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潜艇与瓦尔特AIP潜艇

转自uboat.net,作者Marcin Jedrzejewski,翻译者是橡木兄@橡木620


楼主 文彦掉  发布于 2018-08-07 15:18:00 +0800 CST  
在二次大战的最后岁月中,基于全新概念的新式U艇参加了作战。假如她们更早一些服役,她们或许就会改变大西洋战役的结局,甚至还会产生更多影响。电子潜艇的概念影响了后二十年的潜艇设计,而其中一型电子潜艇的艇体设计甚至被采用到了第一艘核动力潜艇上。

楼主 文彦掉  发布于 2018-08-07 15:19:00 +0800 CST  
一、起源
1935年至1939年的德国潜艇发展从头到脚都是基于一战的原则。但是,英国人已经拥有了声呐装置以应对潜艇的威胁。所以一点都不奇怪二战爆发时,人们对于潜艇战的效用有着巨大的质疑。但事情不久就明了了,声呐并没有声称的那样有用,它们对付不了水面的U艇,而在夜间以潜艇集群水面打击护航队的“狼群战术”又被证明是如此致命。缺乏水面侦测装置的护航舰艇很难在夜间或是恶劣天气中发现一艘U艇的狭小侧影,飞机也是如此。
U艇部队在训练中加入了狼群战术的要素,艇长和艇员们的技术、经验被认为是制胜的关键,而科技发展就在某种程度上迟滞了。邓尼茨受到了瓦尔特教授的一种闭式循环引擎概念的影响,这种引擎工作不需要吸入空气,由此就可以在潜艇潜航时达到大约25kt的速度。这一概念得到了更大的发展,1940年原型艇V-80在水下航行中达到了26节的高速。因此,这种引擎的概念被视为解决潜艇水下高速航行问题的正解,但技术难题使得将这种原型改造为远洋作战潜艇需要花费很长时间。不过,在当时也没有哪个人为此忧心,毕竟传统潜艇在夜间水面作战中依然屡战屡胜。
不过,局势可能发生戏剧性转变的前兆已经出现。在1941年11月30日-12月1日的那个漆黑夜晚,试图穿越直布罗陀海峡的U-96被准确锁定并遭到812中队装备雷达的剑鱼式飞机袭击。她的艇长:海因里希·勒曼-威廉布鲁克坚持认为那架飞机一定是使用了一种新的定位装置。尽管这一声明来自最有经验的艇长之一,但却没有人把它当回事,更没有人相信高精确度的雷达可以小到能够装上飞机。 另一个前兆也是在1941年12月出现的。那是在打击HG-76护航队的作战中,护航队由一支包含航母的主动支援群保护,支援群的指挥官是反潜专家沃克上校。尽管一共有14艘U艇在附近集结,但她们只击沉了5艘船舰,代价则是4艘直接参战U艇遭到击沉(U-131, U-434, U-574和U-567),这一令人震惊的交换比在后来也不鲜见,而当时在附近海域还有几艘U艇被击沉。U-567是由身经百战的骑士十字勋章获得者爱根博特·恩德拉斯指挥的,其他U艇的艇长则相对缺乏经验。BdU坚信成败取决于发动攻击的U艇艇组们的经验,这就是为什么当邓尼茨派去他所信赖的恩德拉斯时会发出“坚持跟随护航队,我正派恩德拉斯来。”的电报,然而这毫无作用。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微小的先兆。显而易见,装备雷达的飞机和护航舰——尤其是当它们被编入拥有航母的支援群中时——使得旧式潜艇或许会付出巨大损失又取得不了任何战果。但很不幸,这些先兆没有引起德国人的足够重视,没能影响他们关于新式U艇、新式武器和新式电子设备的发展计划。几乎一年后,当北大西洋反护航队作战中的损失大得令人担忧之时,他们才终于打算做些什么。 1942年11月是潜艇战中击沉吨位最多的一个月,大多数击沉战绩都是在北大西洋护航队的航线上、盟军陆基航空兵够不着的地方取得的。自美军反潜的逐渐增强使得在西大西洋和加勒比海作战成为不可能后,U艇重新返回北大西洋作战。不过,英国人有足够的时间增加护航舰和飞机的数目以及开发新技术,同时德国人也增加了U艇的数量。1942年下半年,平均每天都有100艘以上的U艇在海上。所有这些因素都使得围绕护航队的作战变得前所未料地激烈。
尽管击沉总数增加了,但每艘U艇的日平均击沉吨位却引人注目地掉了下来。由于有强有力的军舰护航和日益增加的空中掩护,能够进入攻击阵位并击中目标的U艇相对变少了。很明显,U艇部队需要水下性能更好的潜艇,拥有更远的水下航程(特别是在溜过危机四伏的比斯开湾时)和更快的水下速度(为了躲避护航舰和在水下抢到攻击阵位)。因此,BdU在1942年11月召开了一次会议以讨论解决危急局势的可能办法。瓦尔特教授和海军造船部门的代表都被邀请与会,这次会议成为了U艇技术发展的一个转折点。
图1为威廉布鲁克艇长(从海底出击中艇长原型人物)
图2中较矮者为恩德拉斯,他在HG76打击战中阵亡(击沉一艘船),他是U艇部队早期精英之一



