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法家】天下之数尽于轻重矣

本身写有存稿,可以一次性发上来,现觉得有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所以边补充边完善边发。。。@湖广逍遥客












———

楼主 ILoveElijah  发布于 2015-10-19 21:46:00 +0800 CST  
“岁有凶穰,谷有贵贱,令有缓急,故物有轻重。”(《国 蓄》)
“天下之数尽于轻重矣。”(《揆度》)
“谷轻而万物重,谷重而万物轻。”(《乘马数》)“币重而万物轻,币轻而万物 重。”(《山至数》)

《管子》中凡反映经济、政治、社会等事物的双方对比关系的,如本末、 穰凶、损益、公私、贫富、贵贱、缓急等都是属于轻重范畴的。

楼主 ILoveElijah  发布于 2015-10-19 21:47:00 +0800 CST  
轻与重是语义相反的一对词语,如果本末不能随意倒置,那么轻重也不能随意倒置,否则,事物的发展会发生转化。


1、事关全局的占据绝对主导的为重,反之的为轻。在《管子》一书中,农为本,商为末,那么农为重,商为轻
2、事物双方中处于主导地位的一方为重, 次要的为轻。在《管子。国 蓄》中,“粟重而黄金轻,黄金重而粟轻,两者不衡立”,粟与黄金相比之下,总有一方重一方轻
3、轻与重依条件互相转化。 “物,多则贱,寡则贵; 则轻,聚则重。
4、在一定条件下, “轻重相因”。【轻因重而轻】,“谷贵则万物必贱,谷贱则万物必贵。 “人们为了吃饭高价购买粮食,对于其他物资的购买力就降低,其他物品就便宜。反之,【重因轻而重】,粮食丰收,价格低而轻,人们对其他物资就有购买力,万物因之升价则重。


基于轻重的以上四个基本原始的特征,既然【天下之数尽于轻重】,那么管子就可以【轻重衡无数】。

楼主 ILoveElijah  发布于 2015-10-19 21:48:00 +0800 CST  
管子是如何【轻重衡无数】的?


首先看【衡】,衡就是权衡、平衡。平衡什么呢?政府平衡谷物、货币、黄金数量的多寡。
——《山至数》:"人君操谷、币、金衡,而天下可定也。此守天下之数也。"
比如:
稻谷丰收了,价格低廉,会伤害农民生产积极性,国家就高价买进囤积,一方面农民受益,另一方面国家加强了粮食储备。遇到灾害年 稻谷减产,谷子的价格高,农民买不起,国家就抛售囤积的谷子,大量的谷子在市场流通,谷物的价格就降下来了。


这个【衡】是非常重要的,达到的是动态平衡。1、《管子。轻重乙》里说: “衡无数也。衡者使物一高一下,不得常固。”犹如上面谷子的例子,谷子的多寡不是固定的,国家的手段也是不同的,时时刻刻在变化中上下浮动。2、还是《管子。轻重乙》: “已有四者之序,发号出令,物之轻重相什而相伯(百),故物不得有常 固,故曰衡无数。”这是说,四季各有收益,国家根据需用缓急而发号施令,物价就有大幅升降,不固在某点上,各季供求平衡也没有定数。


为什么强调的是动态平衡呢?因为静态平衡会导致【国家一抓就死,一放就乱】。

楼主 ILoveElijah  发布于 2015-10-19 21:48:00 +0800 CST  
【衡】的最佳状态是什么?准平。
《国蓄》篇里说:“万物之满虚随时,准平而不变,衡绝则重见。”这是说,万物轻重关系随时变化,如果能够使得万物总处于准平状态,就是“衡绝”——衡的最佳状态。
准平也是轻重术的核心。

楼主 ILoveElijah  发布于 2015-10-19 21:48:00 +0800 CST  
一、乘马
“乘马”的意思是指计算和筹划。那么,乘马就是【衡】的一种方式。

1、策乘马之数。

楼主 ILoveElijah  发布于 2015-10-19 21:49:00 +0800 CST  
——以【谷】为杠杆,筹谋其生产与收储,“谷”是维持国家和人民生存的基本物资,因而谷价是整个市场物价的杠杆,那么谷与其他货物的市场物价变化的基本规律是“谷重而万物 轻,谷轻而万物重”。
掌握了【谷】,有了足够的谷物储备,就可以通过谷的收进与售出,调控市场谷价,从而掌控其他物资的流通 量、价格和流向。
以上是基本的原理,具体运用时要注意【时令】,也就是要把握好时机。《乘马数》:“出准之令,守地用之策,故开阖皆在上,无求于民。 ”时令包括【农时】和【市场物资供求关系及价格变化的时间性】。国家要避免在农忙时节征用 农业劳动力,以防影响粮食生产,影响国家粮食储备的来源。此外,国家要按照市场供求价格的时间性,实行能够管制并据守地利和调控物资供求关系及物价的政策号令。 这样,市场的收放都由君国掌控,国家就可以不直接向民征收人头税和物产 税,从而达到【见予之形,不见夺之理】的效果。

