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误区(非原创)持续更新中…求加精…

1.心理学的主要工作研究别人在想什么。
评:心理学无法研究人们思想观念的具体内容。心理学家和普通人一样,只能观察到他人的外显行为,只能听到他人对自己内心世界的陈述,并不能看到,或者感觉到别人具体在想什么。到现在为止,脑科学和其它任何一门科学也无法直接观察到人在想什么。一些特异功能者声称他们可以判读他人的想法,这种能力称为“读心术”。但这类报告尚无一例通过了严格的科学检验。


你要知道另外在想什么只有一个办法——请他告诉你!如果对方不愿意告诉你,或者虽然开了口但并不对你讲实话,没有任何方法能解决这个问题。如果说有什么秘诀的话,那个秘诀叫作“信任”。你努力去赢得别人的信任,他自然会对你讲更多的实话。

心理学虽然挂着一个“心”字,其实只是当初翻译时的灵机一动。它不仅研究人的内心,更研究人的行为。并且用“可检验性”的标准来衡量,心理学更重视研究人的外显行为,因为它是真正能够观察、记录和检验的。


举个例子吧。我们给一个学生提供十个他没有学习过的英语单词,记他背诵,一小时后再让他拼写,发现结果有七个拼写正确,三个发生错误,于是我们就认为他用一小时时间,“记住了”七个英语单词。但我们能够观察到他脑子里记住这七个单词的过程吗?不能!未来几百年内恐怕都不能。我们观察的是以下这些行为:他接过单词表、找个地方大声(或者嘴唇微动)地背诵、一小时后他在纸上拼写、我们接过那张纸观察拼写结果。这些才是我们实际看到的。


当然,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不假思索地认为,一个学生为了取得成绩,当然是能记得多少就拼写出多少,所以直接把这个学生上述一连串行为看成“他记住了七个单词”。但在心理学家眼里,后者只是个推断。他有可能只记住六个单词,还有一个单词是蒙对的。或者已经记住了八个单词,但答卷时一紧张,有个单词写错了,交完卷子他就想起来了。


为什么人人都会提本段开始那个问题呢?它反映了日常生活中一个根深蒂固的误解,就是把人的内在心理和外显行为一一对应。从上述例子可以看出,两者之间其实有很大差别。下面你会在许多题目里看到“知”与“行”之间更多的不同。然而人们平时并不注意两者的区别,把别人所作的一切,大到在人才市场选择一个职业,小到因为尴尬挠挠头皮,都看成是他想做的。并且认为,要想知道一个人接下来做什么,必须知道他此刻想什么。把了解一个人,简单地等同于了解他脑子里想什么。


于是,当他们遇到一个心理学工作者,也就顺理成章地认为心理学当然就是用来干这个活的。并非如此,心理学更多意义上是一门研究外显行为的科学。在西方,有的学者直接把它叫“行为科学”,或者认为应该用“行为科学”来取代传统的心理学。
2.我看到在书摊上,报亭里,讲心理的书和讲命理的书放在一起。看来心理学无非就是算命的学问。
评:在书刊消费市场里,确实有许多书商把两者等同起来。这不光是今天的事,1899年,弗洛伊德把自己对梦的研究结果作为学术专著创作出来,还起了个复杂的学术名称。书商大笔一挥,改成《梦的解析》,放在一堆解梦的书里卖,一年下来才卖了三百多本。书商大惑不解:别人解梦的书卖得很火,你这本怎么不行呢?甚至今天在不少书店里,《梦的解析》恐怕依然和《周公解梦》之类的书放在一起。


心理学不预测人的“命运”,而是要预测人的行为趋势,即在相同情境下,某个人会有怎样的反应趋势。比如在一家工厂的流水线上,经过一段时间统计,甲的工作量只有乙的工作量的三分之二。我们就可以预测,明天上班以后,甲大致仍然只能作乙三分之二的活。这就是相同情境下的反应趋势。


其实,即使不懂心理学,平时大家也都在预测别人的行为趋势。比如我们会听到一个孩子对另一个孩子说:这东西你快带走,让我爸爸看到非揍我不成。这就是在预测他爸爸的行为趋势。又比如一个企业家对广告部经理说:咱们这个新产品打上广告,销售量一定会上升XX个百分点。这就是他在预测消费者的行为趋势。


楼主 あ回风舞雪あ  发布于 2011-07-17 13:55:00 +0800 CST  


心理学也在做这项工作,所以它并不神秘,和普通人相比只不过预测得更有依据,更准确一些。然而,行为趋势不等于必然会发生的行为。这个孩子并不能确定他父亲看到违禁品后百分之百会打他,这个企业家也无法确定消费者必然会来争购,心理学也无法确定某种行为趋势一定会出现。


而且,一个人的行为趋势也不等于他的“命运”。决定我们每个人“命运”的,除了我们自己的行为,还有他人对我们的行为。一个人努力学习,不一定考上大学。一个人狂热求爱,也不一定能赢得对方的心。一个人在集市上喊破嗓子,也不一定有人买他的东西。心理学最多只能了解到他在这个情境下更可能做什么,在那个情境下更可能做什么而已。