楼主 文彦掉  发布于 2018-08-07 15:26:00 +0800 CST  
到了1943年1月底,更详尽的理论计算完成。1943年6月底初步的潜艇设计完成,以下为XXI型潜艇设计中最重要的几个设计参数:
·排水量1620t
·装有6具艏部鱼雷发射管的流线型艇体
·可以维持18节的潜航极速1.5小时
·可以维持12-14节的潜航速度10小时
·可以维持5节的潜水静航速度60小时
·潜艇自动悬浮装置
·半自动的液压鱼雷装填系统
·改良过的新式水听器
·声呐
·雷达波逆向探测器
·雷达
·冷藏柜
·没有装备甲板炮
·没有外部鱼雷容纳间
·通气管
XXI型的设计在1943年7月8日的一次会议中被呈交希特勒以说服他分配更多生产力。希特勒在1943年8月13日批准了改建电子潜艇的计划,同时为了弥补预期的损失,常规潜艇的建造计划也继续进行直至新式潜艇交付。瓦尔特式潜艇的发展也继续进行,除4艘在建的原型艇外,新造24艘XVIIB型和2艘XVIII型的订单也被下达。 随着XXI型研制的进展,一种用于近海作战的电子潜艇的研发也在进行。大型的电子潜艇原先是被计划用来取代IX型潜艇的,但自1943年5月的灭顶之灾后连VII型护航队打击潜艇也要由她们取代。不过,由于大小的缘故,XXI型潜艇不适合被用于浅水作战,特别是在北海、黑海和地中海。因此,一种满足如下参数的小型电子潜艇建造计划也被提出:
·排水量234t
·装有2具艏部鱼雷发射管(鱼雷装在管内,没有后备鱼雷)的流线型艇体
·12kt的潜航极速
·改良过的新式水听器
·易操控
·通气管
关于小型电子潜艇,也就是XXIII型的计划,是和XXI型的计划一同被提交并通过的。
作者不确定通气管装置是在电子潜艇设计之初就计划装备的,还是后来吸取1943年前半年的惨痛教训后才追加的。但可以肯定的是通气管在差不多同一时间被研究并加入到了瓦尔特式潜艇计划中。不过,不管通气管是否从最初就被考虑在内,两种新式电子潜艇的最终设计都包含有最现代化的通气管伸缩装置,能够在较之常规通气管U艇快很多的速度下使用。
1943年7月至12月期间,一份具体的生产计划被拟出。在正常的生产力下建造一艘XXI型潜艇需要18个月(从什么都没有直到竣工一艘潜艇)。这种效率意味着原型艇会在1944年11月完工,等到量产艇交付前线作战使用则已经是1946年了,这种方案不能接受。
因此,军械部部长阿尔伯特·施佩尔决定同在汽车量产领域有经验的奥托·梅克尔商议此事。最终,生产方式拟定如下:
·不要原型艇
·国内各厂家各自建造预制部分
·各部件通过水路(大号的XXI型的部分)或是铁路(较小的XXIII型潜艇的部分)运送至造船厂
·在造船厂进行最后组装 这种生产方式突破了造船资源有限的瓶颈,(根据实际经验)只要80天就能完全竣工,而不用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占据一个船台达18个月(像原来提及的那样)。船厂的造船效率提高到将近原来的7倍。