楼主 ILoveElijah  发布于 2015-10-19 21:51:00 +0800 CST  
——按照【相壤定籍】的策略充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
管子的农业,不是仅限于【谷】的小农业,是涵盖农林牧渔的大农业。所以,除了种谷子的土地之外,其他的土地资源也要充分利用。
【相壤定籍】说的是国家通过实际调查考,确定“郡县上腴之壤守之 若干,间壤守之若干,下壤守之若干”,根据土壤肥瘠和收成的差别,制定差别税率,老百姓不会因为土壤贫瘠、收成不好、税负过重而迁徙,保证各种土地资源都得到充分的开发利用。此谓“相壤定籍而民不移,振贫补不足而下乐上”。

楼主 ILoveElijah  发布于 2015-10-19 21:52:00 +0800 CST  
———定价的问题:【乘马之准,与天下齐准】,虽然国家可以宏观调控国内物资流通的价格,但必须与天下市场相对持平,否则, 一国市场某种物资价格低于国外市场,资源就会流失;反之货币就会流失。正印了“彼物轻则见 泄, 重则见射。 此斗国相泄, 轻重之家相夺也” (《乘马数》)。

楼主 ILoveElijah  发布于 2015-10-19 21:53:00 +0800 CST  
2、运用“币乘马”理财。
先计算全国货币需求量的多少。具体是:以“三夫之家”及其所拥有的“六亩之 地”、应上交的“一乘马车”军赋为计算的基准量,先统计出田地好坏的数量、谷的产量、谷价贵贱的数 量,以及方六里之地需要货币的数量和谷的价格,计算需要投放货币的多少。 然后推算出全国的陆地之 数与所需货币的数量。 —— “始取夫三夫之家,方六里而一乘,二十六人而奉一 乘。 币乘马者,方六里,田之美恶若干,谷之多寡若 干,谷之贵贱若干,凡方六里用币若干,谷之重用币 若干。 故币乘马者,布币于国,币为一国陆地之数。 谓之币乘马。 ”


接着,用货币支付士的俸禄、大夫的封邑租税以及雇佣的人和马匹的费用。( “士受资以币,大夫受邑以币,人马受食以币”),货币流通多了,购买力就加强, 而谷子是民生大计,这些人在俸禄里得到的是货币而不是谷物,谷子需要去购买,这样会导致谷子的价格上涨,其他物资价格下降。这样,达到了“一国之谷皆在上,币皆在下”的目的,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得到保证。

楼主 ILoveElijah  发布于 2015-10-19 21:53:00 +0800 CST  
以上乘马,说明了货币、谷、万物之间的市场价格关系,“币重而万物轻,币轻而万物重,彼谷重而万物轻,谷轻而万物重。 ”所以君主掌控谷子和货币的市场,就可以掌控万物,所以说“人君操谷、币准衡, 而天下可定也”。 如果君主掌握货币和谷子的供应与流通,就会被商人取代。


如果说富民的过程是一个生财的过程;那么,运用乘马,就是在通过价格机制调整物资的流通,聚集大量的财富;财富产生后如何分配,是君主要面临的问题,一般来说,手握【权势】的君主可以随心所欲决定分配策略,自己越多越好,别人越少越好,但在管子的策略中,君与民的有着某种共同的利益,是不能杀鸡取卵涸泽而渔的, 欲从民得之必先予之于民,保证良性循环,这是【轻重之术】的政治意义所在。




此外,在乘马的过程中,主要是通过价格机制调整物资的流通,聚集大量的财富,这需要商业流通, 然而,商业流通又离不开商人,所谓无商不活无商不富,但商人的利益与国家以农为本的措施想矛盾,如何一边打压一边利用,也需要君主高超的【轻重之术】。

楼主 ILoveElijah  发布于 2015-10-19 21:54:00 +0800 CST  
可以看出,轻重术本质是打击自由市场经济的,是要求国家操控经济的。

