迫使齐、魏草草收兵。

楼主 墨雨唯珣  发布于 2016-07-09 14:29:00 +0800 CST  
秦国人在新任国君嬴驷领导下,继续深化法家改革,遏制分封,强化君权,同时内急耕织,外重战伐,咄咄逼人,秦国沿着商鞅变法的足迹走上了军国主义的快车道。随着魏国霸业的终结,秦国露出了峥嵘的头角,并掀起了一波对外扩张的狂潮,首当其冲遭受兵祸的当然是魏国。有意思的是这次扩张的具体执行者竟然是个魏国人,他就是公孙衍。在那个年代里,一个魏国人去秦国求发展并不是一件大不了的事情,国家只是王公贵族的国家。对于老百姓和布衣之士而言,国家好比现在的公司,求发展是当务之急,跳槽也就算不了什么。对此不能用现代人爱国主义的眼光对待。

楼主 墨雨唯珣  发布于 2016-07-09 14:31:00 +0800 CST  
公孙衍是魏国与秦国交界的阴晋人(就是公元前389年,吴起以7万武卒打败50万秦军的地方,今陕西华阴东),他的大名因组织合纵对抗强秦而彪炳史册,和张仪一起被评为当时最伟大的男人。但公孙衍刚出道的时候还只是一个单纯的军事将领。
公元前333年,公孙衍成为秦国的大良造,随即引秦兵向魏国发起了进攻。魏国抵挡不住。就于第二年把公孙衍的家乡阴晋送给了秦国。“阴晋”这个名字有太多的魏国味道,秦国把它更名为带有秦国色彩的“宁秦”。但是,公孙衍并不因家乡回到所效力的国家就停手,依然对魏国照攻不误。
公元前331年,公孙衍统率大军,大举进攻魏国控制下的河西诸城。魏国的河西守将是龙贾,他镇守河西已经二十七年。早在公元前358年时,魏罃便委派龙贾在魏国西陲修筑长城,以防止秦国的进攻。在这二十几年时间里,魏国势力大衰,而秦国势力大长,此消彼长,力量对比已经发生重大变化了,尽管龙贾二十几年来兢兢业业,可是到头来他还是要蒙羞了。
说句公道话,龙贾镇守河西二十多年,表现可圈可点。自从魏罃把都城东迁到大梁后,魏国西部遭到秦国频频打击,秦国人几度越过黄河攻打河东,但河西大部分土地却仍然牢牢控制在魏国人手中,魏国人得以坚守的原因,便是凭借坚固的长城防线。可是河西变局出现在公元前340年,是年魏公子卬被商鞅设计活捉,魏军在西线惨败,魏罃被迫割地求和,河西的一大片土地划归秦国。这么一来,完整的长城防线变得支离破碎,河西兵团总司令龙贾即便拼了老命,也回天无力,无法阻止秦军凶悍的进攻。
秦军与魏军在河西展开最后的决战,是役魏军大败,西河守将龙贾被秦军俘虏。关于此役秦军的战绩,有不同的说法。据《史记》中《魏世家》所记:“秦败我龙贾军四万五千于雕阴,围我焦、曲沃。”而在《秦本纪》中则记为:“虏其将龙贾,斩首八万。”数据上有所偏差,可能是以下原因:第一种可能,雕阴之役中秦军斩获四万五千首级,在其他战斗中又斩获三万多;第二种可能,秦军可能为了充功,大量斩杀魏国非战斗人员,取首级冒领功劳。
不管魏军被砍掉脑袋的士兵是四万五千人还是八万人,这个数字都是魏罃所无法承受的。不仅如此,秦军得理不饶人,渡过黄河继续进攻,兵围焦、曲沃。
经此一役,魏国防守上郡、西河郡的主力损失殆尽,所以魏国干脆送顺水人情将河西之地全部送给秦国。但秦国依然不满足,从公元前330年到公元前329年,秦军又渡过黄河攻取曲沃(山西曲沃)、焦(今河南三门峡以西)、汾阴(今山西万荣西南)和皮氏(今山西河津东)四块地方,作为下一步继续向东挺进的据点,这都是当年晋国的龙兴之地,晋献公打下来的地盘),从而印证了五十年前吴起在黄河泛舟时的预言:“河山之险,不足以保社稷也!”黄河天堑也挡不住秦军啊。
自从公元前419年魏文侯筑少梁城、经略河西以来,到公元前330年,经过89年的反复争夺,魏国最终在河西战争中败北。这个结局,吴起在数十年前就看到了,倘若当年魏武侯用人不疑,将河西军政悉数交给吴起,则绝不致有后来的下场。自吴起离开魏国后,河西局势便江河日下,攻势转为守势,最终还是不能抵挡秦国的鲸吞蚕食。
全面收复河西,是秦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秦军进军中原的大门已经打开,其灼人的烈焰很快就要烧向东方。