楼主 文彦掉  发布于 2018-08-07 15:32:00 +0800 CST  
1943年9月30日,老式潜艇的建造停止(部分潜艇则早在7月10日就被终止建造),随后她们中的大多数都在1943年11月6日被取消进程,少数潜艇则要迟一些。建造终止的潜艇包括全部VIIC/42型潜艇和部分VIIC/41型、IXC/40型、IXD/42型、XVIIB型和XVIIG型潜艇。
同时,在1943年11月6日,一份关于建造XXI型潜艇的决议被交给三家造船厂:
汉堡的布罗姆&沃斯——130艘艇(U-2501往后)
不莱梅的AG威悉——87艘艇(U-3001往后)
但泽的席肖——70艘艇(U-3501往后) 一份建造XXIII型潜艇的订单则稍早被下达:1943年9月20日它被交给汉堡的德意志造船厂(U-2321往后),后来又有一份于1944年7月7日下达给基尔的日耳曼尼亚造船厂(U-2332和U-2333、U-4701往后)。
一件有趣的事是,一些提前的订单被交给了其他造船厂(比如1943年7月6日有24艘XXI型的订单给了德意志造船厂,于9月30日取消)。自1944年2月以后潜艇的各部分得以有条不紊地组装。第一艘铺设龙骨的电子潜艇是XXIII型U-2321(1944年3月10日),她于4月17日下水(在造船厂建了38天)并于1944年4月12日入役。第一艘铺设龙骨的XXI型潜艇是1944年4月3日铺设龙骨的U-2501,她于1944年5月12日下水(提前完工)并于1944年6月27日入役。

楼主 文彦掉  发布于 2018-08-07 15:33:00 +0800 CST  
XXI型具体的建造计划包括如下步骤:


楼主 文彦掉  发布于 2018-08-07 15:35:00 +0800 CST  



楼主 文彦掉  发布于 2018-08-07 15:36:00 +0800 CST  



楼主 文彦掉  发布于 2018-08-07 15:39:00 +0800 CST  
把两型电子潜艇的参数和XVIIB型瓦尔特式潜艇的参数放在一起对比会很有趣:

注意,尽管瓦尔特式潜艇拥有更大的极速和更远的航程,但这只能发挥一回。一旦高纯度过氧化氢烧光了,潜艇就只能依靠常规的柴电动力。电子潜艇可以给电池充电,可以多次进行水下高速航行。另一方面,只有在进攻时才需要启用最高速度,而一次只能发射2枚鱼雷的瓦尔特式艇实际上几乎只有一次进攻机会。不过能够悄然脱离险境始终是潜艇的优势所在,因此电子潜艇较之瓦尔特式艇就拥有更高存活率。


