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夏日绝句》当作于“金以臣宋告中外”之次日立夏

李清照的一首诗,明代《诗女史》卷十一录:
乌江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明代《彤管遗编续集》卷十七、明代《名媛诗归》卷十八录:
夏日绝句
生当为人杰,死亦作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可知,李清照的这首诗,明代即已经衍化成2个不同的版本,题目一作《乌江》、一作《夏日绝句》。正文前2句,一作“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一作“生当为人杰,死亦作鬼雄。”;后2句,2个版本相同,皆为为“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无论哪个版本的正文,皆不言及夏日,(项羽乌江自刎发生在夏历十二月、冬季,非夏季。)故:后人不可能根据诗的正文另起题目为《夏日绝句》,也不可能由题目《乌江》衍化为《夏日绝句》,李清照的这首诗原题目应就是《夏日绝句》,夏日乃此诗创作时间;题目《乌江》,应是后人根据此诗的后2句而另起题目为《乌江》。李清照的这首诗,其实并非为特为歌颂项羽而作,但中国的文人,从司马迁到当代的众多学者,都有极深的项羽情结,视此诗为歌颂项羽而作,如当代著名历史学者王立群就解读李清照的这首诗:诗题叫乌江,那就说明这首诗一定是写楚霸王项羽的;李清照在这首诗中间说,一个人活着,就要像项羽一样当人杰;“人杰”、“鬼雄”这两个最美好的词,李清照都给了项羽;前两句是赞扬项羽,后两句说明我为什么要赞扬项羽;杜牧、王安石、李清照都写相同题目的诗,李清照《乌江》立意极高,远远高于以咏史出名的文学家杜牧、政治家王安石,高于所有歌颂项羽的文学家。如此来,文人们改《夏日绝句》为《乌江》也就分分钟都可能。此诗在清代又有1个版本,题目作《夏日绝句》,正文则与《诗女史》所录相同,现在流行从这个清代的版本,此不赘述。
宋庄绰《鸡肋篇》卷中载:“时赵明诚妻李氏清照亦作诗以诋士大夫云:‘南渡衣冠欠王导,北来消息少刘琨。’又云:‘南游尚觉吴江冷,北狩应悲易水寒。’后世皆当为口实矣。”而庄绰却未提及更为震撼人心的“生当为(/作)人杰,死亦作(/为)鬼雄。”合理的解释应是庄绰《鸡肋篇》完稿时,李清照《夏日绝句》尚未创作发表出来。庄绰《鸡肋篇》自序署:“绍兴三年二月九日”,这是书稿初成时间,书中多记绍兴元年前后事,最晚及绍兴九年十二月李光忤秦桧事,为书稿初成后续写。大致判断:李清照《夏日绝句》创作时间在绍兴九年之后。
徐培均考:“此诗当作于(一一二九年)四、五月间。据清照金石录后序,赵明诚‘建炎三年己酉三月罢(建康),具舟上芜湖,入姑孰,将卜居赣水上。夏五月,至池阳。’乌江在今安徽和县东北四十里,位于建康(今南京)姑孰(今当涂)之间长江北岸,为清照舟行必经之地。赵明诚于本年三月罢守建康,当于夏四月以后启行,其经乌江,亦当在四、五月间,故绣水诗钞题作夏日绝句。”(徐培均《李清照集笺注》)。徐培均这里所写的《绣水诗钞》,于清道光乙巳年由章丘文人吴连周等编纂。徐培均言晚至清道光乙巳年此诗“题作夏日绝句”,实际上是有意将此诗题目以《乌江》为正宗)。
颇疑徐培均考证失实,乃详考之。
审李清照《金石录后序》原文“建炎三年己酉春三月罢,具舟上芜湖,入姑孰,将卜居赣水上。夏五月,至池阳。”,“春三月罢,具舟上芜湖”正解应为:{春三月【罢(建康守),具舟上芜湖】};“春”字之后、“夏”字之前,文字所述行踪时间应在春天范围内,亦即李清照夫妇开始打算“卜居赣水上”时仍在春天,“夏五月”才从“姑孰”(或某地)“至池阳。”而徐培均删原文“春”字,解“三月罢,具舟上芜湖”作:{三月【罢(建康守)】、【(四月后)具舟上芜湖】},显然曲解李清照原文本意。
再考史实,导致当时赵明诚遭罢不用的原因是“缒城宵遁”事,赵明诚“缒城宵遁”事发生在建炎三年二月甲寅(初五),见《建炎以来系年要录》:


按《建炎以来系年要录》记载,赵明诚当时不是被罢建康守,而是被罢“移湖州”、不用。《金石录后序》记载:“夏五月,至池阳。被旨知湖州。”赵明诚因“缒城宵遁”事遭罢、不用的时间只有几个月。
建炎三年三月初五,发生“苗刘兵变”,赵构被逼“禅位”给3岁的儿子赵旉,各地将领纷纷勤王平乱。四月初一,兵变被平定,赵构复位。兵变期间,朝廷已经陷于瘫痪,苗、刘又都是大老粗,皇帝幼不更事,不可能有议罢官员之事。故,赵明诚“三月罢”当发生在三月初一至初五。赵明诚被罢,脸面尽失,可以说很难继续在建康城多呆1天了,几乎没有可能拖到四月之后才启行。从建康至乌江项羽庙也就几十公里,乘船用不了几个时辰就到了,而该年四月十二日才立夏,即使四月初九之前启行,到乌江上岸滞留2天,也会在立夏之前离乌江而去。建炎三年,李清照夫妇若有吊项羽庙事,当在春天,在夏天的可能性极接近于0。徐培均、王立群等指此诗乃李清照在乌江吊项羽而作,殊不足信。
哪么,李清照《夏日绝句》创作于哪一年的夏天呢?鄙人查考史籍,《金史·本纪第四》载:金皇统二年,“四月丙寅,以臣宋告中外。”《续资治通鉴卷一百二十五·宋纪一百二十五》亦载:宋绍兴十二年四月,“丙寅,金以臣宋告中外。”金国所谓“中”是指金国本国,时金国掩有中土,所谓“外”,指宋、夏、高丽几个有使节往来的国家。金国在同一天正式对中外宣告“臣宋”,日子应该是早就安排好的(上一年,赵构已修书向金自称“臣构”,金宋和议亦于上一年议定,只是未正式“告中外”),因为那时各相关国都没有驻外使馆、也没有现代通讯,使节赶往外国宣告需要时间,金国使节需提前或赶在宣告当天到达外国朝廷所在地。鄙人判断《夏日绝句》最有可能创作于金国正式对中外宣布“臣宋(以宋作金之臣)”后的夏天。此诗题目标明夏日,而正文却与夏季节候毫不相干,似乎文不对题。鄙人认为,此诗题目所写的夏日,并不是从节候的角度泛泛而指夏季的日子,而是从历法的角度,特指写此诗当日为当年立夏日。此诗具体创作时间很可能是绍兴十二年“四月丙寅(初三)”之次日丁卯(初四)、立夏日,对应公元1142年5月1日。亦即是说,公元1142年5月1日、立夏,当得知昨天宋帝正式对金俯首称臣,向金割让大量土地、奉送大量金银,宋朝全国上下受尽屈辱,李清照禁不住泪水夺眶而出,悲愤中写下这首震撼万古的《夏日绝句》!

楼主 xiaoyuanxxxx  发布于 2019-05-26 16:21:00 +0800 CST  
本帖题目改为:李清照《夏日绝句》当作于“金以臣宋告中外”后之立夏日。

楼主 xiaoyuanxxxx  发布于 2019-05-27 09:31:00 +0800 CST  
《续资治通鉴卷一百二十五·宋纪一百二十五》、《金史·本纪第四》记载的“(金)以臣宋告中外”的日期皆为:金皇统二年/宋绍兴十二年、四月丙寅,查寿星万年历:


“金以臣宋告中外”之后才立夏:


查南宋1136年 - 1167年使用统元历,统元历沿用祖冲之计算出的1回归年365.2428日,与现代天文计算出的1回归年相差不足1分钟,判断统元历所定的壬戌年/绍兴十二年立夏日不会比对应公历5月5日(现代公历立夏日在5月5日~5月7日)早5日以上,即当时统元历所定的壬戌年/绍兴十二年立夏日不会早于当年”四月丙寅“。李清照闻知”金以臣宋告中外“消息,必在当时历法立夏日或立夏日之后,不可能在当时历法立夏日之前。

