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根问主,大槐树下。凡是从山西发源出去的孙氏族人可以进来探讨

山西洪洞大槐树移民的历史背景

明朝洪武、永乐年间大规模地移民是有其历史背景和历史原因的,这自然要从元末年间的历史谈起。

元朝在中国的统治只有89年,虽然盛极一时,但“只识弯弓射大雕”,到了元代末年,由于蒙古贵族及封建地主对农民残酷剥削压迫,阶级矛盾与民族矛盾日益激化,水旱蝗疫不断,民不聊生,使河南、山东、河北皖北等中原地区“道路皆榛塞,人烟断绝”(《明太祖实录》卷二十九),人民无法生活下去,只有揭竿而起,反抗元帝国的残暴统治,仅至正元年( 1341),山东、河北、湖广等地就以生了百余次人民反元起义,以后人民起义更加频繁,力量也越来越大,至正八年方国珍在台州起义,至正十一年刘福通在颖州起义,号称红巾军,徐寿辉在蕲州起义。至正十二年郭子兴、朱元璋在濠州起义,第二年张士诚也在江苏泰州起义,其后十余年,特别是刘福通的红巾军与军决战于两淮、河南、山东、河北等地,广大农民纷纷响应,元军出其精兵锐将与农民军决战,攻城掠地,掳掠杀人,干尽了残暴之事。至正十二年九月元丞相“脱脱破徐州,遂屠其城”(《元史 脱脱传》),至正十七年、二十一年元军察罕帖木儿部与农民军战,“两战皆败之,斩首万余级”(《元史 察罕帖木儿传》),至正十八年十一月,元军“刘起租守顺德,粮绝劫民财、掠牛马、民强壮者令充军,弱者杀而食之”(《元史 顺帝本纪》), 后来元军正规军精兵使尽,无力把农民起义军镇压下去,一些地主武装,为了维护本身利益也配合元军与农民作战,山西的王保保(扩廓帖木儿)父子,陕西的李思齐,也出兵豫、陕、鲁和两淮,终于把红巾军镇压下去。在这些战斗中 ,元军和地主武装,对农民军所据之地,多是“拔其地、屠其城”(《元史.顺帝本纪》),使豫、鲁、苏北、皖北之民十亡七八,名城扬州城中当时被杀的仅余有十八家。(《明在祖实录》卷五)温县牛洼村《牛氏族谱》也载:“兵戮河南,赤地千里。”已到了“春泥归来无栖处,赤地千里少人烟”的境地后来朱元璋出兵江淮, 派派徐达、常遇春北伐,进取山东,收复河南,北定京都,元帝出亡漠北,这样元末长达十六年的兵乱才算结束。

元朝末年除兵乱之外,水、旱蝗、疫也接连不断。黄、淮河又多次决口,使中原之地“漂没田庐无算,死亡百姓无数,村庄城邑多成荒墟。”据《元史》载,仅元朝末年的雨旱灾,山东19次、河南17次、河北15次、两淮地区8次。(《元史.五行志》)”造成“漂没民庐、死者众”(《元史.顺帝本纪》,“禾不入地、人相食”(《元史.五行志》),至正元年到二十六年,几乎每年都有特大洪水泛滥,“至正元年,汴梁、钧州大水...二年四月,睢州仪封县大水害稼。六月癸丑夜,济南山水暴涨,冲东西二关,流小清河,黑山、天麻、石固等寨及卧龙山水通流入大清河, 漂没上下居民千余家,溺死者无算。三年二月,巩昌宁远、伏羌、成纪三县,山崩水涌,溺死者无算。 五月黄河决白茅口。七月,汴梁中牟、扶沟、尉氏、洧川四县,郑州荥阳汜水、河阴三县大水。四年五月,霸州大水。六月,河南巩县大雨,伊、洛水溢,漂民居数百家。济宁路兖州、 汴梁、鄢陵、通许、陈留、临颖等县大水害稼,人相食。七月,滦河水溢出平地丈余,永平路禾稼庐舍漂没甚众。东平路东阿、阳谷、汶上、平阴四县,衙州西安县大水……五年七月,河决济阴,漂官民亭舍殆尽。十月,黄河泛滥。七年五月黄州大水……八年正月辛亥,河决,陷济宁路。六月已丑,中兴路松滋县骤雨,水暴涨,平地深丈有五尺余,漂没六十余里,死者一千五百人。是月,胶州大水。七月,高密县大水。九年七月中兴路公安、石首、潜江、监利等县及沔阳府大水。夏秋,蕲州大水伤稼……

十二年六月,中耠路松滋县骤雨,水暴涨,漂民居千余家,溺死七百人。七月,衙州西安县大水。十三年夏,蓟州丰润、玉田、遵化、平谷四县大水…… 十四年六月,河南府巩县大雨,伊、洛水溢,漂没居民,溺死三百余人。秋,蓟州大水…… 十六年,河决郑州河阴县,官署民居尽废,遂成中流。……十七年六月,暑雨,漳河溢,广平郡邑皆水。秋,蓟州县皆大水。十八年秋,京师及蓟州皆大水。十九年九月、济州任城县河决。二十年七月,通州大水。二十二年三月,邵武光泽县大水。二十三年,孟州济源、温县大水。七月,河决东平、寿张县,圮城墙,漂屋庐,人溺死甚众。二十四年三月,益都县井水溢而黄。怀庆路孟州、河内、武陟县水。七月,益都路霆光县、胶州高密县水。二十五年秋,蓟州大水。东平须城、东阿、平阴三县疔决小流口,达于清河,坏民居,伤禾稼。二十六年二月,河北徙,上自东明、曹、濮,下及济宁皆被其害。六月,河南府大霖雨,*水溢,深四太许。漂东关居民数百家 秋七月蓟州四县、卫辉、汴梁、钧州大水害稼。八月,棣州大清河决,滨棣二州之界,民居漂流无遗。济宁路肥城县西黄水汛溢,漂没田禾民居百有余里,德州齐河县境七十余里亦如之"。(《元史.五行志》)在《元史》中这类记载比比皆是。特别是河南地区几乎年年都有特大洪水泛滥。中书省户部曾上言:"连年水旱,田禾不收。”(《元史.顺帝本纪》)当时的一位治河大臣也说中原地区“连年饥馑,民不聊生。”(《元史纪事本末》卷二)

元末中原地区不但水患严重,大蝗灾也频频而至,从至正元年到二十五年,大蝗灾计有十八九次。(《元史.五行志》)元时的大名路,至正十二年六月“开、滑、浚三州元城十一县,水旱虫蝗,饥民七十一万六千九百八十口”。(《元史.顺帝本纪》)中原地区从元统三年到至元末年,大饥荒就达十五次(《元史.五行志》),至正十七年河南大饥。十八年“京师大饥,彰德亦如之”。至正十九年冀、鲁、豫大饥,通州民间五杀其子而食之。保定路孽生盈道,军士掠孱弱以食。山东、河南之孟津、新安、渑池出现“民食蝗,人相食”的惨状。同时, 危害极大的瘟疫又多次流行于河南、山东、河北、陕西以及南方诸省。(《元史.五行志》)

以上种种,兵乱水旱蝗变疫相辅而至,百姓非亡即逃,使中原地区人烟稀少,土地荒芜,元政府只好把一些路降为州,如“降徐州路为武安州”。(《元史.顺帝本纪》)就是到了明朝,由于人粮剧减也不得不把许多州,府降格,名城开封由上府降为了下府(《明太祖实录》卷九十六、一百九十三)。洪武十年河南等布政司所属州县“户粮多不及数”,“凡州改县者十二,县并者六十”。(《明太祖实录》卷一百二十,一百六十四)到了洪武十七年全国各地仍把不足3000户的30余州降为县。(《明太祖实录》卷一百六十四)

明朝建立后,各地官吏纷纷向明政府告具各地荒凉情形,中原地区处处是“人力不至,久致荒芜”(《明太祖实录》卷一百四十八),积骸成丘,居民鲜少”(《明太祖实录》卷一百七十六),“多是无人之地”(顾炎武《日知录》卷十),累年租税不入,”(《明太祖实录》卷二十一,)劳动力严重不足,土地大片荒芜,财政收入剧减,直接威胁明王朝统治,就连朱元璋也深知:“丧乱之后,中原草莽,人民稀少,所谓田野辟,户口增,此正中原之急务”(《明太祖实录》卷二十五),于是采纳了萄州苏琦(《明太祖实录》卷五十),户部郎中刘九皋(《明史.食贷志》), 国子监宋纳等人的奏议,为维护明王朝的封建统治,决定了移民屯田的战路决策(《明太祖实录》),一场大规模的历经数朝历史50余年的移民高潮就开始了。
}
明朝洪武年间,开始大量移民,农业生产刚刚有所恢复,又发生了“靖难之役”,四年的战争又加剧了中原地区的荒凉局面,为此仍又有永乐迁民之举。

明太祖朱元璋死后,建文帝继位,为了巩固中央集权,采取了”削藩”措施,燕王朱棣以入京诛奸为名,从北京进取南京,所过河北、河南、山东、皖北、淮北等地,与政府军反复拉锯作战,进行了四年的战争,这就是中原地区盛传的所谓“燕王扫碑”。当时一部分地区的老百姓也自行组织武装,拒抗燕王军队,这反映了人民要求安居乐业,恢复生产的愿望。

根据《明史》记载,燕军在战争中,抢掠屠杀甚为严重,如“燕军掠真定,顺德、广平、大名”。(《明史.恭闵帝本纪》)在真定“斩首三万级”,白沟河仗,燕王“乘纵火奋击,斩首数万,溺死者十余万人”。(《明史.成祖本纪》)中原地区的老百姓自动帮助政府军抗击燕军朱棣胜利后,对忠于建文帝的军队和百姓杀无遣漏,河北、山东等一些族谱中记载,燕兵所至,村城成墟,当燕王打到冀、豫交界处时,遭到地方武装“十八村联谊会”的把抵抗,燕王无标转路攻取南京,后燕王把一带人杀的只留狐、刘两家,山东临清县寨村光绪四十年写的《李氏族谱》记载,盖燕王靖难兵起,在建文时南北构兵,南兵大军追袭,则南兵自南而北,北兵胜大军犯阙则自北而南,想尔时,或杀,或刮,或逃,东西六七百里,南北近千里,几为丘墟焉。

因此,靖难之役“,加剧了中原地区荒凉局势,民非杀即逃,这也是永乐移民的又一原因。

当元末中原地区荒疫兵乱之时,山西却是另外一种景象,中原地区的兵乱及各种灾疫很少波及山西,山西大部地区也没有发生大的水旱虫灾,风调雨连丰收,同邻省相比社会安定,经济繁荣,人丁兴盛,元人钟迪在《河中府(蒲州)修城记》中说:当今天下劫火燎空,洪河(黄河)南北噍类无遗,而河东一方居民丛杂,仰有所事,俯有所育,这虽然是封建文人溢美之词,但也说明晋垌带比较安定,再加邻省难民流入山西,使山西南部人口是稠密洪武十四年,河南人口是一百八十九万一千多人,河北人口是一百八十九万三千多人,而山西人口却达四百零三万零四百五十口,等于河北、河南人口的总和。(《明太祖实录》卷一百四十) 移民的事实考证

明洪武年间从山西洪洞大槐树大规模移民10次,永乐年间移民8次,共计18次:

1、一三七三年。“(洪武)六年,徒山西真定民屯凤阳。”

2、一三七六年。“(洪武)九年十一月,迁山西及真定民无产业者于凤阳屯田,遣赍人冬衣给之。”(洪武)九年十一月,迁山西及真定民无产者田凤阳。”

3、一三八零年。“(洪武)十三年五月,山西民为军者二万四千余户,悉还为民。”

4、一三八八年。“(洪武)二十一年八月,徒山西泽、潞二州民之无田者,住彰德、真定、临清、归德、太康等闲旷之地。”

“(洪武)二十一年八月,徙泽、潞民无业者垦河南、北田,赐钞备家具,复三年。”

5、一三八九年。“(洪武)二十二年九月,后军都督朱荣奏:“山西贫民徙居大名、广平、东昌三府者,凡给田二万六十七十二顷。”

6、一三八九年。“(洪武)二十二年九月,山西沁州民张丛整等一百一十六广告愿应募屯田,户部以闻,命赏从整等钞锭,送后都督佥事徐礼分田给之。”

7、一三九二年。“(洪武)二十五年八月,冯胜、傅友德帅开国公常升等分行山西,籍民为军,屯田于大同、东胜、立十六卫。”

“(洪武)二十五年八月,冯胜、傅友德等在大同等地屯田。计平阳选民丁九卫,太原、辽、沁、汾,选民丁七卫。……每卫五千六百人。”

8、一三九二年。“(洪武)二十五年十二月,后军都督府佥事李恪、徐礼还京。先是命恪等往谕山西民愿迁居彰德者听,至是还报,彰德、卫辉、广平、大名、东昌、开封、怀庆等七府徒居者凡五百九十八户。”

9、一三九五年。“(洪武)二十八年正月,山西马步官军二万六千六百人往塞北筑城屯田。”

10、一四零二年。“(洪武)三十五年九月,徙山西民无田者实北平,赐之钞,复五年。”

“(洪武)三十五年九月,户部遣官核实太原、平阳二府,泽、潞、辽、汾、沁五州,丁多田少及无田之家,分其丁口以实北平各府州县。”

11、一四零三年。“(永乐)元年八月,定罪囚于北京为民种田例。其余有罪俱免,免杖编成里甲,并妻、子发北京、永平等府州县为民种田。礼部议奏:山东、山西、陕西、河南四布政司就本布政司编成里甲……上悉从之。”