楼主 ILoveElijah  发布于 2015-10-19 22:01:00 +0800 CST  
二、籍于号令
如果说乘马是经济手段行【轻重之术】,那么【籍于号令】则是政治手段。


举两个【籍于号令】的例子:


1、《管子。轻重乙》:桓公问于管子曰:“崇弟、蒋弟,丁、惠之功世,吾岁罔,寡人不得籍斗升焉,去。菹菜、咸卤、斥泽、山间不为用之壤,寡人不得籍斗升焉,去一。列稼缘封十五里之原,强耕而自以为落,其民寡人不得籍斗升焉。则是寡人之国,五分而不能操其二,是有万乘之号而无干乘之用也。以是与天子提衡,争秩于诸侯,为之有道乎?”管子对曰:“唯籍于号令为可耳。”桓公曰,“行事奈何?”管于对曰:“请以令发师置屯籍农,十钟之家不行,百钟之家不行,千钟之家不行。行者不能百之一,千之十,而囷窌之数皆见于上矣。君案囷窌之数,令之曰:‘国贫而用不足,请以平价取之子,皆案囷窌而不能挹损焉。’君直币之轻重以决其数,使无券契之责,则积藏囷窌之粟皆归于君矣。故九州无敌,竟上无患。”令曰:“罢兵归农,无所用之。”管子曰:“天下有兵,则积藏之粟足以备其粮;天下无兵,则以赐贫甿,若此则菹菜、咸卤、斥泽、山间之壤无不发草:此之谓籍于号令。”


这段话是说,管子对“祟弟、蒋弟、丁、惠等四家功臣的后裔不交税,不能从他们那里得到财政收入而无可奈何,于是问计于管子。管子先是通过政令的方式(下令派遣军队去边疆屯田务农,但规定家存十钟粮食的可以不去,家存百钟粮食的可以不去,家存干钟的更可以不去)获得各家粮仓的存粮数。接着又通过政令的方式要求他们将家中的存粮卖给国家。于是,各家粮仓积藏的存粮全部归于国君了。


2、国家向富商大贾借很多钱,然后下令百姓有粮食一律不准出卖,导致市场粮食供应减少,粮价上涨,于是国家就用涨价的粮食折钱偿还借富商大贾的债款,就可以使富商大贾白白遭受损失,而国家却因而取得了一大笔货币。使“国之币九在上”(《管 子·山国轨》)。 ——有些类似于中国持有美国国债,然后让美元贬值,让中国持有美国国债被蒸发一部分。




总而言之,【籍于号令】的实质是国家利用政权的力量,采取超经济手段,直接用法令干预市场买卖活动,操纵物价,达到打击商贾,谋取厚利的目的。

楼主 ILoveElijah  发布于 2015-10-19 22:04:00 +0800 CST  
三、官山海


我们都知道,国家财政收入90%来自税收,如果直接对房屋征税,人们就会不造房子以规避(现代房产税的征收会在某种程度上阻止炒房的人囤积房屋);直接对树木征税,人们会不种树;征收人头税,人们会节育,这都是百姓避税的方式。所以,这种征税的方式是愚蠢的。所以,怎么巧妙收税,找到一种让老百姓无法逃避的方式收税,是统治者得费心思的。


管仲给出的主意就是【官山海】。
官山海就是国家凭借政治强权,强制性地对民生必需的物资,比如盐、铁实行垄断经营,专卖,以获得巨额的财政收入。比如盐,是每天必须食用的,国家一旦对食盐垄断收税,即便老百姓不高兴但是也不能规避,因为人们的生活离不开盐;再比如铁(见下图),也是进入寻常百姓家,从一根针,到剪刀,到干活的农具,无处不需要铁,即便收税引起老百姓不高兴,但他们也无可奈何。


