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一经典电影《大决战》三部曲(字幕修订版)

滑稽帝镇楼


楼主 宋神宗赵頊  发布于 2016-01-03 19:59:00 +0800 CST  
原作者 很用心也很辛苦 感谢

楼主 宋神宗赵頊  发布于 2016-01-03 20:00:00 +0800 CST  
作者:1991年上映的《大决战》电影三部曲,浓墨重彩地描绘了解放战争后期的三大战役,可以说是我国电影界空前绝后的大制作。无论是对战争的场面,还是对国共双方上至领导人、下至普通一兵的刻画,都有很多让人过目不忘的精彩之处。许多场景和台词至今仍然让人津津乐道。堪称国产片的经典。

可惜的是,网上至今没有一个《大决战》的高清资源。而且由于剧中一些主要人物是说方言的,影片又涉及不少军事术语,又提到不少历史中的人物和地理上的地名,不熟悉的观众往往不知所云。所以很多地方就需要字幕的帮助。而现在最流行的是“Norm-Team”制作的字幕。大概是字幕组的成员对于方言、术语、人名、地名不太熟悉吧,有很多地方错得离谱。我就在A站上看到有弹幕一处一处地给本片的字幕纠错,实在是不得已而为之啊。这么经典而又重要的影片,如果因为字幕的原因而影响了流传,真是太可惜了。
所以,在下就斗胆来为这部经典影片重新配上新的字幕。我是在“Norm-Team”的字幕的基础上修改而成的,所以只敢说是“修订字幕”而不敢说“原创字幕”。在修改字幕的过程中,我在网上查阅了大量的三大战役时期的文件,以及后来的回忆录和研究文献。不谦虚地说,新字幕的每一个人名和每一个地名都是有依据的。对于影片中出现的电报和信件,除一处之外,我都找到了原文或者原文节选,所以能够保证字幕的正确。关于方言的问题,由于在下是湖北人,上大学是在上海,对于影片中出现得比较多的方言——四川话,湖南话,天津话(仅周公一人),浙江话(仅蒋介石一人)都算比较熟悉的,所以也尽量做到还原真实。
对于影片中比较重要的人物,我都加上了对他们当时的职务的说明,例外的是TG方面的“五大书记”及其亲属——比如邓颖超、康克清、毛岸英等;KMT方面的蒋氏夫妇和二子也没有说明其职务。一些影片中没有直接点出名字的人物,我补充了他们的名字和职务。对于片中人物引用古书的地方,我也找到了出处。一些旧地名我也做了说明。大家看到后面的截图就明白了。

后面会提供加上了“修订版字幕”的影片的下载。我找到的无字幕的影片资源是三部,每部又分3碟的9碟版,应该说是网上能找到的最清晰的版本了(尽管仍然不是太好)。加上字幕后压制的视频文件是每碟约400M的AVI文件。
在修订字幕的过程中,我曾找到了网友贴出的《大决战》三部曲的剧本(blog.sina.com.cn/s/blog_e781b75e0101g24c.html)。虽然我发现这不是真正的剧本,还有很多错误,但仍对我的修订有不少裨益,在此表示感谢。