3.前些天我去了一家咨询公司。它的服务项目上写着“起名服务、财运、优生择日、店铺旺财、地产格局、堪舆、心理咨询。”这说明心理咨询不过是一种现代迷信。
评:九十年代末,确实有不少人把心理咨询和这些现代迷信混在一起经营。有的甚至打着“治疗性功能障碍”的旗号经营色情服务。鉴于这种混乱局面,2001年底劳动部颁行心理咨询师资格标准,当时也有整理市场、规范行业标准的用意在内。那以后一些年里,这种把心理咨询和迷信类服务混同的现象少了好多。不过最近有点回潮趋势。

心理咨询和“预测运气”无关。但在社会舆论中它确实给人留下这种印象,以至于吸引一批人作假咨询的生意。这是心理咨询在宣传时必须解决的问题。

4.咦,心理学书里面还有这么多公式、数据?我以为就是谈人生哲理的文字呢。
评:是的,心理学是一门实证科学。它用大量的实验、观测和统计分析来研究心理现象。甚至要学专业心理学,必须学统计学,当年这可是最让同学们头疼的课程啊。

低级的,简单的心理活动大多被心理学进行过实证研究。虽然有很多复杂的心理现象一时半会无法进行实证研究,甚至缺乏实证的可能,但心理学总的方向是追求实证化,于是自然会有大量数学结论出现。


经常有些从未接触过心理学的人,以为心理学只是变相的道德说教,或者渗透一些现代科学术语的哲学思辩。某些不了解心理学的大众传媒编辑人员也把两者混为一谈,加深了这种误解。

5.通过看心理科普文章我知道了,窥阴癖是心理问题,不是道德问题。
评:窥阴癖指反复偷窥异性裸体或者性生活的行为。它确实是个心理问题,但同时也是道德问题。如果被偷窥者发现并报警,警方肯定要介入,这时它还属于司法问题。通常会处以治安拘留。警方不会因为它是心理问题而免于处罚。


任何问题都有多个侧面。人们往往强调一个侧面,忽视其它侧面,甚至夸大一个侧面而将其它侧面视而不见。比如人们炒股时喜欢“追涨杀跌”,这既是金融现象,也是心理现象。进城民工犯罪率高,这既是法制问题,也是社会问题,还是心理问题。希特勒统治下德国人仇恨犹太人,这既是政治问题,宗教文化问题,也是心理问题。


从前人们遇到这些问题总是忽略它的心理层面,把人只看成“经济人”,“政治人”,“社会人”,这是不对的。现代心理学最大的贡献,是让人们看到了“心理人”的存在,重视人心理层面的问题。但如果只强调社会现象的心理层面,忽视其它侧面,也是不对的。


科学总要“分科治学”。当心理学家关注某个社会问题时,倾向于提取其中的心理因素来研究,但并不等于其它因素不存在,或者不重要,只是在心理学这个学科的视野里不重要。


事实上,一个问题所包含的社会因素、政治因素、经济因素或者法制因素和心理因素相比,都是刚性的,在解决上存在着“优先权”。比如一个股民炒股亏损,他可不可以对证券公司说:这是因为我心理素质不过关。您先把钱退给我,等我去学了心理学,培养出良好的心理素质,我再来炒股。


楼主 あ回风舞雪あ  发布于 2011-07-17 13:55:00 +0800 CST  
或者一个人酒后失控打死了人,他可不可以对**说,这是我控制应激反应的能力不足。您先放过我,我去学心理学,学会怎么控制自己。

这些假设肯定行不通。一个问题的心理因素通常不是它的主要侧面。某些心理学工作者因为天天浸淫在心理学的环境里,无形中会夸大心理因素在现实问题中的影响,这是需要注意的。有时候,一件重大社会新闻发生,媒体记者会去采访一两个心理学家,请他们谈谈看法。心理学家当然要扬长避短,专挑其中的心理现象来解释。但这种报导会令人认为这一事件仅仅是心理问题。比如“马加爵杀人案”、“赵承熙枪击案”,就被许多人解读为仅仅是心理问题。

6.我经常因为心慌、恐惧影响工作,真想找一种方法让自己永远不焦虑,不恐惧。
评:这种想法是不正确的。焦虑和恐惧虽然令你不舒服,干扰你的工作效率,但它们都是正式的心理机制,本身都服务于人适应复杂环境这么一个大目标。

具体如何处理这些负面情绪不在此处讨论。由这个问题出发,我们可以把心理学研究内容称为“非理性心理现象的逻辑”。所谓理性,就是经过智慧判断,认为我在这个场合下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但这些“应该如何”总是和心理规律相悖。且看下面的例子:

A:我应该长久地保持注意力(理性要求)
人的注意力只能保持有限时间,成年人约在二十分钟左右(实际心理规律),走神是正常的。
B:我应该记住今天学过的所有英语单词(理性要求)。
由于有“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你最初和最后背诵的单词会记得更牢,中间的则容易忘掉(实际心理规律)。出现遗忘或者记忆错误都是正常的。
C:我上台演讲时应该脸不变色心不跳。(理性要求)
人从事一种不擅长的活动往往会产生应激反应。心脏将大量血液泵入肌肉,导致脸红心跳(实际心理规律)。这种反应是正常的。
D:任何时候我都应该完全独立地判断问题,不受他人言论的干扰(理性要求)
人在信息匮乏的情况下,受暗示性都会提高(实际心理规律),被人误导是正常的。

诸如此类“应该如何”与“实际如何”的冲突,是心理学宣传普及中遇到的一个重要障碍。人们都只考虑心理活动应该如何,不知道它们实际如何。这也是本书的一个重要宗旨——告诉你实际的心理规律,和你对心理活动主观要求的距离。这种冲突恰恰是理性和非理性的冲突。

那么,为什么又叫“非理性的规律”呢?在心理学家眼里,这些非理性现象都不是杂乱无章的,其中有鲜明的规律可循。心理学的工作之一就是研究这些非理性现象的规律。

推而广之,所有可以称为“心理现象”的现象都有非理性色彩。心理学就是要研究我们的心理“实际如何”,而不是研究“应该如何”。后者是伦理学的内容。

7.我老公总说他工作累。他有什么可累的?不过就是坐在办公室里看看报表,开开会,和人吃饭谈生意。
评:日常生活中大家可以直观到别人的生理消耗,也大概清楚一个人的生理极限。比如一个人跑马拉松,或者一个人搬杠重物,爬高楼,搞得满身大汗,我们都能体会到他的疲劳。但人们缺乏感受他人心理消耗的能力,更不清楚一个人的心理极限。往往忽视心理消耗,认为人在心理上有无限的可能性。比如,一个人诉说自己工作太紧张了,头都要炸了。但他的头不可能真得炸开。他究竟如何紧张我们无法直观到,也便倾向于忽视他的诉说,认为那只是无病呻吟。


正因为无法观察到他人的心理活动,所以大家就认为,一个人虽然不能无限地跑、游、跳到无限高,或者搬无限重的东西,但他可以无限地忍耐,无限地坚强,无限地记忆,或者自由自在地改变内心状态。一个人如果做不到这些,就是他懒惰,意志不坚强。这是一个常见的心理误解。


人不仅不理解他人的心理活动极限,也不清楚自己的心理活动极限。现在有不少人因为精神压力大而作咨询。如果仔细分析他们的生活和工作,会发现当初都是因为不清楚自己的心理能力有多大,刻意追求完美,揽了过多的活,背上太多包袱。


楼主 あ回风舞雪あ  发布于 2011-07-17 13:55:00 +0800 CST  


从上一段可以看出,人的许多低级心理活动都有其极限。高级心理活动如情绪调控,意志活动,虽然还暂时无法明确地用数字来表现它们的极限,但在实践中这些极限是存在的。长期受心理学薰陶的人会感受到这一点。


从这个角度来讲,心理学也是一门研究心理活动能力极限的学问。比如你在野外瞥见一群人,或者天空中的几只鸟,或者桌上的一把糖块。你能一瞬间就感知它们的数量,而不用一个个数清楚。这种能力有没有上限?经过心理学家研究,它的上限是五到九,这个数字就叫“注意广度”。有的人超过五个对象,就不容易立刻看清楚。有的人超过九个对象,错误率会大大上升。这就是心理学研究心理能力极限的一个例子。


再比如说,人长时间不睡觉会导致什么后果?心理学中有一个实验就叫“睡眠剥夺”。心理学家请一些志愿者,让他们几十个小时不睡觉,记录他们心理活动能力衰减的情况(听上去有点残忍,不过这种实验是付酬的。)现在很多喜欢过夜生活的人就不知道这些极限。他们在伙伴们中间比赛,谁不敢熬夜就不够英雄。如果他们知道了这类研究,对夜生活的态度肯定会有所改观。


心理学的这个功能对社会生活有很重要的意义。人们通常会给人性描绘出一幅美好的画面:人应该无私、宽容、勇敢、坚定、聪明……这些可以称为理想人性。但现实中人们是自私的、狭隘的、懦弱的、犹豫不决的、头脑时时发蒙的。人们在考虑社会问题时,总不免习惯于以理想人性为出发点。如:

只要人人都遵守交通规则,就没有交通事故了。
只要大家都理性投资,股市就永远没有泡沫。
只要人们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什么艰难险阻都能够克服。
……
然而,这类“只要……就”模式的设想哪条也没实现过。现实中人性是另外一个样子的,而心理学的功能就在于告诉我们真实的人性是怎么样的。
如果你看的心理学教材足够多,你可以看到许多有关心理学的定义。如:
研究人类和动物的心理过程和行为的科学。《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13卷,535页。
一门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心理学大词典》,768页。

这些定义都是学术化的定义,你在本书这里看到的两个回答:心理学是研究非理性的逻辑的学问,心理学是研究心理能力极限的学问,可能在别处看不到,属于经验之谈,和学术定义不冲突,它们告诉你的是,从现实生活角度讲心理学研究了什么,有什么作用。