楼主 墨雨唯珣  发布于 2016-07-10 10:13:00 +0800 CST  
年迈的魏罃失去了继续战斗的勇气。
此时的魏罃在位时间已经长达四十余年。或许是年龄的原因,或许是东、西两线战场不断遭遇的惨败让他心灰意冷、自信全无,他再也牛不起来了。于是割地请和成为一而再的举措,而每一次割地,都让魏国更加衰弱,令秦国更加强大,双方的实力对比更加悬殊。
当公孙衍在肆意蹂躏魏国的时候,他一生最大的敌人张仪还在楚国蹭吃蹭喝。
张仪本来也是魏国人,而且出身于食肉阶层,只是到他这一代的时候家族已经没落,无法为他提供上升的台阶。张仪不得不像个布衣一样从社会底层爬起,这虽然给他造成了不小的麻烦,但也是他的大幸。有迹象表明,他在某个大学里系统地学习过修辞学,学成之后,便四处周游,寻求发展的平台。张仪的口才着实厉害,他征服的第一个对象就是他的妻子,以后就没有再取得其他进展,这是在楚国的事情。小两口儿弄了个房子过起了居家生活,经济来源靠的是张仪在楚相昭阳那里当门客。
门客这个职业比较特殊,没有具体事务,基本上和老板身边的漂亮女秘书性质一样,装点门面是他们存在的意义。但这个职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也不低,首先必须具备一定学历,有点名气更佳,其次必须善于吹牛拍马。也许是张仪过分专注于他的工作,在吹牛拍马的场合抢了别的门客的风头,引起了他们的嫉妒。也许是张仪在混吃混喝的时候过于不含蓄,破坏了一个门客本应该具备的谦谦君子形象,败坏了自己的名声。最终的结果是,门客们准备合伙修理他一顿。
很快这个机会就来了。一次,楚相昭阳在举办宴会的时候,突然发现挂在腰间的宝玉丢了。门客们一听就慌张了,四处帮着寻找,找了半天也没有找到。昭阳便怀疑有人趁人多的时候下手偷走了。门客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后都把目光会聚到了张仪身上。张仪还纳闷呢,你看我干啥?怎么你也看我?你们都看我干啥?有门客道:“张仪你就主动认了吧。你那点偷鸡摸狗的爱好谁还不知道啊!”昭阳一看真相已经大白,这点小事在自己家解决就可以了,按照规矩应该赏赐张仪100皮鞭。门客们露出得意的微笑,一拥而上将张仪摁倒在地。随着皮鞭的纷飞,鲜血渐渐渗透出来,门客们轮班在他身上享受着报复的快感。张仪咬着牙上完了人生的第一堂课。张仪之所以不喊叫并不是不疼,也不是想充好汉,而是有其目的。
血肉模糊的张仪被下人抬到家里,可怜的妻子被吓坏了,悲愤地说道:“你要不是仗着读过几天书爱耍嘴皮,怎么会有今天的耻辱。”张仪说道:“看看我的舌头还在不在?”原来张仪在挨皮鞭的时候,之所以咬牙挺着,是为了保护舌头,以防张口喊叫的时候皮鞭将舌头打伤。
如果在平时,妻子一定会骂一句:“色鬼!竟想骗我和你亲嘴。”但今天见张仪神色严肃,想必其中另有缘由,便弯下腰去,仔细地观察了一番张仪的舌头,发现上面除了还没有来得及咽下的虾皮、蟹肉之外,一切正常,同时也发现张仪的舌头细长灵活,柔韧动感,似乎蕴涵着无穷的能量,一动就可以倾国倾城。妻子笑着说:“舌头完好无损,和你亲我的时候一模一样。”张仪这才把心放下,说了一句:“Enough!”(足够)然后就昏迷过去。
楚国已经待不下去了,张仪不得不面对何去何从的问题。西边的秦国引起了他的注意。秦国刚刚进行了商鞅变法,变法的结果就是建立了一套职业官僚体系,取代从前的贵族政治体系。市场上来的布衣,凭着能力和功劳进入政府成为职业官僚,取代了大量的世家贵族子弟。当时,除了秦国以外的战国六雄,都是大家族政治。王族的亲戚们,以及世代为官的卿大夫家族们,垄断了政府。比如楚国的昭氏(昭阳的家族),就是楚王族的分支。这些人当官全凭着个人出身好,他们霸占了朝廷要职,攥着印把子,实际低能糜烂,政治普遍黑暗。于是机会轮不到像张仪这样血统低微的人。从宏观来讲,秦国不拘一格的用人政策,强大的政治生命力,不可限量的将来是有识之士建功立业的最佳舞台。从微观来讲,秦国目前正在大张旗鼓地盯着魏国狠打,虽然取得了不错的战绩,但危险已经在暗暗地形成。长此以往,魏国必然会死心塌地地投入齐国或者楚国的怀抱以求自保,秦国接下来就会面对魏齐或者魏楚的强大联盟,这是秦国不想看到的,否则商鞅变法打下的基础就会在与对手的硬碰硬中消耗殆尽。
经过这么一分析,张仪看出了自己的事业切入点,那就是因宏观的优越而选择秦国,因微观上的缺陷而改变秦国,简单来说就是“爱他,但又改变他”。于是张仪决定加入西漂一族,去咸阳闯天下。
妻子虽然不理解张仪的思想,但完全支持张仪的决定,因为她相信张仪将会是一个伟大的人物。两人收拾了一下行李,便踏上了向西的征程,临走前张仪对着楚国的山河大吼一声:“楚国,我还会回来的。”这句话在楚国的山水之间回荡,张仪头也不回。
路经东周地盘,有个叫昭文君的富户发现张仪不同凡响,便资助了他一笔费用。在剧烈竞争的年代,要想在历史上留下大名,光靠金钱是不行的,但没有金钱是万万不行的。没有钱,在咸阳最起码的吃穿住行如何保证?社交活动费用从何而来?这笔钱正好解决了这些问题,张仪千恩万谢之后,继续向西而行。

楼主 墨雨唯珣  发布于 2016-07-10 10:16:00 +0800 CST  
张仪见到嬴驷的那一年是公元前329年。张仪的到来对嬴驷而言不次于一场华美的风暴,在此之前秦国领导人还从来没有见过有人能将舌头运用得如此完美。商鞅的冷酷严峻他们领教过,公孙衍的直截了当他们见识过,而像张仪这种流氓气质四射的天才还是第一次踏到秦国的土地上。很快嬴驷就被张仪华丽的口才将心掏走,便拜他为客卿(外籍顾问)。
无论张仪说了些什么,但他知道在注重实效的秦国光说不练是不行的。命运女神马上就给了张仪一个展示才华的机会。
这一年,楚国熊商逝世(谥楚威王),太子熊槐(楚怀王)继承王位。趁着楚国忙于内事的时候,魏国派兵攻打楚国的陉山(今河南漯河东)。两军战斗得非常激烈,看样子魏国无法将陉山一口吃下。作为一个国际活动家,这个事件引起张仪的兴趣,不过他并不关心魏楚谁赢谁输,他只关心能不能为秦国谋点利益。突然他想到了什么。
原来魏国虽然去年已经同意将西河割给秦国,但迟迟不予交付,魏罃仍然心存幻想。张仪对嬴驷道:“我有个主意,可以让秦国轻松获得西河之地。”
嬴驷听惯了外来大臣说:请秦王给我一支军队,我将为秦国攻取某地。一听张仪这么说,便来了兴趣,道:“什么主意?快快讲来。”
张仪道:“获取西河的秘密就在魏国的士兵身上。秦王不如将在皮氏抓获的那些魏国士兵和装备还给魏国,并在舆论上支持魏国的对外作战行动,这样魏国就会加倍努力地去攻打楚国。魏国获胜之时也是它疲惫之际,此时秦王再提及西河的交接问题,魏国不答应也得答应。”
嬴驷听完之后,连连称妙,授予张仪全权去办理这件事情。张仪并没有把以后将要实行的外交政策全盘告诉嬴驷,因为那个政策超出常人的理解能力之外,尤其是在还没有取得任何业绩的情况下,所以张仪在这里玩了个小小的花招。其实秦国即便不资助魏国,魏国照样会打得更疲惫,秦国照样可以轻松地获得西河。张仪这样做是为以后的联魏政策做准备。
果然,魏国攻下陉山之后,乖乖地向秦国献出了西河,到目前为止,魏国在黄河以西仅剩上郡一块土地,但很快这块土地也怕保不住。