楼主 xiaoyuanxxxx  发布于 2019-05-27 09:35:00 +0800 CST  
回过头来,再讨论顶楼中写到:
“从建康至乌江项羽庙也就几十公里,乘船用不了几个时辰就到了,而该年四月十二日才立夏,即使四月初九之前启行,到乌江上岸滞留2天,也会在立夏之前离乌江而去。”
查寿星万年历:


查北宋、南宋1106年 - 1135年使用纪元历,纪元历沿用祖冲之计算出的1回归年为365.24281481日,与现代天文计算出的1回归年仅差46秒,判断纪元历所定的己酉年/建炎三年立夏日不可能早于当年四月己未(十二),很可能就是对应公历5月5日~5月7日中的一日,即纪元历所定的己酉年/建炎三年立夏日很可能是四月十六至四月十八中的一日。
经这样分析,李清照夫妇这次行程,必在立夏之前经过乌江。

楼主 xiaoyuanxxxx  发布于 2019-05-27 10:54:00 +0800 CST  
鄙人之前考证李清照《金石录后序》写作时间,查找过相关古籍记录的夏历干支日期,与寿星万年历所标夏历干支日期相比较,确相符合,寿星万年历中古代夏历与公历对应日期也在合理范围(鄙人没有能力判别是否准确,只能说合理)。现在发觉寿星万年历所标的公历立夏日在不同时期有漂移,在公元1142年前后数十年里,立夏在公历4月30~5月2日,鄙人不解。鄙人才疏学浅,尚望方家赐教。

楼主 xiaoyuanxxxx  发布于 2019-05-27 13:12:00 +0800 CST  
通过网上请教老师,查找资料,获得科普:
寿星万年历是一款【采用现代天文算法制作】的农历历算程序。含有公历与回历信息,可以很方便地进行公、农、回三历之间的转换。寿星万年历作者:许剑伟。
在过去几百年中,寿星万年历的误差是非常小的,【节气时刻】计算及日月合朔时刻的【平均误差小于1秒】。
其中【-721年到1960年】的农历数据已经与张培瑜的《三千五百年历日天象》、陈垣的《二十史朔闰表》、方诗铭的《中国史历日和中西历日对照表》核对。本主题帖讨论的1129年立夏日、1142年立夏日皆在【-721年到1960年】范围内,故可认定寿星万年历标注的建炎己酉年/1129年立夏日、绍兴壬戌年/1142年立夏日准确无误。
现代(定气)立夏节气在5月5日~5月7日,寿星万年历标注的1142年(平气)立夏日在5月1日,两者概念有所不同,不能混为一谈。1645年之前标注立夏的是平气立夏。寿星万年历标1142年4月29日有绿色菱形符号,光标指到会显示文字“定立夏”,与5月5日~5月7日范围有漂移,并非错误,这是由于公历1582年前,4年1闰,1582年起改为397年1闰,1582年10月减掉10日,仅置21日,所造成的。
纪元历于崇宁丙戌年/1106年颁行,至建炎己酉年/1129年,使用时间只有23年,积累误差不会多,网上找到资料

元至元十七年即公元1280,距纪元历颁行已经174年(纪元历实际已于1135年后停用),用纪元历计算的元至元十七年庚辰年/1357冬至日为己未日25刻,与实际测量值己未日6刻在同一日内,相差25-6=19刻,只有4个多小时,误差不是平均增长的,而是越积越大的,因此,历法使用23年时,误差比使用174年时要小很多。寿星万年历用现代天文计算值为十一月己未日(廿一日)01:56:55。可断定,纪元历建炎戊申年/1128年的冬至时刻与寿星万年历用现代天文计算值相差很小,冬至时刻确定了,来年的平气立夏节气也就确定了。因此建炎己酉年/1129年立夏(平气),寿星万年历用现代天文计算值相差也是很小的。故基本可以断定:建炎己酉年,李清照夫妇若有吊项羽庙事,当在春天,在夏天的可能性极接近于0。
至于统元历,是在1次发现纪元历测日食不验之后改造的,精度应该高于纪元历,统元历行用31年,比统元历行用29年多2年,其实际误差应不大于纪元历,若被发现明显误差会改造新历。统元历于绍兴丙辰年/1136年颁行,壬戌年/绍兴十二年,统元历仅使用6年,统元历壬戌年/绍兴十二年(平气)立夏,应与寿星万年历用现代天文计算出的(平气)立夏非常接近。