12、一四零四年。“(永乐)二年九月,徙山西民万户实北平。”

“(永乐)二年九月,徙山西太原、平阳、泽、潞、辽、汾、沁民万户实北平。”

13、一四零五年。“(永乐)三年九月,徒山西民万户实北平。”

“(永乐)三年九月,徙山西太原,平阳、泽、潞、辽、汾、沁民万户实北平。”

14、一四零六年。“(永乐)四年正月,湖广、山西、山东等郡县吏李懋等二百十四人言愿为民北京。命户部给道里费遣之。”

15、一四零七年,“(永乐)五年五月,命户部从山西之平阳、泽、潞、山东之登、莱等府州五千户隶上林苑监,牧养栽种。户给道里费一百锭,口粮五斗;”

16、一四一四年。“(永乐)十二年三月,上以其(隆庆)当要冲,而土宜稼樯,改为隆庆州……而以有罪当迁谪者实之。”
“本州原编东南,西南,东北,西北四隅,红门,黄报,白庙,版桥,富裕,红寺六屯,谓之前十里,谪发为事官吏充之。榆林、双营、西桑园、泥河、岔道、新庄、东园、宝林、早民九屯,连关厢谓之后十里,迁发山西等处流民充之,每户拔田五十亩,任种办纳粮差。”

17、一四一六年。“(永乐)十四年十一月,徙山东、山西、湖广流民于保安州,赐复三年。”

“永乐十四年十一月,徒山东、山西、湖广流民二千三 百余户于保安州,免赋役三年。”

18、一四一七年。“(永乐)十五年五月,山西平阳、大同、蔚州、广灵等府州申外山等诣阙上言‘乞分丁于北京、广平、清河等宽闲之处,占籍为民,拔田耕种,依例输税,庶不失所,’从之。仍免田租一年。”

移民的地理分布

根据《明史)、《明实录》、《日知录之余》等正史及笔记史料的记载,洪洞大槐树移民分布在30个省市,2217个县市。其中河南123个县市,北京、天津、河北142个县市,山东109个县市,山西104个县市,江苏、安徽、湖北、湖南316个县市,陕西、甘肃、宁夏182个县市,黑龙江、吉林、辽宁171个县市,浙江、福建、江西227个县市,广东、广西、贵州248个县市,四川、内蒙古、青海274个县市,云南、西藏、新疆210个县市,海南、台湾111个县市。另外,海外移民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欧洲、美洲、大洋洲的100多个国家。

移民在中国的地理分布

河南 山东 河北 天津 北京 江苏 内蒙古 湖北 甘肃 广西 青海 海南 西藏 新疆 吉林 辽宁 黑龙江 山西 宁夏

楼主 朔风公子  发布于 2013-11-25 12:31:00 +0800 CST  
全国部分地区孙氏辈分排序(供参考)
广东:
某支字辈:云尔伯仲,文崇元宏。国思正承,君恩显荣。克修先业,振淑名望,奕叶济传。(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又重新续了三十二字):忠勤孝恭,敦厚仁慈。守高曾训,宝若彝。积荫丰隆,衍诸洪丕。履安泰定,贞寿恒颐。
广西:
1、孙氏广西南宁邕宁中和那贵村支族排班顺序自北宋湖南江西安抚使、北宋副枢密使、虎卫将军先祖孙沔排起为:肖、祖、籍、鲁、乐、安--兴、铭、挥、悦、城、朝能、积、志、世、永、克--若、文、成、朝、振、宗--基、广、家、兴、德、茂--才、超、学、博、行、端
福建部分:
1、福建惠安孙氏的,自本宗族第19世编录编排的字辈分是; 侯伯子男永世显 易书诗礼传家长文谟武烈成嘉会 尊祖敬宗启泰元

2、晋江塔头孙氏自廿世起字辈为:士、嘉、肇、奕、钟、英、毓、秀、丕、振(晋)、文、明。

3、南塘孙氏二十一世字辈为: 平、清、端、文、真、正、希、和、懋、隆、福、宜、楚、国、彦、遵、起、云、德、温、赞

4、青阳昭穆原为: “宣、祥、致、裕、则、南、孟、靖、光、宝、尾、忠、茂、世、代、万、年、远”。 “远”宇辈为二十二世,亦即乐安孙氏七十五世.新编字行为“振、邦、威、武、汉、华、兴、耿、维、新”

6、福建安溪孙氏:玉殿傅金榜.君赐占鳌头.英雄兼百辈.随我步赢洲.文士右维承.正继志修德.待时诗礼立.名丕振家声.

7、福建仙游字辈:天王明德承祖武。

全国各地孙氏字辈已收集逾 70 支(随时更新)

广东、 某支字辈:云尔伯仲,文崇元宏。国思正承,君恩显荣。克修先业,振淑名望,奕叶济传。(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又重新续了三十二字):忠勤孝恭,敦厚仁慈。守高曾训,宝若彝。积荫丰隆,衍诸洪丕。履安泰定,贞寿恒颐。

广西:1、孙氏广西南宁邕宁中和那贵村支族排班顺序自北宋湖南江西安抚使、北宋副枢密使、虎卫将军先祖孙沔排起为:肖、祖、籍、鲁、乐、安--兴、铭、挥、悦、城、朝能、积、志、世、永、克--若、文、成、朝、振、宗--基、广、家、兴、德、茂--才、超、学、博、行、端

福建部分:1、福建惠安孙氏的,自本宗族第19世编录编排的字辈分是; 侯伯子男永世显 易书诗礼传家长文谟武烈成嘉会 尊祖敬宗启泰元

2、晋江塔头孙氏自廿世起字辈为:士、嘉、肇、奕、钟、英、毓、秀、丕、振(晋)、文、明。

3、南塘孙氏二十一世字辈为: 平、清、端、文、真、正、希、和、懋、隆、福、宜、楚、国、彦、遵、起、云、德、温、赞

4、青阳昭穆原为: “宣、祥、致、裕、则、南、孟、靖、光、宝、尾、忠、茂、世、代、万、年、远”。 “远”宇辈为二十二世,亦即乐安孙氏七十五世.新编字行为“振、邦、威、武、汉、华、兴、耿、维、新”

6、福建安溪孙氏:玉殿傅金榜.君赐占鳌头.英雄兼百辈.随我步赢洲.文士右维承.正继志修德.待时诗礼立.名丕振家声.

7、福建仙游字辈:天王明德承祖武。

湖南:

1、湘乡孙氏字辈:先汉芢漍正,自廷邵雯光,安邦定才学,积善有余芳,孝义多时启,诗书兆吉昌,承宗宜重本,立志在能刚,代际青和会,名传万载祥。

2、湖南邵阳字辈:斗应文重子,志景天才桥,太国家福祷,远享世(昌)忠,中孝传先杰,裕后落英雄(谐音)

3、湖南应炎公房(湖南石脚迁四川石柱,民国期间整理):邦应政梦,世均原永,万祖朝廷,宗继承嗣,可光显昌

4、湖南添信公房(湖南邵阳迁四川屏山、永川,民国期间整理):邦添行应荣,志永万仲伏,朝廷继世谋,可光显时昌

5、湖南邵阳孙字辈:国正大光显,忠孝传先泽。诗书裕后昆,发祥疑继厚。衍庆尤倍圆,盛教仃麟记。人生重本根,宪章隆典礼。熏夜晋乾坤。

6、湖南信佑公房(后居江西,民国期间整理):邦信申梦义,文才原万兴,太添应宗守,国正大光显湖南新班次(民国期间整理):忠孝传先泽,诗书裕后贤,家规垂训远,明德卜重宣。

7、湖南益阳孙氏字辈:应仲玉原景,延松承继立。文崇明国璧,武耀大邦翼。

续派语:孝友传家政,诗书启俊良。显扬逢盛世,动业振朝纲
湖北:

1、湖北乐安孙氏字辈:宗敦一本传家法,学从师友邦其昌。光明存心行方正,贤嗣定应万世长。遵札乐道根基固,先哲德泽力弘扬。才华卓著时为用,信义仁廉树纲常。

2、湖北武汉某支字辈是: 万代长为人之师,华国文章开锦润(待续)

3、湖北江汉平原孙氏(冕公裔)明嘉靖以前无字派,多以金木水火土等字偏旁,取五行相生之义。嘉靖后从湖北第九世起立字派如下:

明元大士 汝嗣世业 科启锡光 祥开家国 江东泽长 淇澳颂德 金玉作声 清映书堂 文明兴振相继贤良 显承模烈 万年杨芳 (汉川县韩家集字派)

明元大士 汝嗣世业 衍庆锡光 传人代有 华国文章 大河源远 金玉声扬 卓立忠信 永敦伦常克承先志 以正纪纲 (天门等地字派)

明元大士 汝嗣世业 科启锡光 文雅见天伦 儒为席上珍 诗书敦夙好 惟德自成邻 (民国三十一年各县新立字派)

4、一支大约在清乾隆年间始,于嘉庆23年订谱,字辈是:大振家国 才成庭扬 绍宗明训 鸿儒焕章 忠信立本礼教为纲 从先起佑 延祚发祥
江西:

1、我们那我所知的辈号是,....颜春孺迪承,永佑思光太,万世其昌隆,含宏益章美,明位定荣封,我是含辈,有记载我们是属於乐安堂的! 江西唐末孙利因平镇黄巢做乱而后定居江西宁都而繁衍的,包括福建和广东的孙氏后裔均是其子孙 (江西孙勇提供)

2、江西靖安义门孙氏字辈:必学志方宏,启传责协前。宗功其懋勉,世德自长绵。各睦高同气,光辉粉厚贤。克佳宜有才,萌卜桂兰莲。

3、原籍江西省赣州府石城县人士--朱洪武22年前迁居太原,后迁居德州卫字谱是【在-延-汝-根-然.绍-德-宏-传-世.守-善-庆-道-昌.耀-宗-永-清-显.贤-智-万-古-扬.】

河南:

1、河南商丘:孙氏字辈:懿没之好,本淤至性,家学渊源,惟师孔孟.----------道冠春秋百世钦从,万民乐业,皊延永庆

2、河南邓州刘集人。我们孙姓1936年续排辈数,碑文记载二十辈:“占清兴荣耀 光华照万邦 彦达绵昌领 万民保富康”。(孙中供稿)



楼主 朔风公子  发布于 2013-11-25 12:36:00 +0800 CST  
全国部分地区孙氏辈分排序(供参考) 浙江:

1、浙江孙氏字辈:会际升平日,修绪衍新编,支图与翰典,光照启后贤

江苏:

1、江苏 江南淮安府阜宁县人字十民人氏 乐安堂 孙氏家谱 字辈:耀顺怀玉 秀以殿常 玖翠文继永必万宝 兴步德兆 来元廷学 。

2、江苏阜宁县羊寨镇、响水县大通口及楚州区苏嘴镇,其第四子的后代自三世(即恺公之孙)起,辈分依次是:吾、甫、生、公、必、嘉、年、志、恒、士、寿(福)、扬(光)、成(升)、令(庆)、杰(第四子一系已传至第十七丗).

安徽:1、安徽淮北的孙氏族谱为:光明正大(太),存忠厚欣(心),(孝)攸仁义行,道运荣昌,(永)继长生。有些字混音了,不一定准确。

2、 安徽巢湖恩荣堂 字辈是“大邦荣必,世良仁德,宏恩善守,扬名详夕”( 有同音.待考 )

北京:1、北京某支:先十六代: 天、爵、甫、文、中、雨、启、元、边、廷、南、学、桂、芳、芯、芝;后十六代:培、永、广、增、ZHAO、延、佩、嘉、超、序、庆、洪、绵、怀、兴、祥;下十六代:吉、金、玉、顺 举、事 、明、仁、志、国、众、杨、传、权、胜、旺。

河北:1、河北故城西里屯孙氏字辈:玉树传宝贵,金池德世长。普天通大道,万国来朝阳。一本永兴业,百年龙宗光。忠公子耀显,家法振华堂。

2、河北沧州孙氏字辈:书铭华锦,兰茂增馨,嘉祥永荫,世育俊英。

3、河北宁晋赵村分支(明初永乐四年从山西太原郡榆次县移民河北):宁晋孙氏第十九世后的字辈是:树德持家久,立志继世长。

山东:1、山东某支:延光应守,万世永昌,文盛德茂,承基耀(倍)隆

2、山东潍坊某支孙氏字辈:元 中 衍 业 希 垂

3、山东济宁( 某堂 )孙氏字辈 : ----朋 殿 洪友 启 兴 家 俊 秀 生

4、孙膑第51代又序20班字辈:祖汶良孚环循凉本孝映景希哲万信天挺志余作.文革后又续编班辈40字;学明维广化清玉栖体同,敬爱迁先可永善自有庆,继进心 存厚光宗忠孝长,守法研身久传家雨兴享.