楼主 墨雨唯珣  发布于 2016-07-10 10:19:00 +0800 CST  
公元前328年,张仪亲自出马,与公子华联手攻下了魏国的蒲阳(山西隰县),但随即张仪又主张将蒲阳还给魏国。这个主张多多少少引起了秦国决策层的不解,不过嬴驷已经领教了张仪如何给魏国一小点利益为秦国换取更大利益的本事,也就同意了。张仪又向嬴驷要了一个儿子准备送往魏国做人质。
张仪跑到魏国对魏罃说:“鄙国国君好心好意,把刚刚攻下的城池又还给你们。鄙国国君还把一个儿子送来了,留到您这儿当人质。鄙国议和诚意,昭示于天,顽石死木也会动心。我们秦国对魏国够意思吧。你也要对得起我们秦王哟。” 此时,受张仪计策驱使,魏国向南与楚国鏖战,虽然魏胜,但兵力疲敝,秦兵趁机从西杀出,夺了隰县又还了隰县,软硬兼施,魏罃兵疲畏惧秦人,只好破罐子破摔,为了保住山西省诸地,魏罃干脆同意把眼看守不住的河西之地以北的“上郡”(下辖十五个县,分布于陕北延安到榆次一带)干脆也划给秦国,落得个顺水人情。
这样,黄河以西、陕西东缘的大片土地,魏国由于它们远离本土,不易防守,干脆全不要了。从此,魏国势力完全退出陕西东缘。L形黄河竖部分与黄河L大拐弯处的函谷关要塞连成一气,保护着秦人。秦人形势不利时可以闭函谷关自守,凭从北向南流动的黄河以自固;有利时就打开函谷关,沿L形黄河拐弯后的南岸行军,直趋韩国、魏国在中原的领土以及周天子的洛阳乃至东海齐国,进退自如。
魏罃从前强悍的时候,为了与山东诸侯争霸,把国都从山西安邑(今夏县)迁到中原的大梁(今开封),在河南省的腹心,虽然是个进取的举动,却落到了从前郑国的地位。身处四战之地的河南,使得他东与齐,南与楚,北与赵,西与秦,四面受敌。这个战略上的大败笔,导致魏罃一年比一年烦,总挣扎着在内线打个没完,魏国四面遭受削割,就像阳光下的冰块日渐消融。
东、南、北三个方向,魏罃一贯与列邻胡乱用兵,国力大伤,武卒尽死。西边这个方向,则最惨,不但武卒尽死,还失去黄河以西之地(陕西省东缘)主要要塞,如今山西省也受到侵伐,使得它那马蹄形的版图,已经越来越不像马蹄了。
张仪由于这项业绩,在秦国更加发红。为了表彰这个外籍人士的卓越贡献,嬴驷特地从山东地区引进相国一职罩在了张仪的头上,这样张仪就成了秦国的第一任相国。
张仪的脑力似乎是无穷的,忙于外事的同时,还时刻不忘敲打朝廷内部的竞争对手。张仪向世人展示了什么叫内战内行,外战也不外行。
风光一时的公孙衍因张仪的到来而光芒不再,相比他的强夺,嬴驷更喜欢张仪的巧取。公孙衍见自己慢慢被冷落,很伤自尊地离开了秦国回到魏国。
公孙衍没有理由不气愤,本来在秦国他曾经是聚光灯下的男主角,媒体的焦点人物。仅仅由于张仪的到来,他的事业急转直下,到最后只有坐冷板凳的份儿。自此以后公孙衍将张仪当做人生的死敌。公孙衍选择在魏国发展并不是对魏国的忠诚,而是想借助魏国的力量与张仪斗争,如果这个魏国不行,公孙衍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另一个魏国。像魏国一样的国家在他眼中只是用来与张仪斗争的工具。公孙衍虽然以前在秦国当大良造的时候曾把河西地区的魏人斩首八万,但魏罃没有计较,还是让他担任大将(接从前庞涓的班),和相国惠施一起辅佐自己。
公孙衍对张仪的愤恨,不仅仅是对张仪个人,更是对张仪的事业。张仪采用连横,公孙衍偏偏放弃容易操作的连横,而选择较难操作的合纵。战国的这段时期因这两个人的斗争而变得精彩纷呈。