楼主 文彦掉  发布于 2018-08-07 15:41:00 +0800 CST  
三、准备
对第一批XXI型艇的首试表明该型潜艇基本达到了预期要求。潜艇的水下极速稍稍低些(17节而非18节)且只能维持更短的时间(60-80分钟而非100分钟)。但总的来说,潜艇的表现还是出色的,在打击护航队和摆脱护航舰方面较之常规的U艇更有优势。
XXI型只需要每天通过通气管给电池充电3小时就可以维持静航速度。5节下365英里的航程意味着U艇在通过挪威和冰岛之间的危险航道的5天内只需要短暂充电5次。加载在通气管上的“突尼斯”式雷达波告警器和反雷达橡胶贴层更是提高了安全性。即便是遭到敌人锁定,潜艇也能通过改变速度和航向摆脱护航舰或是空投声呐浮标。在以高速逃离时,XXI型的速度几乎同大多数盟军护航舰不相上下,而在艇体周边水中产生的气泡也会使声呐定位更加困难。搜索一艘以5kt静航速度逃离的XXI型潜艇所需要的扫描面积会是搜索一艘常规U艇(以2kt速度只能跑出100英里)所需扫描面积的10-13倍。按照当时的反潜兵力搜索能力,击沉潜艇的概率就大大降低了。
XXI型潜艇的攻击战术基于如下原则:
·用水听器锁定护航队
·高速接近护航队
·在最大深度上以静航速度穿过护航舰警戒幕
·溜到护航队下方
·通过回声定位收集LuT回转鱼雷的发射数据
·齐射鱼雷以覆盖整支护航队
还有一系列特殊装备被用以协同这一战术,特别是一种特殊的回声定位标绘板和一种能够根据回声定位数据自动计算并设定鱼雷发射参数的计算器。有了高速鱼雷装填系统,XXI型只需要同护航队相遇一次就可以射出所有鱼雷。
电子潜艇的作战指导的撰写参考了训练单位的大量实践验证以及反馈,最终版本则是由经验丰富的指挥官:埃里希·托普(XXI型)和卡尔·埃默曼(XXIII型)写就的。其他人也有做出贡献,他们中就有志愿指挥潜艇上前线以实践自己想法的埃米尔·克鲁斯梅尔,他在U-2336上取得了战绩。
虽然第一艘XXI型几乎按时完工,但电子潜艇的建造计划最终还是因各种原因被拖延,生产数量也跟不上计划。 没能完工主要是组织问题、设计失误和工人素质低下造成的。由于误差超过允许容错范围而导致的部件契合问题尤其令人烦恼。这些问题主要是在1944年上半年出现的,下半年就被解决了。不过,当时盟军察觉到了危险并开始了定期轰炸,主要是针对造船厂和水路运输设施(用以运输大型XXI型潜艇的部分)。
托普,缺少埃默曼的照片


楼主 文彦掉  发布于 2018-08-07 15:49:00 +0800 CST  


楼主 文彦掉  发布于 2018-08-07 15:50:00 +0800 CST  
【新潜艇的训练】
计划迟滞的另一原因是艇组需要更久的训练。复杂的新设计和新战术意味着电子潜艇部队需要6-7个月的训练而不是常规潜艇所需的3-3.5个月。此外,盟军的作战行动也影响了作训,特别是在主要训练试航水域但泽湾的布雷行动。在第一枚水雷于1944年7月26日由英国轰炸机司令部布下后,布雷行动有规律地进行直到该区域被彻底放弃为止。训练试航被转移到了不是很理想的吕贝克湾(该区域位于英国空军海防司令部的打击范围内)。
训练的中断导致除一艘以外的所有XXI型潜艇在1945年前期都没能完全做好作战准备。同时有一部分几乎完成作训,正等待前往挪威基地的潜艇损失在了危险的吕贝克湾。 【可作战的XXI型潜艇】
下列XXI型潜艇几乎完全做好了战斗准备(在转场路上或是在前线基地中进行最终准备):图在末尾。 *U-2503于1945年5月3日遭飞机重创,后来自沉。
以下是唯一一艘完全做好作战准备的XXI型潜艇:
卑尔根 驻卑尔根的第十一支队 U-2511 阿德尔伯特·施尼少校
有时候会有人说U-3008也做好了战斗准备。她确实于1945年5月3日在可以听见炮火声时驶离了威廉港,但该艇很可能只是前去一个挪威港口进行巡逻前的最终补给。在北海上,1945年5月4日投降命令宣布不久后,她遇见了一支护航队,潜艇从其下方驶过,悄无声息地离去了。 *U-2503于1945年5月3日遭飞机重创,后来自沉。
以下是唯一一艘完全做好作战准备的XXI型潜艇:
卑尔根 驻卑尔根的第十一支队 U-2511 阿德尔伯特·施尼少校
有时候会有人说U-3008也做好了战斗准备。她确实于1945年5月3日在可以听见炮火声时驶离了威廉港,但该艇很可能只是前去一个挪威港口进行巡逻前的最终补给。在北海上,1945年5月4日投降命令宣布不久后,她遇见了一支护航队,潜艇从其下方驶过,悄无声息地离去了。
图2是施尼少校(长的有点像兄弟连中马丁的演员)