楼主 宋神宗赵頊  发布于 2016-01-03 20:01:00 +0800 CST  
片头熟悉吧


楼主 宋神宗赵頊  发布于 2016-01-03 20:02:00 +0800 CST  
原作者:
对可能出现的异议者先打点预防针吧。
对于“内战无英雄”的说法,我想古今中外无数的英雄会嗤之以鼻。先不说先秦的姜尚、吴起、司马错、李牧、廉颇等一系列名将,连孙武、孙膑这些中国兵法的鼻祖都会笑而不语。至于后来的韩信、周勃、刘秀、邓禹、曹孟德、诸葛孔明、周公瑾等等等等,都要怒目而视了。岳飞抗金的时候是精忠报国,那么他镇压杨么的时候就不是了?朱元璋建立了明朝是不世之功,那么他是靠嘴皮子收服了陈友谅、张士诚吗?朱棣伐北元的时候是雄才大略,那么“靖难”的时候就是“逆天而行”了?再往远一点说,凯撒和奥古斯都两代人都发动了内战,他们却开启了“Pax Romana”。对于林肯、格兰特、李、杰克逊,你可以去美国问问他们的声名如何。最后,就KMT自身来说,“黄花岗”难道只是一场研讨会、“武昌首义”难道只是一场演讲会吗?开始北伐的时候,如果你对黄埔诸公说什么“内战无英雄”,我想蒋介石是第一个要枪毙你的。至于“中原大战”什么的,我就不多说了。
对于“中国人不打中国人”的说法,我真希望执行“宁可错杀一千,不可错放一个”的清党政策的中正先生能够听进去,或者反复进行了五次围剿的中正先生能够听进去,或者逼迫张学良的东北军去进攻红军的中正先生能够听进去,又或者发动“皖南事变”的中正先生能够听进去,最后,真希望已经占领了延安的中正先生能够听进去。自己得势的时候就说“石头要过刀,茅草要过火,人要换种”,自己失势的时候就高喊“中国人不打中国人”,似乎很无耻呢!真的,“中国人不打中国人”这话真得很让人心动,但偏偏从蒋介石(或者蒋粉)嘴里说出来就让人反胃了。
对于“共军胜利只是因为共军渗透了国军高层”的说法,我想这差不多是和“不是国军太无能,而是共军太狡猾”一样无力、甚至有些搞笑的辩白了。怎么不去问问那些“匪谍”为什么要冒着杀头之罪,有时甚至是甘愿抛弃高官厚禄,去帮助一群似乎很快就会失败的“匪”呢?人心向背,由此可见一斑。一个政权,如果连自己的高官都纷纷“吃里扒外”而自己丝毫不能察觉的话,又怎么能说明这个政权是有能力、有资格来执政的呢?
对于“共军消极抗日,只顾发展自己,国军积极抗日,所以损失惨重,造成最后被共军击败”的说法,如果不看地图的话也许有道理,但一打开抗日时期的中国地图,就发现国军越来越逃向西南,而共军一直在向华北、华中、华东发展。日军的地盘被共军渗透得千疮百孔,而国军国土一丢就是一大片。以至于抗战胜利前一个月,还在发生共军在收复一个个县城,国军在丢弃一个个县城的现象。到底是谁消极,是谁积极?一个是在对方的大模样里成功做眼,一个是自己的大龙动辄就被屠,只能归于棋力的差距吧!当然,国军的牺牲大是事实,我这里也没有丝毫贬低国军的普通士兵的意思,但古往今来有哪场战争是靠比伤亡大来决定胜负的?要是这样比的话,今天的印第安人就可以夸口说他们完全击败了白人呢!“一将无能,累死三军”,在抗战中的国军身上已经有了深刻的体现(更不要说“汪记国民政府”下的那些伪军),在解放战争的国军身上有着更为生动的例子。
对于“共军得到了苏联的大量援助”、或者“共军得到了日本关东军的装备”的说法,我想问问,且不说是否真是这样,就算如此,国军得到的美国援助好像更多呢?苏联什么时候按苏军标准给共军装备了哪怕一个师呢?就算共军得到了关东军的装备,那么为什么国军得不到呢?难道不是因为共军抢先进入东北吗?那么为什么靠两条腿的共军竟然比坐美国飞机的国军还要抢先进入东北呢?难道不是因为我在上面说的原因吗——共军的根据地原本就在华北、华中、华东,就在日军占领区的第一线,而国军大多躲在大西南吗?积极抗战,自然容易收获抗战的果实;消极抗战,自然要把逃跑时跑过的路再跑回来。
至于“国军击毙的日军将领比共军多”或者“国军抗日牺牲的高级将领比共军多”之类的说法,已经有太多批评的文章,这里就不重复了。