楼主 墨雨唯珣  发布于 2016-07-10 10:23:00 +0800 CST  
张仪赶跑了公孙衍之后,为了进一步巩固与魏国的关系,于公元前327年,把焦、曲沃及皮氏还给了魏国(其实这些地方本来就是魏国的)。张仪暗示魏罃:“我们秦国如此大方,你是不是该有所表示。”魏罃心领神会。张仪跑回秦国后开始策划他的造王活动。嬴驷为张仪创立了相国一职,张仪便要回馈嬴驷一个王的称号。此前的嬴驷并不是王,后来称王之后写历史的人为了称呼起来方便,统一称他为嬴驷,不然“秦君”、“嬴驷”叫起来比较乱套。
。嬴驷一听张仪想让自己当王,精神头立刻来了,问:“那寡人应该怎么办呢?”
“您应该先跟魏国结好,毕竟他还一直挺牛气。你让他出面捧你的香脚,拥护您称王。你再召开大会,诸侯们都随声附和。您不就是王了吗?”
于是,秦国前来拉拢魏国。陕西东缘的西河、上地,不能再给魏国了,就把前年从魏国抢来的“河东三邑”(山西万荣、曲沃、河津地区,黄河大拐弯处的东北,山西西南部)都还给魏罃。魏罃哭笑不得地举手赞同。韩国一直是魏国的跟屁虫,也没有二话可说。本来还想叫上赵国来捧场。但是赵国的新国君赵雍刚刚继位,还是个小孩儿(即是未来英雄的赵武灵王),所以干脆先算了。
公元前326年,嬴驷为了庆祝近些年来取得的伟大成就,举办了一次规模空前的庆祝活动,称为“腊祭”,“腊祭”就是过年,中原诸侯早就有这传统了,一国之人皆若狂。但秦国以前落后,现在才有。在聚会中,嬴驷首先代表秦国人民和政府向保佑秦国粮食丰产的神灵献上了丰盛的祭品,并发表了重要的讲话。之后,群众性的狂欢将聚会推向高潮,来自秦国各地的文艺表演队纷纷登台亮相,老百姓载歌载舞,歌颂秦国的伟大,领袖的英明。此次大会获得了秦国媒体的高度评价,一致认为这是一次成功的大会,胜利的大会,与民同乐的大会,凝聚人心的大会,鼓舞士气的大会,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会。嬴驷看了媒体的报道,说了一句话:“真他妈一群饭桶,什么都说了,就是不说老子想称王。”
看来嬴驷还得加把力气继续搞点活动。他又来到黄河的龙门渡口(就是现在的山西省河津市)。这个龙门可不得了,不但是名胜古迹,还是一个神圣的地方。据说龙门为大禹王所凿,在龙门之前的黄河,狭窄逼仄,狂放彪悍,一过龙门就畅快淋漓,大气恢弘,而且两岸峭壁对峙,真的像两扇门一样。由于这个缘故引来了许多喜欢极限运动的鲤鱼,据当地人讲鲤鱼如果越过龙门就会化为大龙。
嬴驷在这里搞集会是有象征意义的,是在向世人宣告,秦国已经破茧成蝶,将要进入新时代。那天的集会引来了许多鲤鱼的热情捧场,纷纷向人们展示它们最拿手的拔杆跳,噼里啪啦,噼里啪啦,搞得场面很是壮观。
嬴驷不顾身体疲劳,又驱船来到黄河上游,也就是西河郡和上郡所在的地方。在那里又和当地的少数民族部落首领举行了一次聚会。喝得差不多的时候,嬴驷发下请帖邀请各部首领明年一定届时参加他的称王仪式。这场聚会在欢呼声中结束。秦国的媒体这次总算开始铺天盖地地为嬴驷称王造势。
公元前325年,嬴驷的称王大会如期举行。
按照上次“齐、魏相王”的先例,魏罃和韩国领导人接受邀请,一齐感到秦都咸阳,推尊秦君为王,是为“秦惠文王”。同时嬴驷也承认魏、韩二国国君的王号,并有许多小国参加朝见,周围的少数民族首领也都来了,嬴驷很有面子。
大会总共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嬴驷称王。第二部分,嬴驷对魏罃和韩康表示认可。第三部分,三王同乘一车检阅仪仗队。第四部分,切磋酒文化。关于第三部分,有个细节不得不提,三王同乘一车时,韩康和魏罃负责开车,嬴驷负责向仪仗队问候。在嬴驷称王之后数个月,韩康正式称王(即韩宣惠王)。如今,天下就有了秦、魏、韩、齐、楚、周,六个大王了!
张仪上述的这一举措(秦、魏、韩三家联合称王),很好地起到了建立秦国与魏国、韩国连横的作用。为了深化这一连横,张仪甚至亲自跑到魏国为相。当时秦国力量还远没达到战国后期的一国独大局面,所以需要与韩魏连横。张仪归还侵魏城邑,加强秦与三晋的横向联合,从而为秦国的深化改革、发展经济和积聚力量,客观地创造了和平的外部空间。如果不是由于张仪,刚起步腾飞的秦国,也有可能向前期的魏国那样,把自己的初期改革发展优势在恶战混战中消耗殆尽。魏罃就是经过邯郸、桂陵、马陵、河西等等大战,把魏文侯时代的改革秩序打乱,经济家底全部抛光,终于地裂兵残,江河日下,贻笑诸侯。