楼主 xiaoyuanxxxx  发布于 2019-05-28 19:34:00 +0800 CST  
经农历吧专业老师热心指教,鄙人稍通茅塞,不揣浅陋,自己动手计算,推断出统元历1142年立夏日在“四月丙寅,以臣宋告中外”之次日丁卯:


楼主 xiaoyuanxxxx  发布于 2019-05-28 19:45:00 +0800 CST  
从《金石录后序》落款及《夏日绝句》题目来看,李清照不仅是文史学问大家,还是算术、历法爱好者。可后世的李清照研究专家往往对历法一头雾水,却妄改李清照《金石录后序》落款成不合历法的怪胎,还要违反汉语文基本,妄指李清照自述十八岁出嫁,将李清照身世弄成一坨糊涂酱。
当今哪个李清照研究专家会象李清照那样勘校书籍超十屋呢?

楼主 xiaoyuanxxxx  发布于 2019-05-28 23:07:00 +0800 CST  
有必要说一下典故”人杰“出处:春秋末《文子·上礼》:“行可以为仪表,智足以决嫌疑,信可以守约,廉可以使分财,作事可法,出言可道,人杰也。”这个典故早于战国末”鬼雄“,更早于秦、汉之间”项羽不肯过江东“。

楼主 xiaoyuanxxxx  发布于 2019-05-28 23:27:00 +0800 CST  
对于【所以这首诗的“爱国主义”说,可能完全不是李清照的本意,有可能这诗只是李清照读到项羽的传记时的随感而已。】,必须予以驳斥。
如果李清照没有写过其他相关联的强烈的爱国主义主题的诗篇,上面中括号内说法也有一定的道理。
李清照此诗与李清照自己之前所写的爱国诗句“南来尚怯吴江冷,北狩应悲易水寒”、“南渡衣冠欠王导,北来消息少刘琨”,思想上完完全全一以贯之,因此,李清照此诗抒发极其强烈爱国主义思想是不容置疑的!
李清照从少年至暮年,都写过抒发强烈爱国主义思想的作品。在李清照传世作品中,以爱国主义题材份量最重。

楼主 xiaoyuanxxxx  发布于 2019-06-10 15:41:00 +0800 CST  
《宋史·高宗本纪》记载:绍兴十二年夏四月,“丁卯,皇太后偕梓宫发五国城”,八月,“壬午,皇太后至,入居慈宁宫。”即:“金以臣宋告中外”之次日丁卯、立夏,金人放高宗老妈韦太后从五国城归南宋,八月壬午(公历9月13日),韦太后回到了临安。金人放高宗老妈韦太后的日子,也应该是早已经定好了的。

楼主 xiaoyuanxxxx  发布于 2019-06-10 22:34:00 +0800 CST  
李清照为什么写“南来尚怯吴江冷,北狩应悲易水寒。”/“南渡衣冠欠王导,北来消息少刘琨。”/“生当为人杰,死亦作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看看当时的历史背景——
金兵攻来时,宋帝竟将一车车的女人、一车车的金银珠宝送至金兵营寨,向金人乞和,哭求金人退兵。最后,徽、钦二帝乃至整个赵宋皇族几乎被金人一窝端,大量宋宗室女被金人投进“浣衣房(供金人淫乐的妓院)”。皇帝家唯一漏网之鱼赵构,吓得阳萎,只知逃命,根本不组织军民抵抗。南宋军民自发行动,与金兵浴血奋战,将金兵赶出长江以南,继而收复淮水以南。赵构回到临安,喘息稍定,就巴望着哪天有机会向金人乞和。当时士大夫阶层思想文化也相当扭曲,主张放弃抗战、向金人乞和的士大夫官员不在少数,这其中有李清照的两个舅舅,不战而降、大开城门迎金兵入城,至于李清照的表妹夫秦桧就不必说了。
绍兴十年,岳飞北伐节节胜利。赵构寝食难安,担忧武将得势,不许武将得势乃赵构家祖传遗训,遂发十二道金牌令岳飞退兵,向金人乞和,以巨额赎金和杀岳飞作为条件,换金人释放赵构生母韦氏南归。为向金人表示和议诚意、为和约得以顺利施行、为防武将得势,赵构解除了南宋所有重要将领兵权,连帮秦桧陷害岳飞的张俊亦不能免。绍兴十二年四月丁卯、立夏日,金人在五国城释放赵构生母韦氏,让韦氏带着宋徽宗灵柩赶路回南宋;同一日,李清照写下震古烁今的《夏日绝句》!