在纪念全民族抗战胜利七十年的时候说这些话,好像很伤和气,但却是我不得不说的话。我们纪念抗战,是纪念全体中华民族的共同胜利,并不是某一党派的胜利,否则也就不会有国共老兵一起受阅的安排了。(对比台湾当局从未正面承认共军在抗战中的作用,大陆的境界当然更上层楼。)我们纪念、尊重的是每一个用生命捍卫祖国尊严的人,不是某一个党派,更不是那些没有骨气的领袖和那些拙劣的指挥官。签署何梅协定的人、扒开花园口的人、还没有听见日军炮响就弃城而逃的人、被老百姓称为“水旱蝗汤”的人、“七七事变”之后,甚至在“汪逆艳电”之后还在和日方秘密和谈的人、身在重庆却给伪军发饷的人等等都不应该在我们的纪念之列。
其实,抗战期间美军在延安的观察团里曾经有一个谢伟思(John S. Service)给美国国务院写了一篇报告(后来得名《延安报告》),里面不仅能够看到共军比国军更加积极抗日,连共军后来战胜国军的结局他也隐约看到了,引用原文就是“The impartial support of both Koumintang and Communists will make effective at least one force, the Communists, which is really interested in fighting”。如果看得懂英文的话,大家可以去Wikipedia读读这篇报告的全文,绝对会让许多人大开眼界。
看起来,KMT(不是指下层的军民,而是指上层的领袖)在抗战中的作用,往好了说也仅仅是没有投降(至少表面上没有),往坏了说就是让抗战拖了八年。美国的那些援助如果给了TG的话,估计日军是否能在中国站住脚都成问题了,更不要想去进攻东南亚了。
另外,另一个美国人拜尔登(Jack Beldon)写的《中国震撼世界/China Shakes the World》是对抗战之后,解放战争之初的华北农村的真实写照,大家有机会读一读的话就能明白解放战争中的共军的胜利、国军的失败其实是和抗战中双方的表现一脉相承的。

纪念抗战和纪念解放战争,我认为是不矛盾的。这两次战争都是中国人民的解放,前一次是从外国侵略者的铁蹄下解放,后一次是从国内的腐朽政府的魔掌下解放。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反对内外敌人”所指的正是这样两重的解放。只有思维里总是把国家、民族等同于某一个党派或者某一个政府的人(也许正是同样的一群人还拼命在口头上宣称“爱党不等于爱国”)才会觉得中国人民那么快地抛弃“蒋记国民党”是奇怪的、不可理解的、甚至是有些尴尬的现实。如果你站在人民的角度上,那么一切都是顺理成章的了,因为一旦人民发现抗战的胜利只是让骑在自己头上的主子换了一个人,那么已经在TG的领导下体会了自己的力量的人民,一定会站起来把这个新主子,连同他的一切残余,扔进太平洋里去。
据美国最权威的“中国问题”专家费正清回忆说:“在1945年,许多美国人认为,如果当权的政府垮台,中国人还好过些”。那么,当时的中国人会怎么认为,不言而喻吧。
所以我认为,解放战争是抗日战争的延续,是中国人民反抗压迫的胜利的延续,是“蒋记国民党”在抗战之前、之中的失败的军事、政治策略的直接后果的延续。
(以上引用美国方面的证据比较多,并不是刻意打某些果粉或者蒋粉的脸,只是这些人向来是不相信国内的研究的。)

楼主 宋神宗赵頊  发布于 2016-01-03 20:04:00 +0800 CST  
回到影片本身上来,对于历史人物,在当时条件的许可下,《大决战》尽可能做到了客观表现。比如蒋介石的形象就不是一个十足的“反派”(蒋介石第一次在大陆影片中以比较正面的形象出现是1986年的《血战台儿庄》,而本片中的蒋介石则更有人情味)。再比如林彪以正面形象出现等等。要知道,从“副统帅”出逃身死到此片上映,刚好20年,而从此片上映到今天,已经24年了。当时的很多观众都见识过真正的林彪,也清楚他对中国革命的功与过。而在完全被“打倒”之后20年,在一部可以说是“国家行为”的影片中看到对林彪的功绩的肯定,说明了中共对待历史的“实事求是”的态度。这些都是今天商业化的娱乐界所不能及的——“抗战神剧”的泛滥的主要原因就是影视业的商业化。
BTW,由于李宗仁后来回到了大陆,台湾方面对“台儿庄之役”一直是语焉不详的。白崇禧之子白先勇看了《血战台儿庄》之后曾写道:“台湾媒体对淞沪战争等役都曾大肆宣扬,反而对抗战中最重要的一役台儿庄会战则有意忽略,因为这一仗是李宗仁指挥得胜的,大肆赞扬李宗仁,国府立场尴尬”……(自己看过影片后)“不禁感慨万千,国民党自己军队打的一个大胜仗,竟让中共越俎代庖拍成电影,大肆宣传”。《血战台儿庄》在台湾引发的震动是巨大的,据说蒋经国就是在看过此片后开始考虑并最终开放了台湾老兵的回乡之旅。两岸交流的障碍最终被打破。只可惜这种好势头并未延续太久。后来的李、陈等台湾政坛小丑的粉墨登场,也让本来可以接近的两岸又再次渐行渐远。白先勇当年所批评的台湾媒体,估计现在连淞沪抗战都不敢提了吧?看来要做到“实事求是”,确实是很难的。再联想到台湾现在的所谓“媚日崇美反中”的主流情绪,不得不说善待历史,其实也是对自己、对后代负责任。