楼主 墨雨唯珣  发布于 2016-07-11 13:33:00 +0800 CST  
张仪忙完外战又开始忙内战。同行相忌,同在秦国发展的职业说客陈轸引起了张仪的不满。有一次,陈轸代表秦国刚出使楚国回来,张仪抓紧机会跑到嬴驷面前道:“请大王留心陈轸那个家伙,他经常把秦国的国家机密泄露给楚国。我不能和这样的家伙共事,如果他还要去楚国的话,请大王杀了他。”
嬴驷也不傻,虽然尽量给张仪展示口才的机会,但是非常有主心骨,断起大事来一点都不糊涂,对张仪口才的极限和偏差能灵敏地察觉到。
嬴驷找来陈轸问道:“先生要去哪,只管和我说,我将给你配备专车。”
陈轸道:“臣哪都不去,要去就去楚国。”
嬴驷道:“张仪说你要去楚国,我也认为你要去楚国,难道除了楚国,先生就没有其他地方可去了?”
陈轸道:“臣出去办事,只能去楚国,这是大王的意思,也是相国的意思。我秉承您二位的意思出使楚国,不是正好和楚国划清界限了吗?比方说,楚国有个阔佬,有原配夫人,后来又讨了个小老婆。阔佬年纪大了,性功能下降得厉害。有个花花公子就想勾引他的大老婆,结果被骂得狗血喷头,后来又勾引他的小老婆,没多久就得手了。后来阔佬死了,有人就问花花公子,‘假如让你选择,你会选择哪个当你的老婆?’花花公子道:‘当然是大老婆了。’那人接着问:‘你勾引人家的时候,大老婆骂了你,小老婆却给你带来了快乐,你为什么却娶大老婆而不要小老婆呢?’花花公子道:‘男人的心思你还不知道吗?谁都希望别人的老婆是荡妇,自己的老婆守身如玉。’”
陈轸接着说:“大王您是知道的,楚王是个明君,昭阳是贤臣,如果我是那种不三不四的大臣,他们是不会收留我的。我也没有办法和楚国人打交道。我屡次能顺利地完成外交任务,可见我并没有像某些人说的那样泄露了国家机密。”
陈轸的话扳回了一局,又重新获得了嬴驷的信任,但是不要忘了想置他于死地的人是位置比他高,功劳比他大,比他更得宠的张仪。陈轸想了想还是干脆逃离秦国的好,唯一的去处当然也只有楚国了。这已经证明陈轸在嬴驷面前讲的那段话是诡辩。至于陈轸为什么能留在楚国,估计他向楚王讲了一段类似的话。
陈轸离开了秦国,张仪笑了,他笑得好灿烂。曾经是公孙衍、陈轸联手控制的秦国外交政策,现在张仪一个人说了算。但是张仪请你别笑得太早,他们是会报复的。
公孙衍在魏国沉寂了一段时间之后,被魏罃任命为将。战国期间的金子总会发光的,就算你曾经为敌人做过事。那时的忠和后来的忠意义不一样。不是一棵树上吊死地忠于皇帝,忠于皇帝的儿子、孙子、子子孙孙的单方面的愚忠。而是忠于自己的人格,忠于自己的职业道德,非常像现在的商场上经常提到的雇佣兵精神,所以战国时代也可以称之为“雇佣兵”时代。
公孙衍不久就在魏国获得了展示才华的机会。
他对齐国的名将田盼道:“老兄,咱们俩都很久没有打胜仗了,是不是该搞点名堂?赵国新君(赵武灵王)刚继位,按照国际惯例咱们应该出兵问候一下。你代表齐国出5万兵,我代表魏国出5万兵,一起进攻赵国好不好?”
田盼想了半天道:“不好吧,10万兵好像不够吧。”
公孙衍道:“要用发展变化的眼光看问题。10万兵是不够,但要多了,咱们的大王也不一定能给。10万兵只是个开始,咱俩先领着去攻赵,一旦进入战争状态,咱们的大王能不增兵吗?”
于是公孙衍和田盼各引5万大军向赵发起攻击,田盼俘虏了赵将韩举,取得了平邑(今河北南乐西北)和新城,公孙衍也打败了赵将赵护。这是魏国的一次久违的胜利,虽然胜的对象是不甚强大的赵国,但魏罃也要纪念一下,因而改元,重新以魏罃元年开始。