楼主 文彦掉  发布于 2018-08-07 15:56:00 +0800 CST  
《瓦尔特式潜艇》译自uboat.net
(一)历史与研制:
◇赫尔穆特·瓦尔特教授:
1933年,天才工程师瓦尔特(Hellmuth Walter)在位于基尔的日耳曼尼亚造船厂研究一种新型燃气涡轮机,他关于制造一种闭路式推进系统的构想就是在这时产生的。他构思了一种由高浓度过氧化氢驱动的潜艇,燃料的氧化能够在很小的空间里进行,由此引擎就会比当时通用的柴电潜艇引擎来的更小、更轻。同时,这种潜艇不用耗费大量时间在水面充电。 ◇提议:
1934年10月,瓦尔特向海军司令部提交了一份令人难以置信的提案,提及一种拥有25节水面航速和高达30节的水下航速的300t潜艇(吨位相当于IIA型)。这种潜艇在15节速度下有2500英里(约合2200海里)的航程。而当时的IIA型只有水上11节[应为13节],水下7节的极速。
他的想法一提出就遭到了海军的反对,理由是太反常规、异想天开。但瓦尔特没有就此放弃,他在1937年向时任潜艇训练支队支队长的卡尔·邓尼茨上校提供了修正后的方案。邓尼茨对此印象非常深刻,就设法将其提上建造日程。1939年,一份关于小型试验艇V-80的合同被签订,用的就是那份设计。
◇第一艘真正的潜艇:
瓦尔特和日耳曼尼亚造船厂设计的V-80号艇是以最高保密度在一座重重围挡下的船台上建造的。这艘潜艇在1941年4月14日下水。当年春天瓦尔特亲自主持的试航取得了轰动性的成果。潜艇达到了23节的水下速度,几乎是当时任何潜艇的水下极速的两倍(现代的高速核动力攻击潜艇,譬如苏联的阿尔法级据说可以达到42节)。
◇原型艇建造后:
OKM(战争海军司令部)被V-80的测试结果深深触动了,他们建议立即建造6艘这种海岸潜艇。但U艇部队的许多人对于这种设计是否适和于真正的作战存有疑问,且当时造船厂特别需要建造急需的VII型和IX型常规潜艇。最后一个折中的设计:一艘可以达到19节潜航速度的600t潜艇V-300(XVII型,后来被编号U-791)被提上日程并于日耳曼尼亚造船厂进行建造,但该艇的建造进程被瓦尔特自己取消了——他觉得这个版本的速度太慢。瓦尔特又提出了一种220t的潜艇建造方案。

楼主 文彦掉  发布于 2018-08-07 16:00:00 +0800 CST  
◇新一代诞生:
邓尼茨在1942年1月的一次会议后将4份订单提交给了基尔的日耳曼尼亚造船厂(Wk202-U-792和U-793)及布罗姆&沃斯造船厂(Wa201-U-794和U-795)。12月她们的龙骨被放下,首艇U-792在1943年9月28日下水,U-794则是在10月7日。这些潜艇被广泛用于训练测试,在1944年达到了25节的水下极速。在1944年3月的一次测试中,邓尼茨和4位海军将官在但泽湾亲自见证了U-794达到24节的极速。
1942年,瓦尔特提出了大型的XVIII的设计方案,她们可以携带23枚鱼雷。两份订单在1943年1月4日被提交给基尔的德意志造船厂(U-796和U-797),但她们于1944年3月28日被取消建造。目的是为了建造瓦尔特设计的副产品:拥有大容量电池而非瓦尔特涡轮机的XXI型,她们能够跑出17节的水下极速。
◇缺陷:
瓦尔特式潜艇的建造和保养程序极其繁杂,同时她们依靠的是不稳定的高浓度过氧化氢。燃料[从原理上看应为助燃剂]极易燃,英国人在战后因其作为作战潜艇太过危险而放弃了这一构想。
◇瓦尔特式潜艇和战局:
没有一艘瓦尔特式潜艇参与对敌作战,甚至也没有任何一艘加入前线部队。仅有3艘打算参与前线作战的潜艇在战争结束前下水(U-1405-U-1407),但她们没有进行训练试航。因此,瓦尔特式潜艇对战争没有任何实际影响,但她们确实是一种引人注目的发明。按照邓尼茨有远见又有点大胆的说法,假如这些潜艇提前两年服役,她们必然会对战争产生巨大影响。
◇瓦尔特式潜艇的结局:
全部10艘瓦尔特式潜艇(3艘未入役)以及原型艇V-80(该艇从来没有正式在战争海军服役)都于1945年5月被凿沉。
赫尔穆特·瓦尔特教授于1980年逝世,享年80岁。