《大决战》的严谨,不光体现在对人物的塑造上,在各种细节上也有很多独特的表现。大到一个全景镜头的安排,小到一件手持道具、一个标志,都看得出当时的电影人的认真。这种认真,在后面的截图中我会以管中窥豹的方式随便点出一些,另外的细节只能靠有心人去慢慢发掘了。毕竟,许多国共双方的当事人当时都还在世,而本片的剧本从筹备到完成历经数年,采访了亲历者300多人,不可谓不仔细。
这里并不是说《大决战》是完美无缺的,所谓“电影是遗憾的艺术”,诚哉斯言!后面我会讲到一些比较严重的失误和问题(仍然是通过截图的方式)。当然,更多的问题也只能靠有心人去慢慢发掘。但是,我认为,从整体上来说,这三部曲达到了中国电影的一个高峰,很多地方至今没有被超越,也许今后再也不会被超越了。

楼主 宋神宗赵頊  发布于 2016-01-03 20:05:00 +0800 CST  
要知道为什么无法超越,我们只要看看影片结尾那可以说“吓死人”的一长串“致谢”就明白了。什么叫做“国家行为”,什么叫做“史诗电影”。这样的“致谢”,估计也是世界电影史上的唯一了,连苏联的《解放》系列电影和《莫斯科保卫战》都没有得到这样的官方的关注。(请注意,主持拍摄的八一厂居然在拍摄领导小组中排名最后,因为确实前面的每一个部门都比它更厉害。)






下载链接:

http://pan.baidu.com/s/1qWGEOWW

楼主 宋神宗赵頊  发布于 2016-01-03 20:08:00 +0800 CST  
不知道是否有人注意到,我把原片源的宽银幕比例2.35:1换成了16:9,这样就在上下两侧形成了两道黑色区域。下方的区域自然是放字幕的,而上方的区域就是放我附加的那些说明了。这样做是因为我不想让字幕或者说明覆盖到原片。下面仅以《辽沈战役》举几个例子说明一下。
比如对历史不太熟悉的观众,可能不明白影片中出现的人物到底是什么身份,但是看到我的说明就明白了。



这两位在三部曲中都是国军方面反复出场的人物。不过好像总是带来坏消息。
那么,共军方面呢?



楼主 宋神宗赵頊  发布于 2016-01-03 20:13:00 +0800 CST  
有些人物,虽然影片中没有点出人物姓名和饰演者,但是我认为还算是比较重要的,所以也进行了说明。比如:


这位是卫立煌的夫人,她可是邓颖超的中学同学呢!所以影片中一出场就劝卫立煌和TG接触。再者,饰演她的宋春丽也算是名演员了,所以就特别为她加了说明。


这位是廖耀湘的参谋长,后来劝老廖“不能用明语”的也是他。这位是有史可查的真实人物。只是我不知道饰演者是谁,只能说明其职务。后面的《淮海战役》里黄百韬的参谋长、黄维的参谋长等等,我都做了类似的说明,以后就不重复贴出他们的剧照了。
一些重要的地理名词,我也做了说明,比如