9.古人没有心理学,靠生活常识就能了解心理规律。所以现代人也用不着专门去学心理学。
评:日常经验确实总结了不少心理规律。笔者在本书的姐妹篇——《说文解字话心理》中详细介绍了这方面的成果。但日常经验毕竟是笼统的、粗糙的,很多经验也和真实的心理规律相矛盾。本书的宗旨就是总结与心理学相矛盾的那一部分日常经验。

没有心理学提练的生活经验,就象科学产生之前的农业技术。它固然也养育了一代代人,但毕竟不如农业科学技术更有效率。

10.现代心理学公认的开山鼻祖,是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弗洛伊德。
评:心理学界公认的开山鼻祖叫冯特,德国人。1879年,他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哲学系创办了心理学实验室。在他之前也有一些心理学家进行过实验研究,但这一事件被国际心理学界视为现代心理学的开端。


澄清这一点在心理学界朋友来看似乎无所谓。轮到“心理学史”课程考试,如果有“心理学创始人是谁”这道题,答“冯特”就是正确,答别人都是错,大家早就习惯了。但社会舆论却不是这样,现在有太多的人把“精神分析”直接当成了心理学。


弗洛伊德的学说如何定性,是个复杂的问题。他在建立其基本理论时,本人只有医学,特别是精神病学的知识,基本没有掌握心理学知识。这从他著作里使用的概念便可以看出来。和现在的“民科”一样,他是在某个领域主流观点之外自己构建了一套理论。直到《梦的解析》出版十几年后,他才和心理学界的人(如美国的穆尔)接上头,但更多时间是和精神病学界同行交往。


楼主 あ回风舞雪あ  发布于 2011-07-17 13:55:00 +0800 CST  


在他本人看来,精神分析不是心理学中的一派,本身就是个独立的综合学科。这门学科的理论基础是精神病学,延伸到文化、历史、宗教、哲学等多领域。1930年,美国芝加哥大学还设置了“精神分析教授”这么个职位,等于也承认它是独立学科。


心理学家看待精神分析的方式也不同。有人把它当成《本草纲目》之类的东西,是在主流学科产生之前的“前科学探索”。有人把它当成心理学中的一个流派。但在心理学逐渐整合之后,“正统的”精神分析也只有史料的价值。现在去读高校里的心理学专业,不会有一门叫作“精神分析”的课程等着你。


总之,精神分析不是心理学的主流理论。它的基本概念和心理学的概念与体系缺乏沟通。但精神分析给心理学研究提供了一些很好的课题和有益的思想。精神分析研究主要依靠咨询师手头的案例。这些个案有深度,但缺乏普遍性和实证价值。精神分析学家注重思辩,有很多结论类似于哲学思考。


单就流派而言,除了精神分析,心理学历史上还有“元素主义”、“构造主义”“发生认识论(皮亚杰派)”、“机能主义”、“行为主义”、“完形心理”、“拓朴心理”、“联想主义”、“意动心理”等许多种。为什么独独精神分析在圈外有这么大名气呢?因为精神分析涉及的课题多半和人文领域有关,比如文艺中的心理分析,宗教中的心理分析等等。其它流派几乎不理会这些问题,或者不擅长,只有精神分析学家在搞。文、史、哲领域的知识精英就从中找到了许多共同语言。他们把精神分析引入自己的领域,共同扩大它的影响。


要知道,就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而言,学者总是不如文人的。一个三流文人写的小说,其发行量很容易超过一流学者的专著。更何况认同精神分析的远不止三流文人,二十世纪里许多文艺精英都受这个学派的影响。在他们眼里,精神分析就是心理学。那些满篇实验数据的心理学论文远不及《论文明》(弗洛伊德著)、《未发现的自我》(阿德勒著)这类书更容易被人文领域的知识分子接受。如果你去翻中文专业的学术论文,你可能只会发现一个心理学家的名字,那就是弗洛伊德。


这也符合一个简单的传播心理规律:一个话题要想热起来,必须吸引大家一起议论它。试想,一个其它流派的心理学家搬出他那些数据啊、图表啊给大家讲解。公众除了聆听学习之外,又能够做什么呢?说的都是他们不熟悉的课题,研究过程他们更无从介入。这些结论即使再正确,传播范围也有限。