楼主 文彦掉  发布于 2018-08-07 16:00:00 +0800 CST  
在汉堡进行试航的XVIIA型U-792


楼主 文彦掉  发布于 2018-08-07 16:01:00 +0800 CST  
赫尔穆特·瓦尔特教授(walterwerke.co.uk)


楼主 文彦掉  发布于 2018-08-07 16:02:00 +0800 CST  
@半履带车旅行者@黑色雪絨花@Notung

楼主 文彦掉  发布于 2018-08-07 16:06:00 +0800 CST  
【XXI型潜艇的首次巡逻,U-2511】
配备有顶呱呱艇组的U-2511于1945年3月16日从基尔出发前往挪威基地霍滕。作战巡逻原定于3月26日开始,但由于一次深潜测试中的潜望镜损坏而延期。她于4月18日自霍滕出航,又由于柴油机问题被迫于4月21日停靠卑尔根。最终她于1945年4月30日出击,目标是加勒比海。
首次接敌是在5月1日,也就是出航的第二天。U-2511在设特兰群岛以北海域被一支护航团发现,但潜艇轻松地加速逃离。潜艇也躲开了其他船只——她的目标是先抵达作战区域。在1945年5月4日收到投降通告后不久,U-2511在远距离上发现了一艘“萨福克”级巡洋舰——“诺福克”号,和她的护航驱逐舰。U艇做了一个教科书式的靠近:先是以高速接近,然后深潜并以静航速度穿过驱逐舰警戒幕。最后,施尼在驱逐舰毫无察觉的情况下溜进了巡逻幕内部并于距巡洋舰500m的攻击阵位上用潜望镜锁定了她——他不可能失的。但U-2511没有开火,而是再度深潜,悄无声息地开始返回基地,于1945年5月5日抵达卑尔根。
【XXIII型潜艇的作战】
XXIII型潜艇在1945年前期迅速地完成了作战准备,由此得到了在不列颠西部近海作战的机会。她们主要是从挪威克里斯蒂安桑出动的, 尽管只进行了少数作战,XXIII型已经被证明是进行短距离近岸作战的理想U艇。她们速度快、易操作,适合连续地进行水下作战,即便浮在水面上也难以被定位,且拥有比预期还更长一些的自持力。尽管她们曾遭到攻击,但没有任何一艘损失。水下高速能让她们屡屡化险为夷,也使得她们能够在打击护航队时抢到一个阵位并快速地攻击两个目标。不过,有时潜艇的速度会被低估,导致特别是第二枚鱼雷常常过近地射出且没有准头。
唯一一艘两击两中的潜艇是U-2326(5月7日),她的战绩也是战争中U艇最后的击沉战绩。讽刺的是,该案例也显现了XXIII型艇唯一的技术缺陷:无线电设备故障百出。假如U-2336没有错过5月4日的投降通告,她是不会发动攻击的。
*Monarch号的沉没曾被归于海豹型艇KU-5368