楼主 xiaoyuanxxxx  发布于 2019-06-14 09:27:00 +0800 CST  
@ 朝阳好群众 : 谢谢你的质疑。对“四月丙寅,以臣宋告中外”,直接解读为:“四月丙寅,金国使节对宋朝廷宣告:金国以宋国为臣属,同时晓喻中外”,确实难以令人信服,因为也很可能如你所说:“四月丙寅”是金国使节出发往各国的时间,金国使节实际到达各国朝廷所在地并“以臣宋告中外”的时间在其后。但我仍然认为:《夏日绝句》最合理的写作时间就是:绍兴十二年四月丁卯(初四)/公元1142年5月1日、立夏日。
宋与金签订绍兴和议的时间是绍兴十一年年底,其中一项表面上重要的内容就是金国放赵构生母韦氏扶赵构生父徽宗灵柩归南宋,为此,主和官员纷纷称赞赵构“孝道”,成了南宋屈辱的道德遮羞布,赵构生母韦氏扶徽宗灵柩南归的出发日就是绍兴十二年四月丁卯、立夏日,这应是宋与金和谈中宋方提出、金方应允的。金国囚禁宋徽宗、钦宗二帝及眷属的地方为五国城,在今于黑龙江依兰县城西北部,全年寒冷时间长,暖和、热的时间短,现在东北有钱人都还纷纷往海南岛跑。宋方应是有意选择立夏日,天气转暖之时,让韦氏扶徽宗灵柩开始南归。南宋不可能将绍兴和议全部内容公开,但却可以将金国将于某日放韦氏扶徽宗灵柩南归作为好消息公开。绍兴十二年四月丁卯,预定的韦氏扶徽宗灵柩南归出发日,主和官员们形喜于色、称颂圣上孝德,李清照悲愤交加,写下这首震古烁今的《夏日绝句》!

楼主 xiaoyuanxxxx  发布于 2019-06-26 08:39:00 +0800 CST  
《夏日绝句》与李清照爱国词作名篇《永遇乐·落日熔金》有相类似的背景,都是写于士大夫官员及眷属们欢庆屈辱的和平气氛中,都是写于节日。但《夏日绝句》写得猛烈震撼,《永遇乐·落日熔金》则写得婉转断肠。

楼主 xiaoyuanxxxx  发布于 2019-06-26 10:08:00 +0800 CST  
《宋史·本纪三十·高宗七》记载:“(绍兴十二年),夏四月甲子朔,遣孟忠厚为迎护梓宫礼仪使,王次翁为奉迎两宫礼仪使。丁卯, 皇太后偕梓宫发五国城,金遣完颜宗贤、刘祹护送梓宫,高居安护送皇太后。”
绍兴十二年,四月甲子朔(初一),宋高宗遣孟忠厚北上金国迎护梓宫(徽宗灵柩),王次翁北上金国奉迎皇太后。显然,四月甲子之前,金国已将释放韦氏扶徽宗灵柩归宋的日期告知宋方,宋高宗才会派人北上迎梓宫、皇太后于南归途中。李清照极可能知道甚至眼见孟忠厚、王次翁为礼仪使北上金国。

楼主 xiaoyuanxxxx  发布于 2019-06-27 00:01:00 +0800 CST  



楼主 xiaoyuanxxxx  发布于 2019-06-27 11:01:00 +0800 CST  
李清照写《夏日绝句》的历史背景,极大概率是屈辱的【绍兴和议】执行中、南宋君臣一片庆贺声中。

楼主 xiaoyuanxxxx  发布于 2019-06-27 15:59:00 +0800 CST  

楼主:xiaoyuanxxxx

字数:6577

发表时间:2019-05-27 00:21: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1-03-17 10:56:43 +0800 CST

评论数:43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