楼主 あ回风舞雪あ  发布于 2011-07-17 13:55:00 +0800 CST  
11.精神分析学全面是研究了心理活动。
评:精神分析以深刻为其长处,甚至被称为“深度心理学”。但说到全面,那是远不及学院派心理学的。精神分析及其以后各类变种理论都堪称“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直面生活中的心理问题,所以影响力往往较学院派心理学为大。但它们也有一个先天劣势,就是只能根据来访者提供的情况构建理论,而不能主动进入生活中进行调查研究,因为那不是分析师的职权范围。而来访者提供的资料通常都有问题类型的局限性。
以弗洛伊德本人来说,他接待的主要来访者是当地中产阶级家庭妇女,男性患者极少,更没有工人农民,也缺乏高层人士。这些来访者吃穿不愁,不工作,以“癔症”为主要症状。而男性通常会表现出职场压力等问题。一个农妇天天忙于家务,也没多少时间表现其“性压抑”。
可以想象,在这样取样范围狭窄的资料基础上构建的理论,肯定不会是全面的。弗洛伊德提出的理论之所以有“泛性论”的色彩,因为他能接触到的案例就集中在这方面。他的后来者之所以慢慢消解其中的性内容,也是因为他们接触了更多有其它问题的来访者。比如阿德勒提出自卑补偿理论,因为他自己就曾经是个高度自卑的丑孩子。试想如果当初,维也纳的政府官员、企业家、高级知识分子纷纷找弗氏咨询,他可能提出的就是另外一套理论。
特别是在美国社会进入现代市场经济时代后,以职场压力,人情冷漠为代表的心理问题完全取代了弗洛伊德所面对的传统道德过份严厉带来的心理问题,精神分析的理论就又变了个样。
直到今天,心理咨询师仍然只能根据来访者的情况进行“过度概括”,并且无法跟踪来访者,在其生活的现实环境中研究他。这是延用医学工作模式的结果。医生并不离开医院这个大本营。问题是,医学所要解决的生理问题确实应该在医院环境下检查,在医院环境下解决。而心理咨询所要研究的心理问题,更应该还原到现实生活中去了解。
正是由于依赖来访者提供的并不确切的资料,精神分析理论实际上是一种研究“鸡毛蒜皮”问题的理论,也就是说,它研究的多半是现实中并不重要的心理现象。巴菲特在投资时是什么心理状态?某国元首在决策时是什么心理状态?科学家研究卫星导弹时是什么心理状态?爱因斯坦在建立相对论时是什么心理状态?这些显然比性压抑之类的问题要重要得多,但并不存在于精神分析理论中。
相反,学院派心理学是从学科建设出发的,事先从逻辑角度构建了整个体系。纵使他们也无法直接研究上述那些重要心理问题,但从逻辑上可以预留出相应的部分,比如管理心理学,决策心理学等等。我们学习学院派心理学时,能够发现某些部分实验资料很丰富,某些部分比较空泛。那空泛的部分就是目前缺乏研究的部分。但并不因为缺乏研究便对这些领域视而不见,而是预留在心理课题系列里。这是单纯依赖咨询资料的研究所缺乏的优势。



12. 心理学就是伪科学,我听那些研究自然科学的老师们这么说。
评:确实有很多人这么指责心理学。文革时甚至有人以此为理由在大陆完全取缔心理学。对于这个事关饭碗的负面看法,心理学界的人当然会反驳。他们提出了五花八门的反驳理由。但我觉得从以下两点来反驳最简单。
第一,对于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科学要不要研究?如果要研究的话,那么就是把现在的心理学研究成果,现在的心理学家全部逐出科学阵营,还是得有一批人来研究心理。
第二,如果排除了今天的心理学,换一批人来研究心理现象,是否能有更好的、更客观的研究方法?到目前为止还不大有这个可能。即使换来批新人重新折腾几十年、上百年,恐怕也只能延现在的心理学道路重新走一遍。
实际上,将心理学称为“伪科学”,体现了“伪科学”这个概念本身的偏颇,那就是它不容忍正在成熟中的科学。就好比声称小于成年人的人都不算人,没有红透的苹果不算苹果一样。不同学科的成熟有先后的区别,有程度的不同。就客观条件来说,心理学目前只能成熟到这个程度,这并不能构成取消其“科学户籍”的理由。


楼主 あ回风舞雪あ  发布于 2011-07-18 13:23:00 +0800 CST  
将心理学称为伪科学的,不光是圈外人。我还遇到过有从事这门工作几年的朋友也这么说:“要不是混口饭吃,我真不想搞这种伪科学。”这就不应该了。正因为心理学现在还不成熟,新来者才有更大的机会出成绩。如果心理学已经象物理学那样成熟了,你除了查缺补漏,又能作些什么呢?