5、山东烟台孙氏:清重守祺,文伦秉玉,万世永昌,文盛德茂 ,承基备隆,培芝植兰 ,庭秀留芳,忠孝余庆 ,绍绪益良。

6、山东某支:正大光明 兴龙百世 宗传相承 丕振家长 安帮富国 仁义尊先

7、山东 临沂 费县; 自三十一世起:令德维纯佑 祥(钦)运(赐)纪(念)振(显) 长(扬) 四十一世:同福临不江 宣远苏冀昌五十一世:宁河南广浙 台桂陕云障. 武安孙氏从27—50世行辈为:洪(处)、殿、宝、远、令、德、维、纯、佑、钦、赐、念、显、扬。同福临不江宣远苏冀昌 宁河南广浙 台桂陕云障(孙伟晓提供)

8、般阳(山东淄博市淄川区旧称)孙氏家谱四支一册行辈用字,十世前行辈用字较乱,从十一世敬遵前谱,般阳孙氏行辈用字如下: 11允 12聿 13洵 14爰 15覃 16惟 17凝 18即 19肈 20启 21丰 22宁23崇 24振 25方 26成 27令 28绪 29延 30绍 31代 32遇 33文 34明 35诗 36书 37礼 38义 39仁 40德 41昌 42宏

贵州:1、贵州兴义地区(兴义、兴仁、普安、贞丰、安龙、晴隆等)字辈:“杰起应吉祥 世仰退贤必 有朝子洪在 绍成思远庆 正大发荣光 宗兴开文运 兰桂启腾方 崇明纯祖武 德后永繁昌”。

2、贵州铜仁孙氏字辈:正慕*军远,永万祖朝廷,宗继承仕可,光显昌大云,忠孝传先泽,诗书玉厚坤,发扬芝有道,益欲禄洪恩。

3、贵州遵义县某支:遐明单芝永,国单正祖清

后来续字辈):子守宗枝绍绪良,新维作德事有光,朝廷法政思承启,百世乐安逢吉昌。

4、贵州遵义孙氏字辈:国在朝金万,文正世荣华。

后自续的有,群英福寿长,永久耀乾坤。

5、贵州六盘水: 文 玉 洪 启 发顺 明 礼 义 昌 丹 桂 春 常 秀 详 龙 有 益华 仁 德 宗 嗣 旺 孝 贤 永 承 芳

我是贵州省水城县的,入黔始祖孙正龙由湖南省辰溪县来到贵州平远(织金)县,生二子,长荣次华,荣公子孙失去联系,华公生仕达仕奎,仕达清朝初期来到水城县蟠龙乡塘上定居,现字辈是:正荣仕嘉维,学如登高显。朝厚玉光明,德应宗长远。

7、我是贵州省大方县的们的排行是:赫应风国本绍草,时逢文运庆元良,继起宗支崇显章,

四川:

1、四川某支字辈:家正光文玉,四维廷前显,祖之德行长,万代永绵远。

2、四川泸州字辈:公友仕文思,节纪承洪玉,正大光明学,孝中进义长,成才登富贵,万世永隆昌。

3、四川涪陵班次(民国期间整理):国大世系文,尚益永家定,朝廷源本重,孝友敬添仁,继述光明德,绥和万代春。

4、四川涪陵班次(1996年续):诗书承先泽,礼仪启后坤,满堂呈祥瑞,宝贵寿显荣。

5、四川涪陵朝拱公班次(民国期间整理):朝世大单文,思毓宗芳定,才廷明本重,孝友敬添人,继承光辉德,荣和万代春。

6、 四川省南充市嘉陵区(原南充县)李渡镇、吉安镇一带 乐安堂上郡 有家谱照片 字辈:嘉正光文玉,士为廷前显,祖之德行长,万代永绵远

7、乐安堂 四川孙氏大竹起源 :洪武四年(1371年),乐安堂孙世显公(孙万)填川(,其被迫从湖北麻城孝感孙家塆来大竹高滩地区定居繁衍)。如今辈分参考:康熙十三年(1764年)议20辈碧庭拥国正 汝应世光朝 尚德文兴瑞 永享太天长运必昌。

同治四年年(1865年)再议20辈 :克家开贤俊 显忠启秀良 大业承宗泽 麟凤兆吉祥

8、重庆涪陵孙氏字派:政梦仕军源,永万祖朝廷,宗继承嗣可,光选昌大云。(与铜仁、秀山字辈大致相同)

9重庆孙氏字辈:正茂显臣学,允世祖朝廷,宗继元自可,当选昌大云。

10、重庆孙氏字辈:国大世系文,尚益永家定,朝廷源本重,孝友敬添仁,继述光明德,绥和万代春。

11、我是重庆市铜梁县的孙姓(我的祖上是从贵州搬来的。当时叫:黔西平越湄潭县孙家渡。好像是清朝道光年间,搬到铜梁县盐井堡坎上屋基)。我的字辈是:联、儒、正、嘉、永、遐、麟、凤、瑞、显、光、辉。

12、四川盐亭孙氏,据传为湖广填四川时由湖北麻城县孝感乡磨子山迁入 泰源宗绪昌,秀泽育贤良,定国安邦选,荣华富贵长。

黑龙江:1、黑龙江双城市正白旗头屯孙氏:文、玉、恒、明、万、恩、龙、庆、永、祥、鸿、功、连、世、显、卫、业、振、家、昌。

2、赤峰孙氏的字辈谱是:汉国文铭(宝)晓,舜泽永吉昌,鸿运承正远,靖偑绍鹏良。

辽宁1、我是辽宁省沈阳市的,有谁知道始祖叫孙洪生的家族树吗?祖籍在山东,具体什么地方就不知道了,后人来到辽宁,中间有几个不太明确的字辈好象是(.朝.飞.);后面有几辈确认正确的字辈是 :万.玉.林. 我这辈就乱了.愿知者相告.

1、某支孙氏字辈:志再添子贵,景朝必有应,世大正开彰,乾坤日月长,淇卫发祥远,吉安启绪昌,传经宗孔训,学礼振隆乡。

2 、某支孙氏字辈:继臣宗开世,万代志兴隆,国正会家绪,辰元黄保同。

3、某支孙氏字辈:中正绍义士,孝子启贤新,宣扬慈德恕,光运大吉庭。

4、某支孙氏字辈:克衍为基业,有思惟中甲,百代承恩久,厚德载福长。

5、某支孙氏字辈:安宁国太,应汝元居,文才汉子,义孝宗祖,维忠从庆,世显荣昌,再天福寿,必定仁兴。

6、_某支孙氏字辈:大永宏茂,元亨利贞,兴隆吉庆,昭远振武,承先启后,世代克昌,平治修齐,子嗣长守。

7、邦添行应世,汝景志仲文,廷启大承光,显耀宗祖方

8、某支孙氏字辈:克培鸿绪,谟烈维新,懋昭乃德,祖述功恒。

9、某支孙氏字辈:长新万金龙,正大光明德,和平忠厚心

10、某支孙氏字辈:良绍连荣,文运全才,德明嘉祥,开世泽光,大耀先绪。
承、基、钦、宝、守、
汝、绪、懋、绵、长)
后十二代排序:仁、乃、申、全、本
勤、俭、富、贵、根
善、行、忠、义、孝
福、禄、万、年、新

楼主 朔风公子  发布于 2013-11-25 12:39:00 +0800 CST  
祖宗十八代怎么称呼
所谓祖宗十八代,是指自己上下九代的宗族成员。 上按次序称谓:生己者为父母,父之父为祖,祖之父为曾祖,曾祖之父为高祖,高祖之父为天祖,天祖之父为烈祖,烈祖之父为太祖,太祖之父为远祖,远祖之父为鼻祖。即:父、祖、曾、高、天、烈、太、远、鼻。书中说,因人怀胎,鼻先受形,故鼻祖为始祖。下按次序称谓:父之子为子,子之子为孙,孙之子为曾孙,曾孙之子为玄孙,玄孙之子为来孙,来孙之子为晜(音kūn)孙,晜孙之子为仍孙,仍孙之子为云孙,云孙之子为耳孙。即:子、孙、曾、玄、来、晜、仍、云、耳。书中说,耳孙者,谓祖甚远,仅耳闻之也。

楼主 朔风公子  发布于 2013-11-25 12:44:00 +0800 CST  
孙氏族人迁徙总体情况
一、迁徙动因
迁徙动因大致可分为三类:
一是以国家或统治者意志为转移的迁徙方式。
最为典型的是《仙源岘阳孙氏族谱》中记载的,其族源出山东青州,属乐安孙氏。其始祖孙万詧(cha)在唐乾符间(公元874—879年)官任眉州判官,遂占籍四川眉州万金乡。其子孙熙人先官任督徽宣道,遂迁居安徽宣州。其卷首“历朝勋臣”最后记载:约在唐朝末年,其祖先孙“万民,官河南太守,占籍。”……万修,任湖广尉,占籍。万善,任福建,占籍。万寿,任浙江团练使,占籍。万疆,任北燕尹,占籍。万冀,任山东,占籍。万邦,任凤阳,寓居附籍。万显,任山西同知,居山西。万品,任上元县簿,得民心,占籍。
另外,明代的军籍移民,应属戍边类别,人数高达100多万之巨,乃至成为孙氏定居云南、广西一些边远地区的主要源头。判刑流放也或可导致其家族的被迫迁居。如李兴盛《中国流人史》记载《洪武二十六年云南黑盐井灶丁流人名表》中有:青州(今山东益都县)人孙吉,曾官礼部郎中;《苏州府志》卷100,所记载清代北闱科场案,常熟人孙旸,“科场事发,为人牵连”,判与妻子父母兄弟整个家族流放上阳堡(今辽宁开源县东)。云南《鹤庆县志》记载,当地汉族孙氏,祖籍浙江余姚,始祖孙齐贤,于明洪武初以粮役谪戍鹤庆,至今已传21世,在县内分布好几个乡镇。
二是战争、天灾等社会动乱时期的难民、流民潮。它多数是发生在改朝换代的混乱岁月,尤其是北方少数民族入侵之际,有大批中原百姓南迁,如在东汉末年至魏、晋、南北朝,唐朝后期至五代,北宋和南宋末年,元末明初和明末清初。自然灾害产生的流民,在明朝中期数量很大,北直隶、山西、河南、山东、南直隶、湖广、浙江、福建、云南等地区尤为严重。
三乃家族或个人主动进行的觅地垦荒、入城经商等缘由的迁居行为。觅地垦荒主要发生在一些边远地区,如明末清初,客家人从皖南、赣东、闽西迁至湖南、四川及广东中部、南部,并逐渐迁往台湾和海南岛。清朝又从河北、山东往东北的大量闯关东移民。如《民国人物碑传》中孙献庭碑记,其先祖为直隶(今河北)衡水县人,在清康、乾年间,移民奉天,遂卜居今辽宁昌图县西甘沟子村。现代文学家孙常叙家族的祖籍在永平府乐亭县(今河北乐亭县),祖上在乾隆五十四年(公元1789年)逃荒到吉林。商业移民,明代安徽徽州府约有30万人外出经商,有一半以上商人落籍他乡;苏州一带商人和手工业者外涉也不少,两地都是孙姓聚居之地。如《民国黟(yi)县志》记载,清末,黟县古筑人孙燮(xie)在汉口经商起家,而孙光祖去江西饶州(今江西波阳县)经营西洋钟表生意。其他如明代中叶,山东莒县人孙镗来上海松江经商,后见倭寇猖獗,便返还家乡,散财募勇,组织义兵,再至松江抗倭,后战死,埋骨上海。清初诗人孙枝蔚,乃三原(今陕三原县)人,明亡时,离家南下,因明清时扬州盐商出名之故,至江都(今江苏江都县,扬州市北)作盐商,后来又弃商读书,康熙十八年(公元1679年)举博学鸿词,自陈衰老,不应试,离京客游四方。清代上海黄渡人孙时节,从事海上贸易,往返于沪闽之间,遂成巨富。
二、迁徙方向
在第一类迁徙中,统治者主要将民户充实京畿或垦荒戍边。
第二类迁徙中,由于历史上有数次大规模的南迁运动,所以向南方的感觉较浓。南方的孙氏族人在唐宋以前是很稀少的,通过东汉末年、西晋永嘉之乱、唐安史之乱、北宋末年的靖康之难,以及南宋末年和明朝末年,都有不断的南徙浪潮,一些孙姓家族自然随南迁的人群移居闽赣,乃至广南。如《秋洲孙氏宗谱》自称是山东乐安孙氏之后,其祖上先由山东迁往浙东,又迁徽州黄墩(今安徽歙县境内),再迁乐平(今江西乐平)诸乡村,最后定居秋洲(乐平市镇桥镇)孙家村,迁徙路线较为典型。流民与难民的迁徙方向是多元的。如西晋永嘉之乱时,山东乐安孙氏有一支北移徙居昌黎。因为当时昌黎在慕容鲜卑部的统治之下,境内教于农桑,颇为平静,便成为民众避难的去处。
第三类迁徙中,主要是大家族、宗族的绵延扩散,如山东乐安孙氏有往南、西、北的多条迁徙路线,迁往浙东、河北、山西、东北、江南诸地。同时,外迁的家族也时会再返回故土。如《新唐书宰相世系表》及许多家谱记载,乐安孙武来武国为将,其子孙明定居浙江富阳,而其后裔东汉天水太守孙夐(xiong)又迁回山东青州。下面是一些家族迁徙的实例:
山东主要为了安孙氏家族的扩散地,不过也会有一些其它地区孙氏家族迁去山东定居,如《胶东孙氏家乘》称,其族原籍崇庆巴县,明成化年间(公元1465—1487年)从四川始迁平度(今山东平度县),落籍绵柳村。今山东《牟平县志》记载,本地有一支孙姓,明洪武年间由云南迁来,先居城内孙家巷,后裔繁衍兴旺,散居五十余个村落,以孙氏命名的村庄也不少,如孙家疃(tuan)、孙家沟、孙家庄、孙格庄之类,遂有“无孙不成村”之说。
江浙一带是三国东吴孙权家族的大本营。《富春五洲孙氏宗谱》称为其后裔,宋代时期先祖卜居江西永丰,后又迁回故里浙江富阳五洲。《润州孙氏重修族谱》记载,其先祖孙长孺,原籍四川眉州,南宋时其家族由眉州迁居安徽祁门,明初再迁江苏镇江。《苏魏公文集》记载,该族为富春孙氏后裔,唐武宗和宣宗之世,族人孙朴任官而徙居长安,其子孙长孺摄四川彭山令,故迁家眉山。长孺后裔孙抃在北宋官居参知政事,定居都城开封,其后人在明代又迁回江浙一带。
《北宋孙氏宗谱》记载,其族唐代中期由河南光州迁福州长溪,至唐朝后期僖宗时,家族又北上浙江海樟林,至宋末迁鄞(yin)县之北渡。今河南《鲁山县志》记载,唐末由河南光州固始迁闽的一支孙氏家族,到清康熙二年(公元1663年),因为清兵南下,先祖孙荣又携家北上,以授徒为生,后任河南鲁山县丞,遂落户于城北孙蛮子庄,后代兴旺,今天孙荣后裔居鲁山县者有300多户,2000多人。
晚清经学家孙诒让,是浙江瑞安人,其祖籍则为福建长溪,五代时先祖孙惟睦由福建移居浙江瑞安二十五都集善乡之盘谷(今名潘埭(dai),世称盘谷孙氏。
广东兴宁《章峰堡孙氏族谱》记载,孙讠利的五世后裔孙宣教,由延春谷迁福建宁化石壁林。其七世后裔孙建邦,北迁浙江余姚县。到十四后裔孙伯传,于明永乐年间,携同四子迁广东兴宁章峰堡。后复返浙江,惟第四子孙契全留居兴宁。
三、迁徙结果
今山东广饶县乐安孙氏族人孙子平所藏《孙氏族谱》记载了其族系分支外徙的情况,迁往地有沂水县、博山县、益都县、平阴县、莱芜县、临腒县、蒙阴县、淄川县、郯(tan)诚县、历诚县等,几乎遍布山东各地。另有陕西三原县贺段庄、甘肃正宁县雒家沟和山河镇、甘肃安化县黑河川、山西伊川县和岳阳县、河南寿州及天津等地。
山东《鄄(juan)城孙氏乐安世谱》记载,为孙膑后人,五代时曾被驱逐到山西洪洞地区,金末元初才得回故乡。其后裔分布:山东鄄城、郓城、菏泽、定陶、巨野、新乡、嘉祥、梁山、济宁、兖(yan)州、阳谷、寿张、莱州、青州、临沂、薛城,及河北昌黎、枣强、大名、清河,江苏徐州、丰县、沛县等地。
然而就实际运作中的具体情况而言,却是相当错综复杂的。如浙江富春孙氏的后裔不但遍布江、浙、皖、赣地区,甚至走的更远,如孙皓家族北迁河南洛阳。赣南的《德安孙氏宗谱》,以东吴孙氏为源头,其后裔已达湖北、陕西、四川、河南诸地。山东《富山孙氏谱书》称,晋灭东吴之际,东吴孙氏族人中有一支渡海迁居三韩(马韩、辰韩、弁韩,今朝鲜半岛)。唐贞观年间,与高丽发生战争,有该族孙氏兄弟八人为避难,再渡海回迁登州府福山(今烟台市福山区),具体的定居地后称为“八家口”,其后裔今散居于昌邑、莱阳、潍县等胶东一带。
前述浙江余姚孙境宗族以冀州(今河北冀县)人孙岳为始迁祖,也就是说它是一支由北方的河北迁往南方浙江的孙氏宗谱。到明朝,有发生了戏剧性的转变,《玉田孙氏宗谱》记载,明永乐初年,浙江余姚孙境家族的孙文礼在朝为官,因随明成祖迁都北京,家族便卜居顺天府蓟(ji)州之玉邑城(今河北玉田县城)。随着时间的推移,家族不断繁衍,其后裔又分迁周围的小宋庄、小孙庄、孙各庄诸地,今已发展到1300余人。这支从河北南下浙江的宗族,部分血脉在数百年后又回到了出发地河北。
尤其是北方许多地方都屡遭战争的毁灭性打击,特别在蒙古骑兵的屠城蹂躏后,往往荒无人烟,其土族姓氏的变迁甚或有沧海桑田的感叹。如河南卫国孙氏第二故乡的汲郡一带,元代时人口损失惨重,明初不得不大量迁入移民。山东西部地区也难免战争浩劫,如民国山东《济宁县志》谓:“济宁于古,其地则鲁,去曲阜不百里,而先贤遗迹若任氏、高氏、樊氏、颛(zhuan)孙氏,多出于其乡。……元季乱后,土著无多,人民率由山东迁徙来此者,而潘氏、李氏、孙氏,尤为望族。”明初,由于山东东北部和河北、山西诸地移民的迁入,孙氏遂为望族。
山东半岛东部地区,如民国山东《莱阳县志》也说:“以氏族言,隋唐前无论矣。宋庆历间趣国四题名碑所载六十五姓,今可知者,四姓已耳。夫此六十一姓者岂尽转徙流离或丧乱灭绝,或谱牒损失,皆弗明矣。又况碑所弗载者乎?”可见,随着历史的变迁,各地家族迁徙、毁灭等变化之大,实在是令人惊诧不已。
《余姚孙境宗谱》“分迁记”有谓:“天下孙姓三大派:在湖北、淮南者为芈孙,楚相孙叔敖之后;在河南、山西者为太原孙,卫武公之子惠孙之后;从山东散居吴越者,为乐安孙。”此说只是根据孙氏起源的三支主干所在地域而提出的一个概论。在两千多年的迁徙变化中,三大派之间早有互相穿插渗透,还有其他损失源头的加入,致使同一地区各孙氏家族往往有不同的世系渊源,各源流交叉分布,已不存在清晰的宗派区域之划分。