楼主 文彦掉  发布于 2018-08-08 10:38:00 +0800 CST  
四、总结
或许会使人惊讶的是,用在电子潜艇设计中的技术并不算尖端。设计理念可以用以下三点描述:
1.流线型艇体
2.通气管
3.超大电池容量
流线型艇体的优点在很久以前就已被知晓。其实,包括霍兰的潜艇在内的早期潜艇比一战和二战时期的后继者们更具流线型。通气管是在30年代被荷兰人发明的,但这一理念已经被世人所知。增加电池容量只是空间问题,不是科技问题。
因此应当明白,用于电子潜艇的科技条件在30年代就已经具备,但为什么当时没有应用呢?当时的U艇夜间在水面上较之在水面下更加安全且拥有更高性能,在U艇战的头几年也确实如此。只有当雷达和飞机的出现使得U艇留在水面上不再安全后,德国海军司令部才开始另辟蹊径寻求解决办法。
电子潜艇的理念过迟被采用应当主要归咎于对雷达科技的低估。在这一领域德国远远落后于英国,假如德国人的雷达科技更为先进,他们很可能会意识到浮航U艇的小小投影面实际上已经足够被雷达发现了。这样电子潜艇就能够早一点诞生了。
电子潜艇(特别是大型的那种)的生产流程也是非常出色的。它也是少数德国在二次大战中实施的量产化理念之一。当然,这也受到了盟军轰炸的影响,但最终入役的电子潜艇数目是相当多的。这又是一件令人吃惊的事,量产的概念没有更早应用,特别是没有应用于常规U艇的生产。假若大量常规U艇在英国的反制措施还不成熟的1941年下半年而不是1942年参战,战局肯定会有些改变。
U-2511的经验清楚地证明了XXI型的优异性能,而且,同盟国海军显然没有应对这一新威胁的现成办法。XXIII型潜艇的作战也是电子潜艇出色战力的另一佐证。要是盟军在陆上的进展更慢一些,XXI型潜艇或许就会多到能够瘫痪大西洋交通线的地步,即便盟军对生产设施和训练产地的空袭与日俱增。
电子潜艇大事记:
1942年11月,电子潜艇的理念诞生
1943年1月,理论计算完成
1943年6月,设计完成
1943年7月,方案通过
1943年9月,常规U艇的建造被限制
1943年11月,订单下达
1943年12月,生产计划拟定
1944年4月30日,首艘XXIII型潜艇下水(U-2321)
1944年5月12日,首艘XXI型潜艇下水(U-2501)
1944年6月12日,首艘XXIII型潜艇入役(U-2321)
1944年6月27日,首艘XXI型潜艇入役(U-2501)
1944年8月,首枚航空水雷被投放在但泽湾
1945年1月29日,首艘XXIII型潜艇出击(U-2324)
1945年2月,测试和训练转移到吕贝克湾
1945年2月14日,电子潜艇取得首个战绩(U-2322)
1945年4月30日,首艘XXI型潜艇出击(U-2511)
1945年5月7日,电子潜艇取得最后一个战果(U-2336)
五、资料来源
[1]Fritz Köhl, Eberhard Rössler
TheType XXI U-Boat
Anatomyof the Ship
ConwayMaritime Press, 1991
ISBN0-85177-570-5
Introductionby Jak P Mallmann Showell
Also,a number of other sources have been used, in particular:
[2]Tarrant,V.E.
TheLast Year of the Kriegsmarine
May1944 - May 1945
Armsand Armour Press, London, 1994
ISBN1-85409-176-X
[3]Dan van der Vat
TheAtlantic Campaign
TheGreat Struggle at Sea 1939-1945
Hodder& Stoughton, 1988
ISBN0-340-37751-8
[4]Eberhard Rössler
"Diedeutschen Uboote und ihre Werften"
Bernard& Graefe Verlag, Koblenz 1990
ISBN3-7637-5879-8
[5]Fritz Köhl
"VomOriginal zum Modell: Uboottyp XXI"
Bernard& Graefe Verlag, Koblenz 1992
ISBN3-87943-605
[6]Eberhard Rössler, Fritz Köhl
"VomOriginal zum Modell: Uboottyp XXIII"
Bernhard& Graefe Verlag, Koblenz 1993
ISBN3-7637-6007-5
[7]Eberhard Rössler, Fritz Kö

楼主 文彦掉  发布于 2018-08-08 10:39:00 +0800 CST  
上文缺失: [7]Eberhard Rössler, Fritz Köhl
"VomOriginal zum Modell: Uboottyp XVII"
Bernard& Graefe Verlag Koblenz 1995
ISBN3-7637-6009-1

楼主 文彦掉  发布于 2018-08-08 10:40:00 +0800 CST  

楼主:文彦掉

字数:13075

发表时间:2018-08-07 23:18: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8-12-19 21:18:48 +0800 CST

评论数:58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