13。 心理学才100多年,衍生的流派至少也有几十种了。心理学都四分五裂了,又怎能指望它们能研究一个完整的、个体的人呢?
评:从科学技术史上来看,一门学科从萌芽状态走向成熟,就是从多流派互相竞争的格局,向主流理论集中的过程。心理学不过是重复其它学科的这个过程罢了。
拿恒星运动规律来说吧,当哥白尼提出“日心说”时,它并不是主流观点,最多只能和“地心说”并列为不同派别。和托勒密几乎同时代,还有毕达哥拉斯的“中心火”理论,阿利斯塔克的原始地心论。和哥白尼同时代还有一个“弟谷理论”,认为太阳围绕着地球转,其它一切星体围绕着太阳转。
这说明,“日心说”也只是当时五花八门的天文学理论中的一派。直到伽利略用望远镜深入观测太阳系的行星、卫星运转规律,才证明了“日心说”。此时离哥白尼去世已经有一个世纪之遥。而它成为天文学家公认的理论,要远到十八世纪了。
即使最后“日心说”战胜了其它各派,它和现代天文学仍然差得远。哥白尼不知道什么叫“引力”,认为有大大小小的水晶球在天空旋转,是“上帝的爱”在驱动它们。没有望远镜,他无法看到恒星的岁差,所以他计算的轨道比真实情况复杂得多。最重要的一个区别是:太阳带着行星们在银河系中旋转,宇宙中又存在着上百亿个银河。今天小学生都知道的这个常识,但哥白尼并不知道。
因此,心理学在“群雄割剧”状态中度过百把年才走向成熟,也完全可以理解。实际上,自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基础心理学里面已经没有那么多派别了。无论中国大陆、中国台湾,还是美国、俄罗斯的基础心理学教材,体系相差不多。那许多流派只是放到每章每节里具体介绍一下。
很多人把处在不同阶段上的科学放到一起来衡量,这是不公正的。从科学史上来看,平均每隔一百年会有一门基础学科成熟起来。十六世纪是天文学,十七世纪是物理学,十八世纪是化学,十九世纪是生物学。恰好对应着机械运动、物理运动、化学运动、生物运动这么个从低到高的顺序。可以说,研究对象的复杂程度高一个数量级,成熟时间就晚差不多一百年。如果把心理学放到这个历史中去考查,我们就可以理解它的难处了。它在研究世界上最复杂的现象——人的心灵。



14. 心理学的初衷是帮助人们消除精神疾病、化解心理危机,塑造一个健全的人格、健康的人生。
评:并不是这样,这是精神病专业的宗旨,后来一并发展到现代心理咨询业中。无论精神病学还是现代心理咨询业,都是直接面向公众服务的行业,它们当然要树立一个服务性的目标。
而心理学的初衷是通过实验方法研究人的认识规律。后来扩大到研究人的情感、意志、行为等各方面。它基本上是一种学术研究活动。实际上,学院派心理学对各类精神疾病并没有什么专门研究,主要研究正常人的心理。心理学家不是医生,除了个别实习参观活动外,没有条件进入精神病院。学院派心理学的成果大部分不运用于心理治疗,而是运用在教育界、企业界和社会工作里。



15.心理学的物质基础就是脑的活动,所以根本没有必要建一门心理学。将来神经科学发展到深处就行了。
评:我们可以把神经活动和心理活动比喻成电脑硬件和软件的关系。当你在电脑上作游戏,打字,浏览网页时,电流在CPU和内存中以特定的形式运动,两者之间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但你没有必要去管电流具体怎么流动,你直接操作软件得到你想要的结果就行了。
同样,当我们思考、记忆或者发怒时,我们体内的神经系统也以特定的方式运转着。但我们也没有必要非得知道它们怎么运转,直接感受你的心理活动就行。这是两个层面上的现象。即使有一天,人类完全掌握了脑科学的奥秘,难道你能随心所欲打开别人的脑子一探究竟吗?


楼主 あ回风舞雪あ  发布于 2011-07-18 13:23:00 +0800 CST  
16.根本不可能什么有心理规律。心灵是多变的,世界上每两个灵魂都不一样。每时每刻我们的心灵都无法预测。所以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根本不存在。
评:这是把一般规律和个别现象混淆了。是的,世界上没有两个相同的心灵,但也没有两只完全相同的苹果。每只苹果从枝头落下也都会有不同的轨迹,这是否意味着万有引力定律也不存在呢?世界上每片云彩的含水量我们都无法测定,每次泥石流都无法准确预言,到今天我们仍然不能预测地震,但无人说物理学、气象学、地质学和生物学是伪科学。
感受不到心理活动有客观规律存在,这正是一种典型的常识错误。当人们对一种现象观察不够,了解不深时,通常都会觉得它杂乱无章,没有规律可循。当原始人仰望天空时,星星就似乎没有规律,只有观星家能感受它的规律。现在你来观察天空,也只是看到一团乱麻(除非你是天文学爱好者)。当物理学家研究机械运动时,普通人也很少感受到运动有什么规律?
对一种规律的体察,有赖于一定的专业训练。



17.特异功能也是心理学的研究范围,属于一门叫“超心理学”的分支学科。
评:超心理学在西方确实存在,但不属于心理学的范围,只是挂了心理学的名称。在中国不存在超心理学研究。但个别人和个别机构有一些针对特异功能现象的实验研究。
特异功能研究很难成为一门独立学科,因为它不象儿童心理、司法心理或者商业心理那样,是一个完整的研究领域,只是一些形形色色的个别事件。张三说他能耳朵听字,李四说他能够预测未来。科学界即使有人去研究这些现象,也只能一一检验这些个别事件,这不是构建一门系统科学的途径。
针对异功能现象,有两派比较偏颇的观点。一派认为这都是胡说八道,是骗人的,根本不能成为科学研究的对象。仿佛科学家一沾这个课题就可耻,就成为伪科学的帮凶。但如果拒绝用科学方法和科学程序来检验特异功能现象,只是从理论角度空对空地予以否定,也并不能获得公众认可,最后等于放任这类现象在民间自由流传。
另一派观点是在进行专业研究之前先认定特异功能现象存在,然后用各种实验来肯定它,包装它。实验过程都带有倾向性。实验结果因为无法复制,通常也没有获得科学界的认可。
正确的态度应该在两者之间:特异功能现象需要研究,但要严格按照科学程序来进行。