楼主 朔风公子  发布于 2013-11-25 12:48:00 +0800 CST  
先秦两汉时期孙氏族人迁徙情况(1)
孙氏族人的迁徙情况,与古代中华文明由中原向四周辐射状的传播路径颇为相似。我们将其分为三个历史时期,从某些重要家族的迁徙、散居,以及分布的背景下,了解孙氏人主要由河南、山东、江浙一带向全国绵延扩展的历史。然而,二千多年的漫长岁月,经历了无数次的战乱和天灾,在政府的强制迁徙与流民潮的动荡中,孙氏族人饱经风霜。
我们先从历史最悠久的卫国孙氏谈起,再鸟瞰这一时期各地区的有关情况。
一、卫国戚邑孙氏
卫国始封之君为周武王的弟弟康叔。公元前十一世纪,周公东征,平定了商王后裔武庚等的反叛后,把原商都周围地区和殷民七族分封给康叔,卫成为当时的诸侯大国。但到公元前660年,卫被翟打败,靠齐国的帮助,迁都楚丘(今河南滑县),从此沦为小国。后又迁都帝丘(今河南濮阳县西南)。前面已述,卫武公有子惠孙,惠孙之子名耳,为卫上卿,食采于戚(今河南濮阳县北),耳之子乙以祖父名字为氏,改姓孙,是为孙乙。该孙氏宗族大约在戚地生活繁衍了近200年,约从公元前八世纪后期到公元前535年,最后由于政治斗争的失败,其孙氏宗族的主体部分不得不逐渐迁徙离开,乃至宗族沉沦家道衰落。
孙乙字武仲,边称武仲乙,乙生昭子炎,炎生庄子纥,纥生宣子鳅。上面卫国最早的孙氏四代先祖,事迹不详。从孙鳅之子桓子良夫开始,《左传》记事渐详,且情节跌宕起伏,有声有色。孙良夫是卫国的执政大臣,位居上卿,为卫成公、穆公、定公三朝元老。卫定公即位没几年,孙桓子良夫去世,其子孙文子林父继承了爵位与采邑,然而孙林父为人颇为专横,与卫国君主之间发生了一系列的矛盾与斗争。
公元前584年,孙林父与卫定公闹翻,逃奔晋国,采邑戚也随孙氏归晋。戚地离卫都帝丘不远,实为战略要地,顾栋高《春秋大事表》就说:“盖其地濒河西,据中国之要枢,不独卫之重地,亦晋、郑、吴、楚之孔道也。”卫定公为此专程到晋国进行交涉,晋国答应把孙林父本人继续在晋国避难。
到公元前557年,卫定公又有事来到晋国,晋厉公因孙林父有归国的希望而要求卫定公接见,但卫定公不同意。这年夏天,定公回国后,晋厉公又不经卫国同意,径直派人送孙林父回国见卫候。定公想不见,可夫人劝道:“恐怕不太好吧,他是先君宗卿的后嗣,大国又为其说情,如果不答应,晋国借口出兵讨伐,卫国说不定会亡的。虽然你讨厌他,然而还是比亡国要好吧?你还是忍耐着见他一次吧,能够安定百姓而赦免宗卿,不也说得过去吗?”于是,卫定公只得勉强接见了孙林父,并且恢复了他的职位与采邑。
同年十月,定公病故,太子即位,是为卫献公。献公贪图玩乐,且对大臣不予信任。孙林父回到卫国,一开始就存有戒心,他不把贵重的宝器放在卫部,而是全部转移到封地戚。他还加强了与晋国大夫们的友好往来,以备外援,以防不测。
公元前559年的一天,卫献公约孙林父与宁惠子到宫中赴宴。两位重臣皆穿好朝服而准时前往,但在宫门口从早上等到黄昏,肚子都饿扁了,亦未见献公召见。后来听说献公在苑囿射鸟玩,二人忍着饿去找献公,献公却穿着猎装戴着猎帽和他们聊起了天,似乎根本没有请客吃饭这回事。作为国家大臣遭到如此戏弄,岂能不生气窝火,于是孙林父离开国都,回到他的封地戚,不再上朝。必要时,派大儿子孙蒯代为入朝请命。
某天,卫献公对入朝请命的孙蒯以酒食款待,又让乐师歌曲助兴,且指定演唱《诗经.小雅.巧言》的最后一章,歌词谓:“彼何人斯,居河之麋,无拳无勇,职为乱阶。”其大意是说:“他到底算什么样的人呢?住在河岸边,即无拳力也不勇敢,专门制造一些祸端。”而戚地正处黄河岸边,歌词似乎有影射之意。听着乐师的演唱,孙蒯十分不自在。席散之后,孙蒯越想越害怕,立即返回戚邑,将情况向父亲汇报。孙林父听完,略加思索后说:“看来国君在猜忌我了,不先下手,必定被其所害。”于是在戚邑聚众反叛。
孙林父随即率家兵攻打卫都帝丘。献公赶忙派子矫、子伯、子皮诸公子前往谈判,但都被孙林父杀了。几天过后,卫献公撤退至鄄邑(今山东鄄城县西北),又派出公子子行去向孙林父求和,还是被孙林父杀了。看到大势已去,卫献公只好逃奔齐国,孙氏家兵紧紧追赶,在阿泽(今山东阳谷县东北)之地又大败卫军,卫献公只带着几名亲信,慌乱逃到了齐国。
不久,公孙剽被立为国君,是为卫殇公。孙林父与宁惠子二人重新又执掌了卫国的政权,一些诸侯国随后与之盟会,从而也认可了这场政变。时光荏苒,孙氏宗族在卫国的权势日益发展,对此,同辅国政的宁氏宗族当然不能容忍,进行明争暗斗。尤其是宁惠子之子宁喜与孙林父争宠,两家关系进一步恶化。
公元前547年,转眼卫献公在齐国已流亡了12年,他时时关注着国内发生的事情,当了解到孙氏与宁氏的矛盾后,便派人回国秘密与宁喜联络。2月6日这天,孙林父与长子孙蒯都在戚邑,次子孙嘉则出使在齐国,只有三子孙襄留守在帝丘都城家中。宁喜乘机率兵突然袭击都城的孙家,孙襄负重伤而死,孙家被攻克。第二天,宁氏杀了卫殇公及其太子。三天后,卫献公回到卫国,复任国君,并很快组织起军队攻打孙氏的戚邑。
孙林父看到形势危急,便马上向晋国求救,晋国出兵干预,帮助孙氏戍守戚地。然而卫军正在进攻的势头上,在战斗中杀死了晋军300余人,孙氏也进行了一些反击,双方都有伤亡。晋国见如此干预效果不大,便召集诸候国,商讨对策。六月,晋、鲁、宋、郑、曹等国会盟于澶渊,组成多国部队,开始讨伐卫国。
面对大军压境,卫国被迫求和。在诱迫性的和谈会盟中,晋国不但俘虏了卫国的宁喜等大臣,且将卫献公也执而囚之。最后在齐侯、郑伯的劝说下,才同意放归姨候及其臣下。同时将卫国西部懿氏的60邑土地,划归孙氏名下,大大扩展了戚地。至此,孙氏之戚邑作为一个独立的区域,被置于晋国的保护之下,成为晋国东部边疆上势力范围。
然而,该局面维持到公元前535年,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这年八月,卫襄公去世,卫灵公即位。有一些晋国大夫可能与孙氏关系交恶,便对晋卿范献子说:“卫国侍奉晋国一直顺从亲和而晋国对卫国却不加礼遇,不但包庇孙林父这样的叛乱者,而且占取其土地,这样其他诸侯国也不服而有二心。卫晋本兄弟之国,如不相亲睦,还有谁来信服晋国。今天卫君新立,如再不以礼待之,卫必叛我,这样便会进一步妨碍我们与其分诸侯国改善关系。”范献子便以此转告执政大臣韩宣子,韩宣子表示同意,决定派范献子去卫国吊唁,同时也宣布把孙氏的戚邑归还给卫国。
由于晋国解除了对戚邑的保护,并将它归还给卫国,而孙氏对卫候的结仇颇深,戚邑不会再是录氏宗族的世袭领地,从而也就结束了孙氏对这块土地将近200年的统治。不久,孙林父次子孙嘉带领部分孙氏家族迁徙到戚邑西南方向近百公里外的汲郡(今河南汲县、辉县一带)。《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载:这支孙氏族人,“世居汲郡。晋有孙登,即其裔也。”此后,汲郡就成了这部分孙氏家庭的第二故乡。有部分孙氏家庭有可能向东面迁徙,来到几十里外的阿邑(今山东阳谷县东北)和鄄邑(今山东鄄城县正北)之间定居下来,而战国时代的军事家孙膑便在这里出生。至今这一带生活着数十个孙姓村庄,而认孙膑为其先祖。秦时,还有部分家族被强制迁往野王(今河南沁阳市)。
这样,在春秋政治舞台上相当活跃的卫国孙氏家族,也是当时最为显赫的孙氏集团,终于从巅峰跃落下来,无可奈何地走向衰落和分散移民。
二、社会背景与迁徙概况
春秋末期到战国初期,旧的宗法制度逐渐解体,新的社会统治秩序还没有建立, 这时人们的迁徙情况出现一个比较宽松的局面,尤其是一些破落贵族的解体与散徙,事例不少。所以,这一时期,春秋各国的一些孙氏贵族家族也在宗法解体中,开始陆续向各地扩散,有一定的自由度。如孙武作为齐国贵族的一员,却奔江南吴国隐居与求仕。孙膑如真为孙武之后,也有其家族如何由吴地再北上徙居山东鄄城一带的过程。
春秋战国时期,由于政治斗争的残酷,政治难民也不断出现,加上刑法的严峻,在斗争中失败的贵州、士人、不得不离开故国而逃往他国,如孙膑在魏国遭受迫害,逃奔齐国。上面详细介绍的卫国孙氏,也是是政治斗争失败后,举族他迁。
战国后期,主要在秦国,随着中央集权专制统治模式的完成,户籍制度的建立,人民开始被严密禁锢在土地上,不准随便迁徙。然而存在了短短15年的统一的秦朝,却是一个大移民的时代,主要是国家强制性移民的频繁。秦国在扩张过程中,一方面将本国人口迁入新占领区,一方面又将所灭国人民强制性迁移到他处。如《史记•秦始皇本纪》载,秦始皇八年(公园前239年),将原居住在帝丘(今河南濮县西南)的卫元君及其宗属迁至野王(今河南沁阳市),濮阳一带的卫国孙氏家族,此时应也有迁野王者。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徙天下豪富12万户于咸阳,孙氏本为各国诸侯后裔之贵族,这12万户中会有一些孙氏富豪。再如秦灭魏、赵、楚、齐诸国时,也都有一些强制迁徙的措施,例子甚多。
在户籍管理日益严格的秦汉时期,及之后的社会中,有因授地方官位而举家迁往就职的个例,它成为国家平稳时期一些家族得以迁徙的主要方式。西汉时,有许多功臣封侯,其后裔大都能入籍于当时政治文化中心的陕西关中。如《汉书•高惠高后文功臣表》载,沛(今江苏沛县)人孙赤随同乡刘邦起兵打天下,因战功被封堂阳候,其子孙德嗣位,后因有罪被免侯爵。元康四年(公元前62年),为追褒孙赤之功,得诏复家(即得免除赋役),以奉其祀。其曾孙孙明,在汉宣帝时注籍关中霸陵,即今陕西西安市东北汉文帝刘恒的墓地陵县,说明江苏沛县孙赤家族时已迁徙陕西。也有因犯罪等原因,被流放而迁出关中者。如《汉书•息夫躬传》记,长安(今西安西)人孙宠,为人奸诈,因诬告东平王刘云谋反,得迁南阳太守和封方阳侯,后事发被废侯爵流徙合浦(今广西合浦东北)。


