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一下这几天刷屏的FRB快速射电暴,外星文明?超光速?



这几天这新闻刷屏,感谢网络的力量让我们得以探讨如此专业的问题,但也拜网络所赐,这次事件快速发酵,已经成了外星文明的石锤了。那么究竟有多大可能是外星文明呢?要我说就是没可能。
算了,严谨一点,几乎没可能。

楼主 利利熊  发布于 2019-01-15 12:00:00 +0800 CST  
先说射电爆是什么。
Fast Radio Bursts 简称FRB
所谓射电爆,就是射频电磁波突然的一次爆发。射频就是无线电波,电磁波,频率大概在3k到300GHZ都算。那么爆指的就是时间短,流量高,一般就持续几毛秒,但是却有惊人的能量。
其实,快速射电爆早就发现过,今年的也没啥稀奇的,最早的一次要追溯到2001,年澳大利亚帕克斯天文台有一台64米口径的射电望远镜,偶然间检测到了一个仅有5毫秒的电磁波信号。


就是这货。
但是呢,没人当回事。

楼主 利利熊  发布于 2019-01-15 12:17:00 +0800 CST  
一直到了2007年,美国天文学家洛里默,他在翻阅帕克斯射电望远镜历史数据的时候看到了,他说这不对啊,一个信号只有5毫秒,但是流量却有30Jy(读央,天体射电流量密度单位),这是什么概念呢?一般我们探测的脉冲星(就是中子星)没有超过1Jy的,这突然出现一个30Jy肯定是怪啊,所以天文学家就断定,估计是发现新天体了,但是是什么天体呢?不知道。
正是这个数据给天文学家开辟了一个新的领域:寻找快速射电暴FRB。

楼主 利利熊  发布于 2019-01-15 12:23:00 +0800 CST  
于是全世界就开始了,但是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再没有流量这么高的了,后面发现的几个大概都在1Jy左右,这不就和脉冲星差不多了嘛。但是它和脉冲星还不一样,它时间短,所以对于射电望远镜的精度就有很大要求了,64米口径的已经不能满足了,所以大概在2010年左右,几个比较著名的地方,美国绿岸有一台110米口径的绿岸射电望远镜(不是红岸基地哦


波多黎各有一台305米口径的阿雷西沃射电望远镜,这是当时世界最大的。


现在最大的当然是我国的FAST,口径500米。


楼主 利利熊  发布于 2019-01-15 12:32:00 +0800 CST  
你看,这一步一步口径大了,精度也上去了,这回应该能探测到更多的FRB了吧。第二个问题又来了,这东西得看运气。
就是射电望远镜有一个不好的地方,口径越大呢,确实是精度越高灵敏度也越高,但是呢,口径大小和可观测范围成反比,说白了,口径越大,可观测范围越窄,中心指向哪,就能探测到哪个方向的FRB,其余方向不行。所以你看看,靠运气吧?这个信号的发现也就比较随机了,至今为止也就发现了20多个吧。但是有趣的是,这些FRB到今年为止,这是第二次发现重复信号,还有一个是2015年,也就是从某处打次发射来的FRB。其实你如果关注天文消息的话就会发现,早在2011年就有人说发现重复FRB了,咋回事呢?因为2011年有一次乌龙。

楼主 利利熊  发布于 2019-01-15 12:40:00 +0800 CST  
这次乌龙还是澳大利亚帕克斯射电望远镜,但是发现一个FRB重复了16次,但是有个怪事,这个射电暴好像通人性,只有工作人员上班的时候才能发现,要是把机器开着回家,第二天过来看数据就没有。这事当时也有人说是外星人,但当年网络远没有现在发达,传的还不是那么厉害。于是天文学家开始写论文,阐述这个FRB的种种性质,在天文学界引起不小的波动,但是最终在2015年终于搞明白,罪魁祸首是一台微波炉,由于不当操作,产生的FRB。从此之后天文台禁用微波炉(玩笑

楼主 利利熊  发布于 2019-01-15 12:47:00 +0800 CST  
2015年发现的重复FRB就是波多黎各的阿莱西沃射电望远镜发现的,这次发现的意义很大,因为之前都是帕克斯发现的,就难免不让人怀疑是不是设备问题,而且这个是人们真正发现了第一个重复的FRB,从此之后FRB分两种,重复的和非重复的,这只是单纯的从它重复不重复来划分一下,然后有利于去研究他的成因。所以这样看今年的发现是不是没什么特别的啊?