这条铁路今天已经不叫这个名字了,所以可能有些观众不清楚,所以我也说明了一下。后来的津浦路、陇海路、平张线等等,也是如此处理的。

ps______北宁铁路:前身为京奉铁路。1928年6月15日更名平奉铁路。1929年4月15日,南京国民政府铁道部再次将该路易名为北宁铁路。

楼主 宋神宗赵頊  发布于 2016-01-03 20:19:00 +0800 CST  
《辽沈战役》
首先当然是386那笔不能说很好的字了。


再看顾问名单,个个都不得了。当然,这只是全部三部曲的主要顾问,其他的顾问,比如单个战役的顾问(包括原国军方面的)就没有列出来了。


张震(1914-2015. 9 .3):当时是华东野战军的副参谋长,淮海战役里很多决策他都是直接参与者。
杨国宇(1914-2000):当时是中原军区司令部的军政处处长,参加过“跃进大别山”和淮海战役,算是中原野战军的代表。其实中野最大的代表没有列出来,也没法列出来。
苏静(1910-1997):当时是东北野战军司令部的作战处处长,参与了辽沈和平津战役,算是东野方面的代表。
叶子龙(1916-2003):当时是中央军委机要秘书,和昨天逝世的汪东兴一样,是毛泽东的身边工作人员,算是军委方面的代表。
崔月犁(1920-1998):当时是华北局的北平学生工作委员会秘书长,其实就是地下党的头。傅冬菊的单线联系人就是他,所以也可以说是华北局城市工作部(简称“城工部”)的代表。“城工部”在平津战役中的贡献是不可小觑的。
陈荒煤,原名陈光美(1913-1996):曾经是延安鲁艺的教师,当时是晋冀鲁豫边区文联的成员。
丁峤(1924-):曾在新四军戏剧团工作,当时是华东野战军文工团的副团长。


可以说,以上这七位主要顾问,前面五位把当时参与三大战役的主要方面都包括进来了:东野、华野、中野、中央军委、地下党。后面两位(原八路军和原新四军各一位)则主要是在剧本的文学性、艺术性上把关。
另外,前面五位主要顾问中,有三位在本片中是以历史人物出现的,也就是说,他们能看到年轻时的自己的形象。

楼主 宋神宗赵頊  发布于 2016-01-03 20:23:00 +0800 CST  
说完了顾问,再来看强大的导演阵容(真的,这里需要用“阵容”这个词)。


李俊(1922-2013):这可是参加过“百团大战”的老兵了,后来加入八一厂担任导演,其最著名的影片是《闪闪的红星》。由于年龄的关系,在拍摄《大决战》时他担任的是各部分之间协调工作。


这一位才是《辽沈战役》的实际导演。
杨光远(1930-2011):最著名的影片是《归心似箭》、《许茂和他的女儿们》等等,应该说是WG之后比较出色的导演之一。《大决战》之后的《大进军-席卷大西南》是他独立指导的。


那么这几位又是做什么的呢?其实,当时拍摄《大决战》是分了五个剧组,一个导演负责一块,然后由总导演李俊来协调。杨光远是负责《辽沈战役》的这一块,而另四位:
韦廉(1945-):他是负责《平津战役》这一块的,后来的《大转折》和《大进军-大战宁沪杭》是他单独指导的。
景幕逵(1931-):主要是负责全部三部曲的共军统帅的部分。
翟俊杰(1941-):主要是负责全部三部曲的国军统帅的部分,前面提到的《血战台儿庄》就是他的作品。
蔡继渭(1929-):他是负责《淮海战役》这一块的。著名作品有《四渡赤水》。


所以,到了《淮海战役》的片头字幕里,观众会看到蔡继渭成了“首席导演”,另四位就“以姓氏比划排列”了。
以后介绍《淮海》、《平津》的时候,我将不再介绍导演部了。
ps——记得在《血战台儿庄》中的王铭章就是 翟俊杰

楼主 宋神宗赵頊  发布于 2016-01-03 20:32:00 +0800 CST  
影片一开始,照例是要交待双方的最高领导人的。
TG方面:


毛、周、任正在渡黄河。满怀诗意的毛还感慨了一句:


似乎得天下之志已显。毕竟去祭扫黄帝陵这个象征意义太大了。
KMT方面呢?倒是一副父慈子孝的和睦景象:


作为一个民族主义者(虽然不是很彻底而且能力、气魄都不足以驾驭局势),蒋还是很在意中国的历史的:

不忘对孙辈的教导,很好嘛!不知他在地下听说了今天台湾的课纲,会是什么反应。
老蒋当年杀胎毒比起他杀TG的劲头差远了,胎毒主犯只有3个被判死刑,实际执行的只有1个。只能说他比小蒋强,小蒋连阴谋刺杀他的胎毒都不舍得杀。
当年台湾核计划进行过半的时候,人家美国大使直接直升机进来,捣毁的捣毁 抓走的抓走,各种资料设备原材料通通打包运走。4v只能干瞪眼

楼主 宋神宗赵頊  发布于 2016-01-03 20:38:00 +0800 CST  
镜头一转,TG的“五大书记”已经在西柏坡会合了,但是得到的消息却不好。东野那边不愿去打锦州,华野那边不愿过长江。
这里出现了我的一个没有把握的字幕修改。

我见到的字幕有的写作“要来却不来”,有的写做“要来推不来”。都觉得意思不对,于是改成了这样一句俗语,说明了毛对两大野战军“阳奉阴违”的态度的不满。
PS——我在湖南呆过4年 确实是腰来腿不来 没错

楼主 宋神宗赵頊  发布于 2016-01-03 20:40:00 +0800 CST  
@光轮骑士大周你说的是这个?


楼主 宋神宗赵頊  发布于 2016-01-03 20:43:00 +0800 CST  
KMT这边,蒋对美国人要他撤出东北很生气。


这里的第一句,我看到有的字幕是”东北不是万国主义“,真是不知所云。看来是对江浙一带的方言不熟悉所致。
至于”东北九省“一句,是因为KMT接收原来的”伪满“之后,把东三省每一个又分了三块,为什么如此实在是令人费解(政府冗员太多?)。
至于这里的蒋对美国人的不满,我看到杜聿明后来写的回忆辽沈战役的文章,里面说蒋在日本投降之初只是希望驻军在锦州,再往北就不肯去了,是马歇尔催他去的。说实话,如果蒋真的只要锦州,东野的势力发展起来只会更块。马歇尔的催促是有道理的,蒋也把抗战后手里的精兵强将调了进去,新一军、新六军、杜聿明、郑洞国、廖耀湘等等,只是没想到开局不错之后就被林帅翻盘了。后来辽沈战役的时候,蒋一直念念不忘收复锦州,就是因为这里原本就是他的底线。杜还回忆说锦州被打下之后,蒋曾在北平当着傅和杜的面大骂马歇尔,简直都要哭出来了。

楼主 宋神宗赵頊  发布于 2016-01-03 20:50:00 +0800 CST  
然后就是东野这边的将帅们出场了。
除了前面剧照已经出现的林、罗二帅之外,还有一个大将:


不过谭大将在本片中似乎戏很少。比他更出彩的是一个上将:


我记得拍完《大决战》之后,有四野的老兵在接受采访时特别提到张卫国把刘亚楼演得很好,很传神。


二帅二将在讨论怎么看待军委再次要求他们去打锦州。两位政工系的都表示要服从毛主席的命令,刘上将则表示主席也没有把话说死,林帅就一句话定基调了。


虽然最后罗帅出来说把问题交给东北局讨论,但也只是缓兵之计。毕竟在军事上,东北局也不可能逆林帅的意思。
比较有趣的,《辽沈》、《淮海》中历史上作用十分重要的东北局和华东局都没有什么戏。恐怕主要是因为这两个局的负责人,一个是高岗,一个是饶漱石吧。
------------------------------------------------------------------------
1946年6月中央改组东北领导班子起,林总是东北局书记、东北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东北野战军成立任野战军司令员;辽沈战役开始,任战役前委书记。

楼主 宋神宗赵頊  发布于 2016-01-03 20:53:00 +0800 CST  
针对东野的倔强,TG的”五大书记“也一起讨论该怎么办。


毛的态度是很明显的。
这里的”不甚适宜“,有的字幕写作”不适时宜“,语不成句啊。我查了当时东野的电报,虽然没有找到全文,但发现是”不甚适宜“,遂改之。
作为一般观众,似乎也不知道锦州和长春哪个该先打,于是编剧以周公之口来了个评价。



看来观众是明白谁对谁错了。不过林帅提出南下攻锦的困难(锦州比长春敌人兵力多,补给线过长等等)也是实际存在的。在其它几位书记的调和下,主席也只好同意也打长春,试试东野的攻坚力量怎么样。