楼主 朔风公子  发布于 2013-11-25 12:50:00 +0800 CST  
先秦两汉时期孙氏族人迁徙情况(2)
秦未汉初,由于受战争影响,中原人口向辽东和朝鲜半岛的移民已有一定规模,后《汉书•东夷传》称:“燕、齐、赵人往避者数万口。”直到东汉末年的战乱时期,仍有百姓流亡而去,甚至山东半岛有人浮海而迁辽东。西汉末年,王莽改制,社会经济遭到很大破坏,此时有大批农民被迫流入西南夷居之地。据《南中志》记载,当时内地无法生活或遭政治迫害逃到云南者,数量不少。《三国志•吴书•士燮传》载:“其先本鲁国汶阳人,至王莽之乱,避地交州。”汶阳位于今山东宁阳县东北,交州乃今两广和越南北部地区,士燮遂成为“苍梧广信(今广西苍梧县东)人”。东汉末年,迁徙岭南两广地区避难之人更多,如《三国志•蜀书》载,汝南(今河南南部)人许靖就曾带着一批亲友“走交州,以避其难”。《三国志•魏书》记,陈郡(今河南淮阳县)人袁涣之弟袁徽诸人,亦因“遭天下乱,避难交州”。《三国志•吴书》说,沛郡(今安徽濉溪县西北)人薛综“少依族人,避地交州”。总之当时民众之迁徙已达中国的最南端。在这些由孙姓较多的山东、河南地区而向南方的流民中,是否有孙姓族人,因缺乏史例而无法判断。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在燕、齐、赵人向辽东的移民中定有孙氏族人,所以《三国志•吴书》中便出现了辽东的“阆中令孙综”。
三、两汉孙氏分布鸟瞰
经过春秋战国和秦汉时期的迁徙运作,两汉时期孙氏族人的分布地区已相当广阔。
作为孙武和孙膑祖籍地的山东地区,孙氏族人身影的有关记载最多。《汉书•艺文志•六艺略•诗经类》记有《齐孙氏故》27卷,《齐孙氏传》28卷,是山东齐国孙氏族人的作品。《汉书•儒林传》有学者孙虞以治《易》著称,为东武(今山东诸城)人。《汉书•五行志》载,汉成帝时,泰山农民孙通自称看见山桑谷中有鸱鸟自焚其巢。东汉时,《后汉书•儒林列传》有士人孙期习《易》、《尚书》出名,为济阴成武(今山东成武县)人,《陈俊传》载,陈俊为山东琅邪太守时,“进破朐贼孙阳”,“朐”位于今山东东平县西南。《吴佑传》记吴佑为胶东(今山东胶莱河以东)相时,有乡吏孙姓私赋民钱,为父怒斥之事。《方术列传》有济南道士孙邕。另外《臧霸传》记,东汉末年,泰山人孙观、孙康兄弟随曹操讨黄巾、破吕布、战孙权,得以封侯拜将。
尤其是《后汉书•桓帝纪》出现了司空孙朗,为北海(今山东昌乐西)人,由于孙朗官至三公,其在山东北海的族人定很兴盛。如北海高密《汉安平相孙根碑》云:“府君讳根,字元石。司空公之伯子,乐安太守之兄子,汉阳太守侍御史之兄。”其中“司空公”即孙朗,可见其家族中为中高级官员者不少。《三国志•魏书•王修传》载:东汉初平(公元190—193年)年间,王修为山东高密县令时,“高密孙氏素豪侠,人客数犯法。民有相劫者,贼人孙氏,吏不能执。修瘵吏民围之,孙氏拒守,吏民畏惮不敢近。修令吏民:‘敢有不攻者与同罪。’孙氏惧,乃出贼。”可见该支山东北海高密孙氏家族有相当势力。《后汉书•赵歧传,郎顗(yi)传 》有义士孙嵩、侠客孙礼为北海安丘(今山东安丘)人。《三国志》中孙权的丞相孙邵即为北海人;而刘备的重要谋臣孙乾为北海人;而刘备的重要谋臣孙乾也为北海人。
西汉初年,堂阳侯孙赤为沛(今江苏沛县人),有子孙德。《汉书•百官公卿表》有左冯翊孙信,为沛郡(治今安徽濉溪西)人,《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载,汉武帝时,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孙幸为珠崖太守。总之,两汉时江、浙、皖都已出现孙氏族人,尤其是江浙交界的长江三角洲一带,应是孙武后裔的生活区域。
楚国孙叔敖家族的发展和迁徙的情况,史书中几乎没有什么记载。唯宋代洪适《隶释》中载有东汉桓帝延熹三年(公元160年)其家乡河南固始县令段光所立的《楚相孙叔敖碑》,其碑阴上记有一些其家族后裔的内容。碑文上说,孙叔敖有3子,并且分居3个地方:长子居食邑固始,即前节所称寝丘,今河南固始县一带;少子居楚国的都城:郢,所在地江陵,即今湖北荆州;中子居住地碑文残缺。东汉时,孙放敖的十余世后代有孙武伯,曾任渤海太守之职。武伯有2子:长子字伯尉,少子字仲尉;伯尉有一子6孙,仲尉有2子,其中一子也有6孙,所叙子孙名字甚详。其中一些子孙“不仕学治产”,经营工商业,其活动范围就较大了。可以估计的是,孙叔敖的后代家族主要活动区域约在今河南的南部与湖北的大部,这一支芈姓孙氏到汉代已有一定发展,其家族规模还相当可观。
《汉书•孙宝传》载,孙宝官至京兆尹、大司农,为颖川鄢陵(今河南鄢北)人。《汉书•百官公卿表》有执金吾孙云,为河内(今河南武陟西南)人。《后汉书•儒林列传》中,学者孙堪为河南缑氏(今河南偃师东南)人。加上前面卫国孙氏和楚国孙叔敖的后人,可以肯定河南各地孙氏家族不在少数。
《汉书•百官公卿表》有京兆尹孙意,为清河(今河北清河东南)人。《尚友录》载,以“头悬梁”刻苦读书闻名的孙敬是汉代信都(今河北冀县)人。《后汉书•宦官列传》中首谋拥立济阴王称帝(即汉顺帝)的太监孙程为涿郡新城(今河北平乡县西南)人。《三国志•魏书•董昭传》载东汉末年,董昭领钜鹿郡时,“郡时姓孙伉等数十人专为谋主,”可见当时孙姓已为钜鹿大姓。两汉时期的河北,孙氏放人也开始在这里繁衍拓展,河北清河遂成为孙氏的著名地望。
前已述宣帝时,堂阳侯孙赤的曾孙子孙明,注籍陕西关中霸陵。西汉后期,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孙宠用鄙劣手段谋取官位,后得封侯。《汉书•翟方进传》载,西汉后期长安京城中已有以钜鹿太守孙闳为首的孙氏乃“京师世家”。可见陕西一带已有一些孙氏大家族应没有问题。到北朝东魏时,咸阳石安(今陕西咸阳东北)还出了一位宰相:尚书令孙腾。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中原以外地区的情况:《史记•南越列传》载:“越郎都稽得嘉,封为临蔡侯。”《汉书•西南夷两粤朝鲜传》同样有载,所谓“越郎”,孟康注:“越中所自置郎也。”而《史记•建元以来侯者年表》与《汉书•景武昭宣元成功臣表》都称为“临蔡侯孙都”。事情是汉武帝时,南越相吕嘉反叛,郎官孙都率众降汉,且追擒吕嘉,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得封临蔡侯。既然孙都初为南越自置郎官,估计为当地南越(即今两广和越南北部一带地区)人。为什么传中载其姓名为“都稽”呢?很可能为该南越人的原名,因功封侯后改姓中原孙氏,所以功臣表中称“孙都”。其子孙襄继嗣父爵,后因蛮性不改,率兵攻击番禺(今广州),且劫夺虏掠而被杀。
《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载,汉武帝末年,珠崖(今海现省)太守会稽人孙幸调广幅布献朝廷,当地少数民族群众不堪奴役,聚众起义攻打郡城,杀死孙幸。孙幸之子孙豹遂重整队伍,率军回攻破城,自领郡事,讨击余党,连年乃平。孙豹遣使封还其父印绶,上书报告了事情的经过,朝廷制诏即以孙豹为珠崖太守。此后孙豹威政大行,每岁进献不断。说明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孙幸、孙豹一家已因官任而居珠崖。还有西汉末,长安人孙宠被废黜侯爵,徒流合浦(今广西合浦东北)。总之,西汉时期,岭南两广及海南地区已产生本地的孙氏族姓和有了南迁的孙氏族人,当然人数很少。
《后汉书•杨震列传》载有辽东(今辽宁南部)太守孙了。《三国志•吴书》载:嘉禾元年(公元232年),“魏辽东太守公孙渊遣校尉宿舒、阆中令孙综称藩于权,并献貂马”。此阆中令孙综看来是辽东本地人,可以说此时的东北地区也已见孙氏。
两汉时,孙氏族人在西部地区为官者也已频频出现。如西汉时,孙宝曾任益州(今四川云南一带)剌史、广汉(今四川金堂县)太守。孙会宗曾为安定(今宁夏固原县)太守。孙喧(xuan)在文帝时任北地都尉,驻军今西北甘肃一带,后力战匈奴阵亡。孙建在成帝时出任护军都尉,以威重著称西域。东汉时,孙俊为安定(今甘肃临洮县)太守。当然不是所有官员都会将家族迁往和定居于其官任所在地,或遇突发事件时,也不得不定居下来。职《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载,西涨末年,山东乐安的孙福为太原太守,“遇赤眉之难,遂居太原中都”。