楼主 墨雨唯珣  发布于 2016-07-11 13:34:00 +0800 CST  
公孙衍联合齐国攻赵的胜利对秦国的连横政策造成了巨大的威胁。张仪亲自出马领兵冲出函谷关,毫不客气地攻取了魏国的陕。第二年张仪又和齐国、楚国的国君在齧桑(今江苏沛县西南)开了个会。在会上,张仪宣布魏国是秦国之魏国,非齐楚之魏国,但秦国不介意齐楚也寻找自己的魏国。
在当时,战国是个三极世界,三极分别是秦、齐、楚。张仪的声明,得到了齐楚的一致反对。原来齐楚两国都想控制魏国作为对抗其他强国的辅助力量。魏国已经沦落到被三强争抢的柔弱角色。张仪本想使秦国独占魏国,但是齐楚两国不答应,张仪也无可奈何,秦国还不敢同时得罪齐楚两个大国。张仪不光彩地回到秦国,这是张仪自从搞外交以来的第一次失败。
在魏国的公孙衍听说张仪在齧桑失败之后来了精神头,张罗了一群中小国家,就准备对着干。你连横,我就合纵。你包装几个王连横,我也包装几个王合纵。你包装秦、魏、韩三个,我一气之下包装五个!你连横,我就合纵;你包装王,我也包装。我一气包装五个!也准备搞称王运动。公孙衍掰了掰手指头,如今尚未称王的大诸侯国就剩三个了:赵国、燕国和中山国。于是公孙衍奔走于河北省,作为巧舌如簧的纵横家,运动王公,折冲兵将是他们的特长。魏相惠施提醒公孙衍:“你搞五国相王我不反对,但是不要忘了我国的基本外交政策是结齐楚以抗秦。”所以公孙衍的相王运动和惠施的外交政策综合在一起就成了。
燕国,国都叫做“蓟城”,在北京的西南角(大约在广安门到白云观乃至房山地区之间,迄今没有定论),由于地处偏北,所以没有兵患,老百姓不穿战甲,但是战争给社会带来的技术进步、政治改革和经济竞争等等有益的方面,也就不光临燕国,所以积弱不振,老百姓不怎么种地,主要吃大枣和栗子,也蛮顶饱的。人也憨厚,大男子的心眼,才跟小孩也差不多。燕地的别称“幽州”就是荒远、冥暗的意思,反应了当时人们对他的一般看法。
燕国的国君禁不住公孙衍一路诱惑,答应称王了,是为“燕易王”。同时,中山国,赵国也开始了称王。
公元前323年,这三个新王,加上已经在数年前称王的魏王魏罃和韩王韩康,五个王在公孙衍的捏合下,找了一个离大伙都近的地方,发起“五国相王”大会,意图抵制秦国。这五个国家,燕国、中山国、赵国、魏国、韩国,位置从河北到河南省,南北纵向排列,所以称为合纵。五国齐心抱成团,联合齐楚以抗秦。这五个弱国,打算联合起来以自保,并且结好齐、楚大国以为依靠,从而更有效地抵抗秦国的侵逼。当时秦、楚、齐并列为三强国。
这么一来,战国七雄全部称王,此时的七王分别是田因齐(齐威王)、嬴驷(秦惠文王)、熊槐(楚怀王)、魏罃(魏惠王)、韩康(韩宣惠王)、赵雍(赵武灵王)与燕易王(名不详)。
除了七雄之外,当时比较大的诸侯国,还有中山国与宋国。
宋国称王的时间有所争议,一般认为是公元前318年,戴偃称王(宋康王),在九国称王中时间排在最末。不过钱穆先生认为戴偃称王时间是在公元前328年,比秦国与韩国称王还要早三年。
从公元前334年的齐魏“徐州相王”到公元前323年的“五国相王”,仅仅十一年的时间,重要的诸侯国全部称王,中山国在当时是个中等国家,齐国反对中山称王的理由就是"我万乘之国也,中山千乘之国也,何侔名于我?"其后称王的宋国,亦是个二等国家。像这样的二等国家都称了王,说明周天子在诸侯国中的影响已大幅衰弱。这也宣告周王室“天子至尊”时代被彻底终结,这些诸侯已经不承认自己是周王国的一部分,此后对周王室连表面上的应酬也不需要了。至此,战国出现一大变局,这也是区别于春秋的显著特点:诸国称王,不再尊周。此后各国只为自己的利益而战,当然其间也有国与国之间的合作,但多数都是短暂性的。连横也好,合纵也罢,如何选择,都要视自己的利益而定。诸国征战进入到一个更加残酷的阶段,战争规模更大,也更血腥。
公元前322年,魏、韩、赵、燕、中山的国君开了个会,相互承认了王的资格。这一个仪式搞得也很隆重,但是公孙衍好像只记得张仪失败了一次,而忘了张仪为什么失败。张仪在齧桑的失败是由于忽视了齐楚对魏国的利益需求,同理可证齐楚也不会甘心做五国的靠山与秦国对抗,齐楚像秦国一样本身也对五国有利益需求,想把五国控制在自己的掌握之中。
齐国的反应是借口中山国小,不承认它有称王资格。齐国听说“五国相王”以后,大怒,田因齐不希望看见众弱合在一起,这样也不利于扩张。他更恼怒于中山国,大骂道:“我是万乘之国,地方二千里,带甲数十万。中山国不过千乘之国,一度还被魏人灭掉,现在勉强复国,怎么敢跟我齐国齐名,他也敢叫中山王!(齐国一直把中山当作自己的附庸看待)。于是下令不许中山使者进出齐国关隘,同时派人勒令燕赵两国给我发兵攻打中山。
中山国是狄人建立的国家,但汉化得很厉害,曾经被魏文侯隔着赵国灭了,但在魏国忙于中原战争无暇北顾的时候又复国了,依然保持了中山人顽抗到底的脾气,也加入了五国相王运动,但是齐国不承认他。好在能说会道的知识分子在中山国很有市场,其中一个知识分子跑到齐国,一边讨饶一边哄吓,使田因齐最终息怒,不发兵来打了。
齐国刚息怒,南边的楚国也不乐意了。楚国和齐国一样,不希望看见众弱合在一起对抗大国,也不希望魏国跟着五国玩,楚国更愿意魏国专心当自己的跟屁虫。作为威胁,楚国的反应是直接干涉魏国的内政。楚国想强迫魏国立亲楚的公子高为太子。公子高是魏国送给楚国的人质。为了配合这个行动,楚相昭阳率领雄兵进攻魏国的襄陵(河南睢县地区),夺得八个小城邑(这种小城邑一般是一公里见方,带有简单的城墙,相当于解放前的小县城大小。这种小城邑的数目在战国时期多达两千个以上),将魏国打得大败。
秦国的反应也是直接发兵。秦军攻打魏国,攻占了魏国的曲沃(山西闻喜东北)和平周(今山西介休西)。