PS---------估计又有人要说饿死多少人之类的了 坐等

楼主 宋神宗赵頊  发布于 2016-01-03 20:56:00 +0800 CST  
国军这边,国府中最著名的”亲日派“何应钦也在问计于冈村宁次。


结果得到了和军委一致的结论:


冈村的分析不可谓不对,但他也是把整个判断建立在”半年之后,国际局势会大变“的基础上的。想来他也知道,现在光靠国军自己,已经很难收复整个东北了。
说到这里朕要说说炮炮的三大错觉了 1:我能顶住。2:我能跑得过。3:三战即将爆发

楼主 宋神宗赵頊  发布于 2016-01-03 20:59:00 +0800 CST  
那边东野开始攻长春了,这边军委迎来了好几位重量级的客人。


也许是同乡的关系,我始终认为李先念是二代领导集体中被忽视了的一位。用一个词来概扩他的话,就是”老实人“,老实到了没有人觉得他不好的地步。在历次的党内斗争中,他一直没有受到大的冲击,即使是WG中也是如此。这里并不是说他”油滑“、”两面派“,而是他确实就是一个老实人,别人连想打倒他的理由也很难找出来。看他的经历,想抓他的小辫子看似很容易,其实极难。他是四方面军的人,却坚决反对张国焘的”第二中央“。他率领过西路军,却能把残余的部队带到乌鲁木齐,避免了全军覆没。他率领的新四军第五师,活动在湖北、河南一带,是内战爆发时最先被KMT攻击的部队(影片中的”前年“就是指的这个时候)。后来一般也把五师被KMT打散作为全面内战爆发的时间。著名的”中原突围“就是这时候。老实人的老实在这个时候害了他,他把部队集中在一起,反而造成被围困,打仗他确实不算行。但他毕竟把残部带了出来,而且后来随刘邓重返了大别山。建国后累官升至副总理。在1971、72年的时候参与了著名的”四三计划“——用43亿美元(后来实际增加到50多亿)引进国外技术,来建设国内的轻工、石化等企业。注意,这是WG还在进行中的时候,居然有人就开始对外开放了!当然”四三计划“(大家可百度一下),毛是知道而且默许的,周是主导,而李就是实施者。后来,他又积极主张干掉”四人帮“。邓的最后出山,他也与有功焉。一直到深圳特区的建立,他都是主要策划者之一。一个老实人,一辈子只做老实事,最后他当上了荣誉性的国家ZhuXi。
BTW,在386之前,国家主席完全是荣誉性职务。要到了386的时候,才出现了集总书记、国家ZhuXi、军委ZhuXi于一身的党、政、军最高领导人制度。


另两位贵客大家都很熟悉了。
不像元帅的元帅和不是元帅的元帅。


粟大将刚刚说服了军委不过江,却马上面临着要独当一面的考验。


这将是粟大将一生的机会。


注意,我把原来字幕中的陈、谢的名字补全了,还是希望让对历史不熟的观众能明白剧中人的意思,毕竟并

楼主 宋神宗赵頊  发布于 2016-01-03 21:03:00 +0800 CST  
共军那边都要大出动了,过府这么却还在勾心斗角。
蒋介石当上了总统,他最讨厌的人(没有之一)李宗仁当上了副总统。


桂系的问题,台湾方面现在一直不怎么谈,要谈就说是让KMT败走大陆的主因之一。不过看到今天的KMT仍然是党内派系林立,不知道他们这么多年是怎么混的。还好今天的KMT派系不再掌兵,要不然的话。估计我们能再一次看到军阀混战的历史剧。


这段蒋的就职大典的戏里,还穿插了一些国际局势的介绍。比如美国对蒋已经失望,而苏联还不想直接和蒋翻脸转而支持TG。
好像蒋当时故意穿长衫,而事先通知李宗仁说要统一穿军装,李就穿军装出席典礼。结果搞的李后面回忆说自己像大户人家雇佣的保镖不知是真是假

楼主 宋神宗赵頊  发布于 2016-01-03 21:05:00 +0800 CST  

楼主:宋神宗赵頊

字数:36705

发表时间:2016-01-04 03:59: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7-04-27 08:16:51 +0800 CST

评论数:276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