楼主 利利熊  发布于 2019-01-15 12:51:00 +0800 CST  
以上简单说了下FRB的探索历史,那么有的同学就有疑问了,假如我发现到了一个FRB,那么我怎么知道它是哪来的呢?距离我多远的地方发射过来的呢?
主要是通过FRB的色散量。
什么是色散量?简单和大家说一下。
色散很多人都知道,牛顿用三棱镜将太阳光分成7色,这个现象就叫色散,原因是不同频率的光通过同一种介质,它的传输速度是不同的,有的快,有的慢,电磁波也一样,光就是电磁波嘛。
现在一束电磁波发射过来了,从遥远的星系,它在传输过程中,就会遇到很多等离子云,等离子体就是电子从原子里被剥离变成游离状态了,那么这束电磁波就会和电子发生相互作用,导致传输速度变慢,这种现象就是电磁波的色散。
和光一样,电磁波的频率越低,和电子的相互作用也就越强,所以当一束电磁波通过等离子体之后,本来它们速度相同,通过之后,频率不同的电磁波速度就存在差异了,频率低的速度慢,也就是所谓的延迟。
那这个电磁波,就可能通过若干个等离子云最终到达地球,然后呢,人们就通过测量高频和低频相差了多少时间,就能准确的知道这个电磁波和多少个电子发生了相互作用了。

楼主 利利熊  发布于 2019-01-15 13:05:00 +0800 CST  
那么这和距离也没啥关系啊?
对,是没啥关系。但是,如果我要是估算一个FRB到地球之间的电子密度,然后我再根据这一路上遇到了多少个电子,不就知道大概的距离了吗?
所以说到底,这是个估算,而且,这个数据只能做参考,15亿和20亿光年本质上没啥区别,数量级不差。
所以媒体们就开始了,说最开始60亿光年到现在15亿光年了,你看,离地球越来越近了。
首先这是个估算,其次,根本就不是一个FRB,再次,它啥也不可能跑那么快啊。其实这里还有个原因,天文学家研究的都是色散量啊、脉冲形状啊、强度、偏振、对应体等信息,但是你和别人说这谁也听不懂啊,所以我估计个远近你能听懂了吧,能听懂有啥好处呢?好处很大啊,搞科研是需要钱钱地,你不让投资人听懂人家怎么给你投?而且说实在的,在误差允许范围内,越远越好。为啥啊?说明我的射电望远镜厉害啊,所以这也是射电望远镜的一种宣传手段,这是很现实的问题,至于外星人,我还是那句话:几乎没可能。

楼主 利利熊  发布于 2019-01-15 13:16:00 +0800 CST  
说了这么多,FRB到底是啥?
现在天文学家们怀疑的几种模型其实有很多,原来怀疑是中子星合并,但这个模型就不适用重复的FRB了,因为不可能重复合并嘛。人们也在尝试看能不能和引力波同时探测到,如果要是分析之后发现某一个引力波和FRB是同一个地方发射过来的,那中子星合并模型就更可靠了,但是现在还没有发现。还有人怀疑是小行星和中子星碰撞等等吧,但是都还没有明确的证据。

楼主 利利熊  发布于 2019-01-15 13:22:00 +0800 CST  
那么为啥说不太可能是外星人呢?
因为按照现在探测到的FRB位置来看,它们都是来自四面八方的,很均匀,所以它更像是一种未知的天文现象。我本人是非常希望能够找到外星人存在的证据,至少能证明我们人类并不孤独,但是很可惜,FRB不像。
不管怎么说,人的寿命和宇宙相比微乎其微,我们还是随缘吧,重要的是活在当下,且行且珍惜。

楼主 利利熊  发布于 2019-01-15 13:26:00 +0800 CST  
END

楼主 利利熊  发布于 2019-01-15 13:27:00 +0800 CST  

楼主:利利熊

字数:2634

发表时间:2019-01-15 20:00: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0-11-25 14:07:37 +0800 CST

评论数:155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