楼主 墨雨唯珣  发布于 2016-07-13 13:25:00 +0800 CST  
齐、楚为什么都不支持“五国相王”呢,因为当时的大国不只西边秦国一个,东边的齐国、南边的楚国,也是有力的大国。齐、楚不愿意看见这些众弱团结起来,齐国想把燕国、中山吃进去,楚国想抓来魏国,所以,并不肯当五国的后台,以共同抗秦。赵雍也参加了“五国相王”,这时候他刚即位三年,是个半熟少年,看见齐、楚两国纷纷对五国作出发狠的样子,就后悔跟着公孙衍称王起哄了。于是他对国人说:“我们没有大王之实,却称大王之名,不乖啊。改日,你们还是叫我‘主君’吧。于是反倒是务实的赵雍自觉有名无实放弃了王的称号。
张仪和公孙衍同样是失败,但效果是不一样的。张仪的失败只是没有为秦国取得点什么,公孙衍的失败却让魏国失去许多。所以失败之后的张仪依然能保有嬴驷的信任,失败之后的公孙衍地位却岌岌可危,同样职位不保的还有公孙衍的黄金搭档惠施。
不过张仪在嬴驷面前还是深刻检讨了自己的过失。张仪认为齐楚之所以不放手魏国是由于秦国没有对他们狠揍一顿,魏国之所以没有死心塌地跟定秦国是由于秦国单方面的攻击效果欠佳,继而张仪将他的连横策略又向前推进了一层,即:通过张仪兼任秦魏两相使秦魏形成铁杆联盟,然后秦国通过魏地枢纽进攻齐国和楚国。打败齐国和楚国,天下就将归秦国所有。
嬴驷觉得这个主意不错,就武力护送张仪去魏国为相。这时的魏国政府笼罩在一片阴云之下。公孙衍和惠施折腾了半天,结果齐楚没有拉来,秦国还照打不误。
魏罃如今真老了,当了近五十年的节节日下的国家带路人。他必须赶在入土为安之前,解决围困他的异姓诸侯,他除了有病胡乱投医,再没有一种安全的后路了。
就在魏国君臣犯愁时,张仪到了。张仪说:“我研究了魏国的版图,它地处中原,就像一个空心的马蹄子,东边是齐国,西边是秦国,北边是赵国,南边是楚国。四方诸侯不断侵销,您身处其中,武卒尽死于外,地方不断割削,处境十分堪忧,您下一步想怎们办?你从前的办法是这样的。公孙衍这个合纵派,嚷嚷着南北五国合纵。您的魏国,与燕、赵、韩、中山,这几家弱国,南北合纵,以求众弱合作,与围绕着你们的秦、齐、楚三极强国对抗。但实践已经证明了,这是行不通的。三极强国中稍有一个干涉一下,你们这个弱国合纵就完蛋了!”
魏罃无奈地说:“是啊,那你说我怎么办呢?”
“我认为你不应该指望弱国之间的合纵。你应该依靠与强国进行连横。如果您与西边的强秦连横,有秦人作您的保护伞,不管是东方齐国、南方的楚国——这两个强国,或者南北的其它一些弱国,就谁也不敢欺负您了。您觉得难道不好吗?不比与五国诸弱合作更有意义吗?”
魏罃没话了。
张仪又给出了具体的策略:“你们的空心马蹄子形的版图,下面半包着韩国(山西、河南交界),马蹄东西两端被韩国生生割开了,只在马蹄子上缘,通过上党一条崎岖山地作为走廊连接东西,这可不利于您们整个国土地管理和防守。贵国应该阔宽这条走廊,把东西两块国土连贯起来,可以加强内线防御深度。”
“怎么阔宽?”
“容易!假如大王雇佣我张仪,我可以西向说服秦国人帮忙。秦国人出兵函谷关,直奔韩国西境,你们从北境攻打其南阳,得到南阳,就等于阔宽了上党的走廊。最终秦魏合力,灭掉韩国。这样,贵国的国土,就整个连成一片了。”
张仪又派出狗腿子前往楚国游说,希望楚国人支持张仪入魏为相。如果张仪入魏,韩国人必定恐慌,就会投奔楚国,楚国岂不高兴。
于是楚国人为了这个“画饼”,嚷嚷着给张仪拉选票。
张仪又对魏罃讲:“总之,如果我来给您当相国,保证您四邻平安,不受欺负,眼前的危险出境冰释瓦解,因为我可以借助秦人的军事,帮您去夺韩国的地盘,甚至去殴打齐国和楚国这两个坏蛋。从而使您四邻安宁,再不担心诸侯销割。”
魏相国惠施和公孙衍一样,都是合纵派的,主张合纵五国众弱,再联好齐楚以保家邦,以抗强秦的,他赶紧反驳道:“谬论!大谬论!全是侃侃而谈的谬论,简直是卵有毛,马有卵——对不起,这是我说的。不管怎么样,我惠施一贯主张,我们要结好东边的齐和南边的楚国,而不是西边的秦。只有凭着南北五国合纵的力量,此外再结好齐、楚,才能保家安国,避免秦人侵割我们。这一点上,我非常支持大将公孙衍。”
“哈哈,可是齐国楚国是怎么对付你们的?去年,楚国上柱国夺得你们东南要塞襄陵八个城邑,在承匡打败你们的大将公孙衍。齐国也不支持你们。齐楚都不支持你们。凭你们自己的力量,能够保家卫国吗?没有秦人从西边帮忙,你们行吗?”
朝堂上的魏国众臣七嘴八舌,都支持亲秦政策:“张仪所说真乃千古不灭之言,结好秦国,与之连横,齐楚就惧怕我们三分,从而西边、东边和南边全都安定了。而且张仪是秦国的大红人,以张仪为相,就能拉来秦国的支持。”
魏罃犹豫不绝,退朝下来,惠施赶紧跟到内宫。魏罃说:“先生不要再讲了。通过张仪接好秦国,好处很大,一朝之臣,尽以为然。”
“朝士尽以为然就一定是对的吗?按照客观世界的物质规律,任何一件事情,说好和说不好的都应该有一半人。结秦这件事是否可行,还未明晰,而群臣的治国之术,又非完全相同,其中一半人是糊涂不明的。怎么会都异口同声支持结秦呢?大王您可不要失策于这一半糊涂人的说教上。”
张仪将魏国的失败归结于不老老实实跟在秦国后面,并保证只要魏国专心事秦可保边境无虞,说不定还能从对齐的战争中分一杯羹。魏相惠施反对张仪的主张,用他那特有的学术语气进行反驳,但是魏国君臣中一个支持他的都没有。魏罃对惠施这几句复杂的小逻辑转不过弯来,只好糊涂里糊涂地让惠施带着他的小逻辑离职了。