18.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特感受,并且无法传递给别人,怎么能够研究人的心灵呢?
评:心理学是无法直接感知每个人的内心变化,但提取足够大的样本后会发现,人们对同一事物的反应却有规律可循。比如,虽然“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哈姆雷特》这个剧确实比其它许多戏剧更受欢迎。虽然每个人的味觉都无法传达给别人,但确实有一些菜肴更受人欢迎,比如开遍世界的麦当劳,肯德基。
前面说过,如果把侧重点从心理转向行为,那么心理学更容易客观化。人的行为远不如心灵那么自由,那么千差万别。心理学家正是从行为入手来研究人的心灵。



19.心理学与精神病学界尽管有相通之处,但又有本质的不同,通常而言,前者研究的是正常人的心理,后者涉及的则是病人的心理。精神病学家通常具备心理学知识,而心理学专家却未必具有精神病学知识……而心理学家往往重在逻辑分析,对一些犯罪现象进行解读,一些解读表面上亦能自圆其说,因此更受媒体的青睐,其观点也更有市场

评:这是一位精神病学家就美国“赵承熙枪击案”回答记者提问时说的话。诚如文中所言,心理学和精神病学“有本质的不同”,所以我把这段话也算作圈外人对心理学的一种误解吧。
在心理学专家前面没有出现“大部分”这个词,实际上有这种含义在里面。谁具备对方的知识更多一些,这是一个对两类专业人士知识结构进行统计后才能回答的问题,因为在各自的专业教育里并不把对方的知识当重点。


楼主 あ回风舞雪あ  发布于 2011-07-19 17:39:00 +0800 CST  
精神病学教育由医学院进行。其专业设置里固然有“普通心理学”一项,但也只不过是些基础课。要知道,即使在中等师范学校里,学生也要学心理学基础课,但不等于就因此算“心理学家”。没有深入到大量实验心理学前沿成果中去,一个人不能被称为心理学专业人士。
反过来,心理学专业教育是由综合大学,或者师范学院里的心理系、教育系进行的。虽然里面也有“变态心理学”,或者“医学心理学”的课程,但是通常被列入选修。因为这些院校不具备医学方面的师资和实践基地。
因此严格来说,双方都不大熟悉对方的领域。一个心理学家缺乏直接就精神病问题讨论的专业资格,反过来也是一样。确实有个别精神病学家凭借自学掌握了心理学知识,或者反过来,一个心理学家出于浓厚兴趣学习过精神病学知识,但不是普遍现象。
至于心理学家往往“重在逻辑分析,对一些犯罪现象进行解读,一些解读表面上亦能自圆其说,”这恰恰不是主流心理学家做的事。专业心理学也是高度实证性的学科,犯罪心理学更是如此。心理学研究的是行为过程,而不是如何评判这些行为。恐怕说这句话的人只是看了报刊杂志上的心理健康文章吧。这些专栏的编辑事先就要求作者把文字写得通俗易懂。仅仅读这些文字并不能真的认识心理学。
心理咨询其实是个夹在心理学和精神病学之间的领域。心理学家咨询师缺乏心理学的系统训练,搞的东西接近于伪科学。精神病学家认为他们提倡“不用药治心病”,接近于骗术。结果心理咨询的地位就这样不尴不尬。但有趣的是,专业心理学家往往把心理咨询当成精神病学的一个延伸,而精神病学家往往把心理咨询师当成心理学家。
更为有趣的是,因为夹在中间地带,左右不靠,心理咨询界缺乏自己的学术阵地,往往直接诉诸于媒体来扩大自己的影响。从弗洛伊德开始,他们就与大众传媒高度结合,经常去直接解读社会问题,或者去分析文艺作品,总之是谈一些公众感兴趣的东西。而专业心理学家和精神病学家这两种工作本身并不直接和公众打交道,他们的声音往往不大。



20.读心理学专业一定得学催眠吧?多有趣啊!
评:无论是高校里的心理学专业,还是面向社会的心理咨询师培训,都没有催眠这个课程。专业心理学中会介绍一下催眠现象,但不会有实际训练。
催眠虽然显得很神奇,也能揭示一些心理现象,但在现实中没有多少实用价值。现在有些心理机构打出“催眠培训”的口号,多半中利用了公众的好奇心。

楼主 あ回风舞雪あ  发布于 2011-07-19 17:39:00 +0800 CST  
21.正常心理我们人人都有,不用研究,心理学就是去研究非正常心理的。
评:公众对于心理学的兴趣更偏重于其中偏、难、怪的部分,而不大关心正常心理规律。似乎认为我本身就正常,何必再学习有关正常心理的知识?甚至不少人认为心理学主要研究非正常心理活动。其实,非正常心理现象专门有一个分支去研究,叫变态心理学,它远不是心理学的全部。
虽然我们每人都有正常心理,但不等于我们都清楚正常心理的规律。同理,我们每个人都有正常生理活动,但不等于我们都是生理学家。我们天天看到风雨雷电,也不等于我们都是气象学家。