楼主 朔风公子  发布于 2013-11-25 12:52:00 +0800 CST  
魏晋隋唐时期孙氏族人迁徙情况
这时一个孙氏族人在东南地区有效扩展和繁衍的时期,原因自然在于东吴政权的建立;这也是一个战乱频仍的年代,北方人民因此大量南徒。唐朝末年开始,孙中山的先祖族人也是在这一浪潮中,向南方逐步挺进。
一、东吴孙氏族人的扩散
东吴孙氏政权的建立,其政治中心先定都武昌(今湖北鄂城),后迁都建业(今江苏南京),同时将其心腹官员分领江东各地,使得其统治集团核心的富春(今浙江富阳)孙氏族人开始向江东各地扩散,主要聚居在其控制地各区域政治文化的中心城镇。
建安四年(公元199年),孙策在打下豫章郡(今江西省后),又分设庐陵郡(今江西吉水县东北),而任堂兄孙贲为豫章(郡治今南昌)太守,孙贲之弟孙辅为庐陵太守。孙贲在官11年卒,儿子孙邻嗣位。孙邻九岁就代领豫章,在郡20年才召回武昌,孙贲家族在今江西南昌生活有30余年。其曾孙孙惠,在吴亡后“寓居萧沛之间”,即今江苏县与安徽县一带。
建安九年(公元204年),孙权的堂兄孙瑜,领丹阳郡(治今安徽宣城)太守,至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卒。孙瑜有五子:孙弥、孙熙、孙耀、孙曼、孙※,孙曼官至将军,封候,估计连其子孙在内,孙瑜家族居今安徽宣城也至少数十年之久。
孙瑜弟弟孙皎,《三国志?吴书?宗室传》载:因战功“赐沙羡、云杜、南新市、竟陵为奉邑,自置长吏。”该地在今湖北武昌西面的金口、京山县、潜江县一带。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孙皎死后,其弟孙奂代统其众,以扬武中郎将领江夏太守,郡治沙羡。嘉禾三年(公元234年)孙奂去世,其子孙承嗣位,以昭武中郎将领郡。赤乌六年(公元234年)孙承过世,以其弟孙壹袭位为将,至太平元年(公元256年)避祸奔魏。孙皎、孙奂家族在湖北生活的时间也是数十年。
还有官拜威寇中郎将,领庐江太守,镇守皖城(今安徽潜山县)的孙河,也是吴郡人,本姓俞,因作战勇敢,深得孙坚、孙策宠爱而赐姓孙,且列入富春孙氏族谱,后拜将军,屯守京口(今江苏镇江)。孙河有四子:长子孙助,官仁曲阿(今江苏丹阳县)长;次子孙谊,人海燕(今浙江平湖县乍浦)长;三子孙桓,最为出色,以功拜见武将军,封丹徒侯,驻军牛渚(今安徽当涂县西北);少子孙俊,为定武中将郎,驻军薄落。其侄子孙韶,亦少年从军,先接伯父之任,缮治京口,后为广陵(今江苏扬州以北)太守,为边将数十年,忠心耿耿。赤乌四年(公元241年)孙韶去世,其次子孙越嗣位,官至右将军。其五子孙恢为武陵(今湖南常德市)太守。这一家族的分布面相当分散。
《三国志?吴书?三嗣主传》记载:“永安六年(公元263年),交趾郡吏吕兴反,杀太守孙谞 ,先是科郡上手工千余人送建业……。”此时交趾郡(今越南北部地区)已入东吴政权的版图,太守孙谞科役千余名当地的手工工匠赴都城建业,为孙氏统治集团进行营造。而郡吏造反,杀了太守孙谞,很有可能其人应是东吴孙氏宗族集团成员而首当其冲。可见东吴孙氏统治集团当时派宗族成员为地方官吏的覆盖面差不多包括其整个统治区域。
孙权子孙的迁徙和可能残存情况。孙权共有七子,大儿子孙登列为太子,但33岁就去世了,三个孙子,孙璠、孙希早夭,孙英谋诛篡位的丞相兼大将军孙峻,事觉自杀。二儿子孙虑,20岁就过世,无子。第五子孙奋封为齐王,居武昌。孙权死后,孙奋被迁南昌,后又往芜湖、章安县(今浙江临海县东南),封为章安后。孙皓即位,诛孙奋及五子。小儿子孙亮虽十岁就嗣位为帝,然在位七年,16岁时被堂侄孙琳废黜为会稽王,过了两年,又被哥哥孙休贬黜为候官侯,因气愤不过,在赴贬地的路上就自杀了,年才十八岁。这四个儿子估计都无后人传下。
三儿子孙和,曾立为太子,但孙权为立少子孙亮,将孙和无辜贬黜,太元二年(公元252年),又将孙和改封为南阳王,据长沙。孙亮即位时,便被孙峻赐死。后来孙和长子孙皓侥幸得立为帝,统治残暴,终为晋所灭。孙皓降晋,被迫举家族北迁,太康元年(公元285年)5月来到洛阳,被封归命侯,其太子孙谨被授中郎官职,其他诸子为郎中。五年后,孙皓死在洛阳,其后人仍定居于洛阳。《唐代墓志汇编》中《大唐曹州离狐县盖赞君故妻孙夫人墓志之铭》记载:“夫人讳光,河南人也,后汉将军坚之后,自晋归命侯之北人也,遂世居洛西宜阳焉。”不过,孙皓还有弟弟孙德、孙谦等,估计还应留在江东。
孙权第四子孙霸,曾被封为鲁王,与太子孙和争宠,事败赐死。孙霸二子:孙基、孙壹,孙亮在位时,曾被封侯。孙皓即位,削去基、壹的爵位,与祖母谢姬迁居惠稽乌伤县(今浙江义乌县)。孙权封第六子孙休为郎邪王,居虎林(今安徽贵池县西)。永安元年(公元258年),孙休即位,为吴景帝,但六年不到就生病去世了。《三国志吴书三嗣主传》记载:甘露元年(公元265年), 孙皓即位后,先“逼杀景后朱氏,……又送休四子于吴小城,寻复追杀大者二人。”孙休四子中,两个大的被杀,两个小的及其后代大约一直生活在吴地(今浙江一带)的某小城镇中。
可见,孙权后代主要散居于江浙一带,有一支北迁洛阳。
另外,当时东吴孙氏北迁的,并不止孙皓这位末代君主。吴太平元年(公元256年),孙权堂弟孙奂之子孙壹就已率部曲千余口及其家人避祸奔魏,被封为车骑将军、武侯。建衡二年(公元270年),孙权弟孙匡之孙孙秀,带妻、子、亲兵数百人奔晋,被封为骠骑将军、会稽公。天玺元年(公元276年),孙韶之子骠骑将军孙楷,也带妻、子家属及亲兵数百人归晋,被任为车骑将军,封丹阳侯。另外,东吴被晋灭后,还有部分孙氏官员往北方任职的,如孙河的曾孙孙丞,在吴为黄门侍郎,吴灭赴洛阳,为范阳涿(今河北涿县)令,甚有称绩。可见东吴孙氏在后期,因政治原因而北迁者还不少。
二、魏晋南北朝的移民
东汉末,关中长安诸中原地区战乱不止,北方民众纷纷涌向江南,分批多者达“男女万众”,少者也“以百数”。而荆州相对比较安定,《三国志魏书》记载:“关中百姓流入荆州十余万家”。《后汉书刘表传》记载:“衮、豫学士逃荆州依刘表者,数以千计”。当时中州避乱迁江东者,数量约达70—80万人。东吴政权的首位丞相孙邵,并非富春孙氏集团的宗族成员,而是北海(今山东昌乐西)人,当过北海相孔融的功曹,随扬州刺史刘繇来到江东,后投归东吴政权。曾做过庐江太守,后被孙权选为丞相。
而从河南的南阳、山西的三辅之地,迁徙到西南的益州(今四川一带)也达万户。蜀汉刘备手下大臣孙乾,也是北海人。刘备领徐州时,已辟为从事,后长期随从谋划政事。刘备收取益州,政权稳固后,孙乾自从事中郎升为秉忠将军,在谋臣中地位颇高。山东北海人孙乾可谓是迁居四川孙氏的较早先祖之一。
西晋“永嘉之乱”引发的北民南迁,一直延续到南北朝战乱时期,这是秦统一中国后规模最大、数量最多、时间最长的人口迁移现象。公元316年,匈奴族刘聪灭西晋,晋室被迫南迁,建都建康(今江苏南京),是为东晋。大批北民举家随族渡江南下避乱,一些士族、地主纷纷率家族、部曲迁王江南,这股流民南下的浪潮此起彼伏,一直持续了170余年,场面蔚为壮观。据有关文献记载,南迁的人口至少在90万人以上,有些史家估计当时豪强地主隐匿人口较多,可能达一二百万之多。
在永嘉之乱时,北方许多孙氏家族随着南迁的证券、军队和民众一起渡江南下以避乱。如太原中都(今山西平遥)的孙氏举家移居江东,孙统、孙绰、孙盛诸兄弟都定居会稽(今浙江绍兴)。孙盛之子孙潜、孙放,孙潜后为豫章(治今江西南昌)太守,孙放官终长沙相。山东东莞(今山东莒县)的孙谦家族一度侨居历阳(今安徽和县)。
据有关资料分析,当时自河南、河北、陕西等地南下的人口,已侨居江苏为最多,约有二三十万;流入安徽约一二十万。还有湖北、江西等地也不少。此后孙氏族人的南迁行程依然持续。东晋末年,已五斗米道起事的孙泰、孙恩叔侄为琅邪(今山东临沂)人,而起活动的区域是在江浙一带。《南齐书》记载:“孙淡,太原人也,居长沙。……豫章王领湘州,辟骠骑行参军。”是从山西迁往湖南。《梁书?儒林传》记载:“时北来人儒学者有崔灵恩、孙详、蒋显,并聚徒讲说”。当时北方的著名学者大批南下,孙详亦为其中之一。
也有往西和往北迁徙者。《晋书孙旗传》记载,孙旗曾任荆州、兖州刺史,迁平南将军。孙有弟弟孙尹,字文旗,历任陈留、阳平太守,而早卒。并记叙了其子孙弼,侄子孙髦、孙辅、孙琰四人,并有吏才,称于当世,遂于赵王心腹孙秀合族,又与孙秀、赵王司马伦合谋篡位,司马伦废帝自立,诸子俱封将军,赐开国郡侯,并推孙旗为车骑将军。孙旗责诸子受署伪朝,但欲制止而不可。最后齐王司马冏(jiong)等兵起,司马伦兵败被杀,四子皆伏诛,孙旗也被问斩。该族为避赵王伦之难,遂北移徙居昌黎(今辽宁义县)。
后乐安孙氏又有一支徙居武邑武遂(今河北武邑县)。《周书张轨传》记载,轨“初在洛阳,佳品,与乐安孙树仁为模拟之友”。可见,山东乐安的孙树仁家族在北朝时迁居洛阳。这说明山东乐安孙氏也有往东迁移的。
《宋书?褚叔度传》记载,景平二年(公元424年),“富阳县孙氏聚合门宗,谋为逆乱,其支党在永兴县,潜相影响。”其中首脑人物有:冠军大将军孙发亮、建威将军孙道仲、孙公喜、孙法杀、左司马孙道覆、宁朔将军孙伦等,其军攻击富阳、永兴、山阴、钱塘诸地,声势不小。失败后,官府“分别善恶,执送愿徙贼余当数百家于彭城、寿阳、青州诸处。”彭城即今江苏徐州。寿阳为今安徽寿县。青州原为山东益都,东晋侨置于广陵县,位于今江苏扬州西北。这是统治当局将南方孙氏族人惩罚性地向北流放。
北朝战乱中的各政权,常以掠夺性手段获得本国内部和迁移对方的人口,用于补充兵源和充当奴隶;同时在本国内部也进行一些强制性迁移,将人口迁至都城周围或其他指定地点,以充实某些必须增加人口的边缘地区。这些迁移究其频繁程度和规模而言,都是空前的。南北朝时期,内地战乱不止,人民不胜徭役之苦,中原破产农民大量向周边地区迁徙,如偏僻的云南姚州就有中原流民2000多户。