楼主 墨雨唯珣  发布于 2016-07-13 13:25:00 +0800 CST  
@张万龙1234

楼主 墨雨唯珣  发布于 2016-07-13 13:26:00 +0800 CST  
在张仪喜气洋洋地换上魏相的官服的同时,惠施垂头丧气地脱掉了官服,换上农民的服饰准备逃离令人伤心的魏国。连以前当学者时的衣服都不穿了,为的是逃走方便。公孙衍也收拾行囊准备逃亡。
惠施租了辆马车,匆匆忙忙一口气离开魏国,来到了以前打过交道的楚国。楚怀王一看著名学者,国际活动家,前魏国相国惠施来临,喜出望外,就要接纳惠施。一旁的大臣冯郝对楚怀王道:“大王不要忘了驱逐惠施的是张仪。目前秦楚关系并不算差,您这么接纳惠施不就等于得罪张仪吗?再说了,现在惠施的故国国君宋康公特别崇拜惠施,大王不如再送惠施点钱,让他去宋国发展。这样不但张仪会感激大王,惠施也会感激大王。”
楚怀王听从了冯郝的建议,送惠施回老家去了。宋国现在的国君是宋康公剔成,也是一个值得一提的人物。公元前340年,剔成从他的老哥手中夺得君位。当政初期,励精图治,坚持走军事强国之路,小小宋国在对外作战中居然屡有斩获,竟从周围的赵、齐、楚手中夺得不少地盘。宋康公更出名的举动还在后面。不过惠施回到家乡之后,并没有为政府卖命,而是继续找庄周切磋学问。我们前面讲过,惠施在出道之前总是爱和庄周抬杠,但经历了一番人生历练之后,却发现彼此观点有许多可融合的地方。两人斗了一辈子嘴皮子,晚年却斗成了知音,也算是人生的一大幸事。不提惠施和庄周泛舟游于江渚之上,回头说张仪。
张仪赶跑了惠施和公孙衍之后,兼任魏国和秦国两国相国之职,一心推行连横政策。齐国和楚国听到这个消息之后非常生气,准备兴兵教训魏国。张仪很紧张,担心齐楚联手将魏国抢去。雍沮对张仪道:“魏国之所以任命阁下为相,是由于相信您能使魏国免于战祸。但是今天看到的是,魏国由于任您为相,反倒招来了兵灾,这说明魏国的决策是失误的。”
一向自命不凡的张仪这时也傻眼了:“那该怎么办啊?”
雍沮道:“不用紧张,我有办法让齐楚的军队从哪里来回哪里去。”
雍沮分别来到齐威王和楚怀王面前,道:“大王可知张仪相魏之前和嬴驷有过什么约定吗?张仪对秦王说:‘大王如果让我去魏国为相,齐楚必然会攻魏国。魏国如果取得胜利,我在魏国的地位就会比较安稳。魏国如果失败,就会投入秦国的怀抱以寻求保护。’这就是张仪与秦王之间的秘密约定。齐楚两国如果进攻魏国,不就正着了张仪的道?”
齐楚两国的国君果然没有进攻魏国,反倒是着了张仪的道。雍沮说了进攻魏国的两种可能,看似滴水不漏,其实漏了三分之一大的窟窿,战争的结果还有第三种可能:齐楚适当教训一下魏国,将其拉入自己的阵营。
两个大王,四只眼睛竟被雍沮在眼皮底下欺骗。
所谓连横,就是某一强国,与单个单个的弱国,逐一建立结盟关系,就叫做连横。比如秦魏连横、秦韩连横。
当时,西边的秦国虽强,但不是极强,尚需获取国际支持,所以需要建立与中原魏国的连横,以及与中原韩国的连横,以保证秦国的国家安全,并且连横这些同盟国一起打击有能力对抗和威胁或者构成竞争的其它大国(如楚、齐)。这就好像现在美国虽然强大,但还没到凭自己就可一统地球的地步,尚需要别的国家支持。所以,美国搞了“美日同盟”,还有“美韩同盟”,这其实就是美国与日本、韩国各自建立的“连横”。这种连横,对于美国的国土安全和对外展开国际进攻,都起到了关键作用。譬如近日有消息称:“日本与美国在夏威夷达成军事协议,日本政府答应美国的要求,一旦朝鲜或台湾发生危机,将优先开放海港和机场供美军使用。”不通过与日本联盟,美国就无法把军事力量布置在远东地区,无法遏制远东强国的崛起,从而保持美国的全球独霸地位。
连横策略,它适合于一个国家比较强大但是还没有强大到可以单独打天下的地步。当时的秦国和现代的美国都是如此,所以张仪建立了一个“秦韩同盟”、“秦魏同盟”,以秦为龙头,把韩魏拉过来,统一成一个阵营,跟东方强齐、南方楚国对峙,以保秦国不受齐楚进攻,同时也有助于韩魏的地区安全。
客观上讲,秦国要想进攻齐楚必须打韩魏土地上经过,就像美国干预亚洲必须以日韩作基地。所以,连横韩魏,也是秦国对外扩张的必需前提。
“秦韩同盟”、“秦魏同盟”的建立,对于韩国、魏国这两个弱国来讲,也是好事,保护了它们的国土安全。这也是为什么魏国群臣都欢迎张仪的原因。
当然,秦魏连横中,是秦国说了算,居主导。,就像美日同盟中,美国说了算一样。那么,魏国听秦国的,魏国找秦国当自己的靠山,这算不算是丧失主权尊严了呢?我觉得这不算。这就像日本投靠美国,波兰投靠苏联,谁谁投靠美国,谁谁投靠苏联,这是国际上的弱国、小国至今也在使用的求生之道,无可厚非。你硬让他维护主权尊严,不许它投靠,它也是活不下去的。
话说回来,小国们也不是没有活下去的办法,它们也可以搞合纵。所谓合纵,就是诸多弱国,联合结盟以自保。比如公孙衍组织的南北五个弱国的合纵自保。现在的欧盟,也属于弱国之间的合纵自保。
这种合纵,往往是搞不下去的。因为大国们会干预。弱国合纵,就是对大国势力的挑战。所以,齐楚大国,都拼命干预和殴打公孙衍的五国合纵,最终把它们搅黄了。美国也是不乐意欧盟取得重大发展壮大的(假如欧盟发展了,就会威胁美国的地位,所以美国绝不愿意欧盟发展)。
所以,连横与合纵,永远是小国们的两个尴尬选择。到底是傍上一个大国,去与大国搞连横呢?还是结盟一些同样的小国去搞合纵呢?到底怎么选择呢?这种矛盾和徘徊,看来,从远古战国,到当今的世界,一直都困扰折磨着每个小国领导人的脑汁。
张仪走马上任,担任魏国相国以后,还真对得起这份工资,务使魏人四邻无患,百姓安息,不再受秦国的气和齐楚的气,从而感受到了连横结秦的好处。期间,齐、楚看见魏国与秦国好了,发怒要来打,张仪派人对他们说:“如果魏国人把你们打坏了,我张仪有功,地位更加牢固。如果你们齐楚两国攻打魏国,魏国失败了,那么魏国必然割地给秦国,来以此请求秦国帮助它。这样,好处就归了秦国,你们岂不白辛苦了。总之,如果你们把魏国人打坏了,魏国更加投奔秦国,张仪地位也就更稳啦。你们想想吧。”
齐、楚一看,只好罢手。有张仪呆在魏国,身后是大国秦国为友邦,齐、楚确实不敢再来打魏国。张仪甚至向秦国借兵,以挡回齐楚的攻伐,但史书对此细节记载不祥。不管怎么样,张仪呆在魏国合计三年,魏国确实获得了三年安宁。

楼主 墨雨唯珣  发布于 2016-07-13 13:27:00 +0800 CST  

楼主:墨雨唯珣

字数:11

发表时间:2016-07-09 22:06: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1-03-30 15:48:14 +0800 CST

评论数:18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