楼主 ILoveElijah  发布于 2015-10-19 22:09:00 +0800 CST  
四、国家参与借贷,控制高利贷


商贾放高利贷,导致他们对人民巧取豪夺,导致民贫。国家参与借贷,既可以使“民无废事”,又可以使“国无失利”。——“使万室之都必有万锺之藏,藏强(钱)千万;使千室之都必有千锺之藏, 藏镪百万;春以奉耕,夏以奉耘,耒耜械器,种饷 粮食,毕取赡于君。故大贾蓄家不得豪夺吾民 矣。”“春赋以敛缯帛,夏贷以收秋实,是故民无 废事而国无失利也”(《管子·国蓄》)。
国家控制信贷,不仅可以使百姓不被富商大贾盘剥,还可以使国家取得收入。比如春天贷款给农民,等到秋天粮食大量上市,粮价下跌时,要求农民把贷款折成粮食向政府归还。于是国内粮食就被掌握到国家手里,手中有粮心中不慌,有了粮食,国家可以操控价格换取所需的各种物品,无需重复征收赋税就可以解决国家的财政收入。再如,春天蚕桑生产开始时,把钱贷给百姓,以供他们购买口粮和蚕具之需。农民要用蚕丝卖得的钱向国家还本付息,这就等于敛取了蚕丝税的一半。(王安石变法的青苗法与这一段与颇为类似)

楼主 ILoveElijah  发布于 2015-10-19 22:12:00 +0800 CST  
五、币之轻重在于货
(这段是我朋友补充的)
齐国富有不是黄金囤积过多,而是物资货物充足,而货币在其中的职能仅仅是调节国家内部经济水平的一种平衡方式,往外发展则是经济战,但是就起根本,管仲根本没把钱当回事。

管子一书中所有的经济战的实质,就是重视囤积货物,轻视货币政策,这也是强力干预下的政策,遇到小国可以发展掠夺资源,遇到大国则是调整内部经济,对于富齐来说,货才是一切,金不过次要品而已

管子一书中的经济战论都是按照货发展而来的,说白了就是国家调控下的市场经济模型。并非是一定要发动货币战争,这是经常的误区之一。


说其发展思路是有重农的特点,但是依旧是重货的原则。缺牛羊则向外部引进,重金购入,算是亏本买卖了吧,但是重囤货才是齐国的经济战的本质。而收取税收则并非是按照需要收取的税收,还是依靠货物的增加来实现国家的财政的增产。


如果将货再次延伸发展呢,齐国的富民政策依旧是重实的过程,衡量一个国家的能力是人口、军事、农业、商业,而注重民生人口实际则是带动军事、农业、商业几样发展,说其管子的经济调整防止富贾作乱的调整,实际也是在不断的重实的过程。看似齐国富贾经常受到限制,实际则是强力控制下的策略,富民保温饱,也是重实而轻虚的一种政策。


其次是分地篇实际也是重实而轻虚策略,管子一书中最大的特点不是经济战,而是通过货币政策鼓励民众生产的一种有效的手段和方法或者说是刺激民众生产的方法。而重奢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刺激了商品经济的消费,其次就是无论政令如何,管子一书中的注重依旧是在生产上,或许路线不同,但是本质相同。

楼主 ILoveElijah  发布于 2015-10-19 22:14:00 +0800 CST  
再说下【重农抑商】。很多人吐槽为什么要限制商业,商业才能让人民富裕啊?
想想,要不是改革开放发展第三产业能富裕得起来?


其实深入思考,没有农业物资的充裕,是不可能发展商业的。

如今商业发达,是建立在粮食供应不断的基础上的,我们现在拿着钱,想吃什么想穿什么,都能买,这是基础。如果你拿着钱买不到粮食买不到衣服,怎么发展商业?再深入思考,袁隆平的杂交水稻才多少年?国人的温饱解决了才多少年?在袁隆平之前的时代,粮食生产是非常低的如果都不种粮食,去发展商业,吃什么?更不说军队打仗的供应了。


所以重农抑商在【小农经济】时代是很正确的思路
就像管子的策略,只有囤积物资是安全的,没有钱不怕,但是害怕没有粮食吃。再多的货币也会被人操控。


举个管子操控他国的例子:


这里面看似是强调的粮食的重要性,实际说的是根据货币的方案调整对方的经济策略,致使整体的经济模式发生变化,出现薄弱点。 收购的目的不仅搞垮对方,而是控制了特定资源,这才是大手笔,即便不能控制,也在某些程度上充实自身国力。

楼主 ILoveElijah  发布于 2015-10-19 22:27:00 +0800 CST  
齐法家和晋法家都是重农的,不同的是管仲的重农是倾向农业,但是工商等产业链全面发展,成就了齐国的富有。

楼主 ILoveElijah  发布于 2015-10-19 22:28:00 +0800 CST  
注:16楼开始,文字,图片是这位吧友帮忙补充的~~~

楼主 ILoveElijah  发布于 2015-10-19 22:54:00 +0800 CST  

楼主:ILoveElijah

字数:5607

发表时间:2015-10-20 05:46: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7-04-08 15:01:03 +0800 CST

评论数:63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