22.我看过李银河与方刚写的那些书。我觉得他们都是胡说八道,编故事骗人的。世界上哪有那些事?
评:李银河是位严谨的学者,方刚是位很负责任的记者。他们写的有关性的调查报告都基于长时间的调查,资料是扎实的。对这两个人工作的误解,其实代表着一种对心理现象(包括许多社会现象)的普遍误解——我看不到的就不存在。
现实社会有许多忌讳,很多社会问题不能公诸于众。由此而造成的误解形成了公众一些普遍心理特点。比如,死亡每个人都要遇到,但人们不能公开展示自 己的死亡。一般人只能因为亲朋好友的去世而见识到死亡。这种对死亡的无知恰好造成了许多规律性的心理现象。比如青少年浮燥的性格,恰恰是因为他们很少看到 周围有人死去。性问题也是主要的忌讳,所以许多性问题代代人都会重新犯。再有,每个人都要出生,但一般小孩子很少看到新生婴儿。犯罪现象也不宜传播,人们 并不清楚犯罪活动的心理过程。
凡此种种,是专业心理学家高于常人的地方。他们专门研究某个领域的问题,手头的资料远多于普通人。比如一个专门研究死亡学的心理学家,他对老年人的了解就 超过一般人。而这也就带来了他们和普通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许多在他们看来习以为常的事情,普通人却大惊小怪。



23.你是学心理学的?它好象是医学的一部分吧?
评:现在公众获得心理学知识的渠道通常都是媒体上宣传心理健康的文章。另外,大量心理学研究也需要有生理学有医学的知识。这使得一些朋友误以为心理学只是医学中的一个分支。其实心理学是独立于医学的。它是和生理学并列的基础学科,它有自己独立的研究出发点。



24.其它科学都作大量实验,心理学的实验好象很少啊。
评:心理学家也在力所能及地设计各种实验,以求客观揭示人的心理活动规律。但心理实验和自然科学实验不同,存在着大量道德风险,很多领域都是实验禁区。
比如有关脑功能定位的研究。最好的方式就是对一个人进行局部麻酸,然后打开他的头骨,暴露人的脑子,刺激脑部不同位置,让他报告有什么感受(脑部 没有痛觉,可以承受这种刺激)。在影片《沉默的羔羊》第二集里,你能看到这个“奇观”。一个被害者的脑子被打开,甚至被切下一片煎食,他仍然能够和人交 谈。这是有科学根据的。
然而,职业科学家不可能这样去研究脑。即使志愿者也不行。只好用许多替代方法,比如研究实验动物的脑,或者用脑CT照射活人的大脑。但哪一种都不如直接刺激脑更准确。
又比如,我们都知道孩子的生活经历对成年以后有决定性的影响。但谁愿意把自己的孩子交给心理学家去研究呢?所以心理学家如果要研究儿童心理,经常只能拿自己的孩子作研究对象(例如皮亚杰)
再比如一些社会心理学实验中,必须激发被试不良情绪反应(恐惧、愤怒、自责等等)才有效果。事后还得花时间去平复这些情绪反应。
正是由于存在着大量道德禁区,越是高级的心理活动,做实验越困难。



25.社会上人人都有心理问题,学心理学就业很容易。
评:并不是这样,如果说前面那些观点对心理学的前途过于悲观,这个观点则过于乐观。
在科学共同体里,心理学的经费投入一向不多。“继美国国会科学委员会向新闻界宣布,政府将大幅度削减属于心理学研究领域的行为科学的经费之后,英 国医学研究会也宣布,将关闭现存的3个心理学研究中心之——位于伦敦大学学院的认知发育研究所。”转引自《心理学将被逐出科学圣殿?》《南方周末》 2002-10-10
在大陆,最近几年心理学专业开设大量增加,甚至有的农业院校都开办了应用心理学专业。但以笔者所见,这多半是“扩招”带来的泡沫。这些新开办的专 业其师资和研究能力都很缺乏。二十年前我们是在实验室里学心理,而今天好多心理系的学生都没有实验室可去,只能死读书。笔者遇到许多从这些专业出来的毕业 生,很难找到直接运用心理学知识的岗位。
当然,如果我们不把这句话当现实,而把它当前景,那么心理学确实有这样的前景。但我不能确定它会在十年二十年内出现。
需要指出的是,如果这种观点出自对心理学不了解的人,那还有情可原。但有的时候一些心理学教师为了吸引学生,刻意抬高本学科的实际地位。这是不应该的。


楼主 あ回风舞雪あ  发布于 2011-07-28 20:50:00 +0800 CST  

楼主:あ回风舞雪あ

字数:9556

发表时间:2011-07-17 21:55: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0-11-26 20:46:27 +0800 CST

评论数:8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