楼主 朔风公子  发布于 2013-11-25 12:55:00 +0800 CST  
隋唐五代孙氏族人迁徙情况
隋末唐初的战乱,也有大量流民迁向长江流域和岭南地区,甚至到辽东、高丽、突厥诸地区,而使黄河中下游地区人口大减。如贞观三年(公元629年),流亡唐境外的流民回流和遣返的就达120余万人。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诸书记载,山东乐安孙氏有一支迁徙河北清河,致使清河成为孙氏的著名郡望;唐武德(公元618——626年)中,清河孙氏中又有一支“子孙因官徙汝州郏诚”,即今河南郏县。据《元和姓纂》卷四记载:在徙居河北武邑的孙氏族人中,在隋唐之际又有一支徙居上党涉县(今河北涉县西北,已入山西省界)。
一些地方志与家谱记载,唐总章二年(公元669年),南方泉州、潮州间山民骚乱。朝廷诏玉 卫翊府左郎将陈政为岭南行军总管,率河南固始一带府兵3600人前往镇抚。后因水土不服,作战失利,朝廷又命其兄弟陈敏、陈敷再率固始“五十八姓”军校增援。平定山民后的仪凤二年(公元667年),陈政病卒,其子陈元光代父领兵,屯垦建宅,开垦漳州,诸军便在这里定居落籍,其中有河南固始孙氏,如队正孙梁文等人。查《全唐文》卷164,陈元光为河南光州人,高宗朝以左玉卫翊府左郎将戍闽,迁岭南行军总管,其“请建州县表”谓:“幸赖先臣绪业,叨蒙今日国恩。”垂拱四年(公元688年),陈元光又擢漳州刺史。
唐“安史之乱”引起第二次由北向南的大规模流民潮。李白《为宋中丞请都金陵表》谓:“天下衣冠士庶,避地东武,永嘉南迁未盛于此”。《唐代墓志汇编》孙起墓志记载,唐建中以后,该支已徙居上党涉嫌(今河北涉县西北)的乐安孙氏中,有一支迁居江南。
唐朝以后,潜入四川的孙氏家族已不少,如唐散文家孙樵,原机关东(今河南灵宝县东),后迁居遂州(今四川遂宁)。《苏魏公文集》宋参知政事孙抃墓志铭载,原籍浙江富春,其七世族孙朴,仕唐武宗、宣宗之世而徙居长安,其子六世族孙长孺设彭山令,因唐季多故,子孙遂家四川眉山,长孺喜藏书,建有书楼,眉山人号其家曰书楼孙氏。《止斋文集》陈良傅跋朱宰所藏孙介画云,唐僖宗广明元年(公元880年),时黄巢起义已爆发,画家孙介之避乱迁蜀。唐末画家孙位,会稽(今浙江绍兴)人,也在黄巢起义后从长安避难入蜀,定居成都。《宋史?孙光宪传》记载:“孙光宪,字孟文,陵州贵平人,世业农亩,惟光宪少好学。”陵州贵平即今四川仁寿县东北贵平市。孙光宪为五代时人,累官至检校秘书监兼御史大夫,后出任黄州刺史。“世业农亩”说明其家族定居四川已多时,孙光宪有二子,孙谓、孙谠,并进士及第。可以估计,其定义为四川孙氏一大家族。
我们看到,今天南方以唐朝晚期的大江孙万登为先祖的家乘族谱不少。如《斜河孙氏宗谱》等称,孙万登是青州乐安人,为隋都官堂书、光禄大夫孙仲瑜的七世孙,时乐安孙氏的嫡系后人。孙万登在唐僖宗时任金吾上将军,咸通四年(公元864年),南诏两陷交趾,杀虏十余万人,朝廷发兵御敌,孙万登率山东青州兵抵南土平蛮。七年(公元866年)打破南诏而凯还,道经新安之休宁(今安徽休宁),爱其风土之美。以后政局更为动荡,战乱不止,孙万登去官离职后便率家族南下,自山东青州(今益都县)迁居休宁黎阳乡之唐田。今南方江、浙、皖一带许多家族,便是此次乐安孙氏南迁族人的后代。该族人不但广布安徽的休宁、歙县、婺源、祁门、贵池、全椒、宁国等处,同时还散迁至江苏的无锡、常熟、南通、通州、张家港、涟水及上海的松江,江西的德兴会昌,湖南的湘潭韶山等地。
唐末,黄巢起义,战事频繁,北方民众南徙有增,一些人从河南、安徽、湖北、江西迁至皖南、赣东、福建、广东诸地。僖宗末年,有王绪者自称将军,攻陷河南光周固始县,当地人王审知遇雄王潮率民众千余人随王绪渡江入闽,后王潮杀王绪为帅,任福建观察使。王潮病死,王审知继位,梁朝开国,封为闽王。福建泉州有一些孙氏家谱称,其先祖乃随王审知入闽的河南固始籍民。如惠安《玉堂孙氏族谱》称,其先祖于唐末自河南光州固始入闽,肇基于福清,再迁泉州东桥,而后衍派晋江、同安等地。《晋江洑田天孙氏族谱》记载,其先祖原籍河南光州固始县,唐僖宗时由河南徙闽,肇迹温陵(今泉州市),成为望族。
河南光州固始孙氏迁闽还有许多支家族,如《北都孙氏宗谱》称,期限祖孙月,为河南光州固始县人,唐代中期避朱泚之乱,徙家福州长溪。《柳塘记》记载,其先祖孙朱,实际河南光州固始县,唐五代战乱之时由河南徙闽之福清,再转徙泉州之东门。《鹤山集》“孙和卿墓志”亦载,墓主世居光州固始,唐末迁福州长溪县等处。《安溪狮渊孙氏族谱》记载,其先祖孙顺仁,原籍河南光州固始县,后周时由河南辗转入闽,卜居泉州府安溪县长泰里狮渊乡,后裔分迁周围地区与海外。另外,《晋江青阳孙氏族谱》记载,后晋兵部尚书孙严率家族避乱迁闽,徙居侯官建安郡(今福建晋安市),有三子:张子孙璠,迁同安(今厦门同安);此子孙玞,迁晋江青阳(今晋江市青阳镇);三子孙王比,迁嘉禾(今厦门五通),后裔分布福建各地。
今天江南的许多家谱还以五代后唐的三司使孙岳为先祖,如《余姚孙境宗谱》称,孙岳由睦州(今浙江建德县)徙居越之余姚(今浙江余姚)梅川乡。而《旧五代史本传》称,孙岳为冀州(今河北冀县)人,不知该族何时由冀州迁往睦州,也就是由北方的河北迁往南方的浙江。我们分析:本传称孙岳在后唐曾任颍、耀二州刺史、阆州团练史、再迁凤州节度使,最后回京城开封任三司使,不久便在权力斗争中被害。孙岳所任职地方属安徽、四川和陕西诸地,都远离浙江,且浙江之地时为吴越国所占据,孙岳作为后唐的重要官员绝不可能迁居吴越国!所以估计应是孙岳被害后,其子孙因避难而迁徙浙江,乃至余姚,而家谱则记其祖先孙岳南迁,因孙岳有名声地位。此后该族在余姚有很大的发展,并向四周扩散。《余姚孙境家谱》谓:“其后子姓散处,则有嵊县派、烛湖派、云南派、四胜派、马堰派、武清派、上村派、山南派、慈溪派、舟山派、直隶派、新城派。”其中,除浙江嵊县、舟山、慈溪、嘉善、绍兴、宁波诸地外,还有远迁云南、直隶(今河北)。

楼主 朔风公子  发布于 2013-11-25 12:56:00 +0800 CST  
宋元明清时期孙氏族人迁徙情况(1)
其间有辽、金、元、明、清,诸少数民族政权入居中原,战乱和流民接踵相继,明初政府大规模徙民动作,更是空前绝后,姓氏原先的地望分布大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
1、各代移民概况
五代时期,辽契丹国军队曾数次南下,攻入黄河流域,将俘掠的大量中原人民迁入自己统治的东北与燕云(今北京与河北北部)地区,人口达数十万之多。金女真统治者在不断南侵的过程中,也将俘获的汉人不时强迁东北“实内地”,一次甚至有数万之众。1127年灭北宋时,又将宋皇室与工匠3000余人北徙五国城(今黑龙江依兰县)。金军从汴京北撤时,更将“华人男女,驱而北者,五虑十余万”,其中各式人才都有,尤其多手艺工匠,使上京会宁俯(今黑龙江阿城县白城)三万余户几乎都有汉人奴婢,“空前繁荣”。这一时期东北地区的汉族大量增加,与各族杂居,汉人在数量上可能已成为第一大民族,由于河北、河南、山西、山东一带都有孙氏地望,有一些孙氏族人进入东北地区应在情理之中。
北宋末年,金兵南侵的“靖康之难”导致第三次流民南迁浪潮。宋室南迁,徙都临安(今杭州),引发北方流民的持续南移,史书言:“中原士民,扶携南渡,不知其几千万人。”有的迁居江浙,有的避入荆湖,有的直徙岭南。宋人庄绰《鸡肋篇》记载:“建炎之后,江、浙、湖、湘、闽、广,西北流寓之人遍满。”这次移民潮规模比前两次都大,且对近代经济文化的影响也最为深远。
《宋诗纪事》卷51,开封人孙皓,南渡后家于会稽(今浙江绍兴)。《后村集孙花翁墓志铭》记载,开封人孙惟信,南渡后家居婺州(今浙江金华)。《至顺镇江志》记载,南宋将坐监孙应凤和参知政事孙附凤兄弟,及其子孙孙规、孙矩、孙煜等是淮西人,南迁寓居江苏镇江。《溧阳孙氏宗谱》记载,其始迁祖孙旭,宋嘉熙进士,仕吏部文选司敕授徵仕郎,为北宋龙图阁大学士孙奭(shi)之九世孙,其祖上世居博平(今山东聊城),在宋室徙都临安时,南渡隐居平陵(今江苏溧阳县西北),该族在平陵卜居300余载,“子姓日繁,支派愈多,迁徙无定”。
《云阳幸家巷孙氏宗谱》“历世先贤序”说:“自宋室南迁,嗣子形散处四方,有迁于杭州、婺州者,有迁于睦州、三衢(qu)者,有迁于抚州、广信者,有居饶州、建昌者,有居福州、建宁者,有居山东、洪洞者,有居苏州、云间者,有徙于建康、毗陵者,有居广德、歙州者,有徙于河南、陈州者,有居于宁波、绍兴者,皆出于广东新会之派也。”
元初,蒙古骑兵在华北与四川地区残酷屠戮,元代史官虞集增回顾说:“蜀人受祸惨甚,死伤殆尽,千百不存一二。”战后成都城中的尸骸便达140万具,城外尚不计在内。时还把大批掳掠的或投降的中原人民迁往北方充奴隶,如一次就将河北十余万家迁至漠北,安置于土拉河之地,二三年后,饿死达十至七八。兵燹(xian)之后,中原和四川诸地区人口锐减。由于蒙古军队对这些地区的人民进行恐怖摧残,民众生命遭受空前的灾难,而使许多北方、四川地区的幸存者纷纷南迁或外逃。据元初的户籍统计,中原北方仅135万余民户,南方为1184万余民户。福建德化县《乐陶孙氏族谱》记载,其先祖原居荆阳之间,而后随宋幼主入闽,先居全州之南街,后移居安溪,有有支族分徙仙游、永春、福清等地。明万历年间,始祖孙桐梧入赘德化县乐陶坂(今浔中镇隆泰村),始开乐陶孙氏之一脉。此时开始,一些孙氏家族陆续前往广南地区。
明初在征服战争后,有一统天下,创建了卫所军制,将100多万军队驻守于全国各地,皆携带家属另编军籍,分给土地而定居于戍地,世袭为军户逐渐成为土著,从而完成此规模颇大的军籍移民。其军队来源于多方面,既有原起义军将士,也有元军归附者,还有征兵而来和因罪谪发者,其中不乏孙姓将士。如《楚南孙氏族谱》记载:其家属原籍北京直隶省顺德府内丘县(今河北),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先祖孙成调任辰州(今湖南)前所百户,实授官诏信校尉,见当地层峦叠翠,风水甚佳,遂举家迁去,占籍辰州。后裔尊孙成为迁楚南辰州始祖,后代广布这一带村镇,成为望族。云南、广西诸汉人稀少的边地,其孙氏之源头,也往往与此有关。另外,明初也时派一些医生、工匠与军队同往边疆,如东北努尔干都司在特林修建永宁寺和立碑,其汉族工匠中就有画匠孙义。
明初还进行了大规模的政府组织移民,黄淮间地区由于战争的摧残,人烟稀少土地荒芜,便移江南数十万人至此,构成东南地区的江、浙、皖、赣诸省人民向北、西输入黄河、淮河流域的扇形迁移局面。在华北,又从山西和山东东部地区人民输入河北、河南和山东西部,山西洪洞县民被移居四方的故事尤为著称。河南南阳府《舞阳县地名志》马桥乡分册中,录《孙氏家谱》说:“我始祖于明初自山西洪洞县迁舞,居于石桥村,再迁于此。”今河南《栾川县志》亦记载,本县潭头乡大王苗孙氏家族,便是明初由山西洪洞县迁嵩县,再转迁本地。明初移民规模达数百万乃至千万之巨,在历史上是空前的。
清朝破产农民的流向主要是河北、山东流向东北,湖广流入四川。清军和大批满人入关,东北人口大减,土地荒芜。顺之初年就屡次下令“招徕流民”垦荒,至公元1657年颁布了《辽东招民开垦例》,以减免税等诸政策鼓励移民,有谓“燕鲁穷氓闻风踵至”,除农业外,还有采参、狩猎、淘金诸谋生者。康熙七年(公元1668年)开始,一度把东北列为禁区,禁止汉人流入,但违禁前往的农民没有因此停止。咸丰年间又渐部分开禁,到光绪26年(公元1879年),完全开禁,闯关东的中原流民犹如洪潮般涌入。乾隆36年(公元1771年),东北全区人口才83万,到光绪末年,人口猛增到1640万,其中孙氏族人不少。
2、四川与福建
宋代四川孙氏族人明显增加,除上述孙抃、孙光宪家族外,还有孙逢,眉山人,大观四年(公元1110年)进士,累官太学博士。孙渐,眉州人,熙宁进士,官温江令。孙绘,字子华,眉山人,著有《拙斋论孟》。孙观国,字宾老,绵州罗江(今德阳县东北罗江镇)人,举四川类试第,官之知嘉州。孙道夫,字太冲,眉州丹棱人,历任知蜀州、吏部侍郎、知绵州,史称其居官一意为民,不干以私,性情刚直,喜面折人短,为权贵所忌。孙昭远,字显叔,眉州眉山人,元佑进士,南宋初为河南尹西京留守、西道都总管,与金军作战遇害。另有画家孙知微,字太古,眉州彭山人,隐居青城山。
然而,由于元初蒙古骑兵的残酷杀戮,乃至明末农民起义军与官军在这里长期激战,天灾人祸不断,社会凋残不堪,使四川的家族与民众遭到灭顶之灾。而后出现了“湖广填四川”,明清时流民入川蔚为壮观的场面。清初,直接入川的流民在100万以上,这是四川人口史上空前规模的移民浪潮。雍正五年(公元1727年)灾荒歉收,由长江水路入川的楚地饥民日以千计,两湖百姓入川者也不下数十万。如《忠县姓氏志》记载,四川忠县孙氏祖先,大都从湖北麻城孝感乡迁来,时间有明初、明末或清初之分。


楼主 朔风公子  发布于 2013-11-25 12:57:00 +0800 CST  
宋元明清时期孙氏族人迁徙情况(2)
宋代福建地区知名的损失族人也已不少。《淳熙三山志》记载,孙奕,字景山,闽县人,黄佑元年(公元1049年)进士,历任知县、监察御史、福建转运使。孙景玉,字公辅,福州长溪人,通阴阳地理,亦精儒释;子孙应龙,字从之,开禧元年(公元1205年)武举廷试第三人,历知德庆府兼本路副总管。孙德舆,字行之,福州福清人,嘉定元年(公元1208年)进士,历校书郎、著作佐郎,出知衡州,终江南提点刑狱。孙礼舆,字复之,福清人,嘉定四年进士。孙大廉,福州侯官人,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进士,官通直郎。子孙孟良,字宋傅,建炎二年(公元1128年)进士,知平阳县。《龟山集?孙龙图墓铭志》记载,孙谔,字正臣,邵武(今福建邵武县)人,累官至直龙图阁,权发遣江淮荆浙等制置发运副使,终知润州。《宋诗纪事补遗》中有孙汝勉,字堂夫,福建宁德人,官监镇。《宋元学案》中有孙调,字和卿,号龙坡,长溪人,阐扬经术,排摈佛老,著有《策府》五十卷,《浩斋稿》三卷等。女词人孙道绚,号冲虚居士,建安(今福建建瓯)人,南宋绍兴初年之前在世。《玉塘开基始祖与学士公世次备考》记载,南宋孙梦观,其原籍浙江慈溪,建炎间授知泉州府事之职,遂籍泉不归,居泉州城北泉山门新营巷。
上述唐五代时迁闽的孙失族人在宋代进一步扩展其迁徙地。如《柳塘记》记载,其族迁闽后,宋时由泉州迁同安(今夏们同安县)嘉禾里小演村,后又移宅柳塘(今厦门市平山西仓社)。后裔分布厦门、集美、同安、惠安、泉州、安溪、漳州及浙江、台湾等地。《禾山孙氏族谱》是该族的支脉,宋末由柳塘迁往集美。《晋江洑田孙氏族谱》记载,其族迁闽后,七世裔孙希元,在宋元之际,由温陵迁洑田塘市(今晋江市辖地)。后裔分布晋江、惠安、同安广东、台湾等地。惠安《玉塘孙氏族谱》乃同族支脉,或由温陵迁晋江青阳,再迁惠安埔塘村,或由晋江塘市迁惠安玉塘村,诸村都属惠安张坂镇,汇成泱泱大族。还有上述德化县浔中镇隆泰村的乐陶孙氏一族,孙中山先祖由赣迁闽之族等。
孙氏族人自唐末不断迁福建以来,至宋代已相当繁盛,由于福建人凋地狭问题日益严重,其人口又不断分徙广东、广西、两浙、海南、台湾、乃至海外。
3、广东孙氏源出多支
广东东莞孙氏。在罗香林《国父家世源流考》将孙中山的家世考实出版之前,许多人认为总理家世源于广东东莞孙氏。如胡去非《总理事略》第一章第二节《家事述略》谓:“翠亨孙氏,系出金陵,其远祖有名固,字允中,谥(shi)温靖者。宋英宗治平间进士,曾官神宗朝枢密使,与韩琦友善,乃王安石为相,改行新法,不合去官,谪(zhe)居江西。传十五世祖常德公,仕元为杭州刺史,及明初,应友人何真之聘,至广东东莞任西席,遂居东宛之员头山,此为孙氏迁粤之始。常德公生四子,仲子华贵公,合居上沙乡(亦作长沙乡)……”。
即是说该支广东孙氏先祖为北宋之孙固,他先去官谪居江西,其后裔十五世祖孙常德,为元末明初人,始迁广东东莞,此说有东莞诸乡的族谱为据。再如《西南党务月刊》十四期上,经东莞上沙乡代表孙绳武修正后的《总理始迁祖一案》,更将其世系表排列了出来。其中列出孙常德迁粤后四子的分徙情况:孙贵武居肇庆,孙贵绍居惠州三株竹,孙贵华居东莞上沙乡,孙贵荣居东莞员头山。实际上,至今仍有人坚持孙中山家族源出东莞之说法,并对罗香林的观点提出种种质疑。不过,经罗香林详尽考证后,绝大多数人已认同该支孙氏族人并非孙中山家族之先祖。
中山县小榄孙氏。民国《香山县志续篇》卷三“舆地氏族”记载:“孙族始祖永奇,由南雄珠玑巷迁居羊城,爰及有明三卫兵移居小榄,永奇与弟永源同隶后卫陈宪旗下,遂家焉。分三房,现历二十四代,丁口二百有奇。”其实广东各姓氏几乎都有从“南雄珠玑巷”迁粤的传说,该“巷”作为广东北部与江西交界的交通门户,对移民的南迁具有象征意义,是一个理想的南移民居集结地,然后再分散迁移。
榕冈孙氏世系。《榕冈孙氏世系图谱》记载,其先祖孙乙为孙觉的嫡孙,江苏高邮人,绍兴三年进士,授广东揭阳县令,遂占籍于揭阳榕冈。宋末元年,其族人为避难,散居于惠来县华湖镇、潮阳市城器镇及沿海之海丰、陆丰等地。
吴川孙氏。《吴川孙氏重修族谱》称,其为富春孙氏后裔,世居江西饶州鄱(po)阳县。先祖孙祥任福州知府,家族遂迁居福建古田基巷仁寿县。再由闽迁粤,居化州(今广东化州县)之龙塘,又迁茂名落户,最后由茂名迁吴川(今吴川县)油麻坡。可知,广东孙氏族系派别之不一,主要宋末以来北民南迁运动之结果。
4、广西孙氏先祖
广西横县《孙沔(mian)公族谱》记载,其始祖孙沔,原籍为山东青州府乐安郡,尔后随父定居江西(山东《蒙阳孙氏族谱》也持此说),进士及第后,在北宋庆历年间任湖南、江西安抚使,广西侬智高反叛,孙沔与狄青、余静诸将率军南下平叛,英勇善战,大败侬军于昆仑关。凯旋班师回朝荣生枢密副使,嘉号虎威将军。不久解甲归农,因慕广西山明水秀,遂定居邕(yong)宁(今广西邕宁县)中和伶俐天堂村内,为孙氏迁广西始祖。其后裔分布于横县、灵山、宾阳、南宁诸县市。
这一记载与史实出入很大。所有宋代史料都称孙沔为“越州会稽人”,即今浙江绍兴人,如欧阳修所撰《孙氏碑阴记》、范仲淹所撰《太府少卿知处州事孙公墓表》均记载:孙沔祖籍乃富春(今浙江富春),且迁会稽已百年以上,并非由山东青州再入江西。
5、海南岛的孙氏族人
孙氏族人南下进入海南,主要在宋朝以后。其中有一般民人的南迁,也有因官职而定居海南者,主要聚居于黄流、梅东诸地。
如康熙三十五年任崖州中军守备的孙绳武,原为河南陈留人,以武进士入仕,至海南为官后遂定居黄流;《崖县孙氏祖谱》记载,其祖籍是福建莆田,南宋淳熙十四年(公元1187年),因先祖任官琼山而来海南定居,历元、明朝,后裔繁衍为四支,分迁岛内各地,其中一支迁居今三亚的崖县;海南《崖州志》记载明万历年间的黄流人:孙汝杰。万历二十七年(公元1599年)定安黎首:孙恩弟。
到清代,孙氏家族就更为繁盛。选举志中有梅东人孙宗蕃、孙庄武、孙学贤、孙光祖、孙宗哲、孙毓铨、孙如棠。梅西人孙如参。黄流人孙良、孙联瑞、孙嗣珣、孙绳武、孙绳宗、孙翰标、孙缉熙。东孔人孙嗣荣、孙嗣统、孙振。人物志中还有黄流人孙天锦、孙元度、孙绍元,及寿星栏有槐卷人孙允成,寿97岁;新荣人孙式纪,寿百岁。“杂志二?遗事”中有清初人孙德秀,寿85岁,五子皆入庠(xiang)序,以第三子孙学贤为知名。
6、云南孙氏族人的迁入
明刘文征《滇志》记载,晋朝,有江阴人孙辨任永昌府郡从事,永昌郡在西晋时,治所不韦县位于今云南保山县东北,不知孙辨后裔是否居住云南。历代虽有汉人迁居云南,但多为零星人口,久之则融合于当地少数民族。而明代的军籍移民人口(包括家属)达45万之巨,超出民籍人口几一倍,从此云南亦为汉族居民为主的地区。
云南《宣威东屯孙氏族谱》记载,其始祖孙仪璇,生于元末,原籍应天府(今江苏南京),明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与胞弟孙仪瑞奉令率军入滇平叛,战事结束,遂占籍定居下来。孙仪璇卜居龙山铺(今宣武市板桥镇),其弟孙仪瑞占籍永昌(今保山地区)。清初,龙山铺孙氏家族横遭劫难,被迫迁居宣威东屯。《宣威上堡街孙氏族谱》记载,其始祖孙景象,原籍嘉兴府平湖县(今浙江平湖县),洪武十四年奉命征滇,后驻守乌撒卫后所,遂携家室定居上堡街(今宣威市),其后裔分迁周围诸处与贵州威宁、永城等地。《宣威榕城孙氏族谱》记载,其始祖孙钦原籍山东莱州即墨县,元末从军,明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随军驻守四川重庆,升川北道。永乐十年(公元1412年),因主办运送皇木失期,谪戍乌撒卫后所(今宣威市榕城镇),遂居家焉,其后裔有迁云南、贵州各地。云南《呈贡县志?人物篇》记载,孙铸,其远祖乃明洪武年间随将军沐英征战云南,后定居呈贡。回族孙继鲁先祖也同样。
《滇志》记载,明代中后期各地孙氏来云南做官者有近20人,如江西进贤人孙继芳为提督副使,江西丰城县人孙世佑为右布政使,浙江丽水县人孙辅、贵州永宁卫人孙世泰为都指挥佥事,广西人孙绍芳为姚安府通判,安徽宣城人孙日洪为太姚县知县等。《余姚孙境宗谱》记载,其十五世孙“(孙)端谪戍云南,此云南祖也。”还有一般的公务职员,如清代雍正、乾隆年间处士孙髯,原籍陕西三元,因父亲来云南任职,举家流寓昆明。《民国人物碑传集》中孙光庭碑记:其原籍为安徽休宁,先祖孙武成为明万历举人,仕至贵州省平越府知府,因遭流寇之难,全家遇害,唯剩六岁小儿孙思贤,由仆人孙兴携之逃到云南的曲靖,遂定居此地。
据《滇志》卷九“学志”记载,明永乐至万历年间的举人有:通海县孙述,临安府(今建水县)孙良珊,石屏州(今石屏县)孙思顺、孙光佑、孙光绪,宁州(今华宁县)孙光前,永昌府(今保山县)孙纪、孙和、孙谷、孙启谟,楚雄府(今楚雄县)孙学书、孙学诗,安南州(今楚雄县南)孙节,澄江府(今澄江县)孙佶,鹤庆府(今鹤庆县)孙文端、孙翰。进士有:楚雄府孙学易,曲靖府(今楚靖县)孙伟,鹤庆府孙建。可以说明代中后期,云南诸地的孙姓族人已不少,且分布也较散,当然以城镇为主。
随后,孙氏族人又不断向四处少数民族边远地区扩散。《云南省绿春县志?人物篇》记载,清光绪二十八年(公元1902年),孙宗孔之父孙逢寅,祖籍石屏县,他用手段继承了白阿贵的家产和抢占了白嘎沙家的领地,成为窝托梁子的世袭小领主,娶妻五室,均为哈尼族姑娘,其后子孙满堂,都姓孙氏。其长子孙宗孔,因其母亲失宠,被分少许财产另立门户,然他同样在跨国贩运经营中发达,并结有团伙而成为当地一霸。《云南石屏县志?文化名人篇》记载,孙颖(公元1649—1699年),字也鲁,号笔锋,石屏冒盒村人,孙申之之子,因科举屡试不中,便办私塾设馆教学,教授乡里三十余年,门生二百余人,造就不少人才。

楼主 朔风公子  发布于 2013-11-25 13:00:00 +0800 CST  
请注意:跟帖请从三代以上开始,最好能有历史渊源的,这样子方便查找,谢谢


楼主 朔风公子  发布于 2013-11-25 13:08:00 +0800 CST  

楼主:朔风公子

字数:35998

发表时间:2013-11-25 20:31: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9-01-23 11:34:42 +0800 CST

评论数:70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